首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卷(人教吉林版 2024年秋)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4

2/14

剩余12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卷(人教吉林版2024年秋)一、积累与运用(15分)“翻开书册,与古人同行;品读诗文,与美好相遇。”请你阅读下面的文字并完成题目。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1—4题。(8分)英雄,是民族的脊__①__梁,是时代的先锋,古往今来,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历史的转折处,__________;在命运的转折处,____________。英雄伟大,是因为他们的事业伟大的原因;英雄不朽,是因为他们的功业不朽的原因。“__________。”这是少年英雄的气概。“____________。”这是老英雄的壮志。中华民族是一个【甲】英雄,英雄bèi__②__出的民族。今天就让我们用慷慨壮美的诗词,向英雄们致敬,向盛世荣光的【乙】者们,道一声“最美英雄”。1.给语段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根据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2分)①________(A.jí B.jǐ)    ②________(A.倍 B.辈)2.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语段【甲】【乙】处。(只填序号)(2分)【甲】________(A.崇拜 B.崇尚)    【乙】________(A.缔造 B.制造)3.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2分)4.下列句子依次填入语段中第一段的空白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①英雄常常视死如归,勇赴国难②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14,③英雄常常横刀立马,力挽狂澜④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③①④②    D.①③④②5.诗词默写。(7分)(1)旅途早行的景色,使诗人想起了昨夜在梦中出现的故乡景色:“,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温庭筠《商山早行》)(2)题目中提到“月”,诗人却不从“月”写起,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夜的图景:“戍鼓断人行,。”(杜甫《月夜忆舍弟》)(3)《行路难》(其一)中诗人引用两个典故表明自己对政治前途抱有幻想和期待的句子是:“,。”(4)苏轼《水调歌头》中的“,”表达了他在中秋月圆之时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祝愿。二、阅读(45分)(一)文言文阅读(15分)人各有志,或是流连于山水间乐而忘返,或是在金戈铁马中赢得生前身后名……请你阅读文章并完成下面的题目。【甲】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8分)湖心亭看雪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6.《湖心亭看雪》的作者是________。(1分)7.下面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湖中人鸟声俱绝 绝:绝妙的。14,B.客此 客:客居。C.上下一白 一:全,都。D.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8.梁衡评价《湖心亭看雪》是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精品。请对下面写景的文字做批注。(2分)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9.本文流露出作者怎样复杂的情绪?(2分)10.读完本文后,有同学写了上联致敬作者,请你完成下联。(1分)上联:清高孤傲,赏雪景寄情山水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3题。(7分)《军政》①曰:“言不相闻,故为金鼓②;视不相见,故为旌旗。”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人既专一则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此用众之法也。故夜战多火鼓③,昼战多旌旗,所以变人之耳目也。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④。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⑤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陈⑥14,,此治变者也。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节选自《孙子兵法·军争篇》)【注释】①《军政》:古代的兵书,已佚。②金鼓:古代作战时用来指挥作战、传递信号的工具。③火鼓:即“金鼓”,属误写。④归:这里指气竭。⑤邀:截击。⑥陈:同“阵”,军队作战时的战斗队列。1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限断三处)(2分)人既专一则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此用众之法也12.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对于正在撤退的军队不要去阻截,包围敌军要遗失缺口,对于陷入绝境的敌人不要过分逼迫。B.对于正在撤退的军队不要去抑制,包围敌军要预留缺口,对于贫穷潦倒的敌人不要过分逼迫。C.对于正在撤退的军队不要去阻截,包围敌军要预留缺口,对于陷入绝境的敌人不要过分逼迫。D.对于正在撤退的军队不要去阻截,包围敌军要预留缺口,对于贫穷潦倒的敌人不要过分逼迫。13.本文核心思想是趋利避害。思考作者由此提出了哪些作战原则,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3分)(二)现代文阅读(22分)学校组织“品读生活”系列活动,其中有一项活动是围绕主题推荐文章并进行阅读学习,现在推荐了两篇文章,邀请你一起来阅读。【甲】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7题。(9分)14,取舍有道周振国①先秦《卿云歌》里说:“日月有常,星辰有行。四时从经。”这几句话的意思是:日月依序交替,星辰循轨运行,四季变化有常。天地万物皆有道,然取舍亦有道。②取舍之道,道义为先。讲取舍,首先绕不开利益和道义之间的纠葛。人都有逐利性,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但千百年来一脉相承的中华文化主张“道义为先”。《论语·宪问》中讲“见利思义”,还说“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即符合道义的好处,但取无妨。孟子提出“舍生而取义”,墨子以为“万事莫贵于义”,就是说道义高于一切,为了道义,甚至可以抛却生命。自古至今,无数志士仁人,为了百姓的道义、国家和民族的道义,都是这么做的。当然,这是普通人难以企及的标准,但可以以此为榜样。③取舍之道,耕耘为本。钱锺书先生周岁抓周时抓了一本书,便有了“锺书”之名,巧的是钱先生一生与书结缘,被誉为“文化昆仑”。人生取舍当然不如孩子抓周这般儿戏。钱锺书先生学贯中西绝不是抓周抓来的,上清华大学时他便有了“横扫清华图书馆”的想法,人家过年吃酒,他过年闭门“吃书”,还曾把上门拜年的某社会名人拒之门外。鲁迅先生曾表示,哪里有天才?他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没有耕耘哪来收获,没有耕耘何谈取舍。④取舍之道,格局为要。棋局对弈,有人在排阵布局上动脑,有人在吃子丢子上计较,这便是格局。《逍遥游》中,知了和小斑鸠能飞上榆树和檀树便很知足了,有时飞不上去,落在地上也心安理得,而大鹏却要展翅九万里飞向南海,这让两个小东西很是看不懂,还在一起嘲笑大鹏。这跟和陈胜一起劳作的“佣者”嘲笑陈胜的“苟富贵,无相忘”一样,视野不一样,想法不一样,胸怀不一样。陈胜无奈感叹:“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这便是格局的影响。所以,曾国藩说:“谋大事者,首重格局。”⑤________________对唐代思想文化产生过深刻影响的绝学——《止学》中有“利无尽处,命有尽时”“大智知止,小智惟谋”等语,并告诫“存畏警焉”14,,即在利益面前要保持敬畏和警醒。所以,取舍之道即是进退之道,重要的是要懂得“退”。陶渊明归隐田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杜荀鹤“羞取俸禄”等都是美谈;而许光达、董其武等一大批高级将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军授衔时主动要求降衔,更传为佳话。(有删改)14.下列对本文的中心论点概括最恰当、最简明的一项是(  )(2分)A.取舍之道。          B.我们要取舍有道。C.取舍之道,格局为要。D.取舍有道,对事,是一种洒脱;于己,是一种超越。15.简要概述第③段的论证思路。(4分)16.第④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请举一种论证方法进行分析。(2分)17.根据上下文内容,在第⑤段画线处填上合适的一句话。(1分)【乙】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1题。(13分)甜意充盈的夜晚周华诚①诗人悄无声息地走路,悄无声息地进屋。掩上门,还得闩上。说话也低声静气,仿佛生怕惊动了什么。②写作前,我特意打电话问母亲,做米爆糖的夜晚,为什么那么神秘?③母亲说,没有啊。那么晚,你们都睡了。④我们确实都睡了,挨不住。灶膛里大块柴熊熊燃烧,人暖得睁不开眼。一只猫,蜷在灶后猫耳洞里,舒适地打着鼾。14,⑤次日清晨我们醒来,一列一列米爆糖,早就整齐地躺在案板上,散发着好看的光泽。⑥有米爆糖的冬天,令人感到心满意足。⑦可我仍不罢休。我问母亲,制米爆糖的夜晚,是不是有什么禁忌?⑧母亲说,没有什么禁忌啊。⑨制米爆糖的夜,空气是甜滋滋的。父亲早早买了白糖,以及麦芽汁——我们叫糖娘。母亲早早炒好了米花。晒干的大米,在铁锅里与细沙同炒,米粒爆开,如怒放的花,一朵一朵,纷纷扬扬,在黑色的背景里,那么好看。⑩现在,要用糖,那甜黏之物,把一切散落的、纷扬的、一个一个汉字一般的米花,凝结成句子、诗篇、文章;凝结出秩序、队伍、大地。真的,糖,就是灵感。糖娘就是灵感之娘。这样一想,我就知道了制米爆糖的夜晚为什么静悄悄的。灵感是一种敏感的东西,稍稍的慌张,一点点牵强,十秒钟游离,都可以轻易地将它赶跑。所以,制米爆糖的师傅,是十二月行走在村庄的诗人,身上带着甜味的诗人。米爆糖师傅在村庄里为数不多,他们掌握的秘密是一般人无法知晓的。他们入夜行走,披星戴月(有时披雪戴花),穿越黝黑的田野、冗长的木桥,穿越零星的狗吠、高远的鸦声,走三四里路,去某一户人家。人在灶前坐下,熊熊灶火用温暖裹挟了他。他随手往灶膛里丢一块柴火,点燃。好了,一个被甜意充盈的夜晚就此开始。糖在锅里,糖娘在锅里,这些东西被搅动起来,夜也就被搅动起来。当米花与糖搅到一定程度(具体到什么程度,由掌勺的诗人决定),就被迅速取出,热气腾腾,倒进一个平直的盛具里碾压那些米爆糖,直到它非常坚实(一篇好的文章,文字与文字之间也是具有这样稳定的结构:一字不易,密不可分)。然后动刀,先切成条,再切成片。14,门是关紧的,风都吹不进。这让诗人感到踏实。有一次,在搅动一锅甜意的时候,门突然打开,一阵冷风吹进来,诗人心中一紧,手里一沉,锅里咕嘟咕嘟冒泡的糖液立时收了下去,凉了,干了。那一锅米爆糖再也无法凝结。松松散散,像一堆突然从树上掉落的叶子,像一篇被写坏了的文章(一个不喜欢的人的电话就轻易地打扰了写作进程),令人灰心。明白了,这就是制米爆糖的“禁忌”:忌外人串门,忌随便开门,忌高声谈笑。我离开村庄很多年,这样制米爆糖的夜晚也久违了。听母亲说,村庄里大家都不做米爆糖了。原因能想到——现在大家不缺吃的了,想吃什么,随时可以进城买到。母亲说,现在城里就有当街做米爆糖的,就在街边,大白天的,一锅一锅做,不也做得好好的吗?哪有什么禁忌。我却觉得,生活其实需要一点儿仪式感。为什么我们的生活变得缺少趣味?因为我们失去了那些门关得紧紧的、悄无声息的、甜意充盈的夜晚。(选自《陪花再坐一会儿》,有删改)18.本文一暗一明两条线索。暗线上贯穿全文的事件是:文章的创作。明线上贯穿全文的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全文后填空)(2分)19.请你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⑨段中的画线句。(3分)20.第段描写的当街制作米爆糖的场景,与过去关起门来制作的场景是不同的。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作用。(4分)14,21.请通过文章中多处写到的“关门”这个细节,理解第段画线句的深层含义。(4分)(三)名著阅读(8分)22.九年级开展《艾青诗选》名著阅读系列活动,同学们趁着国庆假期来到金华市的艾青纪念馆参观学习。从他的诗中,你可以感受到他对光明的渴望和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对黑暗势力的不妥协。阅读艾青的诗——《当黎明穿上了白衣》,完成题目。(8分)当黎明穿上了白衣紫蓝的林子与林子之间/由青灰的山坡到青灰的山坡,/绿的草原,/绿的草原,草原上流着/——新鲜的乳液似的烟……啊,当黎明穿上了白衣的时候,/田野是多么新鲜!/看,/微黄的灯光,/正在电杆上战栗它的最后的时间。/看!1932年1月25日由巴黎到马赛的路上(1)诗人择取紫蓝的林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意象,描绘了一幅______________的美丽景色。(3分)(2)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14,A.艾青的这首诗不拘泥于形式,诗句的韵脚和字数并不整齐划一,富有散文美。B.“乳液似的”这一比喻,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烟的清新感、流动感与缥缈的美感。C.结尾的“看”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感叹,但全诗出现两个“看”字,难免有重复之嫌。(3)艾青的诗歌融入了时代情感与个人思考。请结合“黎明”意象与作者的经历,分析本诗的思想情感。(3分)三、综合性学习(10分)23.学校筹备主题为“锻炼体魄,强国有我”的体育节,为此,学生会成立志愿者小组。请你一起参与下面的活动。【宣传动员】(1)你的同桌就加入志愿者小组一事与你商量,请你补全对话。(3分)同桌:我很想成为志愿者,又怕影响学习。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桌:你说得对,那我现在就去报名!【评选标语】(2)下面是学生会征集的部分标语,请选出与体育节主题不相符的一项(  )(2分)A.科技强国奋斗有我B.逐梦赛场自信自强C.运动展风采拼搏向未来D.赓续体育精神激扬青春活力【精彩瞬间】(3)校报体育节专刊需要一张照片,你会选择哪个场景拍摄?阐述理由。(3分)A.检阅队伍入场B.百米赛场冲刺14,C.拔河比赛对决D.观众队伍助威我选择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项目设计】(4)你和同桌还想为体育节的宣传提供更多服务,请你再设计两个项目。(2分)项目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项目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写作(50分)24.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个作文。作文(1)题目:像________一样努力作文(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一篇文章。2023年,淄博这座城市“意外爆火”出圈,成为网红城市,吸引全国各地人民慕名“打卡”淄博烧烤。曾经滞留在淄博的大学生受到了淄博人民无微不至的照顾。后来他们又纷纷回到淄博,为淄博这座城市推广宣传,再次唤醒了,沸腾了淄博这座古城。一场始于烟火,归于真诚的邂逅,让无数人“进淄赶烤”,当地政府的高效率和执行力,当地市民的热情和真诚,是“进淄赶烤”持续火下去的根本原因。“进淄赶烤”是一座连结缘分的桥,是一首温暖彼此的歌,是一幅双向奔赴的景……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作文要求:(1)如果选择半命题作文,请先补全作文题目;(2)立意自定,表达真情实感;(3)文体不限,诗歌除外;(4)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5)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6)不少于500字。14,答案一、1.①B ②B2.【甲】B 【乙】A3.示例:英雄伟大,是因为他们的事业伟大;英雄不朽,是因为他们的功业不朽。4.B5.(1)槲叶落山路 凫雁满回塘 (2)边秋一雁声(3)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4)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二、(一)6.张岱7.A 点拨:“绝”是消失的意思。8.示例:作者使用白描手法描写西湖的雪景。随着作者视线的转换,由远及近,由大变小,运用数词和量词,再现人之渺茫、天地之广阔的雪后景致,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美感。9.本文表达了作者痴迷于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趣,偶遇知音的惊喜,蕴含着对故国的怀念和感伤以及对人生的慨叹。10.示例:卓然不群,思故国追忆人生11.人既专一/则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此用众之法也12.C13.示例:①要掌握方法。孙武在《军争篇》中列举了许多方法,如“四治”“五待”等,这些方法的共通之点就是机动灵活、随机应变、因情施策。②要把握时机。用兵的原则就是“避其锐气,击其惰归”。这可以理解为要了解整个作战周期中的不同阶段,找准时机。③要识清对象。《军争篇》中,针对不同的作战对象,提出了不同的应对措施。如“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陈”以及“用兵之法”。【参考译文】《军政》里说:“作战时用话语传递指挥信息是难以听到的,所以设置了金鼓来充当指挥作战、传递信号的工具;作战时用动作来指挥会看不清或看不见,所以用旌旗来指挥作战。”14,金鼓和旌旗都是用来统一士兵的视听、统一作战行动的。全军的士兵都能服从统一指挥,那么勇敢的将士就不会单独冒进,胆怯的将士也不会独自退却,这就是指挥大军作战的方法。所以,夜间作战多用金鼓指挥,白天打仗多用旌旗指挥,这些是用来适应士卒的视听的。所以说,可以挫伤三军士卒的锐气,可以动摇其将军的决心。所以军队初战时,士气饱满,锐不可当;一段时间之后,士气就会低落;到了后期,士气就会衰竭。所以,善于用兵的人,总是避开敌人的锐气,趁其士气低落、衰竭时发起猛攻,这就是正确掌握士气的方法。用严整来对待敌人的混乱,用镇定沉着来对待敌人的躁动喧哗,这就是正确掌握军心的方法。用靠近自己的战场来等待远道跋涉的敌人,用自己的从容休整来等待疲惫不堪的敌人,用自己的粮足食饱来等待粮尽人饥的敌人,这就是正确掌握军力的方法。不要去迎击旗帜整齐、部伍统一的军队,不要去攻击阵容整肃、士气饱满的军队,这是正确掌握随机应变的方法。所以,用兵的方法是:敌军占领山地时不要仰攻,敌军背靠高地时不要正面迎击,对于假装败退的敌人不要跟踪追击,对于敌人的精锐部队不要去强攻,对于敌人的诱兵不要去消灭,对于正在撤退的军队不要去阻截,包围敌军要预留缺口,对于陷入绝境的敌人不要过分逼迫。这些都是用兵的基本原则。(二)14.B 点拨:根据文章的标题可知,标题已经概括了中心论点。作者也在第一段开门见山地提出“天地万物皆有道,然取舍亦有道”。综合来看B项最恰当、最简明,可知答案为B。15.首先是提出本段论点“取舍之道,耕耘为本”;然后运用举例论证,举钱锺书的例子加以论证;又运用道理论证,间接引用鲁迅的话论证耕耘对于成才的重要性;最后总结强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没有耕耘哪来收获,没有耕耘何谈取舍”。16.示例一:运用举例论证,举《逍遥游》中知了、小斑鸠与大鹏的例子,论证了“取舍之道,格局为要”的分论点,进一步论证了中心论点,使论证更具体,更加有说服力。示例二:运用了对比论证,将知了、小斑鸠与大鹏进行对比,突出论证了“取舍之道,格局为要”的分论点,进一步论证了中心论点,使论证更加有说服力。14,示例三:运用了道理论证,引用陈胜、曾国藩的话,论证了“取舍之道,格局为要”的分论点,进一步论证了中心论点,使论证更加有说服力。17.示例:取舍之道,进退为上。(内容应该体现“进退(退让)”对于“取舍”的重要作用,表达形式应与其他分论点一致。)18.米爆糖的制作19.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爆开的“米粒”比喻为“怒放的花”,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米粒爆开的情形,流露出作者幸福喜悦的情感。20.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过去制作米爆糖的慎重与现在制作米爆糖的随意进行了对比,突出了过去制作米爆糖的慎重态度。21.示例:只有拒绝纷扰,保持内心宁静,严谨执着、专心致志,享受工作、热爱生活,我们的生活才能充满趣味。(三)22.(1)示例:青灰的山坡 绿的草原 黎明来临之际田野(2)C 点拨:第一个“看”提醒读者注意黎明即将来到的景象;第二个“看”直接抒发诗人的感叹,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黎明到来的欣喜。(3)这首诗写于1932年,描绘了黎明来临之际田野的美丽景色。1931年中国东北被日本侵占,诗歌中的“黎明”意象,象征着作者对自由的追求,表达了他对国家光明的期盼。三、23.(1)示例:成为志愿者,可以服务他人,锻炼自己的能力,只要把时间规划好,不会耽误学习的。(2)A(3)示例一:A 他们身姿挺拔,步伐整齐,精神饱满,能体现我校师生昂扬向上的风貌。示例二:B 运动员拼尽全力,奋勇争先,展现了青春的活力,拼搏的风采。示例三:C 一根长绳的两端,势均力敌的双方,剑拔弩张的态势,较量的是力,展现的是友谊,能反映出集体的凝聚力。示例四:D 观众队伍呐喊助威,能体现全员参与、全民健身的理念,能激发大家的参与意识,体现我校师生拼搏进取、团结向上的精神面貌。(4)示例:弘扬体育精神板报展览 “锻炼体魄,强国有我”演讲比赛四、24.略。14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4-08-21 07:40:02 页数:14
价格:¥3 大小:92.00 KB
文章作者:浮城3205426800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