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0-2021学年天津南开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9

2/19

剩余1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0-2021学年天津南开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27分)一、(本大题共11小题,共27分。1~4小题,6~7小题,每题2分;5小题,8~11小题,每题3分。以下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宽宥(yǒu)隧洞(suì)战战兢兢(jīng)B.洋溢(yì)褴褛(1ǎn)如坐针毡(zhān)C.惊骇(hài)朴刀(pō)喏喏连声(ruò)D.锱铢(zī)桑梓(zǐ)箪食壶浆(dān)【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宽宥(yǒu)——(yòu);B.褴褛(1ǎn)——(1án);C.喏喏连声(ruò)——(nuò);故选D。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春天,只要有一只风筝,就能满足一个孩子所有的快乐。高天上的风筝;舞步________,伴着风儿轻点足尖。地上的人,看悠悠流云游走,看________的风筝渐渐高去。看得久了,有一种感觉________:是风筝在飞,也是自己在飞。A.翩翩摇曳油然而生B.翩翩摇摆不期而至C.姗姗摇曳不期而至D.姗姗摇摆油然而生【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1)翩翩:形容轻快地跳舞,也形容动物飞舞。姗姗:解释为走路从容,不紧不慢的样子。形容的是“舞步”,故选“翩翩”。(2)摇曳:轻轻地摆荡,形容东西在风中轻轻摆动的样子。摇摆:向相反的方向来回地移动或变动。风筝不能来回摆动,而是轻轻摆动,故选“摇曳”。(3)油然而生:自然地产生(某种思想感情)。不期而至:事先没有约定而意外到来。看到风筝飞产生一种情感,是自然而然的,故选“油然而生”。 故选A。3.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①大连达沃斯年会“大连之夜”文化晚宴,将于7月1日晚在大连东港商务区音乐喷泉广场举办。②晚宴在以往基础上,将增添了许多新元素。③声光电、海陆空多维营造的氛围,会让晚宴浪漫色彩十足;京剧、民族舞蹈等极具中国特色的文艺节目,会让晚宴传统文化气息十足。④在晚宴上,嘉宾还可以佩戴高级VR头显一体机眼镜观看宣传片《全景看大连》。A.第①句B.第②句C.第③句D.第④句【答案】B【解析】【详解】第②句话语义矛盾,“了”表明事件已经发生,与本句“将增添”矛盾,应删掉“了”。故选B。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表现诗人的崇高理想与爱国精神□诗歌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是对历史的回溯,叙述诗人的家世□出身以及辅佐楚王的经历□后半部分书写诗人对未来道路的探索历程,通过神游天地寻求真理而不得的陈述,表达对理想的不懈追求。A.,。。;B.。;;;C.、:、、D.。:、;【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1)“《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表现诗人的崇高理想与爱国精神”介绍了《离骚》作者和主要内容,是一个完整的表达,结尾用句号。(2)“诗歌分为两部分”是总结性话语,下面从“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两个方面来分说,总结性话语后面应该用冒号。(3)“家世”“出身”是词语并列,中间用顿号。(4)结合“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可知,“前半部分是对历史的回溯,叙述诗人的家世、出身以及辅佐楚王的经历”和“后半部分书写诗人对未来道路的探索历程,通过神游天地寻求真理而不得的陈述,表达对理想的不懈追求”是并列关系,在有逗号情况之下的并列用分号。故选D。5.下面对《水调歌头》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字,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A.词的上片极写作者在“天上”“人间”的徘徊、矛盾,下片写对月怀人,以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作结。B.“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一问,转入了抒发对明月的赞美之情,表现了词人由心中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的心理变化。C.下片开头写月光的流转,引出第二次问月,情感幽深编长:“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转而为议论,情感变为通透、豁达。D.最后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仰天长叹,代替世人发出美好的祝愿,感情热烈而奔放。【答案】B【解析】【详解】B.“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一问,是诗人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明月您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老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相形之下,更加重了离人的愁苦了。无理的语气进一步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却又含蓄地表示了对于不幸的离人们的同情。“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才表现了诗人由心中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作达观之想的心理变化。故选项理解错误。故选B。阅读《北冰洋的“无冰之夏”》一文,完成下面小题。北冰洋的“无冰之夏”叶盛①科学家近期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北冰洋很可能在2034年迎来一个“无冰之夏”。②北极海冰不是一成不变的。北极海冰在一年中会发生动态变化:夏季持续融化,在9月前后达到最小面积;冬季持续结冻,在3月前后达到最大面积。近几十年来,由于北极地区气温持续升高,海冰在夏季的面积随之持续减少。③研究表明,北极海冰在持续减少。以海冰年龄为例,1988年25%左右的北极海冰持续冻结4年以上,2013年这个比例降到了7%。在过去60年里,北极海冰的厚度也在变薄。通过卫星观测,1979年至2000年,北极夏季最小海冰范围平均为670万平方千米。进入21世纪以来,这一数值在2012年达到最低,只有近334万平方千米,又减少了一半左右。 ④北极海冰减少,直接影响到生存在海冰上下的各种生物。北极熊的主要食物来源之一是在北极海冰上换气或休息的海豹,而北极熊在水下的活动能力远远不及海豹。因此,海冰减少严重影响到北极熊的捕猎成功率,导致其种群近几十年来锐减。北极海冰减少还导致了海冰区域的海水盐度显著降低。这种盐度的显着降低会改变一些浮游生物的生存状态,进而破坏整个海洋食物链网。⑤北极海冰减少,还会影响全球气候。由于液态水比冰的热容量更大,北冰洋一旦在夏天失去海冰的覆盖,就会吸收并存储更多的热量,从洋流和大气循环等多个方面扰乱现有的气候状态。⑥北极上空极低温的气团被一圈极地高速环流围绕着,不会轻易扩散。有研究发现,海冰的消失会削弱这圈极地高速环流,导致北极的低温气团向低纬度地区扩散。近些年来,北美和欧洲冬天不断出现极端严寒天气,实际上是全球变暖的结果。⑦北极海冰减少,也有有利的一面。比如在航运方面,北冰洋航线成为可能,将大大缩短从太平洋沿岸前往西欧和北欧的航海距离。然而,由此带来的经济效益远不能抵消海冰融化相关气象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⑧北极海冰减少,也与地球倾角等因素有关。由于地球的自转轴曾比现在更为倾斜,导致极地接受热辐射更多,北极很可能在1万年前就出现过“无冰之夏”。然而,地质学因素的改变都是极其缓慢的,至少以万年为单位,因而从这一角度无法解释当下海冰面积的急剧变化。⑨“无冰之夏”是北极海冰减少最终可能出现的结果。根据计算机模型模拟计算,北冰洋出现“无冰之夏”的时间点可能在2030年至2040年之间,2034年只是可能性最大的年份。由于气候是非线性系统,对模型的建立方式和条件设定非常敏感,科学家们一般都比较谨慎保守。从以往实际发展来看,一般都会比预测提早到来。⑩人类的碳排放是过去200年来影响气候变化的最主要因素。如果人类不在减少碳排放方面做出实质性改变,全球平均气温在21世纪末将上升1.5摄氏度以上。在没有跨越式科技发展的前提之下,这一温度上升幅度将带来不可逆转的影响。北冰洋的“无冰之夏”或许只是一个开始。(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6.下面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北极海冰夏季持续融化,9月面积最小;冬季持续结冻,3月面积最大。B.北极熊的主要食物来源之一是在北极海冰上换气或休息的海豹,而北极熊在水下的活动能力远远超过海豹。因此,海冰减少提高了北极熊的捕猎成功率。C.北极海冰减少还导致了海冰区域的海水盐度显著降低。这种盐度的显着降低会改变一些浮游生物的生存状态,进而破坏整个海洋食物链网。D.近些年来,北美和欧洲冬天不断出现极端严寒天气,实际上是全球变冷的结果。 7.本文围绕北极海冰减少这一中心展开,作者为什么以“北冰洋的‘无冰之夏’”为题目?结合全文内容,下面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无冰之夏”是北极海冰减少最终一定会出现的结果;题目中的引号具有强调北冰洋出现“无冰之夏”的时间点一定是在2030年至2040年之间的作用;与文章的开头、结尾形成呼应。B.作者以“北冰洋的‘无冰之夏’”为题目,说明了北极海冰是一成不变的这个特点;也有介绍北极海冰减少不会直接影响到生存在海冰上下各种生物这一情况的作用;能激发起读者的阅读兴趣。C.“无冰之夏”是北极海冰减少最终可能出现的结果;题目中的引号既表特指,又表强调,更能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与文章的开头、结尾形成呼应,使文章结构浑然一体。D.作者以“北冰洋的‘无冰之夏’”为题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北极在1万年前就出现过“无冰之夏”是实际情况;强调了北极海冰在一年中不会发生动态变化的特点;有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的效果。8.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近几十年来,由于北极地区气温持续升高,海冰在夏季的面积随之持续减少。B.第③段运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介绍了北极海冰在持续减少的现象,说明了北极海冰减少不会影响全球气候的特点;④~⑦段都是在说明北极海冰减少也有有利的一面。C.第⑨段中运用“可能”“可能性最大”“一般”等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D.如果人类不在减少碳排放方面做出实质性改变,全球平均气温在21世纪末将上升1.5摄氏度以上。【答案】6.C7.C8.B【解析】【6题详解】A.从第②段的“北极海冰不是一成不变的。北极海冰在一年中会发生动态变化:夏季持续融化,在9月前后达到最小面积;冬季持续结冻,在3月前后达到最大面积”可知,“9月面积最小”“3月面积最大”中的时间范围过于绝对,不正确;B.从第④段的“北极熊的主要食物来源之一是在北极海冰上换气或休息的海豹,而北极熊在水下的活动能力远远不及海豹。因此,海冰减少严重影响到北极熊的捕猎成功率,导致其种群近几十年来锐减”可知,“北极熊在水下的活动能力远远超过海豹。因此,海冰减少提高了北极熊的捕猎成功率”是错的;D.从第⑥段的“近些年来,北美和欧洲冬天不断出现极端严寒天气,实际上是全球变暖的结果”可知,“全球变冷的结果”是错误的;故选C。【7题详解】 A.从第⑨段的“‘无冰之夏’是北极海冰减少最终可能出现的结果。根据计算机模型模拟计算,北冰洋出现‘无冰之夏’的时间点可能在2030年至2040年之间,2034年只是可能性最大的年份”可知,“‘无冰之夏’的时间点一定是在2030年至2040年之间”是错误的;B.从第②段的“北极海冰不是一成不变的。北极海冰在一年中会发生动态变化”可知,“北极海冰是一成不变的这个特点”是错误的;从第④段的“北极海冰减少,直接影响到生存在海冰上下的各种生物”可知“介绍北极海冰减少不会直接影响到生存在海冰上下各种生物”也是错误的;D.从⑧段的“北极很可能在1万年前就出现过‘无冰之夏’。然而,地质学因素的改变都是极其缓慢的,至少以万年为单位”可知,“北极在1万年前就出现过‘无冰之夏’是实际情况”是错误的;“北极海冰在一年中不会发生动态变化”也是错误的;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分析。B.第③段的说明中心是首句:研究表明,北极海冰在持续减少。“以海冰年龄为例”,这是举例子的说明方法;“1988年25%左右的北极海冰持续冻结4年以上,2013年这个比例降到了7%”“北极夏季最小海冰范围平均为670万平方千米。进入21世纪以来,这一数值在2012年达到最低,只有近334万平方千米,又减少了一半左右”既有列数字,也有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没有打比方。从第④段的“北极海冰减少,直接影响到生存在海冰上下的各种生物”和第⑤段的“北极海冰减少,还会影响全球气候”可看出,“北极海冰减少不会影响全球气候”的说法是错误的,“④~⑦段都是在说明北极海冰减少也有有利的一面”也是错误的,只有第⑦段是说明“北极海冰减少也有有利的一面”;故选B。阅读《醉翁亭记》一文,完成下面小题。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9.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醉翁之意不在酒意:意趣,情趣B.若夫日出而林霏开霏:弥漫的云气C.泉香而酒洌洌:寒冷D.杂然而前陈者陈:陈列,摆开10.下面句子中的“也”字,表达陈述语气的一项是()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B.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C.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D.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11.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以“环滁皆山也”五字领起,仿佛一个全景镜头,将滁州的地理环境一笔勾出。B.第②段,写山中早晚的阴晴变化,四时景物的迥然不同。作者抓住了早、晚、春、夏、秋、冬数个时间节点来写,都是一笔带过,生动传神。C.最后一段写日暮外出。这一段在叙事中,融入了更多议论和抒情,托出全文的主旨。“人知从太守游而乐”,寥寥八个字,写出了宴罢晚归的情景,笔调闲散,淡雅而有情致。D.“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以文记乐的情趣,流露出为政一方、造福一方的自信、得意,以及捉笔成文的自负。【答案】9.C10.D11.C【解析】【分析】【9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C.洌:清。故选C。【10题详解】本题考查句子语气的把握,注意仔细通读选项句子,揣摩语气。A.句意: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那是琅琊山。判断语气;B.句意:建造这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判断语气;C.句意: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判断语气;D.句意: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一般陈述语气,语气较为缓和;故选D。 【11题详解】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C.最后一段写日暮而归。“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寥寥八个字,写出了宴罢晚归的情景,笔调闲散,淡雅而有情致。故选C。【点睛】译文:环绕滁州都是山。那西南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那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看到流水从两座山峰之间倾泻而出的,那是酿泉。泉水沿着山峰折绕,沿着山路拐弯,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似地,飞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建造这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太守和他的宾客们来这儿饮酒,只喝一点儿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所以自号“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景。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至于太阳的升起,山林里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就是山中的朝暮。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密的绿荫;风高霜洁,天高气爽,水落石出,这就是山中的四季。清晨前往,黄昏归来,四季的风光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欢唱,来去行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招呼,后面的答应;老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不断的行人,是滁州的游客。到溪边钓鱼,溪水深并且鱼肉肥美;用酿泉造酒,泉水清并且酒也清;野味野菜,横七竖八地摆在面前的,那是太守主办的宴席。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射的中了,下棋的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喧闹的人,是欢乐的宾客们。一个脸色苍老的老人,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是太守喝醉了。不久,太阳下山了,人影散乱,宾客们跟随太守回去了。树林里的枝叶茂密成林,鸟儿到处叫,是游人离开后鸟儿在欢乐地跳跃。但是鸟儿只知道山林中的快乐,却不知道人们的快乐。而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那就是太守啊。太守是谁呢?是庐陵欧阳修吧。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3分)二、(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12.请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1)夜来城外一尺雪,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卖炭翁》)(2)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为篱下黄花开遍,___________________。(秋瑾《满江红》)(5)___________________,贾生才调更无伦。(李商隐《贾生》)(6)___________________,或异二者之为,何哉?(范仲淹《岳阳楼记》)(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是用典,表达了感时叹逝之情、世异人非之慨。【答案】(1).晓驾炭车辗冰辙(2).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3).弓如霹雳弦惊(4).秋容如拭(5).宣室求贤访逐臣(6).予尝求古仁人之心(7).怀旧空吟闻笛赋(8).到乡翻似烂柯人【解析】【分析】【详解】作答此题,要求句子符合题意,书写正确,不添字,不漏字,字的笔画写准确。注意“炭、辗、雳”易写成别字,“吟、赋”笔画易写错。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7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魏公权痤①病,惠王往问之。曰:“公叔病,即不可讳②,将奈社稷何?”公叔控对曰:“痤有御庶子公孙鞅③,愿王以国事听之也。为④弗能听,勿使出竞⑤。”王弗应,出而谓左右曰:“岂不悲哉!以公叔之贤,而谓寡人必以国事听鞅,不亦悖⑥乎!”公叔痤死,公孙鞅闻之,葬公叔痤。西之秦,孝公受而用之。秦果日以强,魏日以削。此非公叔之悖也,惠王之悖也。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有删改)【注释】①公叔痤:魏相。②不可讳:意为不幸去世。③御庶子:家臣。公孙鞅:即商鞅。④为:如果。⑤竞:同“境”。⑥悖:糊涂、昏聩。13.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1)公叔痤对曰____________________(2)愿王以国事听之也____________________1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西之秦,孝公受而用之。15.读史可以使人明智,文中的惠王之“悖”给了我们怎样的借鉴?【答案】13.(1).回答(2).希望 14.(公孙鞅)向西到了秦国,秦孝公接纳并重用了他15.作为领导者应该虚心纳谏,更要有一双慧眼,任用贤能;做事不应该太武断,而要三思而后行。【解析】【分析】【13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词语。作答此题,注意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及通假字。(1)句意思是:公叔痤回答说。对:回答。(2)句意思是:希望大王在国事上听听他的。愿:希望。【14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作答此题,要遵循“字字有落实,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注意特殊句式及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重点词语:西,向西,名词作状语;之,动词,去,到;受,接纳;用,任用,重用;之,代词,指公孙鞅。【15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惠王之“悖”指的是“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即糊涂的人的忧患,原来是把不糊涂的人当成糊涂的。公权痤在临终前向惠王推荐公孙鞅,但惠王认为公权痤太糊涂了。建议他如果不能听公孙鞅的,一定不要让公孙鞅离开国境,但惠王都未采纳。由此可以看出惠王作为君主,没有做到虚心纳谏,任用贤能;自己主观判断公叔痤糊涂,表明他做事武断。据此我们获得的借鉴是:作为领导者应该虚心纳谏,更要有一双慧眼,任用贤能;做事不应该太武断,而要三思而后行。【点睛】参考译文:魏国公叔痤病了,惠王前去探病。说:“先生病了,如果不幸去世,国家将怎么办呢?”公叔痤回答说:“我有一个家臣公孙鞅,希望大王在国事上听听他的。如果不能听他的,一定不要让他离开国境。”惠王没有答应,出来对左右说:“难道不可悲吗?凭借公叔的才华,却对我说一定要在国事上听公孙鞅的,不也太糊涂了吗?”公叔痤死后,公孙鞅听说了这件事,把公叔痤安葬了之后,向西去了秦国。秦孝公接纳并重用了他。秦国果然一天天强大起来,魏国的势力一天天地削弱。这不是公叔痤糊涂,而是惠王糊涂啊。糊涂的人的忧患,原来是把不糊涂的人当成糊涂的。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5分)阅读《人间烟火气》一文,完成下面小题。人间烟火气王文一 ①早晨上班,车载音响随机循环播放,突然响起了《青花瓷》,“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听到这句的时候正好路过一家早餐店,包子出笼,整个店面都冒着蒸汽,我忽然想起了故乡那个小村子里的炊烟。②我的故乡,多山,村子不大,家家户户都藏在山坳里。一条公路沿河而行,在路过村庄的时候,人们能看到的只是片瓦只檐,只有顺着那条进村的小路往里延伸,才会发现村庄的内涵特别丰富。村里的乡亲都是祖祖辈辈就生活在这山沟沟的最深处。每次回到故乡,我都会沿着进村的小路,一直走到村子最里面。村里的家家户户,就在进村小路的两边,挨挨挤挤、泾渭分明地做着邻居。乡亲们都是非常淳朴的人,邻里之间也相处得非常融洽。③炊烟是不分彼此的。每到亭午日暮,或者晨光熹微,炊烟都会从家家户户的烟囱中轻轻巧巧地飘出来,这时候无论家宅广阔还是茅檐草舍,无论炊烟出来的渠道是敞亮的琉璃瓦烟囱还是泥坯堆砌的小筒,都不影响大家彼此温柔地打着招呼,然后融洽地汇聚到一起,变成一抹轻柔的云,低低地叔在村庄的上空。炊烟是不记仇的,就像村里的乡亲,虽然彼此偶尔会有一些口角,但是情绪从来不会隔夜。早晨起来烧火的时候你招呼我一声,我打趣你一句,情绪很快便随着柴火进了灶膛,一把火烧过,就随着烟气杳无踪迹了。④炊烟是乡村最美的一张名片。薄雾轻笼的早展,一根根或细长或短粗的烟囱里,冒出淡淡蓝蓝的细腻烟雾,这烟雾一缕一缕地汇聚起来,弥漫在农家小院的房舍屋檐上,荣绕在原野的庄稼树木上,更笼罩在整个村子的上空,凝结成一片小云,小村恍若仙境。风吹过,这些仿佛蜃气好像雾霭的轻烟渐淡,最后消散无踪。这时候,村子终于脱去了如纱般的睡衣,彻彻底底清醒了过来。鸡一边叫着一边扑扇翅膀,鸭一边前行一边摇摆身子,狗在乡村小路上欢快地跑着,还有牛啃食青草的情景,都在彰显着村庄的活力,生机盎然又醉人眼目。这些自由自在的状态,至今令我难以忘怀。每当回想起这些画面,我的内心就立刻会涌起一种深情——对故乡的怀念。而黄昏的炊烟,又有一种别样的艳丽。红彤彤的夕阳给小村镀了一层金边,这个时候,从错落有致的房顶袅袅升起丝丝缕缕炊烟。在晚霞的照射下,缭绕在小村落里的炊烟,升腾着一种恬静,一种温暖,体现着乡村的朴实和单纯。伴着升起的炊烟,人们或者行走,或者开着蹦蹦车,从山间、田里、河畔顺着村道回来。炊烟的方向,就是家的方向。⑤乡亲们或许不会关注司空见惯的炊烟,就像他们可能没有关注家里面那个总是起得很早、睡得很晚的女人,那个女人是妻子,是母亲。她们默默地见识着村庄最冷清的展,熬着村庄最深沉的夜,却从来不会为自己的辛勤和劳累辩驳夸耀。正是因为家里有了妻子、母亲的存在,这些小房子才会按时升腾起炊烟,才会有热腾腾又很可口的饭菜,那就是家的味道。⑥中国古代文人无论桀骜还是恬淡,无论身归山野还是向往庙堂,在诗句中总会提及炊烟,悄悄地织构美好。比如陶渊明有“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范成大有“指点炊烟隔莽苍,午餐应可寄前庄”,蔡襄有“孤舟横笛向何处,竹外炊烟一两家”……炊烟就是人,给人以家的归属感,炊烟就是家。 有炊烟的地方,才是人间。(选自《中国青年作家报》,有删改)16.文章第①段引用《青花瓷》的歌词有什么作用?17.请结合语境,品析第④段画线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鸡一边叫着一边扑扇翅膀,鸭一边前行一边摇摆身子,狗在乡村小路上欢快地跑着,还有牛啃食青草的情景,都在彰显着村庄的活力,生机盎然又醉人眼目。18.请结合全文分析,作者为什么说“有炊烟的地方,才是人间”?19.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我”的故乡,多山,村子不大,家家户户都藏在山坳里。村里的乡亲都是祖祖辈辈就生活在这山沟沟的最深处。B.村里的家家户户,就在进村小路的两边,挨挨挤挤、泾渭分明地做着邻居。C.第④段中“伴着升起的炊烟,人们或者行走,或者开着蹦蹦车,从山间、田里、河畔顺着村道回来”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方法,表达了作者对城市繁华夜景的喜爱之情。D.中国古代文人无论桀骜还是恬淡,无论身归山野还是向往庙堂,在诗句中总会提及炊烟,悄悄地织构美好。E.本文作者拾取童年生活的点点滴滴,详细描述了自己和小伙伴在故乡小路上欢快说笑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童年快乐生活的怀恋之情,赞美了小伙伴之间友情的真诚。【答案】16.开篇点题,引出下文对故乡炊烟的回忆,丰富文章内容,增强文章趣味性和可读性。17.三个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故乡鸡、鸭、狗的自由状态,彰显了乡村的活力和生机盎然,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喜爱与怀念。18.(1)炊烟体现了邻里相处的融洽,哪怕邻里之间发生了摩擦,情绪也不会隔夜,很快就消失了;(2)炊烟体现了乡村的美,清晨是淡淡蓝蓝的细腻烟雾,傍晚则有着一种别样的艳丽,体现了乡村的朴实、单纯;(3)炊烟体现了家的味道,因为家中有了妻子母亲的默默辛勤付出,房子里才会升腾起炊烟,才会有热腾腾又很可口的饭菜;(4)炊烟就是人,就是家,会给人以家的归属感。19.CE【解析】【16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分析。(1)本文围绕炊烟展开,而《青花瓷》的歌词中正好有炊烟,由歌词中的炊烟,想到了家乡的炊烟,故引用作用一:开篇点题,引出下文对故乡炊烟的回忆。 (2)“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歌词优美动人,具有韵律美,能够丰富文章内容,增强文章趣味性和可读性。【17题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赏析。(1)手法判断。“扑扇”“摇摆”“跑着”三个都是动词,都是动作描写。(2)作用分析。这三个动词用来形容鸡、鸭、狗三种动物前行时的不同姿态,细腻了写出它们在奔跑前行时的姿态,生动而具体。同时结合“欢快”等词可知,三种动物的不同动作都呈现出了它们的自由、快乐,画面感极强,结合“都在彰显着村庄的活力,生机盎然又醉人眼目”可知,写出了三个动词写出了乡村的活力和生机。(3)感情。结合“醉人眼目”等词可知,作者表达的是对故乡的喜爱和怀念。【18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分析。(1)理解这句话。“炊烟”是人们生火做饭的标志,能够有饭的生活就是温饱的生活,是幸福的生活,炊烟是人间美好和幸福的一种象征和标志。“有炊烟的地方,才是人间”即有炊烟的地方,就有人间的温暖、美好、幸福。分析原因时,找到炊烟带来的哪些美好即可。(2)结合第二段“乡亲们都是非常淳朴的人,邻里之间也相处得非常融洽”第三段“炊烟是不记仇的,就像村里的乡亲,虽然彼此偶尔会有一些口角,但是情绪从来不会隔夜。早晨起来烧火的时候你招呼我一声,我打趣你一句,情绪很快便随着柴火进了灶膛,一把火烧过,就随着烟气杳无踪迹了”可知,原因一:炊烟体现了邻里相处的融洽,哪怕邻里之间发生了摩擦,情绪也不会隔夜,很快就消失了。(3)结合第四段“炊烟是乡村最美的一张名片。薄雾轻笼的早展,一根根或细长或短粗的烟囱里,冒出淡淡蓝蓝的细腻烟雾”“而黄昏的炊烟,又有一种别样的艳丽”“在晚霞的照射下,缭绕在小村落里的炊烟,升腾着一种恬静,一种温暖,体现着乡村的朴实和单纯”可知,原因二:炊烟体现了乡村的美,清晨是淡淡蓝蓝的细腻烟雾,傍晚则有着一种别样的艳丽,体现了乡村的朴实、单纯。(4)结合第五段“正是因为家里有了妻子、母亲存在,这些小房子才会按时升腾起炊烟,才会有热腾腾又很可口的饭菜,那就是家的味道”可知,原因三:炊烟体现了家的味道,因为家中有了妻子母亲的默默辛勤付出,房子里才会升腾起炊烟,才会有热腾腾又很可口的饭菜。(5)结合第六段“炊烟就是人,给人以家的归属感,炊烟就是家”可知,原因四:炊烟就是人,就是家,会给人以家的归属感。【19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分析。 C.第④段中“伴着升起的炊烟,人们或者行走,或者开着蹦蹦车,从山间、田里、河畔顺着村道回来”这句话中的“山间、田里、河畔”并非排比,这句话中也没有本体和喻体,故这句话没有运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C错误;E.本文描写的是故乡的炊烟,表达的是对故乡、故乡的人的思念和赞美之情,并没有描写童年和童年的小伙伴,也没有赞美小伙伴之间友情的真诚,E错误;故选CE。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13分)(一)综合性学习(5分)某班将开展以“地摊经济与老字号”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一位同学为活动搜集了五则材料。请按照要求,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地摊经济,是指通过摆地摊获得收入来源而形成的一种经济形式。地摊经济是城市的一种边缘经济,一直是影响市容环境的关键因素。但地摊经济有其独特优势,在由疫情引发的金融危机背景下,能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材料二】全国两会闭幕之际,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记者会上回答有关就业的问题时,强调“打破那些不合理的条条框框的政策,让更多的就业岗位成长起来”,并特意提到“西部有个城市按照当地的规范,设置了3.6万个流动商贩的摊位,结果一夜之间有10万人就业”。【材料三】据报道,成都、许昌、杭州等地已经开始为马路经济、地摊经济松绑。成都设置了临时占道摊点,允许流动商贩经营。许昌开放一批背街小巷,让商家在道牙以上区域经营。杭州开放了部分街道作为摊贩的经营场地。多地试水,得到了各方点赞。地摊经济纾民生之困。近日,为积极响应这个全民点赞的国家政策,南充的小伙伴也纷纷行动起来。据网友讲述,在安汉广场、王府井广场、1227广场、白土坝、西华师大周边、白马湖水街等区域,都有很多人摆地摊。【材料四】在肯定地摊经济带来利好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传统地摊经营的问题和弊端,如城市交通、卫生环境、食品安全、商品质量、经营资质以及人们的刻板印象和排斥心理等。各地应在规范管理、科学引导上多“花心思”“想办法”,使其尽快适应和满足现今城市建设发展需求,加速成长为新地摊经济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材料五】 老字号是指具有悠久历史,在传承中形成了独特产品、技艺和服务并拥有良好信誉的品牌。迄今为止,商务部认定的“中华老字号”共1128家。其中,有的老字号经营困难,甚至濒临倒闭。濒临倒闭甚至已经倒闭的老字号,有的是因为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被淘汰,如随着打火机的普及,亚洲最大的老字号火柴厂——河北泊头火柴有限公司退出了历史舞台。老字号是地方的一张名片,对这类即将消失的老字号,政府进行了摸底普查,建立老字号档案,不任其消亡。资金短缺是老字号发展的瓶颈。为此,各地纷纷制定相应政策,为老字号融资出谋划策。后继无人是老字号传承面临的又一问题。老字号独特的技艺复杂难学,周期长,收入低,现在的年轻人很少愿意学。各省市举办了非遗传人和从业者的培训,以解决老字号技艺传承的困境及人才匮乏的问题。除此以外,老字号要延续和发展,还需要在产品创新和营销理念创新上动脑筋。20.请概括材料一~材料四的主要内容。21.请根据材料五,概括政府部门为老字号做了什么。【答案】20.地摊经济有助于解决中国就业问题(有助于中国经济复苏),但需对它加强管理和引导。21.(1)进行摸底普查,建立老字号档案,不任其消亡。(2)制定相应政策,为老字号融资出谋划策。(3)举办非遗传人和从业者的培训,以解决老字号技艺传承的困境及人才置乏的问题。【解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概括。可以采用段意整合法。材料一“但地摊经济有其独特优势,在由疫情引发的金融危机背景下,能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介绍了地摊经济的独特优势,助于缓解就业压力;材料二、三介绍了中央的决策和部分地市的做法;材料四介绍如何面对地摊经营的问题和弊端。据此概括为:地摊经济有助于解决中国就业问题,但需对它加强管理和引导。【21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提炼概括。根据“老字号是地方的一张名片,对这类即将消失的老字号,政府进行了摸底普查,建立老字号档案,不任其消亡”提炼为:进行摸底普查,建立老字号档案,不任其消亡;根据“为此,各地纷纷制定相应政策,为老字号融资出谋划策”提炼为:制定相应政策,为老字号融资出谋划策;根据“各省市举办了非遗传人和从业者的培训,以解决老字号技艺传承的困境及人才匮乏的问题”提炼为:举办非遗传人和从业者的培训,以解决老字号技艺传承的困境及人才置乏的问题。(二)名著阅读(8分)22.根据阅读积累,在下面空缺处填写相应内容。【一】“先生!”祥子低着头,声音很低,可是很有力:“先生另找人吧!这个月的工钱,你留着收拾车吧;车把断了,左边的灯碎了块玻璃;别处倒都好好的呢。” (1)上面一段话选自《骆驼祥子》,选文中的“先生”指A____________,祥子叫先生“另找人”的原因是B___________(事件)。【二】当医生提议再做一次手术时,保尔·柯察金冷冷地拒绝了。“不用了。我已经做够了。我已经把我的一部分鲜血献给了科学,剩下的留给我自己派点别的用场吧。(2)上面一段话选自《C___________》,这段话中“派点别的用场”具体指D___________。【答案】(1).A.曹先生(2).B.祥子拉车摔伤了曹先生(3).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4).D.从事写作(文学创作)【解析】【分析】【详解】(1)《骆驼祥子》第七章,祥子到曹家拉包月,曹先生一家对他很好,很尊重他。一天夜里,祥子拉曹先生回家,不小心撞到石头上,他和曹先生都摔伤了,祥子很难受,想要辞职,但曹先生丝毫也没有责备他。故选文中的“先生”是曹先生;祥子叫先生“另找人”的原因是:祥子拉车摔伤了曹先生。(2)结合“保尔•柯察金”可知,这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是主人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第十八章,保尔在双腿瘫痪、失明后,手术并没有使他更好,在经历过想要自杀、但是又重新振作起来的心历路程后,保尔决定通过文学重新参加战斗,保尔申请在莫斯科定居,在妻子和母亲的支持下,保尔开始写小说《暴风雨的儿女》。故上面的话出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派点别的用场”具体指从事写作(文学创作)。23.阅读《水浒传》,我们有所了解:“渭州”“五台山”“二龙山”“六和寺”对鲁达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请结合这四个地点,写出相关事件。【答案】答案①渭州:为救金氏父女,三拳打死镇关西,抛却提辖身份,成为逃犯。②五台山:剃度出家,改名鲁智深,因不守清规戒律,大闹五台山,被长老撵走。③二龙山:与杨志一起攻下宝珠寺,正式落草为寇。④六和寺:八月十五在六和寺听得钱塘江潮信响,大彻大悟,想起师父智真长老的四句偈语,安然圆寂。【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人物经历归纳梳理。渭州,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鲁达原是渭州提辖,一次在茶坊吃茶,结识了史进及其师李忠,三人到酒楼喝酒,听到隔壁阁子有女子哭泣,鲁达询问得知是民女金翠莲被恶霸“镇关西”强娶后抛弃,不禁勃然大怒,救济金氏父女,答应替他们报仇。次日一早,鲁达安排金氏父女离开。后赶到郑屠的肉铺戏弄他,郑屠恼怒之下抄起刀便去和鲁达拼命,却被鲁达三拳打死。他见情势不妙,一边声称郑屠诈死,一边迅速离开现场,逃出渭州。 五台山,鲁智深大闹五台山:鲁达一路东去,半个月后抵达代州雁门县,恰巧遇到已定居当地的金老与赵员外,得到赵员外帮助,在五台山出家,得法名智深。鲁智深不守清规,多次饮酒,醉打山门,无法在五台山安身,只得离开。二龙山,鲁智深落草:鲁智深在江湖上漂泊了一段时间,路过孟州十字坡,结识张青、孙二娘,他们建议鲁智深到二龙山去。鲁智深到了二龙山请求入伙,却被寨主邓龙回绝,鲁智深攻不上山。在山下树林中休息时,结识杨志。鲁智深与杨志一同回到曹正的酒店,在曹正帮助下,杀死邓龙,夺了山寨,做了寨主。六和寺,智深圆寂:八月十五中秋夜,在杭州六和寺,鲁智深听到钱塘江潮声大作,如雷鸣战鼓铺天盖地而来,寺中僧人告诉他那是潮信。智深忽然想起师父智真送他的偈语:“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闻信而寂。”果然应验了活捉夏侯成,生擒方腊。智深拍掌笑着问明圆寂之意,笑道:“既然死乃唤做圆寂,洒家今夜必当圆寂。”六、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24.作文生活中,总有过往的瞬间,让你铭记不忘;总有鲜活的记忆,让你品味珍藏;总有某个不经意的期许,让你魂牵梦绕;总有一些未曾涉足的美景,让你心驰神往……那逝去的时光,见证了你的成长,那即将到来的日子,又让你憧憬新的梦想。请你以“那让我”为题目,写一篇作文。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3)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4)不少于600字;(5)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答案】例文那风景让我赞叹回忆往昔,不知多少次,多少人对我们撒过谎,但那些谎言中,总有一些是充满了深沉的爱意或是给人以关怀的。这些善意的谎言背后是能够温暖世界的阳光,给人内心以洗礼……那年,一朵带着谎言的洁白小花就这样悄然盛开。她那天真纯洁的笑脸就在不经意间点缀了整个冬天,让那寒冷的天气变得温暖。夜幕降临,月光淡淡洒向大地,地上星星点点 灯火点缀了天空。在一个丝毫不引人注目的小角落里,有一位满脸皱纹,眼睛深陷像枯井,嘴唇冻得像紫茄子,脸皮像黄蜡,双手像细棍,手背开裂像松树皮,头发脏乱,衣衫褴褛的老奶奶。她低头在一个充满着恶臭,连苍蝇都不愿靠近半步的垃圾桶里翻找着,似乎在“精心挑选”着她的晚餐。周围偶尔路过的一些行人,要么是当做没看见,若无其事的从她身边走过;要么是像躲瘟疫一般向别的地方走去,对这位老奶奶嗤之以鼻。未曾有人打算去帮助她。甚至有一对母女经过老奶奶身边,在老奶奶那仿佛看到希望的眼神里,那位母亲对她的孩子说:“看见没有?不好好读书,以后你就要来捡垃圾了。”所谓的教育孩子,原来是用别人痛苦悲惨的遭遇来吓唬孩子,而不是教育孩子,要有同情心,要学会帮助他人。原本不会这样寒冷的冬天,此时此刻却让人感受到了致命的寒冷。身上是冷的,心更是冷的。对于这些话,老奶奶似乎早已不见怪了。虽然说听了这么多,心,也早已该麻木,但却还是能够感受到那种刺痛。我想最恐怖的,可能不是冬天的寒冷,而是人们对待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的心的冷。老奶奶自嘲般的笑了笑,转身又去刨垃圾了。这时,一只白白嫩嫩的小手抓住了老奶奶的袖子,轻轻往下拽了拽。老奶奶一回头,只见一个可爱的小女孩手里正拿着一个热乎乎的包子,有些羞怯的说:“奶奶你吃。”老奶奶盯着那个小女孩,久久说不出一句话来。女孩见状,把包子往奶奶手里一塞。害怕奶奶不会吃似的,说了一句:“奶奶吃吧,我不喜欢吃的。”她嘴上这么说,但眼睛却未曾离开过那包子。小鼻子一吸一吸的,仿佛不能吃,只要多闻一会儿就很满足了。终于,老奶奶再也忍不住了,泪水像是绝了堤,不断的往外流出来。她双手颤抖着,小心翼翼地接过那个热乎乎的包子。女孩见奶奶吃着包子,嘴角上扬,脸上挂着一个甜甜的微笑。似乎只要老奶奶能吃饱,那怕自己饿着也值了。老奶奶也不禁破涕为笑。这时,那冷烈的寒风好像也变得温和了起来。冬天这头狂暴的猛兽似乎也安静了。温度回升,是在冬天里的春天。那天,仿佛时间定格,这道风景被我收藏。让我难忘,让我赞叹。【解析】【详解】考查半命题作文的写作。这篇半命题的题目“那……让我……”,这篇半命题的题目中所要填写的内容,在题干中有很好地提示,如“那瞬间让我铭记”“那记忆让我品味珍藏”“那不经意的期许让我魂牵梦绕”“那美景让我心驰神往、怦然心动”……这些对我们理解题意很有启发。同时,也可以根据自己对这个题目的理解,选择其它的内容进行填写,如“那快乐让我铭记”“那同学让我难忘”“那失败让我努力向上”“那些生病的日子让我难忘”“那挫折让我成长”“那情景让我陶醉”“那份爱让我感动”“那童年的欢乐让我难忘”“那件事让我懂得了坚强”等。文体选择记叙文或是议论文都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完成这篇作文的写作。如写“那艰苦奋斗的日子让我成熟”,可紧紧围绕“那些艰苦奋斗的日子”行文,用生动的语言叙述自己生病后,仍然努力学习的事,可选取一千米的测试、努力备战期中考试两件很有代表性的事写,注意突出文章的主题。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4-02-04 18:15:01 页数:19
价格:¥2 大小:41.78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