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9

2/9

剩余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秘密·启用前重庆缙云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上)12月月度质量检测高二历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在试卷上作答无效;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全卷共5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5分)1.唐朝的宰相“事无不统”,权力很大。宋赵匡胤反其道而行之,分割宰相权力。下列属于其分割宰相权力措施的是A.设枢密院掌管军政B.设三司管理行政C.完善三省六部制D.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2.下列关于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表述正确的是①面临着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②总结了我国和国际社会主义革命事业的经验教训③继承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④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产物A.①②B.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3.裁撤丞相并下令以后不许再立丞相的是A.唐太宗B.明太祖C.明成祖D.雍正帝4.电视剧《破冰行动》中的反派林家兄弟,但凡是有什么大事需要商量,或者处理一些违反族规的族人,都会在一个固定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宗族的祠堂之中。这些剧情,主要反映了A.宗法制的影响B.分封制的影响C.世官制的影响D.郡县制的影响5.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了《权利法案》,下面对这一文件表述错误的是A.使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B.以法律形式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明确的制约C.规定国王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D.推翻了专制统治,另立新的国王 6.君主专制和官僚政治几乎伴随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始终。在明代,将“票拟”作为主要日常工作的是(   )A.宰相B.大学士C.司礼监D.参知政事7.秦朝三公九卿制最早可追溯到周朝的家国体制,它调和了战国统治集团内部的冲突,并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制度的建立奠定了雏形。这反映出三公九卿制度A.构建了完全意义上的国家机构B.是一种比较成熟的官僚制度C.体现了若干权力分化制衡因素D.代表着皇权政治的真正崛起8.雅典法律规定:凡父母双方均为雅典公民者有公民权,公民18岁时在他们村社的名簿中登记。当他们登记之时,村社成员对他们宣誓投票,并决定其是否享有公民权。这一规定旨在A.维护城邦民主制度B.保护贵族阶层特权C.扩大公民参政权利D.防止官员贪污腐败9.1764年7月,意大利人贝卡利亚在《论犯罪与刑罚》一书中提出:在法官判决之前,一个人是不能被称为罪犯的。只要还不能断定他已经侵犯了给予他公共保护的契约,社会就不能取消对他的公共保护。贝卡利亚的说法体现了A.无罪推定原则B.社会契约思想C.权力制衡原则D.程序公正理论10.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唐代中央政府的组织似较汉代进步了,但以地方政府论,则唐似不如汉……唐室之崩溃,也可以说即崩溃在此一制度上。”材料中“此一制度”指的是唐朝A.任命文官做知州B.创立三省六部制C.实行节度使制度D.实行科举制度11.从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开始,针对湖广、云南、福建、四川等处“要荒州县赴京师动沙万里”的情况,朝廷每隔三年由中书省委派使者会同行省官及行台监察御史,迁调所在官吏,“课吏殿最而上下其秩”。朝廷这种做法A.完善了地方官员的升迁机制B.强化了对地方官员的监督C.阻止了地方分裂割据的状态D.实现了对地方的直接控制12.每年的春节是农历一月初一。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正月”,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正月”改为“端月”。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A.皇权至上,皇帝独尊B.王权与神权相结合C.兼具随意性和独断性D.中央权力高度集中 13.共和之前的古罗马部分诉讼中,败诉方须将用于担保的牛羊祭神,以赎伪誓之罪。担保的牛羊多超出诉讼物价值,且影响农牧生产。共和国早期,败诉方改向国家缴纳罚金,到公元前3世纪末,罚金已无足轻重。这一变化表明罗马共和国时期(   )A.系统完备的罗马法体系形成B.法律注重保护公民的利益C.法律事务受到神权严格控制D.贵族对法律的解释权扩大14.北魏创造性地践行了“脱夷统华”理论,沙陀人在后唐、后晋、后汉三朝凭借“政治正统”完成正统建构,契丹人提出“北极之下为中国”,元、清两朝成功实践了“我本中国”理论。从这一历程可得出的认识是(   )A.中华文化呈现多元一体特征B.各民族共铸了中华共识C.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持续巩固D.华夏认同观念初步形成15.下面为1933年刊载于《红色中华》上的漫画《热烈拥护并推销三百万公债》。漫画中的现象可用于说明(   )A.人民为根据地建设做出重大贡献B.国民党经济封锁已被打破C.土地革命调动了群众生产积极性D.党的工作重心发生了转移二、非选择题(满分55分)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无如下有老耄守旧之大臣,屡经严贵而不恤,上有揽权猜忌之西后,一切请命而不行。故皇上康先生之所欲改革者,百分未得其一焉!——梁启超《戊戌政变记》材料二  改革就是新与旧的斗争,新的代替不了旧的,则必然是旧的扼杀掉新的。而从某种意义上讲,除旧比布新还要难,因为除旧就意味着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夺掉和旧体制相联系的那部分人的饭碗,必然引起大的社会动荡。——李喜所《梁启超对戊戌变法的反思》材料三  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了改良主义是一条行不通的道路,是条失败的道路。……改良主义的产生,总是对抗革命,企图缓和社会矛盾,本质上是反动的。——中国近代史丛书编写组《戊戌变法》(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年)材料四  关于戊戌变法的研究,所依据的材料主要是运动过后不久出现的梁启超的《戊戌政变记》和康有为后来的陈述,如《康南海自编年谱》。由于作者就是当事者,所以很难作为信史。但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强化了康梁系话语,而来自清政府方面的解释几乎一直没有看到。——《回顾戊戌、重温历史》《光明日报》2008年12月7日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指出戊戌变法不能取得成功的原因。(2)怎样理解材料三的观点?(3)结合材料四中提到的两部文献的不足谈谈我们应怎样运用史料?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史记》材料三:(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明史》材料四:(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材料五:中央集权制度作为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特色,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建立起,历经汉魏、隋唐至宋元,皇权不断强化,中央集权逐渐得到加强。到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发展到了新的高度。(1)根据材料一的示意图,指出图示一、图示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图示二所示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2)材料二中的“上”是指谁?他在中央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3)材料三反映了明初的皇帝对中央行政部门作了什么改革?材料四中的机构的设立有什么意义?(4)根据材料五,指出中国封建社会秦朝和元朝的两大地方行政制度及各自的意义。(5)根据材料五,指出宋朝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的主要措施。(6)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以下是中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套节目播出时间表与节目单(节选)。——据“中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播出时间表整理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从整体或局部任选一个角度并自拟论题,结合史实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秘密·启用前重庆缙云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上)12月月度质量检测高二历史答案1.A【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宋代实行二府三司制,其中中书门下、参知正事分割宰相行政权,枢密院分割军事权,三司使分割宰相财政权,故A项正确,B项排除;宋代并未实行三省体制,排除C项;文官知州为宋代地方制度,与分割相权无关,排除D项。故选A。2.C【详解】邓小平在20世纪八十年代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的论断,其思想继承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产物,C正确;B概括不全,排除;邓小平的理论主要是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而非对中国革命事业的经验教训的总结,排除A、D。3.B【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废除丞相制度的是明太祖,故选B;唐太宗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没有废除丞相,排除A;明成祖和雍正帝都在明太祖以后,此时丞相制度已经废除,排除CD。故选B。4.A【详解】材料中的“族人、祠堂”体现的是对宗法血缘关系的重视,A正确;分封制和郡县制属于地方政治制度,与材料无关,BD排除;材料与选官制度无关,C排除。故选A。5.D【详解】“光荣革命”推翻了专制统治,另立新的国王,D符合题意;A、B、C准确的描述了《权利法案》的内容和意义,不符合题意,排除。6.B【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票拟制度是明代中央决策的重要制度。明宣宗时,授予内阁大学士替皇帝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所以,将“票拟”作为主要日常工作的是大学士,故B项正确;明初已废除了丞相制度,故A项错误;司礼监有“批红”的权力,故C项错误;参知政事是宋朝官职,是副宰相,分割了宰相职权,故D项错误。7.C【详解】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三公九卿,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秦朝三公九卿中丞相负责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太尉负责军事,御史大夫辅佐监察,可知该制度体现出分权制约因素,符合题意的是C项;A项表述绝对;B项中的“成熟”与史实不符;题干中没有涉及到皇权,排除D项。8.A【详解】材料反映雅法律对取得公民权要求较为严格,其目的是维护城邦民主制度,A正确;材料没有涉及贵族的信息,排除B;材料反映获得公民权的程序,与扩大公民权无关,排除C;D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9.A【详解】根据材料“在法官判决之前,一个人是不能被称为罪犯的”可知体现了无罪推定原则,A项正确;BCD三项与材料不符,排除。 10.C【详解】材料“唐代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表明材料强调的是唐朝地方制度有问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地方实行的节度使制度,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C项正确;任命文官做知州属于北宋地方制度,排除A项;三省六部制度属于中央政府的制度,排除B项;科举制属于选官制度,与地方政府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1.B【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元朝针对距离京城较远的省份,加强中央对当地的监察,经常迁调考核当地长官,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B项正确;元朝的做法是加强对地方官员的监督,而不是完善了地方官员的升迁机制,排除A项;元朝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不存在地方割据问题,C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行省制加强对地方管理,D项说法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2.A【详解】将月份的称呼进行更改是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这体现了皇帝至高无上,皇权独尊的特点,A项正确;王权与神权相结合是商朝时期的特点,排除B项;随意性和中央权力的高度集中无法体现,排除CD项。故选A项。13.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根据材料“共和之前的古罗马部分诉讼中,败诉方须将用于担保的牛羊祭神,以赎伪誓之罪。担保的牛羊多超出诉讼物价值,且影响农牧生产。共和国早期,败诉方改向国家缴纳罚金,到公元3世纪末,罚金已无足轻重。”可知,共和之前至罗马共和时期,败诉方承担的败诉成本越来越少,更多的维护了公民的利益,故法律注重保护公民的利益,B项正确;公元六世纪,查士丁尼编纂民法大全,系统完备的罗马体系形成,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法律事务受到神权严格控制,且神权对法律事务的控制逐渐削弱,排除C项;罗马共和国虽维护的是奴隶主贵族的利益,但材料未涉及贵族对法律的解释权扩大,排除D项。故选B项。14.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可知,古代史上,鲜卑族建立的北魏脱夷统华,后唐等沙陀政权完成正统建构,契丹、元、清等政权丰富“中国”的内涵等,说明各民族共铸了中华共识,B项正确;据所学,材料中列举的少数民族政权并非同时存在的,不能说明中华文化呈现多元一体特征,排除A项;据所学,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持续巩固与魏晋、五代时期国家分裂的史实不符,排除C项;据所学,华夏认同观念初步形成是在先秦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 15.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1933年的中国。根据漫画可知,中央苏区发行三百万建设公债受到苏区人民的踊跃认购,这表明人民为根据地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国民党对苏区封锁状况被打破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中的现象反映了人民群众对苏维埃政权的认同,这与生产积极性无关,排除C项;此时党的工作重心仍是革命斗争,排除D项。故选A项。16.(1)守旧大臣的阻挠;慈禧太后实力强大,阻挠变法;守旧思想根深蒂固;改革损害了一部分守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极力阻挠。(2)观点:戊戌变法运动是改良运动,改良运动在中国行不通;改良运动反对革命,是反动的。理解:戊戌变法的失败说明改良运动在中国行不通,有一定的道理;改良运动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一定程度值得肯定,“反动”的表述不恰当。(3)史料最好是用当时人当时的记载;应该多角度、多渠道收集各种史料,不能仅仅从一个方面收集史料,偏听偏信。17.(1)秦;元;三省六部制。(2)秦始皇;三公九卿制。(3)材料三反映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意义: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4)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行省制。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的直接有效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统一;对后世影响深远。行省制: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古代会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5)详见解析(6)君主专制不断加强,中央集权不断加强18.示例1:论题:广播节目能够反映不同的时代特征阐述:上述节目反映了“文革”时期、改革开放初期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时代大背景。“文革”时期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口号,突出革命思想,所以“教唱革命现代京剧”节目就是那个时代的直接体现,而“人民公社”和“知青”更加直接地打上“文革”的时代印迹。改革开放初期的“广告”“国际讲坛”等节目,体现了商业经济的发展和对国际社会了解的需求。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节目加入对经济辞典、法治社会、股市、世界信息、天气预报等的报道,有利于推动民众对相关热点问题的认识和学习。与此同时,一些传统节目的持续播出,也反映了国家媒体对相关问题的重视,如倡导体育与学习精神,关注军队与国防,传播科学与人文,介绍国际国内新闻,是人们了解国内外大事的重要窗口。由此可见,广播节目深受时代的影响,反映了不同的时代特征,是我们学习与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示例2:论题:广播是传播知识和了解国际国内信息的重要途径 阐述:广播作为重要的大众传媒,发挥着传播知识和信息的重要功能,是民众增长知识和了解社会的窗口,也是国家发挥舆论导向的重要平台。从上述节目表来看,安排有科学节目、体育节目、音乐戏曲节目、新闻节目、农村节目、国防节目等,通过教唱、空中课堂等方式,向大众传播相关知识,发挥了重要的教育作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讲卫生节目。具有宣传文明生活方式,革除旧习的作用,教唱歌曲和戏曲等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和审美能力。改革开放后的广告节目则适应了商业经济发展的时代需求,扩展了人们对经济发展的新认识,法治节目则有利于法律知识的传播和法治意识的培养,新闻节目则是人们了解国内外信息的重要来源。由此可见,广播节目既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是人们增长知识和了解国际国内信息的重要途径。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4-01-31 22:35:02 页数:9
价格:¥2 大小:269.77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