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河南省漯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2

2/22

剩余20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漯河市2022—2023学年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高二语文注意事项:1.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保持卡面整洁,不要折叠,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上交答题卡。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在《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指出,当前,结合我国实际和时代条件,学习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要学习掌握认识和实践辩证关系的原理,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马克思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而实践的主体是具有一定思想认识的人。”一方面,人的正确思想从实践中来,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和动力、目的和归宿,同时也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另一方面,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推动正确的实践,错误的认识导致错误的实践。坚持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辩证统一,必须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一切从实际出发。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反对教条主义,强调一切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由此开辟出中国革命新道路。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反对照抄照搬、思想僵化,强调从实际出发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由此开辟出中国建设新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国际国内形势发生的深刻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实践观点,逢山开路、遇河架桥,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坚持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辩证统一,必须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现实实践丰富多彩,不可能用整齐划一的理论和方案来套用和裁剪。同时,实践也是不断发展的,必然会出现新情况新问题。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概括提炼、总结推广。 漯河市2022—2023学年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高二语文注意事项:1.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保持卡面整洁,不要折叠,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上交答题卡。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在《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指出,当前,结合我国实际和时代条件,学习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要学习掌握认识和实践辩证关系的原理,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马克思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而实践的主体是具有一定思想认识的人。”一方面,人的正确思想从实践中来,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和动力、目的和归宿,同时也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另一方面,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推动正确的实践,错误的认识导致错误的实践。坚持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辩证统一,必须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一切从实际出发。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反对教条主义,强调一切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由此开辟出中国革命新道路。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反对照抄照搬、思想僵化,强调从实际出发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由此开辟出中国建设新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国际国内形势发生的深刻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实践观点,逢山开路、遇河架桥,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坚持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辩证统一,必须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现实实践丰富多彩,不可能用整齐划一的理论和方案来套用和裁剪。同时,实践也是不断发展的,必然会出现新情况新问题。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概括提炼、总结推广。 坚持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辩证统一,必须坚定“四个自信”,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定“四个自信”,不是空泛的、抽象的,而是要贯彻到改革发展实践的各方面。比如,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坚持改革是有方向、有原则、有方法的,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正确方向,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该改的必须坚决改,但对有些不能改的,什么时候都坚决不改,等等。坚持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辩证统一,必须推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如果没有发展,就脱离了时代和实践要求,生机就会停止,不能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也就谈不上坚持。因此,只有发展才能更好地坚持。近百年来,我们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创新理论成果,对引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发挥了巨大指导作用。(摘编自《中国纪检监察报》中,戚义明《坚持理论和实践的辩证统一》)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衡量一个社会制度是否科学、是否先进,主要看是否特合国情、是否有效管用、是否得到人民拥护。”这句话理论内涵极其深刻,对于我们增强制度自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是否符合国情”,是最具根本意义的条件和标准。正如总书记所强调的:“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社会主义制度是否符合中国国情,中国人民最有发言权。我们的自信建立在对自己国情的深刻了解上,建立在自己真真切切的感受上,是有深厚实践基础的,故能有定力,故应坚定不移。“是否有效管用”,直指制度的功能和作用。实践是检验一种社会制度是否可取的唯一标准。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取得的辉煌成就,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好的检验,也是最具有说服力、最权威的检验。现实的成功是最好的理论,“中国之治”是我国制度优势的最佳证明,也是我们坚定制度自信的现实根基。“是否得到人民拥护”,是制度的价值体现,也是一种社会制度是否符合国情、是否有效管用的最终评判标准。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我们的制度将一天天完善起来,它将吸收我们可以从世界各国吸收的进步因素,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这是资本主义所绝对不可能做到的。”我国之所以能够创造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就在于我们党在古老的东方大国建立起保证亿万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国家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成为具有显著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的制度。(摘编自《人民日报》中,陈耀辉《我们的制度具有无穷力量》)材料三:自中国的“普罗米修斯”们从遥远欧洲“盗来” 思想火种,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程度就一直在深层次上决定着中国的发展节奏。而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达到了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完整准确的理解,促成了对中国国情及中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正确认识。在当年的时空背景下,正是真理标准大讨论所创设的这些条件的有机耦合,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新阶段。从“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基本实现现代化”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持续思考中,在对“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贫穷”的持续探索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引领这项伟大而崭新事业,接续照亮民族复兴的伟大历程。“大锅饭”成了“大包干”,“以阶级斗争为纲”变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单一公有制转化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中国的大地上划出了经济特区,社会主义国家形成了市场经济体系。凭借“大胆地试,大胆地闯”的实践勇气,凭借“摸着石头过河”的实践智慧,改革开放实现了观念创新和实践探索相互促进,回答了中国发展之问,回应了时代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的现实命题。(摘编自《光明日报》中,关铭闻《坚定改革开放再出发的信念—纪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刊发四十周年》)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在马克思主义理念里,那些具备一定思想认识的人一定能成为实践全部社会生活本质的主体。B.众所周知,“符合国情、有效管用、得到人民拥护”是衡量社会制度科学、先进的重要指标。C.作为我国制度优势的最佳证明,“中国之治”不仅符合我国的国情,还有着深厚的实践基础。D.邓小平认为,我们的制度只要持续地从世界各国吸收进步因素,就可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2.下列说法中,不能用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A.我们学习理论知识,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离开了实践,理论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离开了实践,理论就成了自说自话的空洞说教。B.人类必须依赖于自然界才能生存和发展,但自然界的天然状态并不完全适合于人,人类通过改造自然的实践来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C.我们既要加强顶层设计,又要激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对一时拿不准、看不清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要允许基层群众大胆闯、大胆试。D.我们一方面要坚持用新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另一方面,也要坚持发展的眼光,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3.根据三则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具有显著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我们创造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B.革命年代的毛泽东、改革开放之初的邓小平各自开辟了中国的新道路,共同原因是都强调一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C. 中国的发展节奏不仅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优越性,还影响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程度。D.改革开放实现了观念创新和实践探索的相互促进,是新时代潮流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推进的具体表现之一。4.请简要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在论证方面的相同点。5.这三则材料均探讨了理论与社会实践的关系,其侧重点有什么不同?【答案】1.C2.B3.C4.①在论点的提出上,都开门见山提出自己的观点。②在论证结构上,都采用了总分式论证结构,分述部分又采用并列式结构展开,思路清晰,结构严谨。③在论证方法上,都运用了引用论证和举例论证。④在论证语言上,都表现出准确严密的特点。5.①材料一侧重探讨立足于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应该坚持的四个原则;②材料二侧重用有深厚实践基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来探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制度理论的深刻性;③材料三重点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程度对中国的发展节奏和对中国国情、所处历史阶段的认识方面的意义。【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本内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那些具备一定思想认识的人一定能成为……的主体”错误,材料二说的是“马克思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而实践的主体是具有一定思想认识的人’”,据此看出表述不当,逻辑混乱。B.“众所周知”错误,有失偏颇,根据材料二“衡量一个社会制度是否科学、是否先进,主要看是否符合国情、是否有效管用、是否得到人民拥护……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说明并非所有人都具有这样的理论认识高度。D.“只要……就……”错误,为充分条件复句,材料一“它将吸收我们可以从世界各国吸收的进步因素,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据此看出判断过于绝对。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一主要观点是坚持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的辩证统一。B.说的是人类通过实践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突出强调的是实践的重要意义,没有体现实践和探索二者的辩证统一,无法支撑材料一的观点。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中国的发展节奏……还影响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程度”错误,属于主客颠倒,根据材料三“”可知,应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程度就一直在深层次上决定着中国的发展节奏。故选C。【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论证特点的能力。论点提出与论证结构:材料一,先总说“现实的成功是最好的理论”,直接提出观点,然后再从三个方面进行分说“是否符合国情”“是否有效管用”“是否得到人民拥护”,最后进行总结,面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应有这样的制度自信。材料二,先总说“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直接提出观点,再从四个方面进行分说坚持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辨证统一“必须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切从实际出发”“必须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必须坚定“四个自信’,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须推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据此看出,在论点的提出上,都开门见山提出自己的观点;都采用了总分式的论证结构,分述部分又采用并列结构展开,思路清晰,结构严谨。论证方法:材料一,主要引用了习近平同志“衡量一个社会制度是否科学、是否先进,主要看是否符合国情、是否有效管用、是否得到人民拥护”和邓小平同志“我们的制度将一天天完善起来,它将吸收我们可以从世界各国吸收的进步因素,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这是资本主义所绝对不可能做到的”的重要论述。材料二也引用了习近平同志“当前,结合我国实际和时代条件,学习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要学习掌握认识和实践辩证关系的原理,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的重要论述。据此看出,二者都运用了引用论证,增强了文章说服力。论证语言方面:文中“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坚持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辩证统一”等观点以及“不是空泛的、抽象的,而是要贯彻到改革发展实践的各方面”“实践也是不断发展的,必然会出现新情况新问题”“我们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等语句的运用,可看出文章语言表述准确,判断推理严密,语言逻辑性强。【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分析、比较材料的能力。三则材料均探讨了理论与社会实践的关系: 材料一先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衡量一个社会制度是否科学、是否先进,主要看是否符合国情、是否有效管用、是否得到人民拥护”,强调其对于我们增强制度自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然后从分别四个方面结合中国国情和中国实践的实际情况,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意义。可见,材料一侧重用有深厚实践基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来探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制度理论的深刻性;材料二先指出要学习掌握认识和实践辩证关系的原理,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然后指出坚持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辩证统一,就必须坚持四个点:“必须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必须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必须坚定四个自信’,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须推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可见,材料二侧重探讨“坚持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辩证统一”应该坚持的四个原则;材料三第一段是论述的重点,它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程度”的意义,一方面可以决定中国的发展节奏,另一方面可以促成对中国国情及中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正确认识。第二、三段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具体表现。可见,材料三重点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程度对中国的发展节奏和对中国国情、所处历史阶段的认识方面的意义。(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套不住的手赵树理白云岗公社大磨岭大队有个教练组,任务是教初参加农业生产的人学技术,两个做活质量最高的老农民当教师,陈秉正兼任组长,王新春兼任副组长。组员是流动的,经常分配在各小队。组长陈秉正已经是七十六岁的老人了,按照惯例,这样大岁数的人本来早就该不参加主要劳动,可是这老头身体特别强健,在年轻时候一个人可以抵一个半人做活;如今虽说老了,一般青年小伙子还有点比不上他。他教人做活,不但要求规格,而且要教架势。因为规则太多,徒弟们记着这样忘了那样,有时候腰太直了,有时候步子乱了,有时候下锄没有计划……陈秉正老人不住口地提醒着这一个,招呼着那一个,也常常随时打断他们的工作重新示范。徒弟们练架势练得累了,老组长陈秉正便让他们休息一阵子。自己就招呼梯田下边沟岸上教徒弟们种田地的副组长王新春过来闲谈一会。陈秉正一见王新春就伸出手来和他握手,王新春却常是缩回手去躲开。王新春比陈秉正小十来岁,和陈很友好,就是怕和他握手,因为被他握住就像被钳子夹住那样疼。陈秉正的手确实和一般人不同:手掌好像四方的,指头粗而短,而且每一根指头都展不直,里外都是茧皮,圆圈的指头肚儿都像半个蚕茧上安了个指甲,整个看来真像用树枝做成的小耙子。王新春对周围的青年人说:“没有那两只手,咱们现在种的这块地恐怕还是荒坡哩!这些地都是他老哥和咱们现在的大队长父子俩一攫头一攫头剜开、一条堰一条堰垒起来的。” 一次,有个年轻人练架势练得不耐烦了,说:“怨不得我们学不会,谁让我们没有长那样一双手哩!”陈秉正一本正经地说:“是叫你们学成我这手,不是叫你们长成我这手!不是开山,我这手也长不成这样;不过上辈人把山都开了,以后又要机械化了,你们的手也用不着再长成这样了!”陈老人虽然不希望别人的手长成那样,可是他对他自己已经长成那样的一双手,仍然觉着是足以自豪的。土改以后,陈秉正老汉家里的收入也丰裕起来了。儿孙们为了保护老人那双劳苦功高的手,给他买了一双毛线手套,他接过来一看说:“这双手可还没有享过这个福!”向手上试着套了一套,巴掌不够宽,指头也太细、太长,勉强套上去,把巴掌那一部分撑成方的了,指头的部分下半截都撑粗了一点,上半截却都还有个空尖儿。儿子陈满红说:“慢慢用着就合适了!”老人戴好了握了握、伸了伸说:“还好!”说罢,脱下来交给满红媳妇说:“暂且给我放过去吧!”儿媳妇也说:“爹!你就带上走吧!到地里手不冷。”老人说:“戴上它搬石头不利落!”说着就放下走了。以后别的活儿又陆续接上来—铡干草、出羊圈、窖萝卜、捶玉米……哪一种活儿也不好戴着手套做,老人也就忘了自己还有一双手套。一天,白云岗有个物资交流会。满红媳妇劝老人说:“现在这些杂活计又不用您教多少技术,您还是休息一天去逛逛吧!”老人答应了。老人换了一件新棉袄,用新腰带束住腰。满红媳妇说:“这回可带上您的手套吧!”说着把手套给他拿出来,他带上走了。他走到白云岗,逛了半条街,刚走过公社门口,看见山货部新运来一车桑杈①,售货员忙着正往车下搬。这东西在这地方已经二年不见了,不论哪个队原有的都不够用。他以为机会不可错过。转眼工夫,就来了十来个人,每人拿着一柄看:见买杈的越来越多,他把手套卸下来往怀里一装,胡乱枪到手五柄,其余的就叫别人拿完了。他付了钱,把杈捆起来扛上,就返回原路走出白云岗村。一出了村,他伸手到怀里摸他的手套,摸了半天只有一只:放下篮子和桑杈,解开腰带抖搂了一下,也仍然不见那一只。他知道一定是丢在山货部里了。他想:“丢就丢了吧!拿上它也没有多少戴它的时候!”可是走了不几步,就又想到“孩子们好心好意给买上了,丢了连找也不找一趟,未免对不起他们”,这才又扭回头来重新返回白云岗物资交流大会上的山货部来。幸而售货员早已给他拾起来放在账桌上,见他来找就还了他。隔了好久,陈秉正老人又被评选为本年的劳动模范,要到县里去出席劳模大会。他除换上新棉袄和新腰带外,又把他的手套带上。会议一共开三天半,老人又是听报告、又是准备发言,和大家一样忙个不了,直到第四天上午听罢了县委的总结报告,才算了结了一宗事。下午吃过午饭,人们差不多都想上街逛逛,老人束上腰带,戴上手套,也走出了房间。他住的招待所因为刚刚装修完,院子还来不及清理。院里有两截剩余木料碍着路,他总觉着不太顺当。他想:“把它转过一边不就好走了吗?”他把手套卸下来放在阶台上,就来动手转木料。等到把院子都清理完了,才发现手套又丢了。“算了,不找它了!这手套对我也没多大用处!”老人干脆放弃了。后来还是招待所的员工帮他找到,洗干净还给了他。第二天他回到家,换过衣服之后便把手套还给儿媳妇说:“这副手套还给你们吧!我这双手是戴不住手套的!” (摘编自《人民文学》1960年,有删改)文本二:我也曾写过一些小说,都不怎么出色。每逢读到赵树理同志的小说,我总得到一些启发,学到一些窍门儿。最近,看到他的一篇新作—《套不住的手》,满心欢喜,情不自禁地想写出点个人的体会。作品文字极为朴素严整,他好像一点力气也没费,事实上可是字斟句酌,没有轻易放过一个字去。这篇作品相当细致地描写了不少农村劳动的经验,这些经验非久住农村而又热爱耕作的人不会写出。不过,假若不拿一双手套贯串起来,恐怕就显着琐碎一些。这双手套把零散的事情联缀起来,有起有落,颇为巧妙。事情本来不相干,而设法用一条线穿上,就显出些艺术的手段。我看得出:树理同志知道很多关于老农陈秉正的事,假若他高兴,他可以写一大本《老农陈秉正传》。可是,他只由手套写到老人的手。有了这双手,我们也就看见陈老人的最可爱的性格与品质。这也就够了,既不需要手套,也无须写一本传记。不过是一双手啊,可是创造世界的不是别的,而的的确确是仗着这么一双手。这篇作品不是小题大作,而是大题小作,篇幅不长,而意义很大。(摘编自老舍《读<套不住的手>》,有删改)【注】①桑杈:农具名。用桑木做的杈,柔韧耐用。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通过对一个饱经沧桑的老农民手的真切描绘,刻画出一位农业生产技术、思想觉悟都很高的农民形象。B.小说的语言质朴又生动,口语化明显,达到了通俗化和艺术化的高度统一,如“真像用树枝做成的小耙子”。C.小说通过赞美陈秉正和像他这样的人,歌颂了劳动者的美好品德,间接批判了当时社会上歧视劳动的现象。D.小说情节可分为两个部分,先集中刻画陈秉正的“手”,再集中讲述“手套”的故事,后者是对前者的延伸。7.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老舍认为,《套不住的手》抓住了人物的典型特征,对“手”进行特写,比写一本《老农陈秉正传》的艺术效果要好。B.《套不住的手》注重从农村生活和劳作中选取题材,语言朴素严整,看似平常,实则精雕细琢,具有独特的艺术韵味。C.《套不住的手》通过运用一定的“艺术的手段”,避免了故事叙述的琐碎、零散,有助于集中表现人物的性格与品质。D. 标题“套不住的手”既指陈秉正老人的手不能被毛线手套套住,也指他不被一切安逸套住,这样的表达言简而义丰。8.赵树理是如何刻画陈秉正这一人物形象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9.老舍读赵树理的小说,总能“学到一些窍门儿”。请结合文本一,分析作者在谋篇布局上的“窍门儿”。【答案】6.C7.A8.(1)正面①外貌描写:细致地对陈秉正老人的手进行特写,突出他勤劳纯朴、热爱劳动的形象。②语言描写:陈秉正对年轻人语重心长的教育,刚拿到手套时感慨“这双手可还没有享过这个福!”最后表示自己“我这双手是戴不住手套的!”③心理描写:看到新运来的桑权第一时间想到集体的事情,手套第一次丢了想到“孩子们好心好意给买上了,丢了连找也不找一趟,未免对不起他们”,体现了他为集体和他人着想的特点。(2)侧面衬托:副组长王新春对陈秉正辛勤劳作的介绍和年轻人劳动时的抱怨和不理解,突出表现了陈老汉的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劳动态度以及他热爱劳动、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9.①设置悬念。标题“套不住的手”,设置悬念,让读者对这双手产生“为何套不住”的思考,引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②情节一波三折。文章讲述了陈秉正老人两次戴手套,两次丢手套的故事,有起有落,颇为巧妙。③伏笔照应。文章开篇交代陈秉正虽是七十六岁的老人,但身体特别强健,连王新春都怕和他握手,后文交代他的手的特点是因从小劳作而形成的,塑造了一位勤劳朴实的劳动人民形象。④以小见大:构思上以小见大,通过一双“变形”的手,刻画出一位勤劳纯朴、热爱劳动的农民形象,表达了“劳动是崇高而光荣的”这一重大主题。【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C.“间接批判了当时社会上歧视劳动的现象”分析错误。小说通过对陈秉正一双手的描写,赞扬了劳动人民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并没有批判当时社会上歧视劳动的现象,选项属于过度解读。故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标题及艺术手法的分析鉴赏能力。A.“比写一本《老农陈秉正传》的艺术效果要好”分析错误。从材料二“树理同志知道多少关于老农陈秉正的事,假若他高兴,他可以写一大本《老农陈秉正传》。可是,他只由手套写到老人的手。有了这双手,我们也就看见陈老人的最可爱的性格与品质。这也就够了,既不需要手套,也无须写一本传记”来看,老舍同志并没有拿本文与《老农陈秉正传》比较的意思;同时《老农陈秉正传》是老舍假设的作品,并不真实存在。故选A。【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描写手法的能力。1.正面描写:(1)由文本一“手掌好像四方的,指头粗而短,而且每一根指头都展不直,里外都是茧皮,圆圈的指头肚儿都像半个蚕茧上安了个指甲,整个看来真像用树枝做成的小耙子”看,运用外貌描写,细致地对陈秉正老人的手进行特写,展现出他作为劳动人民勤劳的一面。(2)由文本一“是叫你们学成我这手,不是叫你们长成我这手!不是开山,我这手也长不成这样;不过上辈人把山都开了,以后又要机械化了,你们的手也用不着再长成这样了”“儿孙们为了保护老人那双劳苦功高的手,给他买了一双毛线手套,他接过来一看说:‘这双手可还没有享过这个福’”看,运用语言描写,通过陈秉正对年轻人语重心长的教育以及刚拿到手套时感慨,表现他为了方便劳动而顾不上自己的手,体现他对劳动的热爱,有质朴、爽利的性格。(3)由文本一“刚走过公社门口,看见山货部新运来一车桑杈,……他以为机会不可错过”“孩子们好心好意给买上了,丢了连找也不找一趟,未免对不起他们”看,运用心理描写,他看到新运来的桑杈第一时间想到集体的事情,手套第一次丢了想到“孩子们好心好意给买上了,丢了连找也不找一趟,未免对不起他们”,体现了他为集体和他人着想的特点。2.侧面描写:由文本一“陈秉正一见王新春就伸出手来和他握手,王新春却常是缩回手去躲开”“王新春对周围的青年人说:‘没有那两只手,咱们现在种的这块地恐怕还是荒坡哩!这些地都是他老哥和咱们现在的大队长父子俩一攫头一攫头剜开、一条堰一条堰垒起来的’”“怨不得我们学不会,谁让我们没有长那样一双手哩”看,运用侧面衬托的手法,副组长王新春对陈秉正辛勤劳作的介绍以及年轻人劳动时的抱怨和不理解,突出表现了陈老汉的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劳动态度以及他热爱劳动、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小说谋篇布局能力。(1)从读者层面来看,标题“套不住的手”设置悬念,令人产生好奇心,能够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2)从情节的发展来看,小说的情节一波三折,文章以“手”为线索展开,先是家人为保护他的手而买手套给他,然后他为了干活而忘戴手套,接着因为戴了手套而丢了手套,最后回家后归还手套。“这双手套把零散的事情联缀起来”,有起有落,颇为巧妙。(3)从手法上来看,小说运用了伏笔照应的手法,文章一开篇就交代陈秉正“已经是七十六岁的老人了,……可是这老头身体特别强健,在年轻时候一个人可以抵一个半人做活;如今虽说老了,一般青年小伙子还有点比不上他”,虽是七十六岁的老人,但身体特别强健,连王新春都怕和他握手,因为“被他握住就像被钳子夹住那样疼”,最后交代他的手都是自己从小的劳作而成,塑造了他勤劳的劳动人民形象。(4 )从构思上看,通过一双手来刻画陈秉正这一普通农民的形象,从小处入手,通过“变形”的手来表现了他勤劳纯朴、热爱劳动的特点,属于以小见大的方法,能更好揭示文章主题:劳动是崇高而光荣的。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上胡不法先王之法?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虽可得,犹若不可法。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时不与法俱至。法虽今而至,犹若不可法。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何也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人也而己亦人也故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尝一脬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今世之主法先王之法也,有似于此。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而曰此先王之法也,而法之。以此为治,岂不悲哉!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世易时移,变法宜矣。譬之若良医,病万变,药亦万变。病变而药不变,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变法者因时而化。若此论,则无过务矣。夫不敢议法者,众庶也;以死守法者,有司也;因时变法者,贤主也。是故有天下七十一圣,其法皆不同。非务相反也,时势异也。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时已徙矣,而法不徙。以此为治,岂不难哉!(节选自《吕氏春秋·察今》)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何也/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人也/而己亦人也/故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B.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何也/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人也/而己亦人也/故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C.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何也/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人也/而己亦人也/故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D.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何也/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人也/而己亦人也/做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要于时也”与“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两句中的“要”含义不同。B.“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与“故亏父而自利”(《兼爱》)两句中的“亏”含义不相同。C.“世易时移”与“其未兆易谋”(《〈老子〉四章》)两句中的“易”含义不相同。D.“因时变法者”与“因河为池”(《过秦论》)两句中的“因”含义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先王之法在流传的过程中,被人们增益或删减,后世国君所看到的已经不是原本的先王之法。不过,先王之法即使保留完整,也是不可效法的。B.先王之法适应先王所处的时代而立,后世国君所处的时代已与先王之时不同,所以后世国君应该舍弃先王之成法,而取法先王制定法令的原则。C.治理国家必须制定法令,而制定法令又必须因时而变。天下七十一位圣明的国君都认为先王之法有许多弊端,因而制定了适应各自时势的法令。D.治国要明察当今时势,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法令。如果不知察今,死守先王之法,那就如同病变而药不变的庸医给人治病那样,会导致严重后果。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2)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14.文章最后一段用楚人契舟求剑的故事,揭示了什么道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案】10.B11.D12.C13.(1)澭水突然上涨,荆人不知道,顺着原来的标记在夜间渡水,淹死的有一千多人,士兵惊恐的声音如同大房子倒坍一样。(2)有个渡江的楚国人,他的剑从船上掉到水里,他急忙在船边刻上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14.不应该用旧法治理国家,治国法度应随着时势的发展而有所改变。用简单而有趣的寓言故事把抽象的道理讲得生动具体,使人们引以为戒,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先王用来制定法令的根据,是什么呢?先王用来制定法令的根据是人,而自己也是人。所以明察自己就可以推知别人,明察现在就可以推知古代。古代和现在是相通的,别人和自己也是相通的。“法”是“为”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D; “人”是“知”的宾语,“察己”与“知人”对应,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故选B。【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正确,含义不同,第一个“要”是“需要”的意思,第二个“要”是“求取”的意思。句意:都是与当时的需要相符合的。/不是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B.正确,含义不同,第一个“亏”是“违背”的意思,第二个“亏”是“使……受损失”的意思。句意:他们的时代已经与先王的法令制度不适应了。/因而损害父亲以自利。C.正确,含义不同,第一个“易”是“改变”的意思,第二个“易”是“容易”的意思。句意:社会变化,时代更迭。/事情未露苗头时容易谋划处理。D.错误,含义不同,第一个“因”是“根据”的意思,第二个“因”是“凭借”的意思。句意:能根据时势变法的。凭借着黄河作为护城河。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都认为先王之法有许多弊端”错误,文章开篇说先王之法“非不贤也”,文中还说“非务相反也,时势异也”,意即圣明的国君制定各自的法律是因为时势不同,而不是“认为先王之法有许多弊端”。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暴”,突然,一下子;“益”,通“溢”,上涨,增多;“表”,标记,标志。(2)“楚人有涉江者”,定语后置句,有个渡江的楚国人;“遽”,急忙、立刻;“契”,用刀刻;“是”,这里;“所从坠”,掉下去的地方。【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章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道理:“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时已徙矣,而法不徙。以此为治,岂不难哉”意思是,不应该用旧法治理国家,治国法度应随着时势的发展而有所改变。好处:楚人契舟求剑的故事是一则寓言,寓言故事寓事于理,以假托的故事说明某个道理或进行劝喻,通俗易懂,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参考译文: 君主为什么不效法先王的法令?不是因为先王的法令不好,而是因为无法效法它。先王的法令,经过了前代到了现在,人们或者增加它,或者删减它,怎么可能效法呢?即使没有人增加或删减,还是不能效法它。即使能够得到真实的先王之法,还是不能效法。凡是先王的法令制度,都是与当时的需要相符合的,过去的时代不会与法令一同存在下来。古代的法令即使现在还保存下来,还是不能取法。因此要舍弃先王现成的法令,而取法他用来制定法令的根据。先王用来制定法令的根据,是什么呢?先王用来制定法令的根据是人,而自己也是人。所以明察自己就可以推知别人,明察现在就可以推知古代。古代和现在是相通的,别人和自己也是相通的。有道之士,可贵的在于能够根据近的推知远的,根据现在的推知古代的,根据看到的推知没有见到的。所以观察房屋下面的光影,就知道太阳、月亮的运行,早晚和寒暑季节的变化;看到瓶子里的水结成了冰,就知道天下寒冷、鱼鳖潜藏了;尝一块肉,就知道一锅的味道、全鼎的调味。荆人想偷袭宋国,派人先在澭水设立标记。澭水突然上涨,荆人不知道,顺着原来的标记在夜间渡水,淹死的有一千多人,士兵惊恐的声音如同大房子倒坍一样。以前他们设立标记的时候可以根据标记渡水,现在水位已经变化,水涨了很多,荆人还是按照原来的标记渡水,这是他们失败的原因。现在的国君取法先王的法令制度,和这相似。他们的时代已经与先王的法令制度不适应了,但还说这是先王的法令制度,因而取法它。用这种方法来治理国家,难道不可悲吗!所以治理国家没有法令制度就会混乱,死守法令制度而不改变就会行不通,悖谬、混乱就不能治理好国家。社会变化,时代更迭,改变法令制度是应该的。比如好的医生,病症变化很多,用药也要变化很多。病症变了而药不变,以前可以长寿的人,现在也变成短命的人了。所以凡是做事一定要依照法度去做,变法的人要根据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如果像这样去做,那就没有错误的事了。不敢议论法令的,是老百姓;死守成法的,是官吏;能根据时势变法的,是贤能的君主。所以天下有七十一圣,他们的法令都不一样。不是一定要不相同,而是时势不同的缘故。有个渡江的楚国人,他的剑从船上掉到水里,他急忙在船边刻上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等船停了,他就从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找剑。船已经移动了,可是剑却没有移动,象这样寻找剑,不也太糊涂了吗?用旧法治理国家,与此相同。时代已经改变了,可是法度却不随着改变,想用这种做法治理好国家,难道不是很难吗?(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鹧鸪天·离豫章,别司马汉章大监辛弃疾聚散匆匆不偶然。二年遍历楚山川。但将痛饮酬风月,莫放离歌入管弦。萦绿带,点青钱,东湖春水碧连天。明朝放我东归去,后夜相思月满船。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人感慨聚散匆匆不是偶然,但又没有直接点明聚散匆匆的原因,寓含词人隐情。B.两年的时间里,词人遍游楚地山水,陶醉于优美的山水之中,归隐之情油然而生。C.离别之际,词人仍然高呼不要弹奏令人悲愁的离别歌曲,体现了词人的豪迈情怀。D.词人抓住流水如带、荷叶如青钱、碧水连天等富有特征的景物,描绘了一幅春景图。16.本词最后一句“后夜相思月满船”和张若虚《春江化月夜》最后一句“落月摇情满江树”抒情方式有相同之处,请简要分析。【答案】15.B16.①寓情于景(以景结情、情景交融)。辛词描写了明月满船的意境,张诗描写了明月西沉、江树葱郁的意境,两者借此抒发了相思之情,委婉含蓄。②化抽象为形象。辛词中“月满船”即相思满船;张诗中,西沉的月亮摇曳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这样,两者都把抽象的相思之情化为具体的画面,形象生动。【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B.“词人遍游楚地山水,陶醉于优美的山水之中,归隐之情油然而生”错误,词中实际在说两年的时间里,宦海沉浮,调动频繁,致使词人和友人聚散匆匆。由此可知“一年历遍楚山川”蕴含的应是词人对频繁调动的不满。故选B。【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辛词:“后夜相思月满船”的意思是,后夜月光满船的时候,正是我孤独的一个人在思念你们的时候。结合词题“离豫章别司马汉章大监”可知,词人此刻正与友人别离,而“后夜”是词人想象离别后的情景,这是虚写,也是想象,由眼前拓展到别后,扩大了诗歌的意境,把自己的不舍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相思”是情,“满船月”是景,这是寓情于景,委婉含蓄。月色满船实是相思满船,既是指月色洒满船,又是指对友人的相思满溢胸中,化抽象为形象,诗人借满船的月来抒写自己对友人浓浓的情意,含蓄写出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张诗:“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意思是,不知有几人能趁着月光回家,唯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他那无着无落的离情,伴着残月之光,洒满在江边的树林之上。“落月摇情满江树”以景结情,抒发了相思之情,委婉含蓄。“落月摇情满江树”,这结句的“摇情”——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借助西沉的月亮、葱郁的江树传达出来,将月光之情,游子之情,诗人之情交织成一片,化抽象为形象,情韵袅袅,摇曳生姿,有一种令人回味不尽的绵邈韵味。(三)名篇名句情景歌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足球比赛结束前十分钟容易进球,领先球队必须在最后时刻仍保持专注、严密防守,坚持到终场哨音结束,正如《〈老子〉四章》中所言“________,________”。(2)《过秦论》中,秦始皇派遣大将蒙恬北逐匈奴获得胜利,使得匈奴长时间不敢南下进击中原。文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是对此事件效果的概括。(3)《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创作《离骚》的原因可能是心中有怨气,“________,________”是导致屈原心中有怨气的直接原因。【答案】①.慎终如始②.则无败事③.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④.士不敢弯弓而报怨⑤.信而见疑⑥.忠而被谤【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慎”“报”“谤”等。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必须秉持“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的原则。传承是中医药发展的根基,离开传承谈创新,对中医药发展来说就是无源之水。传承不足,让多种中医技艺濒临失传,让中医发展之道艰难延续。而如果想要深入挖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则必须培养大批____①____的中医专业人才,这样才能使“国宝”代代相传。院校教育是中医药人才的主阵地。当前,院校教育存在不同程度的中医教育西化、中医思维薄弱、中医技能缺失等问题。师带徒,出名医,中医独具特色的技艺需要活态传承。中医临床功夫、中药炮制工艺,主要靠师徒一代一代口传心授。师承教育能为“草根”中医打开一扇门,让岐黄之术____②____。我们应以“个性化”为特征的师承教育与以“标准化” 为特征的院校教育相结合,将传统教育的精粹融入现代教育体系之中,为中医药发展打下坚实的人才之基,构建适应新时代的中医教育体系。同时,只传承,不创新,捧着金饭碗也只会越吃越穷。随着人类疾病谱的变化,中医药也需要____③____,不断注入创新的“源头活水”,在更多领域取得新突破。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下列各句中引号用法和文中画波浪线处相同的一项是()A.“修辞立其诚”,首先要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B.海伦凯勒既看不见,也听不见,但她学会了用手指“说话”。C.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莴苣的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D.“芦柴棒”着急地要将大锅里的稀饭烧滚,但是倒冒出来的青烟引起了她一阵猛烈的咳嗽。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答案】18.①出类拔萃②薪火相传③与时俱进19.B20.我们应将以“个性化”为特征师承教育与以“标准化”为特征的院校教育相结合,将传统教育的精粹融入现代教育体系之中,构建适应新时代的中医教育体系,为中医药发展打下坚实的人才之基。【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①根据前后语境可知,传承中医药文化,挖掘中医药精华需要培养大量的优秀人才,故此处可填“出类拔萃”。出类拔萃:形容人的品德才能出众,高出同类之上②语段主要谈论的是中医药传承,根据语境可知,师承教育有利于中医传承,故此处可填“薪火相传”。薪火相传:比喻师生传授,学问和技艺一代代地继承下去。③语境说是随着人类疾病谱的变化,中医药也需要不断创新,强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故此处可填“与时俱进”。与时俱进: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前进。【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文中画波浪线处引号作用为特殊含义。A.为引用;B.为特殊含义;C.为反语讽刺;D.为特定称谓。故选B。 【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线句有两处语病。第一处,成分残缺,“我们应以‘个性化’为特征的师承教育与以‘标准化’为特征的院校教育相结合”成分残缺,“我们应”后缺乏介词“将”。第二处,不合逻辑,应该是先构建中医教育体系,后打下人才之基。(二)语言文字运用Ⅱ(共6分)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吃宵夜会导致肥胖,引发胃病,增加胆固醇,降低睡眠质量。但是,偶尔的、不可避免的需要熬夜时,即晚饭4个小时后需要继续工作或学习数小时,_________。问题是怎么吃?吃什么?适宜当宵夜的食物,应该符合下面这几个条件:低脂肪,能量少,营养价值高;易消化,不给肠胃增加负担;有一定的饱腹感;食用后不影响入睡,并有助于提高第二天的体力和精力。_________,比较推荐奶类、粥类、汤类等食物。宵夜还可以吃水果,但不建议只吃水果。因为非常饿的时候再去吃水果,会发现越吃越有食欲。不过搭配着其他食物一起食用倒是不错,或是在不怎么饿的时候进食水果,可以让饥饿感晚点到来。虽然建议吃的宵夜是易消化的,_________,这样会有害肠胃健康,也不利于入眠。最好睡前1~2小时吃宵夜,如果临睡前突然饿了,可以吃少量的食物。这样不至于饿得睡不着,也不至于让胃加班太辛苦。【答案】①.吃点宵夜也未尝不可②.综合这些因素③.但也不建议吃完就马上睡觉【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根据前文说吃宵夜会对身体产生不好的影响,此处与上文是转折关系,后文介绍了吃宵夜的注意事项,由此可分析出此处是说偶尔需要熬夜工作或学习很久时也可以吃宵夜,所以可填“吃点宵夜也未尝不可”。第二空,根据前文介绍了适合当宵夜的食物应具备的条件,后文则推荐了几类食物,这说明它们都是符合条件的,所以可填“综合这些因素”。第三空,根据前文“虽然建议吃的宵夜是易消化的”,可知此处的句式应为“但……”,结合后文说的“这样会有害肠胃健康,也不利于入眠”“最好睡前1~2小时吃宵夜”,可知此处是说吃完宵夜不要马上睡觉,所以可填“但也不建议吃完就马上睡觉”。(二)语言文字运用Ⅲ(共4分)22.请指出下面案例中的推理形式,并简述其推理过程。 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晏子使楚》)推理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推理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推理形式:必要条件推理②.推理过程:只有出使狗国,才从狗门入。我出使的不是狗国,我不从狗门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逻辑推理能力。译文:晏子被派遣到楚国,楚人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在大门的旁边开一个小洞请晏子进去。晏子不进去,说:“出使到狗国的人从狗洞进去,今天我出使到楚国来,不应该从这个洞进去。”依据译文,案例可规范表述为:只有出使狗国,才从狗门入→我出使的不是狗国,我不从狗门入。所以推理形式属于必要条件推理。必要条件推理,也叫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就是它的假言前提是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假言推理。日常语言的逻辑推理,识别和运用关联词语很重要。一般来说,表示必要条件会用到“只有……才……”“除非……不……”等关联词。但有时日常推理会省略关联词语,这就需要通过辨析事理关系和表达意图来分析逻辑关系。必要条件推理的这种有效形式为:只有p,才q→并非p,并非q(否定前件式)。解析:通常用“只有p,才q”的形式表示必要条件关系,p是q的必要条件,没有p就没有q。所以本题推理形式是:必要条件推理。推理过程是:只有出使狗国,才从狗门入。我出使的不是狗国,我不从狗门入。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②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③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大学之道》④当我重返旧地时,我好像看到一个在我前面走着,让我同情的天真而富有想象力的孩子,他凭着那些奇特的经历和悲惨的事件,创造出了自己的想象世界。——《大卫·科波菲尔》⑤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老人与海》⑥我不能由于遇到灾难就把自己所讲过的道理抛开,我认为那些道理还跟过去一样真实,我仍旧跟过去一样重视它们,尊重它们。——《人应当坚持正义》语文书中的名篇名句内涵精深,往往具有启迪智慧、化育世人的重要价值。请从上述语句中任意选择两句或三句,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青年立大志,义字摆中间孔子有言:“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古之圣贤把义作为人生的追求,并用行动去践行。吾辈青年追求理想,也当把“义”字摆中间。义是孔子宁可舍弃富贵也要坚守的准则,是孟子即使舍生也要求取的道德。义是中华博大文化的一部分,它已内化为民族心理,成为指导中国人行事的标准。“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吾辈青年,在追梦路上,必把义摆在中间,方能到达理想的彼岸。青年当修身以明义,点燃自己理想之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吾辈青年追梦路上,当以修身为基础,方能行以致远。而修身必明“义”,因为义既连接着内在的道德,又关联着外在伦理。周恩来在少年时便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把自身的发展与国家和民族联系在一起,立下拏云壮志,点燃理想之火,担起家国道义,从修身到平天下,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青年当正思以培义,修正自己理想之路。现在我们中有部分人在规划自身发展道路时,多计较自己的私利,而少了一些公义。理想的浅薄造成了眼界的狭窄,因为站位太低,走着走着就觉得前方无路可走,于是很多人选择了“躺平”或者更极端的方式,来对抗现实的无奈。其实只要志存高远,站位够高,就会发现通向理想彼岸的路有很多条。“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苏轼行事以“义”为先,不盲从于新党,也不阿谀旧党,秉持一种公正态度去处事,虽历经波折,依然可以笑对人生。这不正是我们青年人应该学习的榜样吗?我们应端正自己的思想,修正我们的理想之路,把个人的发展与国家和民族联系在一起,方能不困于眼前的蝇头小利,不局于一己之得失,让理想之花开得明媚。青年当躬行以养义,到达自己理想之岸。苏格拉底说:“世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袁隆平先生为他的禾下乘凉梦而奋斗;钟南山院士为他的治病救人梦奔波;“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们的主席为民富国强梦而努力……“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他们为这个时代变得更好而鞠躬尽瘁。我们既手握最美年华,切不可辜负大好时光。“我不能由于遇到灾难就把自己所讲过的道理抛开,我认为那些道理还跟过去一样真实,我仍旧跟过去一样重视它们,尊重它们。”前方或许是凛冽的冰河,是汹涌的怒海,但心之所向,素履可往。我们这个时代不缺乏把义摆在理想中的青年:韦东奕、曹原、陈杲等学子践行着科教兴国的理想;年轻的边防官兵守护着山河无恙的理想,中国女排实现着为国争光的理想……他们的理想因与家国大义相连而熠熠生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我们这个时代也不乏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把利置于义之上,结果在追逐名利的路上迷失了方向。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青年人只有把理想筑在家国大义之上方能愈行愈远,愈走愈高。青年立大志,当把义字摆中间!【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材料借用语文书中的诸多名句,要求我们思考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所以,我们先要理清这几句名句的深层含义。第一句,出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根本原因,是中心思想的存在。君子以道义作为标准,故于事必辨其是非。而小人以外在的利益作标准和参照,于事必计其利害。所以,道德高尚者只需晓以大义,而品质低劣者只能动之以利害。第二句,意为士不可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重任,路途遥远。所以,这句话指出了我们应当具备远大的志向,并在实现这个志向的过程中,无论多苦多难都必须顽强坚持。第三句,意为想要治理好国家,必须先整治好家庭;想要整治好家庭,必须先加强自身的修养。这说明,我们要实现大理想,必须从磨炼自身做起,从小目标做起,循序渐进、稳扎稳打,一步步地向前走。第四句引自小说《大卫·科波菲尔》,小说讲述了大卫·科波菲尔如何从社会的最底层,通过自身奋斗,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成长为有成就的作家的故事。语句中“奇特的经历和悲惨的事件”,就是他遇到的重重困难并不断与之抗争、积极奋斗的过程,“创造出了自己的想象世界”,即指他成长为有成就的作家。所以,此句讲的是奋斗后获得成功的内涵。第五句,指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屈服,这说明虽然结果成功与否我们无法得知,但在走向结果的这一过程中,我们必须保持一颗不被打败、积极奋进的心态和行动。对于第六句,我们需要回想课文,联想到选句中所选的道理的前提——不是所有意见都对灵魂有利,只有符合道义的意见才是对灵魂有利的。在这一基础上,我们可能会遇到现实中那些不符合道义的人事对我们造成的障碍。但只要我们认为自己坚持的道义是正确的,就应当坚持到底。试题要求我们“从上述语句中任意选择两句或三句”,那么,我们就应当从材料中选择语义相关或相近的几条,将之凝结成一个明确的主题。比如,我们可以将第一句和第六句结合起来,论述坚持“义”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应当如何在诸般磨难中依旧坚守到底。如我们可以将第二句、第三句结合起来,论述虽抱有远大志向,但我们应从小处做起,积水成河,在这一积累的过程中,我们应当保持“弘毅”精神。若将第二句、第四句、第五句结合起来进行思考,我们可论述人生进程中奋斗信念和精神的重要性,若它能给我们带来成功固然是好,而即使遭遇失败,我们也应当永怀不屈的意志。立意:1.坚守道义之初心。2.成功之海当源于涓滴细流之汇聚。3.无论成败,永怀不屈。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12-27 06:30:02 页数:22
价格:¥2 大小:682.61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