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河南省洛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1

2/21

剩余19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洛阳市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儒学在中国历史上的发展,由民间学派上升为官方指定学说,由一家之学完善为社会主流思想,是经过了历史严苛检验的。首先,从个人层面看,儒家学术理论是一种最容易去践行的指导思想。儒家提出的理想虽高远,但实践方法十分朴素。比如《论语》开篇一句“学而时习之”,学到了知识还要去践行它,这简单易行的理论就是孔子对门生修习君子之学的教导———学以致用。再比如对于“爱”的践行,墨家的“兼爱”观,认为爱无等差,博爱天下应当等而视之。然而这种理想虽然高尚,在实际生活中却难以实现,人们怎可能做到对亲人、对陌生人都报以同样的爱呢?儒家告诉人们“泛爱众,而亲仁”,作为仁者,虽然广泛地爱护众人,但是首先亲近仁德的人,这就有了先后顺序、主次亲疏之分,使人能够照着去做。再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个“及”字,就提出了一种由先爱自己的老幼亲人、再以此为参照去推己及人地爱别人的老幼亲人这样一种推衍性,儒家的爱有等差,正是说明了一种美好理论的可操作性。 其次,从社会层面看,儒家是一种提倡入世的、有为的、积极投身社会的思想。与道家的清静无为、佛家的看破红尘相比,儒家提倡“学而优则仕”,鼓励莘莘学子报效祖国、服务社会、贡献自我。可以说,儒家从创立之初,就始终是在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这种人才,是“常以天下为己任”的,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就拿中国本土文化中最具影响力的儒道两家对照来说:道家像是天空中的翱翔者,而儒家像是大地上的苦行者;道家崇尚个体意志、追求超脱世外,儒家推崇集体精神、担负家国天下。所以儒家知识分子是为构建仁爱社会、和谐社会、礼乐社会、大同社会而奔走呼号的行者。面对社会的乱象,老子一骑青牛西出函谷关独善其身逍遥世外,而孔子领芸芸弟子驾车奔劳周游传道,不顾己身累累若丧家之犬。这就是儒者,他们践行着“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社会理想,虽“人不堪其忧”,但是“不改其乐”!再次,从历史阶段上看,儒家学说是一种适于治世的、成就盛世的、稳定社会的、化成天下的思想理论。我们回看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就会发现:每当一个朝代进入到稳定时期、盛世时期,国家一定会重新强调起以儒治国、以文治国,这是经过多次实际检验的历史发展规律,就连那些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中央政权,如元朝、清朝,经过一段时期的文化冲突和思想碰撞,最后也不得不回归到儒家治国方略。儒家文化在个人层面提倡君子风范、在社会层面提倡纲常伦理、在国家层面提倡仁政爱民和为政以德、在国际层面提倡天下一家和仁者无敌,它是一种进取型、维稳型、秩序型、中和型的文化。当今,儒家文化中的优秀部分、精华部分、具有时代意义的经典部分,也随历史规律又一次苏醒在我们的社会中,它以古为今用的智慧传承,滋养着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我们现在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既承袭着儒家学说的智慧基础,又融入了社会主义的时代需求,是一种涵古纳今、承前启后的价值导向。(摘编自曹雅欣《儒学古今谈》)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儒家思想由民间学派成为中国官方正统学说,经历了长期的历史发展和验证过程。B.儒家的仁爱和墨家博爱虽都强调无等差的爱,但儒家的可操作,墨家的难以实现。C.儒家提倡“学而优则仕”,这比道家思想、佛家思想更有利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古为今用的智慧传承,融入了时代需求,滋养着社会发展。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从个人、社会和历史阶段这三方面,阐述了儒家成为社会主流思想的原因。B.第二段引用儒家名言做分析,论述了儒家学术理论是一种最容易去践行的思想。C.文中运用的对比论证,旨在阐明儒家是入世的、有为的、积极投身社会的思想。D.文章论述时兼顾了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儒家对社会的作用。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论语》是孔子对门生修习君子之学的教导,做到“学而时习之”,即学以致用,就能成为君子。B.儒家推崇集体精神、担负家国天下,儒者为人推己及人,践行着“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社会理想。C.作为一种维稳型、秩序型、中和型的文化,儒家文化有利于社会的稳步发展、国家的安定和谐。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袭着儒家学说的智慧基础,表现了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答案】1.A2.C3.A【解析】 【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儒家的仁爱和墨家博爱虽都强调无等差的爱”说法不当,原文第二段说的是“儒家的爱有等差”。C.“这比道家思想、佛家思想更有利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说法没有根据。原文第二段说的是“儒家是一种提倡入世的、有为的、积极投身社会的思想。与道家的清静无为、佛家的看破红尘相比,儒家提倡“学而优则仕”,鼓励莘莘学子报效祖国、服务社会、贡献自我”,并不能得出“这比道家思想、佛家思想更有利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古为今用的智慧传承,融入了时代需求,滋养着社会发展”内容混淆且偷换对象,原文说的是“它以古为今用的智慧传承,滋养着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它”指代的是“儒家文化中的优秀部分、精华部分、具有时代意义的经典部分”。故选A。【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C.“文中运用的对比论证,旨在阐明儒家是入世的、有为的、积极投身社会的思想”表述不够准确。第二段对比论证,论证“儒家学术理论是一种最容易去践行的指导思想”,并不是来阐明“儒家是入世的、有为的、积极投身社会的思想”。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做到‘学而时习之’,即学以致用,就能成为君子”说法绝对化,原文只是说“学到了知识还要去践行它,这简单易行的理论就是孔子对门生修习君子之学的教导———学以致用”,且“《论语》是孔子对门生修习君子之学的教导”有偷换对象之嫌。故选A。(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2022年8月16日是焦裕禄同志诞辰100周年的日子。不久前,河南省杞县融媒体中心在筹备纪念活动翻阅资料时,在杞县档案馆查找到70年前焦裕禄的两份珍贵手稿。两份手稿均写于1952年11月,记录的是30岁的焦裕禄在杞县谢寨乡(今邢口镇)开展土改复查工作的情况。 1952年1月,焦裕禄来到杞县后,先在葛岗区大云所乡和楚寨乡走访调查团组织建设,开展土地复查工作,后在谢寨乡开展土改复查工作。从时间上推断,焦裕禄在杞县工作约一年时间,改变了过去他在杞县工作5个月的说法。焦裕禄在《杞县一区谢寨乡土改复查运动第一步工作报告》中写道:“深入发动群众,加强干部团结,密切党群关系……当人民的好干部。”在杞县工作期间,焦裕禄走街串户、访贫问苦,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使群众认识到“只有坚定不移跟党走,才能过上好日子”的道理。自8月10日起,焦裕禄的两份手稿开始在杞县“纪念焦裕禄诞辰100周年书画展”上展出,两份手稿为杞县党员干部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提供了珍贵教材。(摘编自《河南杞县发现两份焦裕禄70年前的珍贵手稿》)材料二:1953年6月,31岁的焦裕禄响应党的号召,怀着满腔激情,抱着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理想来到正在筹建中的洛矿。厂里提出,当务之急是要修一条从车站到厂区的公路。焦裕禄主动承担了这个紧急任务,厂里只给了他半年时间,领到任务后,焦裕禄就和工人们一起风餐露宿在筑路工地上。由于临时搭建的工棚少,焦裕禄提出干部露天睡觉,自己带头把铺盖搬到野外,并风趣地表示,天作房地作床,这么大的屋子,这么大的床,往哪找啊!1956年12月,焦裕禄被厂党委任命为一金工车间主任,没日没夜地投身于洛矿的建设中,他带领大家冲锋在前。1958年春,厂党委决定,由焦裕禄所在的车间承担试制新中国第一台直径2.5米双筒卷扬机的任务,卷扬机在矿山、码头、水利等建设中主要用于物料的提升与平移。为缩短工期,焦裕禄采用“解剖麻雀”的方法,把整台苏联机器上的上千个零件全部拆解下来,一件一件熟悉。在焦裕禄的领导下,一金工车间克服了设备不全、原材料和零部件奇缺等重重困难,仅用了两个多月时间,就成功完成了研制任务,不仅填补了我国矿山机械生产史上的一项空白,还缓解了我国矿山采掘中提升矿石和煤炭作业的燃眉之急。同年8月,机器分配给河南义马煤矿后,使该矿的提升能力较过去翻了一倍。这台额定使用年限20年的机器,一直坚持服役了49年,表现出良好的安全和使用性能。1959年1月,焦裕禄由于出色的表现,被厂党委任命为生产调度科科长。1962年,他重新回到农业战线任职,从此告别了9年的工业岁月,开始了他人生又一段新的征程。(摘编自《焦裕禄在洛矿》)材料三:一九六二年冬天,正是豫东兰考县遭受内涝、风沙、盐碱三害最严重的时刻。这一年,春天风沙打毁了二十万亩麦子,秋天淹坏了三十多万亩庄稼,盐碱地上有十万亩禾苗碱死,全县的粮食产量下降到了历史的最低水平。就是在这样的关口,党派焦裕禄来到了兰考。展现在焦裕禄面前的兰考大地,是一眼看不到边的黄沙;片片内涝的洼窝里,结着青色的冰凌;白茫茫的盐碱地上,枯草在寒风中抖动。 困难,重重的困难,像一副沉重的担子,压在这位新到任的县委书记的双肩。但是,焦裕禄是怀着改变兰考灾区面貌的坚定决心来的。在这个贫农出身的共产党员看来,这里有三十六万勤劳的人民,有烈士们流鲜血解放出来的九十多万亩土地。只要加强党的领导,一时有天大的艰难,也一定能杀出条路来。第二天,当大家知道焦裕禄是新来的县委书记时,他已经下乡了。他到贫下中农的草屋里,到饲养棚里,到田边地头,去了解情况,观察灾情去了。他从这个大队到那个大队,他一路走,一路和同行的干部谈论。回到县委,他向大家说:“兰考是个大有作为的地方,问题是要干,要革命。兰考是灾区,穷,困难多,但灾区有个好处,它能锻炼人的革命意志,培养人的革命品格。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摘编自《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A.B.C.D.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焦裕禄的两份手稿是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的珍贵资料,要保护和运用好,并发挥好其在革命传统教育和党风廉政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B.焦裕禄采用“解剖麻雀”的方法,带领车间成功研制出双筒卷扬机,机器安全和使用性能良好,是我国矿山机械生产史上的重要成就。C.材料三介绍当时兰考严重灾情和描写当地的灾荒景象,暗示了焦裕禄责任之重大、工作之艰难,也为表现焦裕禄的精神做了铺垫。D.无论是在洛矿修公路面临工棚少时,还是在兰考看到灾区穷、困难多时,焦裕禄都保持着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并解决了这些困难。6.焦裕禄在杞县、洛矿和兰考这三地工作期间,都表现了哪些相同的精神?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答案】4.C5.D6.①直面困难,迎难而上、艰苦奋斗的进取精神; ②重视调查研究,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求实精神; ③心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精神; ④勤政敬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梳理行文思路的能力。 C.“实际功用为矿山、码头、水利等建设”说法有误。根据原文“卷扬机在矿山、码头、水利等建设中主要用于物料的提升与平移”“同年8月,机器分配给河南义马煤矿后,使该矿的提升能力较过去翻了一倍”可知,这台机器具体的实际功用是用在河南义马煤矿,并且“使该矿的提升能力较过去翻了一倍”。故选C。【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并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D.“并解决了这些困难”说法不当。原文只是说“焦裕禄提出干部露天睡觉,自己带头把铺盖搬到野外”“他到贫下中农的草屋里,到饲养棚里,到田边地头,去了解情况,观察灾情去了。他从这个大队到那个大队,他一路走,一路和同行的干部谈论”,没有说解决了工棚少和灾区穷、困难多等问题。故选D。【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根据材料二原文“焦裕禄主动承担了这个紧急任务,厂里只给了他半年时间,领到任务后,焦裕禄就和工人们一起风餐露宿在筑路工地上。由于临时搭建的工棚少,焦裕禄提出干部露天睡觉,自己带头把铺盖搬到野外”“在焦裕禄的领导下,一金工车间克服了设备不全、原材料和零部件奇缺等重重困难,仅用了两个多月时间,就成功完成了研制任务”,材料三原文“困难,重重的困难,像一副沉重的担子,压在这位新到任的县委书记的双肩。但是,焦裕禄是怀着改变兰考灾区面貌的坚定决心来的”“兰考是个大有作为的地方,问题是要干,要革命。兰考是灾区,穷,困难多,但灾区有个好处,它能锻炼人的革命意志,培养人的革命品格。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中焦裕禄的表现,可归纳出他直面困难,迎难而上、艰苦奋斗的进取精神。根据材料一原文“1952年1月,焦裕禄来到杞县后,先在葛岗区大云所乡和楚寨乡走访调查团组织建设,开展土地复查工作,后在谢寨乡开展土改复查工作”“在杞县工作期间,焦裕禄走街串户、访贫问苦”,材料三原文“第二天,当大家知道焦裕禄是新来的县委书记时,他已经下乡了。他到贫下中农的草屋里,到饲养棚里,到田边地头,去了解情况,观察灾情去了。他从这个大队到那个大队,他一路走,一路和同行的干部谈论”中焦裕禄的表现,可归纳出他重视调查研究,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求实精神。根据材料一原文“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使群众认识到‘只有坚定不移跟党走,才能过上好日子’的道理”,材料三原文“在这个贫农出身的共产党员看来,这里有三十六万勤劳的人民,有烈士们流鲜血解放出来的九十多万亩土地”中焦裕禄所说的话和他的想法中可以归纳出他心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精神。根据材料一原文“深入发动群众,加强干部团结,密切党群关系……当人民的好干部”,材料二原文“31 岁的焦裕禄响应党的号召,怀着满腔激情,抱着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理想来到正在筹建中的洛矿”“焦裕禄被厂党委任命为一金工车间主任,没日没夜地投身于洛矿的建设中,他带领大家冲锋在前”“为缩短工期,焦裕禄采用‘解剖麻雀’的方法,把整台苏联机器上的上千个零件全部拆解下来,一件一件熟悉”,材料三原文“他到贫下中农的草屋里,到饲养棚里,到田边地头,去了解情况,观察灾情去了”中焦裕禄的观点和实际表现,可归纳出他勤政敬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复活(节选)列夫·托尔斯泰玛丝洛娃怎么也没想到会看见他,特别是在此时此地,因此最初一刹那,他的出现使她震惊,使她回想起她从不回想的往事。最初一刹那,她模模糊糊地想起那个充满感情和理想的新奇天地,这是那个热爱她并为她所热爱的迷人青年给她打开的。然后她想到了他那难以理解的残酷,想到了接二连三的屈辱和苦难,这都是紧接着那些醉人的幸福降临和由此而产生的。她感到痛苦,但她无法理解这事。她就照例把这些往事从头脑里驱除,竭力用堕落生活的特种迷雾把它遮住。此刻她就是这样做的。最初一刹那,她把坐在她面前的这个人同她一度爱过的那个青年联系起来,但接着觉得太痛苦了,就不再这样做。现在这个衣冠楚楚、脸色红润、胡子上洒过香水的老爷,对她来说,已不是她所爱过的那个聂赫留朵夫,而是一个截然不同的人。那种人在需要的时候可以玩弄像她这样的女人,而像她这样的女人也总是要尽量从他们身上多弄到些好处。就因为这个缘故,她向他妖媚地笑了笑。她沉默了一会儿,考虑着怎样利用他弄到些好处。“我想请求您……给些钱,要是您答应的话。不多……只要十个卢布就行,”她突然说。“行,行,”聂赫留朵夫窘态毕露地说,伸手去掏皮夹子。她急促地瞅了一眼正在屋里踱步的副典狱长。“当着他的面别给,等他走开了再给,要不然会被他拿走的。”等副典狱长一转过身去,聂赫留朵夫就掏出皮夹子,但他还没来得及把十卢布钞票递给她,副典狱长又转过身来,脸对着他们。他把钞票团在手心里。“这个女人已经丧失生命了,”他心里想,同时望着这张原来亲切可爱、如今饱经风霜的浮肿的脸,以及那双妖媚的乌黑发亮的斜睨眼睛—这双眼睛紧盯着副典狱长和聂赫留朵夫那只紧捏着钞票的手。他的内心刹那间发生了动摇。昨晚迷惑过聂赫留朵夫的魔鬼,此刻又在他心里说话,又竭力阻止他思考该怎样行动,却让他去考虑他的行动会有什么后果,怎样才能对他有利。 “这个女人已经无可救药了,”魔鬼说,“你只会把石头吊在自己脖子上,活活淹死,再也不能做什么对别人有益的事了。给她一些钱,把你身边所有的钱全给她,同她分手,从此一刀两断,岂不更好?”他心里这样想。不过,他同时又感到,他的心灵里此刻正要完成一种极其重大的变化,他的精神世界这会儿仿佛搁在不稳定的天平上,只要稍稍加一点力气,就会向这边或者那边倾斜。他决定此刻把所有的话全向她说出来。“卡秋莎!我来是要请求你的饶恕,可是你没有回答我,你是不是饶恕我,或者,什么时候能饶恕我。”他说,忽然对玛丝洛娃改称“你”了。她没有听他说话,却一会儿瞧瞧他那只手,一会儿瞧瞧副典狱长。等副典狱长一转身,她连忙把手伸过去,抓住钞票,把它塞在腰带里。“您的话真怪。”她鄙夷不屑地——他有这样的感觉——微笑着说。聂赫留朵夫觉得她身上有一样东西,同他水火不相容,使她永远保持现在这种样子,并且不让他闯进她的内心世界。不过,说也奇怪,这种情况不仅没有使他疏远她,反而产生一种特殊的新的力量,使他去同她接近。聂赫留朵夫觉得他应该在精神上唤醒她,这虽然极其困难,但正因为困难就格外吸引他。他现在对她的这种感情,是以前所不曾有过的,对任何人都不曾有过,其中不带丝毫私心。他对她毫无所求,只希望她不要像现在这样,希望她能觉醒,能恢复她的本性。“卡秋莎,你为什么说这样的话?你要明白,我是了解你的,我记得当时你在巴诺伏的样子……”“何必提那些旧事。”她冷冷地说。“我记起这些事是为了要改正错误,赎我的罪,卡秋莎。”聂赫留朵夫开了头,本来还想说他要同她结婚,但接触到她的目光,发觉其中有一种粗野可怕、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神色,他不敢开口了。这时候,副典狱长走到聂赫留朵夫跟前,说探望的时间结束了。玛丝洛娃站起来,顺从地等待人家把她带回牢房。“再见,我还有许多话要对您说,可是,您看,现在没时间了。”聂赫留朵夫说着伸出一只手,“我还要来的。”“话好象都已说了……”她伸出一只手,但是没有同他握。“不,我要设法找个可以说话的地方再同您见面,我还有些非常重要的话要对您说。”聂赫留朵夫说。“好的,那您就来吧。”她说,做出一种要讨男人喜欢的媚笑。“您对我来说比妹妹还亲哪!”聂赫留朵夫说。“真怪!”她又说了一遍,接着摇摇头,向铁栅栏那边走去。 第一次重逢的时候,聂赫留朵夫以为卡秋莎见到他,知道他要为她出力并且感到悔恨,一定会高兴,一定会感动,一定又会恢复原来那个卡秋莎的面目。他万万没有料到,原来的那个卡秋莎已经不存在了,只剩下了一个现在的玛丝洛娃。“嗯,我没有能把主要的话说出来。”聂赫留朵夫跟人群一起往出口处走去时想,“我没有告诉她我要同她结婚。尽管没有说,但我会这样做的。”(草婴译,有删改)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玛丝洛娃以妓女的生活方式来寻求自身生存,她想起从前的事感到痛苦,说明她还没有完全麻木,知道自己与聂赫留朵夫是不同阶层的人。B.玛丝洛娃要钱的语言和动作说明她生活的窘迫,符合她向有钱人弄好处的妓女身份;而担心钱被拿走,反映了当时俄国社会的腐朽和黑暗。C.聂赫留朵夫探监结束时伸出手,玛丝洛娃也伸出手却没有同他握,一是她因过去受到的欺凌而不再相信聂赫留朵夫,二是因她手里握着钞票。D.小说中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来写聂赫留朵夫,他反复叫玛丝洛娃的爱称卡秋莎,执意重提旧事,希望和她结婚,想自我救赎并唤醒玛丝洛娃。8.在玛丝洛娃眼中,过去和现在的聂赫留朵夫有何不同?而在聂赫留朵夫眼中,原来的卡秋莎和现在的玛丝洛娃又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9.文中写聂赫留朵夫和魔鬼的对话,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答案】7.C8.(1)在玛丝洛娃眼中,过去的聂赫留朵夫是个迷人的青年,充满感情和理想,热爱她;而现在聂赫留朵夫是个衣冠楚楚的有钱人,欺骗、玩弄女人。(2)在聂赫留朵夫眼中,原来的卡秋莎善良美丽、亲切可爱,爱他;现在的玛丝洛娃是个堕落的妖媚妓女,没有尊严,精神沦落,不相信他的善意,对他冷漠。9.①展示了聂赫留朵夫复杂激烈心理活动,内心动摇,在矛盾中的纠结、挣扎。②展现了聂赫留朵夫由动摇到坚定的心灵成长历程,突出道德和精神复活的主旨。③暗示玛丝洛娃丧失了人的灵魂和精神,说明从精神上唤醒玛丝洛娃的艰难。④使人物形象更为丰富,增强了人物的真实感和艺术感染力。【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C.“二是因她手里握着钞票”分析错误,原文说的是玛丝洛娃“抓住钞票,把它塞在腰带里”。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结合“最初一刹那,她模模糊糊地想起那个充满感情和理想的新奇天地,这是那个热爱她并为她所热爱的迷人青年给她打开的”可知,在玛丝洛娃眼中,过去的聂赫留朵夫是个迷人的青年,充满感情和理想,热爱她;结合“现在这个衣冠楚楚、脸色红润、胡子上洒过香水的老爷,对她来说,已不是她所爱过的那个聂赫留朵夫,而是一个截然不同的人。那种人在需要的时候可以玩弄像她这样的女人”可知,现在聂赫留朵夫是个衣冠楚楚的有钱人,欺骗、玩弄女人。结合“望着这张原来亲切可爱、如今饱经风霜的浮肿的脸”“我记得当时你在巴诺伏的样子……”可知,在聂赫留朵夫眼中,原来的卡秋莎善良美丽、亲切可爱,爱他;结合“她向他妖媚地笑了笑”“那双妖媚的乌黑发亮的斜睨眼睛—这双眼睛紧盯着副典狱长和聂赫留朵夫那只紧捏着钞票的手”“她连忙把手伸过去,抓住钞票,把它塞在腰带里”“她冷冷地说”“做出一种要讨男人喜欢的媚笑”可知,现在的玛丝洛娃是个堕落的妖媚妓女,没有尊严,精神沦落,不相信他的善意,对他冷漠。【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塑造人物上,“‘这个女人已经无可救药了,’魔鬼说,‘你只会把石头吊在自己脖子上,活活淹死,再也不能做什么对别人有益的事了。给她一些钱,把你身边所有的钱全给她,同她分手,从此一刀两断,岂不更好?’他心里这样想”这是聂赫留朵夫的内心活动,通过和魔鬼的对话,展现了他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聂赫留朵夫复杂激烈的心理活动也是人物正常的心理反映,符合生活的真实,这种心理上的摇摆与挣扎使得使人物形象更为丰富,增强了人物的真实感和艺术感染力。表现主题上,“不过,他同时又感到,他的心灵里此刻正要完成一种极其重大的变化,他的精神世界这会儿仿佛搁在不稳定的天平上,只要稍稍加一点力气,就会向这边或者那边倾斜。他决定此刻把所有的话全向她说出来”展现了聂赫留朵夫由动摇到坚定的心灵成长历程,突出道德和精神复活的主旨。同时,“这个女人已经无可救药了”暗示玛丝洛娃丧失了人的灵魂和精神,说明从精神上唤醒玛丝洛娃的艰难。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文本一: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 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节选自《孟子·公孙丑上》)文本二: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故曰: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遵先王之法而过者,未之有也。圣人既竭目力焉,继之以规矩准绳,以为方员平直,不可胜用也。既竭耳力焉,继之以六律,正五音,不可胜用也。既竭心思焉,继之以不忍人之政,而仁覆天下矣。故曰: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为政不因先王之道,可谓智乎?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君子犯义,小人犯刑,国之所存者,幸也。故曰:城郭不完兵甲不多非国之灾也田野不辟货财不聚非国之害也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节选自《孟子·离娄上》)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城郭不完兵甲/不多非国之灾也/田野不辟货财/不聚非国之害也/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B.城郭不完/兵甲不多/非国之灾也/田野不辟/货财不聚/非国之害也/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C.城郭不完/兵甲不多/非国之灾也/田野不辟/货财不聚/非国之害也/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D.城郭不完兵甲/不多非国之灾也/田野不辟货财/不聚非国之害也/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非恶其声而然也”与“治乱者何独不然”(《墨子·兼爱》)两句中的“然”字含义相同。B.“不足以事父母”与“事有始终”(《礼记·大学之道》)两句中的“事”字含义不同。C.“遵先王之法而过者”与“不过数金”(《庄子·五石之瓠》)两句中的“过”字含义不同。D.“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与“人而不仁,如礼何”(《论语·八佾》)两句中的“而”字含义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子先提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观点,然后以“孺子将入于井”为例展开论述,说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人的本能。B. 孟子阐述了恻隐、羞恶、是非、辞让这“四心”与仁义礼智这“四端”的关系,并通过比喻论证强调扩充“四端”的重要性。C.孟子从“成方圆”的“规矩”,“正五音”的“六律”,引申出治国需要施行仁政,而治理好国家,国君有了善心和法度即可。D.孟子认为,治国应依靠先王之道,让仁者来领导;君子违反道义,小人触犯刑律,这样的国家能保存下来只是侥幸。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②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答案】10.B11.D12.C13.①不是因为要和这孩子的父母结交,不是因为想要在同乡中博取名誉。②但老百姓不能得到他们的恩惠,这也不能被后世效法,就是因为不实行先王之道。【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城垒不坚固,武器甲胄不充足,不是国家的灾难;土地没有开垦,财物没有积蓄,不是国家的灾害。在上者不讲礼义,在下者没有学问,作乱的小人兴起,国家的灭亡就在眼前了。“城郭不完”“兵甲不多”结构一致,中间断开,排除AD;“上无礼”“下无学”结合一致,中间断开,排除C。故选B。【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A.代词,这样。句意:不是因为厌恶孩子的哭声才这样的。代词,这样。句意:治理混乱又何尝不是这样。B.动词,侍奉、赡养。句意:最终连赡养父母都办不到。名词,事情。句意: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C.动词,犯错。句意:遵循先王的法度而犯错误的。动词,超出。句意:不超出数金。D.连词,表转折。句意:有这四种首要善心却自己认为不行的人。连词,表假设。句意: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怎么对待礼呢?故选D。 【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C.“而治理好国家,国君有了善心和法度即可”理解错误,文本二说“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指的是:仅有善心不足以用来治理好国政,仅有法度不能自行实施。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1)“所以”,因为;“内交”,结交;“要”,博取;“内交于孺子之父母”“要誉于乡党朋友”,状语后置句。(2)“被”,承受;“法”,效法;“不可法于后世者”,被动句;“行”,实行参考译文:文本一:孟子说:“人人都有同情心。先王因为有同情心,于是就有同情别人的政治了;凭着同情心来实行同情别人的政治,治理好天下就像手掌里转动个小玩意一样简单。我之所以说人人都有同情心,道理就在于:现在忽然看见一个小孩子将要掉到井里去了,每个人都会产生惊骇同情的心情;这不是因为要和这孩子的父母结交,不是因为想要在同乡中博取名誉,也不是因为厌恶孩子的哭声才这样的。从这一点来看,人没有同情之心,便不算是人;没有羞耻之心,便不算是人;没有谦让之心,便不算是人;没有是非之心,便不算是人。同情之心是仁的首要,羞耻之心是义的首要,推让之心是礼的首要,是非之心是智的首要。人具备了这四种首要的善心,就好比他有手足四肢一般自然。有这四种首要善心却自己认为不行的人,是自暴自弃的人;认为他的君主不行的人,是残害那君主的人。凡是具有这四种首要善心的人,若明白把它们都扩充起来,那就会像刚点燃的火苗,(终成燎原之势);刚涌出的泉水,(终必汇为江河)。如果真的能够扩充,便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肯扩充,最终连赡养父母都办不到。”文本二: 孟子说:“离娄眼神好,公输班技巧高,如果不使用圆规曲尺,也不能画出方、圆;师旷耳力聪敏,如果不依据六律,也不能校正五音;有尧舜之道,如果不施行仁政也不能使天下太平。现今有些国君虽有仁爱之心、仁爱之誉,但老百姓不能得到他们的恩惠,这也不能被后世效法,就是因为不实行先王之道。所以说:仅有善心不足以用来治理好国政,仅有法度不能自行实施。遵循先王的法度而犯错误的,还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圣人既已竭尽了视力,再加以圆规、曲尺、水准、墨线,来制作方、圆、平、直的东西,使这些东西用之不尽。既已竭尽了听力,又用六律来校正五音,使各种音阶应用无穷。既已竭尽了心思,再接着推行不忍心别人受苦的政策,使仁爱遍惠天下。所以说:筑高台必定要依傍山丘,掘深池必定要依傍河泽。治理国政却不依靠先王之道,能称得上明智吗?因此,只有仁者才适宜处在领导地位,不仁的人如果处在领导地位,就会把他的罪恶传播给天下的百姓。官员触犯义理,百姓触犯刑律,这样的国家还能保存下来,那是侥幸。所以说:城垒不坚固,武器甲胄不充足,不是国家的灾难;土地没有开垦,财物没有积蓄,不是国家的灾害。在上者不讲礼义,在下者没有学问,作乱的小人兴起,国家的灭亡就在眼前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苏轼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①。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注】①湘灵:古代传说中的湘水之神。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中写筝声的美妙动人,上片将音乐融于景物描写之中,下片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衬托。B.因为没有知音赏识,弹筝人所弹的筝声旋律哀伤,饱含愁情,展现弹筝人的孤苦落寞。C.词中写筝声让烟霭为之敛容,云彩为之失色,好像是湘水之神弹奏的曲子,充满了哀怨。D.尾句“数峰青”意象鲜明,言简意浓,并回应了“凤凰山下雨初晴”描写的雨过山青的景象。15.上片看似写景,实是写弹筝人。请结合诗句简要说明。【答案】14.B15.①上片前三句写雨后初晴、晚霞明丽的湖光山色,烘托弹筝人美好的形象。②上片中间两句写盛开的荷花美丽轻盈,喻指弹筝人的美丽。③上片后三句写白鹭倾慕弹筝人飞来此处,衬托弹筝人的美丽、所弹乐曲的美妙。【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B.“因为没有知音赏识”错误,曲解文意并强加因果关系。诗中“遣谁听”是说乐曲哀伤,谁能忍心听曲,而不是没有知音赏识。故选B。【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人物形象的能力。 开头三句写凤凰山下,雨后初晴,云淡风清,晚霞明丽。山色湖光,只是作为人物的背景画面,烘托弹筝人美好的形象。“一朵芙蕖”两句紧接其后,一朵荷花,虽然开过了,但是仍然美丽、清净。既实写水面荷花,又是以出水芙蓉比喻弹筝的美人。什么地方飞过一对白鹭,它们也有意来倾慕弹筝人的美丽。接着便从白鹭似也有意倾慕来烘托弹筝人的美丽、所弹乐曲的美妙。作者富有情趣地紧扣“闻弹筝”这一词题,从多方面描写弹筝者的美丽与音乐的动人。词中将弹筝人置于雨后初晴、晚霞明丽的湖光山色中,使人物与景色相映成趣,音乐与山水相得益彰,在对人物的描写上,作者运用了比喻和衬托的手法。(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论语·学而》中“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君子“好学”在言行上的要求,同时强调应虚心请教。(2)《礼记·大学之道》中“_______,_______”两句,阐明了获得知识与推究事物原理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3)《老子》第六十四章中以大树“_______”、高台“_______”等事例,强调实现宏大的目标须从细小的方面做起。【答案】①.敏于事而慎于言②.就有道而正焉③.致知在格物④.物格而后知至⑤.生于毫末⑥.起于累土【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敏、慎、道、焉、致知、毫末、累。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历经百年沧桑,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革命史、惊天动地的建设史、  ①  的改革史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孕育出  ②  的红色资源,构筑起绵延不断的精神谱系。围绕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不仅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而且是中国共产党积累的思想精华。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时,我们用光辉历史涵养初心使命,用红色文化赓续精神谱系,用信仰之光谱写时代华章。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征程中,确立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条件越是艰难,越要迎难而上;挑战越是巨大,越要勇往直前。一代代共产党员  ③   、接续奋斗,推翻了“三座大山”的统治,战胜了穷凶极恶的敌人,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17.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答案】17.①气吞山河(气势磅礴、气势恢宏) ②丰富多彩(多姿多彩、蔚为大观) ③前赴后继(前仆后继、百折不挠)18.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积累的思想精华,而且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结合前面的“波澜壮阔”“惊天动地”可知,此处语境是形容改革史气魄极大,所以可以用成语“气吞山河”,或者“气势磅礴”“气势恢宏”。“气吞山河”,气势可以吞掉高山和大河,形容气魄极大。“气势磅礴”,形容气势雄伟盛大。“气势恢宏”,气势磅礴,场面大气。 第二空,此处语境是指孕育出形式多样的红色资源,所以应该用成语“丰富多彩”,或者“多姿多彩”“蔚为大观”。“丰富多彩”,指内容充实,品种繁多,形式多样。“多姿多彩”,指丰富多彩,形容颜色形态多种多样。“蔚为大观”,形容丰富多彩的景色;雄伟的景象。形容事物美好而繁多,给人一种盛大的印象。 第三空,此处语境是指一代代共产党员勇往直前,连接不断,所以应该用成语“前赴后继”,或者“前仆后继”“百折不挠”。“前赴后继”,前面的人冲上去,后面的人跟上来。形容勇往直前,连接不断。“前仆后继”,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跟着上,形容不怕牺牲,英勇奋斗。“百折不挠”,无论受到多少打击也不退缩。形容意志顽强。【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横线句子的语病有:一是句式杂糅,“围绕”和“以……为”混用,去掉“围绕”;二是语序不当,递进关系的关联词连接前后内容不符合逻辑,应该是“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积累的思想精华,而且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在给海明威的颁奖词中,称赞他“精通现代叙事艺术”。《老人与海》就是一个光辉的范例。海明威采用白描的手法,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叙写老人圣地亚哥在海上的遭遇, ① ,插入了老人对往事的回忆,又交织着对眼前事物的感慨。同时,老人圣地亚哥的叙述人称不断变化,海明威在客观叙述时用“他”,而老人的内心独白有时用“我”,有时用“你”,从多角度真实深入地展示了老人的形象和精神,也使单调的捕鱼过程显得多姿多彩。作者对具体场景的描写是多样的:有平视,展现海面风平浪静的广阔画面;有侧视,摄取船的一侧与大鱼或鲨鱼搏斗的特写镜头;有仰视,写大鱼的受伤腾空和天上的风云变化。 ② 使画面具有立体感,也给故事的叙述增添了光彩。海明威叙述故事 ③ ,这种语言风格又称“电报式风格”。他手拿“板斧”,砍掉文学作品中的“漂亮”的冗词赘语,还其清新的面貌。经过锤炼的语言,更显得简约流畅,意蕴丰厚。如:“这摊血黑魆魆的,如同这一英里多深的蓝色海水中的一块礁石;然后它像云彩般扩散开来。那鱼是银色的,一动不动地随着波浪浮动着。”动静结合的画面色彩明丽,像一幅印象派风景画。1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20.文中多处用了引号,下列四项中引号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中药“三药三方”在抗疫中大显身手。A.称赞他“精通现代叙事艺术”B.这种语言风格又称“电报式风格”C.他手拿“板斧”D.砍掉文学作品中的“漂亮”的冗词赘语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答案】19.①在直叙中有插叙②这些多角度的描写③用简约含蓄的语言20.B21.①构成:“鱼”是本体,“礁石”“云彩”是喻体。②效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鱼的大和鱼血流得多。【解析】【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结合下句“插入了老人对往事的回忆”可知,在叙述的过程中插入了老人的回忆,所以此处应该填写“在直叙中有插叙”。第二空,结合上文“作者对具体场景的描写是多样的:有平视,展现海面风平浪静的广阔画面;有侧视,摄取船的一侧与大鱼或鲨鱼搏斗的特写镜头;有仰视,写大鱼的受伤腾空和天上的风云变化”可知,讲的是对具体场景的描写是多样的,可见是这些多角度的描写使画面具有立体感,所以此处应该填写“这些多角度的描写”。第三空,结合后文“他手拿‘板斧’,砍掉文学作品中的‘漂亮’的冗词赘语,还其清新的面貌。经过锤炼的语言,更显得简约流畅,意蕴丰厚”可知,介绍海明威语言风格是简约流畅,意蕴丰厚,那么他在叙述故事时用的是简约含蓄的语言,所以此处应该填写“用简约含蓄的语言”。【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例句中引号是特定称谓。A.是直接引用;B.是特定称谓;C.是特殊含义;D.是反语讽刺。故选B。【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修辞手法的能力。构成:句子“如同这一英里多深的蓝色海水中的一块礁石;然后它像云彩般扩散开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鱼”比喻成“礁石”“云彩”,“鱼”是本体,“礁石”“云彩”是喻体。效果:“蓝色海水中的一块礁石”“像云彩般扩散开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鱼的大和鱼血流得多。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胜过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是胜过原来的自己。(海明威)想赢别人,你得先赢自己:赢不了自己,还想赢别人,不可能。(白岩松)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战胜别人与战胜自己”的认识和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脱离材料的内容和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胜人更需自胜老子、海明威和白岩松的话,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胜人更需自胜。人贵有自知之明,能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并能够战胜自我、超越自我,这样才能有所成就。胜人只需找到对方的弱点。高手正是因为掌握了对方的弱点,所以才能战无不利。赤壁一战,诸葛亮和周瑜找到了曹操的软肋——用铁链将所有战船相连,于是他们不约而同想到了“火攻”。如此,历史上有了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可见,胜人并非难事,只要肯用心寻找对方的弱点,辅以正确的应对方式即可。然而自胜则没有这么简单。自胜,重在改正自身不足。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待这些缺点和不足,应多“反求诸己”,勤于反省、勇于改过。“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春秋时期的蘧伯玉,十分善于克己内省、查失改过。相传,他每天都会反省自己前一日所犯的错误,力求做到今日之我胜过昨日之我,每年都会反省自己前一年的不足,即便到了五十岁的年纪,仍然在反省之前所犯的过错,所谓“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蘧伯玉寡过知非、德行出众,于卫献公初入仕,在献公中期已成为卫国皆知的贤大夫。自胜,难在破除心中之贼。“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区区剪除鼠窃,何足为异?若诸贤扫荡心腹之寇,以收廓清平定之功,此诚大丈夫不世之伟绩!”这是王阳明在率兵赴江西、广东剿匪途中写给自己学生的书信。在王阳明看来,相较于身处明处、可以用武力解决的山中之贼,盘踞在人们内心深处的各种欲望、非分之想,以及声、色、货、利等“心中贼”更难对付,它们横行于方寸之间,违背天理,肆虐人情,时时刻刻都在和人们战斗,稍有不慎就可能被其所俘。对此,需始终坚持自律自省,小处不渗漏,暗处不欺隐,克制欲望,扫尽心寇。自胜,贵在挑战超越自我。人生,就是一个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清人曾国藩在寄给家里的书信中,曾有过这样一段话:“古语云自胜之谓强。曰强制,曰强恕,曰强为善, 皆自胜之义也。”对于如何挑战自我、取得自胜,曾国藩进而举例,“如不惯早起,而强之未明即起;不惯庄敬,而强之坐尸立斋;不惯劳苦,而强之与士卒同甘苦,强之勤劳不倦。是即强也。不惯有恒,而强之贞恒,即毅也。”类似于早起、庄敬、劳苦这样的事情,只要是正确的,即使自己不习惯、不情愿去做,也应强制自己去尝试,去突破,去“自讨苦吃”,在一次次的挑战、超越和吃苦中,成就更好的自己。有人说,世上所有的相遇,都是遇见了自己;世上所有的成功,都是战胜了自我。让“胜人更需自胜”这句名言不仅镌刻在先贤的警语中,也刻于处在人生孕穗拔节期的我们心底,使之如灯塔,指引我们走向更高更远的人生!【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材料给出三则名言,让考生思考“战胜别人”和“战胜自己”的问题。第一则材料告诉我们,能够战胜别人只能算是有力,能够战胜自己的弱点才能算是真正的强者。第二则材料强调了战胜自己才是真正的高贵;第三则材料则强调战胜自己是战胜别人的先决条件。综合来看,在“战胜别人”和“战胜自己”的问题上,出题者更倾向于“战胜自我”。其实两者并不矛盾,战胜对手固然重要,战胜自我则可能更加艰难,因为要战胜自身的弱点,需要强大的意志力才能做到,这也是海明威认为战胜自己更高贵的原因;连自己都无法战胜,又何谈战胜别人?写作时可以重点论述“战胜自我”,也可以辨析二者的关系。比如选择写“战胜自我”,可以写“为什么说‘优于过去的自己是真正的高贵’”“自胜者强”,“战胜自我的意义”以及如何做到“战胜自我”。战胜自己是最难的,比如一些不良习惯、外界的诱惑、自身的懒惰等,这些都需要很强大的毅力才能够战胜。尤其是当下,青年应当积极进取,自强不息,不断跳出自己的舒适圈。还可以将“战胜别人”与“战胜自己”进行比较分析。“战胜别人”只需要比对方强大,而“战胜自己”是动态过程,不断超越,不断挑战。立意:1.战胜自己胜过战胜对手。2.胜己者赢天下。3.人生需要自胜自强。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12-27 06:10:02 页数:21
价格:¥2 大小:209.74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