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宁夏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37

2/37

剩余35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平罗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学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满分:100分时间:100分钟一、单选题(每题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每题1.5分,共60分)1.人体鲜细胞中化合物的含量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是细胞中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B.②由C、H、O、N、P等元素构成C.细胞中良好的储能物质属于③D.④在细胞中主要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答案】C【解析】【分析】题图分析,图中的化合物①~④依次为水、蛋白质、脂质和无机盐。其中水在细胞中的含量最多,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详解】A、细胞鲜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①是水,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蛋白质,为图中的②,A错误;B、②为蛋白质,其主要组成元素为C、H、O、N,B错误;C、细胞中良好的储能物质是脂肪,为图中的③,C正确;D、④是细胞中的无机盐,其在细胞中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D错误。故选C。【点睛】2.下列有关科学史和科学研究方法的说法错误的有几项()①卡尔文等用小球藻进行实验,最终探明了CO2中的碳是如何转化为有机物中的碳②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学说的主要建立者③用层析液提取菠菜绿叶中的色素后,再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④辛格和尼科尔森提出了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被大多数人接受⑤恩格尔曼用水绵进行实验证明了叶绿体能吸收光能用于光合作用放氧⑥巴斯德通过显微镜观察提出酿酒中发酵是由酵母菌细胞的存在所致,没有活细胞参与,糖类是不可能变 成酒精的A.0项B.1项C.2项D.3项【答案】B【解析】【分析】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1)提取色素原理:色素能溶解在酒精或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所以可用无水酒精等提取色素。(2)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详解】①美国科学家卡尔文等用小球藻做实验:用14C标记的14CO2,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然后追踪检测其放射性,最终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①正确;②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学说的主要建立者,②正确;③光合色素能溶于有机溶剂,因此可用无水乙醇提取菠菜绿叶中的色素,之后可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原因是各种光合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着层析液扩散的速度不同,③错误;④辛格和尼科尔森提出的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为大多数人所接受,④正确;⑤恩格尔曼利用水绵和好氧细菌进行实验,通过观察好氧细菌的分布情况,直接证明了叶绿体能吸收光能用于光合作用释放氧气,⑤正确;⑥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通过显微镜观察,提出酿酒中的发酵是由于酵母细胞的存在,没有活细胞的参与,糖类不可能变成酒精的,⑥正确。故选B。3.下列哪些糖类物质能分别对应:①属于二糖且可用斐林试剂鉴定的糖类;②存在于中而不存在于中的糖类;③存在于植物细胞中而不存在于动物细胞中的糖类;④大肠杆菌、玉米、病毒、酵母菌都具有的糖()A.乳糖、核糖、纤维素、糖原B.麦芽糖、脱氧核糖、淀粉、核糖C.麦芽糖、核糖、淀粉、纤维素D.葡萄糖、脱氧核糖、糖原、淀粉【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中的糖类根据是否能够水解可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其中二糖主要有麦芽糖、乳糖、蔗糖等,单糖主要有六碳糖和五碳糖,多糖主要有糖原、淀粉和纤维素。【详解】①属于二糖且可用斐林试剂鉴定的糖类为麦芽糖和乳糖,因为二糖中的麦芽糖和乳糖均具有还原性;②存在于DNA中而不存在于RNA中的糖类是脱氧核糖; ③存在于植物细胞中而不存在于动物细胞中的糖类:单糖有果糖,二糖有蔗糖、麦芽糖,多糖有淀粉、纤维素;④HIV病毒是RNA病毒,大肠杆菌、玉米、HIV病毒、酵母菌都具有的糖是核糖,即B正确。故选B。4.“NDM1超级耐药菌”并不是一种细菌,而是指一类细菌,这类新型细菌对几乎所有抗生素都具有抗药性,病死率很高,下列有关“NDM1超级耐药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NDM1超级耐药菌”具有与真核细胞相似的细胞膜、细胞质B.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看,“NDM1超级耐药菌”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C.“NDM1超级耐药菌”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D.“NDM1超级耐药菌”与人体细胞相比,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没有染色体【答案】D【解析】【分析】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但有细胞膜、细胞质和DNA等。【详解】A、“NDM1超级耐药菌”属于原核生物,具有与真核细胞相似的细胞膜、细胞质,A正确;B、“NDM1超级耐药菌”是单细胞的原核生物,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看,“NDM1超级耐药菌”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B正确;C、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NDM1超级耐药菌”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C正确;D、“NDM1超级耐药菌”是原核细胞,与人体细胞(真核细胞)相比,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D错误。故选D。5.细胞呼吸是细胞各种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重要来源,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呼吸的底物只能是糖类,脂肪等非糖物质必须先转化为糖才能被氧化分解B.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各阶段均可释放能量,但释放能量最多的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C.水淹会使植物根细胞无氧呼吸产生酒精,从而导致根腐烂变黑D.人剧烈运动时,由于无氧呼吸的发生,会导致骨骼肌细胞呼吸消耗的O2少于产生的CO2【答案】C【解析】【分析】1、有氧呼吸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葡萄糖酵解形成丙酮酸和[H],发生在细胞中基质中;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H],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是[H]与氧气反应形成水,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2、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都是葡萄糖酵解形成丙酮酸和[H],发生在细胞中基质中,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H]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酒 精或者是乳酸,发生在细胞中基质中。【详解】A、糖、脂肪等有机物均可作为底物进行氧化分解,A错误;B、无氧呼吸只有第一阶段才能释放能量,B错误;C、水淹导致土壤缺氧,根细胞无氧呼吸产生酒精,使根细胞腐烂变黑,C正确;D、人体细胞无氧呼吸不消耗氧气,也不产生二氧化碳,D错误。故选C。6.如图所示,图1为细胞膜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2为突触结构示意图,则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1中I侧为细胞膜内侧,Ⅱ侧为细胞膜外侧B.脂质分子可优先通过细胞膜与图1中A密切相关C.图2中C的名称为递质,C与D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D.图2中E为突触前膜,F为突触后膜,C物质被释放出来依靠主动运输【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为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镶嵌、横跨、贯穿在上面。细胞膜的外侧有糖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的糖蛋白。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兴奋性神经递质从前膜胞吐出来,扩散到后膜,与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使后膜由静息电位变为动作电位。【详解】A、糖蛋白分布在膜的外侧,故I侧为细胞膜外侧,I侧为细胞膜内侧,A错误;B、由于相似相溶原理,脂质分子优先通过细胞膜与膜中的磷脂分子有关,B错误;C、图2中C的名称为神经递质,C与D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C正确;D、图2中E为突触前膜,F为突触后膜,C物质由突触前膜胞吐出来,D错误。故选C。7.某同学在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为了确定无水乙醇、CaCO3和SiO2的作用,进行了4组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针对实验结果的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第①组可能未加CaCO3B.第②组可能用水代替无水乙醇提取色素C.第③组可能未加SiO2D.第④组最宽的色素带为叶绿素b【答案】D【解析】【分析】提取绿叶中色素时,需要加入无水乙醇(丙酮)、SiO2、CaCO3,其中无水乙醇(丙酮)的作用是提取色素,SiO2的作用是使研磨更充分,CaCO3的作用是防止色素被破坏。分离色素时,用层析液,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越大,随着层析液扩散的速度越快,距点样处越远。距点样处的距离由近到远的色素依次是:叶绿素b、叶绿素a、叶黄素和胡萝卜素。【详解】A、CaCO3的作用是防止色素(主要是叶绿素)被破坏,①组实验结果不理想的原因有可能是未加CaCO3而使色素被破坏,A正确;B、②没有色素带,可能是由于用水取代了无水乙醇,色素能溶解在无水乙醇中,而不能溶于水,所以用水取代无水乙醇不能分离出色素带,B正确;C、③中色素带较窄,分离出的色素少,原因可能是未加SiO2而使得研磨不充分,C正确;D、第④组最宽的色素带为叶绿素a,D错误。故选D。8.下图是某化合物的结构式。关于该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上图含有③和⑤两个肽键,因此该化合物为二肽B.由于②④⑥的不同,该化合物由3种氨基酸组成C.氨基酸合成蛋白质需经过多肽的合成、肽链的盘曲折叠、构成更复杂的空间结构D.经常食用奶制品、肉类、蛋类和大豆制品,人体一般不会缺少必需氨基酸【答案】A 【解析】【分析】据图可知,该化合物中含有2个肽键,含有3个氨基酸,是三肽化合物,其中①表示氨基,⑦表示羧基,②④⑥表示R基,且三个R基并不相同,说明这三个氨基酸也是3种氨基酸,③⑤表示肽键。【详解】A、几个氨基酸构成的化合物就是几肽,图中含有3个氨基酸,因此该化合物为三肽,A错误;B、氨基酸种类的不同取决于R基,②④⑥表示R基,由于②④⑥的不同,该化合物由3种氨基酸组成,B正确;C、氨基酸合成蛋白质需经过多肽的合成、肽链的盘曲折叠、肽链构成更复杂的空间结构等层次,C正确;D、必需氨基酸是人体细胞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获得,因此经常食用奶制品、肉类、蛋类和大豆制品,人体一般不会缺少必需氨基酸,D正确。故选A。9.《自然》杂志曾指出“对许多生命体而言,海藻糖的有与无,意味着生命或者死亡”。海藻糖是由两个吡喃环葡萄糖分子脱水缩合而成的非还原二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海藻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条件下反应可产生砖红色沉淀B.动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有蔗糖、麦芽糖和乳糖C.海藻糖可以被人体小肠直接吸收D.组成海藻糖的化学元素与组成脂肪的化学元素相同【答案】D【解析】【分析】1.可溶性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2.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其中多糖包括淀粉、糖原和纤维素,它们都是以葡萄糖为基本单位聚合形成的,为细胞的供能物质;3.蔗糖、麦芽糖是植物细胞中的二糖,乳糖是动物细胞中的二糖。【详解】A、根据题意,海藻糖为非还原糖,故不能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条件下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A错误;B、动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乳糖,蔗糖、麦芽糖是植物特有的二糖,B错误;C、海藻糖是由两个吡喃环葡萄糖分子脱水缩合而成的非还原二糖,因此需要水解成单糖才能被人体小肠吸收,C错误;D、题意显示海藻糖为糖类,故组成海藻糖的化学元素为C,H、O,脂肪的化学元素为C,H、O,二者的组成元素相同,D正确。故选D。 【点睛】10.细胞质基质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质基质呈半透明的胶质状态B.细胞质基质是活细胞进行多种化学反应的主要场所C.细胞质基质主要由水、无机盐、脂质、糖类、氨基酸、核苷酸和多种酶等组成D.细胞质基质在活细胞内呈静止状态【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质主要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细胞质基质含有水、无机盐、脂质、糖类、氨基酸、核苷酸、多种酶,在细胞质中进行着多种化学反应。【详解】A、细胞质基质呈半透明的胶质状态,A正确;B、细胞质基质含有多种酶,是活细胞进行多种化学反应的主要场所,B正确;C、根据分析可知,细胞质基质主要由水、无机盐、脂质、糖类、氨基酸、核苷酸和多种酶等组成,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C正确;D、细胞质基质在活细胞中不是呈静止状态的,而是不断流动的,D错误。故选D。11.磷酸肌酸(C~P)是一种存在于肌肉或其他兴奋性组织(如脑和神经)中的高能磷酸化合物,它和ATP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细胞在急需供能时,在酶的催化下,磷酸肌酸的磷酸基团转移到ADP分子上,余下部分为肌酸(C)。由此短时间维持细胞内ATP含量在一定水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1分子ATP初步水解后可得1分子腺嘌呤、1分子核糖和3分子磷酸基团B.磷酸肌酸可作为能量的存储形式,但不能直接为肌肉细胞供能C.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中磷酸肌酸和肌酸含量的比值会有所下降D.细胞中的磷酸肌酸对维持ATP含量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答案】A【解析】【分析】ATP中文名称叫三磷酸腺苷,结构简式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合成场所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详解】A、1分子ATP彻底水解后得到1分子腺嘌呤、1分子核糖和3分子磷酸,A错误;B、磷酸肌酸可作为能量的存储形式,但直接能源物质是ATP,B正确;C、剧烈运动时,消耗ATP加快,ADP转化为ATP的速率也加快,磷酸肌酸的磷酸基团转移到ADP分子上,产生肌酸,导致磷酸肌酸和肌酸含量的比值会有所下降,C正确; D、由题意可知,细胞中的磷酸肌酸对维持ATP含量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D正确。故选A。12.把一个细胞中的磷脂分子全部提取出来,在空气和水界面上将它们铺成单分子层(假定单分子间距离适当且相等),推测在下列生物中空气和水界面上磷脂分子层的表面积与原细胞的表面积之比最大和最小的细胞分别是()①噬菌体②鸡的红细胞③胰腺腺泡细胞④硝化细菌⑤青霉菌细胞A.①②B.③④C.②③D.④⑤【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中生物膜越多,则空气和水界面上磷脂分子层的表面积和原细胞的表面积之比越大,反之越小。【详解】①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没有膜结构;②③⑤是真核细胞,具有各种细胞器膜和核膜,但由于③胰腺腺泡细胞分泌能力强,细胞中相关细胞器膜面积大,所以比值最大;④硝化细菌是原核细胞,其所含的生物膜只有细胞膜,所以比值最小;综上所述,在下列生物中空气和水界面上磷脂分子层的表面积与原细胞的表面积之比最大和最小的细胞分别是③④,B正确,ACD错误。故选B。13.下列有关植物细胞细胞壁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的边界,表面分布有识别信息的各种受体B.植物细胞在吸收无机盐离子过程中,细胞壁不能体现选择透过性C.由于细胞壁的支持与保护作用,在低渗溶液中细胞不会吸水涨破D.利用含果胶酶和纤维素酶的溶液,可以溶解植物细胞的细胞壁【答案】A【解析】【分析】植物细胞壁是存在于植物细胞外围的一层厚壁,是区别于动物细胞的主要特征之一。由胞间层,初生壁,次生壁三部分构成。主要成分为多糖物质。细胞壁参与维持细胞的一定形态、增强细胞的机械强度,并且还与细胞的生理活动有关。【详解】A、细胞膜是植物细胞的边界,表面分布有识别信息的各种受体,A错误;B、细胞壁是全透性的,不能体现选择透过性,B正确;C、在低渗溶液中细胞会吸水,但细胞壁对原生质体的膨压会阻止细胞进一步吸水,从而防止其吸水涨 破,C正确;D、植物细胞壁主要是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可以用相应的酶降解,D正确。故选A。14.某同学为了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将少量的酵母菌混入适量的面粉揉成光滑面粉团后均等分装在2个洁净的塑料袋中,一组充满空气(甲组),一组则排净空气(乙组),扎紧袋口后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观察20---30min。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段时间后甲组的塑料袋内壁有水珠出现,面团变湿润B.该实验中甲组为实验组,乙组为对照组C.若放置的时间足够长,甲组也会产生酒精D.该实验应选择大小合适,气密性良好的塑料袋【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甲组充满空气,因此其中的酵母菌进行的是有氧呼吸,而有氧呼吸能产生水,因此一段时间后甲组的塑料袋内壁有水珠出现,面团变湿润,A正确;B、该实验为对比实验,甲和乙相互对照,B错误;C、若放置的时间足够长,甲组中空气会被消耗完,酵母菌会因缺氧进行无氧呼吸而产生酒精,C正确;D、该实验应选择大小合适,气密性良好的塑料袋,D正确。故选B。15.新冠疫情防控期间,我国政府有组织地开展了新冠肺炎病毒核酸免费检测。下图为某同学的检测报告单,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报告单号479;1;255;2021-10-25报告内容项目名称检测结果参考范围单位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阴性(Negative)阴性-A.检测对象是该同学细胞中的核酸B.新冠肺炎病毒的核酸中含有核糖C.报告说明该同学感染了新冠病毒D.新冠肺炎病毒在空气中也能繁殖【答案】B 【解析】【分析】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不能独立的生活和繁殖,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进行生命活动。【详解】A、检测对象是新冠病毒核酸,A错误;B、新冠肺炎病毒属于RNA病毒,核酸中含有核糖,B正确;C、报告说明该同学未感染新冠病毒,C错误;D、病毒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D错误。故选B。16.乙醇梭菌蛋白是以乙醇梭菌(芽孢杆菌科)为发酵菌种生产的一种新型菌体蛋白。中国农科院突破了其中的关键技术,以含一氧化碳的工业尾气等为原料,制造出了新型饲料蛋白资源,并大幅提高了反应速度(22秒合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乙醇梭菌合成蛋白质的场所在核糖体,它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B.仅以一氧化碳为原料并不能合成蛋白质,因为还需要氮源等条件C.蛋白质的功能取决于氨基酸序列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与R基团无关D.该成果的应用对保障粮食安全,促进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答案】C【解析】【分析】1、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质;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只能进行二分裂生殖,属于无性生殖,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含有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是DNA。2、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的原因:直接原因:(1)氨基酸分子的种类不同;(2)氨基酸分子的数量不同;(3)氨基酸分子的排列次序不同;(4)多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根本原因:DNA分子的多样性。【详解】A、乙醇梭菌属于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但含有核糖体,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A正确;B、蛋白质的元素组成是C、H、O、N,仅以一氧化碳(元素为C、O)为原料并不能合成蛋白质,缺少N元素,因此还需要还需要氮源等条件,B正确;C、R基团的类型决定氨基酸的种类,蛋白质功能是由蛋白质结构决定的,蛋白质的结构取决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以及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因此,蛋白质的功能与R基团有关,C错误;D、据题意可知,乙醇梭菌能以含一氧化碳的工业尾气等为原料,制造出了新型饲料蛋白资源,对保障粮食安全,促进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D正确。 故选C。17.下图是细胞膜局部结构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该图为人成熟红细胞膜,则葡萄糖进入其内的方式是①B.若该图为肌细胞膜,则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经②方式排出C.若该图为洋葱根尖细胞膜,则完成细胞间信息交流必须要a的参与D.若该图为浆细胞膜(能分泌抗体),则抗体分泌出细胞的同时会使其膜成分更新【答案】D【解析】【分析】据图分析,a是糖蛋白,位于细胞膜的外侧;b是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c是蛋白质;①过程需要载体的协助并消耗能量,表示物质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②过程需要细胞载体的协助,但是不消耗能量,表示的是物质通过协助扩散出细胞;③过程不需要载体和能量,表示物质通过自由扩散出细胞。【详解】A、葡萄糖进入人体成熟红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而图示方式①为主动运输,A错误;B、人体肌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不能产生二氧化碳,B错误;C、洋葱根尖细胞膜可以通过胞间连丝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不一定需要a(糖蛋白)的参与,C错误;D、抗体为分泌蛋白,浆细胞分泌抗体的方式是胞吐,涉及到来自于内质网、高尔基体通过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因此抗体分泌出细胞的同时会使浆细胞膜成分更新,D正确。故选D。18.用一根玻璃针,将一个变形虫切成两半,有核的一半能继续生活,无核的一半死亡。如果将一个变形虫的核取出,无核的部分能短期生存,但不能繁殖后代,单独的细胞核也无法生存。如果在去核后及时植入一个细胞核,这个变形虫则恢复正常生活(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细胞核虽然含有遗传物质,但不能单独生活B.无核的细胞质仍能存活,说明细胞质可以独立生活C.细胞核控制着生命活动,蛋白质承担生命活动D.细胞只有保持完整结构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细胞进行生命活动必须要保证细胞的完整性。【详解】A、细胞核依靠细胞质提供物质和能量,因此没有细胞质的细胞核不能生存,A正确;B、由于细胞质中已合成的蛋白质仍能发挥作用,所以细胞去核后仍可以生活一段时间,但细胞核在生命活动中起决定作用,没有细胞核的细胞质无法长时间存活,B错误;C、细胞核控制着生命活动,蛋白质承担生命活动,C正确;D、变形虫去除细胞核以后,新陈代谢减弱,运动停止,存活一段时间后最终死亡.但如果去核后三天,再植回一个细胞核,又能够恢复生命活动,生活正常,这说明细胞只有保持完整结构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D正确。故选B。19.如图所示为某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物质的代谢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①图解中甲、乙两阶段产生[H]的场所都是线粒体②图解中a、b两物质依次是H2O和O2③图解中丙阶段产生的水中的氢最终都来自葡萄糖 ④1分子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可产生12分子水⑤图示过程在有光和无光的条件下都能进行⑥用18O标记葡萄糖,则产物CO2中会检测到放射性⑦若葡萄糖进入线粒体,可在酶的作用下,生成CO2和H2OA.①⑤⑥B.①③⑥⑦C.②③④⑦D.②④⑤⑥【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是葡萄糖酵解形成丙酮酸和还原氢,属于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乙是丙酮酸与水反应形成二氧化碳和还原氢的阶段,是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丙是还原氢与氧气结合形成水的阶段,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a是水,b是氧气。【详解】①图解中甲、乙两阶段产生[H]的场所分别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①错误;②图解中的a、b两物质依次是H2O和O2,②正确;③图解中丙阶段产生的水中的氢最终来自葡萄糖和水,③错误;④根据有氧呼吸的反应式可知,1个葡萄糖分子彻底氧化,在线粒体内膜上会产生12个水分子,④正确;⑤图示过程为有氧呼吸,在有光和无光的条件下都能进行,⑤正确;⑥CO2中的氧来自葡萄糖和水,因此用18O标记葡萄糖,则产物CO2中会检测到18O,⑥正确;⑦葡萄糖不能直接进入线粒体,⑦错误。综上正确的选项有②④⑤⑥,D正确,ABC错误。故选D。20.细胞内ATP合成酶被称为世界上最小的“发动机”,主要由伸在膜外的亲水性头部和嵌入膜内的疏水性尾部组成。当H+穿过ATP合成酶时,该酶能促使ADP与Pi形成ATP,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TP合成酶都存在于细胞膜上B.ATP合成酶具有运输和催化的功能C.H+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行跨膜运输D.图示过程可以发生在无氧呼吸第二阶段【答案】B【解析】【分析】ATP是各种活细胞内普遍存在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ATP合成酶广泛分布于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内膜、叶绿体类囊体膜上,该酶能促使ADP与Pi形成ATP。【详解】A、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都能产生ATP,ATP合成酶广泛分布于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内膜、叶绿体类囊体膜上,A错误;B、据图,ATP合成酶能催化ATP的合成,且H+能穿过ATP合成酶可知ATP合成酶具有运输作用,B正确;C、据图,H+顺浓度梯度穿过ATP合成酶,可知H+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进行跨膜运输,C错误;D、图示过程发生在生物膜上,而无氧呼吸第二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D错误。故选B。21.细胞骨架不仅能够作为细胞支架,还参与细胞器转运、细胞分裂、细胞运动等。在细胞周期的不同时期,细胞骨架具有完全不同的分布状态。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用纤维素酶破坏细胞骨架后,细胞的形态将发生变化B.线粒体能定向运输到代谢旺盛的部位与细胞骨架无关C.用光学显微镜可观察到细胞骨架是一个纤维状网架结构D.纺锤体的形成以及染色体的运动可能与细胞骨架有关【答案】D 【解析】【分析】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搭建起的骨架网络结构,包括细胞质骨架和细胞核骨架;细胞骨架的作用:不仅在维持细胞形态,承受外力、保持细胞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方面起重要作用,而且还参与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如:在细胞分裂中细胞骨架牵引染色体分离,在细胞物质运输中,各类小泡和细胞器可沿着细胞骨架定向转运;在肌肉细胞中,细胞骨架和它的结合蛋白组成动力系统;在白细胞(白血球)的迁移、精子的游动、神经细胞轴突和树突的伸展等方面都与细胞骨架有关,另外,在植物细胞中细胞骨架指导细胞壁的合成。【详解】A、细胞骨架的本质是蛋白质,不能被纤维素酶水解,A错误;B、线粒体能定向运输到代谢旺盛的部位与细胞骨架有关,B错误;C、光学显微镜不能观察到细胞骨架,C错误;D、纺锤体的形成以及染色体的运动可能与细胞骨架有关,细胞骨架与细胞分裂有关,D正确。故选D。22.实验小组为探究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对马铃薯细胞渗透作用的影响,将一新鲜马铃薯块茎切出了粗细相同 、长度均为5cm的薯条若干,随机均分为4组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如表(忽略测量误差)。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组别KNO3溶液浓度(g/L)马铃薯条在溶液总浸泡一段时间后的长度(㎝)浸泡30min的长度浸泡2h的长度1205.025.202404.755.003604.484.704804.294.29A.马铃薯块茎细胞液的浓度位于20g/L和40g/L之间B.第2组和第3组中的马铃薯细胞都发生了渗透失水和吸水C.马铃薯细胞失水和吸水过程中,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D.2h后将第4组的马铃薯条放在20g/L的KNO3溶液中,其长度会变长【答案】D【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细胞吸水和失水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本题设置了实验情境,要求考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马铃薯失水和吸水实验进行分析,并对相关条件下的实验结果进行预测,体现了科学探究素养。【详解】A、分析表格可知,第1组中马铃薯细胞吸水,说明马铃薯块茎细胞液的浓度大于20g/L;第2组中马铃薯细胞先发生渗透失水,随后随着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中,细胞会发生渗透吸水,说明马铃薯块茎细胞液的浓度小于40g/L,A正确;B、第2组和第3组的马铃薯条浸泡30min后都缩短(小于5cm),说明两组中的马铃薯细胞都发生了渗透失水,浸泡2h时的长度都大于浸泡30min时的长度,说明两组中的马铃薯细胞都发生了渗透吸水,B正确;C、马铃薯细胞失水和吸水的过程中,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C正确;D、分析可知第4组溶液浓度过高,马铃薯细胞已失水死亡,再将其放入低浓度的溶液(20g/L的溶液)中,长度也不会发生变化,D错误。故选D。23.如图为pH对作用于同一底物的两种水解酶活性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任何温度条件下,pH=5时,酶1的活性高于酶2B.将酶2由pH=9转移到pH=4的环境中,活性上升C.在两种不同的pH条件下,酶1活性可能相同D.酶1和酶2能够水解同一种底物是酶专一性的体现【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文描述和题图:酶1和酶2作用的底物相同,最适pH分别约为6与3,高于或低于最适pH,酶1和酶的活性都会降低。在pH约为3和8.5时,酶1失活。在pH约为7时,酶2失活。【详解】A、温度过高,会使酶变性失活,因此在高温条件下,pH=5时,酶1的活性等于酶2的活性,A错误;B、在pH=9时,酶2因空间结构遭到破坏而变性失活,因此将酶2由pH=9转移到pH=4的环境中,酶的活性不能恢复,B错误;C、曲线图显示:在最适pH的两侧,有两种不同的pH条件下,酶1活性可能相同,C正确; D、酶的专一性是指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物质的化学反应,酶1和酶2能够水解同一种底物不是酶专一性的体现,D错误。故选C。24.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三位在“发现丙型肝炎病毒”方面作出贡献的科学家。丙型肝炎病毒为单股正链RNA病毒,呈球形,其外侧为含脂质的囊膜。下列关于丙型肝炎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病毒的结构简单,只含有R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B.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储存着丙型肝炎病毒的遗传信息C.丙型肝炎病毒与肝脏细胞共同具有的含氮碱基有三种D.ATP水解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可参与丙型肝炎病毒的增殖过程【答案】D【解析】【分析】病毒是非细胞生物,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进行生命活动。病毒依据宿主细胞的种类可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噬菌体;根据遗传物质来分,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病毒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详解】A.由题干信息“其外侧为含脂质囊膜”可知,该病毒除了含有R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外,还应该含有脂质,A错误;B.丙型肝炎病毒为RNA病毒,不含脱氧核苷酸,B错误;C.病毒只含有RNA,肝脏细胞既含有RNA又含有DNA,所以病毒与肝脏细胞共有的含氮碱基有四种,即A、U、C、G,C错误;D.ATP水解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成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即为RNA的基本单位,所以可参与丙型肝炎病毒的增殖过程,D正确。故选D。25.某生物兴趣小组以玉米幼苗为实验材料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步骤一损失的水在细胞中以自由水形式存在,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B.步骤二损失的水与细胞内其他物质相结合,其在细胞内的含量相对稳定C.步骤三损失的主要是无机盐,它们在细胞中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D.干旱环境中生长的玉米,其细胞中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相对较高 【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中的水以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形式存在,自由水是细胞内许多物质的良好溶剂,是化学反应的介质,水还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产物或反应物,自由水能自由移动,对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具有重要作用,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因此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越高,细胞新陈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差。【详解】A、60℃的晾晒处理使幼苗表面的自由水蒸发,故步骤一损失的水在细胞中以游离的形式存在,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A正确;B、105℃的烘干处理使得幼苗内的结合水丢失,故步骤二损失的水与细胞内其他物质相结合,在细胞内的含量稳定,B正确;C、600℃的处理可以燃烧掉干幼苗内的有机物,故步骤三损失的主要是有机物,C错误;D、干旱环境中生长的玉米的细胞中的含水量比正常环境中生长的玉米的细胞中的含水量低,故其细胞中结合水与自由水比值相对较高,D正确。故选C。26.民以食为天,唐朝时就制定了关于粟米贮藏年限的法律条文。“诸仓窖贮积者,粟支九年;米及杂种支五年。下湿处,粟支五年;米及杂种支三年。贮经三年以上,一斛听耗一升;五年以上,二升。其下湿处,稻谷及粳米各听加耗一倍。”挖仓窖过程中,窖壁用火烘干后采取草木灰、木板、席、糠、席等五层防潮、保温措施,粮食不易发热、发芽、腐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粮食储存应降低湿度来降低其细胞呼吸的强度,减少有机物的损耗B.有氧呼吸中有机物分解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C.仓窖中的低温环境可以降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酶的活性D.仓窖密封后,有氧呼吸的第一、二阶段可以正常进行,需氧的第三阶段受到抑制【答案】D【解析】【分析】种子在贮藏的过程中,细胞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温度能影响酶的活性,氧气和水分能影响细胞的呼吸,因此,低温、低氧、干燥能降低细胞呼吸强度,减少有机物的消耗。【详解】A、自由水含量增加,代谢加快,不利于种子储存,因此粮食储存应降低湿度来降低其细胞呼吸的强度,减少有机物的损耗,A正确;B、有氧呼吸中有机物分解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少部分转移到ATP中储存起来,B正确;C、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仓窖中的低温环境可以降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酶的活性,使代谢减慢, C正确;D、氧气是有氧呼吸的条件,库中贮存的果蔬,由于氧气的缺乏,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受到抑制,进而有氧呼吸的第一、二阶段也受到抑制,因此仓窖密封后,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都会受到抑制,D错误。故选D。27.将某绿色植物置于适宜的光照强度和温度条件下培养,突然将CO2浓度由1%降低至0.003%,下列变化不会发生的是()A.叶绿体中C3、C5浓度在瞬间内的变化分别是降低、升高B.一段时间后,叶绿体中C3的浓度是C5的2倍C.叶绿体中[H]的消耗速率会加快D.叶绿体中ATP的合成速率逐渐减慢【答案】C【解析】【分析】二氧化碳浓度由1%降低至0.003%,暗反应会减慢,二氧化碳的固定会减慢。【详解】A、二氧化碳浓度下降,短时间内二氧化碳的固定下降,C3的还原几乎不变,故C3减少,C5增多,A正确;B、一段时间后,光反应也会随之减慢,光合作用中消耗一分子C5可以形成2分子C3,故C3的浓度是C5的2倍,B正确;C、二氧化碳浓度下降,暗反应减慢,故[H]的消耗速率会下降,C错误;D、暗反应减慢,光反应也会随之减慢,故ATP的合成速率会下降,D正确。故选C。【点睛】解答此题需要明确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及外界条件骤变时对于各种物质含量的影响。28.下列关于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有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植物释放的O2量,并不是植物光合作用实际产生的总O2量B.光合午休是指午间气孔关闭影响了细胞呼吸,进而影响了光合作用C.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虽不需要光照,但仍需要光反应的产物D.叶绿体含有大量的类囊体和线粒体内膜折叠形成嵴,都极大的增大了膜面积【答案】B【解析】【分析】影响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净光合速率=真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详解】A、植物释放的O2量是净光合,是植物光合作用实际产生的总O2量与呼吸作用消耗的O2量的差值,A正确;B、光合午休是指午间气孔关闭影响了CO2的吸收,进而影响了光合作用,B错误;C、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虽不需要光照,但仍需要光反应的产物,即ATP和NADPH,C正确;D、叶绿体含有大量的类囊体和线粒体内膜折叠形成嵴,都极大的增大了膜面积,D正确。故选B。29.将大蒜、洋葱两种植物细胞放在不同浓度的蔗糖、KNO3和NaCl溶液中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时间和效果,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不正确的是()不同植物在不同浓度溶液中的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材料溶液名称蔗糖KNO3NaCl溶液浓度/%454045238100.51.04.56.0大蒜质壁分离时间/s不3305523不27512050不2683022复原状况无能能无无能能无无能能无洋葱质壁分离时间/s不2503019不2357017不2022015复原状况无能能能无能能能无能能能A.在同种溶液的相同浓度下,洋葱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效果比大蒜细胞明显B.大蒜、洋葱细胞在蔗糖溶液、KNO3和NaCl溶液中均可发生质壁分离和自动复原C.溶液浓度过低和过高都不利于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D.可利用同种植物细胞在不同浓度的同种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的时间长短来测定该植物细胞液的浓度范围【答案】B【解析】【分析】质壁分离的原因分析: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表现:液泡由大变小,细胞液颜色由浅变深,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详解】A、结合表格可知,在同种溶液的相同浓度下,洋葱细胞质壁分离的时间比大蒜细胞要短,且复原的浓度范围也大一些,A正确; B、植物细胞膜较难让蔗糖等大分子通过,故分离后的植物细胞短时间内在蔗糖溶液中是不会自动复原的,只有重新滴入清水其再次吸水而发生复原,在KNO3和NaCl溶液中则可发生,B错误;C、溶液浓度过低会导致质壁分离时间太长,影响实验现象的观察,而溶液浓度过高,质壁分离虽然迅速,但可能会导致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因而无法复原,可见溶液浓度过低或过高都不利于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C正确;D、由于质壁分离与细胞内外的浓度差有关,因而可利用同种植物细胞在不同浓度的同种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的时间长短来测定该植物细胞液的浓度范围,D正确。故选B。30.如图表示高尔基体的结构,其靠近细胞核的一面称为形成面,面向细胞膜的一面称为成熟面。从形成面到成熟面,膜的厚度和化学成分逐渐发生改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高尔基体可接收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并将其从成熟面向形成面转运B.形成面膜的厚度和化学成分可能与内质网膜相似,而成熟面可能与细胞膜相似C.与口腔上皮细胞相比,唾液腺细胞中高尔基体的数量可能较多D.在细胞的囊泡运输中,高尔基体起着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答案】A【解析】【分析】生物膜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内质网形成小泡与高尔基体融合,所以形成面与内质网相似;高尔基体形成小泡与细胞膜融合,分泌物质,所以成熟面与细胞膜更相似。【详解】A、高尔基体靠近细胞核的一面称为形成面,面向细胞膜的一面称为成熟面,因此高尔基体可接收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并将其从形成面向成熟面转运,A错误;B、高尔基体的形成面可接受来自内质网的囊泡,其成熟面形成囊泡运输到细胞膜,因此形成面膜的厚度和化学成分可能与内质网膜相似,而成熟面可能与细胞膜相似,B正确;C、唾液腺细胞可合成分泌唾液淀粉酶,与口腔上皮细胞相比,分泌功能较强,因此唾液腺细胞中高尔基体的数量可能较多,C正确;D、囊泡是往返细胞膜与高尔基体、内质网之间的运输工具,高尔基体在其运输过程中是交通枢纽,D正 确。故选A。31.某兴趣小组利用黑色广口瓶等材料和用具,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套装置,以测定种子萌发时进行的呼吸作用类型。实验时关闭活塞,在25℃下经过20min后,再观察红色液滴移动情况。不考虑外界温度、气压以及微生物的影响,实验前液滴左右气压相等,呼吸底物为葡萄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红色液滴甲向左移动,则说明种子只进行了有氧呼吸B.若将萌发种子换成幼苗,则实验无需在黑暗条件下进行C.若红色液滴乙向右移动,则说明种子只进行了无氧呼吸D.若实验前装置2内充满氮气,则红色液滴乙将向右移动【答案】B【解析】【分析】装置1中:NaOH吸收了CO2,所以测定的是O2的吸收量,因此能判断是否进行有氧呼吸.当液滴不动,则无O2释放,表明没有进行有氧呼吸;当液滴向左移动,则吸收了O2,进行了有氧呼吸装置2中:当红色液滴不动时,O2的吸收=CO2的释放,表明没有进行无氧呼吸;当红色液滴向右移动时,CO2的释放大于O2的吸收,表明进行了无氧呼吸。【详解】A、种子呼吸作用产生的CO2被NaOH溶液吸收,若红色液滴甲向左移动,则说明种子进行了有氧呼吸,但不能排除种子是否进行了无氧呼吸,A错误;B、由于所用广口瓶是黑色的,测定幼苗的呼吸类型,外界有没有光不影响实验结果,B正确;C、种子进行有氧呼吸,不影响装置2内部气压的变化,若红色液滴乙向右移动,则说明种子进行了无氧呼吸,但不能排除种子是否进行了有氧呼吸,C错误;D、实验前装置2内充满氮气,种子会进行无氧呼吸,若进行的是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红色液滴乙将不移动,D错误。故选B。32.随着蛋白质和核酸中更多的奥秘被人类知晓,聚糖的重要性也浮出水面。聚糖一般由相同或不同型的单糖聚合而成,可独立存在,也可与蛋白质等结合成复杂的糖复合物,被认为是继核酸和蛋白质之后的第 三类生物信息分子,在蛋白折叠、细胞间通讯、免疫识别等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在糖复合物中糖基化的位点和数目不同、糖基之间糖苷键的连接有多种方式、且每个糖基又有异构体,这些特点使糖链的结构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聚糖可能具有携带大量信息的能力B.聚糖作为信息分子仅在细胞外发挥作用C.聚糖可能位于细胞表面识别物质进出细胞D.对聚糖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有助于破译复杂的生命信息【答案】B【解析】【分析】多糖、蛋白质、核酸等都是生物大分子,都是由许多基本的组成单位连接而成的,这些基本单位称为单体。这些生物大分子又称为单体的多聚体,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有许多单体连接成的多聚体,也是由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作为基本骨架。【详解】A、聚糖一般由相同或不同型的单糖聚合而成,可独立存在,也可与蛋白质等结合成复杂的糖复合物,被认为是继核酸和蛋白质之后的第三类生物信息分子,据此可推测,聚糖可能具有携带大量信息的能力,A正确;B、聚糖在蛋白折叠、细胞间通讯、免疫识别等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见,聚糖作为信息分子既可在细胞内发挥作用,也可在细胞外发挥作用,B错误;C、聚糖作为信息分子,可能位于细胞表面识别物质进出细胞,C正确;D、聚糖作为第三类生物信息分子,对聚糖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有助于破译复杂的生命信息,D正确。故选B。33.钙信号是重要的胞内离子信号,与细胞的多种生命活动有关。内质网是胞内的重要钙库,内质网中钙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会造成钙信号紊乱,进而导致细胞生理功能异常。研究发现,内质网上的跨膜蛋白TMCO1可以感知内质网中过高的钙浓度,并形成具有钙离子通道活性的四聚体,将内质网中过多的钙离子排出,从而消除内质网钙过载给细胞带来的多种威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用3H标记合成TMCO1的原料,放射性会依次出现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中B.温度会影响跨膜蛋白TMCO1的功能从而影响钙信号的传递C.内质网中钙过多时通过TMCO1释放钙离子的过程不消耗ATPD.敲除跨膜蛋白TMCO1的基因可使钙离子在内质网中积聚【答案】A【解析】【分析】内质网钙离子通道是细胞应对内质网钙超载的保护机制,该通道依赖的TMCO1是内质网跨膜蛋 白,则TMCO1基因缺陷的细胞可能会出现内质网中钙离子浓度异常。TMCO1是内质网跨膜蛋白,这种膜蛋白可以感知内质网中过高的钙浓度并形成具有钙离子通道活性的四聚体,主动将内质网中过多的钙离子排出,当内质网中的钙浓度恢复到正常水平后四聚体解聚,钙通道活性消失。【详解】A、TMCO1是内质网上的跨膜蛋白,不需要高尔基体的加工,因此放射性不会出现在高尔基体,A错误;B、温度会影响蛋白质结构,进而影响跨膜蛋白TMCO1的功能,使钙信号的传递受影响,B正确;C、内质网上的跨膜蛋白TMCO1是钙离子通道,可使内质网中过多的钙离子顺浓度梯度运出内质网,不消耗ATP,C正确;D、敲除跨膜蛋白TMCO1的基因后细胞不能合成TMCO1,使钙离子在内质网积聚,D正确。故选A。34.1982年,美国科学家T。Cech和他的同事在对"四膜虫编码rRNA前体的DNA序列含有间隔内含子序列"的研究中发现,自身剪接内含子的RNA具有催化功能,这种RNA被称为核酶,并因此获得了1989年诺贝尔化学奖。某核酶是具有催化功能的单链RNA分子,可降解特异的mRNA序列。下列关于核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磷脂分子和核酶的元素组成相同,ATP中的“A”不能作为核酶的基本组成单位B.与无机催化剂不同的是核酶能够降低所催化反应的活化能C.核酶降解特异的mRNA序列时,破坏的是相邻碱基之间的氢键D.验证核酶的专一性时,可以用能够鉴定RNA的试剂来检测实验结果【答案】A【解析】【分析】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特性:酶具有高效性;酶具有专一性;酶的作用条件比较温和。酶的作用:酶在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方面比无机催化剂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2、根据题意可知,核酶的化学本质是RNA,组成元素为C、H、O、N、P。根据题意,某核酶是具有催化功能的单链RNA分子,可降解特异的mRNA序列,即将mRNA降解为核苷酸,破坏核苷酸与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详解】A、磷脂分子和核酶的元素组成相同,都是由C、H、O、N、P组成的,ATP中的“A”为腺苷,包括一分子的腺嘌呤和一分子的核糖,不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因此不能作为核酶的基本组成单位,A正确;B、根据题意可知,核酶为RNA类的酶,酶在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方面比无机催化剂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B错误; C、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核酶降解特异mRNA序列时,破坏的是相邻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C错误;D、验证核酶的专一性时,即核酶只能催化RNA的降解,不能催化其它物质的降解,可以用RNA和其它底物作对照,核酶只降解特异的mRNA序列,不能降解其它底物来验证实验结果,D错误。故选A。35.下列关于硝化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A.硝化细菌和绿色植物一样都是自养型生物B.硝化细菌利用化学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类等有机物C.硝化细菌细胞中有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的一系列酶D.硝化细菌细胞内无线粒体,是厌氧型生物【答案】D【解析】【分析】硝化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除了核糖体以外的细胞器;其可以进行化能合成作用,即能通过氧化氨的过程释放的化学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属于自养型生物。【详解】A、硝化细菌和绿色植物都可以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都属于生态系统的生产者,A正确;B、硝化细菌利用氨氧化释放的化学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类等有机物,B正确;C、硝化细菌细胞中有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的一系列酶,所以可以进行化能合成作用,C正确;D、硝化细菌细胞内无线粒体,但是属于需氧型生物,D错误。故选D。36.类似于细胞分泌蛋白形成过程中的囊泡可以将“货物"准确运输到目的地并被靶膜识别。如图表示囊泡膜与靶膜的识别及融合,其中GTP具有与ATP相似的生理功能,可由线粒体提供,V-SNARE(V)和T-SNARE(T)分别是囊泡膜和靶膜上的蛋白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GTP与ATP一样,可以作为细胞内流通的能量“通货”B.“货物”运输需要细胞骨架的协助C.囊泡膜与靶膜的识别及融合,利用了膜的选择透过性 D.V与T的特异性结合,体现了生物膜之间信息传递功能【答案】C【解析】【分析】由题意知,GTP具有与ATP相似的生理功能,ATP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因此GTP能为囊泡识别、融合过程提供能量,GTP水解形成GDP;由题图可知,囊泡上的信息分子与靶膜上的受体特异性识别,将囊泡内的物质运输到特定的部位,体现了生物膜的信息传递功能,囊泡与靶膜融合依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结构特点。【详解】A、根据题意“GTP具有与ATP相似的生理功能”,说明GTP与ATP一样,可以作为细胞内流通的能量“通货”,A正确;B、细胞骨架由蛋白质纤维组成,与细胞的分裂、分化、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有关,B正确;C、囊泡膜与靶膜的融合,利用了膜的流动性,C错误;D、V与T的特异性结合,体现了生物膜之间信息传递功能,D正确。故选C。37.眼虫是一类介于动物和植物之间的单细胞原生生物,通常因体内含大量叶绿体而呈绿色。眼虫在有光条件下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无光的条件下,可通过体表吸收培养液中的有机物质。下列推测错误的是()A.眼虫吸收的光能不可直接用于C3的还原B.眼虫固定CO2分子过程伴随着ATP的水解C.眼虫吸收的H218O中的18O可出现在C18O2D.有光、无光条件下,培养液中的眼虫均可以生长繁殖【答案】B【解析】【分析】光合作用可分为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1)光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包括水的光解和ATP的合成;(2)暗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基质,包括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详解】A、眼虫吸收的光能不可直接用于C3的还原,需要转化为ATP中的化学能才能用于C3的还原,A正确;B、眼虫固定CO2分子的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该过程没有伴随ATP的水解,B错误;C、眼虫吸收的H218O中的18O可通过呼吸作用形成C18O2,C正确;D、眼虫在有光条件下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无光条件下,眼虫可吸收培养液中的有机物质,故有光、无光条件下,培养液中的眼虫均可以生长繁殖,D正确。 故选B。38.细胞膜、核膜及细胞器膜统称为生物膜,下列对生物膜叙述均不正确的是()①各种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完全相同②细胞内广阔的膜面积为酶提供大量的附着位点,为多种代谢反应的进行提供条件③细胞膜在细胞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④生物膜把细胞质分隔成多个微小的结构,使多种代谢反应之间互不干扰⑤各种细胞器膜在结构上都是各自独立的A.②④B.②③C.③⑤D.①⑤【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①由物质与结构和功能的相适应性知,各种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不可能完全相同;如线粒体膜和核膜,①错误;②细胞内广阔的膜面积为酶提供大量的附着位点,为多种代谢反应的进行提供条件,②正确;③细胞膜在细胞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③正确;④生物膜把细胞分成一个个小的区室,把细胞质分隔成多个微小的结构,使多种代谢反应之间互不干扰,④正确;⑤由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组成的生物膜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相互联系的,如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⑤错误;故选D。39.光合作用的原理是很多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的,光合作用探索历程中的部分经典实验的分析及拓展如图1、2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1所示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光合产物中O2的来源,其中乙组为对照组 B.卡尔文探究暗反应的过程与图1所示的实验均采用了同位素标记法C.图2所示实验中好氧细菌主要分布于接受光照的水绵细胞各个部位D.图2所示实验需要把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含有空气的黑暗环境中【答案】B【解析】【分析】光合作用过程分为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是水光解形成氧气和还原氢的过程,该过程中光能转变成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ATP中;暗反应阶段包括二氧化碳的固定和三碳化合物的还原,二氧化碳固定是二氧化碳与1分子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2分子三碳化合物的过程,三碳化合物还原是三碳化合物在光反应产生的还原氢和ATP的作用下形成有机物和五碳化合物的过程。题图分析,图1采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了光合作用。甲组提供H2O和C18O2,释放的是O2,乙组向植物提供H218O和CO2,释放的是18O2,证明光合作用产生的O2来自于H2O,而不是CO2。图2将水绵和好氧细菌放在黑暗无空气的环境,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好氧细菌会向氧产生的部位集中,从而证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详解】A、题图1所示的两组实验均为实验组,对照方法为相互对照,为对比实验,A错误;B、卡尔文探究暗反应的过程所采用的方法是将CO2用14C标记,通过跟踪14C的去向探究暗反应的过程;而题图1所示的实验也采用了同位素标记法,B正确;C、题图2所示实验中好氧细菌主要分布于水绵细胞接受光照的叶绿体部分,C错误;D、题图2所示实验需要把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中,这样才能显示好氧细菌的移动情况,D错误。故选B。【点睛】40.如图甲表示水稻的叶肉细胞在光合作用最适温度下,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产生总量的变化,乙表示水稻叶肉细胞在相同条件下CO2吸收量与光照强度的关系。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光照强度为a时,产生ATP的细胞器为线粒体和叶绿体B.乙中限制g点CO2吸收量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C.甲中的C光照强度应等于乙中f点对应的光照强度D.若提高温度,则所测得的g点要往右上方移动【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图甲:光照强度为a时无氧气产生,说明此时只进行呼吸作用,无光合作用,二氧化碳释放量为6个单位,表示呼吸作用强度;当光照强度为b时,二氧化碳释放量和氧气产生总量相等,此时进行光合作用也进行呼吸作用,且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当光照强度为c时,无二氧化碳的释放,氧气产生量为6个单位,说明此时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光照强度为d时,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分析图乙:e点只进行呼吸作用,f点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f点之后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详解】A、图甲中光照强度为a时,O2产生总量为0,说明只进行细胞呼吸,则产生ATP的细胞器为线粒体,A错误;B、图乙中,限制g点光合速率的因素主要是二氧化碳浓度,B错误;C、图甲中,光照强度为c时,无二氧化碳的释放,氧气产生量为6个单位,说明此时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对应于图乙中f点,C正确;D、图示是在光合作用最适温度下进行的,若提高温度,则光合速率下降,所测得的g点要往左下方移动,D错误。故选C。二、非选择题(40分)(一)必考题41.肿瘤细胞的无限增殖和抗药性的产生与核DNA有关。某种新型的抗肿瘤药物可通过作用于核DNA抑制 肿瘤细胞的恶性增殖,逆转肿瘤细胞的耐药性。该药物分子进入细胞核的过程如下图。请回答问题:(1)肿瘤细胞核内储存着_________,是细胞的控制中心。核膜将细胞质和细胞核分隔开来,承担着物质交换和________交流的功能。(2)上图显示,药物分子依赖于细胞膜的_______等结构与功能特点进入细胞,有的在________被直接降解,有的则在________中被降解。未被降解的药物分子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积累后发挥作用。因此,可以推测药物分子在细胞质中停留时间越长,被降解概率就越大,细胞核对药物的吸收效率也越低。(3)科研人员发现亲核蛋白可以运输至细胞核内,为研究其运输机理,设计了有关实验,操作与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实验处理后,研究者检测了各组的_________,结果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综合上述研究,请你设计一个提高该新型抗肿瘤药物作用效果的研发思路___________。【答案】①.遗传信息②.信息③.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④.细胞质基质⑤.溶酶体⑥.放射性出现的位置⑦.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依赖于尾部⑧.将抗肿瘤药物与亲核蛋白的尾部组合,促进药物分子快速入核【解析】【分析】观察题图,药物分子可直接穿过细胞膜进入到细胞质基质,在细胞质基质中的药物分子有部分会被分解;药物分子与细胞膜表面受体结合,以胞吞方式进入细胞,部分与溶酶体结合后被降解,部分在细胞质基质中释放出来,未被降解的部分药物分子通过核孔进入到细胞核中,作用于核DNA,发挥效应。分析亲核蛋白运输机理实验图示可知:对亲核蛋白头部和尾部分别进行同位素标记,并对亲核蛋白进行有限的水解,并然后利用显微注射技术将相关物质注入到爪蟾卵母细胞的细胞质中,利用放射性自显影检测技术检测放射性,观察是否进入细胞核中,发现尾部以及含有尾部的亲核蛋白整体都可以进入细胞核,而单独的头部不能进入细胞核,因此可知亲核蛋白能否进入细胞核由尾部决定。【详解】(1)肿瘤细胞核内储存着遗传信息,是细胞的控制中心。核膜将细胞质和细胞核分隔开来,承担着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功能。(2)上图显示,药物分子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等结构与功能特点进入细胞,有的在细胞质基质被直接降解,有的则在溶酶体中被降解。(3)观察机理图可知,实验处理后,研究者检测了各组的放射性出现的位置,结果表明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依赖于尾部。 (4)综合上述研究,由于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依赖于尾部,因此可将抗肿瘤药物与亲核蛋白的尾部组合,促进药物分子快速入核。【点睛】本题考查细胞核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从题干中获取获取信息的能量,根据“在细胞核中发现被标记的完整亲核蛋白和亲核蛋白尾部”,说明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由尾部决定,难度不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够正确的通过比较图示概括药物作用的机理。42.已知玉米属于C4植物、水稻属于C3植物,在高光强高温和干旱条件下C4植物比C3植物具有更高的光合效率。研究发现C4植物的光合作用先后发生在叶肉细胞和维管束鞘细胞。已知其维管束鞘细胞中的叶绿体几乎无基粒,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有发达的基粒。C4植物细胞中的PEP羧化酶和RuBP羧化酶均是催化CO2固定的酶,且PEP羧化酶对CO2的亲和性远高于RuBP羧化酶。C3植物和C4物的光反应阶段完全相同,但CO2固定的场所和方式不同。如图表示C4物暗反应的过程及场所,回答下列问题:(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0分)(1)C3植物和C4植物光反应分别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分别填细胞名称),该阶段主要的物质变化为__________。(2)CO2被玉米吸收后,可被________物质固定,而水稻吸收的CO2直接参与卡尔文循环,据此分析,在高光强、高温和干旱条件下玉米的光合效率高于水稻的原因是__________。若将玉米和水稻放在同一密闭容器中培养,给予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存活时间较长的是______。(3)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农业生产上常选择其他农作物与玉米进行分行种植(间作),间作能提高粮食产量与其可充分利用____________(答两点)有关。【答案】(1)①.叶肉细胞②.叶肉细胞③.水的光解(水在光下分解)和ATP、[H](NADPH)的合成(2)①.C3(磷酸烯醇式丙酮酸)②.C3在高光强、高温和干旱的条件下,气孔常处于关闭状态,进入叶肉细胞的CO2较少,而玉米叶肉细胞中的PEP羧化酶对CO2的亲和性较高,能利用较低浓度的CO2③.玉米(3)光能、空间和土壤矿质元素等【解析】【分析】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在类囊体薄膜上进行,暗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进 行。光反应的物质变化为水的光解和ATP以及NADPH的合成,暗反应的物质变化为二氧化碳的固定和C3的还原。【小问1详解】据题意可知,C3植物和C4植物光反应发生的场所分别为叶肉细胞、叶肉细胞,它们主要发生的物质变化为水的光解和ATP、[H](NADPH)的合成,能量变化为光能转化为活跃的化学能。【小问2详解】CO2被玉米吸收后,先被叶肉细胞中的C3(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固定,后被维管束鞘细胞中的C3固定;在高光强、高温和干旱条件下玉米的光合效率高于水稻的原因是在高光强、高温和干旱的条件下,气孔常处于关闭状态,进入叶肉细胞的CO2较少,玉米叶肉细胞中的PEP羧化酶对CO2的亲和性较高,能利用较低浓度的CO2进行光合作用;若将玉米和水稻放在同一密闭容器中培养,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植物的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容器中的CO2浓度降低,而玉米可以利用较低浓度的CO2,故存活时间较长。【小问3详解】间作能提高粮食产量的原因是间作种植可充分利用光能、空间和土壤矿质元素等,实现了群落的合理配比,从而能够提高产量。43.泥鳅肉质细嫩,肉味鲜美,素有“水中人参”之称。某实验小组探究了温度对泥鳅肠道内各种消化酶的活力(酶催化化学反应的效率)的影响,以指导泥鳅的培养温度和投放的饲料类型,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0分)(1)上述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从酸碱度和温度角度考虑,实验过程中提取的消化酶可置于_______________条件下保存。(2)分析上述实验结果可知,饲养泥鳅时用来提高其产量的措施有__________(答出两点)。(3)泥鳅生活的环境经常遭受重金属镉的污染,重金属镉会降低泥鳅体内各种消化酶的活性,从而影响泥鳅的生长繁殖。请你以淀粉酶为例,设计实验来验证Cd2+会使淀粉酶的活性降低。 实验材料:淀粉、泥鳅体内提取的淀粉酶溶液、含Cd2+的溶液、碘液、清水。实验步骤:①取A、B两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从泥鳅体内提取的淀粉酶溶液,然后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向两支试管中滴加等量的碘液。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温度和消化酶的种类②.最适pH和低温(2)饲养水温控制在35℃~55℃,并且多投放淀粉类饲料(3)①.然后往A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含Cd2+的溶液,B试管中加入等量的清水(做对照),处理一段时间②.再往A、B试管中加入等量的淀粉溶液③.A试管中的蓝色明显比B试管中的深(或A试管中显现蓝色,B试管中不显现蓝色)【解析】【分析】分析题干和曲线图可知,该实验是探究温度对泥鳅肠道内各种消化酶的活力的影响,其自变量是温度和消化酶的种类,因变量是酶的活力,pH、各种消化酶的量等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小问1详解】据曲线图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和消化酶的种类;PH和温度均会影响酶的活性,但低温不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故从酸碱度和温度角度考虑,实验过程中提取的消化酶可置于最适pH和低温条件下保存。【小问2详解】分析上述实验结果,在35-55℃范围内各种酶活力均较高,且淀粉酶活力最强,故可知饲养泥鳅时可用来提高其产量的措施有饲养水温控制在35℃~55℃,并且多投放淀粉类饲料。【小问3详解】由于实验是验证Cd2+会使淀粉酶的活性降低,故实验的自变量为Cd2+的有无,因变量为淀粉酶的活性,根据实验设计的变量原则与对照关系,可设置实验如下:①取A、B两支试管均先加入等量的从泥鳅体内提取的淀粉酶溶液,然后往A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含Cd2+的溶液,B试管中加入等量的清水,处理一段时间。②再往A、B试管中加入等量的淀粉溶液,一段时间后向两支试管中滴加等量的碘液。实验结果:由于Cd2+会使淀粉酶的活性降低,而A试管中有一定量的含Cd2+的溶液,B试管中为清水,因此A试管中淀粉的分解量较少,故加入碘液后A组试管中的蓝色明显比B组试管中的深(或A组试管中显现蓝色,B组试管中不显现蓝色)。(二)选考题(共10分,请考生从44和45两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题的第一题计分)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44.泡菜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食物。制作泡菜过程中,为了测定不同泡制天数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实验材料、试剂及用具包括:刻度移液管、比色管、不同浓度的亚硝酸钠标准溶液、亚硝酸盐的显色剂、不同泡制天数的泡菜滤液等。回答相关问题:(1)请完善下列实验步骤。①标准管的制备:用______________和显色剂制成颜色深浅不同的系列标准管。②样品管的制备:用刻度移液管分别吸取一定量的________,加到不同的比色管中,然后在各个比色管中加入等量的显色剂进行显色,得到样品管。③将每个________分别与系列标准管进行比较,找出与样品管颜色深浅________的标准管,该管中亚硝酸钠含量即代表样品管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记录各样品管亚硝酸盐的含量。(2)泡菜制作过程中影响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3)从开始制作到泡菜质量最佳这段时间内,泡菜液逐渐变酸,这段时间内泡菜坛中乳酸菌和其他杂菌的消长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不同浓度亚硝酸钠标准溶液②.不同泡制天数的泡菜滤液③.样品管④.一致⑤.温度⑥.食盐用量⑦.腌制时间⑧.乳酸菌数量增加,杂菌数量减少⑨.乳酸菌比杂菌更为耐酸【解析】【分析】制作泡菜的原理是乳酸菌无氧呼吸将葡萄糖转化成乳酸;由于泡菜制作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人体摄入的亚硝酸盐含量过多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泡菜制作过程中常检测亚硝酸盐的含量以确定最佳取食时间;亚硝酸盐含量的检测方法常用比色法,比色法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步骤是:配制溶液→制备标准显色液→制备样品处理液→比色、计算。【详解】(1)①在亚硝酸盐的含量测定中,用不同浓度亚硝酸钠标准溶液和显色剂制成颜色深浅不同的系列标准管;②用刻度移液管分别吸取一定量的不同泡制天数的泡菜滤液,加到不同的比色管中,然后在各个比色管中加入等量的显色剂进行显色,得到样品管;③将每个样品管分别与系列标准管进行比较,找出与样品管颜色深浅一致的标准管,该管中亚硝酸钠的含量即代表样品管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记录各样品管亚硝酸盐的含量。(2)泡菜制作过程中,腌制时间过短、食盐用量过低、温度过高等因素会导致亚硝酸盐含量增加。(3)在无氧气呈酸性的环境中乳酸菌能够大量繁殖,其他细菌数目逐渐减少,乳酸菌成为优势菌种。【点睛】注意:亚硝酸盐测定流程,用比色法进行烟硝酸盐含量的测定。【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45.由腊梅凝集素基因控制合成的某种蛋白质能与蚜虫肠道黏膜上的受体结合,从而抑制蚜虫吸收营养物 质。通过基因工程将腊梅凝集素基因转入烟草,可增强其抗蚜虫的能力。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能以腊梅凝集素基因产生的mRNA作为模板按照______原则获得cDNA片段,以获取目的基因。(2)将目的基因导入烟草细胞常用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农杆菌的Ti质粒上的T-DNA具有______的特点。在该过程中需要添加酚类物质,目的是______。筛选成功导入目的基因的烟草细胞,再通过______技术获得转基因烟草幼苗。(3)将转基因烟草幼苗与非转基因烟草幼苗隔区种植,并接种等量的蚜虫,一定时间后用______法统计蚜虫的种群密度,若______,则说明转基因烟草具有抗蚜虫能力。(4)上述方法获得的转基因烟草,抗虫基因可能会随______(填“花粉”或“卵细胞”)扩散传播,产生基因污染,故可以通过基因枪法将______打入烟草细胞叶绿体以实现转化。提高转基因烟草的安全性。【答案】①.碱基互补配对②.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且能整合到烟草细胞中染色体的DNA上③.吸引农杆菌感染烟草细胞④.植物组织培养⑤.样方⑥.转基因烟草幼苗区内的蚜虫密度低于非转基因烟草幼苗区⑦.花粉⑧.抗虫基因表达载体【解析】【分析】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详解】(1)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能以腊梅凝集素基因产生的mRNA作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获得cDNA片段,以获取目的基因。(2)农杆菌的Ti质粒上的T-DNA具有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且能整合到烟草细胞中染色体的DNA上的特点。在该过程中需要添加酚类物质,目的是吸引农杆菌感染烟草细胞。筛选成功导入目的基因的烟草细胞,再通过植物组织培养。(3)将转基因烟草幼苗与非转基因烟草幼苗隔区种植,并接种等量的蚜虫,一定时间后用样方法统计蚜虫的种群密度,若转基因烟草幼苗区内的蚜虫密度低于非转基因烟草幼苗区,则说明转基因烟草具有抗蚜 虫能力。(4)上述方法获得的转基因烟草,抗虫基因可能会随花粉扩散传播,产生基因污染,故可以通过基因枪法将抗虫基因表达载体打入烟草细胞叶绿体以实现转化,提高转基因烟草的安全性。【点睛】分析解答本题关键在于熟悉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中相关操作方法以及原理。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生物
发布时间:2023-12-06 20:35:02 页数:37
价格:¥2 大小:1.07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