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31

2/31

剩余29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平罗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高一生物满分:100分考试时长:100分一、选择题(共60分,1-30每题1分,31-45每题2分)1.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两种化合物所共有的元素是()A.C、H、OB.C、H、O、NC.O、HD.H、P【答案】C【解析】【分析】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其次是蛋白质,水的组成元素是H、O,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是C、H、O、N等。【详解】由分析可知,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两种化合物分别是水和蛋白质,二者所共有的元素是H、O,故选C。2.下列各项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层次的是()①病毒②上皮细胞③心肌④蛋白质⑤胃⑥一只狼⑦同一片森林中所有的马尾松⑧一片森林A.④①③⑤⑥⑧B.②③⑤⑥⑦⑧C.④②③⑤⑥⑧D.②③④⑦⑧⑥【答案】B【解析】【分析】生命系统结构层次:(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2)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分子、原子、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3)生命系统各层次之间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4)生命系统包括生态系统,所以应包括其中的无机环境。【详解】①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②上皮细胞属于细胞层次;③心肌属于组织层次;④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⑤胃属于器官层次; ⑥一只狼属于个体层次;⑦同一片森林中所有的马尾松属于种群层次;⑧一片森林属于生态系统层次。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层次的是②细胞③组织⑤器官⑥个体⑦种群⑧生态系统,B正确。故选B。3.用水解法研究下列物质,水解产物不都是葡萄糖的是()A.淀粉B.糖原C.纤维素D.蔗糖【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糖类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力。【详解】淀粉、糖原、纤维素都是葡萄糖脱水缩合的多糖,故水解产物都是葡萄糖,蔗糖水解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综上所述,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4.下列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①蓝藻②酵母菌③醋酸菌④大肠杆菌⑤毛霉⑥青霉⑦乳酸菌A.①④⑤⑥B.①②⑤⑥C.①③④⑦D.①②⑥⑦【答案】C【解析】【分析】常考的真核生物:绿藻、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及动、植物;常考的原核生物:蓝藻(如颤藻、发菜、念珠藻、蓝球藻)、细菌(如乳酸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等)、支原体、放线菌。另外,病毒既不是真核生物,也不是原核生物。【详解】蓝藻属于原核生物,①正确;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②错误;醋酸菌属于原核生物,③正确;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④正确;毛霉属于真核生物,⑤错误;青霉属于真核生物,⑥错误;乳酸菌属于原核生物,⑦正确。因此,属于原核生物的有①③④⑦,故选C。5.根据高等动物大部分细胞都有细胞核的现象而得出动物细胞都有细胞核这一结论,实际上是运用了()A.不完全归纳法B.完全归纳法C.分析论证法D.总结归纳法【答案】A【解析】【分析】归纳法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 (1)不完全归纳法是以某类中的部分对象(分子或子类)具有或不具有某一属性为前提,推出以该类对象全部具有或不具有该属性为结论的归纳推理。(2)完全归纳法是以某类中每一对象(或子类)都具有或不具有某一属性为前提,推出以该类对象全部具有或不具有该属性为结论的归纳推理。【详解】根据高等动物大部分细胞都有细胞核的现象而得出动物细胞都有细胞核这一结论,实际上是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法,因为并未将所有的高等动物细胞观察完,A正确。故选A。6.“野池水满连秋堤,菱花结实蒲叶齐。川口雨晴风复止,蜻蜓上下鱼东西。”以下与此相关的描述错误的是()A.野池中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B.野池里所有的鱼不是一个种群C.蜻蜓与菱花具有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不完全相同D.野池中的菱、蒲、鱼等所有生物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答案】D【解析】【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①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②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一群细胞和细胞间质联合在一起构成。③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④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⑤个体:由不同的器官或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⑥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⑦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群落。⑧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他的无机环境相互形成的统一整体。⑨生物圈: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这些生物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组成。【详解】A、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A正确;B、“野池”里所有的鱼包含不同的品种,不能构成一个种群,B正确;C、蜻蜓具有“系统”这一层次,而菱不具有“系统”这一层次,C正确;D、菱、蒲、鱼等生物构成群落,“野池”是由池水等无机环境及群落组成的生态系统,D错误。故选D。7.从母羊甲的体细胞中取出细胞核,注入到母羊乙的去核卵细胞中,融合后的细胞经卵裂形成早期胚胎,再植入另一只母羊丙的子宫内发育,生出的小羊大多数性状A.像甲B.像乙C.像丙D.难以预测【答案】A【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动物克隆技术。由于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因此在克隆的过程中,克隆出来的生物的性状与提供了细胞核的亲本性状大部分相同。【详解】生物的性状遗传可以分为由细胞核内DNA控制的细胞核遗传(主要)和由细胞质基因控制的细胞质遗传。经该过程出生的小羊的遗传物质大部分来自提供核的亲本,少部分来自提供细胞质的亲本,故小羊大多数性状像甲(细胞核遗传),少数性状像乙(细胞质遗传),一般不会出现像丙的性状。故答案选A。8.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科学家探究、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曲折.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英国科学家虎克最终建立了细胞学说B.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C.德国科学家魏尔肖的名言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D.依据细胞学说,可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细胞学说的内容: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是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RobertHooke),而细胞学说是由施莱登和施旺建立的,揭示了细胞和生物的统一性。提出“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是德国科学家魏尔肖。【详解】A、英国科学家虎克是细胞的发现者,A错误;B、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学说的创立者,B错误;C、德国科学家魏尔肖的名言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C正确;D、细胞学说只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没有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D错误。故选C。9.下列结构中均属于植物细胞特有的是A.线粒体和叶绿体B.高尔基体和核糖体C.叶绿体和液泡D.内质网和溶酶体【答案】C【解析】【详解】A.动植物细胞都有线粒体,A错误; B.动植物细胞都有高尔基体和核糖体,B错误;C.叶绿体和液泡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C正确;D.动植物细胞都有内质网和溶酶体,D错误。故选C。10.下图是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实验中的两个视野,要把视野中的物像从甲图转为乙图,下列操作步骤正确的排序是①转动细准焦螺旋②转动粗准焦螺旋③移动装片④调节光圈(或转换反光镜)⑤转动转换器A.③→⑤→②→①B.④→③→②→⑤C.③→①→④→⑤D.③→⑤→④→①【答案】D【解析】【分析】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的步骤是:移动玻片标本使要观察的某一物像到达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光圈,换用较大光圈使视野较为明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详解】分析图解,图甲细胞放大倍数小,图乙细胞放大倍数大,从图甲转为图乙,即由低倍镜换上高倍镜。由于低倍镜下细胞在视野的偏左侧,因此首先③向左移动装片,将细胞移动到视野的中央,然后⑤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镜,换上高倍镜;此时视野会变暗,需要④调节光圈(或转换反光镜),最后①转动细准焦螺旋,故选D。【点睛】使用高倍显微镜时,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再调整粗准焦螺旋,这也是很多考生的易错点。11.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狗尾巴草幼根细胞,可观察到下图中的哪些结构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答案】B【解析】 【分析】1、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是显微结构,显微结构一般包括:线粒体、叶绿体、液泡、细胞核、细胞壁、染色体等;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亚显微结构,细胞中的细胞器均能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2、图中①是线粒体、②是叶绿体、③是内质网、④是高尔基体、⑤是中心体。【详解】由图可知,①是线粒体、②是叶绿体、③是内质网、④是高尔基体、⑤是中心体。电子显微镜观察的是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狗尾巴草属于高等植物,其幼根细胞中含有①线粒体、③内质网、④高尔基体等细胞器,而⑤中心体一般分布在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ACD错误,B正确。故选B。【点睛】叶绿体分布在叶肉细胞和幼茎的皮层细胞中;中心体一般分布在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而线粒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是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的。12.大肠杆菌、玉米、人、酵母菌都具有的糖是()A.纤维素B.脱氧核糖C.淀粉D.糖原【答案】B【解析】【分析】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种类分子式分布生理功能单糖五碳糖核糖C5H10O5动植物细胞五碳糖是构成核酸的重要物质脱氧核糖C5H10O4六碳糖葡萄糖C6H12O6葡萄糖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二糖蔗糖C12H22O11植物细胞水解产物中都有葡萄糖麦芽糖乳糖C12H22O11动物细胞多糖淀粉(C6H10O5)n植物细胞淀粉是植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纤维素纤维素是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之一糖原动物细胞糖原是动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详解】A.纤维素是组成植物细胞壁的重要成分,大肠杆菌、人和酵母菌都不含纤维素,A错误;B.脱氧核糖是组成DNA的成分,大肠杆菌、玉米、人、酵母菌都含有DNA,因此都含有脱氧核糖,B正确;C.大肠杆菌、人和酵母菌都不含淀粉,C错误; D.糖原是动物细胞特有的多糖,因此大肠杆菌、玉米和酵母菌都不含糖原,D错误。故选B。13.在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三种有机物的鉴定实验中,以下操作错误的是()A.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B.只有脂肪的鉴定需要使用显微镜C.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不需要加热D.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使用的方法、原理各不相同【答案】A【解析】【详解】A、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应该是沸水浴,不能直接酒精灯加热,A错误;B、糖、蛋白质的鉴定直接通过溶液颜色的改变进行观察,脂肪的鉴定目的是“鉴定细胞中含有脂肪”所以只是观察到整体颜色变化并不能证明细胞中有脂肪存在,故要用显微镜观察,B正确;C、蛋白质鉴定在常温下进行即可,C正确;D、斐林试剂用来检验还原性糖,双缩脲试剂用来检验蛋白质。不同之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溶液浓度不同:斐林试剂中溶液称为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甲液浓度为0.1g/mLNaOH,乙液浓度为0.05g/mLCuSO4;双缩脲试剂中双缩脲试剂A的浓度为0.1g/mLNaOH,双缩脲试剂B的浓度为0.01g/mLCuSO4。(2)使用原理不同:斐林试剂是新配制的溶液,它在加热条件下与醛基反应,被还原成砖红色的沉淀,可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存在。用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溶液的颜色变化过程为: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鉴定生物组织中是否含有蛋白质时,常用双缩脲法,使用的是双缩脲试剂,发生的是双缩脲反应。双缩脲反应实质是在碱性环境下的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的紫色反应。而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很多与双缩脲结构相似的肽键,所以蛋白质都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可以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的存在。(3)使用方法不同:斐林试剂使用时,先将两种溶液等量均匀混合,而后立即使用;双缩脲试剂使用时,先加入溶液(2mL),再加双缩脲试剂A液1mL,振荡摇匀,造成碱性的反应环境,然后再加入3~4滴双缩脲试剂B液,振荡摇匀后观察现象,D正确。故选A。考点:本题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有机物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14.下列有关水稻和蓝藻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稻细胞有细胞壁,而蓝藻细胞没有 B.水稻细胞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而蓝藻细胞没有C.水稻和蓝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这与它们含有叶绿体有关D.水稻和蓝藻合成蛋白质的场所都是核糖体,这与它们的细胞含有核仁有关【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水稻和蓝藻细胞都有细胞壁,A错误;B、水稻是真核生物,具有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而蓝藻是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正确;C、蓝藻没有叶绿体,C错误;D、蓝藻是原核生物,没有核仁,D错误。故选B。15.现有氨基酸800个,其中氨基总数为810个,羧基总数为808个,则由这些氨基酸合成的含有2条肽链的蛋白质共有肽键、氨基和羧基的数目依次为(  )A.798、2和2B.798、12和10C.799、1和1D.799、11和9【答案】B【解析】【分析】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每条肽链的一端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详解】根据计算公式:氨基酸数-肽链数=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所以共有798个肽键。每个氨基酸上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故R基上有10个氨基和8个羧基。每条肽链上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所以氨基和羧基的数目分别是12和10。故选B。16.下列关于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A.缺铁性贫血是因为体内缺乏铁,血红蛋白合成减少B.Mg2+是叶绿素的成分之一,缺Mg2+会影响光合作用C.长跑时流汗过多会发生抽搐,说明无机盐对维持酸碱平衡很重要D.细胞中的无机盐大多数以离子的形式存在【答案】C【解析】 【分析】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其生理作用有:①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②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如Ca可调节肌肉收缩和血液凝固,血钙过高会造成肌无力,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③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和细胞的形态。【详解】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缺铁性贫血是因为体内缺乏铁,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A正确;Mg2+是叶绿素的成分之一,缺Mg2+导致叶绿素合成减少,进而影响了光合作用,B正确;长跑时流汗过多发生抽搐,说明无机盐对维持生物体生命活动很重要,C错误;细胞中的无机盐大多数以离子的形式存在,D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无机盐的存在形式和功能,明确无机盐可以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如缺钙导致抽搐,而钙太多导致肌无力。17.如下图所示的氨基酸中,不属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是()A.B.C.D.【答案】B【解析】【分析】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通式是,即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R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详解】ACD,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属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ACD不符合题意;B、氨基和羧基没有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不属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B符合题意。故选B。18.形成蛋白质分子结构层次,由小到大分别为()①氨基酸分子②C、H、O、N等元素③氨基酸脱水缩合④一条或几条多肽链连接在一起⑤多肽链⑥具有特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A.②—①—③—④—⑥—⑤B.①—②—③—④—⑤—⑥C.②—①—⑥—③—④—⑤D.②—①—③—⑤—④—⑥【答案】D 【解析】【分析】蛋白质主要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特点是每个氨基酸分子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团。【详解】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由C、H、O、N等元素组成;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形成多肽;一条肽链或几条肽链连接在一起,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构成蛋白质,所以形成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层次,由小到大分别为②—①—③—⑤—④—⑥,D正确,ABC错误。故选D。19.某同学将图乙伞藻的细胞核与伞部去掉,并将图甲伞藻的细胞核移入乙中,则存活下来的伞藻其外形是()A.B.C.D.【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核是遗传的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伞藻的伞帽性状是由细胞核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详解】细胞核是遗传的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由题意可知,重组伞藻是细胞核来自菊花形伞藻,细胞质来自杯状伞藻,由于细胞核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因此移植后,产生的伞藻其外形是菊花形。综上,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20.蛋白质的结构是相对稳定的,但也有很多因素可导致蛋白质的变性失活。下列哪些因素属于蛋白质的变性(  )①蛋清中加入少许食盐产生白絮状沉淀②煮熟的鸡蛋不能恢复原状③瘦肉炒熟变硬④鸡蛋清遇浓硝 酸变黄色⑤豆浆加热再加入石膏而成豆腐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③④⑤【答案】C【解析】【分析】蛋白质的理化性质:(1)蛋白质的水解:蛋白质在酸性、碱性、酶等条件下发生水解,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2)盐析:盐析为蛋白质在水溶液中溶解度的降低,不影响活性.加水后还可以溶解。(3)变性:蛋白质的变性:受热、酸碱、重金属盐、某些有机物(乙醇、甲醛等)、紫外线等作用时蛋白质可发生变性,失去其生理活性;变性是不可逆过程,是化学变化过程。(4)颜色反应:遇浓硝酸有黄色反应。(5)灼烧:蛋白质说灼烧有烧焦羽毛的味道。【详解】①鸡蛋清中加入少许食盐可观察到白色絮状沉淀,属于盐析现象,此时蛋白质没有变性,①错误;②煮熟的鸡蛋是经过高温加热的,其结构和活性丧失,属于变性,②正确;③瘦肉炒熟后,其中的蛋白质经过高温加热变性,③正确;④鸡蛋清遇浓硝酸变成黄色鸡蛋块,是化学因素使其变性,④正确;⑤豆浆加热过程中蛋白质结构遭到了破坏,属于变性,⑤正确。综上,②③④⑤正确。故选C。21.下列有关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B.糖类是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C.活细胞中的水都以自由水形式存在D.所有生物膜的基本组成物质中都有磷脂【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中的化合物包括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有水,无机盐,糖类,蛋白质,脂质,核酸等,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蛋白质。【详解】A、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A正确;B、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有些糖类不是能源物质,如纤维素、核糖、脱氧核糖),B正确;C、活细胞中的水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存在形式,C错误;D、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故所有生物膜的基本组成物质中都有磷脂,D正确。故选C。 【点睛】熟记常见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及功能是解题关键。22.水和无机盐对于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蔬菜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B.细胞内结合水/自由水的比值,种子萌发时比休眠时高C.缺铁会导致哺乳动物血液运输的能力下降D.将作物秸秆充分晒干后,其体内剩余的物质主要是无机盐【答案】C【解析】【分析】1、无机盐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有的无机盐是某些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许多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重要重要作用,有的无机盐还对于调剂酸碱平衡和渗透压具有重要作用;2、细胞内水的存在形式是自由水与结合水,自由水与结合水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相互转化,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越高,细胞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差,反之亦然。【详解】A、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A错误;B、种子萌发时比休眠时代谢活动增强,结合水与自由水比值低,B错误;C、缺铁会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进而导致哺乳动物血液运输O2的能力下降,C正确;D、秸秆充分晒干剩余有机化合物,主要就是一些有机纤维,而秸秆充分燃烧剩余的灰烬主要就是无机盐,D错误。故选C。23.下列关于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单糖可以被进一步水解为更简单的化合物B.糖类都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C.细胞识别与糖蛋白中蛋白质有关,与糖链无关D.构成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的单体均为葡萄糖【答案】D【解析】【分析】糖类的种类及分布:(1)单糖:葡萄糖(重要能源)、果糖、核糖(构成RNA和ATP)、脱氧核糖(构成DNA)、半乳糖。(2)二糖:蔗糖、麦芽糖(植物)、乳糖(动物)。(3)多糖:淀粉、纤维素(植物)、糖原(动物)。【详解】A、单糖不能被进一步水解,A错误;B、糖类中的纤维素和五碳糖不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B错误; C、细胞识别与糖蛋白中蛋白质有关,与糖链也有关,C错误;D、构成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的单体均为葡萄糖,D正确。故选D。24.生物界在组成上具有统一性,下列事实不能体现该特性的是()A.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基本一致B.各种生物都以DNA为遗传物质C.所有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D.构成各种生物的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基本相同【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是对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生物界具有统一性在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水平上的体现,回忆不同生物体的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共性和差异性,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详解】A、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基本一致,A正确;B、大多数生物都以DNA为遗传物质,但部分病毒以RNA为遗传物质,B错误;C、所有的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包括病毒的复制,C正确;D、构成所有生物的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D正确。故选B。【点睛】对于不同生物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理解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25.关于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染色体和染色质的主要化学成分都是DNA和蛋白质B.真核生物的所有活细胞均有染色体C.染色体、染色质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D.染色质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答案】B【解析】【详解】染色体的主要化学成分是DNA和蛋白质,A正确;哺乳动物的红细胞、成熟植物的筛管细胞没有细胞核,没有染色体,B错误;染色体呈圆柱状或杆状,存在于分裂期,染色质呈细丝状,存在于分裂间期,即染色体、染色质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C正确;染色质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D正确。【考点定位】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染色质和染色体的知识,属于考纲理解层次.染色体(质)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 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构成,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哺乳动物的红细胞、成熟植物的筛管细胞没有细胞核,没有染色体;染色体呈圆柱状或杆状,存在于分裂期,染色质呈细丝状,存在于分裂间期,即染色体、染色质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26.下列关于细胞中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般而言,水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B.水在细胞中以自由水和结合水形式存在C.自由水对细胞温度有缓冲作用D.新陈代谢旺盛时,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升高【答案】D【解析】【分析】1、自由水:细胞中绝大部分以自由水形式存在的,可以自由流动的水。其主要功能:(1)细胞内的良好溶剂。(2)细胞内的生化反应需要水的参与。(3)多细胞生物体的绝大部分细胞必须浸润在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环境中。(4)运送营养物质和新陈代谢中产生的废物。2、结合水:细胞内的一部分与其他物质相结合的水,它是组成细胞结构的重要成分。3、代谢旺盛的细胞中,自由水所占比例增加。若细胞中结合水所占比例增大,有利于抵抗不良环境(高温、干旱、寒冷等)4、种子在晒干过程中,主要失去的是自由水(有活性,能进行呼吸作用等),干种子在烘烤过程中,主要失去的是结合水(失去生命活性)【详解】A.一般而言,水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A正确;B.水在细胞中以自由水和结合水形式存在,B正确;C.水能对温度变化起较好的缓冲作用,使细胞温度相对稳定,C正确;D.新陈代谢旺盛时,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升高,D错误。故选D。27.如图是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各结构及其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为核膜,有四层磷脂分子 B.②的主要组成成分是RNA和蛋白质C.大肠杆菌中的③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D.④是全透性的,可以实现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答案】A【解析】【分析】上图是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①是具双层膜结构的核膜,由4层磷脂分子组成;②是染色质,是遗传物质—DNA的主要载体;③是核仁,与rRNA和核糖体形成有关;④是核孔,实现核质间的信息交流。【详解】A、①为核膜,为双层膜结构,有四层磷脂分子,A正确;B、②是染色质,主要组成成分是DNA和蛋白质,B错误;C、③是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和某种RNA的合成有关,但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内没有核膜和核仁等结构,C错误;D、④是核孔,是RNA和某些蛋白质出入细胞核的通道,可以实现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但具有选择性,细胞核内的DNA分子不能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①细胞核的结构:核膜、核仁、染色质核膜--是选择透过性膜,但不是半透膜。染色质--DNA+蛋白质。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和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功能。核孔--核质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孔道。②细胞核的功能: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细胞核在生命活动中起着决定作用。28.关于渗透作用叙述错误的是()A.半透膜是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之一B.浓度差是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之一C.发生渗透作用时水分子从高浓度溶液到低浓度溶液扩散D.渗透作用的实质是水分子的扩散【答案】C【解析】【分析】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等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条件是半透膜和浓度差。(1)半透膜可以是生物性的选择透过性膜,如细胞膜,也可以是物理性的过滤膜,如玻璃纸。(2 )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浓度差的实质是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分子数的差,即物质的量浓度之差,即摩尔浓度而不是质量浓度。【详解】AB、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是具有半透膜和半透膜两侧具有浓度差,AB正确;C、在渗透作用过程中,水分子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扩散,C错误;D、根据“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等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可知,渗透作用的实质是水分子的扩散,D正确。故选C。29.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不包括下列内容中的(  )A.草履虫的运动和分裂离不开细胞B.生物与环境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以细胞代谢为基础C.生长发育以细胞增殖、分化为基础D.人的单个细胞也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是生命活动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细胞中进行生活。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是指单细胞生物每个细胞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通过各种分化细胞协调完成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详解】A、草履虫属于单细胞生物,依赖单个的细胞完成各项生命活动,A正确;BC、生物与环境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以及生物的生长发育均以细胞增殖、分化为基础,B、C正确;D、人为多细胞动物,其单个细胞不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需通过多种分化的细胞共同完成,D错误。故选D。【点睛】理解“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1)单细胞生物:一个细胞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2)多细胞生物:通过各种分化细胞协调完成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3)非细胞结构的生物如病毒:必须依靠宿主细胞才能完成应有的生命活动。30.完整的细胞结构是完成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膜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B.细胞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线粒体,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C.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遗传物质贮存、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场所D.细胞骨架是由纤维素组成的网架结构,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答案】A【解析】 【分析】细胞膜的功能:作为细胞边界,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保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控制物质进出;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传递。【详解】A、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A正确;B、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和叶绿体,有些能进行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B错误;C、真核生物遗传物质贮存、复制、转录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翻译场所是核糖体,C错误;D、细胞骨架由蛋白质纤维组成,D错误。故选A。31.如表所示,a、b、c、d最有可能是()细胞结构细胞壁细胞大小核膜a有有较大有b有无较大有c有有小无d无---A.病毒、植物、动物、细菌B.植物、动物、细菌、病毒C.植物、细菌、动物、病毒D.动物、植物、细菌、病毒【答案】B【解析】【分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最大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真核细胞组成的真核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真菌;原核细胞组成的原核生物包括细菌、蓝藻等。【详解】分析表格,a和b有核膜,是真核生物,a有细胞壁,b没有,a是植物,b是动物;c有细胞结构,无核膜,是原核生物(可能是细菌);d无细胞结构,是病毒;因此a、b、c、d最有可能是植物、动物、细菌、病毒,B正确,ACD错误。故选B。32.下列有关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有关问题,错误的是()A.视野中一草履虫向右游动,可向右移动装片进行追踪B.如果用10倍物镜观察水绵玻片时,玻片与物镜的距离为0.5cm,若改用40倍物镜观察时,则玻片与物 镜的距离应大于0.5cmC.在10×10的放大倍数下看到32个细胞,而且在视野的直径上排成一行,则转换为10×40的放大倍数后,看到的一行细胞数为8个D.若视野中有一异物,移动装片和转动物镜后异物不动,则异物应位于目镜上【答案】B【解析】【分析】1、在使用高倍显微镜时,首先用低倍镜找到物像,然后将要观察的物体移到视野的正中央(在移动的过程中要在哪朝哪移),然后再换用高倍镜。换用高倍镜后,载玻片与物镜的距离缩短。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将长或者是宽放大,并且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详解】A、显微镜下呈倒立的虚像,故视野中一草履虫向右游动,可向右移动装片进行追踪,A正确;B、如果用10倍物镜观察水绵玻片时,玻片与物镜的距离为0.5cm,若改用40倍物镜观察时,则玻片与物镜的距离应小于0.5cm,因为物镜放大倍数越大,镜筒越长,B错误;C、在10×10的放大倍数下看到32个细胞,而且在视野的直径上排成一行,则转换为10×40的放大倍数后,看到的一行细胞数为32÷4=8个,C正确;D、若视野中有一异物,移动装片和转动物镜后异物不动,说明异物不位于装片和物镜上,则异物应位于目镜上,D正确。故选B。33.如图为对刚收获的种子所做的一系列处理,据图分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①和②均能够萌发形成幼苗B.③在生物体内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C.④和⑤是同一种物质,但是在细胞中存在形式和含量不同D.点燃后产生的CO2中的C全部来自于种子中的糖类【答案】C【解析】【分析】题图分析,①为种子晒干的过程,②为种子烘干的过程,③为种子燃烧后剩下的灰分,即无机盐,④为自由水,⑤为结合水。【详解】A、②为烘干的种子,结合水被破坏,故②不能够能萌发形成幼苗,A错误;B、③为无机盐,在生物体内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B错误; C、④为自由水,⑤为结合水,故④和⑤是同一种物质,但是在细胞中存在形式和含量不同,C正确;D、点燃后产生CO2中的C来自于种子的糖类、脂质、蛋白质等有机物,D错误。故选C。34.下列四图代表生物体内的四种化合物,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甲为人体内的某种氨基酸,X、Y中至少有一个是—NH2B.图丁为磷脂分子,其头部为亲水端,排列在膜中磷脂双分子层的外侧C.图丙可能是由两个葡萄糖分子构成的二糖D.图乙所示物质名称为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答案】D【解析】【分析】图中甲可以代表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乙为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丙为二糖,丁为磷脂分子示意图。【详解】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二者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图甲X、Y中至少有一个是—NH2,A项正确;磷脂分子头部为亲水端,细胞膜的两侧均有水存在,磷脂分子排列在膜中磷脂双分子层的外侧,B项正确;图丙可能是由两个葡萄糖分子构成的麦芽糖,C项正确;图乙所示物质名称为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或腺嘌呤核糖核苷酸,D项错误。35.玉米、艾滋病病毒的核酸中各具有碱基和核苷酸的种类依次分别是()A.8、4和8、4B.5、4和5、4C.5、8和4、4D.8、4和5、4【答案】C【解析】【分析】类别DNA(脱氧核糖核酸)RNA(核糖核酸)基本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核苷酸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腺嘌呤核糖核苷酸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尿嘧啶核糖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鸟嘌呤核糖核苷酸 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胞嘧啶核糖核苷酸碱基腺嘌呤(A)、鸟嘌呤(G)腺嘌呤(A)、鸟嘌呤(G)胸腺嘧啶(T)、胞嘧啶(C)尿嘧啶(U)、胞嘧啶(C)碱基数目特点4种,A与T、G与C配对4种,A、U、G、C五碳糖脱氧核糖核糖分布主要在细胞核中主要在细胞质中【详解】玉米是真核生物含有两种核酸(DNA和RNA),含有5种碱基,8种核苷酸;艾滋病病毒只有一种核酸RNA,含有4种碱基,4种核苷酸,C正确。故选C。36.同自然界的许多物体一样,细胞也是由分子组成的。下图是细胞内几种有机物及其功能的关系图,m1、m2、m3、m4分别是有机物M1、M2、M3、M4的组成成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相同质量的M1和M2被彻底氧化分解,则M2的耗氧量多B.在HIV体内,将M4彻底水解,得到4种碱基,1种五碳糖和磷酸C.DNA和RNA的不同点只在于五碳糖和碱基种类的不同D.M3具有物质运输、催化、调节、免疫等多种功能【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题图是细胞内几种有机物及其功能的关系图,细胞中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主要储能物质是脂肪,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蛋白质,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核酸,据此判断大分子物质M1、M2、M3、M4的分别是糖类、脂肪、蛋白质和核酸,其基本组成单位m1、m2、m3、m4分别是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氨基酸、核苷酸。【详解】A、题图中的M1和M2分别是糖类和脂肪,脂肪分子中氧的含量远远少于糖类、而氢的含量多,所以相同质量的糖类和脂肪被彻底氧化分解,脂肪的耗氧量多,A正确;B、在HIV体内,遗传物质是RNA,所以将M4彻底水解,只能得到4种碱基(A、U、C、G),1种五碳糖(核糖)和磷酸,B正确;C、DNA与RNA的不同点除了五碳糖和碱基的不同外,还有结构的不同,DNA一般是双链,RNA一般 是单链,C错误;D、题图中的M3是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结构多样,在细胞中承担的功能也多样,蛋白质的功能有运输(如载体蛋白)、催化(如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调节(如胰岛素)、防御(如抗体)等,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结合细胞内几种有机物及其功能的关系图,考查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知识,考生对细胞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核酸的基本组成和功能的识记和理解是解题的关键。37.生命科学常用图示表示微观物质的结构,图1~3分别表示植物细胞中常见的三种有机物,则图1~3可分别表示()A.多肽、RNA、淀粉B.DNA、RNA、纤维素C.DNA、蛋白质、糖原D.蛋白质、核酸、糖原【答案】A【解析】【分析】图中每个小单位可认为是单体,然后由单体聚合形成多聚体,即图中三种物质都属于生物大分子,生物大分子包括蛋白质、核酸、多糖。结合题干中“植物细胞中常见的三种有机物",植物特有的多糖为淀粉和纤维素。【详解】A、构成蛋白质(多肽)的氨基酸有21种,图1中至少包含7种单体,图1可能是7种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肽链;RNA是4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脱水缩合形成,图2中有4种单体,图2可能是RNA;淀粉是多糖,由若干个葡萄糖脱水缩合形成,图3只有一种单体,图3可能是淀粉,A正确;B、DNA是4种游离的脱氧核糖核苷酸脱水缩合形成,与图1中单体种类数不符,B错误;CD、糖原是动物细胞内特有的储能物质,植物细胞内没有糖原,CD错误。故选A。38.由1分子磷酸、1分子碱基和1分子a构成了化合物b,如图,则叙述正确的是( ) A.若m为腺嘌呤,则b肯定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B.在噬菌体、幽门螺杆菌体内b均为4种C.若m为胸腺嘧啶,则在玉米细胞中b有一种D.若a为脱氧核糖,则由b构成的核酸水解,得到的化合物最多有8种【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核酸,考查对核酸种类、结构的理解和识记。明确DNA和RNA组成的异同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详解】若m为腺嘌呤,b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或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项错误;幽门螺杆菌含有DNA和RNA,含有8种核苷酸,B项错误;胸腺嘧啶只参与DNA中脱氧核苷酸的组成,C项正确;若a为脱氧核糖,则b为脱氧核苷酸,彻底水解后得到的化合物有磷酸、脱氧核糖、4种含氮碱基共6种化合物,D项错误。【点睛】DNA、RNA水解产物的比较项目DNARNA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初步水解产物4种脱氧核苷酸4种核糖核苷酸彻底水解产物脱氧核糖、含氮碱基和磷酸核糖、含氮碱基和磷酸39.下列关于细胞骨架的叙述,错误的是()A.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可以锚定并支撑细胞器B.包裹着蛋白质的囊泡可沿细胞骨架移动到细胞膜C.变形虫摄取颗粒物时发生的形态改变依赖于细胞骨架D.小麦细胞有细胞壁的支持和保护,因此其无细胞骨架【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中由蛋白质聚合而成的三维的纤维状网架体系。细胞骨架在细胞分裂、细胞生长、细胞物质运输、细胞壁合成等等许多生命活动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详解】A、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中由蛋白质聚合而成的三维的纤维状网架体系,细胞骨架可以维持细胞形态,锚定并支撑着许多细胞器,A正确;B、细胞骨架与细胞物质运输有关,包裹着蛋白质的囊泡可沿细胞骨架移动到细胞膜,B正确;C、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中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的网架结构,变形虫等动物细胞形态的改变依赖于细胞骨架,C正确;D、小麦细胞属于真核细胞,细胞中也具有细胞骨架,D错误。故选D。40.下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②B.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与①的种类和数量有关C.②是静止的,①是运动的,所以细胞膜具有流动性D.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答案】C【解析】【分析】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1)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具有流动性。(2)蛋白质分子镶嵌或贯穿磷脂双分子层,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3)细胞膜上的一些蛋白和糖类结合形成糖蛋白,叫做糖被,糖蛋白具有润滑、保护和细胞表面的识别作用。细胞膜表面还含有糖类和脂质分子结合成的糖脂。图中①是蛋白质分子,②是磷脂双分子层。【详解】A、图中①是蛋白质分子,②是磷脂双分子层,②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A正确;B、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其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与①种类和数量有关,B正确;C、②磷脂分子是运动的,大多数①蛋白质分子也是运动的,所以细胞膜具有流动性,C错误;D、细胞膜让水分子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D正确。故选C。41.如图表示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三种方式,叙述错误的是() A.精子和卵细胞受精时要发生图B所示的信息交流方式B.图C中植物细胞依靠胞间连丝交流信息,也能交换物质C.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都依赖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与信号分子结合D.胰岛素调节血糖过程中,信息交流方式与图A所示相同【答案】C【解析】【分析】1、图A表明,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随血液流到全身各处,与靶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进行信息传递。2、图B表示的是细胞膜直接接触,③表示的是信号分子,如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就是细胞膜直接接触。3、图C表示,高等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传递信息。【详解】A、精子和卵细胞依靠膜上糖蛋白的识别,靠细胞与细胞的直接接触进行信息传递,A正确;B、高等植物细胞间可以依靠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也可以交换某些物质,B正确;C、高等植物细胞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不经过靶细胞膜上的受体与信号分子结合,C错误;D、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分泌后,随血液流到全身各处,与靶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进行信息传递,信息交流方式与图A所示相同,D正确。故选C。42.如图是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是双层膜,将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隔开B.②是核仁,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C.细胞核内的DNA、RNA均可通过③进入细胞质D.⑤表示高尔基体,参与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答案】A【解析】【分析】图示表示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图中①为核膜,②为核仁,③为核孔,④为染色体,⑤为内质网。【详解】A、①为核膜,是双层膜可将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隔开,A正确;B、②为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细胞核才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B错误;C、③为核孔,是一种选择透过性结构,DNA不能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C错误;D、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⑤不是高尔基体,应为内质网,可参与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D错误。故选A。43.下图为研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漏斗内溶液(S1)和漏斗外溶液(S2)为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水分子可以透过半透膜,而蔗糖分子则不能。当渗透达到平衡时,液面差为m。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渗透平衡时,烧杯中的水分子仍然能够进入漏斗B.渗透平衡时,溶液S1的浓度大于溶液S2的浓度C.平衡后若吸出漏斗中高出烧杯液面的溶液,再次平衡时m将增大D.平衡后若吸出漏斗中高出烧杯液面的溶液,再向烧杯中加入适量同初始S2浓度相等的蔗糖溶液,再次平衡时m将减小【答案】C【解析】【分析】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是具有半透膜,半透膜两侧具有浓度差,渗透平衡时液面差△h与浓度差的大小有关,浓度差越大,△h 越大;图中由于漏斗内的溶液浓度高,因此烧杯中的水分子通过渗透作用进入漏斗,使漏斗内液面升高,渗透平衡时△h会产生压力与漏斗内因溶液浓度差产生的压力的大小相等,因此漏斗内的浓度仍然大于漏斗外。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原生质层由细胞膜、液泡膜及两者之间的细胞质组成。【详解】A、渗透平衡时,烧杯中的水分子仍然能够进入漏斗,即进入漏斗和流出漏斗的水达到动态平衡,A正确;B、图中由于漏斗内的溶液浓度高,因此烧杯中的水分子通过渗透作用进入漏斗,使漏斗内液面升高,渗透平衡时△h会产生压力,与漏斗内因溶液浓度差产生的压力的大小相等,渗透平衡时,两种溶液的浓度是S1浓度>S2浓度,B正确;C、达到渗透平衡时,漏斗内的溶液(S1)浓度下降,漏斗内溶液(S1)和漏斗外溶液(S2)浓度差下降,此时若吸出漏斗中高出烧杯液面的溶液,再次平衡时m将变小,C错误;D、若吸出漏斗中高出烧杯液面的溶液,则会继续发生渗透吸水,平衡后漏斗外溶液浓度升高,向烧杯中加入适量同初始S2浓度相等的蔗糖溶液,会导致两侧溶液浓度差降低,再次平衡时m将减小,D正确。故选C。44.下图表示将相同生理状态的三个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放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的状态(细胞均具有活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此时图中各细胞液的浓度大小依次是丙>甲>乙B.图中所示三种状态的细胞中吸水能力最强的是乙C此时图中甲、乙、丙细胞均没有水分子出入D.丙细胞中①处的溶液不可能是外界溶液【答案】A【解析】【分析】渗透作用是指水分通过半透膜从低浓度溶液一侧向高浓度溶液一侧的扩散。成熟的植物细胞具有中央大液泡,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称为原生质层,当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外界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原生质层与细胞壁逐渐分离,称为质壁分离。【详解】A、三个细胞初始时细胞液浓度相同,终末状态时,细胞液失水量大小依次是丙>甲> 乙,故细胞液的浓度大小依次是丙>甲>乙。A正确;B、吸水能力取决于渗透压,丙渗透压最大,吸水能力最强。B错误;C、此时,三个细胞水分进出达到平衡状态,不是没有水分子出入。C错误;D、①处是细胞壁和细胞膜之间,由于细胞壁是全透性的,所以①处是外界溶液。D错误。故选A。45.已知21种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是128,现有一蛋白质分子,由三条多肽链组成,共有肽键97个,则此蛋白质的分子量约为()A.11036B.11054C.12544D.12800【答案】B【解析】【分析】在蛋白质分子量的计算时,要掌握计算的规律,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总分子量-脱去的水分子的分子量。而在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的过程中,脱去的水分子数=氨基酸数-肽链条数=肽键数。【详解】蛋白质是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因此计算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目×氨基酸的平均分子质量-失去水的数目×水的相对分子质量=(97+3)×128-97×18=11054,即B正确。故选B。【点睛】二、非选择题(共40分)46.如图是两种生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图甲和图乙是两种高等生物细胞,则图中结构1-14中不应该出现的是[]______和[]______。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是______(2)甲中和能量转化关系最密切的细胞器为[]______;乙中由双层膜包被的结构有______(填序号,答全给分);图中9的作用和7不完全相同,9特有的作用是与______的形成有关;7和某种具有“消化”作用的细胞器的形成有关,这种细胞器是______。 (3)14中功能最重要的结构是______。(4)乙图是______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作出此判断的依据是此细胞具有______。(5)病毒与图示生物在结构上的显著不同之处是______。【答案】(1)①.4叶绿体②.13中心体③.差速离心法(2)①.3线粒体②.10、11、14③.细胞壁④.溶酶体(3)染色质(体)(4)①.低等植物②.有11叶绿体和13中心体(5)无细胞结构【解析】【分析】图中1是中心体,2是细胞膜,3是线粒体,4是叶绿体,5是细胞溶胶(细胞质基质),6是核糖体,7是高尔基体,8是液泡,9是高尔基体,10是线粒体,11是叶绿体,12是核糖体,13是中心体,14是细胞核。【小问1详解】图甲是高等动物细胞,图乙是高等植物细胞,图甲中不该出现4叶绿体,图乙中不该出现13中心体;差速离心主要是采取逐渐提高离心速度的方法分离不同大小的细胞器。【小问2详解】图甲中3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能量代谢的中心,和能量转化关系最密切;乙中由双层膜包被的结构有10线粒体、11叶绿体、14细胞核;9是高尔基体,在植物细胞中参与细胞壁的形成;7是高尔基体,在动物细胞中参与蛋白质的加工、分拣、运输,高尔基体断裂形成小泡,小泡内若含多种水解酶具有“消化”作用,则该小泡构成的细胞器是溶酶体。【小问3详解】14是细胞核,其中功能最重要的结构是染色质(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细胞的遗传物质,染色质是遗传物质的载体,控制生命活动。【小问4详解】乙图含有11叶绿体、13中心体,是低等植物示意图。小问5详解】图示生物含有细胞结构,而病毒无细胞结构。47.如图分别表示生物体内的生物大分子的部分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三种物质都是由许多单糖连接而成的,其中属于植物细胞中储能物质的是______。(2)图乙所示化合物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可用图中字母______表示,各基本单位之间是通过______(填①②或③)连接起来的。(3)图丙所示化合物的名称是______,是由______种氨基酸形成的。【答案】(1)淀粉(2)①.核苷酸②.b③.②(3)①.四肽##多肽②.3##三【解析】【分析】分析甲图:甲图为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的结构模式图,它们都是以葡萄糖为基本单位聚合形成的生物大分子。分析乙图:乙图为核苷酸链片段,其中②是磷酸二酯键,b是核糖核苷酸。分析丙图:丙图中化合物是由4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形成的四肽,其中①是氨基,②④⑥⑧都是R基团,③⑤⑦都是肽键;⑨是羧基。【小问1详解】由题图知,淀粉、纤维素、糖原都是由单体葡萄糖聚合形成的多聚体;其中淀粉和纤维素是植物细胞中特有的多糖,纤维素不是能源物质,是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糖原是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是淀粉。【小问2详解】乙图为核苷酸链片段,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即图中字母b所示的结构,各基本单位之间是通过②磷 酸二酯键连接起来的。【小问3详解】丙图所示多肽为四肽,四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形成四肽时,其中④和⑧相同,故有3种氨基酸。48.下图表示生物膜系统的部分组成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为了研究某分泌蛋白的合成,向细胞中注射3H标记的亮氨酸,这种研究方法称______。放射性依次出现在______→______→高尔基体→细胞膜及分泌物中,此过程需要______(写细胞器)供能。若3H标记的氨基酸缩合产生了3H2O,那么水中的H可能来自于氨基酸的______(填写基团)。(2)能够大大增加生物膜面积的是______,它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______合成的车间。(3)在分泌蛋白加工分泌运输过程中,乙的膜面积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囊泡与特定部位膜的融合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______(特性)。(4)参与分泌酶蛋白形成的具膜的细胞器有______。这些生物膜的基本骨架是______。【答案】(1)①.同位素标记法②.核糖体③.内质网④.线粒体⑤.羧基和氨基(2)①.内质网②.脂质(3)①.不变②.一定的流动(4)①.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②.磷脂双分子层【解析】【分析】1、生物膜的主要化学成分是脂类和蛋白质,糖类次之,基本骨架为磷脂双分子层,生物膜的存在,不仅作为屏障为细胞的生命活动创造了稳定的内环境,介导了细胞与细胞、细胞与基质之间的连接,而且还承担了物质转运、信息的跨膜传递和能量转换等功能,这些都是由生物膜的结构决定的。2、溶酶体结构和作用:(1)形态: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膜上有许多糖,防止本身的膜被水解。(2)作用: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3、由图分析可知,甲是内质网,乙是高尔基体。【小问1详解】 为了研究某分泌蛋白的合成,向细胞中注射3H标记的亮氨酸,这种研究方法是同位素标记法。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多肽→内质网对其进行初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故放射性依次出现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及分泌物中,此过程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若3H标记的氨基酸缩合产生了3H2O,水中的氢来自氨基酸的羧基和氨基。【小问2详解】内质网内连核外膜,外连细胞膜,这能够大大增加细胞内膜面积;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小问3详解】乙表示高尔基体,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中首先与来自内质网的囊泡融合,然后自身形成囊泡对蛋白质进行运输,这个过程中其结构的膜面积基本不变。囊泡与特定部位膜的融合过程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的结构特点。【小问4详解】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生物
发布时间:2023-12-05 19:40:01 页数:31
价格:¥2 大小:1.17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