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湖北省沙市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0

2/10

剩余8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2023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考试时间:2023年11月3日一、选择题(20题,每题3分,共60分)1.商代和西周的文字是统一的。春秋以降,关东各国文字日趋分化,俗体流行。到战国时,各国“文字异形”,与传统写法大相径庭,只有周王室和秦国文字是在传统的正体写法基础上稳健发展。这反映出(  )A.秦国对西周制度与文化的坚守B.经济发展道路差异导致文字分化C.秦国对传承华夏文化有所贡献D.正体俗体之别是华夷之辨的表征2.周代礼乐制度中,“礼”讲究差异,“乐”则讲究和同。“乐”的功能就是使君臣之间、父子之间显得“和合”,增加凝聚力、亲和力。这反映出周代“乐”的主要目的是(  )A.稳定统治秩序B.体现贵贱有序C.调节人们情绪D.凝聚家族亲情3.下表是秦朝九卿的名称和职能,据此可知秦朝(  )名称主要职能名称主要职能郎中令宫中警卫宗正皇室宗族卫尉宫门警卫廷尉司法和首都警卫少府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典客少数民族事务太仆宫廷车马治粟内史国家财政和税收奉常宗教、礼仪和教化 A.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B.官僚政治逐步取代了贵族政治C.确立了强干弱枝的中央集权制度D.政治体制有明显家国同构色彩4.封泥是古代信函文书封缄的实物遗存,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下图为秦“右丞相印”封泥,在下列研究主题中,它最适合用来研究秦代(  )A.中央政府机构的设置B.手工业经营发展水平C.官僚政制的运作方式D.地方职官体系的变迁5.“云梦睡虎地秦简”考古发现,被当时《秦律十八种》的编者集中使用最早、最长的部分几乎都是关于官吏行为的法律、考核官员的方法等。这说明秦律制定(  )A.有利于中央决策传输到地方B.加强了皇帝对官员监督控制C.防止了官僚机构的贪污腐败D.完善了中央机构的运作体系6.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7.论及“汉承秦制”,有学者指出:“尽管表面上与秦及其制度划清了界限。但汉朝实质上重建了秦的中央集权官僚政治。”下列项中能够体现上述认识的是(  )A.分封诸侯王,郡国并存B.划分监察区,建立十三部刺史C.限制相权,建立“中朝”决策机制D.设司隶校尉,加强对官吏的监督8.图1为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出土的东汉墓壁画(局部),描绘了农业生产的场景。据此可推知,东汉时期该地区(  )图1A.存在大量戍边军民B.生计方式受中原影响C.耕作方式日益完善D.农耕经济占优势地位9.东晋建立之初,琅琊王氏当权。此后,颍川庾氏、谯国桓氏、陈郡谢氏、太原王氏等家族相继掌权。上述材料反映了东晋(  )A.地方出现众多割据政权B.士族专权C.宗室诸王争夺中央权力D.国力强盛10.隋朝在大量修建官仓的同时,又在乡间广建义仓。这些义仓主要用于(  )A.供应朝廷B.平抑市场物价C.赈灾救济D.地方政府开支11.唐朝定制是中书省掌草拟诏令,门下省掌审议封驳,尚书省掌承旨执行。后唐太宗发现中书省、门下省长官颇多龃龉扯皮之事,于是在门下省下面设政事堂,形成统一的中央行政决策机制,集体商议并处理军国事务,由是鲜有败事。这说明当时政事堂的设立(  )A.扩大了封建君主的权力B.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C.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D.缓和了各部门之间的矛盾12.下图为唐代告身(官员接受官职的凭证)书写格式示意图。该图说明唐代告身(  )①由中书省和门下省官员共同草拟②在皇帝画可同意后交门下省审议③最终由尚书省的官员签署并颁下④可体现三省相互牵制又分工配合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13.表1土地规模(亩)户数户数比例20以下2417.3%20~13010374.1%131~300107.2%300以上21.4%小计139100%表1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A.自耕农经济盛行B.土地集中现象突出C.均田制破坏严重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14.780年,唐朝实行两税法,规定:每户按人丁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据此可知,两税法的实施(  )A.抑制了土地兼并B.加重了农民的赋税负担C.减轻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D.标志着征税依据由人丁转为财产15.图5是汉代画像石中的“羽人”形象,蕴含着羽化升天的意思;图6是唐代莫高窟“散花飞天”形象。隋唐时披着佛教飞天的大巾、穿上长裙的无羽而飞的“飞天”普遍存在。这说明(  ) 图5                     图6A.宗教与宫廷画结合催生地域特色文化B.三教合一促进文人画的形成发展C.浪漫主义风格始终是古代艺术的主流D.多种文化交流融合推动艺术创新16.北魏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总结出一套个体农户农副兼营的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反复强调农户不要过度扩大耕种面积,“宁可少好,不可多恶”。这表明(  )A.精耕细作的目的是追求农业收益的最大化B.精耕细作农业遏止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C.个体农户为主体的耕作模式抑制农业的进步D.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导致耕作模式的转变 17.中国古代关于行政区划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山川形便和犬牙交错两条原则。周振鹤在《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十六讲》一书中指出,在中国历史上,这两条原则是同时并用的,但越到后来,犬牙交错的原则越占上风。这一变化反映了(  )A.地理因素决定了行政区划B.行政区划调整日益简单化C.中央集权日趋加强的趋势D.行政区划调整具有反复性18.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  )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19.宋代,张载提出“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王安石主持编订《三经新义》、程颐著《周易程氏传》、朱熹编撰《四书章句集注》。这说明该时期(  )A.空疏无具的风气盛行B.科举制发展亟需标准化教材C.理学已成为主流思想D.儒士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意识20.表3唐宋时期美术家地域分布统计表比较项中原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其他地区唐朝73%11%6%10%北宋63%17%10%10%南宋6%26%65%3%——据俞建华《中国美术家人名词典》(赵雅辞统计)整理某研究者据此得出“经济重心南移导致文化重心南移”的结论。该研究者(  )A.能严谨地进行历史推论B.准确运用了唯物史观C.忽视了政治因素的影响D.所依据的史实不正确二、非选择题(2题共40分)21.(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代秉承历史传统,承袭了“恩威并施,羁縻治之”的治理政策,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怀柔远人,义在羁縻”的政治制度——羁縻府州制。唐朝的羁縻制度分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在唐朝军事力量笼罩之下的地区设立的羁縻州、县,其长官由部族首领世袭,内部事务自治,并进行象征性的进贡,但要忠于中原政府、不得吞并其他羁縻单位和内地州县,以及按照要求提供军队等,实际上中原政权将其视为领土的一部分,文书用“敕”;第二种是所谓的内属国,如疏勒、南诏、契丹等,一般封为都督或郡王,有自己的领土范围,但是其首领的政治合法性来自于中原政府的册封,不能自主,中原政权将其视为臣下,文书用“皇帝问”;第三种是所谓的“敌国”和“绝域之国”,如吐蕃、回纥、日本等,虽然可能亦有册封,然多为对现实情况的追认,其首领的统治合法性并不依赖中原政权的册封,中原政权的文书多用“皇帝敬问”。——摘编自李振中《初唐夷夏观、藩属观、天下观与极盛疆域的形成关系论略》 材料二1941年5月1日,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了《陕甘宁边区纲领》,其中规定:“依据民族平等原则,……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1945年10月23日,中央在关于内蒙工作方针的指示中指出:“对内蒙的基本方针,在目前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46年2月18日,更明确指出:“根据和平建国纲领要求民族平等自治,但不应提出独立自治口号。”1947年5月1日,党领导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省一级的内蒙古自治区。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后来,民族区域自治又明确载入历次宪法,成为我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摘编自《民族区域自治大事纪要》(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唐王朝实施羁縻政策的特点及其意义。(10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共产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中国古代羁縻政策的不同,并简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影响。(10分)22.(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为加强边防,唐在沿边重镇设立节度使。节度使最初只掌兵权,后来总揽军、政、财、监之权,权重势雄,独霸一方。安史之乱后,藩镇“相望于内地”,“屯重兵,多以赋入自赡”,“喜则连衡(横)而叛上,怒则以力相并”。宋太祖即位后,革除前朝之弊,“申命诸州,度支经费外,凡金帛以助军实,悉送都下,无得占留”,并采取派遣官员监察地方等多项措施,“由是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宋太宗时,节度使掌控的支郡也被收回,从此“无复领支郡者”。元朝变革地方行政制度,设立行省。行省官员常以“藩大臣”和封疆大吏自居,替朝廷镇守地方;凡行政号令和公文申禀,“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省)而后行”。——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唐、宋、元时期中央政权对地方的治理措施。(12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从唐朝至元朝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的规律和发展趋势。(8分) 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历史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CADABAABBC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DACDACCDC1.【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商代和西周的文字是统一的,春秋以来,关东各国文字日趋分化,战国时各国“文字异形”,只有周王室和秦国文字是在传统的正体写法基础上稳健发展,由此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关东各国文字日趋分化,而只有秦国继承了商周文字,继续发展,这反映了秦国通过文字的继承传承了华夏文化,故选C项;材料反映秦国通过文字传承了华夏文化,而秦国在战国时期通过商鞅变法废除了井田制、分封制,并未对西周制度和文化坚守,排除A项;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各国经济发展道路基本一致,所以并非经济发展导致文字的分化,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西周以来形成的华夷之辨,居于东方的六国才被认为华夏文明的正宗,所以正体俗体之辨并非是华夷之辨的表征,排除D项。2.【答案】A【解析】礼、乐两者相辅相成,材料中“礼讲究差异,乐则讲究和同”表明以“礼”来严格区别等级秩序,同时又以“乐”来凝聚“礼”的等级秩序,以稳定统治,故选A项;B项与材料中“使君臣之间、父子之间显得‘和合’,增加凝聚力、亲和力”不符,排除B项;“增加凝聚力、亲和力”是家国总体层面而非个体的情绪,排除C项;“君臣之间”是国家政治层面,不仅仅是家族亲情,排除D项。3.【答案】D【解析】九卿是国家的行政机构,但从表格中可以看出,郎中令、卫尉、少府、宗正等都是主要处理皇家事务的,体现了家国同构的色彩,故选D项;九卿的职责分工表看不出国家是否统一,排除A项;官僚政治是在中央对官员的选拔和任命的基础上建立的,贵族政治是建立在贵族血缘和世袭基础上的,九卿的任职来源在表格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材料没有地方制度,无法判断是否强干弱枝,排除C项。4.【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秦朝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度,其中丞相辅佐皇帝,总领百官,故选A项;根据材料“封泥是古代信函文书封缄”可知,封泥是官方信件往来的必备材料,与手工业的经营水平无关,排除B项;官僚政制的运作方式主要体现在政府各部门的具体运行方式和过程,排除C项;丞相属于中央官制,排除D项。5.【答案】B【解析】据材料“云梦睡虎地秦简”中“使用最早、最长的部分几乎都是关于官吏行为的法律、考核官员的方法等”体现了皇帝对官员监督控制,故选B项;据材料“关于官吏行为的法律”,我们无法得出这个官吏在哪里就任,所以无法说明是传输到地方,排除A 项;结合所学“防止了”明显与史实不符,说法太绝对,排除C项;材料没有说明中央还是地方,无法证明完善了中央机构的运作体系,排除D项。6.【答案】A【解析】从材料可知汉宣帝强调的是天子与称职郡守能维护天下稳定,后被历代帝王重申,可知古代重视地方官吏的管理,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中央和地方权力关系的变化,故B项错误;“良二千石(郡太守)”意思是称职的郡守,后来帝王采用的是维护官吏清廉的观念,而不是采用汉代的地方行政制度,故C项错误;D项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不符,故D项错误。7.【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汉承秦制”、“表面上与秦及其制度划清了界限。但汉朝实质上重建了秦的中央集权官僚政治”,结合所学,汉代统治者认为秦灭亡的重要原因就是废分封、行郡县,表面对郡县加以否定,但汉并未废除郡县制,而是实行郡国并行制,故A项正确;汉武帝划分监察区,创立地方监察制度,故B项错误;汉代中外朝制度,是对秦丞相制度的继承和发展,故C项错误;司隶校尉由汉代创设,是监督京师和京城周边地方的秘密监察官,故D项错误。8.【答案】B【解析】据材料“描绘了农业生产的场景”可知东汉时期内蒙古地区生计方式受中原影响,存在农耕经济,故选B项;仅一幅壁画,未知人数,排除A项;没有对比,无法说明日益完善,排除C项;内蒙古地区主要是游牧经济,排除D项。9.【答案】B【解析】东晋建立后,先后由王氏、庾氏、桓氏、谢氏等家族相继掌权,这说明东晋门阀士族权势强大,形成了士族专权局面,故选B项;割据指以武力占据部分地区,在一个国家内形成独立地区,对抗中央朝廷的局面,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颍川庾氏、谯国桓氏、陈郡谢氏、太原王氏”是世家大族,而不是宗室诸王,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地方世家大族相继掌权,与国力强盛无关,排除D项。10.【答案】C【解析】略11.【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在政事堂设立之前,“中书省、门下省长官颇多龃龉扯皮之事”,在政事堂设立之后,“形成统一的中央行政决策机制,集体商议并处理军国事务”“由是鲜有败事”,说明政事堂的设立,使得中央政府各部门的行政效率得到了提高,故选B项;题干之意主要涉及解决中央各机构部门之间的行政效率低下问题,而非扩大君主的权力,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古代中国,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一直存在,直到明太祖朱元璋废丞相之后,这对矛盾才得以解决,排除C项;通过题干内容可知,唐太宗设立政事堂的出发点在于解决“中书省、门下省长官颇多龃龉扯皮之事”,即要提高行政效率问题,而不是缓和各部门之间的矛盾,排除D项。12.【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中《告身格式示意图》可知,它是由三省长官共同负责,而不仅仅是中书省和门下省,故①错误;根据《示意图》可知,告身在皇帝画可同意后交由尚书省,而不是门下省,故②错误;根据《示意图》可知,告身最后是由尚书省官员签名,说明其最终要由尚书省的官员签署并颁下,故③正确;根据《示意图》可知,一个告身需要三省长官同意并签名,体现出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分工配合,故④正确;选择D项符合题意。 13.【答案】A【解析】根据表1可知拥有20—130亩土地的自耕农户数比例达到74.1%,说明会当时该地自耕农经济盛行,故A项正确;拥有300亩以上土地的地主仅有2家,而拥有20—130亩土地的自耕农有103家,说明当时该地土地集中现象并不严重,故B项错误;唐朝中期实行“两税法”后均田制瓦解,此时为唐朝后期,均田制已经瓦解,并且材料无法判断当地是否实行均田制,故C项错误;仅凭拥有不同土地规模的户数及所占比例无法判断农业生产效率是否提高,故D项错误。14.【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租庸调制之下,农民不管土地财产多少,每年都要向政府纳“租”和给官府服劳役,但是两税法实行之后,就改变了租庸调制“以丁身为本”的征税原则,这就意味着封建政府对人民的人身控制有所减弱,故选C项;两税法的内容主要涉及农民如何交纳赋税,与地主的土地兼并无关,排除A项;两税法征收的标准在于“资产”,即实际纳税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多少改变了负担不均的现象,也就不会加重农民的赋税负担,排除B项;根据题干内容可知,两税法征收的标准确实发生了变化,但是这仅是其意义的一个方面,而题干之意主要在于论述两税法的实施对人身依附关系的变化,排除D项。15.【答案】D【解析】材料“羽化升天”反映出道家的影响,“披着佛教飞天的大巾”反映出佛教的影响,体现出多种文化交流融合推动艺术创新,故选D项;材料没有反映出这些画像属于特定地域的文化,排除A项;材料画像属于宗教画,与注重写意的文人画无关,排除B项;材料画像属于浪漫主义风格,但是没有体现出其主流地位,排除C项。16.【答案】A【解析】由“宁可少好,不可多恶”可看出作者的目的是反对粗放式的滥种,要求把每一块土地达到最理想的产出,故A项正确;作者反对扩大种植面积的目的是要求把每一块土地精耕细作,不浪费有限的土地资源,大土地所有制的产生是封建制度的必然结果,故B项错误;一家一户的生产单位恰好适合在有限的土地上精耕细作,与“抵制农业的进步”不符,故C项错误;在北魏时期,人地矛盾还没有尖锐的程度,明清时期比较明显,故D项错误。17.【答案】C【解析】据所学可知,如果按照山川形便原则来进行行政区划很容易导致地方割据局面,为了避免这一弊端的出现,从元朝开始,行省的行政区划采用犬牙交错原则,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地方割据的基础,从而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据此可知,题干所述变化反映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逐渐加强的历史发展趋势,故选C项;据所学可知,地理因素能够影响行政区划,但是并不能扩大为“决定”,排除A项;题干“越到后来,犬牙交错的原则越占上风”说明行政区划越来越复杂化,而不是“简单化”,排除B项;题干述及的是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原则,并没有述及行政区划调整的“频度”,排除D项。18.【答案】C【解析】中国古代实行防御性的海洋政策,政府不鼓励海洋开发,故A项错误;宋代受理学影响,女性社会地位低下,对女性神话人物的民间崇拜,并不意味着女性地位的提高,故B项错误;东南沿海地区的民间崇拜得到了政府认可,反映出随着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其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故C项正确;朝廷认可东南沿海地区民间崇拜,是维护 统治的需要,不能表明其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故D项错误。19.【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张载提出‘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王安石主持编订《三经新义》、程颐著《周易程氏传》、朱熹编撰《四书章句集注》”可知该时期的学者继承先秦儒家修齐治平的传统,怀着平天下的崇高理想,编著阐释先秦儒家经典,是谓“为往圣继绝学”,体现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故选D项;空疏无具指的是空洞没有价值,而这些学者在治学理念和阐述实践中对先秦儒家社会责任意识和历史担当精神都有自觉的继承,精神崇高,学问扎实,排除A项;材料强调王安石、程颐、朱熹是在践行“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而编订了一些书籍,并未体现书籍与科举制的关系,排除B项;材料只是反映了一些理学家对先秦儒学的继承以及对儒家经典的阐释,没有说明他们的影响以及在思想界的地位,无法得出理学已成为主流思想,排除C项。20.【答案】C【解析】文化重心的南移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且中国古代文化是为政治服务的,文化重心的变化除了受经济因素影响也会受政治因素影响,故选C项;经济重心南移只是文化重心南移的原因之一,并不是决定性因素,且美术家所在地域不能完全代表文化重心,因此,该研究者的结论不严谨,排除A项;唯物史观强调历史的所有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物质的丰富程度,且着眼于从总体上研究社会的一般结构和发展规律,该研究者虽看到了经济因素的作用,并未从整体上考察,因此并不能说是准确运用了唯物史观,排除B项;该研究者所依据的史实并非不正确而是不全面,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共2题共40分)21.【答案】(20分)(1)特点:因地制宜,分类实施;以德服人,恩威并施。(共4分,每点2分)意义:促进了民族间的联系和交往;为唐朝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共6分,答出三点得6分)(2)不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民族团结、平等、共同繁荣的政策;羁縻制度下的民族政治地位并不平等。(共4分,每点2分)影响:以人为本,尊重历史传统,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文化;是政治民主化的有益22.【答案】(1)唐朝:设置节度使,加强边防力量;赋予节度使较大权力。节度使最终形成尾大不掉,违背了初衷,削弱中央集权。(4分)宋朝:宋初实行改革,削夺节度使权力,弱化地方军力;监督地方行政,文臣执掌地方,加强对地方财政掌控。吸取前朝教训,多措并举,削弱地方权力,维护了中央集权;但也形成强干弱枝以及“三冗”局面。(4分)元朝:设置行省,执掌地方经济、军事大权;行省权力受中央节制。开创了行省制度;对地方权力管理宽严并举;巩固了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4分)(2)规律:中央和地方之间权力之争长期存在,相互影响;双方权力此消彼长,在动态平 衡中变化发展。(4分)趋势:通过变革与创新,中央对地方权力的分配趋于合理;中央集权不断加强。(4分)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3-11-30 11:45:02 页数:10
价格:¥2 大小:448.17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