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历史
>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3
2
/13
剩余11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2022级9月月考历史试卷考试时间:2023年9月14日一、选择题:本大题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1.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经历了夏商两代的邦联式统一、周代的分封制统一和秦汉以后的中央集权制统一三个阶段、三种模式。此学者的划分标准是()A.中央与地方的关系B.社会性质的变迁C.君主专制是否确立D.官僚政治的瓦解【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中的联邦式、分封制及中央集权均强调的是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关系,A项正确;材料与社会性质、君主专制及官僚政治的说法无关,排除BCD项。故选A项。2.士谱是记载士族门第的凭籍,庶族是不入士流的。但庶族地主为了抬高身价,往往杜撰身世伪造士谱,以跻身士流。此风始自魏晋,降及唐初依然未息。唐太宗重修《氏族志》时,一开始就提出“质诸史籍,考其真伪”的要求。对此解读合理的是,唐初()A.士族权力受到抑制B.庶族政治地位提升C.门阀观念依然浓厚D.史学重视考据方法【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以得出准确时空是唐初(中国)。据材料可知,庶族“杜撰身世伪造士谱”“降及唐初依然未息”,说明当时门阀观念突出,唐太宗重修《氏族志》时提出要“质诸史籍,考其真伪”,旨在把混入士流的庶族地主清除出去,这反映了对士族的维护,表明当时门阀观念依然浓厚,C项正确、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庶族政治地位提升,排除B项;“质诸史籍,考其真伪”是统治者维护民族身份的具体措施,并非史学重视考据方法的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3.前赵刘曜称帝后,沿用九品官人法,设立学校,肯定士族特权。前秦君主苻坚也曾“亲临太学,考学生经义优劣。问难五经,博士多不能对"。这些现象例证了()A.十六国统治者认同华夏文化B.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C.魏晋时期地方官学开始设立D.北朝政权采用汉族典章制度【答案】A 【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十六国时期。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十六国时期,前赵和前秦君主采用中原王朝的选官制度和学校教育制度来治理国家。因此这可以证明十六国统治者认同华夏文化,C项正确;孝文帝改革是北魏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地方官学的设立开始于汉朝,排除C项;北朝政权不是十六国时期,排除D项。故选A项。4.北宋后期,主张变法的王安石一派称赞诸葛亮以复兴汉室为己任的济世精神;司马光等守旧学者认为诸葛亮用法家权术治蜀,并非深得民心;二程、邵雍等游离于新旧两党之间,虽称赞诸葛亮有“王佐才”,但也批评其行事不合“王道”,甚至有违天道自然。三大派系的观点()A.体现儒家思想理念B.基于阶级利益的不同C.吸收佛教道教思想D.深受陆王心学的影响【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宋后期(中国)。材料反映了北宋时期改革派、守旧派、介于新旧之间的中间派三大派系观点虽有不同,但“济世精神”、“民心”、“王道”体现了其共同点,都奉行儒家思想理念,A项正确;三大派系都代表地主阶级利益,排除B项;材料看不出佛教和道教思想的影响,排除C项;陆九渊和王阳明分别南宋和明朝的思想家,材料反映的是北宋时期,排除D项。故选A项。5.家谱是家族传承的重要载体,有寻根问祖、敦亲睦族等重要作用。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官修谱牒兴盛,宋朝以后,流行私修,家谱走向了普通百姓的家族中。这种变化从侧面反映()A.选官制度发展演变B.宗法观念逐渐淡化C.市民经济发展繁荣D.社会主流思想改变【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可知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魏晋南北朝至隋唐、宋朝以后。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魏晋南北朝至隋唐官修谱牒兴盛,宋朝以后,流行私修,家谱走向普通百姓家族中。结合所学可知,宋朝以来科举制完善,门第观念日益淡化,因此谱牒修撰走向民间的普通百姓家。A项正确;材料反映了门第观念淡化,而不是宗法观念,排除B项;材料反映科举制的完善所引发门第观念淡化,而不是市民经济的发展,排除C项;社会主流思想仍然是儒家思想,并且材料与儒家思想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6.读表1,据此不能得出的认识是 表1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时期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金元明清高层政区州路行省布政使司省统县政区郡郡州州路、府、州府、直隶州/州府、直隶州县级政区县县县县县县州、县A.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B.州的地位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演进趋势C.政区层级的调整促进了地方自主性D.二级制和三级制是古代政区层级的主体【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注意题干限制词:不能。秦汉至明清,县级政区都是县,A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魏晋南北朝时期,州是高层政区,至隋唐时变为统县政区,清朝则为县级政区,故B项认识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演变是为中央集权服务,故C项“促进了地方自主性”说法是错误的,符合题意,为正确选项;从简表可知,秦汉与隋唐是两级制,而魏晋南北朝、宋金、元明清都是三级制,故D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的统一与中央集权制、从汉至元政治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中央集权制7.“开出晚清思想界之革命,所关尤重”、“斯时智慧骤开,如万流沸腾,不可遏抑”、“规模太大,志气太锐,包揽太多,同志太孤,举行太大。当此,排者、忌者、挤者、谤者,盈街塞巷,而上又无权,安能有成?”这些言语评价的是晚清时期的()A.“开眼看世界”B.洋务新政运动C.戊戌维新运动D.辛亥革命运动【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斯时智慧骤开,如万流沸腾,不可遏抑”、“规模太大,志气太锐,包揽太多,同志太孤,举行太大’’可知这一事件发生之时民众觉醒,群众基础薄弱,可以结合时代特征推知这一历史事件为戊戌变法,C项正确;开眼看世界时,规模不大,排除A项;洋务运动学习西方技术,此时民众尚未大规模觉醒,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没有依靠清政府,排除D项。故选C项。 8.下图是一处古代雅典剧场遗址。观剧是古代雅典公民的集体活动,剧作家会敏锐地抓住公民群体所普遍关心的问题,将城邦政务、社会矛盾等融入剧情;戏剧开演前,会把为国捐躯公民的子女请到剧场里的荣誉座席;观看戏剧的公民“一个挨着一个,胳膊碰着胳膊、腿碰着腿,情感会在他们之间流动”。下列对古代雅典观剧活动的解释,正确的是()A.是公民行使民主权力的方式B.增强了雅典公民的归属感C.说明所有雅典居民是平等的D.促进了不同民族间的交融【答案】B【解析】【详解】归属感,是个体与所属群体间的一种内在联系,是某一个体对特殊群体及其从属关系的划定、认同和维系,归属感则是这种划定、认同和维系的心理表现。材料“剧作家会敏锐地抓住公民群体所普遍关心的问题,将城邦政务、社会矛盾等融入剧情;戏剧开演前,会把为国捐躯公民的子女请到剧场里的荣誉坐席。”中雅典城邦的做法是让更多的公民看到雅典城邦是怎样对待为国捐躯公民的子女的,是宣扬雅典公民与雅典的一种内在联系,这有利于鼓励更多的城邦公民积极参军维护城邦利益,培养公民的集体意识,增强雅典公民的归属感,材料“观看戏剧的公民‘一个挨着一个,胳膊碰着胳膊、腿碰着腿,情感会在他们之间流动’。”正是这种归属感增强的表现,B项正确;剧场也不是雅典公民行使权力的地方,观剧也不是雅典公民行使民主权力的方式,排除A项;雅典公民指雅典本帮成年男性,是雅典的少数人,与雅典居民不是一个概念,排除C项;观剧是古代雅典公民的集体活动,与其他民族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9.公元前479年,希腊联军在抗击波斯的决定性战役——普拉提亚战役中取胜,迫使波斯军队全部撤离希腊半岛。但由于雅典的将领是贵族阿里斯提德,这场战役在当时雅典民众中很少被提及。这反映出雅典()A.民众已有一定的民主意识B.民主政治的弊端已显现C.城邦国家权力被贵族滥用D.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尖锐【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前479 年(古希腊)。普拉提亚战役的胜利对全希腊来说意义重大,但因为雅典方面的将领是贵族阿里斯提德,这场战役在当时雅典民众中很少被提及。这说明,当时的雅典民众并不是盲目崇拜贵族,而是有了自己的判断,有一定的民主意识,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并非关于城邦事务的决策问题,不能说明民主政治存在弊端,排除B项;虽然阿里斯提德是贵族,但题干没有说明城邦国家权力被贵族滥用,排除C项;民众很少提及这场战役与雅典将领是贵族有关,但题干中并未提及到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排除D项。故选A项。10.某学者整理出中世纪西欧国王与贵族的契约内容,如表所示。这反映了()序号契的内容1国王只能是贵族中的一员,只是受到贵族们的拥戴才成为国王2国王不能单独行使权力,必须同某些形式的贵族会议其掌权力3国王行使权力只限于王室直辖领地,在这些范围之外,每个封建领主就是他自已领地内的政府首脑4国王和他的主要臣属、附庸之间的政治关系,是一种对等的契约关系A.国王权力受到一定限制B.封君封臣制的逐渐瓦解C.贵族权力威胁国王权力D.契约关系受到制度保障【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古西欧。依据材料,国王与贵族是一种对等的契约关系,只有受到贵族们的拥藏才成为国王.说明国王权力受限,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封君封臣制的瓦解,排除B项;C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故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契约关系得到制度保障,排除D项。故选A项。11.有学者评价欧洲某项制度的实施,“在此之前,王权式微,大领主掌握着自己领地的权力,封建割据严重,国王无力控制政治局势。在此之后,国王权力大大加强,专制主义成分强化。”据此判断,此项制度是( )A.雅典的城邦民主制B.罗马的贵族寡头制C.英国的议会君主制D.法国的等级君主制【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古时期(欧洲)。据材料“王权式微,大领主掌握着自己领地的权力,封建割据严重”和“国王权 力大大加强,专制主义成分强化”及所学知识可知,中古时期早期,王权受到领主的限制,法国通过建立等级君主制极大强化了王权,专制主义成分强化,D项正确;雅典民主制下没有国王,排除A项;罗马的贵族寡头制下没有国王,排除B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在加强王权过程中奉行的内外政策失败,遭到了贵族、骑士和市民的反对,英国建立了议会君主制,议会的权力逐渐加强,不符合材料“国王权力大大加强,专制主义成分强化”,排除C项。故选D项。12.抗战时期的陕甘宁边区高度重视扶贫工作,一方面开展直接救济,保障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另一方面重视基础设施建设,为发展生产创造条件,开展以工代赈,为人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这体现了陕甘宁边区扶贫工作()A.促进了三三制原则的实施B.推动边区工业的发展C.开创我党社会保障的先河D.具有标本兼治的特点【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1到1945年的中国。材料表明在陕甘宁边区开展直接救济和以工代赈为人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相结合的扶贫工作,前者治标后者治本,可知这体现了陕甘宁边区扶贫工作具有标本兼治的特点,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扶贫工作,和三三制原则无关,排除A项;材料的主旨是扶贫不是工业发展,排除B项;材料只是体现了抗战时期的陕甘宁边区高度重视扶贫工作,不涉及之前的扶贫工作,得不出开创我党社会保障的先河,排除C项。故选D项。13.1940年,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颁布《二十年内典当地收回法令》规定:“典当地出典后未出二十年者,典物均得回赎,如典权人强将典物取得者,出典人均得以原典价回赎;如出典人缺乏现金无力回赎者,应将典物从典权人手中收回,照原典价与典权人订立借贷典约,按年利率一分行息。”这一规定意在()A.健全根据地财政体系B.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C.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D.推动政治民主化建设【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0年中国。材料中的规定有利于保护出典人的利益,这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项正确;材料中的规定与财政体系无关,排除A项;材料中的规定与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无关,排除C项;材料信息涉及经济方面典权人与出典人的关系,不涉及政治方面,排除D项。故选B项。14.1982年3月,江苏省常州市根据国务院决定进行了综合改革试点。改革内容包括:经营方式开放;管 理权限下放;改革企业领导体制、实行厂长负责制;改革流通体制,建立多渠道开放型流通体制。这些措施()A.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B.为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累了经验C.推动了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建立D.加快了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进程【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82年。根据材料内容可知,这些措施都是在扩大企业的经营权,有利于企业的经济发展,也为后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累了经验,B项正确;1982年我国还没有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也没有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排除AD项;材料反映的是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没有关系,排除C项。故选B项。15.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严格区分政务官和亦务官。政务官主要通过选举产生或政府首脑任命,承担政治责任;事务官通过考试产生,实行职务常任。凡是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公民,都可以参加文官考试成为事务官。由此可推知()A.事务官忠于职守并随政党共进退B.这类规定不符合权力制衡架构思想C.事务官有不提供政治服务的义务D.文官制度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性【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现代(西方国家)。根据材料“事务官通过考试产生,实行职务常任。凡是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公民,都可以参加文官考试成为事务官”,可知事务官工作稳定并且可能成为事务官的民众范围很广,D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事务官不随政党进退,排除A项;政务官随政党共进退,且官阶较高,符合权力制衡架构思想,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事务官有义务不参与政党活动,但对于其是否可以提供政治服务法律上没有强制性要求,排除C项。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4小题,16题16分;17题15分;18题12分;19题12分;共55分。16.【中国古代的地方行政体制】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秦朝开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地方行政体制是郡、县两级制……秦有四十多郡,中央直接管理问题不大,西汉时疆域逐渐开拓,郡国的设置日益增多。汉武帝时达到了一百多个,中央直接管理就有些麻烦。于是,武帝时全国设十三部(后亦称州),在部置部刺史,加上京城的司隶校尉,共十四个……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州刺史或州牧成了地方割据势力,从此,魏晋南北朝的地方行政机构变成了 州、郡、县三级。——摘编自宁可《中国封建社会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材料二 晚清以来,流民大量涌入东北,清政府也逐渐放宽封禁政策,招民开垦,以加强对东北地区的开发。日俄战争后,边疆局势急剧恶化。面对“外有强邻逼处,内有马贼横行”的危局,从封疆大吏到普通知识分子,纷纷呼吁清政府改革东北地区的军府制度。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清廷裁三省将军,设立东三省总督,总督之下设三巡抚,分管奉天、吉林、黑龙江行省,行省下分设道、府、厅、州、县等地方民治机构。其中,东三省所设之道,多数为分巡道兼兵备衔,道员兼辖招民招垦、旗民交涉以及蒙务、商务、税收等。道本身具有监察职能,部分道还受理中外交涉事务。道的设置有益于东三省由军府制向行省制过渡及开发边疆、缓解危机。——摘编王景《清末东三省道设置与作用》(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汉末年地方行政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原因。(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政府改革东北地区行政制度的原因,并简析晚清政府在东三省设置“道”的作用。(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地方行政体制变革的认识。【答案】(1)变化:由郡县二级行政体制变为州郡县三级地方行政体制原因:疆域的扩大,郡国数量的增多,中央不便直接管理;汉武帝时设刺史制度。(2)原因:流民大量涌入,开发东北地区的需要;边疆(民族)危机的逐渐恶化;有识之士的推动;原有军府制度不适应社会形势的变化。(任意2点)作用:有利于开发边疆,发展经济;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发挥了一定外交职能,有助于中外交流;有益于推动地方行政管理的近代化。(3)认识:地方行政体制变革应与实际情况相适应;地方行政体制变革应注重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统筹中央和地方利益);地方行政体制变革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国家发展【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背景类、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汉代(中国)。第一小问变化,据材料一“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州刺史或州牧成了地方割据势力,从此,魏晋南北朝的地方行政机构变成了州、郡、县三级”及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末年地方行政体制由郡县二级行政体制变为州郡县三级地方行政体制第二小问原因,据材料一“西汉时疆域逐渐开拓,郡国的设置日益增多”可知,疆域的扩大,郡国数量的增多,中央不便直接管理;据材料一“武帝时全国设十三部(后亦称州),在部置部刺史,加上京城的司隶校尉”可知,汉武帝时设刺史制度。 【小问2详解】本题是背景类、影响类、列举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晚清(中国)。第一小问原因,据材料二“晚清以来,流民大量涌入东北,清政府也逐渐放宽封禁政策,招民开垦”可知,流民大量涌入,开发东北地区的需要;据材料二“日俄战争后,边疆局势急剧恶化”可知,边疆(民族)危机的逐渐恶化;据材料二“从封疆大吏到普通知识分子,纷纷呼吁清政府改革东北地区的军府制度”可知,有识之士的推动,原有军府制度不适应社会形势的变化。第二小问作用,据材料二“清政府也逐渐放宽封禁政策,招民开垦,以加强对东北地区的开发”可知,有利于开发边疆,发展经济;据材料二“道的设置有益于东三省由军府制向行省制过渡及开发边疆、缓解危机”可知,东北地区实行行省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据材料二“道本身具有监察职能,部分道还受理中外交涉事务”可知,发挥了一定的外交职能,有助于中外交流;据材料二“道的设置有益于东三省由军府制向行省制过渡”可知,有益于推动地方行政管理的近代化。【小问3详解】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近代(中国)。据三则材料可知,秦代、汉代、晚清都根据不同的社会情况实行了不同的地方行政体制,体现了地方行政体制变革应与实际情况相适应;由郡县两级到州郡县三级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但东汉晚期州成为地方一级,形成割据势力,这体现了地方行政体制变革应注重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统筹中央和地方利益);据材料二,晚清时期清政府加强了对东三省的控制和管理,稳定了边疆地区,体现了地方行政体制变革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国家发展。17.议会民主制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种主要形式。阅读材料,完成要求。材料一17-19世纪英国议会通过的重要法案时间名称主要内容1689年《权利法案》保证议会的立法权,国王无权废止议会通过的法律。1694年《三年法案》规定议会是常设性立法机构,至少3年召开一次。1697年《年金法案》每年拨出固定款项作为宫廷开支,长期不变。1701年《王位继承法》国王继承者必须是国教徒;国王未经许可不准出国;国王不得免除终身任职的法官的职务。 1832年《改革法令》废除56个保守的“腐败选区”,在新兴城市新设40多个选区。——根据阎照祥《英国史》材料二宪法将全部立法权赋予国会,总统能否决国会立法,最高法院不能代替国会立法,但能宣布违宪,不少国会议员也意识到,造成“帝王式总统”的原因从根本上不在于总统过于强大,而在于国会过于虚弱。——摘编自赵可金《治理美国:国会的角色与模式》(1)据材料一,概括英国议会斗争取得的成果,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斗争的实质。(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分配,分析美国“国会过于虚弱”的原因。这些反映了美国中央权力机构运转中的什么特点?(3)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下的议会民主的认识。【答案】(1)成果:保证议会立法权;定期召开议会;限制宫廷和国王权力;中等阶级(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选举权。实质: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运动。(2)权力分配:总统是政府首脑(或掌握行政权),兼任陆海军总司令;国会拥有立法权;最高法院拥有司法权。原因:总统能否决国会立法,最高法院能宣布国会通过法律违宪。特点:制约与平衡。(3)认识:议会民主有利于减少行政决策失误;代表资产阶级利益;不同的国情产生不同的议会制度。【解析】【详解】(1)成果:依据材料“保证议会的立法权”,得出保证议会立法权;依据材料“规定……至少3年召开一次”,得出定期召开议会;依据材料“国王无权废止议会通过的法律”,得出限制宫廷和国王权力;依据材料“在新兴城市新设40多个选区”,得出中等阶级(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选举权。实质: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斗争的实质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运动。(2)权力分配:依据材料“宪法将全部立法权赋予国会,总统能否决国会立法,最高法院不能代替国会立法,但能宣布违宪”,结合所学可知总统是政府首脑(或掌握行政权),兼任陆海军总司令;国会拥有立法权;最高法院拥有司法权。原因:依据材料“从根本上不在于总统过于强大,而在于国会过于虚弱”,得出总统能否决国会立法,最高法院能宣布国会通过的法律违宪。特点:依据所学可知美国中央权力机构运转中体现了制约与平衡。 (3)认识:从减少决策失误角度分析,得出议会民主有利于减少行政决策失误;从代表的阶级利益分析,得出代表资产阶级利益;从不同的国情分析,得出不同的国情产生不同的议会制度。18.[中国共产党的政权建设]材料一中华苏维埃政权所建设的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国家。苏维埃政权是属于工人、农民、红色士兵及一切劳苦民众的。在苏维埃政权下,所有工人、农民红色士兵及一切劳苦民众都有权选派代表掌握政权的管理。只有军间、官僚、地主豪绅、资本家、富农及一切剥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是没有选举代表参加政权和政治上自由的权利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1934年)材料二本党愿与各党各派及一切群众团体进行选举联盟,并在候选名单中确定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以便各党各派及无党无派人士均能参加边区民意机关之活动与边区行政之管理。在共产党员被选为某一行政机关之主管人员时,应保证该机关之职员有三分之二为党外人士充任,共产党员应与这些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不得一意孤行,把持包办。——《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1941年)(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分析中国共产党苏区与边区政权建设的背景。(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国共产党苏区与边区政权建设的不同之处,并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过程中政权建设的认识。【答案】(1)苏区背景: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独立探索中国革命道路,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边区背景:全面抗战爆发后,国共两党重新合作,为适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以及巩固抗日根据地的现实需要。(2)不同之处:苏区政权代表工农及劳苦民众的利益,取消富农等阶层人员的民主权利具有革命色彩;陕甘宁边区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各阶层广泛参与的民主协商政权(或各阶级联合专政的政权)。认识: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过程中注重民主政权建设;中国共产党根据革命形势(或社会矛盾)的变化不断调整方针政策,政权建设具有灵活性和创新性。【解析】【小问1详解】苏区背景:根据材料时间1934年,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到了大革命后期,1927年,由于蒋介石和汪精卫控制国民党右派不顾以宋庆龄为代表的国民党左派的坚决反对,宣布与共产党决裂,发动了“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公开叛变革命,致使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这一时期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中央苏区成立,主席毛泽东,定都瑞金(中央苏区-瑞金县),以中国工农红军作为国家的武装力量。1934年10月,中央苏区第五 次反“围剿”失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被迫放弃中央苏区,随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同月,组建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办事处,统一领导中央苏区留守军民的斗争,可知自1927年起中国共产党独立探索中国革命道路,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边区背景:根据材料时间1941年,“本党愿与各党各派及一切群众团体进行选举联盟”,可知这一时期全面抗战爆发,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及巩固抗日革命根据地,国共两党进行了第二次合作。小问2详解】不同之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劳苦大众当家作主的新型国家,是中国共产党建立人民政权的探索和尝试,可以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次伟大预演。——当年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雏形,这里是共和国的摇篮。所以苏区政权代表工农及劳苦民众的利益,取消富农等阶层人员的民主权利具有革命色彩。自1937年5月起,边区开始进行不分阶级、不分党派、不分宗教信仰、男女平等、民族平等的民主选举,所以陕甘宁边区政权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各阶层广泛参与的民主协商政权(或各阶级联合专政的政权)。认识:1935年5月,中共西北特委组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西北联邦。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治体制演变为联邦制。10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抵达陕甘苏区。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变更对外名义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12月,中华苏维埃政权改国名为“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宣布迁都延安。1937年9月6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更名“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政府”。22日,正式结束苏维埃国家政权形式,陕甘宁边区政府成为民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中国工农红军部队相继改编为中国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八路军)和新编第四军(新四军),参加对日作战。说明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过程中注重民主政权建设,中国共产党根据革命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方针政策,政权建设具有灵活性和创新性。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汉代察举制度,既有“以德取人”的因素,也有“以能取人”“以文取人”的因素。士人习经术文法于家,在具备了基本知识技能,并获得舆论对其人品的好评之后,然后仕郡县为佐吏掾属;由之获得基层吏务经验之后,才能以功次吏能得到察举。举至中央,则有经术、笺奏之试加以检验,然后方得授官;但所授又非职事官,而是入三署宿卫为郎,“以观大臣之能”,熟悉朝廷行政过程。此后再经一次选拔,方能“出宰百里”“典城牧民”。……而科举制却是“以文取人”而不及其余的。虽然设置上有“取之以文”后“课之以能”之意,但设想绝不可能完全成为现实,二者间仍然时时表现出抵悟不合之处。众多士子在狭窄的考试一途上竞争拼搏,不得不竭尽心智揣摩辞章苦诵经疏,精力才华为之耗尽,浮华迂腐之性因之而成。——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请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 求:自拟标题,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晰)【答案】观点:察举制和科举制各有其优缺点。论述:汉代察举之实施过程,有独特的优点。汉代吏政颇为后人称道,许多循吏良守、名公巨卿,皆出察举一途,这并不是偶然的。汉代察举较为尊重舆论评价,注重专业原则,分科取人,且有“试职”“累功”之法强化实践培训,其法与吏治结合得较为紧密。但在施行过程中,人为色彩浓厚,发展到后来只注重门第。而科举制“所习非所用,所用非所习”的选官方法,确实存在弊端,不仅讲求抒情文字的进士科,甚至明经科也是如此。但考试的标准是具体的、可掌握的、模式化的,以保证选官程序的公正与易行。科举考试,则较多地体现了面向知识群体,促进社会流动与公平竞争的精神。总之,两种制度各有一套相关的机制与之相配合,各有成功之处,但也各有难以克服的问题。较之察举制,科举制确实是一个重大的进步,甚至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史上的一项伟大的政治文化成就,但它并非一切方面都比察举制优越。(其他论题如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但也要适时革新选官制度发展应该汲取古今之精华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等,符合题意亦可)【解析】【详解】观点:根据材料主旨可知,察举制和科举制各有其优缺点。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2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沙市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沙市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生物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湖北省 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3-10-05 02:40:01
页数:13
价格:¥2
大小:93.70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