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适用于老高考旧教材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任务突破练22概述文意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9

2/9

剩余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任务突破练二十二 概述文意第一组 考点强化对点练1.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分析选项出现的问题。(3分)[原文](2021·新高考Ⅱ卷)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疋,不给铠仗,使自召募。秋八月,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选自《通鉴纪事本末·祖逖北伐》,有删改)[选项]祖逖力请北伐,时任左丞相的司马睿虽无北伐之志,但仍然尽力支持,这坚定了祖逖的斗志,祖逖指江发誓:若不能收复中原就不再渡江返回江南。分析:    2.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分析选项出现的问题。(3分)[原文](2019·全国Ⅰ卷)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选项]贾谊答复询问,重新得到重用。文帝询问鬼神之事,对贾谊的回答很满意,于是任命他为自己钟爱的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又表示自己也比不上贾谊。分析:       3.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分析选项出现的问题。(3分)[原文](2018·全国Ⅰ卷)真薨,宣帝代焉,乃引芝参骠骑军事,转天水太守。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户口减削,寇盗充斥,芝倾心镇卫,更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复。迁广平太守。[选项]鲁芝倾心革新,治政卓有成效。任天水太守时,蜀地饱受侵扰,人口减少,他全力守卫,修建城市,恢复旧境;离任时,天水各族百姓均请求让他留任。分析:           4.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分析选项出现的问题。(3分)[原文](2021·新高考Ⅰ卷)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选项]在讨论制止偷盗一事时,有人提出用重法治理,唐太宗认为应减轻赋税,选用清官,使百姓衣食无忧,严刑峻法反而不能达到目的。分析:          5.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分析选项出现的问题。(3分)[原文](2018·天津卷)康之由,革弊兴利,若改茶法、变税书之类是也。利兴,故府有羡财;政成,故居多暇日。是以余力济高情,成胜概,三者旋相为用,岂偶然哉?昔谢、柳为郡,乐山水,多高情,不闻善政;龚、黄为郡,忧黎庶,有善政,不闻胜概。兼而有者,其吾友杨君乎?[选项]作者将谢、柳、龚、黄四人与杨汉公加以对比,对他们四人没有良好的政绩有批评之意。分析:          6.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分析选项出现的问题。(3分)[原文](2020·江苏卷)太夫人姓赵氏,其先江陵人,景泰间徙公安,遂占籍,四传为处士文深。赠中宪东谷公与处士同里闬,雅相欢也,因悉太夫人勤慎状,曰:“是真我家妇。”遂命方伯公委禽焉。[选项]赵太夫人当年待字闺中时,烧得一手好菜,父亲的好友十分欣赏,命其子前来求亲。分析:          7.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分析选项出现的问题。(3分)[原文](2020·浙江卷)自三代以来,最喜读太史公、韩退之之文。司马迁奇迈慷慨,自其少时,周游天下,交结豪杰。其学长于讨论寻绎前世之迹,负气敢言,以蹈于祸。故其文章疏荡明白,简朴而驰骋。惟其平生之志有所郁于中,故其余章末句,时有感激而不泄者。韩愈之文如先王之衣冠,郊庙之鼎俎,至其放逸超卓,不可收揽,则极言语之怀巧,有不足以过之者。嗟乎!退之之于唐,盖不遇矣。然其犯人主,忤权臣,临义而忘难,刚毅而信实,而其学又能独出于道德灭裂之后,纂孔孟之余绪以自立其说,则愈之文章虽欲不如是,盖不可得也。 [选项]作者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评价司马迁和韩愈因触犯君主,遭遇灾祸,一生理想郁结于心,而文风典雅,如同庙堂礼器。分析:          第二组 素养提升综合练[学科素养]励精图治,君明臣直——《贞观政要》与《廉吏传》《贞观政要》是唐代史学家吴兢所著的一部政论性史书,编辑了唐太宗与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大臣在治政时讨论的问题,大臣们的争议、劝谏、奏议等。《廉吏传》是载录我国古代著名的廉洁奉公官员的著作,宋费枢撰。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9分)贞观初,岭南诸州奏言高州酋帅冯盎反叛。诏将军蔺谟发数十州兵讨之。魏征谏曰:“中国初定,疮痍未复,岭南瘴疠,兵远难继,若不如意,悔不可追。且冯盎若反即须及中国未宁交结远人分兵断险破掠州县署置官司何因告来数年兵不出境此则反形未成,无容动众。今若遣使,分明晓谕,必不劳师旅,自致阙庭。”太宗从之,岭表悉定。太宗曰:“初,岭南诸州盛言盎反,朕必欲讨之,魏征频谏,以为但怀之以德,必不讨自来。既从其计,不劳而定,胜于十万之师。”贞观四年,有司上言:“林邑蛮国,表疏不顺,请发兵讨击之。”太宗曰:“兵者,凶器,不得已而用之。自古以来,穷兵极武,未有不亡者也。苻坚自恃兵强,欲必吞晋室,兴兵百万,一举而亡。隋主亦必欲取高丽,频年劳役,人不胜怨,遂死于匹夫之手。朕今见此,岂得辄即发兵?”竟不讨之。贞观五年,康国请归附。太宗曰:“前代帝王,大有务广土地,以求身后之虚名,无益于身,其人甚困。康国既来归朝,有急难不得不救;兵行万里,岂得无劳于人?若劳人求名,非朕所欲。所请归附,不须纳也。”贞观十九年,太宗将亲征高丽,尉迟敬德奏言:“车驾若自往辽左,皇太子又监国定州,东西二京,虽有镇守,终是空虚。且边隅小国,不足亲劳万乘。伏请委之良将,自可应时摧灭。”太宗虽不从其谏,而识者是之。太宗《帝范》曰:“土地虽广,好战则人凋;邦国虽安,忘战则人殆。凋非保全之术,殆非拟寇之方,不可以全除,不可以常用。故农隙讲武,习威仪也;三年治兵,辨等列也。是以勾践轼蛙[注],卒成霸业;徐偃弃武,终以丧邦。何也?越习其威,徐忘其务也。”(节选自《贞观政要·卷九》,有删改)注勾践轼蛙:相传越王勾践出兵伐吴,途中见怒蛙,为表示对勇敢精神的尊重,即凭轼为敬。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且冯盎若反/即须及中国未宁/交结远人/分兵断险/破掠州县/署置官司/何因告来数年/兵不出境/B.且冯盎若反/即须及中国未宁交结/远人分兵断险/破掠州县/署置官司/何因告来/数年兵不出境/ C.且冯盎若反/即须及中国未宁/交结远人/分兵断险/破掠州县/署置官司/何因告来/数年兵不出境/D.且冯盎若反/即须及中国未宁交结/远人分兵断险/破掠州县/署置官司/何因告来数年/兵不出境/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岭表,即岭南。古人认为五岭以南处于中原之外,所以也称岭外。如苏轼有诗“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B.表疏,泛指臣子呈给皇帝的奏章,表重在进言说事,如《陈情表》;疏重在分条说明情况,如《谏太宗十思疏》。C.监国,中国古代的一种政治制度,通常指皇帝外出时,太子留守宫廷处理国事;也指君主未能亲政,由近亲代行职务。D.万乘,文中指天子。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出兵车万辆,故称天子为“万乘”。文中“万乘”与《过秦论》“致万乘之势”中的“万乘”意义相同。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太宗皇帝听从魏征建议,不费一兵一卒就平定岭南之地,因此他赞扬魏征的能力出众。B.太宗认为战争是不祥的事情,不可轻易发动,苻坚、隋主都是因穷兵黩武而走向灭亡。C.唐太宗不求虚名,他担心保护附属国会使本国的百姓疲敝,没有答应康国归附的请求。D.尉迟敬德反对唐太宗亲征高丽,太宗虽然认为他说得对,但最终也没有听从他的建议。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今若遣使,分明晓谕,必不劳师旅,自致阙庭。(5分)(2)土地虽广,好战则人凋;邦国虽安,忘战则人殆。(5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19分)吕  端[明]黄汝亨吕端,字易直,幽州安次人。少敏悟好学。以荫补千牛备身,历官知成都府,为政清简。召拜考功员外郎,充开封府判官。坐事贬商州,累迁兼侍御史知杂事。使高丽,暴风折樯,舟人怖恐,端读书若在斋阁。迁谏议大夫,仍为开封判官。时许王元僖尹开封,王薨,有发其阴事者,坐裨赞无状,遣御史武元颖、内侍王继恩就鞫于府。端方决事,徐起候之,二使曰:“有诏推君。”端神色自若,顾从者曰:“取帽来。”二使曰:“何遽至此?”端曰:“天子有制问,即罪人矣。”遂下堂,随问而答。左迁卫尉少卿。无何,复旧官,为枢密直学士,逾月,拜参知政事。时赵普在中书,尝曰:“吾观吕公奏事得嘉赏未尝喜遇抑挫未尝惧亦不形于言真台辅器也”寻擢户部侍郎、平章事。 初,太宗欲相端,或曰:“端为人糊涂。”太宗曰:“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遂决意相之,犹恨任用之晚。端为相持重,识大体,以与寇准同列,已先居相位,恐准不平,乃请参知政事与宰相分日押班知印,同升政事堂,从之。太宗崩,李后与内侍王继恩等谋立楚王元佐,召端,端知有变,锁继恩于阁内,使人守之而入。乃奉太子至福宁庭中。真宗既立,垂帘引见群臣。端平立殿下,不拜,请卷帘,升殿审视,然后降阶率群臣拜呼万岁。真宗每见辅臣入对,惟于端肃然拱揖,不名。又以端体洪大,庭阶稍峻,特令梓人为纳陛。加右仆射。明年,被疾求免,不许。车驾临问,抚慰甚至。卒,年六十六,赠司空,谥正惠。端久居相位,不蓄赀产。卒后子藩等贫匮,又迫婚嫁,因质其居第。真宗时,出内府钱五百万赎还之,又别赐金帛,俾偿宿负。吕正惠神气凝重,遇事识体,卷帘引视,担荷大事,真大臣也。(节选自《廉吏传·宋》,有删改)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吾观吕公/奏事得嘉赏/未尝喜/遇抑挫/未尝惧/亦不形于言/真台辅器也/B.吾观吕公奏事/得嘉赏未尝喜/遇抑挫未尝惧/亦不形于言/真台辅器也/C.吾观吕公奏事/得嘉赏未尝喜/遇抑挫未尝惧/亦不形于言真/台辅器也/D.吾观吕公/奏事得嘉赏/未尝喜/遇抑挫未尝惧/亦不形于言真/台辅器也/6.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坐事,因事获罪。坐,因……而获罪。与《鸿门宴》“因击沛公于坐”的“坐”字意义不同。B.尹开封,做开封府的府尹。尹,在文中的用法和“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中的“军”用法一样。C.左迁,古人以右为尊,故称贬官为左迁。文中“拜”“充”“迁”“擢”等都是升官之谓。D.真宗,北宋赵恒的庙号。由庙号取名规则可知《谏太宗十思疏》并非该文的最初篇名。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吕端处乱不惊,出使高丽途中遭遇暴风,桅杆折断,船员们都惊惧害怕,吕端依然像在家中书斋般稳坐读书。B.吕端深受器重,宋太宗为任吕端为相太晚而感到遗憾,宋真宗则因为吕端拥立有功还加封他右仆射之职。C.吕端得到礼遇,因其身体肥胖,上台阶吃力,宋真宗特命工匠制作了阶高较矮的木阶梯,方便吕端上下。D.吕端清廉简朴,虽然久居相位,死后却家无余财,其子在婚嫁之时,无奈质押住宅,朝廷出钱将其赎回。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真宗每见辅臣入对,惟于端肃然拱揖,不名。(5分) (2)明年,被疾求免,不许。车驾临问,抚慰甚至。(5分)答案:任务突破练二十二 概述文意第一组 考点强化对点练1.从误解形象的角度设误。“仍然尽力支持”错。原文是“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疋,不给铠仗,使自召募”,只给了一千人的粮食,三千匹布,连军队都没给,让祖逖自己招募,算不上“尽力支持”。参考译文见本部分任务五“典例精析”。2.从时序颠倒的角度设误。选项“于是任命他为自己钟爱的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又表示自己也比不上贾谊”错误,属时序颠倒,偷换时间、地点。从原文来看,是孝文帝先表示自己也比不上贾谊,然后才任命他为自己钟爱的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参考译文(又过了)一年多之后,贾谊被皇帝召见。当时文帝正在接受神的降福保佑,坐在宣室接见贾谊。因文帝有感于鬼神之事,就向贾谊询问鬼神的本原。贾谊也就乘机详细地讲述了这里面的道理。到半夜时分,文帝已听得很入神,不知不觉地在座席上总往贾谊身边移动。听完之后,文帝慨叹道:“我好长时间没见贾谊了,自认为能超过他,现在看来还是不如他。”过了不久,文帝任命贾谊为梁怀王太傅。3.从空间错位的角度设误。选项中为“蜀地饱受侵扰”,原文中是“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意思是“天水郡与蜀地相邻,多次被蜀军侵扰掠夺”,被侵扰的是天水郡,而不是蜀地。参考译文曹真去世后,宣帝(司马懿)接替曹真任职,就推举鲁芝参与骠骑军事,后(鲁芝)调任天水太守。天水郡与蜀地相邻,多次被蜀军侵扰掠夺,人口不断减少,盗贼到处都是,鲁芝竭力镇守防卫,重新创建城邑和街市,几年时间,以前的景象全都恢复了。后又调任他为广平太守。4.从无中生有的角度设误。“严刑峻法反而不能达到目的”错误。文中太宗没有表明这一观点。参考译文皇上与群臣讨论制止偷盗的问题。有人请求用严刑重法来禁止盗窃发生,皇上微笑着说:“民众之所以做盗贼,是由于赋税徭役繁重,官吏贪污求贿,(民众自身)饥寒交迫,便顾不上廉耻罢了。我应当摒弃奢靡,节省费用,轻徭役薄赋税,挑选任用廉洁的官吏,使民众衣食有余,那么民众自然不偷盗,何必使用严刑重法呢!”从此数年之后,天下太平,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商人、旅客敢在野外露宿。5.从以偏概全的角度设误。“四人没有良好的政绩”表述不当。由原文“昔谢、柳为郡,乐山水,多高情,不闻善政;龚、黄为郡,忧黎庶,有善政”可知,谢、柳治理郡县没有好的政绩,但龚、黄治理郡县有好的政绩。 参考译文安康的缘由,在于兴利除弊,像改革茶法、改变税书等这类事。利益兴起了,所以政府有多余的财用;政务成功了,所以平日就有空闲的时光。因此有余力抒发高雅的情怀,成就盛大的景象,三者互相为用,难道是偶然吗?昔日谢、柳治理郡县,以山水为乐,追求高雅情怀,却没有听到有好的政绩;龚、黄治理郡县,为黎民百姓担忧,有好的政绩,却没有建立什么优美的景象。二者都具备的,大概就是我的朋友杨君了吧?6.从改变因果的角度设误。“赵太夫人当年待字闺中时,烧得一手好菜,父亲的好友十分欣赏”说法有误。原文中说“因悉太夫人勤慎状,曰:‘是真我家妇。’遂命方伯公委禽焉”,所以提亲下聘礼的原因应是清楚赵太夫人勤劳谨慎的人品。而“烧得一手好菜”是在太夫人出嫁后。参考译文太夫人姓赵,她的祖先是江陵人,景泰年间迁到公安县,于是就入籍定居,四方传言(先祖)是处士,文学修养很高。赠中宪东谷公与处士住在同巷,平素非常要好,因而熟悉太夫人勤劳谨慎的情形,说:“这实在就是我家的儿媳。”于是命令方伯公去下聘礼提亲。7.从事件杂糅的角度设误。从原文中可以看出,司马迁是“有所郁于中,故其余章末句,时有感激而不泄者”,文风特点是“疏荡明白,简朴而驰骋”,韩愈文风特点是“文如先王之衣冠,郊庙之鼎俎”,遭遇是“犯人主,忤权臣,临义而忘难,刚毅而信实”,选项把二人的遭遇和文风特点混为一谈,犯了事件杂糅的错误。参考译文自从三代以来,我最喜欢读太史公、韩退之的文章。司马迁雄奇豪迈、情绪激昂,他从年轻时就遍游天下,结交才能出众之人。他的学识在商讨辩论、抽引推求前世的踪迹上最有优势,他凭借着一股不平之气,敢于仗义执言,以致招来祸端。因此他的文章疏放坦荡清楚了当,简洁朴素而肆意驰骋。正因为他平生志向在心中有所郁结,因此他在文章末尾只言片语,时不时有感慨愤激而不能宣泄的情况。韩愈的文章如同先王的衣冠,郊庙的祭祀礼器一般典雅,以至于他豪放不羁,超卓不群,无法收聚,于是他极尽语言的巧妙,有不足也有过头。唉!韩愈在唐朝,大概是很不受重用了。然而他冒犯君王,忤逆权臣,面对义事时便忘了自己的患难,刚正坚毅而又忠诚务实,因而他的学问能够在道德破坏之后独树一帜,继承孔孟的学说来自立其说,故而韩愈的文章虽然想要不成为这样的风格,大概也不能了。第二组 素养提升综合练1.A 解析:“交结远人”中,“远人”作“交结”的宾语,中间不宜断开,排除B、D两项。“何因告来数年”中,“数年”表时间,是修饰“告”的,作后置状语,中间不宜断开,排除C项。2.D 解析:“与《过秦论》‘致万乘之势’中的‘万乘’意义相同”错误。“致万乘之势”中的“万乘”指能出兵车万乘的大国。“致万乘之势”的意思是发展到兵车万乘的国势。3.D 解析:“太宗虽然认为他说得对”错误,原文为“太宗虽不从其谏,而识者是之”,可知不是太宗认为他说得对,而是当朝一些有识之士认为他的建议是对的。 4.(1)现在如果派出使者,(把朝廷的打算)明白地告诉(他们),一定不须劳烦军队,他们自己(就会)来归顺朝廷。(2)土地虽然广阔,(要是)喜欢发动战争,百姓就会凋疲;国家虽然安宁,(要是)忘记了战备,百姓就会懈怠。参考译文贞观初年,岭南各州上奏报告高州酋帅冯盎反叛朝廷。太宗命令将军蔺谟派数十个州的兵马讨伐他们。魏征进谏说:“中原刚刚安定,战争造成的创伤还没有恢复,岭南地区又多瘴疠,兵马远行难以接继,如果不能如愿取胜,后悔就来不及了。况且冯盎如果反叛,就必定趁中原还不安定的时候,勾结远处的人,分派军队占据险要的地方,攻占抢掠州县,设置官署。为什么告发他反叛好几年了,他的军队却没有越出边境?这就说明反叛的形势并没有形成,不必兴师动众。现在如果派出使者,(把朝廷的打算)明白地告诉(他们),一定不须劳烦军队,他们自己(就会)来归顺朝廷。”太宗采纳了这个建议,岭南全部得以平定。太宗说:“起初,岭南各州盛传冯盎反叛,我决心要讨伐他,魏征多次劝谏,认为只要用恩德安抚他们,不必讨伐,冯盎就会自己来归顺。我采用了他的计谋,不动用兵马就安定了岭南,胜过十万大军的功用。”贞观四年,有官员上奏说:“林邑蛮夷之国,所上奏章中的言辞不够恭顺,请发兵讨伐他们。”太宗说:“兵器是凶器,不得已才使用它。自古以来,凡是穷兵黩武的人,就没有不灭亡的。苻坚倚仗自己兵力强大,一心想要吞并晋朝,发兵百万,一次战争就自取灭亡。隋炀帝也一心想要夺取高丽,连年征发劳役,人民十分怨恨,(他)最后死在匹夫的手中。我现在看到这些,哪能就调兵打仗呢?”最终没有发兵讨伐林邑国。贞观五年,康国请求归附唐朝。太宗说:“前朝的帝王有很多致力于扩展疆土,以此来求得死后能有显赫的虚名,对自身并没有好处,他的百姓也困顿不堪。康国既然来归顺朝廷,有急难的事我们就不得不救助;军队远行万里,怎么可能不劳役百姓呢?如果劳役百姓来求得虚名,不是我所想干的事。康国请求归附的事,不必接受了。”贞观十九年,太宗将要亲自征伐高丽,尉迟敬德上奏说:“皇上如果亲自前往辽东,皇太子又在定州监理国政,洛阳、长安两座京城虽有兵力镇守,终归还是空虚。而且边疆角落里的小国家,不值得陛下亲自出征。请把讨伐高丽的事委托给能征善战的将领,自然可以按时消灭。”太宗虽然没有听从他的劝谏,但是有见识的人都赞同他的意见。太宗的《帝范》中说:“土地虽然广阔,(要是)喜欢发动战争,百姓就会凋疲;国家虽然安宁,(要是)忘记了战备,百姓就会懈怠。百姓凋疲不是保全国家的方法,百姓懈怠也不是对付敌人的策略,(武装)既不能完全解除,也不能经常运用。所以农闲时就讲习武艺,是为了熟悉威仪;三年练兵,是为了辨别等级位列。因此,越王勾践给怒蛙敬礼(是为了激励士气),终于成就了霸主的大业;徐偃王废弃武备,终于丧失了国家。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越国经常练习其威仪,而徐偃王却忘掉了武备。”5.B 解析:“吕公奏事”是“观”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D两项。“不形于言”结构完整,“真台辅器也”是判断句,不能断开,排除C项。6.C 解析:“拜”是授予官职,“充”是担任官职,不是升官。 7.B 解析:“宋真宗则因为吕端拥立有功还加封他右仆射之职”错误,原文中吕端被加封右仆射与拥立宋真宗没有直接关系。8.(1)宋真宗每次召见辅政大臣入宫回话,唯独对吕端很恭敬,郑重行礼,不直呼其名。(2)第二年,(吕端)因疾病缠身请求免职,(宋真宗)不许。宋真宗亲自到吕端家中探望,抚慰非常周到。参考译文吕端,字易直,幽州安次人。年少时聪明颖悟,爱好学习。他凭借先代恩荫补任千牛备身之职,历任成都府知府,处理政务清正简约。(吕端)被召入朝任考功员外郎,并充任开封府判官。(吕端)因事受到处分,被贬商州,后又多次升迁兼任侍御史知杂事。吕端出使高丽,(途中)暴风吹折桅杆,船员们都惊惧害怕,吕端就像在斋阁中一样照常读书。(吕端)升任谏议大夫,仍然任开封府判官。当时许王赵元僖任开封府尹,赵元僖去世后,有人告发他有不法之事,吕端因辅助有失受到牵连,(朝廷)派御史武元颖、内侍王继恩到开封府审问吕端。(当时,)吕端正在处理公事,他不慌不忙地站起来迎接他们,两位使者说:“奉诏令前来审查你。”吕端神情自若,回视随从说:“把我的帽子取来。”两位使者说:“何必如此迅速呢?”吕端说:“皇上下令调查,那就是有罪在身了。”于是(吕端)走下大堂,配合调查询问。(吕端)被贬为卫尉少卿。不久(吕端)便恢复旧职,任枢密直学士,一个月后,(吕端)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当时赵普在中书省任职,曾(称赞吕端)说:“我见吕公奏事,得到嘉许时未曾有得意的神情,受到挫折时未曾有忧惧的表现,也不表现在言语上,真是做宰相的人才啊!”不久,(吕端)升任户部侍郎、平章事。当初,宋太宗想任用吕端为相,有人说:“吕端为人糊涂。”宋太宗说:“吕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于是决意任用吕端为相,还因任用太晚而感到遗憾。吕端任宰相后,办事持重,识大体,他因与寇准同时为官,自己先当上宰相而担心寇准会心中不平,于是请求让时任参知政事的寇准与宰相轮流在朝会时充当领班和执掌朝政事务,一起到政事堂议事,(宋太宗)接受了他的建议。宋太宗驾崩后,李后与内侍王继恩等策划立楚王赵元佐为帝,召吕端入宫,吕端知道事情有变,就将王继恩反锁在阁中,并派人看守,自己入宫。于是在福宁宫内庭中尊奉太子为帝。宋真宗即位后,垂帘召见群臣。吕端直身站立,不叩拜,他请求(侍臣)卷起帘子,登上殿阶仔细端详,确认是赵恒后才走下殿阶,率群臣叩拜高呼万岁。宋真宗每次召见辅政大臣入宫回话,唯独对吕端很恭敬,郑重行礼,不直呼其名。又因为吕端身体肥胖,朝堂台阶较高(使他感到吃力),(宋真宗)特地命工匠制作了阶高较矮的木阶梯。加封吕端为右仆射。第二年,(吕端)因疾病缠身请求免职,(宋真宗)不许。宋真宗亲自到吕端家中探望,抚慰非常周到。吕端去世,时年六十六岁,朝廷追赠司空,谥号“正惠”。吕端做了多年宰相,从不积聚资产。他死后,他的儿子吕藩等贫穷匮乏,又临近婚嫁之期,于是把住宅抵押出去。宋真宗时,从皇家库藏中拿出五百万钱赎回住宅还给吕家,又另外赐了一些钱物,使他们得以偿还此前的债务。吕正惠神态端庄,遇事识大体,(在拥立宋真宗之时,)卷起帘子,率先观察(是否宋真宗本人),担负起重任,真不愧为安邦定国的大臣。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3-08-23 01:18:02 页数:9
价格:¥2 大小:50.38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