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老高考旧教材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任务突破练15探究标题意蕴与情感内涵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任务突破练十五 探究标题意蕴与情感内涵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5分)种在诬蔑里的决心唐 弢路边的小草悄悄地发了芽,随着时序,又悄悄地枯去了,这不过是跟着自然的法则在荣枯,说起来,毫不足奇。然而,即使是这样平庸的生息,这样不被注意的一根小草吧,对于受过它的荫覆的虫蚁,这变故却是一种悲哀——深切而不易于退去的悲哀。我的对于死去的父亲,那哀念,也正如虫蚁之于小草,虽不足取,但于自己是深切的。他活得平庸,也死得平庸,泥土一盖上身,人们就把他从记忆里撵出,忘掉了,只有我还时时想起,又因这想起而苦恼,而悲哀,而至于无法摆脱。用来抵抗这无法摆脱的,我就只有写一点,写出那最使我怀念的一点来——我们有一种古老的意思,以为搦锄头柄人家的子弟,不需要多读书,因为那命运注定是种田坯。受了世俗观念播弄的父亲,只在私塾里念了两年书。所读的是什么呢?我不清楚,从他后来的谈话揣测起来,大概是《百家姓》和《幼学琼林》吧,但也说不定,说得定的,是他的对于失学的懊恨。他做的事太多,识的字太少了。每次当我看见他提起笔,颤巍巍地在纸上签名的时候,那脸色,总是非常黯淡。我明白:他的心是痛苦的。这痛苦使他有了最大的决心。我们村里虽然没有巨富之家,但小康是有的。高墙头,小老婆,鸦片烟枪,一件不少,只是找不出一个中学生。有钱人家的子弟,小学毕了业,就被送到钱庄里、南货店里,当学徒去了。贫穷的呢,留在乡下,是种田坯。我也是种田坯之一。从我应该念书的时候起,家道更不如以前了。按例,连进学校的福分也没有。但是父亲的决心,终于打破了那习惯。我不但进了学校,和富家子弟坐在一起,而且一年一年念下去,好像在和他们比赛似的。对于绅士们,这也真是一个极大的侮辱吧,因此招来了普遍的不满。而填补这不满的,是冷嘲和诬蔑,有一回,一个绅士甚至得意地说:“连粪缸基地也卖把我了,还给读书,死不觉悟!”在乡下,穷到卖田卖屋,一定会被看成没有出息,但还不足为奇,只有粪缸基地是不能卖的,一卖,这就把子孙的根基也卖掉了,据说后代就永不会“发”。那位绅士的舌头,是尖成两叉的,他诬蔑了我的父亲,也断定了我的前途。说得那么肯定,不久,就纷纷传开去,连祖母和母亲也怀疑起来。以侮辱还侮辱,对于绅士们,父亲是决不宽容的,也不因谣言而灰心。我仍旧读着书。
然而穷人要读书,毕竟还是一件大罪案。可恨我又没有使自己变成小孩的法术,竟一年一年长大起来,长大而犹读书,好像脸上给刺了字,更加见不得人了。有一次,父亲带我到一个本家去拜年。这本家和父亲很相得,对于我的读书问题,从来没有当面反对过,自然,腹诽一定是早已腹诽了的,也许因为腹诽得太久的缘故吧,这一回,终于忍不住了。他明明是知道我的年纪的,一见面就问道:“长得多高大呀!像成人呢,几岁了?”我一看来势不妙,低下头,一声不响。父亲回答道:“十四岁了!”“真快!真快!我家阿强是十六岁成家的。你的……嗨嗨!还在念书。”“唔!”父亲含糊地答了一声。“你到底预备给他干什么呢?这样下去,人家会笑话的!”这真是单刀直入。他说完了,拼命吸着水烟,仿佛水烟筒里出了妖孽似的。“我看,还是找一着生意吧,三年学满,也可以有三五元钱一月,饭总可以吃人家的喽,还不要出学费。嗨!你真傻!现在是民国了呀,难道还想他读书赶考吗?况且,你家是世代种田的!嗨嗨!”这“嗨嗨”颇有效力,父亲知道我不能再待在乡下了,距高小毕业还差半年,就摒挡些钱,让我转学到上海去。从此我离开了故乡,离开了冷嘲和诬蔑。但我的父亲所受的,一定比先前更多,更厉害。在上海过了一年,到得一九二八年春天,我就决定不再念书了。每天躲在家里,算算开学的日子近起来,我的心越是悲苦,但一点也没有法子想。开学了,一天,两天,三天,我完全绝望了。学校写信来问我为什么不再去读书,因为不愿意说出原因,就推说身体不好,不能再用功。几天以后,得到上海方面一个远房亲戚的通知,说是有个工作可以为我介绍,连忙赶出来,不料机会已经错过,那位亲戚对父亲说:“还是让他继续读书吧,我可以供给膳宿的。”父亲立刻答应了,一面就计划怎样来酬谢他。我又进了那个学校,无条件地取消了不能用功的前言。为了要筹措这几年的学费,父亲卖去了仅有的几亩田,欠了不少债,受尽绅士们的非难、轻蔑。等到我自己私下找到职业,坚决表示不再读书的时候,他已经因为经济的逼迫,精神失常。三年后,带着诬蔑和冷嘲,默默地死去了。我先后读了十年书,仿佛犯了弥天大罪,辱没了祖宗似的,使绅士们不平了小半世。奴隶的命运竟是这样不容易摆脱的!我看见了周围的压迫、侮辱、剥削,看见了冷嘲和诬蔑,但是,也看见了种在这诬蔑里的决心,我是受着这决心的荫庇长大起来的。十一月廿一日(原载《中流》半月刊第一卷第七期,1936年12月5日)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父亲“活得平庸,也死得平庸”,这里的“平庸”不含贬义,只是平常的意思。其实父亲是一个老实、悲苦、执着的农民,他的遭遇令人为之心酸。B.父亲小时候受到“世俗观念播弄”,只念了两年书就失学了,后来回想起来极其痛苦、悔恨。这是他日后下定决心、坚决要让儿子读书的重要原因。C.文章使用不少方言土语,如“搦锄头柄”“连粪缸基地也卖把我了”,这对多数读者来说,增加了阅读障碍,因此文学作品应尽量少用方言土语。D.文章叙事怀人,直抒胸臆,感人至深,因为作者写作本文是有感而发,是“情动与中而形于言”。这也提示读者,作文不可为文造情,无病呻吟。2.作者酷爱古典诗词,文章第一段即颇具诗性特征。试简要分析其艺术手法及表达效果。(6分)3.(分析标题作用)文本以《种在污蔑里的决心》为题,有哪些作用?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6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5分)田野、瓦檐和雨何士光我在书架上不经意地搜寻,倏然看见一本,觉着似曾相识,却原来是自己的书,取下来掂在手里,随便一翻,有一篇叫《雨霖霖》。开头一段,就写了田野、瓦檐和雨,于是这心就迷茫起来,禁不住懊伤,触着了痛处似的。那时候,夜雨落起来了。一阵阵雨点从暗夜里斜过来,先打着四下里的苞谷林,跟着就急促地打在瓦檐上。不久就变得缠绵起来,檐水一直淅沥作响。永远也不知道为什么,一听见雨声,人的心就禁不住彷徨。仿佛是一种亘古的诉说,有摧人肝肠的力量……究竟是为什么?你一听见雨声心里就禁不住彷徨,觉着温馨而忧伤。不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那时我还在梨花屯乡场。依旧是夜晚,夜雨也还是打在瓦檐上。你说怎么样呢?一切都会改变,只有这雨声,这夜深人静,却是永远不会改变的。仿佛注定了一般,不论我在哪儿,不论在故乡,还是远方,它都要追逐着人,搓揉着人的衷肠。要是一整夜都落雨,你就宁愿一整夜都不睡。或者就赶紧躺下来,丢掉手边的任意什么工作,觉着再没有比躺在无边无际的雨夜里更安适的。在梨花屯乡场,每逢下雨,倘使是在白天,你就立即搬上一把椅子,坐到楼廊上去,看着田野上的雨丝,直到它停歇下来。一次又一次地,你情不自禁地赶紧拿好纸笔,尽快地记下雨从田野上掠过的情景,只要翻开笔记查找,这种记叙是随处可见的。你总觉得它包含着什么呼唤,你又总觉得它始终在向人们,径直向着人的灵魂诉说着什么。到底是什么呢?你一直想听得更真切一些。
它沙沙地来了,在这夜深人静的时候,紧一阵,慢一阵。仿佛要轻敛下去,跟着又急切起来,依旧地诉说着,直截地诉说着,撇开人世间东零西碎的焦虑,撇开日子里光怪陆离的景象……这几乎就和你的心灵一样,一直在纠缠和煎熬着你。你也一直想动手来写一回雨,但可以不写,或是用不着写的东西,你倒是写了一些,而这一直萦绕在心头的心思,却又始终没有来得及。只是在字里行间带上点点滴滴,又匆匆地掠过去。这都是为什么呢?田野也一样,也总是于无言中透露着隐秘,深深地浸透着你,也是你一直想穷究的,同样也一直没有来得及。情形似乎是这样的吧?田野、瓦檐和雨透散出来的消息,牵连着生命之谜,和着天地的永远的奥秘。噢,我们是像不知道身世的孩子一样,存活在这人世上的。是谁把这样一颗心附在这样一副躯壳中,就打发你到这尘世上来了?一切又为什么要像这样和会是这样?这一点一直迷茫。仿佛孤零零的孩子总在寻觅自己的出身一样,你也一直在思念你的出生之地。田野和雨透露给你的,似乎就正是你出生的消息。你看不透潜藏在冥冥之中的奥秘,但你知道,你正是从苍茫的宇宙世界里来的。如果不是这样,你最终还能从哪儿来呢?我们的生命界限绝不仅仅终止在这躯壳边缘,世界的界限也绝不仅仅终止在我们的视野之内。“山野给人的印象是这样,”一次你曾经这样开头,动手来起草一些文字,“仿佛人们最早来到世上的时候,世界就是这样的景象。”但不知为什么,才写了一点,你又搁置了。这种印象应该是贴切的吧?蜿蜒在田畴之间的石板小路走完之后,隐藏在草丛中的沙土小路走完之后,人的踪迹就消退殆尽了,就现出来最早的世界,使你依稀看到了我们的所从由来。至于雨声淅淅沥沥地响起来的时候,则洒落着造物的消息。你和雨丝本来情同手足,连同万物一道,都是天地化生的,也因了种种根由而连在一起。但有一次,雨已经落了很久了,你却一直没有看见那雨丝,也没有听到那雨声。到你发现在落雨的时候,你怔住了,心里不禁一震。那一次,你在一处高层的楼房里,正是那种炫人眼目的高层楼房,你几乎就住在最高一层。是深秋时分吧,窗户给关起来了,一道白色的纱窗掩映。这就不难想见,你看不见雨丝,也听不到雨声。直到你无意中走近窗棂,掀起来一角窗帘,才看见落在眼底的街市已经雨雾蒙蒙的了,雨正落个不停。你站在那窗前,不由得想到,我们离这雨,离我们的根,似乎越来越远了。你看不清雨雾中的街市,却知道那是繁华而琳琅的,同时也浮躁而焦虑。事情会不会是这样呢?尽管我们的灵魂一直游移,但我们又总是更能感触和迁就我们的形骸,而对灵魂熟视无睹、忽略不计。也许从一开始,我们就偏失地借助了造物主给予我们的灵智,仅仅用它来建造了这个熙攘的世界,而在建造出这个熙攘的世界的时候,这熙攘的世界就反过来缠绕了我们自己,心灵也就堵塞起来,再不能分辨天宇的呼唤和消息……
渐渐地,你又想起了雨中的院落、人家、瓦檐和田畴,想起了你匆匆地记下来的那些雨天的情景。那田野上的人生自然不是无懈可击的,却以其与天地的相依傍相合一,永远地牵动着人的心绪。我们不是始终在寻觅我们的另一半?我们不是始终与我们的另一半相剥离?哪一天我们的灵魂不再执着于自己的世界,而与整个的天地融合了,我们或许才是真正自由的……这儿说到的,只是我的田野、瓦檐和雨。而始终传给我们消息的,当然又还有许许多多别的,不仅仅是田野、瓦檐和雨。(有删改)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作者从自己的一本书、一篇文、一个段落写起,行文中多次引用自己的文字,这种“文中文”的结构方式颇具匠心。B.“田野”是本文的行文线索,与田野有关的情感体验、生活经历、思考所得在作者笔下依次呈现,层层深入,环环相扣。C.在作者看来,雨水和自然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天地化生而成的,都是我们的同胞手足。D.本文既有强烈的抒情性,又有深刻的思想性,多处使用问句,在疑问、设问和反问中强化了这种独特的语言风格。5.(探究标题意蕴)本文标题为三个名词的并列,你认为其中哪个名词最为重要?为什么?(6分)6.(探究阅读体验)本文采用“我”“你”“我们”三种人称形式,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6分)答案:任务突破练十五 探究标题意蕴与情感内涵1.C 解析:C项,“增加了阅读障碍……”错误。文章中虽有不少方言土语,但比较容易理解;方言土语具有独特的魅力,对塑造人物形象、凸显地域特色有较大的作用,只要不过于生僻或者滥用,是可以适量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的。2.①艺术手法:比兴。文章先言小草与其荫覆下的虫蚁,以引出去世的父亲与“我”的故事。二者关系相似,可谓“兴中含比”。②表达效果:比兴手法的运用,既生动贴切地暗示了可怜的父亲与“我”的关系,也使情感抒发得更为含蓄深沉。3.①刻画形象。父亲受尽冷嘲与诬蔑,却决不动摇,要“我”读书。以此为题,将命运悲苦、爱子情深的父亲的形象刻画得更为鲜明动人。②抒发情感。题目以饱蘸血和泪的笔触,表达了作者对父亲
的感激、怀念之情,对旧社会的愤懑、控诉之情。③设置悬念。“决心”能“种”,出人意料,让读者急欲读下去,一探究竟。4.B 解析:B项,“‘田野’是本文的行文线索”错误,本文题目明确了写作对象及内容,不仅写了田野,更多的是“雨”,由雨写到了瓦檐和田野,所以行文线索是“雨”,与雨有关的情感体验、生活经历、思考所得在作者笔下依次呈现,层层深入,环环相扣。5.示例(1)田野。田野代表乡村,代表农耕的生产方式,与“城市”相对,而本文的主旨是在与城市生活的比较中肯定与天地合一、与自然亲近的“田野上的人生”,“田野”承载着文本的主旨。(2)瓦檐。瓦檐属于村居的院落,代表乡村的生活方式,即“田野上的人生”,与“高层楼房”相对。“田野上的人生”是本文的情感寄托,“瓦檐”承载着作者的情感。(3)雨。雨作为全文的线索,代表着自然。作者居住在“高层楼房”里,远离了田野和瓦檐,唯有雨能传递自然的讯息,能提示我们的来处。“雨”代表着本文作者的文化选择。6.本文首段和尾段用“我”,中间部分用“你”来指称自己,蕴含着作者与自己的对话和交流,蕴含着作者的追问和探究。文中后面部分的“我们”代表人类全体,表达了作者对人类行为的反思,对重新建构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