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3(山东卷)-历史(全解全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0

2/10

剩余8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3【山东卷】历史·全解全析12345678910DADACBBBDB1112131415AABBD1.D【解析】1.据材料“韩、赵、魏三家卿大夫瓜分晋公室土地”“周威烈王正式册封韩、赵、魏三家大夫为诸侯”“魏惠王和齐威王在徐州会盟,互相承认对方为王”“秦昭襄王约齐湣王同时称帝,秦为西帝,齐为东帝”并结合基础知识可知,东周时期诸侯、士大夫阶层逐渐崛起,实力增强、权力增大而冲击周王室地位,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故选D项。2.A【解析】2.据材料可知,西汉时期,我国对边疆地区的认识由原来的“没有确切的地理指向”变为“地名的定位日益明确”,且河西四郡的设置加强了西汉对边疆的管理,便利了中央对这些地区的认识,反映了当时对边疆地区认识的加强,故选A项。3.B【解析】3.据材料可知,借贷方式为“现钱例”,在“实际支给1000文”的情况下,如还钱则需要“1200文”,而还粮则需要120斗(实际价值2400文),这说明青苗钱不管是借贷还是还贷,更倾向于货币,故选D项。4.C【解析】4.据材料“有2/3是通过这种半官半民的庭外调解结案”可知,清朝半官半民的庭外调解结案治理方式可以调节社会矛盾,故选A项。5.C【解析】5.据材料可知,梁启超认为古代“皇权的安全就是国家的安全”,而在国际竞争激烈的时代,“必须形成一个现代民族国家”,这说明随着时代的变迁,时人在国家安全观上发生变化,故选C项。6.D【解析】6.据材料“革命军的敌人,五岁的清朝皇帝”可知,英法认为革命军只是推翻了五岁的皇帝,而没有推翻整个封建势力,据材料“袁世凯……以剪辫宣告旧时代的终结”可知,所谓共和和旧时代结束,只是形式上的,这说明英法对辛亥革命后中国的前景不看好,故选B项。7.B【解析】7.据材料“日军‘进入’中国东北的某些地方”、“双方军队经常发生‘碰撞’‘斗争’‘冲突’‘争吵’‘争论’‘问题’等”可知《纽约时报》将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行径轻描淡写,是为了掩饰日本侵华行径,故选B项。8.D【解析】8.据材料“我们对中法建交可以等待,但我们对阿尔及利亚人民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支持,将一直持续到他们的独立斗争取得胜利为止”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阿尔及利亚处于法国殖民统治之下,中国将支持其独立作为重大事件对待,体现了中国支持非殖民化运动的发展,故选B项。 9.A【解析】9.据上表,可知近代中国工厂工人主要分布在通商口岸地区,说明通商口岸地区的自然经济最先遭到破坏,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况,故选D项。10.A【解析】10.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在公元4世纪早期,罗马帝国大土地所有者“不断兼并个体农民土地”,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并且,其“政治独立倾向”也日益加强,逐渐发展成封建大庄园主,据此可知,题干所述现象表明在罗马帝国内部出现了封建社会的元素,即出现了社会转型的趋向,故选B项。11.B【解析】11.由材料“在国家出现前的自然状态下,既无国家也无等级的存在,人们彼此平等自由”、“,为了防止外来的侵袭和获得安全的生活,便意识到联合起来组成国家的必要性”可知自然状态下人们自由平等,为了获得安全的生活,联合组成了国家,因此国家是人们共同形成的社会契约,从而否定了君权神授,故选A项。12.C【解析】12.17世纪,荷兰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使人们注重投资、追求利润意识增强,投资观念发生变化,人们为了追逐高额利润争相求购郁金香,即商业经营方式出现新变化,故选A项。13.D【解析】13.据材料“农民:我已经没地放下我的另一只脚!”可知,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农民仍然遭受严重剥削,这就为后来的社会主义革命提供可能性,故选B项。14.C【解析】14.材料“提高关税只会惩罚美国的农民、企业和消费者”可知贸易战提高关税后,影响了美国农产品、企业的市场,提高了消费者购买商品的成本,这是因为全球化背景下美国和中国联系日趋紧密,而贸易战试图削弱此种联系,是对经济全球化的阻碍,故选B项。15.C【解析】15.由图4可以看出,英国是三环外交中三环的中心环节,三环外交提出是在1948年,结合冷战已经出现的时代背景,可以推知丘吉尔提出的“三环外交”目的在于要反对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而三环就是要构建一个以英国为核心的反苏联盟,突出英国在其中的地位,故选D项。16.(13分)评分标准:分值评分要素层次三9—13分层次二4—8分层次一1—3分(1)角度与史实角度符合题目要求,列举史实正确,且契合所选角度角度基本符合题目要求,列举史实基本正确,且契合所选角度角度基本不符合题目要求,列举史实不正确,不契合所选角度(2)理解与阐释 文化特质提炼准确,能从原因、影响等多维度正确地阐述自己的理解文化特质提炼较为准确,能从原因、影响等多维度较为正确地阐述自己的理解文化特质提炼不够准确,仅能从单一维度阐述自己的理解,或阐述不正确(3)总结与提升在所选角度的基础上,能上升到对整个宋韵文化的理解与阐释层面在所选角度的基础上,能上升到对整个宋韵文化的理解与阐释层面仅能从所选角度来阐释宋韵文化示例一:哲学思想史实与特质:理学诞生,形成一套包括宇宙观、人生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史实,2分)彰显思辨之美(或哲理之美)。(特质,2分)(考生所提炼的文化特质,只要与所选角度和所列史实逻辑关系清晰、正确,即可得分)理解与阐释:从分析形成原因角度作答:如魏晋以来儒学日益僵化,佛教、道教广泛传播;隋唐时期儒家学者主张调和并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理论等。(一点得2分,其他说法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共4分)从阐释历史影响角度作答:如理学的诞生标志着儒学走向成熟;对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和社会伦理道德秩序;对强化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德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影响深远。(任一点得2分,其他说法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共2分)从联系当代价值角度作答:如透过宋代理学的哲学思辨可见整个宋韵文化的博大精深,其优秀的文化品格和影响力已超越宋代赓续千年,极大丰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其他说法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共3分)示例二:日常生活史实与特质:坊市界限被打破(或街市、夜市出现,宋瓷)(史实,2分),市井风情浓厚,注重生活品质(或器物之美)。(特质,2分)(考生所提炼的文化特质,只要与所选角度与所列史实逻辑关系清晰、正确,即可得分。)理解与阐释:从分析形成原因的角度作答:如,两宋时期商品经济较为发达;城市经济相对繁荣;政府对社会控制的相对宽松;市民阶层的壮大。(任一点得2分,其他说法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共2分)从阐释历史影响的角度作答:如,宋代市井文化的发达,推动了文学艺术的进步,提升了宋人的生活质量。(任一点得2分,其他说法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共2分) 联系当代价值角度作答:如,透过宋代日常生活的品质之美可见整个宋韵文化的博大精深,其优秀的文化品格和影响力已超越宋代赓续千年,极大丰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其他说法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共2分)示例三:文学艺术史实与特质:可用来配乐歌唱的词进入鼎盛时期(宋词成就突出)(史实,2分),彰显文学艺术的审美之韵(宋人的审美情趣日益多元,雅俗共赏。)(特质,2分)(考生所提炼的文化特质,只要与所选角度与所列史实逻辑关系清晰、正确,即可得分。)理解与阐释:从分析形成原因的角度作答:如,两宋时期商品经济较为发达;城市生活丰富多彩;娱乐场所需要大量歌词;市民阶层的壮大;国家分裂,文人忧思。(任一点得2分,其他说法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共2分)从阐释历史影响的角度作答:如,宋词的发达提升了宋人的生活情趣;并且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优秀词作;极大丰富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底蕴。(任一点得2分,其他说法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共2分)联系当代价值角度作答:如,透过宋词的繁荣和文学艺术的审美之韵可见整个宋韵文化的博大精深,其优秀的文化品格和影响力已超越宋代赓续千年,极大丰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其他说法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共2分)【解析】16.首先选角度,据材料“宋韵文化是宋代生活习俗、制作工艺、文学艺术、哲学思想、社会规范、政治理念等的总和,集中反映了宋代思想观念、人文气质、生活品位和审美情趣,是宋代独有的时代精神特质,是高度浓缩的精神要素集合”可知,宋韵文化内涵丰富多样,考生可选择任一自己熟悉的角度分析作答。其次结合角度选史实,史实要正确,且契合所选角度。第三,从原因、影响等多维度正确地阐述自己的理解。最后,从整个宋韵文化的角度总结提升。示例一:哲学思想。史实与特质:理学诞生,形成一套包括宇宙观、人生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彰显思辨之美(或哲理之美)。(考生所提炼的文化特质,只要与所选角度和所列史实逻辑关系清晰、正确即可)理解与阐释:从分析形成原因角度作答:如魏晋以来儒学日益僵化,佛教、道教广泛传播;隋唐时期儒家学者主张调和并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理论等。从阐释历史影响角度作答:如理学的诞生标志着儒学走向成熟;对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和社会伦理道德秩序;对强化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德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影响深远。从联系当代价值角度作答:如透过宋代理学的哲学思辨可见整个宋韵文化的博大精深,其优秀的文化品格和影响力已超越宋代赓续千年,极大丰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示例二:日常生活。 史实与特质:坊市界限被打破(或街市、夜市出现,宋瓷)(史实),市井风情浓厚,注重生活品质(或器物之美)。(特质)(考生所提炼的文化特质,只要与所选角度与所列史实逻辑关系清晰、正确即可)理解与阐释:从分析形成原因的角度作答:如,两宋时期商品经济较为发达;城市经济相对繁荣;政府对社会控制的相对宽松;市民阶层的壮大。从阐释历史影响的角度作答:如,宋代市井文化的发达,推动了文学艺术的进步,提升了宋人的生活质量。联系当代价值角度作答:如,透过宋代日常生活的品质之美可见整个宋韵文化的博大精深,其优秀的文化品格和影响力已超越宋代赓续千年,极大丰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示例三:文学艺术。史实与特质:可用来配乐歌唱的词进入鼎盛时期(宋词成就突出)(史实),彰显文学艺术的审美之韵(宋人的审美情趣日益多元,雅俗共赏。)(特质)(考生所提炼的文化特质,只要与所选角度与所列史实逻辑关系清晰、正确,即可)理解与阐释:从分析形成原因的角度作答:如,两宋时期商品经济较为发达;城市生活丰富多彩;娱乐场所需要大量歌词;市民阶层的壮大;国家分裂,文人忧思。从阐释历史影响的角度作答:如,宋词的发达提升了宋人的生活情趣;并且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优秀词作;极大丰富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底蕴。联系当代价值角度作答:如,透过宋词的繁荣和文学艺术的审美之韵可见整个宋韵文化的博大精深,其优秀的文化品格和影响力已超越宋代赓续千年,极大丰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17.(14分)(1)(4分)参考答案要点:第一套人民币发行的背景:解放战争后期,各解放区迅速连成一片,形势发展急需统一货币;但受战时条件所限,由各解放区发行。第二套人民币发行的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生政权得到巩固;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基本建立;工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国家的财政经济实现统一。(2)(10分)参考答案示例:政治本色:10元券体现工农联盟;5元券及各面额背面文字设计体现了各族人民大团结;国徽也象征着新生的人民共和国。这些设计强调了新中国人民政权的性质,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 时代风貌:辅币的汽车、火车、拖拉机等图案展现了交通运输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突出了工业化主题,反映了我国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一五计划,体现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风貌。革命传统:3元、2元、1元券记录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主要历程。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始,中国革命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主要在延安指挥八路军和新四军浴血奋战,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天安门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解析】17.历史文化:票面的样式、图案、装饰等都反映了我国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和艺术风格,体现出我国在寻求货币设计具有中华民族特色方面进行的探索。(1)据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从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等方面分析,1948年12月,第一套人民币发行时,正值解放战争后期,据此得出:解放战争后期,各解放区迅速连成一片,形势发展急需统一货币;但受战时条件所限,由各解放区发行;据材料主题信息“第二套人民币于1955年3月1日起开始发行”结合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分析得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生政权得到巩固;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基本建立;工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国家的财政经济实现统一。(2)首先明确需要解释的四个层面,然后综合两则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分别予以说明。据材料一“5元:各民族大团结;10元:工农像”“(所有纸币背面)都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汉、蒙、维、藏四种文字”得出第二套人民币的票面设计体现的政治本色,10元券体现工农联盟;5元券及各面额背面文字设计体现了各族人民大团结;国徽也象征着新生的人民共和国。这些设计强调了新中国人民政权的性质,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据材料一“1角:拖拉机;2角:火车;5角:水电站;1分:汽车;2分:飞机;5分:轮船”得出第二套人民币的票面设计体现的时代风貌,辅币上的汽车、火车、拖拉机等图案,展现了交通运输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突出了工业化主题,反映了我国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一五计划,体现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时代风貌;据材料一“1元:天安门;2元:延安宝塔山; 3元:井冈山”得出,3元、2元、1元券整体上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主要历程,包括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始,中国革命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主要在延安指挥八路军和新四军浴血奋战,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天安门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据材料二“故宫、颐和园、云冈石窟去临摹古建筑、石雕、石刻、铜器以及长廊里的彩画中的花纹和图图案……故宫的窗棂,3元券背面的边框取自敦煌壁画中飞天的飘带”得出第二套人民币票面的样式、图案、装饰等都,反映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和艺术风格,体现出我国在寻求货币设计具有中华民族特色方面进行的探索。18.(12分)我国工农业生产快速发展,工业化程度提高(或工业发展快于农业),农业合作化加快推进,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并举。人民政权的巩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一五”计划的实施,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苏联的援助等。完成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建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初步改变了我国的落后面貌,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解析】18.根据材料一表格数据可知,此时期工农业总产值增长速度较快,体现了工农业生产快速发展,同时工业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高于农业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体现了工业发展快于农业。根据材料二中参加农业合作社户数和参加农业合作社的户数占总农户的百分比可知,农业合作化发展迅速。农业合作化体现了变革生产关系,工业总产值的增长体现了发展生产力,两者体现了此时期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并举。根据所学知识推动此时期工业化发展和农业合作化发展的原因有:1949年至1952年通过多项措施巩固了人民政权,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为工业化奠定了基础;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一五”计划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进行,推动了工业化的发展和农业合作化的发展;同时此时期工业化的发展还有苏联对中国援助的影响。经过“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中国完成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建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初步改变了我国的落后面貌,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19.(16分)(1)德国军国主义探源(或德国军国主义传统的形成)(2分)地理因素,经济因素,政治传统,文化传统。(4分)(2)封建割据阻碍德国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工业革命高潮的到来;启蒙思想影响、民族国家的推动;德意志民族的文化认同等等(任意三点即可)。(3分)(3)进步性:改变了德国分裂割据状态,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使德国走上民主化道路;促进了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德国成为经济强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初步建立等。(4) 局限性:德国皇帝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议会权力较小,专制主义色彩浓厚,军国主义传统根深蒂固,促使德国发动了世界大战,给世界及自身带来了深重的灾难。(3分)【解析】19.(1)第一小问主题,据材料一“东西两面都没有天然的屏障,又与多个强国为邻,易于遭受入侵,也使其追求对外扩张”、“农业曾被视为经济的全部,获得土地就是一切,而获取土地的捷径便是掠夺扩张”、“德意志历代皇帝均奉行侵略扩张的政策,疯狂地掠夺周邻国家的土地……几百年后,希特勒便用他来激励士兵们,将侵略苏联的计划定为‘巴巴罗萨’计划”“我不是来送和平的,而是来送剑的”等表中信息可知学习小组搜集的是有关德国军国主义的发展史,由此可拟定研究主题为:德国军国主义探源(或德国军国主义传统的形成)。第二小问角度,据材料一“德意志地处欧洲的中央地带,其东西两面都没有天然的屏障,又与多个强国为邻,易于遭受入侵,也使其追求对外扩张”,可得研究该主题的角度是“地理因素”;据材料一“中世纪德意志经济发展十分落后,作为德意志邦国的普鲁士土地贫瘠,缺乏矿藏,农业曾被视为经济的全部,获得土地就是一切,而获取土地的捷径便是掠夺扩张”,可得研究该主题的角度是经济因素;据材料一“德意志历代皇帝均奉行侵略扩张的政策,疯狂地掠夺周邻国家的土地……几百年后,希特勒便用他来激励士兵们,将侵略苏联的计划定为‘巴巴罗萨’计划”可得研究该主题的角度是政治传统;据材料一“12—13世纪德意志产生了骑士文化,其‘协同主义’‘苦从主义’‘服从主义’精神被一直传承下来。德国骑士文化下骑士团的座右铭是‘我不是来送和平的,而是来送剑的’”可得研究该主题的角度是文化传统。(2)据材料二“一、普鲁士的日益强大;二、拿破仑战争的影响;三、容克资产阶级的壮大;四、1834年‘德意志关税同盟’的成立;五、铁路:德意志统一的结婚绶带;六、沙俄霸权的丧失和‘俄普同盟’的形成”可知材料二对德国德国统一的原因的归纳,没有涉及“封建割据阻碍”、“工业革命开展”、“启蒙思想影响”、“民族国家的推动”和“德意志民族的文化认同”等方面,所以可以从这些方面任选三条补充德国统一的原因。如:封建割据阻碍德国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工业革命高潮的到来;启蒙思想影响、民族国家的推动;德意志民族的文化认同等等。(3)德国统一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即从进步性和局限性两个方面进行说明。进步性:据材料三“一、新帝国的‘旧制度’(一)‘宪法’下的皇权专制……”,并结合所学可得德国统一改变了德国分裂割据状态,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使德国走上民主化道路;据材料三“二、新帝国的‘经济奇迹’(一)与老工业国同台竞争(二)无法与经济匹配的殖民地”,并结合所学可得德国统一促进了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德国成为经济强国;据材料三“四、新帝国的‘社会减震器’ (一)工人阶级的抗争与社会改良思潮(二)俾斯麦与社会保障法”,并结合所学可得德国统一促进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初步建立等。局限性:据材料三“(一)‘宪法’下的皇权专制(二)名不副实的帝国议会”,并结合所学可得德国皇帝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议会权力较小,专制主义色彩浓厚;据材料三“三、新帝国‘刀尖上的舞蹈’(一)军事部门的自主性(二)威廉二世的世界政策”,并结合所学可得军国主义传统根深蒂固,促使德国发动了世界大战,给世界及自身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3-08-03 09:09:01 页数:10
价格:¥3 大小:37.07 KB
文章作者:王贵娥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