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高考
>
三轮冲刺
>
2023年高考历史冲刺最后压轴卷02(广东卷)(全解全析)
2023年高考历史冲刺最后压轴卷02(广东卷)(全解全析)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7
2
/17
剩余15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2023年高考历史冲刺最后压轴卷02【广东卷】历史(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表为学生进行“中华文明探源”研究性学习收集的考古材料,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材料结论A距今8000年的贾湖遗址出土的龟甲上有些符号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相似原始社会已产生成熟文字B良渚文化时期,多次出土了石犁及其他耘田器等多种稻田农具精耕细作农业出现C距今4300年前后芦山峁遗址大规模的聚落体量,出现“宫殿”式建筑群落社会分化已产生D龙山文化时期的陶寺遗址大墓中,随葬陶鼓、木鼓、石磬、龙盘、玉石钺等彰显墓主人尊贵身份的礼器礼乐制度初步形成A.AB.BC.CD.D【答案】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的中国。根据材料“距今4300年前后芦山峁遗址大规模的聚落体量,出现‘宫殿’式建筑群落”可知,在遗址中出现“宫殿”式建筑群落,说明贫富分化已经出现,社会分化已产生,C项正确;在出土的龟甲上有些符号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相似,可以说明原始文字的出现,但无法判定文字是否已经成熟,排除A项;良渚文化时期,多次出土了石犁及其他耘田器等多种稻田农具,说明当时农业生产的工具使用情况,无法判定精耕细作农业是否出现,排除B项;发现随葬陶鼓、木鼓、石磬、龙盘、玉石钺等彰显墓主人尊贵身份的礼器,可以说明贫富分化,或阶级产生,但无法得出礼乐制度是否形成,排除D项。故选C项。2.秦汉时期取名呈现出新取向,以武字、勇字命名的有蒙武、苏武等;以霸字、雄字命名的有王霸、杨雄等;以胜字、广字命名的有陈胜、李广等;以兴字、奋字命名的有阴兴、张奋等;以开疆拓土、保家卫国的含义命名的有赵广汉、张安世等。这一现象体现了当时( )A.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演变B.主流思想文化内涵发展变化C.尚武和奋发向上的时代精神D.选官制度影响社会阶层流动【答案】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汉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从人名“以武字、勇字命名……以霸字、雄字命名……以胜字、广字命名的……以兴字、奋字命名……以开疆拓土、保家卫国的含义命名”看,社会呈现出尚武和奋发向上的时代精神,C项正确;据人名“以武字、勇字命名……以霸字、雄字命名……以胜字、广字命名的……以兴字、奋字命名……以开疆拓土、保家卫国的含义命名”不能体现,官僚政治和社会阶层流动,排除AD项;汉朝尊崇儒学,董仲舒君权神授、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的儒学思想也未在人名体现,排除B项。故选C项。3.下表是一些有关唐诗的典故。这三则典故反映了当时( )诗歌典故出处白居易进京赶考时曾拜会文坛前辈顾况。顾况说:“长安百物贵,居大不易。”但读到白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后赞叹“有句如此,居天下有甚难!”于是尽力提携,使白居易很快名震长安。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李白初到长安,以《蜀道难》见前辈贺知章,贺知章读后连声赞叹称其为“谪仙人”。时间不长,李白名动京师,其作品引得“长安纸贵”。晚唐孟启《本事诗·高逸》 752年秋,高适、岑参、储光羲、薛据和杜甫五位诗人同时登上大雁塔,杜甫作诗《同诸公登慈恩寺塔》称:“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此后,该诗广为传颂。清代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A.歌舞升平掩盖着政治危机B.进入仕途者必须擅长写诗C.都城长安的生活成本很高D.士人交游推动了唐诗传播【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白居易进京赶考时曾拜会文坛前辈顾况。……于是尽力提携,使白居易很快名震长安。李白初到长安,以《蜀道难》见前辈贺知章,……其作品引得‘长安纸贵’。752年秋,高适、岑参、储光羲、薛据和杜甫五位诗人同时登上大雁塔,……该诗广为传颂。”可知,白居易、李白和杜甫通过拜见前辈和交游的方式促进了唐诗的广为流传,D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唐诗对政治危机的叙述,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擅长写诗与进入仕途的关系,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都城长安生活成本高的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4.南宋时期,刻版印书业发展较快。南宋时期有官刻本(监本)和书坊的坊刻本;出现了规模较大的私人手工业刻书作坊,有的作坊的刻工多至百人,还专门接受委托雕印业务;刻书种类多,有礼书、乐书、药方以及可称为日用百科全书的《酬世大全》。宋刻本古籍也成为历代藏书家的珍品。上述材料可说明南宋时期( )A.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B.书籍印刷已经商业化、产业化C.活字印刷术广泛应用D.宋朝已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南宋时期出现规模较大的刻书作坊,刻书种类多,说明书籍印刷已经商业化和产业化,B项正确;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南方户数、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北方,但A项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材料中的刻版印书指的是雕版印制,北宋时期发明活字印刷,所以广泛应用的说法错误,排除C项;资本主义萌芽是明朝后期出现,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5.清初统治者十分重视地理测绘工作。康熙曾组织人力对全国进行测量,经过三十余年的筹划、测绘,绘制成了《皇舆全览图》;乾隆时期也两次派人到新疆等地测绘,根据新测绘资料,绘制成了《内府皇舆全图》。这些做法表明( )A.统治者已具备近代国家疆域观念B.边疆危机危及到清朝的统治C.政府十分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D.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增强【答案】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根据材料“乾隆时期也两次派人到新疆等地测绘,根据新测绘资料,绘制成了《内府皇舆全图》”可知,清朝时康熙和乾隆两位皇帝非常重视地理测绘,并对全国进行测量,且对边疆地区非常关注,体现了当时政府对边疆地区管辖的重视,C项正确。近代国家疆域理念体现在法律等形式确认疆土,材料并未体现,排除A项;当时处于“康乾盛世”时期,边疆危机并未威胁统治,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地方统治,无法体现统治增强,排除D项。故选C项。6.下表为晚清时期西学输入的基本脉络,该表反映出( )时间代表作鸦片战争后《四洲志》《海国图志》《瀛寰志略》《万国公法》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克虏伯炮说》《水师操练》《探矿取金》《工程致富》甲午中日战争后《中东战纪本末》《泰西新史揽要》《文学兴国策》戊戌变法后《民约论》《万法精理》《美国独立宣言》A.中西方思想文化逐渐融为一体B.先进中国人已找到救国之路C.民族危机推动学习西学的深入D.西方的民主制度被广泛接受【答案】C【详解】通过阅读表格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鸦片战争时期开眼看世界,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介绍西方先进军工技术,再到19世纪末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晚清时期西学东渐的发展,反映出民族危机推动学习西学的深入,C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中西方思想文化逐渐融为了一体,排除A项;19世纪后期,先进中国人尚未找到正确的救国之路,排除B项;材料不足以说明西方的民主制度已被广泛接受,排除D项。故选C项。7.下图是1916年7月31日《新闻报》上刊登的一幅漫画《再造国民之最要着》。画面中一名议员一手拉风箱,一手执勺,正在对一个写有“中华民国五年七月再造”的三足大鼎进行修补。对此漫画的解读正确的是 A.喻示了袁世凯独裁对民主体制的破坏B.表达了国民党对民主共和的向往C.反映了国人对议会政治的普遍认同D.说明三权分立体制适合中国国情【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画画面中一名议员一手拉风箱,一手执勺,正在对一个写有“中华民国五年七月再造”的三足大鼎进行修补。被袁世凯破坏的“司法”一足似乎已经修补好,议员正在修补写有“立法”两字的一足,体现了袁世凯独裁对民主体制的破坏,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国民党,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国人态度,排除C项;三权分立主张立法、行政和司法三种国家权力分别由不同机关掌握,各自独立行使、相互制约制衡,材料未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8.下表是据邹依仁《旧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整理的1935年上海公共租界内中国人职业构成(部分)统计数据。对表格解读正确的是职业所占比重职业所占比重农业及园艺0.1%运输及交通事业1.21%工业18.28%政府及市政机关0.72%商业16.36%艺术界、技艺界、运动员0.33%专门事业1.31%杂类55.3%注解:专门事业包括医师、律师、会计师、新闻界等职业;杂类包括传统服务行业,如小商贩、帮佣等职业以及少量游民及帮会成员等。A.上海地区的农业经济走向衰退B.租界内华人的政治权利得到保障C.经济发展带动社会结构多样化D.上海教育发展推动国人素质提高【答案】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根据材料“邹依仁《旧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整理的1935年上海公共租界内中国人职业构成(部分)统计数据。”可知,1935年,国民政府推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从而带动了各个职业参与人数的变化,如工业、商业、医师、律师、会计师、新闻界、小商贩、帮佣等职业,说明经济发展带动社会结构多样化,C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职业人员构成的占比,无法判定上海地区的农业经济走向衰退,排除A项;材料是对上海人口变迁的描述,没有体现华人的政治权利得到保障以及教育发展推动国人素质提高的信息,排除B项和D项。故选C项。9.如图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宣传画《社员的喜事》,图片下方的四句诗为:孩子满月笑开颜,邻里社员送温暖;花布鸡蛋老母鸡,欢声笑语暖心间。据此可知A.人民公社化运动改善民众生活水平B.画作明显体现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C.包干到户极大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D.过渡时期民众团结互相的精神风貌【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图示体现的是新中国成立之初过渡时期民众团结互相的情形,D项正确;人民公社是1958年之后,排除A项;画作明显体现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排除B项;包干到户是改革开放后,排除C项。故选D项。10.1985年,天津市十二个工业企业试行承包责任制,其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企业对上级主管部门进行经济承包;企业内部职工实行“包”“保”结合的经济责任制;企业内部针对薄弱环节、关键工序实行单项经济承包。这些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A.以激发企业的活力为出发点B.使天津成为改革开放的样板C.缩小了农村和城市间的差距D.指明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答案】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影响题。时空是1985年(天津)。据材料“1985年,天津市十二个工业企业试行承包责任制……”,可以看出天津十二个工业企业试行承包责任制,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一种探索,这样可以增强企业的活力,提高竞争力,A项正确;无其他城市的对比,无法得出天津成为改革开放的样板,排除B项;材料仅涉及工业企业,无法得出城乡差距,排除C项;指明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的是党的十四大,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11.史学家齐世荣说,亚历山大的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的重大事件,但也许横贯亚欧大陆古道上的商队来往,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诸海航路的船只航行,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他意在强调()A.帝国扩张推动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B.战争成为文明扩展的重要方式之一C.和平交往是人类交往的主流D.新航路开辟促进文明的传播【答案】C【详解】“但也许横贯亚欧大陆古道上的商队来往,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诸海航路的船只航行,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可得出,齐世荣强调的是和平交往的重要性,C项正确;材料强调和平交往,而不是帝国扩张,排除A项;战争成为文明扩展的重要方式之一,但不是作者强调的主旨,排除B项;材料说的是文明交流的方式,而不是新航路开辟,排除D项。故选C项。12.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在“蛮族”日耳曼人的入侵下灭亡,帝国的大批土地、城市、建筑、文物被毁。基督教教会及时适应社会变化并与“蛮族”社会相结合,基本上保留着帝国以来教会所具有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力量。因此( )A.西欧社会逐渐进入“黑暗时代”B.基督教会成为蛮族社会的支配者C.欧洲人成为基督教的忠实信徒D.教会对罗马文化传承起特殊作用【答案】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西欧)。据本题材料“基督教教会及时适应社会变化并与‘蛮族’社会相结合,基本上保留着帝国以来教会所具有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力量”可知,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基督教会以特殊的形式将其原有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力量保留下来,说明教会对罗马文化传承起特殊作用,D项正确;材料强调教会对罗马文化的传承,无法体现“黑暗”,排除A项;材料并未提及基督教在中世纪的精神统治地位,不能得出基督教会成为蛮族社会的支配者,排除B项;材料强调基督教对罗马文化的保存,无法得知其信徒的概况,排除C项。故选D项。 13.下图是1800年发表于美国的漫画《我国现状》。画面中,左边的人物代表联邦党,他说道:“这个柱子不应该立着,我决定发起一场必需的、代表正义的战争”。右边的人物代表民主共和党,他说道:“这根柱子必须倒下,我是和平主义者”。中间柱子上写着“共和主义”,支柱上方横柱上写着“联合则生,分裂则亡”。华盛顿则提出忠告:“一旦移动其中一根,你们就毁掉了所有。”这一作品意在说明美国( )A.资产阶级的代议制名不副实B.制宪过程中各州存在激烈的冲突C.民主进程伴随着退让和妥协D.政党分歧导致社会矛盾不断升级【答案】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美国)。据本题材料“1800年”“这个柱子不应该立着,我决定发起一场必要的、代表正义的战争”“这根柱子必须倒下,我是和平主义者”“联合则生,分裂则亡”“一旦移动其中一根,你们就毁掉了所有”和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的欧洲,由于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的影响,社会动荡不安,政权更迭频繁,致使一些美国人对亲法的杰斐逊不满。材料中作者借助漫画表达对当时美国党派纷争的忧虑。但是无论是联邦党还是民主共和党,双方虽然存在意见上的分歧,但都有效避免了国家分裂动荡,这主要归因于美国民主制下的妥协机制,C项正确;美国民主制是近代资本主义国家一种典型的代议制,排除A项;美国制宪是在1787年,而材料所述是在1800年,排除B项;当时美国政党政治处于萌芽时期,还未形成,排除D项。故选C项。14.下图是英国著名漫画杂志《笨拙》在1862年发表的《马路清洁工》,描绘一位过分殷勤的小清洁工,用他破烂肮脏的扫帚弄脏了地毯,破环了整个场景的高贵之感。作者创作此画意在《马路清洁工》 A.讽刺资产阶级生活的腐化B.动员工人阶级推翻资本主义制度C.批判工业化对环境的污染D.揭露工业社会贫富分化的严重性【答案】D【详解】根据“描绘一位过分殷勤的小清洁工,用他破烂肮脏的扫帚弄脏了地毯,破环了整个场景的高贵之感。”可得出一边是高贵的富人,一边是贫困的基层民从,此画要揭露的是社会的贫富差距,D项正确;A项不够全面,且材料冻能体现就是资产阶级,排除A项;材料没有动员的意图,排除B项;材料看不出污染问题,排除C项。故选D项。15.1963年,法国总统戴高乐拒绝了美国的“多边核力量”计划和美苏倡导的《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稍后,苏联漫画家创作《法国正为季节性的供暖做准备》(如下图),戴高乐抱着大量导弹向共和国的房子走去,烟囱里冒出如同核爆炸般的蘑菇云。这反映了( )A.资本主义阵营走向瓦解B.苏联与西方关系的缓和C.战后国际秩序受到冲击D.法国奉行民族利己主义【答案】C【详解】二战结束后,美苏两极格局形成,法国戴高乐拒绝美国和苏联的计划、条约,反映法国外交独立自主的意识,是对两极格局的冲击,C项正确;资本主义阵营逐渐分化,而非瓦解,排除A项;20世纪六十年代,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关系紧张,而且材料中并未提到苏联和西方的关系,排除B项;法国的做法是为了摆脱美苏的影响,维护本国利益,这不属于民族利己主义,排除D项。故选C项。16.1975年欧共体与46个非洲、加勒比海地区和太平洋地区的发展中国家签订为期五年的《洛美协定》,规定欧共体在不要求互惠的条件下,允许后者的全部工业品和94%的农产品免税及不受限量地进入共同体市场。这反映了( )A.两极格局中孕育着多极化发展的趋势B.资本主义国家试图转嫁“滞胀”后果C.国际经济秩序中的不公正进一步加剧D.全新国际生产分T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答案】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75年(世界)。材料主要说明欧共体与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领域开展合作和援助,一方面说明欧共体力量的壮大和其预期对世界产生更大的影响力,另一方面说明随着殖民体系的不断瓦解,新兴国家即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力量也在壮大,这些都对两极格局产生了冲击,世界孕育着多极化发展的趋势,A项正确;从协定内容来看,欧共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合作更多体现的是欧共体发达国家对第三世界的合作与援助,不是转嫁危机,排除B项;从内容来看,协定对发展中国家有利,是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有益尝试,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相对公正,排除C项;这些合作只是允许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品和农产品以更优惠的条件进入发达国家市场,不是全新改变国际生产分工,进入20世纪90年代,跨国公司迅猛发展,使世界各国纳入全新的国际生产分工体系,排除D项。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 清朝统治者在许多重要的政治场合和重要的官方文件中,特别注意避免对边疆少数民族使用带有刺激性的“夷狄”字样和称谓。乾隆时,还为此处分过一些大臣。清朝利用政权的力量,对传统的“华夷论”进行大规模的批判。当时,西方早期殖民主义者的入侵,客观上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在抵御外来侵略的斗争中,逐渐形成了近代领土、边界、主权观念。特别是乾隆皇帝本人,除通晓汉文和满文之外,还特别注意学习蒙语、藏语、维吾尔语。乾隆帝还下令,将这五种民族文字题刻在皇家许多重要建筑上。乾隆十九年(1754年),在改造热河避暑山庄正门——丽正门时,用汉、满、蒙、维、藏五种文字题写了门额,以显示国家和民族的统一,即“以昭我国家一统同文之盛”。——摘编自张羽新《清代前期各民族统一观念的历史特征》材料二 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在《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以“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孙中山重新解释了民族主义,即“五族共和”。这一时期(1912~1928年)的中华民国国旗也以红、黄、蓝、白、黑五色横长方条,表示“五族共和”之意。——摘编自杨梅《“中华民族”概念在民国教科书如何演变》材料三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面对各民族深受封建势力、国民党反动军阀、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剥削的事实,中国共产党将民族政策主旨定位为“领导各民族投身于无产阶级革命与民族解放斗争”,积极宣传“民族平等”,揭示民族压迫的阶级根源,以唤起少数民族反帝、反封建、反军阀统治的意识,团结起来共同对敌。 ——摘编自郑大发《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与实践的百年启示》(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代前期民族观念的历史特征。(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国时期孙中山民族观念的内涵及其形成原因。(6分)(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自清代前期至近代中国民族观念的历史价值。(2分)【答案】(1)特征:批判传统“华夷论”;强化民族大一统意识;具有一定的近代化特征(吸收了西方近代主权观念);以汉、满、蒙、维、藏五族文化交融作为国家和民族统一的象征。(答出两点即可)(2)内涵:五族共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国家独立。原因: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华民族危机严重;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近代西方民族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孙中山积极谋求中华民族复兴。(3)历史价值:增强民族凝聚力;维护国家统一局面;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动民族民主运动发展。【详解】(1)历史特征:根据材料一“朝利用政权的力量,对传统的“华夷论”进行大规模的批判”可知,清代前期民族观念批判传统“华夷论”;根据材料“在抵御外来侵略的斗争中,逐渐形成了近代领土、边界、主权观念。”可知,清代前期民族观念具有一定的近代化特征;根据材料“以显示国家和民族的统一,即“以昭我国家一统同文之盛”。”可知,清代前期民族观念强化民族大一统意识;根据材料“,除通晓汉文和满文之外,还特别注意学习蒙语、藏语、维吾尔语”可知,清代前期民族观念以汉、满、蒙、维、藏五族文化交融作为国家和民族统一的象征。(2)内涵:根据材料二“孙中山重新解释了民族主义,即“五族共和””可知,五族共和;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国时期孙中山民族观念的内涵还有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国家独立。原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民国时期孙中山之所以形成五族共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国家独立的民族观念主要和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华民族危机严重;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近代西方民族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孙中山积极谋求中华民族复兴。(3)历史价值:结合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代前期至近代中国民族观念具有增强民族凝聚力;维护国家统一局面;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动民族民主运动发展。18.在世界历史进程中,现代化潮流浩浩荡荡,中国的现代化在探索中前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 在十九世纪下半叶至二十世纪初的第二次现代化大浪潮之后,世界经济出现了三十年的停滞与徘徊。……二十世纪初,西欧北美资本主义的大发展孕育了空前的内部危机:首先是各发达资本主义工业国集团之间争夺市场的斗争白热化,加之军国主义兴起与经济军事化,引起了两次世界大战;其次是首次席卷全球的生产过剩经济危机;随之而来的是法西斯主义作为自由资本主义的反动而猖獗一时。这些新因素导致现代生产力的阻滞,延缓了现代化推进的势头。在此期间,世界分裂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不同的现代经济体系,对后来的国家的现代化道路选择与新探索发生了重大影响。——摘编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材料二 1954年9月,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要“建设成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摘编自《建国以来周恩来文稿》材料三 1964年12月,周恩来在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上宣布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任务,即“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摘编自《周恩来选集》(1)根据材料一,概括第二次现代化大浪潮之后,导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出现“三十年的停滞与徘徊”的“新因素”。(2分)(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材料二、三中我国现代化高度重视国防建设的原因。(4分)(3)结合时代背景,简析材料二、三中“现代化”内容的变化及其原因。综合以上材料,概括中国现代化建设积累的宝贵经验。(8分)【答案】(1)两次世界大战;全球经济危机;法西斯主义猖獗。(2)20世纪50—60年代,中美、中苏关系相继恶化,适应国家安全需要,重视国防建设。(3)变化:从50年代以工业化为重点到60年代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重视科技发展。原因:20世纪50年代,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工业化起步;20世纪60年代初,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世界科技突飞猛进,认识到科技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性。经验:走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言之成理即可)【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20世纪初的世界。根据材料“首先是各发达资本主义工业国集团之间争夺市场的斗争白热化,加之军国主义兴起与经济军事化,引起了两次世界大战”可知,两次世界大战;根据材料“首次席卷全球的生产过剩经济危机”可知,全球经济危机;根据材料“法西斯主义作为自由资本主义的反动而猖獗一时”可知,法西斯主义猖獗。 (2)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54年的中国。结合建国后的中苏关系以及两极格局可知,20世纪50—60年代,中美、中苏关系相继恶化,适应国家安全需要,重视国防建设。(3)本题是特点类和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中国。变化:根据材料“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可知,从50年代以工业化为重点到60年代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重视科技发展。原因:结合一五计划可知,20世纪50年代,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工业化起步;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60年代初,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结合科技革命可知,世界科技突飞猛进,认识到科技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性。经验:结合国情与发展的关系可知,走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结合建国以来的建设成就可知,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结合所学可知,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言之成理即可)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1948年10月9日,丘吉尔正式抛出了其“三环外交”的方针。他说:“当我展望我国未来时,我认为,在自由民主国家中存在着三个大环。······对于我们来说,第一个环自然是英联邦和英帝国及其所包括的一切。其次是我国、加拿大和其他英联邦自治领域以及美国在其中起着如此重要作用的英语世界。最后是联合起来的欧洲。这三个大环是并存的······我们是在这三个大环中都占一大部分的唯一国家。事实上我们正处在连结点上。”——摘编自[美]W.F.汉里德、G.P.奥顿《西德、法国和英国的外交政策》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西欧六国在建立煤钢共同体和欧洲共同体时,曾试图邀请英国参加进来,同时美国也希望英国加入欧洲联合运动并起领导作用,但都遭到了英国拒绝。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后,英国甚至组建了欧洲自由贸易联盟与之抗衡。然而从1961年开始申请加入欧共体,历经十多年,直至第三次申请成功后,英国方于1973年1月1日成为欧共体正式成员。——摘编自刘亚轩《论冷战时的英国与欧共体》等材料三220世纪50、6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 ——据姜洪明、郭月皎《英国加入欧共体的原因考》(1)根据材料一绘制英国“三环外交”示意图。(4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中期英国对加入欧洲共同体态度的变化,并说明其原因。(8分)【答案】(1)示例:(2)变化:20世纪50年代英国拒绝加入欧洲共同体,60年代积极申请加入欧洲共同体并于1973年正式加入欧洲共同体。原因:20世纪四五十年代,英国坚持欧洲均势与孤立主义原则,认为通过维系与英联邦及美国等英语国家的关系,足以保障其国家利益及大国地位。60年代后,联合后的欧洲各国经济快速发展,英国经济增速明显落后于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英国与独立后的殖民地间的经济联系日渐疏离,英国的大国地位不复存在;美国对英国加入欧共体的支持。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二战后的英国。据材料一“三环包括的地区”“我们正处在连结点上”并结合所学可知,三环并存又有重叠,且英国位于连结点上,据此画出示意图即可。(2)本题对比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二战后至70年代的英国。变化:据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遭到了英国拒绝”“从1961年开始申请加入欧共体”“英国方于1973年1月1日成为欧共体正式成员。”可以得出20世纪50年代英国拒绝加入欧洲共同体,60年代积极申请加入欧洲共同体并于1973年正式加入欧洲共同体。原因:据材料一英国“三环外交”方针并结合所学可得出,20世纪四五十年代,英国坚持欧洲均势与孤立主义原则,认为通过维系与英联邦及美国等英语国家的关系,足以保障其国家利益及大国地位;据材料三“20世纪50、6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可得出,60年代后,联合后的欧洲各国经济快速发展,英国经济增速明显落后于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结合所学可知,英联邦由56个独立主权国家(包括附属国)所组成,成员大多为前英国殖民地或者保护国,各个主权国都是自愿加入英联邦的,也可随时退出英联邦,英国与独立后的殖民地间的经济联系日渐疏离,英国的大国地位不复存在;据材料一“美国也希望英国加入欧洲联合运动并起领导作用”可得出,美国对英国加入欧共体的支持。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世界文化发展的历程(部分)时间历程公元前3000年左右在古代西亚地区形成了美索不达米亚文化;在北非地区的尼罗河流城形成了古代埃及文化;在南亚次大陆上形成了古印度文化;在东亚形成了中华文化。公元前5世纪以后在地中海沿岸,形成了古代希腊文化;此后,古罗马在大量吸收希腊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5世纪以后在西欧地区形成了以基督教文化为特征的地城文化。16世纪之前印第安人在美洲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文化。其中,玛雅文化、阿兹特克文化和印加文化最具有代表性。16世纪以后随着西方殖民者对美洲的征服,西方殖民者对残留下来的印第安人实行欧化,通过语言、宗教、艺术、教育等文化的移植来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 17世纪以后英国开始侵略印度,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法律制度和文官制度引入印度,兴办学校,强行普及英语并使之成为印度的官方语言之一。19世纪上半期面对殖民侵略,埃及的穆罕默德.阿里主动接受西方的思想和技术,促进了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后独立后的印度接受来自西方的一些基本价值取向,同时又注重发展传统文化,走上了独特的发展道路。埃及成立了共和国后,政府大力复兴民族文化,现代埃及文化既具有阿拉伯文化的特点,又带有欧洲和西亚的文化元素。20世纪60—80年代新加坡和韩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既发扬儒家文化的精华,又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努力创造一种现代的东方文化。——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文化交流与传播》等采用一个合理的时间尺度,对世界文化发展的历程进行阶段划分,并做出合理解释。【答案】阶段一:16世纪之前,世界文化呈现多元化。解释:地理环境的影响;各地区生产力水平的差异;不同地区人们生活方式的多样性;交通工具相对落后。阶段二:16世纪到19世纪上半期,西方文化的扩张。解释:新航路的开辟之后,西方开始殖民扩张;工业革命的开展;交通工具的进步;世界市场的形成;西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发展;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逐步形成。阶段三:20世纪50年代后到80年代,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创新。解释:二战后,欧洲殖民国家受重创;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逐渐瓦解;二战进步暴露了西方文化的弊端;大量新兴民族国家独立;各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新兴民族国家现代化的推进。【详解】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如从材料16世纪以前的西亚、南亚、东亚、地中海、发展出各具特色的文化情况来看,可知16世纪之前,世界文化呈现多元化。关于解释可从地理环境的影响、各地区生产力水平的差异、同地区人们生活方式的多样性及交通工具相对落后等角度进行分析差异原因;从材料16世纪到19世纪英国侵略印度和埃及的西化改革可知16世纪到19世纪体现的是西方文化的扩张.阐释可从西方的殖民扩张、工业革命的影响及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从材料看20世纪50年代后到80年代,印度、埃及、吸收西方国家文化;新加坡和韩国吸收中国儒家文化和西方文化又有创新,可从二战之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二战后的世界格局的变化等角度分析。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专题1.动词时态答案全解全析
专题5.定语从句答案全解全析
专题6.状语从句答案全解全析
专题7.特殊句式答案全解全析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考前最后一卷)(新课标II卷)答案全解全析
2022高考物理 重点题型考前圈点(全解全析 PDF版)
2020–2021学年下学期期末测试卷02高二物理·全解全析
2023年高考历史冲刺最后压轴卷01(广东卷)(考试版)
2023年高考历史冲刺最后压轴卷01(广东卷)(全解全析)
2023年高考历史冲刺最后压轴卷02(广东卷)(考试版)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考 - 三轮冲刺
发布时间:2023-08-03 08:09:01
页数:17
价格:¥3
大小:1.95 MB
文章作者:王贵娥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