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3年高考历史冲刺最后压轴卷03(广东卷)(全解全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7

2/17

剩余15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3年高考历史冲刺最后压轴卷03【广东卷】历史(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表历史史实与历史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史实结论A距今170万年的元谋人门齿化石发掘中华文明的起源具有多元一体特征B良渚遗址发现了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C甲骨文中有字呈牛引犁头启土状“封建亲戚,以蕃屏周”青铜农具在夏朝已经得到普及D封建亲戚,以蕃屏周解决了封建地主阶级财产分配上的矛盾A.AB.BC.CD.D【答案】B【详解】良渚遗址位于长江流域,良渚遗址发现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可以说明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B项正确;仅根据元谋人的门齿化石不能体现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一体,排除A项;甲骨文中有字呈牛引犁头启土状可以说明当时可能出现牛耕,但不能说明青铜农具的普及,排除C项;“封建亲戚,以蕃屏周”指的是分封制,分封制解决的并不是封建地主阶级财产分配上的矛盾,排除D项。故选B项。2 .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府设有负责养牛的多种官职,形成了完备的管理体系。民间养牛业也有很大发展,如《晋书》记载:“朔允,金城人也。与游氏世为豪族,西州为之语曰:‘翻与游,牛羊不数头。南开朱门,北望青楼。’”这一时期的养牛业(   )A.冲击了传统的经济政策B.有利于农业与畜牧业的结合C.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D.有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答案】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官府设有负责养牛的多种官职,形成了完备的管理体系。民间养牛业也有很大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耕牛在古代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养牛业的发展有利于农耕经济的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争频繁,而养牛业的发展有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D项正确;养牛业的发展仍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农业经济,没有冲击传统经济政策,排除A项;材料只涉及到养牛业,没有提及农业与畜牧业的结合,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南北经济的交流,排除C项。故选D项。3.唐代尚书省实行制敕、管理行政的会商制度,尚书省的首脑机构都省有都堂会议。六部尚书每天上午都前往都省,有事则开会商讨,午时则在都堂会食,下午仍回本部处置都务。这一会商制度(    )A.提高了中央政府决策效率B.对宰相政务工作有监督作用C.有助于权力的制约和平衡D.有利于行政部门的分工协作【答案】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中国)。据材料“六部尚书每天上午都前往都省,有事则开会商讨,午时则在都堂会食,下午仍回本部处置都务”可知,尚书省的会商制度既能方便不同部门的协作,又能提高各部门工作效率,D项正确;尚书省为执行机构,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对宰相政务工作的监督,排除B项;材料仅涉及尚书省的工作制度,无法体现中央权力的制衡,排除C项。故选D项。4.下表是对宋初政治的不同认识,据此分析,这些认识记述出处太祖、太宗平一海内,惩累朝藩镇跋扈,尽收天下劲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内外相维,上下相制,等级相……是以天下晏然,逾百年而无犬吠之警,此制兵得其道也。《文献通考》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朱子语类》A.拓宽了宋朝政治史研究的角度B.表明历史叙述不能准确反映历史事实C.因为互相矛盾而导致不足为信D.说明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答案】A【详解】《文献通考》认为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有助于国家统治,而朱熹认为宋初加强中央集权导致地方积贫积弱,不利于国家统治,两者分析问题的视角有别,拓宽了宋朝政治史的研究角度,A正确;B不符合历史研究的基本结论,陷入历史虚无主义,排除;两者的描述都有一定的可信度,排除C;历史叙述是呈现历史事实的方式之一,而非唯一方式,排除D。5.如图为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所作,再现了雍正帝在端午节观看赛龙舟的场景。这一作品(   )A.尽显西方现代绘画风格B.彰显清代社会经济繁荣C.反映清朝注重民间教化D.体现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答案】D【详解】雍正帝是满族人,其在端午节观看汉族的赛龙舟,说明当时满汉文化有融合现象,D 项正确;材料画作依然是传统宫廷画的技法,排除A项;通过画作反映不出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排除B项;民间教化在画作中无法体现,排除C项。故选D项。6.1912年1月29日,天津革命党人攻打直隶总督衙门,与清军展开殊死搏斗,林少甫、韩佐治等起义军领导相继阵亡,起义失败。对此理解最合理的是(   )A.民主革命的进程有其客观性B.革命政权尚未建立导致反清力量涣散C.民主共和观念渐成国人共识D.实际上延缓了北洋军阀夺取革命成果【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1912年1月29日,天津革命党人攻打直隶总督衙门,与清军展开殊死搏斗,林少甫、韩佐治等起义军领导相继阵亡,起义失败”可知,辛亥革命后,1912年革命军仍然受到清军的抵抗,并未取得完全胜利,说明民主革命的进程有其客观性,A项正确;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就建立了,排除B项;“国人共识”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革命军受到阻碍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北洋军阀夺取革命成果,排除D项。故选A项。7.中共成立之初,重视对工农进行思想和理论宣传,但在工人心目是“学生党”“过激派”,在农民心目中不是“同路人”。1926年,共产党在工人心目中“是为工人阶级奋斗的党”,在农民眼中是为穷困农民谋利益的“穷人党”。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中共(   )A.通过了扶助农工的政策B.积极参加反帝反封斗争C.制定了实事求是的路线D.对国情的认识水平提高【答案】B【详解】依据材料“是为工人阶级奋斗的党”,“穷人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积极投身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使得党的形象发生了一定的变化,B项正确;扶助农工的政策是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内容,排除A项;形象的转变,得益于积极参加反帝反封斗争,与实事求是的路线关系不大,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工人和农民对党的进一步认可,不能得出其对国情的认识水平状况,排除D项。故选B项。8.20世纪20年代始,一批具有现代意义新式金融机构如信用合作社等逐渐涉足农村借贷。下表是苏南三地信用合作社与旧式金融机构(农业仓库、典当)高利贷之间的利率比较。据此可知项别无锡吴江句容信用合作社1分2厘1分2厘农业仓库1分5厘1分5厘1分4厘 典当1分8厘高利贷最低率1分2厘1分2厘A.农民摆脱了高利贷盘剥B.农业近代化发展程度显著提高C.传统信贷仍占主导地位D.新式金融对农业促进作用有限【答案】D【详解】新式金融的利率和高利贷之间的利率相差无几,甚至超过了高利贷的利率,因此其对农村经济的扶持作用有限,选项D正确;材料并未明确农民选择哪种贷款方式,选项A排除;材料并未体现出农业近代化程度,排除B;材料未提供各种信贷模式的比例,因此不能得出传统信贷占据主导地位的结论,排除C。9.下图是新中国两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新建工业分布示意图。新建工业分布出现明显的变化,其主要原因是(    )A.全面恢复国民经济的需要B.中央对经济工作执行“八字”方针C.片面追求经济建设高速度D.国际形势严峻和战争威胁的加剧【答案】D【详解】20世纪60、7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破裂,中美继续对立,为加强国防应对严峻国际形势,国家实行重大战略调整,实施“三线建设”措施,东北、沿海、沿边的重要企业、大中专学校迁往华中、西南、西北地区,新建重要企业也主要建于这些地区,D项正确;从1949年10月到1952年底,经过三年多的艰苦奋斗,解放前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获得全面的恢复,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八字方针,是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恢复与发展国民经济的方针,即“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与新建工业的布局无关,排除B项;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片面追求经济建设高速度,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故选 D项。10.下表选取了中国重返联合国50年来的重大事件,由此可知时间事件1971年10月第26届联大,通过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席位的决议案1974年4月联合国第六届特别会议,邓小平庄严宣布中国永远不称霸、不做超级大国1989年11月中国首次派人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2015年9月习近平出席联合国发展峰会,首次向世界全面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2021年10月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通过了《昆明宣言》A.中美建交助推中国重返联合国B.经济全球化发展使人类命运共同体已基本形成C.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D.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推动力和影响力日益彰显【答案】D【详解】从“第26届联大,通过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席位的决议案”到“习近平出席联合国发展峰会,首次向世界全面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等内容,要以看出,当今的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作用日益突显,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推动力和影响力不断加强,D项正确;重返联合国在中美建交前,排除A项;B项太绝对,排除B项;材料与多极化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点睛】11.公元前5世纪,雅典的演说词中更多地谈及希波战争。在雅典作家的笔下,对希波战争中雅典发挥巨大作用的萨拉米斯海战、马拉松战役反复提及,而对于战胜波斯起关键作用的其它战例几乎只字未提。这反映了当时雅典(   )A.借助公共记忆塑造国家形象B.国家意志左右历史记载C.尚武好战之风影响文学创作D.文学作品蕴含人文精神【答案】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雅典。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古雅典作家反复提及雅典发挥巨大作用的战役,意在突显雅典在希波战争中的贡献,塑造雅典“勇敢”“强大”“是古代希腊诸城邦领袖”的形象,A项正确;材料看不出雅典作家写史受到了国家意志的影响,排除B 项;反复提及雅典发挥巨大作用的战役是为了宣扬国家形象,在尚武好战方面更典型的是斯巴达,排除C项;材料看不出雅典作家肯定人的价值,不能得出蕴含人文精神,排除D项。故选A项。12.796年,法兰克国王查理大帝写信给罗马教皇利奥三世说:“我的天职是用武力保卫教会,使它不受异教徒的攻击和蹂躏,在教会内部确保教会的纯正信仰,而神圣的教父,你的职责是用祈祷支持我的武力。”随后,利奥三世在查理出席罗马圣彼得教堂典礼之际,为查理加冕。这表明当时西欧(   )A.教会的权力大于世俗王权B.基督教控制精神世界C.国王利用教会扩大了疆域D.教会与王权相互利用【答案】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8世纪西欧。根据材料“我的天职是用武力保卫教会……你的职责是用祈祷支持我的武力”可知,教皇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需要国王和军队的支持,查理为了巩固王权,需要利用基督教对人们进行精神统治,材料意在强调王权和教权互相扶持利用,D项正确;教会的权力高于世俗王权、基督教控制精神世界,都是对材料的片面解读,不能体现材料的主旨,即教权与王权的配合,排除A、B项;材料不能得出法兰克王国疆域扩大,排除C项。故选D项。13.如图为“俾斯麦的外交体系”示意图。据此推断当时德国的主要外交目标是A.打击遏制法国B.谋求与英国合作C.扩大东欧势力D.维护维也纳体系【答案】A【详解】依据图示可知,德国与除了法国之外的欧洲大陆主要大国进行结盟。这说明俾斯麦的外交体系主要是孤立法国,打击遏制法国,以此保证德意志帝国可以和平和稳定,A项正确;俾斯麦的外交体系并没有与英国结盟,不能说明“谋求与英国合作”,排除B项;材料中德国是与除了法国之外的欧洲大陆主要大国进行结盟,而非是在扩大东欧势力,排除C 项;俾斯麦的外交体系主要是维护德国的利益,而非维护维也纳体系,排除D项。故选A项。14.下表是1791--1860年美国的棉花产量。年份美国棉花产量(百万包)世界棉花产量(百万包)美占世界棉花产量的份额棉花实价(1820年为100)17912469>1%19118116755612%78183132282039%5318511120148276%4618601536250061%48对表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A.采棉机械化推动美国棉花产量提高B.棉花种植业发展缓和了美国南北矛盾C.世界棉花产量与实价成反比例关系D.19世纪中叶美国成为最大棉花生产国【答案】D【详解】从材料数据可得出,1860年美国的产量占据世界的61%-76%左右,说明美国当时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国,D项正确;当时没有机械化,排除A项;材料不能质量观矛盾的缓和,排除B项;材料只反映出美国的棉花实价,不能反映全世界,排除C项。故选D项。15.下图为时政漫画《坚固的基础》,它反映的是1943年11月,罗斯福、丘吉尔和蒋介石的会晤,图中文字意为“远东的胜利”。对漫画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雅尔塔会议重新确定欧亚国家版图B.第三次长沙会战得到盟军有力配合C.中美英商讨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D.中国积极参与构建战后国际新秩序【答案】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开罗会议期间(埃及)。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漫画中罗斯福、丘吉尔和蒋介石进行会晤,背景为埃及代表性的金字塔,结合时间1943年11月,可知漫画描绘的是开罗会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开罗会议上中国积极参与构建战后国际新秩序,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开罗会议,并非雅尔塔会议,排除A项;第三次长沙会战的时间是1939年至1942年1月,此时长沙会战早已结束,排除B项;1942年1月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已经建立,排除C项。故选D项。16.冷战结束初期,各国对于欧洲一体化的基本意向是不同的。主要欧美国家基本意向如下表,据此可知(   )维护既有利益意愿改变现状意愿低高低英国、丹麦美国和法国、意大利等欧共体其他国家高统一后的德国东欧各国A.德国和东欧国家成为推动欧洲一体化的新动力B.英国因其大陆均势主义外交原则态度不甚积极C.美国与西欧因冷战结束从传统联盟逐渐走向分化D.欧洲联盟的成立和货币一体化进程得以顺利推进【答案】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冷战结束后(欧美)。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冷战结束后,因欧洲一体化高速发展的德国,对一体化认可程度高,东欧国家因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政治危机出现“回归欧洲”的高潮,希望得到西欧各国帮助实现经济的迅速转型,说明这时期德国和东欧国家成为推动欧洲一体化的新动力,A项正确;二战后英国均势外交政策失败,1973年,英国放弃了均势政策,加入欧共体,冷战结束后,英国主要因其国家利益和保守政治传统而对欧共体持若即若离的态度,排除B项;表格反映的是美国对于欧洲一体化的意愿和态度,无法体现欧美关系的变化,排除C项;表格中英国和丹麦对于深化一体化态度消极,法国和意大利等国家想维护既有利益,对于改变现状意愿不强,态度保守,由此推断1992年欧盟成立和欧元区成立进程艰难,在曲折中发展,排除D项。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中国近现代史学相继出现三种“新史学”及三次史学转型,在主旨和内涵上不尽相同,但都对传统史学加以“扬弃”,并且“弃”多于“扬”。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期,源远流长的传统史学范式趋于式微,而传播欧美史学理念及采用欧美范式来书写历史蔚然成风。同时,著述语言则大多采用杂糅众多翻译元素的现代白话文,书写的形式也从纪传体、编年体、纪事本末体、札记体转变为专著、论文和通史等体裁,而历史研究的史学趋于形成;历史不再仅仅是帝王将相的事迹,而是国家、社会和民众的经验,而历史研究的要旨在于“说明其事实之关系与其原因结果”,而非止于“记载事实”;历史叙事也不再以华夏中心,转而接受某种世界史观;历史的功用不仅在于资治和“惩恶扬善”,而且关乎国民教育和国族构建。此后,在1946—1966年间确立了效法苏联史学的范式和体系,基于意识形态的“新史学”。否定传统史学,排斥19世纪末以来的“新史学”和欧美史学,并且学术和政治的边界不清。历史研究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作指导,以唯物史观为解释历史问题的准则。“文革”结束以后,新时期中国史学界倡导思想解放,摆脱教条主义的束缚。史学思潮经历了“回到马克思去”“回到乾嘉学去”“走向系统化”“走向跨学科研究”等交替递进的演化过程。各种史学思潮的兴替,见证了这个时期中国史学的多样性,向欧美取法逐渐成为潮流,追赶国际史学的前沿;普遍注重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维度来考察过往,借助各种理论工具来发掘、组织和诠释史事,以揭示过去的意义。——摘编自李剑鸣《欧美史学的引入与中国史家的话语权焦虑》材料二20世纪中国史学发展只是注解式地单向借用,而不能在细致微观的研究中加以深化、发展和修正,乃至新创自己的理论和概念,以“应对西方中国学的挑战”。因此,不可“对中国传统史学和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优良传统视而不见”。——摘编自《历史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现代中国史学的变化特点。(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新时期史学转型的背景。(6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史学发展的建议。(2分)【答案】(1)变化: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期:渐趋通俗化、专业化;深受西方史学影响;拓宽了研究视野和研究对象;注重探寻历史规律,提高国民素养。(任意两点)新中国早期:效法苏联、排斥欧美、否定传统;受意识形态和政治影响;唯物史观成主流(马克思主义史学)。(任意两点)新时期:呈开放性、多样性;回归科学化、学术化;拓展了研究领域。(任意两点)(2) 背景:左顷错误的纠正;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思想解放);改革开放;史学方法、理论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任意四点)(3)建议:坚持唯物史观的指导;借鉴外国与传统相结合;重视学术创新;走中国特色的史学之路;增强国际影响力。(三点,言之成理皆可)【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分三个时期去考虑。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期:根据材料中的“源远流长的传统史学范式趋于式微,而传播欧美史学理念及采用欧美范式来书写历史蔚然成风”可得出深受西方史学影响;根据材料中的“著述语言则大多采用杂糅众多翻译元素的现代白话文,书写的形式也从纪传体、编年体、纪事本末体、札记体转变为专著、论文和通史等体裁”可得出渐趋通俗化、专业化;根据材料中的“历史不再仅仅是帝王将相的事迹,而是国家、社会和民众的经验”可得出拓宽了研究视野和研究对象;根据材料中的“而历史研究的要旨在于‘说明其事实之关系与其原因结果’,而非止于‘记载事实’;历史叙事也不再以华夏中心,转而接受某种世界史观;历史的功用不仅在于资治和‘惩恶扬善’,而且关乎国民教育和国族构建。”可得出注重探寻历史规律,提高国民素养。新中国早期:根据材料中的“在1946—1966年间确立了效法苏联史学的范式和体系,基于意识形态的‘新史学’。否定传统史学,排斥19世纪末以来的‘新史学’和欧美史学,并且学术和政治的边界不清。”可得出效法苏联、排斥欧美、否定传统;根据材料中的“基于意识形态的‘新史学’”可得出受意识形态和政治影响;根据材料中的“历史研究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作指导,以唯物史观为解释历史问题的准则”可得出唯物史观成主流(马克思主义史学)。新时期:根据材料中的“各种史学思潮的兴替,见证了这个时期中国史学的多样性,向欧美取法逐渐成为潮流,追赶国际史学的前沿”可得出呈开放性、多样性;根据材料中的“史学思潮经历了‘回到马克思去’‘回到乾嘉学去’‘走向系统化’‘走向跨学科研究’等交替递进的演化过程”可得出回归科学化、学术化;根据材料中的“普遍注重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维度来考察过往,借助各种理论工具来发掘、组织和诠释史事,以揭示过去的意义”可得出拓展了研究领域。(2)背景:根据材料中的“‘文革’结束以后,新时期中国史学界倡导思想解放,摆脱教条主义的束缚”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左顷错误的纠正,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思想解放);根据材料中的“向欧美取法逐渐成为潮流,追赶国际史学的前沿”可得出改革开放;根据材料中的“普遍注重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维度来考察过往,借助各种理论工具来发掘、组织和诠释史事,以揭示过去的意义。”可得出史学方法、理论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新时期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可得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3)建议:根据材料中的“历史研究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作指导,以唯物史观为解释历史问题的准则”可得出坚持唯物史观的指导;根据材料中的“不可‘对中国传统史学和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优良传统视而不见’。”可得出借鉴外国与传统相结合;根据材料中各时期史学研究的变化和材料中的“20世纪中国史学发展只是注解式地单向借用,而不能在细致微观的研究中加以深化、发展和修正,乃至新创自己的理论和概念”可得出重视学术创新,走中国特色的史学之路;根据材料中的“新创自己的理论和概念,以‘应对西方中国学的挑战’。”可得出增强国际影响力。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  汉唐的外事体制,乃是一套以贯彻大一统秩序为基本目标,以羁縻式控取为主要手段,以礼法规范为具体框架的体制。因而对集中代表了中外经济交往的互市,在以严密控制下的市坊制度对之约束的同时,朝廷看中的是其赐恩报义的政治意义而非互通有无的经济价值。故或大施恩惠,或加设禁条,并不把互市当作目的而只视之为维护四夷宾服局面的手段。对中外各种交通出入,除按既定关津制度加以控制外,边境防范尤严,往往必须以因公的名义在官方往来的外衣下方许出入。而外人在境内的居留、婚姻等,除非降附归化,入籍为民,一般也总是处于重重限制之下。中外之间的文化交流同样受到大一统原则的影响和制约。对外来文化中的枝梢末叶,朝廷乐于采取大而化之的包容态度,但对系统的意识形态,如宗教,则以防范、限制和彻底的控制为基本方针。——摘编自楼劲《汉唐对丝路上一般中外交往的管理》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的中西关系史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两次稿片战争期间。这一阶段晚清政府虽不得不按照西方的原则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但仍坚守"华夷秩序"观念,并基本按照"华夷秩序"观念处理对外关系。第二阶段为19世纪60—80年代的洋务运动时期,这一时期清政府的外交呈现既试图保有旧的对外观念和政策,又试图利用西方体系中一些原则的过渡性特征,清政府正式设立了专司对外事务的机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第三阶段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失败,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在物质和观念上被全面裹挟进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体系的全球扩展之中。《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的东亚首强地位被日本取代,日本迫使清廷承认朝鲜“独立”,中朝藩属关系宣告结束,朝贡体系中的最后一名成员被划出。随着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华帝国完全沦为列强的半殖民地。——摘编自王卓《两个体系的碰撞——“洋务外交”评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唐时期外交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8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汉唐时期相比,近代中国外交的变化,并简析其影响。(6分) 【答案】(1)特点:以维护大一统为基本目标,以羁縻式控制为主要手段,以礼法规范为具体框架;中外互市贸易只是维护四夷宾服的手段;以天朝上国为外交理念;对于各种交通出入进行严格控制;对于外来文化采取区别对待态度。(任答四点即可)成因: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影响;儒家思想的影响;重农抑商、重义轻利观念的影响;汉唐时期的中国处于世界优势地位。(任答三点即可)(2)变化:由朝贡体系变为条约体系;由传统的宗藩体系转化为近代民族国家体系;传统的外交观念——华夷观逐步瓦解;外交机构逐步近代化。(任答三点即可)影响:促进了中国外交的近代化;有利于改善中国的国际形象;有利于中国更好地融入世界;有利于中华民族民族意识的觉醒。(任答三点即可)【详解】(1)特点: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根据材料一“汉唐的外事体制,乃是一套以贯彻大一统秩序为基本目标,以羁縻式控取为主要手段,以礼法规范为具体框架的体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唐时期外交的特点为以维护大一统为基本目标,以羁縻式控制为主要手段,以礼法规范为具体框架。根据材料一“朝廷看中的是其赐恩报义的政治意义而非互通有无的经济价值。”“并不把互市当作目的而只视之为维护四夷宾服局面的手段。”可知以天朝上国为外交理念,中外互市贸易只是维护四夷宾服的手段。根据材料一“对中外各种交通出入,除按既定关津制度加以控制外,边境防范尤严,往往必须以因公的名义在官方往来的外衣下方许出入。”可知对于各种交通出入进行严格控制。根据材料一“对外来文化中的枝梢末叶,朝廷乐于采取大而化之的包容态度,但对系统的意识形态,如宗教,则以防范、限制和彻底的控制为基本方针。”成因: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根据材料一“汉唐的外事体制,乃是一套以贯彻大一统秩序为基本目标,以羁縻式控取为主要手段,以礼法规范为具体框架的体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唐时期的外交形成的主要原因有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影响。根据材料一“朝廷看中的是其赐恩报义的政治意义而非互通有无的经济价值,故或大施恩惠,或加设禁条,并不把互市当作目的而只视之为维护四夷宾服局面的手段。”可知重农抑商、重义轻利观念的影响。根据材料一“对外来文化中的枝梢末叶,朝廷乐于采取大而化之的包容态度,但对系统的意识形态,如宗教,则以防范、限制和彻底的控制为基本方针。”可知汉唐时期的中国处于世界优势地位。(任答三点即可)(2)变化: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根据材料二“第一阶段是两次稿片战争期间。这一阶段晚清政府虽不得不按照西方的原则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但仍坚守‘华夷秩序’观念,并基本按照‘华夷秩序’观念处理对外关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朝贡体系变为条约体系。根据材料二“《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的东亚首强地位被日本取代,日本迫使清廷承认朝鲜‘独立’ ,中朝藩属关系宣告结束,朝贡体系中的最后一名成员被划出。”可知由传统的宗藩体系转化为近代民族国家体系。根据材料二“清政府的外交呈现既试图保有旧的对外观念和政策,又试图利用西方体系中一些原则的过渡性特征,清政府正式设立了专司对外事务的机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可知传统的外交观念——华夷观逐步瓦解,外交机构逐步近代化。(任答三点即可)影响: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根据材料二“清政府的外交呈现既试图保有旧的对外观念和政策,又试图利用西方体系中一些原则的过渡性特征,清政府正式设立了专司对外事务的机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中国的外交促进了中国外交的近代化,有利于改善中国的国际形象。根据材料二“《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的东亚首强地位被日本取代,日本迫使清廷承认朝鲜‘独立’,中朝藩属关系宣告结束,朝贡体系中的最后一名成员被划出。”可知有利于中国更好地融入世界,有利于中华民族民族意识的觉醒。(任答三点即可)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在佛兰德,13世纪时乡村工业就已成为城市行会手工业的重要竞争对象。15世纪时英国东南部、德国南部、法国北部、阿拉贡等地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乡村工业的兴起。15世纪中后期,一些地方的乡村工业已较为普遍,并形成一些中心。从15世纪起,从东欧流入西欧的大宗商品(谷物、木材,后来还有羊毛)不断增多……而从西欧流入东欧的纺织品(包括奢侈品和中档织物)、盐、酒、丝绸等也日益增多。14、15世纪里,西欧经济发展重心开始西倾,商业网也出现西移迹象,里斯本、塞维里亚、伦敦、巴黎、布鲁日安特卫普迅速发展。以前,我们习惯上把中世纪看成黑暗的中世纪。实际上,由于经济、政治生活都具有竞争性,西欧中世纪的技术的应用与传播速度相比较而言是很快的。特别是中世纪后期,这方面的进展相当明显。——摘编自王加丰《扩张体制与世界市场的开辟:地理大发现新论》材料二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是一种组织创造和制度创新过程,虽然这个过程是在经济领域进行,但它对其他领域的作用不容忽视。尤其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主题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在区域经济组织内部,大家遵循共同制定的制度,就经济领域的问题进行讨论协商,甚至可以超出经济范围,就相互之间的一些政治外交领域的敏感问题展开讨论,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自刘家骥《世界经济区域化浪潮》(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欧中古晚期经济发展的趋势。(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积极影响。(6分)【答案】(1)乡村工业兴起,并形成一些生产中心;西欧的生产区域化程度不断加强;西欧经济发展重心和商业网西移,兴起一批工商业城市;技术的应用与传播速度加快;近代化的曙光初现。 (2)经济区域集团的形成,为各国进行平等对话和协商解决问题提供了组织和制度保障;有利于减少和解决成员国逐渐的矛盾和摩擦;有利于地区和国际形势的稳定;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增长;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对国家资本、技术、商品和人才的流向产生重大影响(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详解】(1)趋势:据材料“13世纪时乡村工业就已成为城市行会手工业的重要竞争对象。15世纪时英国东南部、德国南部、法国北部、阿拉贡等地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乡村工业的兴起”可知乡村工业兴起,并形成一些生产中心;西欧的生产区域化程度不断加强;据材料“14、15世纪里,西欧经济发展重心开始西倾,商业网也出现西移迹象,里斯本、塞维里亚、伦敦、巴黎、布鲁日安特卫普迅速发展”可知西欧经济发展重心和商业网西移,兴起一批工商业城市;据材料“,西欧中世纪的技术的应用与传播速度相比较而言是很快的。特别是中世纪后期,这方面的进展相当明显”可知技术的应用与传播速度加快;据所学知识可知在14世纪意大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体现了近代化的曙光初现。(2)积极影响:据材料“大家遵循共同制定的制度,就经济领域的问题进行讨论协商,甚至可以超出经济范围,就相互之间的一些政治外交领域的敏感问题展开讨论,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及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区域集团的形成,为各国进行平等对话和协商解决问题提供了组织和制度保障,有利于减少和解决成员国逐渐的矛盾和摩擦;经济区域集团哈使得区域集团内部之间经济联系更加密切,有利于地区和国际形势的稳定;经济区域集团化推动了区域内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增长;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如北美自由贸易区中,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墨西哥而言,有利于吸收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全球化的发展。20.阅读读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  人们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描述和解释过去,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辩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不仅要将其描述出来,还要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这就是历史解释的意义,日本学者川北稔的著作《砂糖的世界史》,这是一本以原产印度的砂糖为独特视角,对世界历史进行解释的书籍。下面是该书部分目录:第一章欧洲的砂糖从何而来伊斯兰教徒将砂糖引入地中海十字军与砂糖哥伦布大交换第二章加勒比海与砂糖什么是种植园? 三角贸易——欧洲、非洲和加勒比海第三章当砂糖遇到茶叶茶和砂糖相遇红茶成为全民饮料的过程英国的“商业革命”结合所学知识,提取一条或几条信息确定一个主题,谈谈你对“砂糖的世界史”的理解。(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解释合理,条理清晰)【答案】示例:主题:砂糖贸易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促进了全球化进程。解释:砂糖的传播促进了技术、文化的交流。印度是甘蔗的原产地,伴随宗教的传播、战争、新航路开辟,砂糖种植和制作技术逐渐传入欧洲,加强了欧洲与亚洲之间的贸易联系。甘蔗种植伴随殖民扩张和奴隶贸易,客观上加速世界体系形成。欧洲殖民者将甘蔗种植引入美洲,开辟种植园,大量种植甘蔗并生产砂糖。由于殖民掠夺,大量印第安人遭到屠杀,从而开始罪恶的黑奴贸易,加强了欧洲、非洲与美洲之间的贸易联系。砂糖改变了欧洲人的社会生活。新航路开辟,引发商业革命,砂糖大量运往欧洲,砂糖与从东方传入的茶叶结合,创造了英国的红茶文化,并成为全民饮品,丰富和改变了欧洲人的生活。综上,砂糖的传播及其伴随的商业贸易活动,成为联通世界各地的媒介,也是全球化进程的写照。【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选择观点说明题,时空是中古和近代欧洲。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著作《砂糖的世界史》目录内容反映的历史信息,论述其影响。第一章讲述砂糖传入欧洲的过程,“伊斯兰教徒”“十字军”“哥伦布大交换”推动砂糖传入欧洲,表明砂糖的传播促进了技术、文化的交流。第二章讲述近代围绕砂糖进行的殖民和贸易活动,欧洲殖民者在美洲建立甘蔗种植园,使用黑奴生产,对三角贸易产生了重要影响,表明甘蔗种植伴随殖民扩张和奴隶贸易,促进西欧资本主义发展,客观上加速世界体系形成。第三章讲述砂糖在英国催生了红茶文化和商业革命,改变了欧洲人的社会生活。综上可知,砂糖的历史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可以“砂糖贸易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促进了全球化进程”为主题,依次论述中古时期砂糖传入欧洲,近代新航路开辟后砂糖与殖民扩张和奴隶贸易联系在一起,砂糖催生商业革命和红茶文化,分别论述其影响。要注意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紧扣论题。最后,对所论述的内容进行简单的总结。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3-08-03 08:15:01 页数:17
价格:¥3 大小:594.53 KB
文章作者:王贵娥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