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高考
>
二轮专题
>
专题03 “即事感怀”主题-2023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分主题考前冲刺练习(原卷版)
专题03 “即事感怀”主题-2023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分主题考前冲刺练习(原卷版)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5
2
/15
剩余13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即事感怀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西塍①秋日即事周密络纬②声声织夜愁,酸风吹雨水边楼。堤杨脆尽黄金线,城里人家未觉秋。[注]①塍:田间的土埂子,小堤。②络纬:虫名,俗称络丝娘、纺织娘,夏秋夜间振羽作声,声如纺线,故得此名。【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A.标题中的“即事”一词意为“就过去的事物、情景做诗文或绘画”。B.“织夜愁”既回应了“络纬”,又暗指纺织女的“夜愁”如织物般纵横交错。C.“酸风”的出处是李贺的《金铜仙人辞汉歌》,意指“刺人的凉风”。D.“黄金线”可制成美衣华服,抵御秋寒,所以城里人家不觉秋已到来。【小题2】鉴赏宋诗往往要从理性上把握,请结合内容,谈谈本诗写了秋季哪些特有的情景?总结出了生活中的什么道理?给了我们哪些启示?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①韦应物夹水苍山路向东,东南山豁大河通。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寒树依微远天外,夕阳明灭乱流中。孤村几岁临伊岸②,一雁初晴下朔风。为报洛桥游宦侣③,扁舟不系与心同。(注)①巩:今河南巩县。洛:洛水。这里的巩洛,即巩县洛河注入黄河处。②伊:伊水,《水经注·伊水》中有“伊水出南阳又东北至洛阳县南,北入于洛”。③洛桥:洛阳桥,这里指洛阳。【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记叙并描写了由洛水入黄河的行程和景物。“夹”“豁”二字选用精当,舟行洛水,青山列岸,忽见群山开豁,大河横流,意境顿开。B.颔联写寒树远影隐约天边,如水墨渲淡;落日余晖闪烁波涛之上,可谓妙手天成。故《唐诗别裁》中说:“寒树句画本,夕阳句画亦难到。”C.颈联动静结合,静写伊水岸边孤村,经安史之乱残破不堪,意境萧疏孤清;动写一雁孤飞,趁初晴乘风北上,与诗人从流飘荡处境相合。D.结构上首联破题,中间两联呼应“即事”,尾联切题,构思精妙;内容上以秋天傍晚黄河的景象引发诗人感触,有寄托,有情思,意蕴丰富。【小题2】“扁舟不系”源于《庄子》中的“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请结合这句话与尾联的含义简要分析诗人的心境。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小雪后书事陆龟蒙(注)时候频过小雪天,江南寒色未曾偏。枫汀尚忆逢人别,麦陇唯应欠雉眠。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更拟结茅临水次,偶因行药到村前。邻翁意绪相安慰,多说明年是稔年。(注)陆龟蒙,字鲁望,号甫里先生,出身苏州官僚世家。本诗大致写于作者归隐甫里期间。【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首联点明了时令气候,写小雪时节,江南的寒色如约而至,一点都没有偏差。B.回忆虽好却适逢别离,麦陇虽整但独缺雉眠,从中隐隐透露出世事不尽如人意的感伤。C.尾联邻翁察觉到诗人对小麦收成的忧虑,劝解他不要担心天气,明年一定是个丰收年。D.全诗即事生情,情寓事中,通过看似平淡的叙述,委婉曲折地表达出了诗人的心声。【小题2】作者本是诗人,却因行药来到村前。试比较本诗颈联和杜甫《旅夜书怀》颈联情感表达的异同。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立春日感怀于谦①年去年来白发新,匆匆马上又逢春。关河底事空留客?岁月无情不贷人。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孤怀激烈难消遣,漫把金盘簇五辛②。注:①于谦,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明朝名臣、民族英雄。②五辛:指五种辛味的菜;《本草纲目》:“元旦、立春,以葱、蒜、韭、蓼蒿、芥辛嫩之叶杂和食之,取迎新之意,谓之五辛盘。”【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扣“立春日”有感而发,春天到来,白发新添,诗人感慨时光匆匆飞逝,年华易老。B.颔联紧承首联,但情感更为强烈,且超越了个人之叹,为明朝河山边关的安危担忧。C.颈联诗人丹心一片,只想报效祖国,但一想尊亲便双泪直流,暗含对朝廷的丝丝不满。D.全诗和曹操的《短歌行》一样通俗易懂,自叙心事,都能充分地表达对人生的感慨。【小题2】本诗看似“激烈”,其实略显低沉,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5.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临江仙?登凌歊台感怀(宋)李之仪①偶向凌歊台上望,春光已过三分。江山重叠倍销魂。风花飞有态,烟絮坠无痕。已是年来伤感甚,那堪旧恨仍存!清愁满眼共谁论?却应②台下草,不解忆王孙。(注释)①李之仪(1038~1117)北宋词人。宋徽宗初年,李之仪因得罪权贵蔡京被除去名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本词应作于李之仪居太平期间的某年春天。②“却应”即“岂应”,相当于现代汉语“难道是……么”。【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句照应诗题“偶向”二字透露出词人平日幽居、极少出门的境况,“望”字领起下文,引出对登台所见之景的描写。B.“春光已过三分”紧承首句,写登台远望的整体印象,既点明时令已是暮春,又寄托着强烈的悲愤。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C.“那堪”与“已是”呼应,语意上更进一次,写旧恨新愁相继,让人难以承受,突出了忧愁之深重绵长。D.“清愁满眼”把抽象的愁写得具体可感,仿佛愁绪弥漫空际,触目所见,无不含愁,但又不言因何而愁,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小题2】全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即事①陆游渭水岐山不出兵,欲携琴剑锦官城。醉来身外穷通小,老去人间毁誉轻。扪虱②雄豪空自许,屠龙③工巧竟何成。雅闻崏下多区芋,聊试寒炉玉糁羹④。(注)①此诗作于乾道八年(1172年)作者由南郑(当时的抗金前线)赴成都任安抚司参议官途中。②扪虱:晋代王猛隐居华山,桓温入关,王猛身穿破旧短衣前去求见,一面纵论天下大事,一面扪虱,旁若无人。③屠龙:出自《庄子·列御寇》,周人朱评漫学屠龙于支离益,竭尽千金家财,三年技成,而无所用。④苏轼流放海南,其子苏过曾做芋羹侍父。【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即事”即就眼前之境、之景作诗,从体裁上看,这首属于七言律诗。B.“不出兵”三字点明入蜀原由,但作者仍能看透困厄通达,毁誉得失。C.作者善用典故,“扪虱雄豪空自许”与“塞上长城空自许”异曲同工。D.崏山下的山芋让作者联想到苏轼,此处欲借东坡的豪放旷达聊以自慰。【小题2】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7.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小题。钟山即事王安石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北陂杏花王安石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注]第一首诗是王安石辞去相位退居金陵后所作。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小题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王安石的笔下,“涧水”“竹”“花草”都是鲜活的,饶有风味。B.钟山既充满生机又幽深静寂,诗人整天坐门口赏景,情趣高雅。C.诗人未直接写杏花,而是通过春水、水中的倒影、雪侧面表现。D.诗人采用了对比手法写杏花,并不浅白直切,而是含蓄、生动。【小题2】两首诗最主要的抒情方式有什么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8.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郊行即事程颢芳原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围。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首句交代了郊外踏青的事情,“恣行”一词写出了诗人游玩得尽兴。B.诗的第二句由视觉人笔,写远处盎然的春景:春到远山,四周一片碧绿。C.“兴逐”“穿”“困临”“坐”四组词语描摹出诗人由兴奋到厌倦的感情变化。D.诗的尾联诗人提醒自己,清明晴朗的天气虽宜尽情游乐,但不可乐而忘归。【小题2】请赏析诗的颈联。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9.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即事二首宋汪藻其一燕子将雏语夏深,绿槐庭院不多阴。西窗一雨无人见,展尽芭蕉数尺心。其二双鹭能忙翻白雪,平畴许远涨清波。钩帘百顷风烟上,卧看青云载雨过。【小题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首诗诗人让芭蕉之心因雨展开,以比喻诗人舒展的心府,体现出欣喜之情。B.第二首诗描写匆忙的鹭鸟振动着雪白的羽毛,遥远的田地涨起清波,刻画了春日繁忙的农田景象。C.这两首诗都能敏捷地捕捉事物形象,略加点染,再现大自然生机勃勃的魅力。D.这两首诗语言轻快明朗,在空间的转换中有一种跳跃的美。【小题2】请从动静结合的角度赏析这两首诗。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郊园即事王勃烟霞春旦赏,松竹故年心。断山疑画障,县溜①泻鸣琴。草遍南亭合,花开北院深。闲居饶酒赋,随兴欲抽簪②。(注)①县溜:飞泉。县,同“悬”。②簪:古时做官的人须束发整冠,用簪连冠于发。【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首句用“春”字点明了时令,又用“赏”字引出了赏春这一主要内容。B.颈联中,“合”“深”二字凸显了花草之茂盛,侧面表现了春天的无处不在。C.尾联卒章显志,与首联照应,抒发了诗人陶醉于大自然、欲弃官引退的心志。D.本诗以写景为主,把春景描写得清新自然,写景时还融入诗人的主观感受。【小题2】本诗的颔联“断山疑画障,县溜泻鸣琴”深受明末诗论家许学夷的赞赏,请联系全诗赏析这一联的妙处。1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燕居即事①韦应物萧条竹林院,风雨丛兰折。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幽鸟林上啼,青苔人迹绝。燕居日已永,夏木纷成结。几阁积群书,时来北窗阅。(注)①本诗作于唐德宗贞元元年(785年)夏时诗人罢任滁州刺史,闲居于滁州西涧。燕居:闲居。②北窗:语出陶潜《与子俨等疏》,“尝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紧扣“燕居”展开描写,竹、兰既是两种客观景物,也寄寓诗人的主观感情。B.颔联上句以动写静,下句描写静景,突出了居处环境的清幽宁静,无人来访。C.颈联写太阳久久没有下山,夏木仿佛也为之郁结,感慨百无聊赖,时光漫长。D.全诗以写景为主,然在写景中巧妙完成了情感的转换,正可谓“妙在淡然不著痕迹”。【小题2】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江陵即事王建瘴云梅雨不成泥,十里津楼①压大堤。蜀女下沙迎水客,巴童傍驿卖山鸡。寺多红药②烧人眼,地足青苔染马蹄。夜半独眼愁在远,北看归路隔蛮溪。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注)①津楼:渡口修筑的瞭望楼台。②红药:这里指芍药。【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瘴云弥漫,梅雨淅沥,津楼高耸,沿大堤蔓延,写出了江陵风物的特点。B.颔联写蜀女热情迎接归来船夫,巴童在驿站旁兜售山鸡,写出江陵一带繁忙热闹的景象。C.颈联运用通感和夸张的手法,使嫣红如火的芍药与绿意欲滴的青苔相互映衬,写出了初夏时节自然景物的美丽。D.本诗前三联旨在赞美当地民俗风物,尾联卒章显志,将描写与抒情紧密结合,使情景浑然一体。【小题2】尾联中“夜半独眠愁在远”的“愁”在诗歌中是如何体现的?运用了什么手法?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冬夜即事宋 曾巩印奁封罢阁铃闲,喜有秋毫免素餐。市粟易求仓廪实,邑狵①无警里闾安。香清一榻氍毹②暖,月淡千门霿凇寒③。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闻说丰年从此始,更回笼烛卷帘看。(注)①狵(máng):毛多色杂的狗。②氍毹(qúshū),一种织有花纹图案的毛毯。③谚曰:“霿凇重霿凇,穷汉置饭瓮。”以为丰年之兆。【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完成公事收起官印,诗人感到轻松闲适,因有机会能为国尽绵薄之力而没有尸位素餐,内心的欢喜油然而生。B.市场粮食丰足、仓廪充实、里闾安定;自己在寒冷的天气里有温暖干净的住所,诗人感到欣慰满足。C.诗人由室内而想到室外,霿凇兆年丰,虚实相生,趣味、诗韵俱存,使诗歌内涵丰富,境界由小到大。D.诗歌通过“一”与“千”、“暖”与“寒”、“清”与“淡”的对比,寄情于物,借景抒怀,突出国泰民安的景象。【小题2】透过全诗,我们看到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简要分析。1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早发宜陵即事罗邺①霜白山村月落时,一声鸡后又登岐。居人犹自掩关在,行客已愁驱马迟。身事不堪空感激,鬓毛看著欲凋衰。青萍②委匣休哮吼,未有恩仇拟报谁。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注)①罗邺:晚唐诗人,有建功立业之志。屡试不第,先后辗转于郭铨、崔安潜等幕府,晚年远赴塞北边防营帐任职。②青萍:古代名剑。《拾遗记》:“帝颛项有曳影之剑,……未用之时,常于匣里如龙虎之吟。”【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监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霜白”“月落”点明诗人出行的背景,渲染出了环境氛围的美妙温馨。B.“一声鸡”以声衬静,写出行之早与山村之静,呼应诗题中的“早发。”C.颈联“凋衰”写所骑之马毛发脱落的形象,并借马暗写诗人年华逝去的伤感。D.诗人运用“青萍委匣”一典,以古剑自比,委婉地表达出复杂的心情。【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1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半山春晚即事①王安石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翳翳陂路静,交交园屋深。床敷②每小息,杖屦③或幽寻。唯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注)①此诗写于诗人推行新法失败,罢相后退居江宁时期。②床敷:安置坐具。③杖屦:扶杖漫步。【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用语奇妙,“取”“酬”二字赋予春风以生命,花虽凋谢,诗人却于清阴中倍感慰藉,透露出一种积极达观的人生态度。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B.颔联紧承春风慷慨赐予的“清阴”,抒写小路的蜿蜒曲折,树木的葱茏茂密,屋宇的隐约可见,动静结合,更显生机与活力。C.颈联截取两个生活片断,或居家凭几小憩,或寻幽拄杖独行,刻画出园中主人的形象,表现了诗人恬淡安宁而又欣然自得的心境。D.这首诗对仗工稳,通过描写半山园的晚春景象和诗人的日常活动,展现了王安石隐退生活的一个侧面,抒发了内心复杂的感情。【小题2】清代高步瀛在《唐宋诗举要》中评此诗:“寓感愤于冲夷(冲淡平夷)之中,令人不觉。”请结合这一评价赏析尾联用词的精妙。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2023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分类训练:即事感怀类
重组优化卷2022高考语文复习专题九古代诗歌鉴赏练习
2023届上海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分类训练——即事感怀类
2023年高考语文复习:即事感怀类古代诗歌阅读 专项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2)
2023年高考语文复习:即事感怀类古代诗歌阅读 专项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专题01 “边塞征戍”主题-2023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分主题考前冲刺练习(解析版)
专题01 “边塞征戍”主题-2023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分主题考前冲刺练习(原卷版)
专题02 “羁旅思乡”主题-2023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分主题考前冲刺练习(解析版)
专题02 “羁旅思乡”主题-2023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分主题考前冲刺练习(原卷版)
专题03 “即事感怀”主题-2023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分主题考前冲刺练习(解析版)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考 - 二轮专题
发布时间:2023-07-24 20:24:01
页数:15
价格:¥3
大小:43.61 KB
文章作者:王贵娥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