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四川省遂宁市2021-2022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8

2/28

剩余26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遂宁市高中2023届第四学期教学水平监测生物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第Ⅰ卷(50分)一、单选题(从选项中选择最佳答案,每题2分,共50分)1.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核生物细胞无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B.真核生物细胞都有细胞核,原核生物细胞都无细胞核C.真核生物细胞具有生物膜系统,有利于细胞代谢有序进行D.真核生物以DNA为遗传物质,部分原核生物以RNA为遗传物质【答案】C【解析】【分析】原核生物细胞中除核糖体外无其他细胞器,所以也无生物膜系统,真核生物则有,但原核生物中的部分好氧菌还是可以进行有氧呼吸的,因为其体内具有有氧呼吸的酶;不论是有丝分裂、无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都属于真核生物的分裂方式,原核生物只进行二分裂;以RNA为遗传物质的只有RNA病毒,其他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包括原核生物)。【详解】A、原核细胞如蓝藻、醋酸菌没有线粒体,但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故能进行有氧呼吸,A错误;B、有些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如哺乳动物的红细胞,B错误;C、真核生物细胞具有生物膜系统(细胞膜、核膜和各种细胞器的膜),有利于细胞代谢有序进行,C正确; D、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包括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遗传物质都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D错误。故选C。2.关于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鉴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量取2mL斐林试剂时应优先选用10mL量筒而不用5mL量筒B.隔水加热时,试管中液体的液面应低于烧杯中水的液面C.在组织样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后试管内液体呈现无色,加热后变成砖红色D.实验结束时将剩余的斐林试剂装入棕色瓶,以便长期保存备用【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选取量筒时,应选取最接近用量的,这样可以减少误差,A错误;B、隔水加热时,试管中液体的液面应低于烧杯中水的液面,这样能够充分加热,反应完全,实验结果明显,B正确;C、在组织样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后试管内液体呈现蓝色或浅蓝色,因为斐林试剂本身是蓝色,C错误;D、斐林试剂现配现用,不能保存,D错误;故选B。3.下列关于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病毒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水B.组成淀粉、核糖、脂肪的元素种类相同C.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不可缺少,如叶绿素的组成离不开Mg元素D.构成蛋白质、核酸、淀粉等生物大分子的单体在排列顺序上都具有多样性【答案】B【解析】【分析】病毒仅由蛋白质和核酸构成,A错误;组成淀粉、核糖、脂肪的元素种类相同,均为C、H、O,B正确;Mg是细胞中的大量元素,C错误;淀粉由葡萄糖构成,在排列顺序上不具有多样性,D错误。【考点定位】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和化合物。【名师点睛】组成细胞的元素 图中:①最基本元素,②基本元素,③主要元素。【详解】4.研究发现一类称做“分子伴侣”的蛋白质可识别正在合成的多肽或部分折叠的多肽,并通过改变自身空间结构与多肽的某些部位相结合,从而帮助这些多肽折叠、组装或转运,其本身不参与组成最终产物并可循环发挥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分子伴侣”对靶蛋白有高度的专一性B.“分子伴侣”溶于盐水中会造成其生物活性的丧失C.“分子伴侣”的空间结构一旦发生改变,则不可逆转D.“分子伴侣”介导加工的直链八肽化合物中至少含有9个氧原子和8个氮原子【答案】D【解析】【分析】蛋白质变性是指天然蛋白质因受物理、化学因素的影响,使蛋白质分子的构象发生了异常变化,从而导致生物活性的丧失以及物理、化学性质的异常变化。蛋白质变性不涉及蛋白质一级结构的改变,即由氨基酸构成的肽链并不发生改变。【详解】A、由题意可知,“分子伴侣”对靶蛋白没有高度专一性,同一“分子伴侣”可以促进多种氨基酸序列完全不同的多肽链折叠成为空间结构、性质和功能都不相关的蛋白质,A错误;B、“分子伴侣”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NaCl溶液如果是生理盐水0.9%的浓度,那就不会丧失活性,B错误;C、由题干信息可知,“分子伴侣”在发挥作用时会改变自身空间结构,并可循环发挥作用,因此可以判断“分子伴侣”的空间结构的改变是可以逆转的,C错误;D、每一个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直链八肽化合物由8个氨基酸脱去7个水形成,其中8个氨基酸中至少的氧原子数为8×2=16,7分子水(H2O)包含的氧原子数7,则直链八肽至少有氧原子8×2-7=9,直链八肽化合物至少含有氮原子数为8,D正确。故选D。 5.由枯草芽孢杆菌分泌的生物表面活性剂——脂肽,作为高效环保材料已经在化妆品、洗涤工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其结构示意如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化合物的合成至少要经过7次氨基酸之间的脱水缩合反应B.该化合物的合成、分泌过程需要经过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结构C.该化合物需在加热条件下才能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D.该化合物中游离羧基的数目与参与构成肽链的氨基酸种类有关【答案】D【解析】【分析】由图文可知脂肽是由一条脂肪酸链和一条由7个氨基酸构成的多肽链组成的。【详解】A、脂肽中有7个氨基酸形成七肽,含有6个肽键,故需要6次氨基酸之间的脱水缩合反应,A错误;B、枯草芽孢杆菌是原核生物,仅有核糖体,没有内质网、高尔基体,B错误;C、鉴定蛋白质有无用双缩脲试剂,不需要加热,C错误;D、该化合物游离的羧基位于多肽链的一端和R基中,氨基酸的种类由R基决定,D正确。故选D。6.人体肝细胞合成的糖原储存在细胞内,合成的脂肪是以VLDL(脂肪与蛋白质复合物)形式分泌出细胞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糖原和VLDL都含有C、H、O、N元素B.VLDL是以自由扩散方式分泌到细胞外的C.VLDL的合成过程必须要有内质网的参与D.糖原和脂肪是细胞生活的主要能源物质【答案】C【解析】【分析】糖类的元素是C、H、O;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膜泡运输;内质网的功能与糖类、脂质和蛋白质的合成有关;糖类是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脂肪是重要的储能物质。 【详解】A、糖原属于糖类,只含有C、H、O,A错误;B、根据题干可知,VLDL(脂肪与蛋白质复合物)是大分子复合物,因此出细胞的方式是胞吐,B错误;C、内质网的功能与糖类、脂质和蛋白质的合成有关,C正确;D、糖类是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脂肪是重要的储能物质,D错误。故选C。7.小陈在观察成熟叶肉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照片后得出如下结论,不正确的是()A.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有双层膜B.有些高尔基体上附着有核糖体C.内质网膜与核膜相连D.液泡是最大的细胞器【答案】B【解析】【分析】1、溶酶体是“消化车间”,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被溶酶体分解后的产物,如果是对细胞有用的物质,细胞可以再利用,废物则被排出细胞外。2、细胞器的含膜情况:(1)双层膜细胞器:叶绿体、线粒体;(2)单层膜细胞器: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3)无层膜细胞器:中心体、核糖体。【详解】A、细胞膜可以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所以观察成熟叶肉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照片可以得出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有双层膜,A正确;B、核糖体可以附着在内质网和细胞核上,不能附着在高尔基体上,B错误;C、内质网膜和核膜直接相连,或者说核膜的外膜可以视为内质网的延伸,C正确;D、成熟叶肉细胞中,最大的细胞器是中央大液泡,所以在观察成熟叶肉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照片可以观察到液泡是最大的细胞器,D正确。故选B。8.溶酶体是由高尔基体“出芽”产生的一种重要细胞器。溶酶体的pH在4.8左右,比细胞质基质中的pH(7.0﹣7.3)低。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溶酶体的形成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B.溶酶体膜能主动运输H+进入溶酶体内C.被溶酶体分解后形成的产物,可以为细胞提供营养D.硅肺的形成是由于肺部细胞溶酶体缺乏分解硅尘的酶,硅尘在肺泡积累,从而导致肺的功 能受损【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高尔基体“出芽”形成溶酶体必须依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A项正确;溶酶体内的pH是4.8,而细胞质基质中的pH是7.0-7.3,说明氢离子由低浓度到高浓度运输,属于主动运输,B项正确;溶酶体分解损伤衰老的细胞器等形成的产物可以作为原料为细胞提供营养,C项正确;硅肺的形成是由于肺部吞噬细胞溶酶体缺乏分解硅尘的酶,而硅尘却能破坏溶酶体膜,使其中的水解酶释放出来,破坏细胞结构,使细胞死亡,最终导致肺的功能受损,故D项错误。考点:本题考查溶酶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9.有人把变形虫的核取出,观察无核变形虫短期的一系列生理变化特点后,预测出a~d四个现象,并提出相应的推测理由①~④。请选出预测现象和推测理由均正确的一个组合预测现象:(  )a.失去核的变形虫,虽然停止伸出伪足,但几天后核将再生,能正常活动b.失去核的变形虫,细胞质功能逐渐衰退,几天后将死亡c.失去核的变形虫,虽将会反复进行数次分裂,但结果还是死亡d.除去核以后,细胞质活动反而暂时提高,因此细胞分裂将更加旺盛推测理由:①核能抑制细胞的过度分裂②没有核的细胞也具备分裂的能力③如果没有核,就不能制造出合成众多蛋白质所必需的核酸④许多生物结构都有再生能力,核也能再生A.a~④B.b~③C.c~②D.d~①【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是考查细胞核的功能,细胞核的功能是是遗传的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然后分析预测的现象和推理。【详解】A、失去核的变形虫,能暂时伸出伪足,细胞核不会再生,细胞会死亡,预期的现象错误,细胞核不能再生,推理错误,A错误; B、失去核的变形虫,细胞质功能逐渐衰退,几天内将死亡,原因是如果没有核,就不能制造出合成众多蛋白质所必需的核酸,细胞最终死亡,预期现象推理都正确,B正确;C、失去细胞核的变形虫不进行细胞分裂,没有核的细胞不具备分裂的能力,预期的现象和推理都错误,C错误;D、除去细胞核以后细胞质短时间内可以持续其生命活动,但细胞不能进行分裂,没有细胞核细胞不能进行分裂,预期现象推理都错误,D错误。故选B。10.为探究细胞吸水能力与液泡相对体积的关系,科研人员利用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内表皮细胞和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进行了实验,测得细胞吸水能力与液泡相对体积(正常状态下液泡体积记为1.0)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点细胞吸收的水多于B点B.C→D过程,细胞体积显著增加C.与B点相比,A点对应的蔗糖溶液浓度较大D.D点细胞液的浓度高于A、B点【答案】C【解析】【分析】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失水,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分离。液泡相对体积大于1,说明细胞吸水,液泡相对体积小于1,说明细胞失水。【详解】A、A点液泡相对体积小于B点且二者均小于1.0,说明处于A、B点的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原生质体的体积减小,且A点细胞失水多于B点,A错误;B、C→D过程,液泡相对体积从1.0逐渐增大,说明在此过程中细胞吸水,但由于细胞壁的存在,植物细胞的体积不会显著增加,B错误;C、蔗糖溶液浓度较大,细胞吸水能力越强,与B点相比,A点吸水能力更强,因此推测A 点对应的蔗糖溶液浓度较大,C正确;D、细胞液的渗透压越高,细胞吸水能力越强,故D点细胞液的渗透压低于A、B点,D错误。故选C。11.为探究生活在多盐环境中的泌盐植物的泌盐方式为主动或被动运输,设计了甲(实验组)、乙(对照组)两组实验,一段时间后测定植物泌盐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乙两组应选择生长状况相似的植物为实验材料B.乙组叶肉细胞正常呼吸,甲组施用细胞呼吸抑制剂C.若测得甲、乙泌盐量相同,则泌盐方式为被动运输D.若泌盐方式为主动运输,则能测得甲组泌盐量大于乙组【答案】D【解析】【分析】被动运输是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不需要消耗能量,其中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主动运输是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质的协助,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需要能量供应。【详解】A、该实验过程中,植物材料为无关变量,因此甲、乙两组应选择生长状况相似的植物为实验材料,保持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A正确;B、乙组为对照组,不进行处理,甲组为实验组,进行处理,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的主要区别在于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因此乙组叶肉细胞正常呼吸,甲组施用细胞呼吸抑制剂,B正确;C、若测得甲、乙泌盐量相同,该运输方式不需要消耗能量,则泌盐方式为被动运输,C正确;D、若泌盐方式主动运输,甲组能量供应不足,则能测得甲组泌盐量小于乙组,D错误。故选D。12.下表为我国两次人口普查的部分数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比重(%)项目年龄结构性别比例城乡结构0-14岁15-59岁≥60岁女性男性城镇乡村第六次(2010年)16.6070.1413.2648.7351.2749.6850.32第七次17.9563.3518.7048.7651.2463.8936.11 (2020年)A.年龄结构为稳定型时,人口数量在近期也不一定能保持稳定B.从年龄组成可知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在减缓C.全国人口普查常采用样方法调查人口基本情况D.乡村人口密度由性别比例和年龄结构直接决定【答案】A【解析】【分析】种群的特征:(1)数量特征(核心问题):①种群密度: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②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③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一般根据年龄结构)。(2)空间特征:指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详解】A、年龄组成是对人口进行预测,所以当其为稳定型时,近期种群数量不一定稳定,A正确;B、分析表格数据,第七次普查,老年人口比例增多,所以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B错误;C、我国进行全国人口普查常采用逐户逐人直接询问调查的方法,不是样方法,C错误;D、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直接因素,D错误。故选A。13.下图示—生态系统中某植食性动物种群的个体数量变化。不考虑该系统内个体的迁移,下列有关该种群数量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A.a时间前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为K1B.若在b点时出生率提高,该种群数量也不会大幅度超过K1C.天敌大量捕食可使该种群数量出现a时间后的变化D.年龄组成变化会导致该种群数量的波动【答案】A 【解析】【分析】种群的特征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四个基本特征。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是衡量种群大小的数量指标,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是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特征,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重要因素,性别比例是影响种群数量的重要因素。【详解】A、结合图示可以看出,a时间前该种群的种群数量围绕K2波动,因此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为K2,A错误;B、由图示可知,a时间前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为K2,因此,即使在b点时出生率提高,该种群数量也不会大幅度超过K1,由于受到了环境容纳量的制约,B正确;C、天敌大量捕食可使该种群数量有所提高,但由于种内斗争加剧,同时受到空间资源的限制,反而表现为种群数量大幅度下降,即出现a时间后的变化,C正确;D、年龄组成是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重要因素,年龄组成不仅影响出生率、还会影响死亡率,而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因此年龄组成的变化会导致该种群数量的波动,D正确。故选A。14.“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些诗句描绘了荷塘的生动景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荷塘中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共同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B.影响“鸥鹭”等鸟类分布的主要因素是食物和栖息空间C.挺水的莲、浮水的睡莲的大量生长,使沉水植物由于缺少生存空间而受到影响D.浮游动物白天分布在较深水层,夜间上升到表层活动,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答案】B【解析】【分析】群落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面的配置状态,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呈分层现象,即在垂直方向分成许多层次的现象。影响植被分层的主要因素是阳光,影响动物分层的主要因素是栖息空间和食物。【详解】A、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包括非生物物质和能量,A错误;B、影响植被分层的主要因素是阳光,影响动物分层的主要因素是栖息空间和食物,因此影响“鸥鹭”等鸟类分布的主要因素是食物和栖息空间,B正确;C、挺水的莲、浮水的睡莲和沉睡植物生活在不同的空间,因此挺水的莲、浮水的睡莲的大量 生长不会影响沉水植物的生存空间,C错误;D、垂直结构是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因此浮游动物白天分布在较深水层,夜间上升到表层活动,没有体现群落的垂直结构,D错误。故选B。15.下列有关“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常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采集、调查B.仅统计群落中的物种数,即可全面了解群落的结构C.统计个体较小、种群数量较多的物种的相对数量时,应采用记名计算法D.采集的小动物可放入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中进行保存【答案】A【解析】【分析】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实验原理:土壤是无数小动物的家园,常见的小动物有蜘蛛、鼠妇、蜈蚣、马陆、蚯蚓以及多种多样得昆虫等。【详解】A、在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研究时,常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调查,A正确;B、统计群落中的物种数即可以了解群落的丰富度,而不是群落的结构,B错误;C、研究该生态系统中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对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生物常用的统计方法是记名计算法;而对个体较小、种群数量多的生物常用的统计方法是目测估计法,C错误;D、采集的小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也可放入试管中,D错误。故选A。16.草鱼是四大家鱼之一,为典型的草食性鱼类。下图是某人工池塘中的部分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字母表示能量(单位:kJ)。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草鱼和生产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小于c/a×100%B.d是草鱼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C.若在自然水域,草鱼同化的能量除图示流向外,还存在部分未利用的能量 D.草鱼同化的能量分为两部分(h+i)流向分解者【答案】D【解析】【分析】据图分析,a表示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b表示草鱼摄入的能量,c表示草鱼同化的能量,f表示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d表示用于生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h表示粪便,i表示初级消费者流向分解者的能量,g表示分解者。【详解】A、c表示草鱼的同化量,该能量一部分是生产者传递给的,一部分时饲料中有机物的输入,能量传递效率是指传递给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与该营养级同化量的比值,因此草鱼和生产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小于c/a×100%,A正确;B、h表示草鱼的粪便量,不属于草鱼的同化量,属于生产者植物同化量的一部分,d是草鱼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B正确;C、若在自然水域,如果定时计量,草鱼同化的能量c除图示流向外,还存在部分未利用的能量,C正确;D、h是草鱼的粪便量属于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D错误。故选D。17.假设在下图所示的食物网中,猫头鹰的食物有3/5来自兔,1/5来自鼠,1/5来自蛇。若猫头鹰增加了10g体重,则最多需要消耗植物()A.2800gB.1400gC.5600gD.900g【答案】A【解析】【分析】能量流动的相关计算:已知高营养级的能量,求低营养级能量时:(1)需最多能量:选最长食物链,按÷10%计算;(2)需最少能量:选最短食物链,按÷20%计算。已知低营养级的能量,求高营养级能量时:(1)获得能量最多:选最短食物链,按×20%计算;(2)获得能量最少:选最长食物链,按×10%计算。【详解】已知高营养级的能量,要计算消耗植物的最大值,应按照传递效率为10%来计算。已 知猫头鹰的食物有3/5来自兔,1/5来自鼠,1/5来自蛇,那么猫头鹰若增加10g体重,根据食物链:植物→兔→猫头鹰,至少需要消耗植物3/5×10÷10%÷10%=600g;根据食物链:植物→鼠→猫头鹰,至少需要消耗植物1/5×10÷10%÷10%=200g;根据食物链:植物→鼠→蛇→猫头鹰,至少需要消耗植物1/5×10÷10%÷10%÷10%=2000g。综合以上可知至少需要消耗植物600+200+2000=2800g,A正确。故选A。18.生态工程建设中需要遵循“循环”这一基本原理,该原理的依据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功能,以下古诗句中没有体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功能的是()A.《荀子·致仕篇》:“水深而回,树落则粪本”B.苏轼《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C.龚自珍《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D王桢《农书》:“夫扫除之秽,腐朽之物,人视之而轻忽,田得之而音泽,唯务本者知之,所谓惜粪如惜金也”【答案】B【解析】【分析】生态系统的成分:由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C、H、O、N等基本元素在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所形成的反复的循环运动。【详解】A、树叶落下,化为肥料,仍为根所吸收,是通过分解者的作用将粪便分解,释放CO2和无机盐,供植物利用,体现了碳循环,A错误;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体现了温度对生物的影响。春天温度升高,鸭子开始下水游泳,B正确;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在落花转化为春泥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细菌、真菌的分解作用。在自然界中绿色植物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不会一直保留着,因为大量的腐生细菌、真菌等会把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可见它们作为分解者促进了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C错误;D、惜粪如惜金指的是利用粪便中的物质进行循环,还是依赖于分解者将粪便中的有机物转变为无机物,植物可以利用无机物,实现物质循环,D错误。 故选B。19.赤潮被喻为“红色幽灵”,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异常现象。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我国海域发生赤潮的次数也呈逐年上升趋势。下列关于赤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赤潮是N、P等元素在生物体内富集引起的B.赤潮发生时会导致鱼、虾、贝类的死亡C.赤潮发生时水中的溶氧量降低D.生活中减少含磷洗涤剂的使用可以降低赤潮发生的概率【答案】A【解析】【分析】赤潮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赤潮”是由海藻家族中的赤潮藻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爆发性地增殖造成的。海藻是一个庞大的家族,除了一些大型海藻外,很多都是非常微小的植物,有的是单细胞生物。【详解】A、赤潮主要是由水体中P、N等元素过量引起的(而不是生物体内富集),造成水体富营养化,A错误;B、“赤潮”被称为“有害藻华”,说明发生赤潮会导致大量呈红色的有害藻类爆发式繁殖,进而导致鱼、虾、贝类的死亡,B正确;C、赤潮发生时水由于水体好氧分解者增多,消耗了大量的氧气,另一方面,藻类的繁殖,水中其他自养生物进行光合作用减弱,产氧减少,所以水中的含氧量降低,C正确;D、赤潮是由于水体内排放大量含氮、磷的各种污染物等引起的,所以减少含磷洗涤剂的使用可以降低赤潮发生的概率,D正确。故选A。20.下列关于传统发酵技术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过程中,先通气培养,后密封发酵B.家庭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通常都不是纯种发酵C.果醋制作过程中发酵液pH逐渐降低,果酒制作过程中情况相反D.毛霉主要通过产生蛋白酶和纤维素酶参与腐乳发酵【答案】B【解析】【分析】 1、制作果酒的酵母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兼性厌氧型。2、制作酸奶的乳酸菌属于厌氧菌,只能在无氧条件下繁殖。3、制作果醋的醋酸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需养型。4、腐乳是用豆腐发酵制成,多种微生物参与发酵,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毛霉是一种丝状真菌具发达的白色菌丝。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以蛋白酶为主各种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详解】A、乳酸菌是一种严格的厌氧菌,有氧气存在时,其发酵会受到抑制,因此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的过程中,应一致处于密闭状态,否则会导致发酵失败,A错误;B、家庭制作果酒、果醋与腐乳过程中所用的菌种均来源于自然环境,有多种微生物参与发酵过程,因此均不是纯种发酵,B正确;C、果醋制作过程中,醋酸菌发酵产生醋酸,且醋酸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碳酸,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溶液的pH逐渐降低;果酒制作过程中,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与酒精,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碳酸,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溶液的pH逐渐降低,因此果酒、果醋制作过程中溶液的pH都是逐渐降低,C错误;D、毛霉主要通过产生脂肪酶分解脂肪,产生蛋白酶分解蛋白质参与腐乳发酵,D错误。故选B。21.某研究小组从有机废水中分离微生物用于废水处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培养基分装到培养皿后进行灭菌B.培养过程中每隔一周观察一次C.接种后的培养皿须放在光照培养箱中培养D.转换划线角度后需灼烧接种环冷却后再进行划线【答案】D【解析】【分析】在平板划线操作时,每次划线之前都要灼烧接种环,杀死上次的残留菌种,下次划线时应以上次划线末端的菌种为起点,这样每次划线菌种都来自上次划线的末端,且数目越来越少,以达到逐渐稀释的目的。【详解】A、培养基先灭菌后才分装到培养皿中,A错误;B、培养过程中要每隔24小时观察一次,B错误;C、由于是分离有机废水中的微生物,属于异养型生物,故培养的条件不应放置在光照下,接种后应放置在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培养,C错误; D、转换划线角度后要对接种环进行灼烧灭菌,冷却后再进行划线,防止高温杀死菌种,D正确。故选D22.筛选淀粉分解菌需使用以淀粉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接种培养后,若细菌能分解淀粉,培养平板经稀碘液处理,会出现以菌落为中心的透明圈(如图),实验结果见下表。菌种菌落直径:C(mm)透明圈直径:H(mm)H/C细菌Ⅰ5.111.22.2细菌Ⅱ8.113.01.6有关本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培养基除淀粉外还含有氮源等其他营养物质B.筛选分解淀粉的细菌时,菌液应稀释后涂布C.细菌Ⅰ不能将淀粉酶分泌至细胞外D.H/C值反映了两种细菌分解淀粉能力的差异【答案】C【解析】【分析】该选择培养基上的唯一碳源是淀粉,只有能利用淀粉的微生物才能存活,微生物分解淀粉后,会产生透明圈。【详解】A、培养基一般含有碳源、氮源、水、无机盐等营养成分,A正确;B、筛选淀粉分解菌时,需要对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再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固体培养基上进行培养,B正确;C、由题意可知,以上两种菌均会产生透明圈,说明两种菌均可以产生淀粉酶并分泌到细胞外分解淀粉,C错误;D、淀粉分解菌的H/C越大,说明其产生的淀粉酶分解的淀粉相对越多,说明该淀粉分解菌分解淀粉的能力越强,D正确。 故选C。23.以下关于猪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洗涤红细胞时,使用生理盐水可防止红细胞破裂B.猪成熟红细胞中缺少细胞器和细胞核,提纯时杂蛋白较少C.血红蛋白的颜色可用于凝胶色谱法分离过程的监测D.在血红蛋白分离过程中,使用缓冲溶液的作用是维持溶液浓度不变【答案】D【解析】【分析】血红蛋白的分离过程:1、样品的处理:通过洗涤红细胞、血红蛋白的释放、离心等操作收集到血红蛋白溶液;2、样品的粗分离:利用透析法去除分子量较小的杂质蛋白;3、样品的纯化:利用凝胶色谱法将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杂质蛋白除去;4、纯度鉴定:利用聚丙烯凝胶电泳完成。【详解】A、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去除杂蛋白以利于后续步骤的分离纯化,加入的生理盐水能维持细胞稳定形态,防止红细胞破裂,A正确;B、猪的成熟红细胞中无细胞核,缺少细胞器,提纯时杂蛋白质较少,B正确;C、血红蛋白是有色蛋白,因此在凝胶色谱分离时可以通过观察颜色来判断什么时候应该收集洗脱液(如果操作都正确),C正确;D、在血红蛋白分离过程中,整个过程不断用磷酸缓冲液处理,是为了维持pH相对稳定,防止血红蛋白的结构发生改变,D错误。故选D。24.玫瑰精油素有“液体黄金”之称。某同学在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提取玫瑰精油,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本装置为蒸馏装置,其中玫瑰花瓣和清水的质量比为1:4 B.图中2为出水口,3为进水口C.蒸馏后玫瑰精油主要在锥形瓶中收集,不是在圆底烧瓶中D.使用装置时,由于原料在水中,不易产生原料焦糊问题【答案】D【解析】【分析】玫瑰精油的提取:(1)玫瑰精油的性质:化学性质稳定,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能随水蒸气一同蒸馏。(2)提取流程:①在开花的盛期(时期)采收玫瑰花瓣,与清水以质量比为1:4的比例进行混合。②在水蒸气蒸馏装置中进行蒸馏,在锥形瓶中收集到乳白色(颜色)的乳浊液。③向乳化液中加入NaCl,增加盐的浓度,静置,出现油水分层。④用分液漏斗将其两层分开,得到油层。⑤向油层中加入一些无水硫酸钠吸水,静置约12h,过滤得到的液体为玫瑰油。(3)分析:加入氯化钠的目的是增大盐水的密度,有利于玫瑰油与水的分层;加入无水Na2SO4。的目的是吸收精油中残留的水分。【详解】A、由图分析可知,该装置是水蒸气蒸馏装置,其中玫瑰花瓣和清水的质量比为1:4,A正确;B、连接蒸馏装置时遵循下进上出原则,图中2是出水口,3是进水口,B正确;C、玫瑰精油具有很强的挥发性,蒸馏后玫瑰精油主要在锥形瓶中收集,不是在圆底烧瓶中,C正确;D、使用该装置时,由于原料在水中,易产生原料焦糊问题,D错误。故选D。25.在玫瑰精油和橘皮精油提取过程中,正确的是()A.玫瑰精油和橘皮精油都适合用水中蒸馏、压榨和萃取的方法提取B.玫瑰精油和橘皮精油都有很强的挥发性,易溶于有机溶剂,其成分前者主要是柠檬烯,后者主要是萜类化合物C.分离出的玫瑰精油油层还会含有一定的水分,可加入无水Na2SO4吸水D.新鲜的橘皮中含有大量的果蜡、果胶等,为了提高出油率,需用CaCO3水溶液浸泡【答案】C【解析】【分析】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方法:蒸馏法、压榨法和萃取等。【详解】A、橘皮精油适合用压榨法提取,这是因为水蒸气蒸馏会导致有效成分水解和原料焦糊等问题,A错误; B、大多数植物精油的主要成分是萜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而橘皮精油的主要成分是柠檬烯,B错误;C、分离出的玫瑰精油油层还会含有一定的水分,可加入无水Na2SO4吸水,放置过夜,再过滤除去固体Na2SO4就可以得到玫瑰油了,C正确;D、新鲜的橘皮中含有大量的果蜡、果胶等,如果直接压榨,出油率低,为了提高出油率,需用石灰水溶液(氢氧化钙溶液)浸泡,D错误。故选C。第Ⅱ卷注意事项:1.请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在第Ⅱ卷答题卡上作答,不能答在此试卷上。2.试卷中横线及框内注有“▲”的地方,是需要你在第Ⅱ卷答题卡上作答。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共50分)26.下图为研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漏斗内溶液(S1)和漏斗外溶液(S2)为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漏斗内外起始液面一致。渗透平衡时的液面差为Δh,此时S1和S2浓度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2)图中半透膜模拟的是成熟植物细胞中的_____________,两者在物质透过功能上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3)为进一步验证“低温会降低渗透作用的速率”,某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材料用具:1000mL烧杯,带刻度的长颈漏斗、新鲜的猪膀胱膜、蒸馏水、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水浴锅、冰块等。Ⅰ.实验步骤:①组装渗透装置两套,分别编号为甲、乙。②在两组烧杯中分别加入_____________,在长颈漏斗中分别加入_____________,保持管内外液面高度相等。 ③对两组装置进行不同的处理:甲组用_____________加热至37℃,乙组的烧杯外加_____________降温。④两组装置同时开始实验,几分钟后观察记录漏斗的液面刻度变化。Ⅱ.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答案】(1)S1>S2(2)①.原生质层②.原生质层能主动转运有关物质而半透膜不能(或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而半透膜无)(3)①.等体积的蒸馏水(或等体积同一浓度的低浓度蔗糖溶液,无“等体积”不给分)②.等体积同一浓度的蔗糖溶液(或等体积同一浓度的高浓度蔗糖溶液,无“等体积同一浓度”不给分)③.水浴锅④.冰块⑤.甲组漏斗液面比乙组高(或乙组漏斗液面比甲组低)⑥.低温能降低渗透作用的速率【解析】【分析】据图分析,渗透装作用是指水分通过半透膜,从溶质浓度低的溶液向溶质浓度高的溶液的转移现象;漏斗内液面上升,则漏斗内溶液(S1)浓度大于漏斗外溶液(S2)的浓度。【小问1详解】渗透平衡时液面差Δh与浓度差的大小有关:浓度差越大,△h越大;蔗糖是不能穿过半透膜的分子,图中由于漏斗内的蔗糖溶液浓度高,因此烧杯中的水分子通过渗透作用进入漏斗,使漏斗内液面升高,渗透平衡时△h会产生压力与漏斗内溶液浓度差产生的压力的大小相等,因此漏斗内的浓度仍然大于漏斗外;渗透平衡时的液面差为△h,此时S1和S2浓度大小关系为S1>S2。【小问2详解】图中半透膜模拟的是成熟植物细胞中的原生质层,两者在物质透过功能上的差异是原生质层能主动转运有关物质而半透膜不能。【小问3详解】根据题意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低温会降低渗透作用的速率,因此实验自变量是温度的不同,两个渗透装置中水、蔗糖浓度均相同,只是装置所处的温度不同,因变量为水分子的速率,可用漏斗内液面高度表示,若处于低温的渗透装置中,漏斗的液面高度低于正常温度中的漏斗液面高度,则说明低温能使渗透速率减慢。Ⅰ.实验步骤:②根据实验的单一变量和等量原则原则,在两组烧杯中分别加入等量(体积)的蒸馏水,在 长颈漏斗中分别加入等量(体积)同一浓度的蔗糖溶液。③本实验自变量是温度的不同,甲组用水浴锅加热至37℃,而乙组的烧杯外加冰块降温。Ⅱ.预测实验结果:若甲组漏斗液面比乙组高,则低温会影响渗透作用,且使渗透速率减慢。27.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建设美丽中国已经成为中国人民心向往之的奋斗目标。草原是绿色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如下图所示。(1)图中食物网较简单,因此,该草原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能力较差,其_____________稳定性也相应较低。除图中所示的生物类群外,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成分还应有_____________才能保证其物质循环的正常进行。(2)如果图中草能提供1000kJ的能量,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那么鹰占据的营养级能够得到的最低和最高能量值分别是_____________kJ和_____________kJ。若去除蛇,且狐的数量不变,则草原容纳鹰的数量会_____________。(3)影响图中兔种群数量变化的种间因素是捕食和_____________。若某年兔种群的K值为1000只,且2只兔和3只鼠消耗的草量相等,草量等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次年鼠的数量增加300只,则兔种群的K值变为_____________只。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区的种群数量时,若部分标记个体迁出,则导致调查结果_____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4)草原中,狐能根据兔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兔同样也能根据狼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捕猎,可见信息能________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若外来生物入侵该区,则会导致该草原的_____________锐减或丧失。若该草原遭受了火灾,则火灾后将发生_____________演替。【答案】(1)①.自我调节##反馈调节##负反馈调节②.抵抗力③.分解者(2)①.1②.40③.增加 (3)①.竞争②.800③.偏高(4)①.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②.生物多样性##物种多样性③.次生【解析】【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小问1详解】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有关,由于食物网简单,则该草原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差,其抵抗力稳定性也相应较低。除图中所示的生物类群外(生产者和消费者),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成分还应有分解者才能保证其物质循环的正常进行。【小问2详解】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最低能量选最长的是食物链“草→鼠→蛇→鹰”,能量传递效率为10%,则最低能量为:1000×10%×10%×10%=1kJ,最高能量选短的食物链,能量传递为20%,则最高能量1000×20%×20%=40kJ。蛇、狐、鹰是竞争关系,若去除蛇,且狐的数量不变,鹰的竞争者减少,则鹰的数量会增加。【小问3详解】影响图中兔种群数量变化的种间因素是捕食和竞争。2只兔和3只鼠消耗的草量相等,鼠的数量增加300只,就会减少200只兔子,所以兔种群的K值变为800。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鼠的种群数量,设鼠总数为N,标记数为n,再次捕捉到的数目为M,M里面有标记的鼠的数目为m,则N=n•M/m,若部分标记个体迁出,则m减少,因此N值会偏高。【小问4详解】能根据兔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兔同样也能根据狼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捕猎,说明信息能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若外来生物入侵该区,入侵物种与当地物种竞争过程中变为优势种,甚至使当地物种灭绝,使得生物多样性锐减。遭受火灾后,原有的土壤和根等繁殖体还存在,属于次生演替。28.某新能源研究兴趣小组尝试用木薯块根的淀粉制备燃料酒精。他们用酶将木薯淀粉降解成单糖。查阅资料后,安装的酒精发酵装置、采用的发酵条件如图所示。 (1)向发酵瓶中加入5g酵母菌开始实验。发酵初期,通气阀①需要偶尔短时间打开,并在A通气口处打气,以利于_____________;实验过程中,通气阀②需要偶尔短时间打开,目的是_____________。(2)一段时间后,取出少量发酵液,滴加含有_____________的浓硫酸溶液来检测酒精。(3)检测后发现,尽管酵母菌菌种合适、淀粉酶解物充足、操作正确、发酵时间充足、发酵温度和pH适宜,但酒精含量比预期低,他们展开了讨论,认为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不足导致酒精产量低。(4)于是兴趣小组对酵母菌进行了_____________的方法快速计数,从发酵瓶中吸出样液进行计数之前,需将发酵瓶轻轻振荡几次,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取出的样液中需立即加入固定液,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将样液稀释10倍,血球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观察到的计数室中细胞分布见图,则培养液中酵母菌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个/mL。 【答案】(1)①.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②.排出部分CO2,保持装置内气压平衡(2)重铬酸钾(3)酵母菌数量(4)①.抽样检测②.使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少误差③.维持酵母菌数量不变④.1×107【解析】【分析】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常用的是样方法,其步骤是确定调查对象→取取样方→计数→计算种群密度;活动能力大的动物常用标志重捕法,其步骤是确定调查对象→捕获并标志个体→重捕并计数→计算种群密度;肉眼看不见的细菌、酵母菌等微生物(或血细胞)采用抽样检测法,其步骤为培养→抽样到计数板→显微计数→计算。【小问1详解】酵母菌为兼性厌氧微生物,在A通气口处打气可让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从而增加酵母菌的数量;通气阀②偶尔短时间打开,是为了排出细胞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否则容易引起发酵液溢出。【小问2详解】 橙色的重铬酸钾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反应变成灰绿色。【小问3详解】依题意"尽管酵母菌菌种合适、木薯淀粉酶解物充足、操作正确、发酵温度和pH适宜”,排除了氧气、温度、pH、营养物质含量等因素,可能是酵母菌数量影响酒精的产生量。【小问4详解】抽样检测法可以对发酵瓶中的叫酵母菌进行计数;由于抽样法需要做到随机取样,因此需将发酵瓶轻轻振荡几次,为了使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少误差;取出的样液中需立即加入固定液,可以维持酵母菌数量不变;分析图示,四角和正中五个中方格中酵母菌平均数为(5+4+4+4+3)÷5=4(个),培养液中酵母菌的密度为4×25×10÷(0.1×10-3)=1×107(个/mL)。29.酶是细胞合成的生物催化剂,几乎所有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酶。随着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酶已经走出实验室,走进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然而,酶的商品化生产和应用并非易事。请回答下面有关酶的问题:(1)果胶酶是果汁生产过程中的重要酶类。果胶酶并不特指某一种酶,而是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和_____________等。在果汁生产过程中,果胶酶能将果胶分解成可溶性的_____________使得浑浊的果汁变得澄清。为了使果胶酶得到充分利用,需要控制好果胶酶的用量,随着酶的用量增加,_____________不再改变时,说明酶的用量已经足够。(2)通常,用清水洗涤衣服上的新鲜血迹时,不应该使用开水,原因是_____________。若要明显去除衣服上的血渍,应选择含有_____________(填“碱性”或“酸性”)蛋白酶的洗衣粉。(3)某同学为了洗去衣服上的油渍,洗衣时在市售的蛋白酶洗衣液中添加脂肪酶,该同学的做法_____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4)固定化酶在生产实践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一般来说,酶更适合采用_____________法固定化。纤维素酶在食品、饲料、医药等众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为使纤维素酶能够重复使用,可将冷却的海藻酸钠溶液与纤维素酶进行混合,通过注射器滴入CaCl2溶液中,这种固定化酶的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在工业生产中常用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分子在色谱柱中移动速度不同的原理来分离出不同的酶,这种方法称做_____________。【答案】(1)①.果胶酯酶②.半乳糖醛酸③.滤出的果汁体积(2)①.开水使血中的蛋白质变性而沉淀,难以清洗②.碱性(3)①.不合理②.脂肪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会被蛋白酶降解而失去功效 (4)①.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两点都答出才给分)②.包埋法③.凝胶色谱法(分配色谱法)【解析】【分析】1、果胶酶是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酯酶和果胶分解酶等。作用:果胶酶分解果胶,瓦解细胞壁和胞间层,使榨取果汁变得更容易,提高水果的出汁率。来源有些微生物如黑曲霉、苹果青霉等生产果胶酶。2、酵母细胞的固定多采用包埋法;用干酵母和海藻酸钠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步骤为:酵母细胞的活化→配制CaCl2溶液→配制海藻酸钠溶液→海藻酸钠溶液与酵母细胞混合→固定化酵母细胞。【小问1详解】果胶酶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和果胶酯酶等。果胶是由半乳糖醛酸聚合而成,在果汁生产过程中,果胶酶能将果胶分解成可溶性的半乳糖醛酸,使得浑浊的果汁变得澄清。为了使果胶酶得到充分利用,需要控制好果胶酶的用量,随着酶的用量增加,滤出的果汁体积不再改变时,说明酶的用量已经足够。【小问2详解】新鲜血迹含有蛋白质,开水使血中的蛋白质变性而沉淀,难以清洗,故使用含有碱性蛋白酶的洗衣粉洗涤效果最好。【小问3详解】衣服上油渍,主要是脂肪,脂肪酶可将其水解,但脂肪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若往蛋白酶洗衣液中添加脂肪酶,蛋白酶会水解脂肪酶,脂肪酶失去作用起不到去油渍的作用,所以不合理。【小问4详解】酶分子体积小,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故采用化学结合或物理吸附的方法固定化。为使纤维素酶能够重复使用,可将冷却的海藻酸钠溶液与纤维素酶进行混合,通过注射器滴入CaCl2溶液中,这种固定化酶的方法称为包埋法。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分子在色谱柱中移动速度不同的原理来分离出不同的酶,这种方法称做凝胶色谱法(分配色谱法)。 30.胡萝卜素是一种常用的食用色素,可分别从胡萝卜或产胡萝卜素的微生物菌体中提取获得,流程如下: (1)实验中对新配制的培养基灭菌时所用的设备是_____________;为了减少灭菌后器皿被污染,灭菌前应该_____________。(2)培养酵母菌R时,培养基中的蔗糖和硝酸盐可分别为酵母菌R的生长提供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3)为了筛选出酵母菌R,培养基中添加了青霉素,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将分离到的菌株纯化时,挑取了菌落在3块相同平板上划线,结果其中一块平板的各划线区均未见菌生长,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4)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时,萃取的效率主要取决于萃取剂的_____________和使用量;萃取过程中宜采用_____________方式加热以防止温度过高引起燃烧爆炸;萃取液浓缩前需进行过滤,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5)对所提取的胡萝卜素用_____________法鉴定,鉴定过程中需用_____________作为实验对照。【答案】(1)①.高压蒸汽灭菌锅②.用报纸(牛皮纸)包扎器皿(2)①.碳源②.氮源(3)①.允许酵母菌R生长的同时抑制细菌生长②.接种环灼烧后未冷却,沾取菌液时菌种被杀死(4)①.性质②.水浴③.除去萃取液中的不溶物(5)①.纸层析②.胡萝卜素标准品(标样)【解析】【分析】1、培养基的基本成分包括水、无机盐、碳源和氮源,此外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2、胡萝卜素化学性质稳定,不挥发,易溶于有机溶剂。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常用的方法是萃取法,实验流程为:胡萝卜→粉碎→干燥萃取(石油醚)过滤+浓缩→胡萝卜素鉴定(纸层析法)。【小问1详解】培养基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实验中对新配制的培养基灭菌时所用的设备是高压蒸汽灭菌锅; 灭菌前应该用报纸(牛皮纸)包扎器皿,减少灭菌后器皿被污染。【小问2详解】蔗糖含有碳元素,可为酵母菌提供碳源,硝酸盐含有氮元素,可酵母菌提供氮源。【小问3详解】青霉素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并在细菌的繁殖期起杀菌作用,因此添加青素允许酵母菌R生长的同时抑制细菌生长;三块平板有两块平板长有菌落,说明含有菌株并可在培养基上生长,而其中一块未见菌落,说明菌株死亡,原因可能是在接种过程中接种环灼烧后未冷却或未足够冷却,使菌株因温度过高被杀死。【小问4详解】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时,萃取的效率主要取决于萃取剂的性质和使用量;萃取过程中宜采用水浴方式加热以防止温度过高引起燃烧爆炸;萃取液浓缩前需进行过滤,其目的是除去萃取液中的不溶物。【小问5详解】鉴定胡萝卜素的方法是纸层析法,鉴定过程中需用胡萝卜素标准品(标样)作为实验对照。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生物
发布时间:2023-04-27 07:30:01 页数:28
价格:¥2 大小:567.87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