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四川省遂宁市2021-2022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监测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31

2/31

剩余29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遂宁市高中2023届第四学期期末教学水平监测物理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满分48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一、单选题(共48分,每题4分,其中1-9为单项选择题,10-12题中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要求,部分正确且无错误答案给2分/个,有错误选项不得分)1.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密闭在容器中,不同温度下各速率区间分子数占分子总数比例随速率v分布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气体体积不变,则温度T2时气体分子撞到器壁单位面积上平均作用力比T1时小B.温度T1时气体压强一定比温度T2时气体压强小些C.图中热力学温度T1<T2D.图中热力学温度T1>T2【答案】C【解析】【详解】CD.由图可知,T2中速率大的分子占据的比例较大,则说明T2对应的平均动能较大,所以T2对应的温度较高,即T1<T2 选项C正确,D错误;A.如果气体体积不变,则分子密度不变,温度T2时分子平均动能大,气体分子撞到器壁单位面积上平均作用力比T1时大,选项A错误;B.由于不知体积是否发生变化,所以温度T1时气体压强不一定比温度T2时气体压强小,选项B错误。故选C。2.天宫二号实现了太空课堂,让我们实时观察到了失重环境下许多奇妙的物理现象,实现了天地互动环节,是因为电磁波在空中传播,下列关于电磁波的理解正确的是(  )A.电磁波在任何介质中传播速度都是相同的B.电磁波和机械波一样,都依靠介质传播振动形式和能量C.太空中传送至地面的无线电波是横波,其传播方向与电场强度方向和磁感应强度方向都垂直D电磁波与机械波一样可以发生反射、折射等现象,但不会产生偏振现象【答案】C【解析】【详解】A.电磁波在同种介质中传播速度都是相同的,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选项A错误;B.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选项B错误;C.太空中传送至地面的无线电波是横波,其传播方向与电场强度方向和磁感应强度方向都垂直,选项C正确;D.电磁波与机械波一样可以发生反射、折射等现象,但电磁波会产生偏振现象,选项D错误。故选C。3.孤立绝热密闭容器内的理想气体静置足够长时间后,该气体(  )A.分子排列将变得有序,其无规则运动停止B.分子平均动能保持不娈C.每个分子的速率都相同D.孤立系统的熵减小了【答案】B【解析】 【详解】A.分子排列将变得无序,且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永不停息,故A错误;B.孤立绝热密闭容器的理想气体,温度不变,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故B正确;C.分子做无规则的热运动,在相同温度下各个分子的动能并不相同,所以每个分子的速率不相同,故C错误;D.孤立绝热密闭容器的理想气体静置足够长时间后,孤立系统的熵要增大,故D错误。故选B。4.一水平弹簧振子作简谐运动,从某时刻开始计时,其振动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振子计时起点位置是平衡位置B.图中振子振动方程为cmC.t=0s时振子振动方向沿x轴向上,速度增大D.振子在1s时的位移为2cm,速度最大,加速度最大且向指向平衡位置【答案】B【解析】【详解】A.由图知,振子计时起点位置不是平衡位置,故A错误;B.设图中振子振动方程为cm当t=0时x=-1cm当t=1s时x=2cm代入解得 所以图中振子振动方程为cm故B正确;C.由图知,t=0s时振子振动方向沿x轴向下,速度减小,故C错误;D.振子在1s时的位移为2cm,速度最小,加速度最大且向指向平衡位置,故D错误。故选B。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各种晶体中,分子都是按照一定规则排列的,具有各向同性B.布朗运动是固体颗粒的分子无规则运动的表现,表明分子永不停息作无规则运动C.两气体相互扩散后,静置较长一段时间后可以自发分离开来D.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大,绝对湿度越接近水的饱和汽压,蒸发变得越慢,人感觉越潮湿【答案】D【解析】【详解】A.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多晶体和非晶体具有各向同性,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的,具有空间上的周期性,选项A错误;B.布朗运动不是固体颗粒的分子的运动,而是固体颗粒受到撞击后的运动,它能间接反应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选项B错误;C.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两气体相互扩散后,静置较长一段时间后不能自发分离开来,选项C错误;D.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大,绝对湿度越接近水的饱和汽压,蒸发变得越慢,人感觉越潮湿,选项D正确。故选D。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呈现彩色光带是光的全反射现象B.照相机镜头表面涂上增透膜,以增强透射光的强度,是利用了光的衍射现象C.门镜可以扩大视野是利用了光的干涉现象D.用标准平面检查光学平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了光的干涉 【答案】D【解析】【详解】A.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呈现彩色光带是由于不同颜色的光折射率不同,相同的入射角经过折射后折射角不同,故A错误;B.表面涂上增透膜,以增强透射光的强度,是利用了光的干涉现象,故B错误;C.门镜可以扩大视野是利用了光的折射现象,故C错误;D.用标准平面检查光学平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了光的干涉,故D正确.故选D.7.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温度为T1的状态1经等容变化到温度为T2的状态2,再经过等压变化到状态3,最后变回到初态1,其变化过程如图所示,则(  )A.从1到2过程中,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B.从2到3过程中,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C.从1到2到3到再回到1的过程中,气体一定从外界吸热D.从3到1过程中,气体分子数密度变大,内能增加【答案】C【解析】【详解】A.从1到2过程中为等容变化,体积不变,气体不对外做功,选项A错误;B.从2到3过程中,体积增大,气体对外做功;压强不变,根据可知温度升高,内能增大,选项B错误;D.从3到1过程中,体积减小,气体分子数密度变大;两个状态温度相同,内能相同,所以3到1过程中内能不可能增加,选项D错误;C.从1到2过程中气体对外不做功;2到3过程中,体积增大,气体对外做功;3到1过程中,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根据p—V图像中图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表示气体做功可知,整个过程气体对外做功大于外界对气体做功,而内能不变,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一定从外界吸热,选项C正确。 故选C。8.如图所示,一束由两种单色光混合的复色光沿PO方向射向一上下表面平行的厚玻璃砖的上表面,得到三束光线Ⅰ、Ⅱ、Ⅲ,若玻璃砖的上下表面足够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束Ⅰ仍为复色光,光束Ⅱ、Ⅲ为单色光,且真空中传播速度II光束比III光束小些B.玻璃对光束Ⅲ的折射率等于对光束Ⅱ的折射率C.通过相同的双缝干涉装置,光束Ⅱ产生的明暗条纹宽度小于光束Ⅲ的宽度D.改变α角,光束Ⅰ、Ⅱ、Ⅲ可以相交【答案】C【解析】【详解】A.两种色光都在玻璃砖的上表面发生了反射,入射角相同,由反射定律知,它们的反射角相同,可知光束Ⅰ是复色光;而光束Ⅱ、Ⅲ由于折射率的不同导致偏折分离,所以光束Ⅱ、Ⅲ为单色光。但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都相同,选项A错误;B.作出光路图如图所示:由图知光束Ⅱ的偏折程度大于光束Ⅲ的偏折程度,根据折射定律可知玻璃对光束Ⅱ的折射率大于对光束Ⅲ的折射率,选项B错误;C.光束Ⅱ的折射率大于光束Ⅲ的折射率,则光束Ⅱ的频率大于光束Ⅲ的频率,光束Ⅱ的波长小于光束Ⅲ的波长,由可知双缝干涉条纹间距与波长成正比,则双缝干涉实验中光束Ⅱ产生的条纹间距比光束Ⅲ的 小,选项C正确;D.一束由两种色光混合的复色光沿PO方向射出,经过反射、再折射后,光线仍是平行,因为光反射时入射角与反射角相等.所以由光路可逆可得出射光线平行.改变α角,光线Ⅰ、Ⅱ、Ⅲ仍保持平行,选项D错误。故选C。9.如图所示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沿直线变化到状态B,直线反向延长后过坐标原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变化过程中体积不变B.气体在A状态体积比B状态体积大C.气体变化过程中一定从外界吸热D.气体变化过程中每个分子速率均增大【答案】B【解析】【详解】AB.气体从状态A若做等容变化,则图像如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状态C变化到状态B气体的温度不变,压强增大,根据可知,气体的体积一定减小,所以气体在A状态体积比B状态体积大,选项A错误,B正确;C.由于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不能判断外界做功和内能 变化的大小,所以不能判断气体是吸热还是放热,选项C错误;D.气体温度升高,分子平均动能增大,但气体变化过程中每个分子速率不一定均增大,选项D错误。故选B。10.一列简谐波沿x轴传播,t=0.4s时刻的波形如图甲所示,质点P的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则该波的传播方向和波速分别是(  )A沿x轴正方向,25m/sB.沿x轴负方向,25m/sC.沿x轴负方向,12.5m/sD.沿x轴正方向,12.5m/s【答案】B【解析】【详解】由乙图可知,质点P在0.4s时向下振动,由“同侧法”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由甲图可知,波长为10m,由乙图可知,周期为0.4s,故波速为故选B。11.如图所示为一理想变压器,其中a、b、c为三个额定电压相同的灯泡,电源电压。电源电压有效值为灯泡额定电压的4倍,三个灯泡刚好都正常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个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VB.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5:2C.流过灯泡c的电流,每0.02s方向改变一次D.此时灯泡a和b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2:3 【答案】D【解析】【详解】A.电源电压有效值三个灯泡的额定电压为故A错误;B.三个灯泡刚好都正常发光,此时原线圈两端的电压为副线圈两端的电压为则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故B错误;C.周期而变压器不会改变交变电流的周期,故每0.02s电流方向改变两次,故C错误;D.根据因为a、b此时都能正常发光,故电压都为额定电压,根据此时灯泡a和b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2:3,故D正确。故选D。12.近代物理研究表明粒子的半衰期约为T=0.79,其衰变方程为或 ,其中粒子带正电,带电量的值与元电荷相同,介子不带电,介子带正电。某粒子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在某时刻粒子发生衰变,产物a沿图示圆轨道运动,轨迹半径为2R,产物b做直线运动(轨迹未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图示轨迹可知粒子的衰变方式B.粒子衰变产物总质量比粒子质量大C.衰变后瞬间产物a的动量方向与产物b的动量方向相反D.粒子、产物a和产物b的动量大小之比为2:1:2【答案】C【解析】【详解】B.粒子发生衰变时有质量亏损,释放能量,选项B错误;C.由图示可知衰变后瞬间产物a的速度与衰变前瞬间粒子的速度同向,根据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可得粒子的动量为产物a的动量为设产物b的动量大小为,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得可知衰变后瞬间产物b的动量与产物a的动量方向相反,选项C正确;D.结合C项分析可知,三者动量大小之比为,选项D错误;A.两种衰变方式中产物均有带正电和不带电的粒子,因不知粒子间的质量关系,无法根据轨迹半径的关系判断产物。是哪种粒子,选项A错误。 故选C。13.天宫二号太空授课引人注目,航天员们通过实验,展示了失重环境下许多神奇现象,其中的“液桥”现象,让我们认识了表面张力的魅力,下面关于表面张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表面张力是液体内部分子间作用力引起的B.表面张力能让液面具有收缩趋势,在太空失重环境下,液滴呈球形C.表面张力方向与液体表面垂直且向上D.表面张力是由于液体表层分子间距离小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且小于分子平衡距离,表层液体分子作用力表现为斥力而产生【答案】B【解析】【详解】AD.表面张力是由于液体表层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且大于分子平衡距离,表层液体分子作用力表现为引力而产生的,AD错误;B.表面张力能让液面具有收缩趋势,在太空失重环境下,液滴呈球形,B正确;C.表面张力方向与液体表面垂直且向下,C错误。故选B。14.一根长20m的软绳拉直后放置在光滑水平地板上,以绳中点为坐标原点,以绳上各质点的平衡位置为x轴建立图示坐标系。两人在绳端P、Q沿y轴方向不断有节奏地抖动,形成两列振幅分别为10cm、20cm的相向传播的机械波。已知P的波速为2m/s,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A.两波源的起振方向相反,Q的传播速度小于2m/sB.t=4.5s时,坐标原点处质点位移为30cmC.两列波的频率均为2Hz,叠加区域有稳定干涉图样 D.两波在t=3.5s时第一次相遇,相遇处质点位移为10cm【答案】B【解析】【详解】A.P起振方向沿y轴负方向,而Q起振方向沿y轴正方向,因此起振方向相反,波速由介质决定的,因此两列波的速度相等,则Q的传播速度等于2m/s,选项A错误;B.t=4.5s时,两列波都向前传播了则P、Q的波峰传播到了坐标原点处,该质点位移为10cm+20cm=30cm选项B正确;C.由于波长两列波的速度相等,根据可知,因此两列波的频率均为0.5Hz,叠加区域有稳定干涉图样,选项C错误;D.两波第一次相遇时,有解得相遇处两列波都在平衡位置,因此质点位移为0,选项D错误。故选B。15.如图所示是通过街头变压器降压给用户供电的示意图。输入电压是市区电网的电压,负载变化时输入电压不变。输出电压通过输电线送给用户,两条输电线总电阻用R0表示。当负载增加时,则(  ) A.电压表V3的读数减小,电流表A2的读数增大B.电流表A2的读数增大,电流表A1的读数减小C.电压表V1读数不变、V2的读数减小D.电压表V2、V3的读数之差与电流表A2的读数的比值变小【答案】A【解析】【详解】C.依题意,电压表V1读数不变,根据可知电压表V2的读数不变。故C错误;B.根据可知当负载增加时,相当于R电阻减小电流表A2的读数增大,由可知电流表A1的读数增大。故B错误;D.根据变压器副线圈串联电路关系可得电压表V2、V3的读数之差与电流表A2的读数的比值不变。故D错误;A.负载两端电压为可知电流表A2的读数增大时,电压表V3的读数减小。故A正确。故选A。 16.氢原子能级图如图所示,当氢原子从n=3的能级跃迁到n=2的能级时,辐射光的波长为656nm,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氢原子从n=2的能级跃迁到n=1的能级时,辐射光的波长大于656nmB.当氢原子从n=4的能级跃迁到n=2的能级时,辐射出的光子不能使逸出功为2.25eV的钾发生光电效应C.大量处于n=4的能级上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产生6种谱线D.用能量为1.0eV的光子照射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可以使氢原子电离,其电离后的电子动能为0.15eV【答案】CD【解析】【详解】A.n=3的能级跃迁到n=2的能级辐射的光子能量n=2的能级跃迁到n=1的能级辐射的光子能量根据光子能量氢原子从n=2的能级跃迁到n=1的能级辐射的光子能量大,则辐射光的波长小于656nm,A错误;B.从n=4的能级跃迁到n=2的能级辐射的光子能量辐射出的光子能使逸出功为2.25eV的钾发生光电效应,B错误;C.大量处于n=4的能级上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产生谱线数 C正确;D.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的电离能为用能量为1.0eV的光子照射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可以使氢原子电离,其电离后的电子动能为0.15EvD正确。故选CD。17.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电效应现象。用频率为的光照射光电管时发生了光电效应。图乙是该光电管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与入射光频率的关系图像,图线与横轴的交点坐标为(a,0),与纵轴的交点坐标为(0,-b),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普朗克常量为,与光照频率和金属极限频率无关B.仅增加照射光的强度,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增大,光电子数增多C.保持照射光强度不变,仅提高照射光频率,电流表G的示数减小D.甲图中将滑片P向右移动,有可能使电流表G的示数为零【答案】AC【解析】【详解】A.根据可得,纵轴截距的绝对值等于金属的逸出功当最大初动能为零时,入射光的频率等于截止频率,所以金属的截止频率为 那么普朗克常量为此常量与光照频率和金属极限频率无关,选项A正确;B.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可以知道,入射光的频率与最大初动能有关,与光的强度无关,选项B错误;C.若保持照射光强度不变,仅提高照射光频率,则光子数目减小,那么电流表G的示数会减小,选项C正确。D.甲图中将滑片P向右移动,加在光电管两端正向电压增大,使管电子到达A极的速度更大,电流表G的示数不会为零,选项D错误。故选AC。18.如图所示,容器A和容器B分别盛有氢气和氧气,用一段水平细玻璃管相通,管内有一段水银柱将两种气体隔开,当氢气的温度为0℃,氧气温度是20℃时,水银柱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气体均升高温度20℃时,水银柱向右边移动B.两气体均升高温度20℃时,水银柱向左边移动C.如果将容器在竖直平面内缓慢逆时针转动90°,保持各自温度不变(水银全部在细管中),现让温度都升高10℃,则水银柱向下移动D.如果将容器在竖直平面内缓慢逆时针转动90°,保持各自温度不变(水银全部在细管中),现让温度都升高10℃,则水银柱向上移动【答案】AD【解析】【详解】AB.假设两个容器体积不变,根据查理定律可知两气体均升高温度20℃时,氢气压强的增加量 氧气压强的增加量可知两气体均升高温度20℃时,氢气压强的增加量大于氧气压强的增加量,所以水银柱向右边移动,故A正确,B错误;CD.如果将容器在竖直平面内缓慢逆时针转动90°,稳定时氢气的压强大于氧气,假设两个容器体积不变,根据查理定律现让温度都升高10℃,氢气压强的增加量氧气压强增加量初始时氢气的压强大于氧气,可知两气体均升高温度10℃时,氢气压强的增加量大于氧气压强的增加量,所以水银柱向上边移动,故D正确,C错误。故选AD。19.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弹簧上,在竖直方向上做简谐运动,当振幅为A时,物体对弹簧的最大压力是物重的1.9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对弹簧的最小压力为0.1mgB.若在物体运动到最低点时加上一质量为0.1m的物体,随弹簧一起振动(不分离),则振动的振幅将增大C.物体在振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D.要使物体在振动过程中不离开弹簧,则振幅不能超过【答案】AD【解析】【详解】A.当物体运动到最低点时,对弹簧压力最大,此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由题意知所以当木块运动到最高点时,对弹簧弹力最小,此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由运动的对称性知,最高点与最低点的加速度大小相等,即,代入求得选项A正确;B.若在物体运动到最低点时加上一质量为0.1m的物体,随弹簧一起振动(不分离),其平衡位置降低,则振动的振幅将减小,选项B错误;C.在振动过程中,只有重力和弹簧的弹力做功,物体与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但物体机械能不守恒,选项C错误;D.在最高点或最低点有解得物体在平衡位置下方处于超重状态,不可能离开弹簧,只有在平衡位置上方可能离开弹簧。要使物体在振动过程中恰好不离开弹簧,物体在最高点的加速度a=g此时弹簧的弹力为零。若振幅再大,物体便会脱离弹簧。物体在最高点刚好不离开弹簧时,回复力为重力,所以 则振幅要使物体在振动过程中不离开弹簧,则振幅不能超过,选项D正确。故选AD。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52分)注意事项:1.请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在第Ⅱ卷答题卡上作答,不能答在此试卷上。2.试卷中横线及框内注有“▲”的地方,是需要你在第Ⅱ卷答题卡上作答。三、实验题(共14分)20.如图甲所示,电源的电动势E=10V,电源内电阻可忽略不计;G是内阻为的灵敏电流表,定值电阻R上标有“2V、”的字样,为热敏电阻,其电阻值与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S,当的温度等于120℃时,电流表示数。(1)由图乙可知,当的温度逐渐增加时,的阻值__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不变”)(2)电流表内阻为___________Ω(3)定值电阻R两端电压为2V时,热敏电阻的温度为___________℃【答案】①.减小②.500③.20【解析】【详解】(1)[1]由图乙可知,当的温度逐渐增加时,的阻值减小;(2)[2]当的温度等于120℃时,由图可知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其中解得电流表内阻(3)[3]定值电阻R两端电压为2V时,则解得热敏电阻由图可知对应的温度为20℃。21.某同学用“油膜法”来粗略估测分子的大小,把一滴用酒精稀释过的油酸滴在水面上时,油酸就在水面上散开,油酸分子就立在水面上,完成油酸分子大小测定。(1)该同学用“油膜法”来粗略估测分子的大小,下列有助于较准确完成实验的理想化方法有()A.分子都视为立方体形B.分子都能形成单分子油膜C.分子都是一个一个紧挨着排列的D.滴入的油酸溶液是高纯度的油酸酒精溶液(2)现有按酒精与纯油酸的体积比为a∶b配制好的油酸酒精溶液置于容器中,还有一个装有约2cm深水的浅盘,一支滴管,一个量筒。现用滴管从量筒中取V体积的油酸酒精溶液,让其自由滴出,全部滴完共为N滴。现用滴管将一滴油酸酒精溶液滴入浅盘,待油酸薄膜稳定后,将薄膜轮廓描绘在坐标纸上,如图所示(已知坐标纸上每个小方格面积为S,求油膜面积时,半个以上方格面积记为S,不足半个舍去)。则估算油酸分子直径的表达式___________ (3)为了减小“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误差,下列方法可行的是()A.油酸未完全散开时开始描绘油膜轮廓B.把浅盘水平放置,在浅盘里倒入一些水,使水面离盘口距离小一些C.先在浅盘水中撒些痱子粉,再用滴管把油酸酒精溶液多滴几滴在水面上D.用牙签把水面上的油膜尽量拨弄成矩形【答案】①.BC②.③.B【解析】【详解】[1](1)该同学用“油膜法”来粗略估测分子的大小,下列有助于较准确完成实验的理想化方法有,滴入的油酸溶液是稀释的油酸酒精溶液,可认为油酸分子都能形成单分子油膜,并将分子都视为一个一个紧挨着排列的球体,故BC正确,AD错误。故选BC。[2]一滴纯油酸的体积估算油酸分子直径为解得[3]AB.为了减小“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误差,把浅盘水平放置,在浅盘里倒入一些水,使水面离盘口距离小一些,要等油酸完全散开时开始描绘油膜轮廓,故B正确,A错误;CD.先在浅盘水中撒些痱子粉,再用滴管把油酸酒精溶液滴一滴在水面上,等油酸分子自由扩散,形成稳定的单分子油膜,不能用牙签把水面上的油膜拨弄成矩形,故CD错误。 故选B。22.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中,若均匀小球在垂直纸面的平面内做小幅度的摆动,悬点到小球顶点的细线长L,小球直径为d,将激光器与传感器左右对准,分别置于摆球的平衡位置两侧,激光器连续向左发射激光束。在摆球摆动过程中,当摆球经过激光器与传感器之间时,传感器接收不到激光信号。将其信息输入计算机,经处理后画出相应图线。图甲为该装置示意图,图乙为所接收的光信号I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接收到的激光信号强度,则:(1)在实验中,若摆线的长度L可以准确测量,摆球直径忘记测量,现使用同一摆球,多次改变摆线长度L,并测得每一次相应的摆动周期T,用作图法进行数据处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L与T不是直线关系,作图时不能用直线连接各点B.L与是直线关系,图像与纵轴的交点绝对值表示摆球半径C.是直线关系,其斜率与准确测量摆长和周期T作出的图像斜率相同D.L与是直线关系,但不能测出当地重力加速度(2)由上述已知量(L、d、、)可以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的计算公式g=___________。(3)关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了使实验减小误差,应该让细线偏离竖直位置的夹角尽可能大些B.实验中若增大摆球半径,时间间隔将变大C.如果将摆球换成质量更小(半径不变)的塑料球,对实验不产生影响 D.如果将实验用的细线换成弹性细橡皮筋,对实验没有影响【答案】①.ABC②.③.B【解析】【详解】(1)[1]由单摆周期公式整理得可见L与T不是直线关系,作图时不能用直线连接各点;L与是直线关系,图像与纵轴的交点绝对值表示摆球半径,其斜率与准确测量摆长和周期T作出的图像斜率相同,并可求出当地重力加速度。故选ABC;(2)[2]在摆球摆动过程中,当摆球经过激光器与传感器之间时,传感器接收不到激光信号,结合图乙可知又可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的计算公式为(3)[3]A.在摆角较小时,摆球的运动可以看作简谐运动,所以摆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应小于5°,选项A错误;B.实验中若增大摆球半径,则摆长变大,根据可知周期将变大,时间间隔 将变大,选项B正确;C.如果将摆球换成质量更小(半径不变)的塑料球,阻力变大,对实验会产生影响,选项C错误;D.如果将实验用的细线换成弹性细橡皮筋,摆长会发生变化,会对实验有影响,选项D错误。故选B。三、计算题(共38分)23.一个静止的铀核衰变为钍核,释放出一个粒子,已知铀核的质量为238.007u,钍核(其元素符号为Th)的质量为234.038u,粒子质量为3.897u,1u相当于931.5MeV,请完成以下问题:(1)写出核反应方程(2)求此衰变过程释放的核能为多少MeV?(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答案】(1);(2)67MeV【解析】【详解】解:(1)核反应方程为(2)设m1=238.007u,m2=234.0377600u,m2=3.897305u则质量亏损为根据公式解得释放的核能24.如图所示,导热良好的细玻璃管长45cm,里面有一段水银柱长16cm,开口竖直向下时,空气柱长度为23cm,现将玻璃管缓慢转动至开口竖直向上,已知当地大气压强为76cmHg,环境温度为27℃,求:(1)开口竖直向上时,气柱长度;(2)若开口向上后,对玻璃管缓慢加热,使水银恰到管口,求管内气体温度。 【答案】(1)15cm;(2)580K【解析】【详解】(1)设玻璃管长为,水银柱高,空气柱长,大气压强p0=76cmHg,玻璃管横截面积为S,则管口向下时空气柱压强为p1=p0-ph=60cmHg管口向上时空气柱压强为p2=p0+ph=92cmHg设管口向下时,气柱长为,由玻意耳定律可得解得=15cm(2)开口向上后,缓慢加热过程中,气体压强不变,设气体温度开始为t1=27℃,则T1=t1+273K由盖吕萨克定律知解得25.如图所示,实线为某时刻的波形图,虚线是0.2s后的波形图。(1)若波向左传播,请指出图中P点的振动方向;(2)若波向右传播,求它的周期;(3)若波速是35m/s,求波的传播方向。 【答案】(1)方向竖直向上;(2)(n=0、1、2、3、···);(3)向左传播【解析】【详解】(1)若波向左传播,根据“逆向爬坡”可知,图中P点的振动方向竖直向上;(2)由图像可知,能量向右匀速传播距离为(n=0、1、2、3、···)得(n=0、1、2、3、···)解得(n=0、1、2、3、···)(3)设波在0.2s内传播距离为S,v=35m/s,则:S=vt解得可得波向左传播。26.如图所示,是交流发电机示意图,正方形线圈的匝数N=50匝,线圈的边长L=0.6m,正方形线圈所在处的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B=0.1T,线圈总电阻r=1.5Ω,外接电阻R=7.5Ω,线圈以n=r/s的转速在磁场中匀速转动。求:(1)线圈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2)若线圈从中性面开始计时,写出回路中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3)从图中开始计时,半周期内电阻R产生的热量。(4)从图中开始线圈转过60°角过程中通过线圈的电荷量。 【答案】(1)Em=360V;(2);(3)94.2J;(4)0.1C【解析】【详解】(1)设最大值为Em,则Em=NBL2ω解得Em=360V(2)从中性面计时开始,则表达式为代入数据可得(3)设半周期内R产生的热量为Q,则Q=I2R解得Q=(4)设电荷量为q,则q= 解得q=0.1C27.如图所示,绝热气缸底部有一体积不计的电热丝,可以给气体2加热,现在有导热性能良好的活塞A和绝热良好厚度不计的活塞B将理想气体分成1、2两部分,活塞横截面积为S,可以无摩擦地自由移动。已知两活塞质量均为M=,其中大气压强为p0,重力加速度为g,开始两气体温度相同,都为T0=270K,两活塞静止后高度如图所示。现在A活塞上缓慢加上质量为2M的物体,活塞再次处于平衡,气体2的温度为T1=280K。求:(1)加上物体稳定后,B活塞距离气缸底部的高度。(2)现通电对气体2缓慢加热,让A活塞回到原来位置处,求气体2的温度。【答案】(1)h;(2)565.7K【解析】【详解】(1)设未加物体时气体1的压强为p1,气体2的压强为p2,则:p1S=p0S+Mgp2S=p1S+Mg加上物体稳定后气体2的压强为,设气体2高度为h2,则:S=p0S+4Mg由气体状态方程知解得 h2=h(2)放上物体稳定后,设气体1的高度为h1,压强为,则:S=p0S+3Mg由玻意尔定律知p12hS=h1S对气体2加热过程中,气体1的温度压强不变,所以气体1的高度不变,稳定时,设气体2温度为T,B活塞距离气缸底部距离为h3.h3=3h-h1由于气体1温度和压强不变,则气体2压强恒定这变,则:(或者)解得28.某透明材料制成的一棱镜的截面图如图所示,一细光束从距OB高度为的E点沿半径射入棱镜后,在圆心0点恰好发生全反射,经CD面反射,再从圆弧上的F点射出。已知OA=a,。求:(1)F点的出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2)光在棱镜中传播的时间(光在空中传播速度为c)。【答案】(1);(2) 【解析】【详解】(1)作出光路如图所示:设,则有由几何关系知设,从F点射出的光与法线夹角为,则由折射定律可知又OGsin=OD解得(2)由光路图可知光在介质中的路程为s=OE+OG+GF解得s=设光在介质中速度为v,传播时间为t,则 解得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物理
发布时间:2023-04-21 00:52:02 页数:31
价格:¥2 大小:1.13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