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粤教版选修二课件第11课 与微之书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50

2/50

3/50

4/50

剩余46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三单元第11课 与微之书 必备知识·素养基础 问刘十九[唐]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赏析】饮酒叙旧,古今皆为乐事。在这大雪欲飘、暮色已降的夜晚,嫣红的炉火映着新醅的绿酒,情趣盎然。围炉邀饮,酒未入喉,心已陶醉。诗人殷勤劝酒,情深义重。“能饮一杯无”,清丽婉转,友人即使有诸般心事,经此一邀,想必也会慨然举杯,一饮而尽吧。酒意情意诗意,使人身心俱醉,意兴悠然。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唐代诗人,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元和十年(815),宰相武元衡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派人刺杀,白居易因上表急请严缉凶手,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后移忠州刺史。长庆二年(822年)任杭州刺史,曾积极兴修水利,筑堤防洪,泄引湖水,灌溉田亩千顷,政绩卓著。宝历元年(825),改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著有《白氏长庆集》。 白居易和元稹友谊甚笃,二人齐名,世称“元白”。晚年与刘禹锡唱和甚多,人称“刘白”。文学上,他与元稹同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中坚力量,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反对“嘲风雪,弄花草”而别无寄托的作品。 背景解读唐宪宗元和十年(815),白居易上书言事,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闲职)。而友人元稹也几乎同时被贬为通州司马。三年之后,白居易在庐山建造了一座茅舍,营造了一个充满情调的小天地,过着寄情山水的生活。就在茅舍落成的第二天,他给远在四川的元稹写了这封信,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luánqièxúnhuǐzhápénchuòqìfènjiàn 心绪,心态。今义:一寸见方。多少。今义:几何学。 首先告诉。今义:刊登在报纸上;向上级报告。天亮。今义:今天的下一天;不远的将来。 形容词,已过的,特指刚过去的一年动词,距离名词,书信动词,写动词,放下动词,放动词,设置,修建 形容词作动词,变白名词作动词,穿衣、吃饭名词作状语,逐条地形容词作动词,少有 文言句式(1)流水周于舍下()(2)飞泉落于檐间()(3)封题其上曰()(4)便请以代书()(5)红榴白莲,罗生池砌()状语后置句,应为“流水于舍下周”状语后置句,应为“飞泉于檐间落”省略句、状语后置句,应为“(于)其上封题曰”省略句,“以”后省略“之”省略句、状语后置句,应为“(于)池砌罗生” 《与微之书》中数次直呼“微之微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提示:集中体现了两方面的感情:①与微之的深厚友谊;②对微之的关切和思念之情。 关键能力·素养培优 1.“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起坐,暗风吹面入寒窗。”请说说这首诗的意境。【答案】这首诗意境有三:一是“夜境”。“残灯”“此夕”“暗风吹面”诸意象,均说明作者是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晚上听到挚友贬谪消息的。二是“病境”。“垂死病中惊起坐”,说明元稹即使在病重时,也为乐天遭贬吃惊不已,暗示两人关系非同一般。 三是“愁境”。残灯无焰,光线暗淡,风雨入窗,挚友左迁,兼感自身多病,都令人倍感凄凉。全诗真情涌动,悲凉气氛之浓,不仅使收信人感动,也足以打动读者之心。 2.请对最后一段中白居易的“三韵”诗进行简要的鉴赏。【答案】诗的前四句作今昔对比,寄寓了作者抑郁不平之气。最后两句以“笼鸟槛猿”喻作者自己和元稹都不得自由,坎坷之命运相同,但他们只要一息尚存,相见相亲的愿望就一日不止。“人间相见是何年”,以反诘语气,表达出诗人对挚友元稹的强烈思念。 3.这是一封写给好友的信,它最突出的写作特点是什么?请举例说明。【答案】情真意切,感情真挚。所写值得宽慰之事,实际上全是为了宽慰对方。如果说“形骸且健”是真心话,那么“方寸甚安”却是违心话,目的是安慰正在病中且同样被贬谪的微之,算得上是一番苦心,一片真诚了。 技法镜鉴《与微之书》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感情色彩。整篇文章字里行间处处渗透着与友人的真挚感情,表达出对友人的关切和思念。每段所写重点虽然不相同,但都能体现出与友人的友情。第一段,直接叙述离别之情,感情强烈。第二段,追述往事,所寄书信,赠答诗文体现出真挚的感情。 第三段,叙述自己的近况,也是为了让朋友放心,不必挂念,体现出对友人的关心。第四段,抒情性又转强烈,直接抒发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而作者在文中多处直呼友人“微之微之”,这种直接称呼加上叠词重复,尤能体现出其内心强烈的思想感情,直接倾诉对友人的关切和思念之情。 【即时小练】请写一段文字,要求富有感情色彩,表达出自己对生命的看法。(300字左右)【答案】示例:你知道,时间一天天过去,我们终会因为我们的努力或堕落变得丰富或苍白。我刚开始坚持看书的时候,压根儿没深想这件事对我来说会有什么意义,后来慢慢地开始明白,看书也好不看书也好,生活都在过。只是这件事情让我觉得充实,让我觉得没有浪费时间,那便足够了。 为什么我们一再经受打击还要向前走?为什么明明很失望也不愿意放弃一个人和一个理想?所有人还坚持向前走着,只是因为他们想要向前走着,只是因为他们还不愿意向世界投降。也许没有人跟你完全一样,也没有人可以时时刻刻地陪在你身边;也许我们很久以后回过头来看,会连现在珍惜的人的相貌都记不清。可我最大的幸运是,即便如此,还是有人愿意在这有限的时间里用心地陪我走过这一段,愿意跟我一起为了梦想努力,经历那些孤单流离。 这样一想,人生也还真是不错。虽然不经常听汪峰的歌,但依旧记得他有这么一句歌词:“是否找个理由随波逐流,还是勇敢前行挣脱牢笼?”我想,你知道答案。 对接高考文言文断句【考点透视】根据近几年的高考命题情况来看,虽然没有直接对断句提出明确的考查要求,但由于断句能够考查学生文言文理解、文言句式特征、相关文化常识等方面的能力,它已经逐渐成为文言文考查的一项重要内容。文言文断句有以下方法: 1.先易后难通读全文,初步了解文章内容,弄清文章大意,由易到难,从粗到细,先断大句,后断小句。2.借助文史常识断句注意文中的文史常识,包括人物的名、字、号、谥号、年号和地名、官名等,“下官”“寡人”等谦词,文言文中这些名词或代词通常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要谨防在断句时将其理解错误。如“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两处均可在人名“章献”前断句。 3.借助标志词语断句文言文句子前后的联系往往是有标志性词语的,只要抓住了这些标志,断句也就能够准确迅速了。这些标志主要有:对话用语标志,“曰、云、言、道、白、对、谓”等;句首句末标志,句首常有“盖、夫、故、若夫、至于”等虚词,句末常有“也、乎、焉、矣”等语气词,在句首词语前和句末语气词后一般应该断句。如“冻饿而死者相藉于道矣/州县倘能给数椽以安之”。 4.借助文言句式断句文言文中有许多惯用的特殊句式和固定格式,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判断句、被动句等。譬如“……者……也”“……者”等典型的判断句式;“不亦……乎”等反问句式;“为……所……”等被动句式。还有“如……何……”“……乎……”等固定句式,以及文言文中常常出现的总分、分总的形式,这些都是我们断句的好“帮手”。如“岂不愈于创亭榭广园囿以为无益之观美乎!”这个句子中的“岂……乎”句式很清楚地提供了解答问题的途径。 5.借助修辞辅助断句古人写文章是很讲究修辞技巧的,有的讲究句式整齐、音律和谐,有的讲究对仗、对称、排比、重叠等修辞的运用。在给文言文断句、加标点符号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些现象。6.利用语感辅助断句文言文阅读离不开语感,进行最后检查时尤其是要看语气、语义等是否通畅明了,如有问题则要考虑断句是否准确,再做修正。当然,这些断句方法并不是孤立运用的,应该多管齐下,综合运用。 【典型例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民田镜湖旁,每患湖溢。公亮立斗门,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以端明殿学士知郑州,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公亮明练文法,更践久,习知朝廷台阁典宪,首相韩琦每咨访焉。仁宗末年,琦请建储,与公亮等共定大议。密州民田产银,或盗取之,大理当以强。公亮曰:“此禁物也,取之虽强,与盗物民家有间矣。” 固争之,遂下有司议,比劫禁物法,盗得不死。契丹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谓:与之校,且生事。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英宗即位,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寻加户部尚书。帝不豫,辽使至不能见,命公亮宴于馆,使者不肯赴。公亮质之曰:“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使者即就席。熙宁三年,拜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 明年,起判永兴军。居一岁,还京师。旋以太傅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帝临哭,辍朝三日。公亮方厚庄重。沉深周密,平居谨绳墨,蹈规矩;然性吝啬,殖货至巨万。初荐王安石,及同辅政,知上方向之,阴为子孙计,凡更张庶事,一切听顺,而外若不与之者。常遣子孝宽参其谋,至上前略无所异,于是帝益信任安石。安石德其助己,故引擢孝宽至枢密以报之。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节选自《宋史·曾公亮传》)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B.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C.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D.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他境”是“窜”的宾语,所以应在“他境”后断开,排除C、D两项。“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运用语法断句法,“亡”后带名词“物”做宾语,“移书诘盗”是客“亡物”后的行为,所以“物”后应断开,排除A项。故选B项。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03-16 04:05:02 页数:50
价格:¥3 大小:515.11 KB
文章作者:U-344380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