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粤教版选修二课件第18课 心术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48

2/48

3/48

4/48

剩余4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五单元第18课 心 术 必备知识·素养基础 【赏析】首联为谦恭之辞,登门不才为自谦,华发映金罍为颂韩。颔联又延展谦恭之意,意为不堪承受丞相邀入东阁宴饮的盛情,又愧列诸老儒于曲台。颈联言其感谢丞相的惠泽,表明丞相邀饮不但消解了佳节思乡的愁绪,而且激发了自己的“壮心”。尾联延展“壮心”:暮归后,面对寒雨反而兴奋得难以入睡,干什么呢?“自把新诗百遍开”。说写新诗,暗寓业进之意。 作者介绍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北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汴京(现在河南开封),以所著文章22篇(《几策》2篇、《权书》10篇、《衡论》10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的文章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他。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人竞相模仿。 背景解读北宋中期,国势日弱,民族矛盾十分严重,来自西夏、契丹的侵略气焰日益猖獗。为求苟安,宋每年都得向契丹、西夏纳币输帛,极大地削弱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针对这种情况,苏洵花了很大精力研究古今兵法和战例,《权书》10篇就是他系统研究战略战术问题的军事专著,本文是其中一篇。 mísuìhòuchuíxīzhòuzhuìchánshànqiánɡqiǎnɡjiànɡjiānɡ 烽燧隧道沮丧狙击测量侧面狎侮押送 突然出现。今义:兴盛,流行;开始,创立。试探。今义:辨别滋味。 动词,激起义愤名词,愤怒动词,作为动词,成为 连词,表转折连词,表顺承连词,表并列连词,表修饰副词,确实动词,巩固 形容词作名词,危险处形容词作动词,穷尽形容词作名词,长处和短处名词作状语,用鞭子名词作动词,戴着,穿着名词作动词,垂下绳索形容词作动词,擅长 文言句式(1)此黄帝之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也()(2)徒手遇蜥蜴,变色而却步,人之情也()(3)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4)士以义怒,可与百战()判断句判断句状语后置句,应为“麋鹿于左兴而目不瞬”省略句 1.文章的主旨是什么?提示:本文分别从治心、尚义、养士、智愚、料敌、审时度势、出奇、守备等八个方面阐述了战争的策略思想,其中包含着一些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但也有“怀其欲而不尽”“士欲愚”之类的封建权术。 2.文章的语言有什么特点?提示:文章的语言十分鲜明。起语多用“凡”字,使行文理直气壮;转接多“然后”“而后”“故”,语气果断斩截;排比和对偶句有十几处之多,不仅音韵铿锵,气势不凡,还极富哲理。如“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怒不尽则有余勇,欲不尽则有余贪”“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等。 关键能力·素养培优 这是一篇军事论文。作者从将帅的自我修养,即培养智谋胆略说起,谈到只有正义的战争才能激发士气,只有善于备战养兵才能保证百战百胜,只有知己知彼,善于把握战机,因势利导,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文章分别从几个方面阐述了战争的战略思想,具有一定的见解。但所谓“士欲愚”的权术思想,则反映了作者的阶级性和时代的局限性。文章每节自成段落,各有中心,又有着内在的联系,逻辑严密。 1.用文中原话归纳各自然段的中心,试着用自己的话连缀成文章的论证流程,具体说说各自然段之间的内在联系。【答案】第一问:每自然段的中心句都是文段的第一句。第二问:各自然段之间的关系:①先后不紊,由治心而养士,由养士而知势,由知势而出奇,由出奇而守备,段落鲜明,井井有条,文之善变化也。②先解决思想意识的问题,再注重具体的战术和安排;先提出将帅所需的素养与条件,再论述士兵的表现与结果。 2.文中所论述的善用兵之道是什么?是如何加以论证的?【答案】第一问:善用兵——无所顾,有所恃。第二问:正面设喻,有恃则勇,无恃则怯;反面设喻,“有所恃”而麻痹涣散,其“所恃”将不可恃。 3.苏洵的这篇文章,闪耀着朴素辩证法思想的光辉,给人以深刻的启示。作者一共探讨了几个方面的问题?【答案】首先是战争中“义”与“利”的关系。其次是战争与财、力、心、气的关系。再次是战争中的阴长和暴短的关系。另外,文章还阐述了智和愚、理和势、忍和勇、静和动、尝敌和自尝等众多对立因素的关系。作者总是从矛盾的双方着眼去思索,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使得文章所表述的战略思想,具有深邃而又实用的特点。 4.用现在的眼光来看,作者的观点有哪些是值得商榷的?【答案】①“凡将欲智而严,凡士欲愚”,既然只有正义的战争才能激发士兵的斗志,那么士兵能对正义和非正义无知吗?这种“愚兵”思想是不足取的。②“吾之所短,吾抗而暴之,使之疑而却;吾之所长,吾阴而养之,使之狎而堕其中,此用长短之术也”,这种论断也显得有些迂腐,有纸上谈兵之嫌,在现实作战中不应一概照搬套用,应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技法镜鉴《心术》虽然各个段落独立成章,但每个段落又都在“心术”这一主题的统帅之下。也就是说无论“治心”还是“上义”以及其他的各个方面,无不体现着作为主将应具备的心理素质,真可谓义聚而形散,是写作议论性散文应具备的构思思路。 【即时小练】请写一个每个段落都在同一主题统帅之下的语段。(150字左右)【答案】示例:勿以好恶论断之,楚王不听信郑袖之辞而疏远屈原,自不会为秦国所吞并。勿以好恶论断之,李存勖不宠幸伶人,重用伶官,不谈国事,自不会因一人之乱而七庙隳,为天下苍生所笑。勿以好恶论断之,诸葛亮不听信马谡的信誓旦旦,自不会痛失街亭,一败千里,死不瞑目。 对接高考文化常识解题诀窍【考点透视】1.分类识记。文学常识庞博复杂,识记的最好方法是分门别类。如官名、爵名、庙号、谥号,礼仪、科举、典章制度、称谓,纪日、纪年,天文、地理、文学、历法等。 2.联系课内。高考对文化常识的考查,是由课内到课外的一个牵引拓展过程,许多知识来自课内,只要能把课文中出现的一些常识性的东西记牢,就能对解题有所助益。3.语境推断。对文化常识,不主张“死记硬背”,所有考题,均与语境有密切的联系,可以根据前后语境推断。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B.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武帝、哀帝、炀帝。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通常实行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D.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答案】C【解析】中国古代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君主由嫡妻(正妻)所生的长子继承。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03-15 20:30:02 页数:48
价格:¥3 大小:557.79 KB
文章作者:U-344380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