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湖北省十堰市普通高中六校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2

2/12

剩余10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六校协作体2022年10月高中历史月考试题一、单选题(共48分)1.唐中期以后,使职差遣制日益盛行,即官员受上命另任他事,形成“职无品秩却治事务,官有品秩仅寄禄秩”的现象。如唐玄宗时负责顾问参议的要职翰林学士,其人选就“自诸曹尚书,下至校书郎,皆得与选”。使职差遣制的盛行()A.迎合了庶族地主参政的需求B.推动了科举制度的重大改进C.不利于唐代办事效率的提升D.弱化了君主对朝堂的控制力【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唐中期以后,使职差遣制日益盛行,即官员受上命另任他事,形成‘职无品秩却治事务,官有品秩仅寄禄秩’的现象。”可知,使职差遣制的盛行,提升了君主对官员任用的主观性,使得低品级官员更容易管理重要事务,拓展了庶族地主的上升通道,因此迎合了庶族地主参政的需求,A项正确;使职差遣制是在朝堂官员中进行职务的重新安排,而不是对选官制度的重大调整,排除B项;使职差遣制度有利于专人专办、特事特办,提升了行政效率,排除C项;使职差遣制提升了君主的用人的主观性,加强了君权,排除D项。故选A项。2.清朝雍正时内阁大学士成为皇帝之下的最高官员,犹如历朝的丞相,“品列皆首文班”,但如不兼任军机大臣,就唯有空名,并无多大实权。一般非重要文件,仍由内阁处理发放,称为“明发”。由此可见,清代雍正时的内阁()A.与军机处形成制衡关系B.成为了名存实亡的御用机构C.服务于皇权专制的需要D.弥补了中枢决策机制的不足【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如不兼任军机大臣,就唯有空名,并无多大实权。一般非重要文件,仍由内阁处理发放……”,并结合所学可知,清朝雍正帝设立军机处,处理军国大事。军机处逐渐成为掌管处理全国军政事务的中枢,内阁只负责处理一般文书。由此可见,清代雍正时的内阁是服务于皇权专制的需要,C项正确;内阁与军机处没有形成制衡关系,排除A项;内阁负责处理发放一般非重要文件,不能说内阁成为了名存实亡的御用机构,排除B项;参与决策的是军机处,内阁一般不参与决策,不能说内阁弥补了中枢决策机制的不足,排除D 项。故选C项。3.据殷墟甲骨文、商周金文等资料,商王朝朝廷的官职可分为最高政务、一般政务、宗教文化、生产经济、军事等,地方则有侯、甸、男、卫等行政长官和基层行政官吏“族尹”。这说明商朝(  )A.国家管理体制已日渐完备B.摆脱了神权对王权制约C.王权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D.职官分工合作且相互牵制【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体现的是商王朝的中央和地方的管理体制较为健全,A正确;先秦时期的政治特点之一是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B排除;C说法片面,排除;材料未涉及相互牵制问题,D排除。故选A。4.商朝实行内外服制,西周推行贵族等级分封制,二者的相同点是A.是国家治理的形式B.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C.与宗法制密切结合D.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大幅提升【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朝的内外服制和西周的分封制都是国家治理的形式,A项正确;内外服制和分封制均未实现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B项错误;只有分封制是与宗法制密切结合的,C项错误;两者都未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大幅提升,D项错误。5.部分铭文释意:“在四月丁未这一天,周康王对宜地进行占卜之后,命令虞候矢(cè)说:把你迁到宜地,赐给你好酒一卣、圭瓒一陈……赐给你土地和人口。”该文物可以佐证西周时期实行了A.分封制B.宗法制C.礼乐制D.世袭制 【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把你迁到宜地,赐给你好酒一卣、圭瓒一陈……赐给你土地和人口”,结合所学知识,西周实行分封制,将土地和人口分给功臣、王族、和先代贵族,让其来拱卫王室,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分封制,未涉及宗法制、礼乐制和世袭制,排除BCD项。故选A项。6.周代的棺椁制度有着明确的规定:“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随葬数量也是从天子到士依次递减。该材料反映出的西周社会最主要的特点是()A.西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B.贵族阶层内部等级森严C西周社会宗法色彩浓厚D.贵族阶层生活奢侈腐化【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可以看出贵族内部等级森严,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等级制度,分封制是地方行政,排除A项;宗法涉及的是血缘,排除C项;材料不能得出贵族生活奢侈,排除D项。故选B项。7.由于西藏事务特殊,所以宣政院所管理的西藏事务为“僧俗并用,军民通摄”,这种僧俗并行的官僚制度在此后的明、清二朝也一直沿用。元朝这一民族政策的特征是A.承上启下B.相互牵制C.政教合一D.因地制宜【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僧俗并用,军民通摄”是根据西藏各地的首领大多为政教兼于一身的实际情况而施行的政策,体现了“因地制宜”的特征,D项正确;A、B、C三项无法从材料信息中得知,均排除。故选D项。8.明初士人方孝孺在评论明太祖的某一揩施时称:惩元世政事之弊.防止大臣篡位,维护朱姓子孙的政统,并非为了达到善治。由此推知,该措施导致的结果是()A.设立三司,高度集权B.内阁掌权,君权旁落C.皇位世袭,家国同治D.六部理政,皇权加强【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材料“惩元世政事之弊.防止大臣篡位,维护朱姓子孙的政统,并非为了达到善 治。”可分析出这一政策是废除宰相制度,这一政策导致的结果是设立内阁,六部理政,皇权得到加强,D项正确;秦始皇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就已经实现了高度集权,排除A项;明成祖时期内阁设立,排除B项;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皇位世袭,排除C项。故选D项。9.1832年、1867年和1884年三次议会改革是英国19世纪民主政治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事件,其中1832年改革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的权利,1867年改革使小资产阶级和工人上层获得选举权,1884年改革赋予农业工人选举权利。19世纪英国的三次议会改革()A.逐渐实现了公民的普选权B.英国君主立宪制正式确立C.与经济基础的发展相适应D.巩固了议会的权力中心地位【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内容可知,英国三次议会改革赋予了不同阶级以选举权利,这是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的,C项正确;英国直到1969年才最终实现公民的普选权,排除A项;英国君主立宪制正式确立是在18世纪中期,排除B项;三次议会改革赋予不同阶级以选举权利,不会影响议会的权力中心地位,排除D项。故选C项。10.雅典人认为他们的身体“是给他们的城邦使用的,好像不是他们自己的一样”;亚里斯多德也声称,“我们不应假想任何公民可私有其本身,我们毋宁认为任何公民都应为城邦所公有。”这表明古代雅典()A.人文主义兴起B.强调集体观念C.民主政治完善D.阶级矛盾缓和【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是给他们的城邦使用的,好像不是他们自己的一样”,“我们不应假想任何公民可私有其本身,我们毋宁认为任何公民都应为城邦所公有。”可知雅典人认为自己的身体是给城邦使用的,任何公民都应为城邦所公有,这体现了雅典人强烈的公民意识,公民意识即强调公民的主人翁精神,强调集体观念和城邦利益至上,B项正确;材料并没有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民主政治是否完善,排除C项;材料中看不出阶级矛盾的尖锐或者缓和,排除D项。故选B项。11.美国1787年宪法是全球最简洁的一部宪法,总共只有7章27条,它的简洁性特征()A.为宪法的修订保留了空间B.凸显了美国宪法的阶级性C.更有利于保障公民的权利D.成为爆发内战的根本动因 【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显示,美国1787年宪法只有7章27条,说明宪法没有非常详细具体的规定,这就为后来制定宪法修订案提供了空间,A项正确;B选项材料没有显示相关信息,排除B项;宪法没有非常详细具体的规定,具有一定的模糊性,这不利于保障民权,排除C项;美国后来爆发内战的根本动因,是解决奴隶问题,即解放劳动力,以保障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A项。12.13世纪初的《大宪章》中超过一半的条款直接关涉臣民的财产权利,主要规范国王的税收和军役,严禁随意增负,严禁任何形式的权利侵夺:其余条款大多关于臣民的人身权利,强调任何自由人,如未经依法审判,皆不得被逮捕、监禁、没收财产。这可用来说明当时英国()A.宗教改革取得巨大成功B.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原则的确立C.社会契约论思想的践行D.封建统治秩序呈现法理化特点【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3世纪初的《大宪章》中超过一半的条款直接关涉臣民的财产权利,主要规范国王的税收和军役,......其余条款大多关于臣民的人身权利,强调任何自由人,如未经依法审判,皆不得被逮捕、监禁、没收财产”可知,《大宪章》中的条款规定,有超过一半的内容直接关系到臣民的财产权利,说明《大宪章》是用法律的形式在维护封建统治者的利益,D项正确;宗教改革运动开始于16世纪,排除A项;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原则的确立是1689年的《权利法案》,排除B项;社会契约论思想最早开始可追溯到17世纪,卢梭于1759年开始写《社会契约论》,排除C项。故选D项。13.百年战争之后,法王查理七世想要整理并统一王国的现行的法典,首先用文字把各地方大部分靠口头和惯例沿袭下来的习惯法记载下来。1454年全国三级会议命令王国所有实施习惯法的省份都必须进行这项工作。法国此举()A.标志等级君主制形成B.利于削弱教会权威C.完善了法国法律体系D.意在加强中央集权【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查理七世要统一国家现行法典,三级会议配合了国王这一行为,这 样有利于强化王权,削弱地方的权力,D项正确;法国等级君主制形成的标志是14世纪初三级会议的召开,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题干未设计削弱教会权威的内容,排除B项;法国此举有利于统一国家的法律,但不一定完善了法国法律体系,排除C项。故选D项。14.明清乡约与宋代不同的特点是A.具有教化功能B.具有明显的约束力C.对伦理道德当中的“孝”特别重视D.法律以亲属之间的尊卑亲疏为量刑原则【答案】B【解析】【详解】明清乡约多以皇帝圣谕为主,与宋代乡约最大的不同点就是具有明显的约束力,故B项正确;ACD三项均是宋代和明清乡约的共同点,排除。故选B项。15.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指出要加强宪法学习宣传教育,弘扬宪法精神,普及宪法知识。下列关于新中国宪法的说法正确的是()①1954年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②1982年宪法增加了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规定③1997年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④2004年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999年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③错误,①②④均正确,C项正确;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16.1831年,英国全国工人阶级联合会宣言称:“所有的人生来是同样自由的,并赋有某些天然的不可分割的权利。所有的政府都应建立在这些权利的基础上;一切法律的制定都应为保障和维护全体人民的公共福利,而不是为了任何个人、家族或某一类人的特权和利益。所有世袭的、出生的差异是不自然的,和人类平权的原则相违背的,因此应予以废除。”这反映了()A.议会选举制改革影响深远B.传统封建等级观念已然消弭C.经济现代化冲击政治传统D.工人运动得到科学理论指导【答案】C 【解析】【详解】从宣言中可以看出,工业革命以后,英国工人阶级迫切需要打破原有选举制度的不平等、获得选举权。这反映出工业革命对英国传统选举制度产生了冲击,C项正确;英国首次议会制改革发生在1832年,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A项;材料显示,正因为传统等级观念的根深蒂固,才导致工人阶级不能获得应有的选举权,排除B项;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848年,从此工人运动才有科学理论的指导,这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二、材料分析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经是以儒家经学为考试内容的科目,汉隋之间明经科已出现,而唐代的明经科地位仅次于秀才,出身资格比进士、明法还高,而且成为取士人数最多的科目,是唐代中下级官员的主要来源。明经之别,又分为明两经、三经、五经等。具体的考试办法主要是帖经和策问。唐初,进士仅试时务策五道,后来,又加了帖经、试杂文。在重视文学的社会氛围中,进士科的声望不断提高,不少进士及第者青云直上、飞黄腾达,这更是吸引士人热衷于进士科举,竞争激烈。宋元明清时期,朝廷从多方面发展完善了科举制度。但由于八股形式导致思想僵化和愚昧落后,终于使科举走向了历史的边缘。清朝末年,在“兴学校,废科举”的舆论压力下,清廷于1905年七月宣布停止科举。一摘编自刘海峰《中国科举史》等材料二从1870年英国文官制度的确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由于行政事务日益繁杂,英国文官制度经过多次改革,逐步完善。二战后,英国原有的文官制度不适应新形势,引起人们的普遍不满。1968年,英国政府又修改了录用文官的原则,避免考试内容严重脱离实际的现象,并采取以口试为主的新方式,考试内容带有综合考查的性质,同时扩大录用范围,广招社会贤士。英国文官考试由文官委员会主持,自1855年成立之后,文官委员会一直独立管理考试事务。二战后,在文官委员会下设两常设机构,一是考选委员会,负责主持合格考试和品能测试;二是决选委员会,由高级文官、工商业界人士、公务员工会代表及大学教授四种名单分别选择组成,负责主持口试和面试,即终选考试。一摘编自王晨《英、美文官制度之比较》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举考试中进士科地位日渐突出的原因,并说明其影响。(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文官制度改革的作用,并谈谈你对科举制度和文官制度之间关系的认识。 【答案】(1)原因:明经科录取人数多,考试相对简单,地位逐渐下降;进士科侧重考查文学素养,而文学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统治者重视进士科出身的官员。影响:为统治者选拔出了文学素养较高的官员,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但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压抑了士人的创新意识,一定程度上阻滞了中国社会的进步。(2)作用:完善了西方国家行政部门事务官的选用和管理;促进了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等。认识:文官制度借鉴了科举制度中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做法,并结合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加以改良。【解析】【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唐代的明经科地位仅次于秀才,出身资格比进士、明法还高,而且成为取士人数最多的科目”可知,明经科录取人数多,考试相对简单,地位逐渐下降;根据材料“在重视文学的社会氛围中,进士科的声望不断提高”可知,进士科侧重考查文学素养,而文学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根据材料“不少进士及第者青云直上、飞黄腾达,这更是吸引士人热衷于进士科举,竞争激烈”可知,统治者重视进士科出身的官员。影响:进士科重视才学,自由投考,为统治者选拔出了文学素养较高的官员,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根据材料“但由于八股形式导致思想僵化和愚昧落后,终于使科举走向了历史的边缘”可知,但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压抑了士人的创新意识,一定程度上阻滞了中国社会的进步。(2)作用:根据材料“英国文官制度经过多次改革,逐步完善”可知,完善了西方国家行政部门事务官的选用和管理;根据材料“英国政府又修改了录用文官的原则,避免考试内容严重脱离实际的现象,并采取以口试为主的新方式,考试内容带有综合考查的性质,同时扩大录用范围,广招社会贤士”可知,促进了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等。认识:根据材料“避免考试内容严重脱离实际的现象,并采取以口试为主的新方式,考试内容带有综合考查的性质,同时扩大录用范围”可知,文官制度借鉴了科举制度中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做法,并结合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加以改良。18.阅该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立法方面,早在西周,周公就提出了明德慎罚等主张,经过两汉儒家对于刑德的论证,至唐代《唐律疏议》开篇即说“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明太祖在 《大明律》中更是宣告“明礼以导民,定律以绳顽”。值得指出的是,隋唐将“不孝”列为十恶重罪之一,此项规定一直延续至晚清。同时历代对于鳏寡孤独、废疾犯法当刑者,法律都制定了“减刑”“宽宥”以恤刑的规定,清朝还实行存留养亲制度。——张晋藩《中华民族的法律传统与史鉴价值》材料二罗马共和国时期刑法的罪名,多有处死“以祭谷神,奉献于神”的规定。只对有主观故意的犯罪行为人进行刑罚,如“故意杀害他人”与“不希望杀害他人但不幸发生杀害他人的行为”,前者处予死刑,后者可通过交付一只公绵羊替罪,这一原则长期沿用。进入帝国时期,出现了大量包括宗教犯罪在内的新罪名。执法官根据社会地位确定刑罚的差别,同一种犯罪一般有两种刑罚,一种针对体面者,一种针对下层百姓。罗马私法发达,公法相对滞后的状况深刻影响了罗马刑法发展的进程,罗马刑法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在整个古代罗马法制史中,犯罪与刑罚始终散见于大量的单行法律之中,且二者之间对应的随意性相当大。……(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中国古代法律和罗马法特征。(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法律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有何不同。(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法制建设与人类文明演进之间的关系。【答案】(1)特征:古代中国:重视将道德与法制相结合,德主刑辅。强调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重视法制的社会公平性。历代王朝均高度重视法律的颁行。具有一定的人道主义性,强调对特殊案犯的酌情对待。古代罗马:重视针对不同案情的区别性判定。轻罪轻罚,重罪重罚。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前提下,量刑依据社会身份的不同而有所不同。重视私法建设,忽视公法建设。与时俱进,法律的类型与内容伴随着社会发展不断调整。(2)不同:古罗马工商业发达,是典型海洋文明,中国则是小农经济发达,是典型的农业帝国。古罗马是奴隶制社会,中国则是封建专制社会。古罗马重视人文主义,强调自然法属性,中国重视社会伦理,强调君权至上,国家至上。古罗马法治大于人治,中国人治大于法治。古罗马以基督教思想治国,中国则以儒家文化治国。(3)关系:法制建设是人类文明的的一部分,法制的进步,往往能促进人类文明的整体进步。法制越发达的国家,文明水平越发达。不同的社会文明类型往往具有不同的法制体系。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往往也会大大促进法制建设的发展与完善。【解析】【小问1详解】 古代中国法律的特征:根据材料一“在立法方面,早在西周,周公就提出了明德慎罚等主张,经过两汉儒家对于刑德的论证,至唐代《唐律疏议》开篇即说‘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可得出,重视将道德与法制相结合,德主刑辅。根据材料一“……早在西周……隋唐将‘不孝’列为十恶重罪之一,此项规定一直延续至晚清”,可得出,历代王朝均高度重视法律的颁行。根据材料一“……同时历代对于鳏寡孤独、废疾犯法当刑者,法律都制定了‘减刑’‘宽宥’以恤刑的规定,清朝还实行存留养亲制度”,可得出,具有一定的人道主义性,强调对特殊案犯的酌情对待。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可知,古代中国法律的特征还强调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重视法制的社会公平性。古代罗马法的特征:根据材料二“……只对有主观故意的犯罪行为人进行刑罚,如‘故意杀害他人’与‘不希望杀害他人但不幸发生杀害他人的行为’,前者处予死刑,后者可通过交付一只公绵羊替罪,这一原则长期沿用……”,可得出,重视针对不同案情的区别性判定。轻罪轻罚,重罪重罚。根据材料二“……执法官根据社会地位确定刑罚的差别,同一种犯罪一般有两种刑罚,一种针对体面者,一种针对下层百姓”,可得出,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前提下,量刑依据社会身份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根据材料二“……罗马私法发达,公法相对滞后的状况深刻影响了罗马刑法发展的进程……”,可得出,重视私法建设,忽视公法建设。根据材料二可知,从罗马共和国到罗马帝国,罗马法与时俱进,法律的类型与内容伴随着社会发展不断调整。【小问2详解】不同: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社会形态、意识形态、治理理念、宗教思想等方面分析中国古代法律和罗马法产生历史背景的不同。如:古罗马工商业发达,是典型的海洋文明,中国则是小农经济发达,是典型的农业帝国。古罗马是奴隶制社会,中国则是封建专制社会。古罗马重视人文主义,强调自然法属性,中国重视社会伦理,强调君权至上,国家至上。古罗马法治大于人治,中国人治大于法治。古罗马以基督教思想治国,中国则以儒家文化治国。【小问3详解】关系: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法制建设是人类文明的的一部分,法制的进步,往往能促进人类文明的整体进步。法制越发达的国家,文明水平越发达。不同的社会文明类型往往具有不同的法制体系。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往往也会大大促进法制建设的发展与完善等方面谈法制建设与人类文明演进之间的关系。19.【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材料一从中国历史发展来看,秦汉史处于一个突出的地位。秦汉历史与先秦历史相比, 已由宗法集耕型家国同构农耕社会进入到专制个体家国同构农耕社会的发展阶段,虽然期间经历过反复,但是这一发展大势并未改变,并对此后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秦汉之所以被称为“专制个体家国同构农耕社会”,主要是从历史发展趋势而言的。与先秦历史相比,秦汉确立了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国家,官僚制取代了世卿世禄制,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国家通过二十等爵制实现了对个人的支配,以及编户齐民的形成,解构了先秦宗法集耕的社会形态。随着国家意识由法而道,最终独尊儒术。……从此制约、规定着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走向。——摘编自雷大为等主编《中国大通史》材料二宋初虽然沿袭旧朝,设立了三省机构,但它们却并无实权,仅仅作为一种象征,而以他官判省事,即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行使宰相职权。宋室南渡后,来自北方政权的军事威胁大大加深,由于战事频繁,突发事件不断,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统治核心,宰相机构设置重叠,效率低下的弊病亟待改变。南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担任宰相的吕颐浩将中书省和门下省合并为中书门下。在制度建设上,宋代统治者设置参知政事作为宰相助手,对宰相构成了一定牵制;建立枢密院、三司、审官院等机构,将军队调动、财政权和人事任免权从宰相手中夺走;此外,还有台谏官员对宰相一言一行进行监视,防止宰相之间出现政治小集团,威胁皇帝的统治。——摘编自李正中、李景盛《宋代宰相制度的变化》(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汉时期“制约、规定着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走向”的具体表现。(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宰相制度的新变化,并分析其影响。【答案】(1)政治上:建立了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制度;思想上:秦朝以法家,汉朝以儒家思想为正统,统一了中国思想;经济上:以小农经济为主,实行重农抑商政策。(2)三省机构成为象征,并没有实权,改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行使宰相职权;南宋后宰相事权更加集中,效率有所提高;设置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牵制宰相;设立枢密院、三司、审官院等机构,削弱宰相权力;加强对宰相的监察。【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秦汉确立了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国家,官僚制取代了世卿世禄制,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国家通过二十等爵制实现了对个人的支配,以及编户齐民的形成,解构了先秦宗法集耕的社会形态。随着国家意识由法而道,最终独尊儒术”并结合所学从秦汉的政治、经济和思想等角度进行分析。(2)根据材料“宋初虽然沿袭旧朝,设立了三省机构,但它们却并无实权,仅仅作为一种象征, 而以他官判省事”可概括出三省机构成为象征,并没有实权,改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行使宰相职权;根据材料“南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担任宰相的吕颐浩将中书省和门下省合并为中书门下”可概括出南宋后宰相事权更加集中,效率有所提高;根据材料“在制度建设上,宋代统治者设置参知政事作为宰相助手,对宰相构成了一定牵制;建立枢密院、三司、审官院等机构,将军队调动、财政权和人事任免权从宰相手中夺走;此外,还有台谏官员对宰相一言一行进行监视,防止宰相之间出现政治小集团,威胁帝的统治”可概括出设置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牵制宰相;设立枢密院、三司、审官院等机构,削弱宰相权力;加强对宰相的监察。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3-02-01 16:13:17 页数:12
价格:¥2 大小:159.49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