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语文(心得)之小学古诗教学“五趣”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4

2/4

剩余2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语文论文之小学古诗教学&ldquo;五趣&rdquo; <br />小学古诗教学&ldquo;五趣&rdquo; <br />兰艳收集培根说:&ldquo;读诗使人灵秀。&rdquo;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的许多古诗立意高远,构思新颖,语言清新,趣味浓郁。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习古诗,品味古诗,剖析其语言,探析其趣味,以便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取古诗营养,探索古诗真谛,使学生充实起来,&ldquo;灵秀&rdquo;起来。 <br />    1.欣赏景趣。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大都绘声绘色,情景交融,展现出一幅幅栩栩如生、形象逼真的美好景色。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剖析字句,展开联想,欣赏其优美的景趣。如在教《咏柳》一诗时,引导学生理解&ldquo;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rdquo;一句,联想那九九艳阳天柳条吐绿的情景:高高的柳树好像是用绿色的玉石装饰成的,千万条柔韧的柳枝,好像是垂着的碧绿的丝带,迎风轻动,真是一幅生机盎然的&ldquo;春柳图&rdquo;。又如在讲杜甫《绝句》一诗时,引导学生欣赏&ldquo;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rdquo;的情景:窗户外,柳枝吐翠,柳条飘舞,两只黄鹂在柳枝间追逐嬉闹,唱着悦耳的歌儿;天空中,一行白鹭在自由地飞翔,好像要与青天相接的样子。这是多么令人神往的美好景色。引导学生入境欣赏这样有声有色的描写,观其色,品其味,其趣无穷,其乐无穷。 <br />    2.鉴赏意趣。在古诗中,有许多形象隐含着深刻的意趣,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仔细品味,认真鉴赏。如在教《题西林壁》一诗时,引导学生品味&ldquo;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rdquo;一句,体会诗人从不同角度观察庐山所获得的直观感受:&ldquo;横看&rdquo;,是从正面观察,庐山是雄伟奇特的大岭;&ldquo;侧看&rdquo;是从侧面观察,庐山又成了高挺峻峭的山峰。&ldquo;远&rdquo;、&ldquo;近&rdquo;、&ldquo;高&rdquo;、&ldquo;低&rdquo;,都是指诗人观察角度的变化,&ldquo;各不同&rdquo;则是庐山千姿百态的概括描述。诗人在这里仅用十四个字就写出了庐山的突出特征,而且含有&ldquo;站在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感受&rdquo;的深意。教师有意指导学生在欣赏诗中形象的同时,鉴赏其中的意趣,这也是一种艺术享受。 <br />    3.体验情趣。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古诗大多是抒情诗,有的是寓情于景,有的是情景交融,有的是直接抒情。吟咏这些古诗,可以给人以情的感染、情的陶冶。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善于以情激情,引导学生深刻体验,具体感受作者的感情,引起共鸣。如教《锄禾》一诗时,启发学生想象农民在炎炎烈日之下劳动,挥汗如雨的情景,体会诗人同情和怜悯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受到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又如在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时,引导学生明确这首诗抒发诗人做客他乡时对兄弟非常怀念的心情:&ldquo;独在异乡为异客&rdquo;中的两个&ldquo;异&rdquo;字突出了诗人举目无亲、形影相吊的处境和复杂心情;&ldquo;每逢佳节倍思亲&rdquo;中的&ldquo;倍&rdquo;字说明了诗人&ldquo;思亲&rdquo;之情的强烈;&ldquo;遥 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rdquo;中的&ldquo;兄弟&rdquo;、&ldquo;遍&rdquo;、&ldquo;少&rdquo;等则表现了兄弟们在远处团聚时思念诗人的情景,亦即从另一角度突出诗人对兄弟的无限思念之情。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表情朗读,可以使学生&ldquo;目视其文,耳醉其声,心同其情&rdquo;增强美感效应。 4.探求理趣。古诗中有不少精当凝练、充满哲理的佳句,饱含着作者深刻的生活感受,思想容量极大。因而千古传诵,益人心智,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教益。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剖析这些如珠妙语,阐发其中的&ldquo;理趣&rdquo;,探求并欣赏其哲理美。如在讲《登鹳鹊楼》一诗时,引导学生认真探求&ldquo;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rdquo;中蕴含的哲理:只有登得高,才能看得远。人们在处理事情时,一定要胸襟开阔,眼光远大,看得远一点,不能只看鼻尖下一点点。又如讲《小池》一诗时,要引导学生抓住&ldquo;小荷才露尖尖角&rdquo;一句深入探析,明确它不仅是表现&ldquo;小荷嫩叶刚刚出水&rdquo;的神态,而更是表明了这样的&ldquo;理趣&rdquo;:新生事物刚刚露出苗头,生命力十分旺盛,具有无限广阔的发展前途。 <br />     5.领会志趣。小学教材中的古诗有不少悲壮之作,或慷慨激昂,直抒胸臆;或悲愤满怀,借诗咏志。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启发学生吟诗明志,体会诗人的志趣,学习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强国富民之志。如在进《杂诗》一诗时,教师引导学生深刻领会&ldquo;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暗究可哀&rdquo;是...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3-01-16 13:43:12 页数:4
价格:¥3 大小:26.00 KB
文章作者:U-671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