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语文(心得)之巧妙出示助读材料,生成课堂别样精彩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4

2/4

剩余2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语文论文之巧妙出示助读材料,生成课堂别样精彩 <br />  温岭市大溪二中  陈灵红 <br />  【内容摘要】文本之外的助读材料在语文课堂上起到了媒介作用。要提高助读材料的有效性,就要准确把握出示时机。本文从于困惑处出示、于肤浅处出示、于争议处出示、于动情处出示四个方面来阐述。 <br />  【关键词】助读材料  出示时机   困惑处  肤浅处  争议处  动情处 <br />  助读材料,是语文课堂上经常出示的辅助性的教学材料,包括图片材料、音像材料、文字材料等。在师生对话过程中,衍生精彩的可以是教师生动的讲述,可以是巧妙的点拨,可以是方法的渗透,可以是精彩的感悟。文本之外的助读材料在导入新课、感悟理解、探究阅读、拓展深化等方面能起到不可小视的作用。 <br />  使用助读材料要以有助于文本阅读为目的,以有助于联系课情与学情的实际构建教学为宗旨。但有时,教师在课堂上过于追求形式,华而不实,忽视学生的个性阅读,用精美的图片、警醒的名言、深奥的评论代替自己对教材的解读;有时,教师不分时机胡乱出示助读材料,以为材料出示完毕就等同于教学目标的完成,课堂实际收效甚微。 <br />  因此,如何提高语文助读材料的有效性,把握助读材料的出示时机,值得我们一线教师去探讨。 <br />  一、于困惑处出示,别有天地 <br />  文学总是仿拟现实但又高于现实。阅读文本,就是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自我对话的过程。年龄的差异、社会的变化、思想的碰撞决定了这个过程是个漫长的“探索--体验--反思”的过程。有时文本反映的生活距离学生的生活世界较远,学生缺乏切身体验;有时文本的文字过于抽象,学生难以理解。这就造成了学生的思维困惑。于困惑处,适时出示相关材料,能引导学生顺利走进文本、走进作者心灵,促进感悟理解。 <br />  《星星变奏曲》是一首朦胧诗。新课标中要求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然而如果不理解朦胧诗产生的背景,就无从谈对诗歌的品味、意象的把握。一位老师在学习诗歌前,花费大半节课出示了大量的背景资料,介绍了文革初张志新、遇罗克因为讲真话而被残忍杀害的事实,让学生明白朦胧诗之所以“朦胧”,在于那个特定的时代不允许讲真话。从教学时间的分配上看,这一环节的安排似乎是喧宾夺主,但“磨刀不误砍柴工”,背景的引出促进了学生对朦胧诗艺术表现手法的理解,以后的教学则如大江东去再无阻碍。 <br />  《湖心亭看雪》这篇文章在语言上没有什么难点,但其中高超的白描手法及于平淡的记叙、描写中不动声色抒情的特点却引人玩味。所以,教授此课就需借用助读材料了解白描手法,体味景中情,感受这类知识分子孤傲脱俗的审美情趣和九死不悔的人生抉择。 <br />  【案例片段】 <br />  教师引导学生把握了文眼“痴”之后,学生也朗读了文中的“余”有关“痴”的表现的句子。学生初步体验了“痴”之后,师提问道:“为什么而痴?” <br />  生甲:“为雪景而痴。” <br />  教师给予肯定之后要求学生划出描写雪景的句子,读一读。 <br />  齐读、翻译。 <br />  师:“句中‘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量词的缩小,目的是什么? <br />  学生思索,无人回答。 <br />  <br />巧妙出示助读材料 <br /> <br /> <br /> <br /> <br /> f48f71fb3a29ae8ac04c1dfd9439ec4e.doc (139.50 KB) <br /> <br /> <br /> <br /> <br />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3-01-16 13:41:42 页数:4
价格:¥3 大小:25.00 KB
文章作者:U-671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