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科学(心得)之在科普课堂上要营造敢于质疑的环境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3

2/3

剩余1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小学科学论文之在科普课堂上要营造敢于质疑的环境 <br />  谈到科普教学就要说到科学精神、科学态度。那么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的核心到底是什么呢? <br />  我们大家都知道,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聪明,最勤劳的名族。按常理说,既聪明又勤劳的人是应该取得伟大的成就的。为什么在我们中国大地上自工业革命以来就没有取得过引领世界变革的新技术呢?答案很简单,我们每个老师都知道,那就是缺少创新才能!为什么既聪明又勤奋的民族就缺乏创新呢? <br />  英国“铁娘子”撒切尔夫人上世纪说过一句话:“你们根本不用担心中国,因为中国在未来几十年,甚至100年内,无法给世界提供任何新思想。”她的这句话让中国的思想家们非常不舒服。但从她说过这话到现在,中国的确没有出现大的思想家。 <br />  没有新的思想 就不会有创新。撒切尔夫人的话让我们每个中国人听起来都感到不舒服,但事实就是这这样。 <br />  我们为什么不会产生新的思想呢? <br />  因为我们目前的社会现实还是一个不太敢怀疑权威——尤其是权力——的环境,还是处于一个思想相对封闭与禁锢的文化系统中,很多人“把自己的脑袋变成了别人思想的跑马场”,以至于有人就认为现在的中国“是一块不产生思想的地方”。 <br />  例如,我们老师不敢怀疑专家,尤其是有权力光环的专家,有的老师也会在下面对专家的讲评有异议,但是很少甚至没有人去直接的质疑专家。因为害怕,害怕说错了,害怕领导不喜欢,害怕影响自己的工作(比如评课,一般是专家怎么评,老师就怎么讲。实际上讲一节所有人都公认的好课,是不可能的。也是非常有害的)。学生不敢质疑老师,害怕说错了被老师和同学嘲笑,老师一般也不允许学生质疑自己,挑战自己在学生面前的权威,那样会感到很没面子。于是老师的脑袋成了专家领导思想的跑马场,学生的脑袋成了老师思想的跑马成。比如在课堂上,我们的老师会问“是不是啊?”学生回答“是”。老师接着问“真是这样吗?”有学生就会说“不是”。如果老师接着问“到底是不是这样呢?”几乎就没有学生发言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们的学生养成了揣摩老师心中答案的习惯,不愿意或者不会独立思考”。正在成长中的孩子为了老师心里的那个答案而放弃自己思维的尊严,为了老师一句廉价的表扬而放弃自己的思维,一旦如此,我们教育的灾难就已经降临。 <br />  没有了自己的思维,还能有创新吗? <br />  我们现在的教学提倡科学精神、科学态度,而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的核心也是敢于怀疑。没有怀疑,没有独立思考,就不会有创新 <br />  美国著名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得主理查德。费曼就多次强调:科学“在其所有的价值中,最大的价值无疑是怀疑的自由”。 <br />  “钱学森之问”:中国的大学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其中最重要的是怀疑的能力——似乎还没有引起普遍重视。 <br />  在学术领域和科学研究中,不敢怀疑,没有独立思考,就不可能有创新,不可能产生一流的、有价值的工作,所以,我们老师必须面对这一现实,研究如何在科学教育的实践中,逐步培养学生敢于怀疑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br />  因此我们要给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质疑环境,要经常和学生平等的探讨、辩论和争论。不能让学生在老师面前亦步亦趋。甚至老师可以在学生面前示弱,故意向学生请教问题,让学生做自己的老师 。因此当学生提出怀疑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让孩子说,说不准这就是一个伟大的想法,(如果每个人的想法总是和老师的一样的话,也就没有创新了)。 <br />  我们经常会说好好学习吧“知识改变命运”。而我们更应该知道“创新能够改变世界”告诉我们的学生,好好的怀疑吧,将来你可以改变世界!作为一个教师,为了孩子的未来,为了民族的未来,我们一定要保护孩子的怀疑能力。 <br />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3-01-16 13:35:49 页数:3
价格:¥3 大小:25.00 KB
文章作者:U-671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