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心得)之中国传统德育理念及其当代价值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9

2/9

剩余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历史论文之中国传统德育理念及其当代价值 <br />中国传统德育理念及其当代价值 【内容提要】中国传统德育理念中的&ldquo;德&rdquo;蕴含着丰富的含义,有仁、义、礼、智、信、忠(孝)、恕、勇、谦(让)、俭等内容,这与今天德育内容的核心价值有共通之处。而且含有&ldquo;得到&rdquo;的意思,使德育过程内化与外化相结合。&ldquo;且仁必智&rdquo;的德智合一观,主张德智统一,要做到德育与智育并重。在育德的过程中要善于培养个体的智力,同时,在育智的过程中也要善于培育个体的良好的道德品质,使二者相互促进,而不偏于一端。认识与实践相结合的知行合一观,主张在知、行与德的关系问题上,要将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统一起来看待;在德育方法上,要将说理教育与行为训练结合起来。这些理念在今天的德育过程中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关键字】传统文化  德  德智合一  知行合一德育在学校教育中居于首要地位,直接关系到人才的培养,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之一。中国素有重视道德教育的文化传统,孔子曰:&ldquo;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rdquo;孟子主张&ldquo;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rdquo;中国传统的德育理念对我们今天增强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有许多借鉴之处,我们应该对其加以重视、梳理、归纳,批判地加以继承。一  中国传统德育理念中&ldquo;德&rdquo;的含义何谓&ldquo;德&rdquo;?在中国传统文化里,&ldquo;德&rdquo;的含义经历了一个逐渐发展、变化与定型的过程。从词性的角度来看,统观中国古代历代思想家和教育家的言论,&ldquo;德&rdquo;一作名词使用,一作动词使用。作为名词的&ldquo;德&rdquo;,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虽有多种含义的用法,但主要赋予的是伦理道德的意蕴。中国几千年的传统伦理道德源于殷周时代,到春秋战国时代,经过诸子百家的讨论与宣扬,逐渐成熟。春秋前期,&ldquo;德&rdquo;即有仁、礼、惠、忠等内容。虽然,诸子百家的学术观点各异,互有争论,对道德的具体认识、理解和态度千差万别,但对道德的原则性认识也有许多共通之处。从当时对社会影响较大的儒、墨、道诸家学派对德性的理解和认识来归纳,先秦的&ldquo;德&rdquo;有仁、义、礼、智、信、忠(孝)、恕、勇、谦(让)、俭等内容。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取得了思想文化上的统治地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汉代之后,人们对&ldquo;德&rdquo;的理解多以儒家观点为主体,进而兼收并蓄其他学派的观点。汉儒将仁、义、礼、智、信五种德性提升为&ldquo;五常&rdquo;,出现&ldquo;三纲五常&rdquo;的道德规范。宋代以后,仁义礼智被提升为最高道德原则。但程朱理学家却对&ldquo;三纲五常&rdquo;推波助澜,&ldquo;存天理,灭人欲&rdquo;与&ldquo;饿死事小,失节事大&rdquo;等思想起到了禁锢人们头脑的作用。宋元时期,有人提出孝悌忠信和礼义廉耻的&ldquo;八德&rdquo;观。八德是宋元明清时代的道德规范。还有勤俭、刚直等亦称为美德。作为动词的&ldquo;德&rdquo;,《广雅&middot;释诂三》&ldquo;德,得也&rdquo;。&ldquo;德&rdquo;含有&ldquo;获得&rdquo;、&ldquo;占有&rdquo;之义。从孔子、孟子等人重视实践的言论看,先秦儒家思想里多含有&ldquo;行有所得且得于心为德&rdquo;的思想,即主张人们只有通过锲而不舍地行仁、义、礼、智、信、忠、勇,然后才能使自己逐渐获得相应的德性。先秦以&ldquo;得&rdquo;释&ldquo;德&rdquo;的用法,被秦汉至清代的思想家所继承和发展。汉代许慎《说文解字》&ldquo;德,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rdquo;清代《说文解字注》&ldquo;内得于己,谓身心所自得也;外得于人,谓惠泽使人得之也。&rdquo;个人将自己心中固有的德端发扬光大或将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成自己的品德,同时又推及他人身上,使他人有所得到,这样的&ldquo;德&rdquo;,才是真正的德。&ldquo;德&rdquo;既包含一种内化的过程也包含一种外化的过程。她蕴含着既利己又利人的互惠互利思想。二  &ldquo;且仁必智&rdquo;的德智合一观德智关系问题是道德与智慧(知识)二者孰轻孰重、孰先孰后的问题。综观中国的伦理道德思想史,对于德(亦作仁)与智的关系,不同学者的看法存在差异,但主流派的观点是主张&ldquo;德智合一&rdquo;或&ldquo;真善合一&rdquo;。提倡一个人在修养自身时要做到将高尚品德与才质俊美相结合。&ldquo;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rdquo;。 孔子明确将&ldquo;仁&rdquo;定义为&ldquo;爱人&rdquo;,而将&ldquo;知&rdquo;(即智)定义为&ldquo;知人&rdquo;,这意味着,&ldquo;仁&rdquo;与&ldquo;智&rdquo;在内涵上有相同之处,明显有一种仁智合一是思想。孔子兼重仁智,又以仁智勇并举,仁居于...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3-01-16 13:26:22 页数:9
价格:¥3 大小:32.50 KB
文章作者:U-671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