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地理(心得)之地理课堂教学活动化模式的实验与探索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6

2/6

剩余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地理论文之地理课堂教学活动化模式的实验与探索 <br />  一、问题的提出 <br />  三点共同认识,促使我们进行了课堂教学活动化模式的实验与探索:一是目前的地理教学课程体系陈旧呆板远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二是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单靠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完成;三是作为目前会考科目,将来&ldquo;3+x&rdquo;具有综合优势的地理学科更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由此我们设想通过教学模式的改变,&ldquo;创设环境,给学生以独立学习的自由&rdquo;,在巴班斯基&ldquo;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rdquo;的指导下,借鉴美国的&ldquo;道尔顿实验室计划&rdquo;和我校&ldquo;语文实验室&rdquo;的一些通用做法,实现地理课堂教学活动化,革除传统教学模式重课内,轻课外;重结果,轻过程;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还学生主体地位,给学生创设一个独立学习、发展的广阔空间。 <br />  二、初步尝试和几点体会 <br />  地理课堂教学活动化模式实验的实施包括完善和规范地理教室,建立活动课教材,确定授课模式等。同时我们也注意三个方面:一是转变观念;二是变革备课方式;三是课堂教学加大&ldquo;导&rdquo;的力度。 <br />  地理教室是我们进行课堂教学活动化模式实验的主要场所之一。自去年实验伊始,我校就根据实验要求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了地理教室,配备了高中地理教学必备的各种挂图、标本、模型等;配备了较齐全的投影仪、幻灯机、录像机、电视机等电教设备;还有各种报纸、杂志、书籍、音像资料等。学生在地理教室里可以自由查阅资料,自己动手制作标本,自己布置展览。学生在这里上课,没有老师讲学生听、教师教学生学的那种严格形式,学生可以相互讨论,切磋辩论,发表意见,在师生共同讨论共同参与的多边活动中,探求知识,培养能力,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里老师不仅是一个教育者,同时也是学生的顾问、裁判、导演、朋友、辩论对手,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br />  活动课教材的建立,我们遵循&ldquo;实事求是,面对实际,有所突破&rdquo;的原则,将现行的高中地理必修教材分割成两大板块:知识性、基础性较强的内容仍然留作必修课教材(大约占教材的2/3);实践性较强与现实联系密切的,或只有空洞理论,缺少实例的内容选作活动课教材(大约占教材的1/3),如:第一章的&ldquo;星座&rdquo;、&ldquo;月球和地月系&rdquo;;第二章的&ldquo;人类活动与气候&rdquo;;第三章的&ldquo;水资源的利用&rdquo;;第四章的&ldquo;矿物、岩石&rdquo;、&ldquo;地震&rdquo;;第六章的&ldquo;土地资源及其利用保护&rdquo;;第八章的&ldquo;我国农业生产和粮食问题&rdquo;;第九章的&ldquo;我国工业生产和工业布局&rdquo;;第十章的&ldquo;人口问题&rdquo;;第十一章的&ldquo;人类与环境&rdquo;等,再加上我们早已开设的&ldquo;乡土地理&rdquo;,构成了活动课教材的主体。在活动课教材的建立上,我们没有回避高中地理会考的现实,因此更多地是选择教学模式的突破,使学生在活动课中完成必修课内容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知识也可达标。 <br />  在课时安排上,原则上采取每周必修课2课时,活动课1课时的作法,也可每周一次活动课,每次安排2课时。 <br />  地理课堂教学活动化模式实验的重点也是难点即是活动课教学模式的选择与实施。在近期的实践中,我们初步总结出几种教学形式:讨论式、辩论式、调查研究式、竞赛式、讲座式、自由漫谈式&hellip;&hellip;等。具体每节课的教学模式的选择与实施,既要考虑教学的目的任务,又要考虑学生实际经常是将其中几种形式结合使用。现将其中一节活动课教案,活动过程记录摘抄如下: <br />  教学目的: <br />  1.通过本节活动课教学使学生明确环境问题及其产生原因、解决途径。 <br />  2.通过本节学习训练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和活动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环境意识。 <br />  教学内容:高中地理下册第十一章《人类与环境》 <br />  时间:60分钟 <br />  具体做法: <br />  (一)、准备阶段: <br />  1.提前一周向学生布置学习目标: <br />  (1)什么是环境、环境问题?讨论理解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br />  (2)根据你的理解准备有关下列问题的资料,就其中一至两个方面阐述你的观点: <br />  A.许多环境问题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 <br />  B.生动介绍一个你比较了解的人为原因产生的环境问题。 <br />  C.评价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中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孰轻孰重? <br />  D.谈谈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途径。 <br />  2.教师准备有关挂图,如人类与环境相关模...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3-01-16 13:24:56 页数:6
价格:¥3 大小:28.00 KB
文章作者:U-671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