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8分)1.下列词语的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安塞(sài)撺掇(cuān)凫水(fú)桕树(jiù)疏疏郎郎B.恬静(tián)面颊(xiá)橄榄(lǎn)健脾(pí)兴高采烈C.亢奋(kàng)瞳仁(tóng) 戛然(jiá) 辐射(fú) 大彻大悟D.晦暗(huì)心旌(jīng)城隍(huáng)纨绔(kuà)黄道吉日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思慕踊越 争讼 硫黄 门槛B.怅惘幅射怠慢领域羁绊C.官衔流苏落幕皎洁恣意D.点缀家眷概叹渺远诱惑3.列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A.货运飞船,顾名思义就是以货物运载为主的飞船,一次能装载6吨多物资。B.当优美的旋律戛然而止时,整个端午节晚会现场出奇地寂静,人们沉浸在无尽的回味中。C.不法分子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实施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令人叹为观止,防不胜防。D.近年来,许多开发商纷纷以“绿色住宅”为招牌,但对绿色住宅的内涵却不甚了然。4.下列对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是( )(3分)A.英国政府计划今年九月开始,推行4—5岁幼童接受语文和算术能力的“基准测验”,此政策遭到了教师工会的强烈反对。(修改:“基准测验”后加“的政策”)B.不断改善并切实保障民生,才能真正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实现长治久安的目标。(修改:把“不断改善”和“切实保障”调换位置)C.辽宁男篮之所以取得如此骄人的战绩,是因为他们团结协作、努力拼搏的结果。(修改:去掉“之所以”)D.虽然无家可归的人数众多,但在解放军的艰苦努力下,边远地区的灾民全部得到了毯子、衣服、帐篷和救援物资。(修改:把“和”改为“等”)5.关于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社戏》一文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写出了“我”十一二岁时在平桥村夜航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生活经历。作品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展示了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了诗情画意的生活画卷,表达作者对劳动者的赞美和对新生活的渴望第10页共10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B.《安塞腰鼓》中“好一个安塞腰鼓!”出现三次,形成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气势,推动情节和情绪向高潮发展,还提示了文章的内容层次;“好一个”抒发了对安塞腰鼓的赞美之情,可以说是文章的抒情线索C.《回延安》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现出浓郁的陕北风情D..《灯笼》以小说的自由笔法,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6.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3分)①“直言不讳”很好,“婉言动听”有时候也需要。②说话的方式很多,这里介绍两种:直言和婉言。③所用词语的意思与所要表达的实际意思一致,直截了当,就是直言。④批评别人或不同意别人的意见,要尽量避免用直言,而采用委婉含蓄的语言形式。⑤说话要讲究方式,但是违背真实的原则,一味追求说话的方式,是不足取的。⑥对于有些事物,不便于直接说明白,而用一些相应的同义词语婉转曲折地表达出来,这就是婉言。⑦我们现在的社会,抛弃了旧社会许多繁文缛节、虚伪客套,要求在有礼貌和互相尊重的前提下直截了当地交流思想,交换意见。A.⑤②③④⑦①⑥ B.②③⑦①⑥④⑤ C.⑤②③⑦④①⑥ D.②③⑦⑤⑥④①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哎呀嘞,江西山美水更美,丰收光景最是美……”9时15分许,2020中国农民丰收节江西活动节目在《丰收再唱哎呀嘞》中开场。B.“听我说,”爸爸继续说,“不要想有多远,有多困难,你需要想的是迈一小步。”C.在这个硕果累累的秋天,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也迎来了祖国母亲的生日——国庆节。D.近年来,因在马路上行走时使用手机而引发的安全事故屡屡曝光,“手机依赖”到底是不良习惯?还是危险的“炸弹”?这让人们不得不开始质疑。8.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黄海中学九(1)班决定开展以“会诗词·咏经典·信中国”为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9分)【会诗词】在班级举行的赛诗会上,甲乙两位同学分别朗诵了一首词。请你结合学过的古诗词知识,为这两首词选择正确的词牌名,将字母填在横线上。(2分)(甲)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第10页共10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乙)远远游蜂不记家,数行新柳自啼鸦,寻思旧事即天涯。 睡起有情和画卷,燕归无语傍人斜,晚风吹落小瓶花。A.卜算子 B.浣溪沙 C.如梦令 D.相见欢甲:_______ 乙:_______。【咏经典】《经典咏流传》用现代的唱法和曲调来演绎传统经典,将诗词文化与电视媒介有机结合,兼顾诗词文化的意境悠远和表现形式的通俗易懂。经典传唱人结合自身的音乐风格,将经典诗词转化为优美的歌曲,以现代人更喜闻乐见的方式,去学习诗词,“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受到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2分)有同学根据上面材料拟写了一副对联的上联,请你写出下联:上联:变形式演绎经典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信中国】央视《信·中国》节目曾播放茅台酒厂首席酿造师严刚写给孙儿们的一封信,信中要求孙儿们“做人如做酒”……其间,主持人朱军讲述了一段往事,1954年,周恩来总理总结日内瓦会议中国外交取得突破靠的是“两台”:一是国酒茅台,一是戏剧《梁山伯与祝英台》。请根据这则材料写出我们对传统文化应持有的态度。(不少于两点)(4分)二、现代文阅读(42分)(一)阅读《社戏》中的节选文字,完成9—14小题。(15分)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支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①开船,在桥石上一②,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③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④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第10页共10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9.如果给这几段文字加上小标题,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看戏途中 B.渔火点点 C.月夜行船 D.水乡夜景10.对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语言描写,表现了“我”的愿望得以实现时自由、欢快的心情。 B.语言描写,表现了一个孩子纯真的精神世界。 C.心理描写,表现了一个孩子复杂的精神状态。 D.心理描写,表现了“我”的愿望得以实现时自由、欢快的心情。 11.文中①②③④处应填动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点 磕 夹 飞 B.点 敲 混 飞 C.磕 点 混 箭 D.点 敲 夹 箭12.节选文字第二自然段的描写角度依次是( )(3分)A.味觉 视觉 听觉 B.嗅觉 听觉 视觉 C.嗅觉 视觉 听觉 D.味觉 听觉 视觉 1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表现了“我”怎样的心理感受?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惊喜 惬意 B.迷茫 困惑C.沉醉 忘我 D.惆怅 烦闷14.这几段文字的语言特点是( )(3分)A.冷峻犀利,富含人生哲理。B.清新自然,充满诗情画意。C.华美绚丽,摇曳多姿,生动形象。D.古朴典雅,委婉含蓄,表意丰富。 (二)(2021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阅读《不喊冷的男孩》,回答下列小题。(15分)不喊冷的男孩①初冬的夜晚,我乘车从市里赶往我所在的那座小城。车刚出市区的时候,上来一对母女。母女俩扫视了一下车厢,妈妈轻声说:“后面人少。我们还是到后面去吧。“小女孩说:“后面不更容易……”妈妈说:“但受影响的人也少呀。”于是,两人便坐到了靠近车尾的座位上。②上车没多久,这对母女便有了动静。接下来女售票员的表现让我感觉到她是一个称职的乘务人员。女售票员一边大声地喊着:“挺着点,快,塑料袋。”一边迅捷地从司机身后的靠垫处扯出几个塑料袋来,扶着车座,跌跌撞撞地“跑”到车尾,塞给了母女俩。很快,车厢里便飘散着食物酸腐的味道——母女俩晕车,并开始呕吐了。③这辆车是全封闭的,两侧的车窗打不开。有的乘客拧着鼻子,颇有些不满。售票员嘴里嘟囔着:“谁还没有个不舒服的时候!”“咣当”一声,就把车后部的天窗推开了,霎时,一股凉气压了下来——初冬的风,有些许的寒意。④不一会儿,车尾的几个乘客便纷纷挤到了前边。车后边只剩下我、一个小男孩和他的母亲,以及那对在清新空气吹拂下明显好受了的晕车母女。第10页共10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⑤天色逐渐暗了下来,天窗吹进来的风,变得更加凛冽起来。小男孩的妈妈问儿子:“你冷吗?”小男孩摇摇头说:“不冷!真的不冷!”妈妈还是把自己的外套披在了小男孩身上。⑥车内,静的很。⑦这时候,又听见小男孩的妈妈问:“儿子,你冷吗?要不,妈妈给你把天窗关上?”“妈妈,我不冷,这样才凉快呢!”男孩说完之后,看了一眼旁边的小姑娘,关心地问:“妹妹,你冷了吧?”说着,便把妈妈加在他身上的外套披在了小姑娘身上。⑧车内,一路的静寂。⑨到达小城的时候,已是华灯初上,大家开始收拾行李准备下车。我发现,那对晕车的母女刚一下车,男孩立刻把女孩还给他的外套裹在了身上。⑩下车后,男孩的妈妈唠叨了起来:“你不是说你不冷吗?我说关上窗户,你说不用,看冻成了这样……”她一边说,一边埋下头,给儿子紧紧地系好衣扣。男孩规规矩矩地站在妈妈面前,任由她含着无限疼爱地埋怨。⑪末了,男孩低声地说:“妈妈,对不起。我想,开着窗子,旁边的妹妹和阿姨会好受点……”⑫而此刻,那对晕车的母女已消失在夜色中,男孩的这句话她们已经听不到了。⑬这个世界,好多暖心的话就这样独自飘散在风中,好多付出的人就这样默默地屹立在岁月深处,而沐浴过爱的恩泽的人,却浑然不觉。即便如此,呵护、扶持、帮助、关怀,这些人世的温暖依旧会随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准时降临在我们的生活当中。⑭行走世间,人会偶感寒意,但温暖却无处不在。(选文有改动)15.第②段加点词语“动静”具体指什么?(3分)16.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3分)(1)小女孩母女扫视车厢后,选择坐在车尾的原因是什么?(2)下车后,小男孩为什么“规规矩矩地站在妈妈面前,任由她含着无限疼爱地埋怨”?17.文中的“我”为什么感觉女售票员是一个称职的乘务人员?请结合第②段画线句的内容,有理有据地进行回答。(3分)第10页共10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8.第⑤段母子对话后,文中写到“车内,静得很”;第⑦段母子对话后,文中又写到“车内,一路的静寂”。两次对话后,文章为什么都强调车内很静?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合理推断,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3分)19.文章结尾句的含义是什么?(3分)(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12分)窗花①在大雪封山的日子里,是这些贴得红堂堂的窗花告诉我,在被雪埋得很深很死的山坡上,还有人家。或许是命里有缘,每次到陕北,都能遇上一些让我动心的剪纸人,并且在回城后很长的时间里,都一心想着她们的面容。就是这次踏雪北上,在除了雪的白色几乎无别的色泽可寻的时候,也有一些生动极了的窗花,会突然从一个极不显眼的地方,亮在一条村道上。②说句真话,最初让我倾倒,并把窗花看得神物似的,是在好奇地抓住一位剪纸老人的双手的那一次。现在坐下来,坐在这一目了然的雪原上,用没有尘土的心想一想,我迎着风的脊背,也会冒出一层很热的汗来。那时,我就等在她的对面,看她像侍弄土地一样,在一块红纸上剪些什么。一剪一剪,随着一阵嚓嚓的剪刀之声,红粉似的纸屑,落了一怀。她每动一次剪刀,我的心都会收缩一次。在陕北,能让心一次次收缩的东西太多了。细数一下,有一路冲刷出来的壶口瀑布,有震动整面山坡的安塞腰鼓,有躺在沙漠中的红石峡,有悬在黄河上的白云山,还有绥德的狮子,清涧的石板,以及从每一道沟里,甚或每一块庄稼地里,都会随时响起来的信天游。而唯一让我的心收缩得发疼的,是她为我剪一幅窗花的全过程。守在她安详的神态里,我最初的浮躁,也像多余的纸片,被一剪一剪地铰去了,剩下的,正如在她手上成形的窗花,完全是一种艺术化了的东西。我不想说破,她剪给我的那一对窗花叫什么,但我要说,那里面一定藏着一个很美的传说。那是在陕北的山坡上,比荞麦和苜蓿花还开得热烈的传说呵。那传说中的主角,正盘腿坐在一方土炕上,内心热烈如火,亦平淡如水地为我铰着她的故事……③看着窗花,我突然想起,陕北人在如此严实的窑洞里,为什么要安这么大的窗子这么大的门?在这么大的门窗上,为什么要贴这么多的窗花?应该这样说,他们守望的几孔窑洞,仅仅是家园的一部分,而更广大的,还有他们一生躬耕着的土地。他们住在窑洞里,土地上一年的收成,不能把他们送入梦乡。只有这些贴在窗户上、囊括各种风物的窗花,才会让他们觉出,日子在这片贫瘠之乡,还过得很瓷实。因此,再不讲究的人家,也不会忘记在贴得拥挤的窗棂上,再添些新窗花上去。第10页共10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④我不是地道的陕北人,无法说透这些剪纸艺术的真正奥妙。但我深刻地记得,许多剪纸艺人只要一握起剪刀,就进入一种半癫状态。有的剪到入神时,一两天不吃不喝。有的边剪边唱,嘴里尽是些无字句的歌。看着她们,你一定会想,真正的艺术在哪里?真正的大师又是谁?对于这群以食为天之民,剪刀的分量会比镰刀重么?⑤在陕北,这些出现在剪刀下,一看就勾魂的俗物,能让人一眼望出一条吐纳百川的文化之河。由此,我在对这些窗花惊叹之余,最为看重的,就是创造这种艺术的工具:一把普通的剪子。在这些婆姨们手上,一把剪子,就是一个大千世界,它能真实或者夸张地铰出存在于陕北的所有物象。谁会相信,这些很抽象的窗花是出自一群文化水平极低的陕北女人之手?有时,我更愿意这样说:窗花,是一种与人俱存的艺术。⑥当我冒着一天的雪花,要敲开一户人家的窑门时,我想,在紧挨着窗户的炕头上,应该坐着一位铰窗花的老人。她那不停的剪子声,应该是在雪的覆盖下,唯一剩下来的一种超越感觉的响动,我也应该在开口说话之前,先去摸一摸这双虽被剪子磨僵,却能铰活陕北的手……⑦站在贴得红堂堂的窗花里,我敲门的手,好光亮呵。20.第①段最后一句说窗花“亮在一条村道上”,“亮”是什么意思?这一句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21.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3分)(1)窗花,是一种与人俱存的艺术。(2)站在贴得红堂堂的窗花里,我敲门的手,好光亮呵。22.从全文看,窗花文化包含哪些内容?请分条简要回答。(3分)23.文章结尾,作者想象一位老人在炕上剪窗花的情景,对表现文章的主题有什么作用?(3分)三、作文(50分)(任选一题)题目一:泰山、黄山……都是自然界壮美秀丽的山,理想、成就……都是人生要努力攀登的山,苦难、挫折……都是人生要跨越的山。请以“面对那座山”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题目二:材料作文第10页共10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东汉时有一个少年名叫陈蕃。他自命不凡,一心只想成就大事业。一天,他父亲的朋友薛勤来访,见他独居的院内龌龊不堪,便对他说:“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他答道:“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薛勤当即反问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陈蕃无言以对。上面这则材料至少给了我们以下一些有益的启示:从小事做起,才能成就大事大业;长者的指导与教诲,有助于年轻人的成长;做事要脚踏实地,不能好高骛远;人要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不能自命不凡。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不得抄袭,不要套作;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第10页共10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8分)1、C【解析】A应为疏疏朗朗B应为面颊(jiá)D应为纨绔(kù)2.C 解析A项,“踊越”应为“踊跃”。B项,“幅射”应为“辐射”。D项,“概叹”应为“慨叹”。3.C4.C5.C解析:《灯笼》是以散文的自由笔法。6.B 解析语段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形式。首先确立总领句②,然后根据“直言和婉言”可以确定下文将先介绍“直言”,再介绍“婉言”。接着按照逻辑关系应该介绍什么是“直言”,什么情况下需要“直言”,由此可以确定接下来为③⑦,①为由“直言”到“婉言”的过渡句,因而①在⑦之后,引出“婉言”,按照逻辑关系,仍然是先介绍什么是“婉言”,什么情况下需要“婉言”,因而顺序为⑥④,⑤作为总结句放在最后。7.D【解析】ABC.正确;D.有误,把“到底是不良习惯?”中的问号改为逗号。8.答案【会诗词】CB【咏经典】示例:咏诗词弘扬传统【信中国】①让后辈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②在海内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现代文阅读(42分)(一)阅读《社戏》中的节选文字,完成9—14小题。(15分)9.B 10.D 11.A 12.C 13.C 14.C (二)(2021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阅读《不喊冷的男孩》,回答下列小题。(15分)15.晕车呕吐16.(1)自己晕车,怕影响别人(2)一是对不起妈妈,二是认为为了那对母女值得。17.因为她发现刚上车的母女呕吐,一边大声喊,一边“迅捷”地“扯出几个塑料袋”,“跑”到母女身边,“塞”给她们,表现了对乘客的关爱,所以“我”感觉是一个称职的乘务人员。18.强调车内很静,渲染了车上的氛围,烘托了温暖却无处不在的主题。文中说“好多付出的人就这样默默地屹立在岁月深处”,这里不光指那个“不喊冷的男孩”,也指乘客,他们被小男孩的行为所打动,理解并原谅了那对“肇事”的母女,展现了原本拥有的善良,烘托了温暖却无处不在的主题。19.生活在世上,有时难免会遇到困难、挫折等让人感到不舒服,但我们的社会却处处充满理解、宽容和爱,让人感到温暖。(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12分)20.第10页共10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亮”的意思是醒目、耀眼。(,“醒目”“耀眼”答出任一个即可)突出了窗花的鲜活与鲜艳,表现了作者看到陕北窗花时的惊喜及赞美之情。这一句总领全文,奠定了全文的情感基调,为下文揭示窗花的内涵做铺垫,也与文章最后一句话相照应。(每点1分,答对2点,即得2分)21.(1)窗花就是陕北人生活的艺术化,(1分)与陕北人的生活密切相关,有陕北人就有剪纸艺术。(1分)(意思对即可)(2)贴满窗棂的鲜红、热烈的窗花照亮了作者的手,(1分)感染并启迪了作者,使作者的心灵变得纯净。(1分)(意思对即可)22.①窗花中往往蕴藏着动人的人生故事;②窗花是陕北人的精神食粮;③窗花折射出剪纸人的生活及其丰富的想象力;④窗花表现了鲜活的大干世界。23.①敲门前的想象,体现了作者对剪纸艺术的神往与喜爱;②对剪子声音的描写,突出了剪纸艺术超越寻常生活的艺术魅力,肯定了陕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③对剪纸人双手的描写,表达了对勤劳智慧的陕北人和他们的剪纸艺术的赞美。第10页共10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