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初中
>
化学
>
江苏省泰州市口岸实验学校2022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10月段考试题含解析沪教版
江苏省泰州市口岸实验学校2022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10月段考试题含解析沪教版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20
2
/20
剩余18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2022-2022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口岸实验学校九年级(上)段考化学试卷(10月份)一、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现代社会中处处都有物质变化,下列发生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鲜牛奶变质B.用粮食酿酒C.工业上制取氧气D.钢铁生锈2.下列元素名称与其对应的元素符号完全正确的是()A.氯clB.氖NaC.镁MgD.铜Ca3.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A.食盐B.二氧化碳C.铁D.金刚石4.下列物质的性质与所对应的用途没有关系的是()A.氧气助燃﹣﹣火箭发射助燃剂B.稀有气体的性质稳定﹣﹣作保护气C.石墨导电﹣﹣可作电极D.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人工降雨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气体验满B.过滤C.20加入固体粉末D.熄灭酒精灯6.液氧转化为氧气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A.混合物变为纯净物B.分子间的空隙增大C.化学性质发生变化D.分子总数增加7.下列关于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A.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B.液氮可用作制冷剂C.二氧化碳有毒,是空气污染物D.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8.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再加热溶液,颜色变化过程为()A.红色﹣红色﹣﹣无色B.紫色﹣﹣﹣﹣红色﹣﹣﹣﹣﹣无色C.紫色﹣﹣﹣﹣红色﹣﹣﹣﹣﹣紫色D.红色﹣﹣﹣﹣蓝色﹣﹣﹣﹣﹣﹣无色9.我国南海底蕴藏着丰富的锰结核﹣﹣含有锰,铁,铜等金属的矿物.已知锰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25,相对原子质量为55,则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25B.30C.55D.8010.2022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合作”.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净水操作中“消毒杀菌”属于化学变化B.鉴别软水和硬水可以用肥皂水C.自然界中的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后即可得到纯水D.长期饮用蒸馏水不利于人体的健康二、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11.下列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A.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因为水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B.因为水分子和过氧化氢分子都是由氢氧原子构成,所以它们化学性质相同C.10mL水与1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因为分子间有间隙D.热胀冷缩是由于分子大小随温度变化而改变12.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20C.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生成二氧化碳13.化学家创造出一种物质“干水”,其每个颗粒含水95%,外层是SiO2,干水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比普通清水高三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干水和干冰是同一种物质B.干水是纯净物C.用干水吸收CO2有助于减缓温室效应D.干水吸收CO2的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14.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A.B.C.D.15.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C.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20D.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二、非选择题(共40分)16.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哪种成分?用物质的化学式填写(1)蜡烛在空气中可以燃烧,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2)澄清石灰水长期露置空气中,表面出现一层白膜,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3)在空气中盛有冰水的杯子外壁会出现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17.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文字或符号表达式,并回答相关问题(1)氢气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反应.(2)用红磷除去空气中的氧气__________.(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4)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文字或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5)有水生成的分解反应__________.18.A~G是初中常见的种物质,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A、C是无色液体,B、F、G是无色气体,其中F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是黑色固体,E在纯净的B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D__________,G__________,H__________.(2)写出有关反应的符号表达式:①A→B__________②B→F__________③C→B__________.(3)写出物质F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19.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下,回答下列问题:20(1)观察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氧原子核外有__________个电子层,最外层有__________个电子.镁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易__________(填“得”或“失”)电子.(2)氯化钠由__________、__________(写离子符号)构成.(3)1~18的元素有规律地排成三行、八列,请回答:①处于同一横行的元素,各原子结构的共同之处是__________;②同一族(竖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则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A.C和NeB.Be和HeC.Al和SiD.F和Cl.20.许多金属氧化物对氯酸钾的分解有催化作用.分别用下列金属氧化物作催化剂,氯酸钾开始反应和反应剧烈时的温度如下表所示:温度℃氧化物反应程度Fe2O3Al2O3CuOMgO开始反应470515305490剧烈反应490540350545(1)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如果不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最好选用__________(填序号)A.三氧化二铁B.氧化铝C.氧化铜D.氧化镁(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与__________的实验装置相同.A.高锰酸钾制氧气B.双氧水制氧气(3)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__.(4)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时,忘记加入二氧化锰,其结果是__________.A.不产生氧气B.生成氧气速度慢C.产生氧气的总质量减少D.没有氯化钾生成(5)实验室用15克氯酸钾和5克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加热一段时间后,试管内剩余固体18克,则剩余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__________.21.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标号①②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2)我们已经学过实验室制取O2、CO2两种气体的反应原理、制备与收集方法,请你归纳出实验室制备这两种气体的共同点__________(填序号).20A.需要加热B.需用催化剂C.没有气体参加反应D.生成的气体只有一种(3)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发生装置__________(填序号),实验前需对该装置进行的改进是__________,目的是防止__________,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若用装置B制备二氧化碳,反应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若用D装置收集一瓶氧气,则如何检验是否集满氧气?__________.(4)已知NH3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通过下列反应制得NH3:2NH4Cl(固)+Ca(OH)2(固)CaCl2+2NH3↑+2H2O实验室制取氨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填序号).202022-2022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口岸实验学校九年级(上)段考化学试卷(10月份)一、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现代社会中处处都有物质变化,下列发生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鲜牛奶变质B.用粮食酿酒C.工业上制取氧气D.钢铁生锈【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鲜牛奶变质过程中有菌类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用粮食酿酒有酒精生成,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工业上制取氧气是利用液氮与液氧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D、钢铁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点评】判断变化是否属于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是化学变化,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不是化学变化.2.下列元素名称与其对应的元素符号完全正确的是()A.氯clB.氖NaC.镁MgD.铜Ca【考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根据各元素的元素符号和书写元素符号的规律回答,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解答】解:A、氯cl,错误,第一个字母没有大写,应该是Cl;B、氖Na,错误,和钠的元素符号混淆了,氖的元素符号是Ne;C、镁Mg,正确,符号元素符号书写规律.D、铜Ca,错误,和钙的元素符号混淆了.故选C【点评】熟练牢固的记忆常见元素的元素符号很重要,这是学好化学的基础.3.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A.食盐B.二氧化碳C.铁D.金刚石【考点】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食盐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B、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C、铁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20D、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对物质进行分类与对号入座、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4.下列物质的性质与所对应的用途没有关系的是()A.氧气助燃﹣﹣火箭发射助燃剂B.稀有气体的性质稳定﹣﹣作保护气C.石墨导电﹣﹣可作电极D.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人工降雨【考点】常见气体的用途;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氧气能够支持燃烧;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很稳定,一般情况下不能和其它物质发生反应;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解答】解:A、氧气能够助燃,可以用作火箭发射助燃剂;B、稀有气体的性质稳定,可以作保护气;C、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作电极;D、二氧化碳虽然能和水反应,但是不是用作人工降雨的理由.故选:D.【点评】二氧化碳的固体升华时吸收热量,可以用作人工降雨.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气体验满B.过滤C.20加入固体粉末D.熄灭酒精灯【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A、验满时,检验的物质一定要放在瓶口;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过滤时要用到玻璃棒,待滤液沿玻璃棒缓慢流入漏斗中;C、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然后试管慢慢竖起使药品缓缓滑入试管底部.D、熄灭酒精灯,用灯帽,不能用嘴吹,会引发危险;【解答】解:A、因是气体的验满,所以检验的物质一定要放在瓶口,而不能放在集气瓶内部,故错误;B、三靠: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上、漏斗下端口紧靠烧杯内壁,而图中烧杯没有玻璃棒,故错误;C、图示中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操作正确,故正确;D、用灯帽盖2次,熄灭酒精灯.图中操作错误,故错误.故选C.【点评】题主要考查一些实验的注意事项,了解气体验满的方法,过滤的仪器、粉末状药品的取用方法以及酒精灯的方法.6.液氧转化为氧气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A.混合物变为纯净物B.分子间的空隙增大C.化学性质发生变化D.分子总数增加【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物质的分类.【分析】混合物与纯净物的区别;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液氧和氧气是同种物质的不同状态.【解答】解:A、液氧与氧气都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液氧与氧气属于同种物质都是纯净物,所以A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B、液氧转化为氧气,分子本身没变,分子之间的间距变大,所以B符合题意,故B正确;C、液氧转化为氧气,分子本身没变,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显然化学性质不变,所以C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D、液氧转化为氧气,分子本身没变,分子的总数不会增加,只是分子之间的间距变大.所以D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概念的辨析能力;根据物质的变化分析微粒的变化;本题不理解液氧和氧气都是由氧分子构成,物质的构成相同,所以容易出错.207.下列关于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A.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B.液氮可用作制冷剂C.二氧化碳有毒,是空气污染物D.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常见气体的用途.【专题】空气与水.【分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78%、氧气大约占21%、稀有气体大约占0.94%、二氧化碳大约占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氮气的用途是:制造氮肥、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可以防腐、液态氮可以做制冷剂;二氧化碳有毒,是空气污染物错误,因为二氧化碳没有毒;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正确,因为二氧化碳和水在光照的条件下在叶绿体内生成有机物和氧气.【解答】解:A、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78%、氧气大约占21%,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B、氮气的用途是:制造氮肥、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可以防腐、液态氮可以做制冷剂,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C、二氧化碳有毒,是空气污染物错误,因为二氧化碳没有毒,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D、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正确,因为二氧化碳和水在光照的条件下在叶绿体内生成有机物和氧气,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8.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再加热溶液,颜色变化过程为()A.红色﹣红色﹣﹣无色B.紫色﹣﹣﹣﹣红色﹣﹣﹣﹣﹣无色C.紫色﹣﹣﹣﹣红色﹣﹣﹣﹣﹣紫色D.红色﹣﹣﹣﹣蓝色﹣﹣﹣﹣﹣﹣无色【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本题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来考虑.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解答】解:CO2能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CO2十H2O=H2CO3,H2CO3又是一种不稳定的酸,易分解重新放出CO2,使试液又由红色变成紫色:H2CO3=CO2↑+H2O,因此溶液的变化为紫色﹣红色﹣紫色;故选:C.【点评】通过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和受热碳酸的分解实验对比,在做题的过程中,学生很自然得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不稳定,易分解的结论,便于以后这方面的学习.此题虽简单,但考查了学生的分析能力.9.我国南海底蕴藏着丰富的锰结核﹣﹣含有锰,铁,铜等金属的矿物.已知锰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25,相对原子质量为55,则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25B.30C.55D.80【考点】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20【解答】解:因为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由题意锰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25,故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5.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并灵活运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10.2022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合作”.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净水操作中“消毒杀菌”属于化学变化B.鉴别软水和硬水可以用肥皂水C.自然界中的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后即可得到纯水D.长期饮用蒸馏水不利于人体的健康【考点】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消毒杀菌”的过程中,消毒剂把细菌等微生物杀死,据此进行分析判断.B、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根据硬水和软水的检验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自然界中的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后,仍然含有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据此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蒸馏水中不含有人体所需的矿物质,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消毒杀菌”的过程中,消毒剂把细菌等微生物杀死,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说法正确.B、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较少的硬水,故选项说法正确.C、自然界中的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后,仍然含有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得到的不是纯水,故选项说法错误.D、蒸馏水中不含有人体所需的矿物质,长期饮用蒸馏水不利于人体的健康,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水的作用、过滤的原理、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判别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二、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11.下列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A.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因为水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B.因为水分子和过氧化氢分子都是由氢氧原子构成,所以它们化学性质相同C.10mL水与1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因为分子间有间隙D.热胀冷缩是由于分子大小随温度变化而改变【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20解:A、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大量的氢分子、氧分子分别聚集成氢气、氧气,该事实说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水分子中不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故选项解释错误.B、水分子和过氧化氢分子中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故选项解释错误.C、10mL水与1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选项解释正确.D、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而不是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2.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C.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生成二氧化碳【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正确.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正确.C、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13.化学家创造出一种物质“干水”,其每个颗粒含水95%,外层是SiO2,干水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比普通清水高三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干水和干冰是同一种物质B.干水是纯净物C.用干水吸收CO2有助于减缓温室效应D.干水吸收CO2的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考点】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题目所给新信息可知,“干水”的每个颗粒内部是一颗水滴,外层是二氧化硅;据此结合所学化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即可.20【解答】解:A、干水和干冰不是同一种物质,干冰是二氧化碳,干水是水和二氧化硅的混合物.故A错误;B、“干水”,其每个颗粒含水95%,外层是SiO2,干水是水和二氧化硅的混合物..故B错误.C、干水吸收二氧化碳有助于减缓温室效应,故C正确;D、干水吸收的CO2过程中,二氧化碳和水反应能生成碳酸,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属于信息给予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从题干中提取有关物质组成和性质等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14.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A.B.C.D.【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解答】解:A中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B中含有三种物质,属于混合物;C中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D中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选:B.【点评】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这是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基础.15.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20C.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D.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考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电解水实验.【专题】元素化合物知识型.【分析】A、根据二氧化锰做催化剂进行解答;B、根据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氧气质量不断增加,当反应完毕后氧气质量不再增加为一定值进行解答;C、根据加入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而不能增加氧气的质量进行解答;D、根据水通电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进行解答.【解答】解:A、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A错误;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氧气质量不断增加,当反应完毕后氧气质量不再增加为一定值,故B正确;C、加入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而不能增加氧气的质量,应该生成氧气质量相同,故C错误;D、水通电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故D正确.故选:AC.【点评】一定要理解催化剂的概念、催化作用等等;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及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联系起来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二、非选择题(共40分)16.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哪种成分?用物质的化学式填写(1)蜡烛在空气中可以燃烧,说明空气中含有O2.(2)澄清石灰水长期露置空气中,表面出现一层白膜,说明空气中含有CO2.(3)在空气中盛有冰水的杯子外壁会出现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H2O.【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空气的成分及其各种成分的性质方面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答】解:(1)燃烧的条件是:有可燃物,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与氧气接触,所以蜡烛在空气中能燃烧,说明空气中含有氧气;故填:O2;(2)澄清石灰水液面上出现白色物质,这是因为澄清石灰水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之后形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钙的缘故,故答案为:CO2.20(3)在空气中盛有冰水的杯子外壁会出现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故填:H2O.【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空气中各种成分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7.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文字或符号表达式,并回答相关问题(1)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2+O22H2O,属于化合反应.(2)用红磷除去空气中的氧气4P+5O22P2O5.(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Fe+2O2Fe3O4.(4)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观察到的现象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文字或符号表达式Ca(OH)2+CO2=CaCO3↓+H2O.(5)有水生成的分解反应2H2O22H2O+O2↑..【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必须熟悉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必须依据客观事实、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解答】解:(1)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2)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4)澄清石灰水遇到二氧化碳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5)分解反应是一变多的反应,生成物中必须有水,所以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气的反应满足要求,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故答案为:(1)2H2+O22H2O;化合;(2)4P+5O22P2O5;(3)3Fe+2O2Fe3O4;20(4)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a(OH)2+CO2=CaCO3↓+H2O;(5)2H2O22H2O+O2↑.【点评】书写化学方程式要注意根据题目要求,写出符合题目要求的化学方程式.18.A~G是初中常见的种物质,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A、C是无色液体,B、F、G是无色气体,其中F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是黑色固体,E在纯净的B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DC,GSO2,HH2.(2)写出有关反应的符号表达式:①A→B2H2O22H2O+O2↑②B→FC+O2CO2③C→B2H2O2H2↑+O2↑.(3)写出物质F的一种用途:灭火.【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框图型推断题.【分析】根据A~G是初中常见的7种物质,根据“F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F是二氧化碳,根据“E在纯净的B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所以E是硫,B是氧气,根据图框可知:C通电会生成氧气,所以C是水,H是氢气;根据A和二氧化锰会生成水和氧气,所以A是过氧化氢溶液,氧气和D会生成二氧化碳,D是黑色固体,所以D是木炭,氧气和硫会生成二氧化硫,所以G就是二氧化硫,然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验证即可.【解答】解:(1)A~G是初中常见的7种物质,根据“F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F是二氧化碳,根据“E在纯净的B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所以E是硫,B是氧气,根据图框可知:C通电会生成氧气,所以C是水,H是氢气;根据A和二氧化锰会生成水和氧气,所以A是过氧化氢溶液,氧气和D会生成二氧化碳,D是黑色固体,所以D是木炭,氧气和硫会生成二氧化硫,所以G就是二氧化硫,经过验证,推出的各种物质均满足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正确,所以A是H2O2,D是C,G就是SO2,H是H2;(2)反应①A→B是双氧水分解生成氧气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20反应②B→F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满足化合反应多变一的条件,属于化合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2CO2;反应③是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满足分解反应一变多的条件,属于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3)根据分析可知物质F为二氧化碳,根据其性质可知其一种用途为灭火.故答案为:(1)C,SO2,H2.(2)①2H2O22H2O+O2↑;②C+O2CO2;③2H2O2H2↑+O2↑.(3)灭火.【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19.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观察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氧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有6个电子.镁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易失(填“得”或“失”)电子.(2)氯化钠由Na+、Cl﹣(写离子符号)构成.(3)1~18的元素有规律地排成三行、八列,请回答:①处于同一横行的元素,各原子结构的共同之处是电子层数相同;②同一族(竖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则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D(填字母序号).A.C和NeB.Be和HeC.Al和SiD.F和Cl.【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微观粒子模拟图型;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来分析解答;(2)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3)根据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分析解答.【解答】解:(1)氧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有6个电子,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在化学变化中易失去电子达到稳定结构;(2)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20(3)①处于同一横行的元素,各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②F和Cl在同一族化学性质相似;答案:(1)2;6;失;(2)Na+;Cl﹣;(3)电子层数相同;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20.许多金属氧化物对氯酸钾的分解有催化作用.分别用下列金属氧化物作催化剂,氯酸钾开始反应和反应剧烈时的温度如下表所示:温度℃氧化物反应程度Fe2O3Al2O3CuOMgO开始反应470515305490剧烈反应490540350545(1)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如果不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最好选用C(填序号)A.三氧化二铁B.氧化铝C.氧化铜D.氧化镁(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与A的实验装置相同.A.高锰酸钾制氧气B.双氧水制氧气(3)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是氯酸钾氯化钾+氧气(或2KClO32KCl+3O2↑).(4)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时,忘记加入二氧化锰,其结果是B.A.不产生氧气B.生成氧气速度慢C.产生氧气的总质量减少D.没有氯化钾生成(5)实验室用15克氯酸钾和5克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加热一段时间后,试管内剩余固体18克,则剩余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5g.【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实验性简答题;分析比较法;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空气与水.【分析】(1)催化剂的本质:“一变两不变”;催化剂的作用是使反应速率改变,在该反应中,也可以说是使产生氧气时的温度降低,可以据此分析;(2)氯酸钾分解制取氧气应该加热,可以据此判断;(3)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分解产生氯化钾和氧气,可以据此分析;(4)氧化锰只是加快了氯酸钾的分解速率,并不能改变氧气的质量,可以据此分析并完成解答;(5)二氧化锰充当催化剂,根据催化剂的定义进行分析即可.【解答】解:(1)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氧化铜作催化剂所用的温度较低,所需温度越低,越易操作.故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如果不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最好选用CuO.故选C.(2)氯酸钾分解制取氧气应该加热,所以应该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方法相同,故选A;(3)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分解产生氯化钾和氧气,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氯酸钾氯化钾+氧气;符号表达式为:2KClO32KCl+3O2↑;20(4)二氧化锰只是加快了氯酸钾的分解速率,并不能改变氧气的质量,所以忘记加入二氧化锰只会使生成氧气速度变慢,故选B;(5)二氧化锰充当催化剂,根据催化剂的定义可以知道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二氧化锰的质量仍然为5g.故答案为:(1)C.(2)A;(3)氯酸钾氯化钾+氧气(或2KClO32KCl+3O2↑);(4)B;(5)5g.【点评】掌握催化剂的本质:“一变两不变”,改变反应速率;而物质的化学性质和质量不变,可以重复利用,实验反应装置要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取,21.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标号①②的仪器名称:①长颈漏斗,②水槽.(2)我们已经学过实验室制取O2、CO2两种气体的反应原理、制备与收集方法,请你归纳出实验室制备这两种气体的共同点CD(填序号).A.需要加热B.需用催化剂C.没有气体参加反应D.生成的气体只有一种(3)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发生装置A(填序号),实验前需对该装置进行的改进是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目的是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或KMnO4K2MnO4+MnO2+O2↑;若用装置B制备二氧化碳,反应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碳酸钙+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或CaCO3+2HCl=CaCl2+H2O+CO2↑;若用D装置收集一瓶氧气,则如何检验是否集满氧气?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集满氧气.(4)已知NH3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通过下列反应制得NH3:2NH4Cl(固)+Ca(OH)2(固)CaCl2+2NH3↑+2H2O实验室制取氨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收集装置是E(填序号).【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进行分析;(2)根据实验室可以用氯酸钾、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溶液等物质制取氧气;实验室通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不需要加热,大理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20(3)根据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试管口应该放一团棉花,防止加热过程中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水小进行分析;(4)根据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进行分析.【解答】解:(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可知:①长颈漏斗,②水槽;(2)通过分析可知,实验室制取这两种气体反应的共同点是:没有气体参加,生成的气体只有一种,故选:CD;(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所以可选用发生装置A,试管口应该放一团棉花,防止加热过程中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或KMnO4K2MnO4+MnO2+O2↑,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碳酸钙+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或CaCO3+2HCl=CaCl2+H2O+CO2↑,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水小,所以用D装置收集一瓶氧气,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集满氧气;(4)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所以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收集装置是E.故答案为:(1)长颈漏斗,②水槽;(2)CD;(3)A,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加热过程中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或KMnO4K2MnO4+MnO2+O2↑,碳酸钙+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或CaCO3+2HCl=CaCl2+H2O+CO2↑,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集满氧气;(4)A,E.【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探究,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20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福建省福州市2022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段考试卷(含解析) 沪教版
江苏省苏州市立达学校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段考试题第1_5章含解析沪教版
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济川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学期12月段考试题含解析沪教版
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济川中学2022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10月份段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实验学校2022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沪教版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沪教版
江苏省常州市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沪教版
江苏省南京市九年级化学上学期调研试题含解析沪教版
江苏省泰州市口岸实验学校八年级物理第一次阶段测试试题无答案苏科版
江苏省泰州市口岸实验学校九年级语文上学期阶段测试卷苏教版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初中 - 化学
发布时间:2022-08-25 10:10:57
页数:20
价格:¥3
大小:398.29 KB
文章作者:U-336598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