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实验学校2022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沪教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9

2/29

剩余2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2022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实验学校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1.某科学家在一次化学论坛会上提出“化学不是问题,化学解决问题”的观点,则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A.利用化学合成药物,抑制细菌和病毒,保障人体健康B.利用化学开发新材料,改善人类生存条件C.利用化学保护环境,使人类生活得更美好D.化学是万能的,能解决世界上所有的问题2.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3.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计算),其中“a”代表的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4.法拉第曾以《蜡烛的故事》为题为青少年连续开展了多次报告.下列列举了报告中涉及的问题及对问题的回答,其中“对问题的回答”属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是()选项问题对问题的回答A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主要成分是烛油蒸气B火焰为什么向上?热气流上升,形成对流C火焰明亮的原因是什么?与火焰中有碳颗粒有关,碳颗粒会影响火焰明亮程度D火焰不同部位温度高低如何比较?用一张纸在火焰中心一掠,观察纸上留下的火痕特点A.AB.BC.CD.D5.下列对催化剂的描述正确的是()A.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B.某些化学反应可以有不同的催化剂C.只有分解反应才需要催化剂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性质和质量都不变29\n6.下列有关玻璃导气管的使用图示正确的是(省略夹持和加热装置)()A.用排水法集气B.向上排空气法集气C.用高锰酸钾制氧气D.检验二氧化碳7.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的所有杂质B.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的健康不利C.日常生活中的水大多是混合物D.淡化海水可解决淡水紧缺问题8.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实验现象不明显,原因可能是收集本实验所用氧气过程中()A.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氧气B.将满氧气的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C.收集满氧气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移出水槽D.收集氧气时,观察到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开始收集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29\n点燃酒精灯B.氧气验满C.液体加热D.量9.5mL液体10.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加热前,将集气瓶注满水,用玻璃片盖着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B.先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再开始加热C.收集O2后,将集气瓶移出水槽,然后盖上玻璃片D.停止加热时,先熄灭酒精灯,再移出导气管1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时要注意观察实验现象,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烟雾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耀眼白光C.铜绿受热分解产生氧化铜D.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12.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图所示,关于三个反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29\nA.都是化合反应B.生成物都是氧化物C.都需要点燃D.都是非金属和氧气反应13.实验室制取CO2的有关操作如下图,不正确的是()A.检查气密性B.制气C.收集D.验满14.下列物质的性质与所对应的用途没有关系的是()A.氧气助燃﹣﹣焊接金属B.稀有气体的性质稳定﹣﹣作保护气C.红磷燃烧产生白烟﹣﹣制作烟幕弹D.液氮温度低﹣﹣保护粮食瓜果29\n15.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ABCD实验装置硫在氧气中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排水法收集氧气解释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O2体积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融熔物,防止集气瓶炸裂集气瓶中的水:水先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后便于观察O2何时收集满A.AB.BC.CD.D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错选不得分,少选一个得1分,本题包括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16.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A.水银B.液氧C.冰水混合物D.石灰石17.下列描述属于氧气化学性质的是()A.液态氧可用作发射火箭的助燃剂B.通过低温加压,可使氧气液化成淡蓝色的液体C.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D.氧气是一种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氧化许多物质18.下列关于氧气和二氧化碳两种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没有毒性,但不能供给呼吸B.氧气能支持燃烧,是一种可燃性气体C.二氧化碳气体可用于人工降雨D.在实验室中两种气体可以用相同的装置制取19.如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说明CO2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A.①变红,③不变红B.④变红,③不变红C.①、④变红,②、③不变红D.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29\n20.下列操作中不能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的是()A.B.C.D.三、(包括4小题,共21分)21.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1)蜡烛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大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______;(2)长期放置在空气中澄清石灰水表面有一层白色固体:__________;(3)冷藏过的汽水,放在桌上一段时间,瓶壁上有一层水珠:__________;(4)可用来生产氮肥的是:__________;大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______.22.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并指明①②所属反应的基本类型:①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②水通电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③红磷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④加热碳酸氢铵:__________.23.从a、量筒b、蒸发皿c、分液漏斗d、玻璃棒四种仪器中各选一个序号填空:(1)用于浓缩溶液的是__________;(2)用于测量液体体积的是__________;(3)用于控制溶液的是__________;(4)用于控制液体流速的__________.24.下表是小华对自己吸入的气体进行探究的结果(体积分数).气体吸入气体呼出气体X78.25%74.88%Y21.05%15.26%CO20.04%3.68%H2O0.66%6.18%(1)请你判断:X是__________,Y是__________.(2)请你回答:因参加新陈代谢而被人体吸收的是__________.(3)请你证明:呼出气体中含有水蒸气.你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4)请你分析:X气体在呼吸过程中没有参与化学反应,但呼出气体中体积分数却减少了,原因是:__________.四、(包括2小题,共18分)25.如图所示,点燃两只蜡烛.沿烧杯壁向烧杯内倾倒二氧化碳.29\n(1)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2)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二氧化碳的两条性质: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3)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窑、山洞等,要先做__________实验.(4)固体CO2叫__________,主要用于人工降雨.(5)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要求发达国家限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控制日趋严重的温室效应.为了减缓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以下建议可行的是(填序号)__________A.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等新能源;B.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C.减少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的使用.26.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1)如图所示的自制净水器中的__________物质,可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2)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长期饮用硬水可能会引起体内结石,如用硬水洗涤衣物,既浪费肥皂又洗不干净,时间长了还会使衣物变硬.通过化学学习,我们知道可用__________来区分该水属于硬水还是软水;生活中要降低水的硬度,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3)“中水”是指生活污水处理后,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可在一定范围内再次使用的非饮用水.根据你了解水的净化方法,写出将生活污水净化处理成“中水”的过程中,常采用的两种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利用“中水”的实际意义是__________.(4)下列做法不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有__________.A.工业废水直接排放B.工业废气处理后排放C.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D.大量使用化肥、农药(5)能确认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实验是__________.A.水的电解B.水的蒸发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D.水的净化(6)水通电分解生成最理想的能源﹣﹣氢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电解一定量的水,当其中一个电极产生5mL气体时,另一电极产生的气体体积可能是__________mL.(7)写出一种日常生活中的节水举措__________.29\n五、(包括2小题,共22分)27.(14分)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气体:(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_;(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填序号),其化学反应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3)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填标号),其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用排水法收集时停止实验的正确操作步骤是先__________后__________,其理由是防止水槽的水倒流使试管破裂.实验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你认为产生该现象的可能的操作原因是__________;(4)能用E装置收集的气体,必须具备的性质是__________.如果用E装置收集氧气,判断瓶中已充满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5)用F所示装置可以研究二氧化碳的相关性质.①在不打开装置的情况下,__________即可产生二氧化碳.Y型管Ⅱ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②不改换实验仪器,将上述实验进行修改,即可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修改方法是__________.28.某课外小组的同学讲玻璃罩内充满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如图A所示,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后,该小组同学用注射器从a处抽取气体,测定玻璃罩内气体的成分及其含量.[查阅资料]①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气体,放出氧气.②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性质相似,其水溶液都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且没有气体物质生成.[实验一]检验玻璃罩内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气体?29\n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抽取适量气体,注入__________中__________玻璃罩内含有二氧化碳[实验二]采用两种方法测定玻璃罩内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方法1:用如图B所示的装置测量气体中氧气的含量.(1)实验前要对该装置的气密性进行检查,小明设计了一种方法,请你帮助他完成:打开止水夹,把导管末端浸没在水中,__________,若导管内水柱上升且一段时间不下降,则装置气密性良好;(2)将抽取出的气体用排水法收集到150mL的集气瓶中,关闭止水夹,点燃红磷;(3)待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弹簧夹,烧杯中的液体进入集气瓶中,体积约为125mL.该方法所测得氧气占气体总体积的__________%.方法2:用如图C所示的装置测量气体中氧气的含量.(1)抽取150mL的气体,缓缓地从b处通入装置中;(2)实验结束后,c处气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集气瓶中排出液体的体积约为75mL.该方法所测得氧气约占气体总体积的__________%.[实验反思]通过对比,该小组同学发现,两种方法所得实验结果差距较大,其中实验结果更准确的是__________(填写“方法1”或“方法2”),另一实验方法中不合理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29\n2022-2022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实验学校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1.某科学家在一次化学论坛会上提出“化学不是问题,化学解决问题”的观点,则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A.利用化学合成药物,抑制细菌和病毒,保障人体健康B.利用化学开发新材料,改善人类生存条件C.利用化学保护环境,使人类生活得更美好D.化学是万能的,能解决世界上所有的问题【考点】化学的研究领域.【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利用化学合成药物,抑制细菌和病毒,保障人体健康;利用化学开发新材料,改善人类生存条件;利用化学保护环境,使人类生活得更美好.都是正确的.【解答】解:A、利用化学合成药物,抑制细菌和病毒,保障人体健康,如青霉素可以消炎杀菌,故A正确;B、利用化学开发新材料,改善人类生存条件,如飞机、汽车的各种制作材料,都是利用化学技术开发的新能源,故B正确;C、利用化学保护环境,使人类生活得更美好,如化学技术治理水污染,故C正确;D、化学是万能的,能解决世界上所有的问题,是错误的.故选D【点评】化学可以改变人类的生存条件,同时它的一些负面影响,给人类带来了灾难,我们人类应珍惜自己的生存环境.2.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植物秸秆燃烧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B、蜡烛燃烧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C、铁杵磨成针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燃放烟花爆竹能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3.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计算),其中“a”代表的是()29\n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由图可知,a占的体积分数最大,是氮气.故选B.【点评】本题很简单,熟练掌握空气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即可轻松正确解答本题.4.法拉第曾以《蜡烛的故事》为题为青少年连续开展了多次报告.下列列举了报告中涉及的问题及对问题的回答,其中“对问题的回答”属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是()选项问题对问题的回答A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主要成分是烛油蒸气B火焰为什么向上?热气流上升,形成对流C火焰明亮的原因是什么?与火焰中有碳颗粒有关,碳颗粒会影响火焰明亮程度D火焰不同部位温度高低如何比较?用一张纸在火焰中心一掠,观察纸上留下的火痕特点A.AB.BC.CD.D【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专题】科学探究.【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解答】解:A、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属于结论;B、火焰为什么向上?属于解释原因;C、与火焰中有碳颗粒有关,碳颗粒会影响火焰明亮程度,属于实验现象分析;D、用一张纸在火焰中心一掠,观察纸上留下的火痕特点属于设计的实验方案.故选D.【点评】解决此题要知道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等.5.下列对催化剂的描述正确的是()A.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B.某些化学反应可以有不同的催化剂C.只有分解反应才需要催化剂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性质和质量都不变【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29\n【专题】空气与水.【分析】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催化剂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变二不变”,一变是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二不变是指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解答】解:A、并不是任何反应都需要催化剂,如高锰酸钾分解制取氧气等,故A错误;B、有的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如双氧水分解制取氧气,可以用二氧化锰、氧化铜等,故B正确;C、需要催化剂的不一定是分解反应,故C错误;D、催化剂的作用是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不能改变生成物的总质量,本身化学性质及质量不会改变,故D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对催化剂特点的理解,解题时只要把握催化剂的特点是只改变反应的速度,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的特性即可.还使学生明白有的反应需用催化剂,有些化学反应不需要催化剂.6.下列有关玻璃导气管的使用图示正确的是(省略夹持和加热装置)()A.用排水法集气B.向上排空气法集气C.用高锰酸钾制氧气D.检验二氧化碳【考点】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氧气的制取装置;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用排水法集气应导管应伸入集气瓶口;B.向上排空气法集气导管应深入集气瓶底部;C.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导管伸入试管内要短一些;D.检验二氧化碳导管伸入液体内部.【解答】解:A.用排水法集气应导管应伸入集气瓶口,便于水的排出,故A错误;29\nB.向上排空气法集气导管应深入集气瓶底部,便于把空气排净,故B错误;C.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导管伸入试管内要短一些,有利于气体排出,故C错误;D.检验二氧化碳导管伸入液体内部,使反应更充分,故D正确.答案: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部分实验的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7.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的所有杂质B.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的健康不利C.日常生活中的水大多是混合物D.淡化海水可解决淡水紧缺问题【考点】硬水与软水;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空气与水.【分析】过滤可以把不溶于水的物质除去;硬水和软水都不利于身体健康;天然水都属于混合物;淡化海水是解决淡水紧缺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解答】解:A、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的不溶性杂质,不能除去溶于水的物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的健康不利,该选项说法正确;C、日常生活中的水大多含有杂质,因此大多是混合物,该选项说法正确;D、淡化海水可解决淡水紧缺问题,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要学好化学知识,为生产、生活服务.8.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实验现象不明显,原因可能是收集本实验所用氧气过程中()A.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氧气B.将满氧气的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C.收集满氧气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移出水槽D.收集氧气时,观察到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开始收集【考点】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氧气的收集方法.【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从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氧气,会导致收集不到氧气去分析解答;B、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将满氧气的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不会造成氧气的流失去分析解答;C、从收集满氧气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移出水槽,防止了在把集气瓶拿去水面时,造成氧气的流失去分析解答;D、从收集氧气时,由于刚开始冒出的是空气,只有观察到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此时产生的是氧气,才能开始收集,这样收集到的氧气比较纯净去分析解答.29\n【解答】解:A、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氧气,会导致收集不到氧气,则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由于集气瓶中氧气很少,所以实验现象不明显,故A正确;B、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将满氧气的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是正确的操作,不会造成氧气的流失,则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实验现象应明显,故B错误;C、收集满氧气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移出水槽,是正确的操作,不会造成氧气的流失,则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实验现象应明显,故C错误;D、收集氧气时,由于刚开始冒出的是空气,只有观察到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才能开始收集,这样收集到的氧气比较纯净,是正确的操作,则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实验现象应明显,故D错误.故答案为:A.【点评】收集氧气时,由于刚开始冒出的是空气,只有观察到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才能开始收集.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氧气验满C.液体加热D.量9.5mL液体【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分析】运用酒精灯的使用、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两个基本操作和氧气验满方法和量筒规格的选择选出答案.【解答】A、绝对禁止酒精灯之间对燃,A不对.B、氧气验满带火星的木条要平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内,B不对.C、液体加热要与桌面呈大约45°角,由图知C对.D、量筒规格要与所量取的液体体积相近,不能相差太多,应用10ml的量筒,故D不对.29\n故选C【点评】本题对酒精灯的使用、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两个基本操作和氧气验满方法和量筒规格的选择进行了考查,注重了识图能力和实验能力的培养.10.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加热前,将集气瓶注满水,用玻璃片盖着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B.先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再开始加热C.收集O2后,将集气瓶移出水槽,然后盖上玻璃片D.停止加热时,先熄灭酒精灯,再移出导气管【考点】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A、根据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收集氧气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加热前,将集气瓶注满水,用玻璃片盖着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故A正确;B、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气泡均匀连续地放出时,才开始收集氧气,不能先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再开始加热,故B错误;C、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后,用玻璃片将瓶盖好后,移出水面正放在桌子上,故C错误;D、氧气收集完毕,如果先将酒精灯熄灭,则试管内压强变小,水会沿导管倒流进试管,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时的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1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时要注意观察实验现象,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烟雾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耀眼白光C.铜绿受热分解产生氧化铜D.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盐的化学性质.【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29\nC、根据铜绿受热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故选项说法正确.C、铜绿受热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铜绿受热分解产生氧化铜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盐的化学性质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实验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12.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图所示,关于三个反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都是化合反应B.生成物都是氧化物C.都需要点燃D.都是非金属和氧气反应【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化合反应及其应用.【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硫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硫,磷和氧气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铁和氧气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据反应特点和生成物的组成、反应条件,及物质的分类分析即可解答.【解答】解:硫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硫,磷和氧气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铁和氧气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A、由反应原理可知:三个反应都是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正确;B、二氧化硫、五氧化二磷、四氧化三铁均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正确;C、三个反应的条件都是点燃,正确;D、硫和氧气、碳和氧气反应均是非金属和氧气的反应,铁和氧气反应是金属和氧气的反应,故错误;故选:D.【点评】了解碳、硫、铁燃烧的反应原理,物质的分类,反应类型等即可顺利解答.13.实验室制取CO2的有关操作如下图,不正确的是()A.29\n检查气密性B.制气C.收集D.验满【考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A、要熟悉各种仪器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B、实验室通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大理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通常情况下,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C、根据根据气体的密度可以选择收集的方法;D、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解答】解:A、检查装置气密性时,拉动注射器时,如果长颈漏斗末端产生气泡,说明装置不漏气,反之则漏气,该选项正确;B、实验室不能用稀硫酸和大理石制取CO2,因为产物CaSO4是微溶物,会附着在大理石表面,阻止了反应的进一步进行,该选项不正确;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进气导管应该接近集气瓶底部,该选项正确;D、因为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可以用燃烧的木条验满,该选项正确.故选:B.【点评】实验是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得出科学结论的前提条件之一,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得出正确的结论奠定基础.14.下列物质的性质与所对应的用途没有关系的是()A.氧气助燃﹣﹣焊接金属B.稀有气体的性质稳定﹣﹣作保护气C.红磷燃烧产生白烟﹣﹣制作烟幕弹D.液氮温度低﹣﹣保护粮食瓜果【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29\n【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分析回答.【解答】解:A、由于氧气有助燃性,乙炔等可燃性的气体跟氧气发生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可用来切割焊接金属.故A不符合题意.B、作保护气的气体化学性质必须稳定,因为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可做保护气.故B不符合题意.C、由于红磷燃烧产生白烟.所以,红磷可制作烟幕弹.故C不符合题意.D、由于氮气具有稳定性可用于保护粮食瓜果,与液氮温度低无关.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物质的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在判断物质的用途时,首先要考虑物质相关的性质,所以掌握物质的性质以及性质和用途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5.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ABCD实验装置硫在氧气中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排水法收集氧气解释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O2体积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融熔物,防止集气瓶炸裂集气瓶中的水:水先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后便于观察O2何时收集满A.AB.BC.CD.D【考点】水的性质和应用;空气组成的测定;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收集方法.【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集气瓶中的水的主要作用是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防止污染环境;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量筒中的水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水的体积变化得到氧气的体积;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水的主要作用是防止炸裂集气瓶;D、收集氢气实验,集气瓶中的水的主要作用是把集气瓶中的空气排出.【解答】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集气瓶中的水的主要作用是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防止污染环境,故A正确;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量筒中的水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水的体积变化得到氧气的体积,故B错误;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水的主要作用是防止炸裂集气瓶,故C错误;D、收集氢气实验,集气瓶中的水的主要作用是把集气瓶中的空气排出,故D错误.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水在各种实验中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29\n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错选不得分,少选一个得1分,本题包括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16.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A.水银B.液氧C.冰水混合物D.石灰石【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纯净物是指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指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水银是化学式是Hg,只有一种物质,所以它是纯净物;故本选项错误;B、液氧是氧气的液态形式,它的化学式为O2,只有一种物质,微观上只有氧分子,则为纯净物,故本选项错误;C、冰水混合物的成分是水,水的化学式为H2O,只有一种物质,微观上只有水分子,则为纯净物,故本选项错误;D、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还含有一些其它物质,属于混合物.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分类,解答时要分析物质的组成,如果只有一种物质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就属于混合物.17.下列描述属于氧气化学性质的是()A.液态氧可用作发射火箭的助燃剂B.通过低温加压,可使氧气液化成淡蓝色的液体C.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D.氧气是一种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氧化许多物质【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一般包括可燃性、氧化性、稳定性、还原性等,可以据此进行解答.【解答】解:A、液态氧可用作发射火箭的助燃剂,属于氧气的用途,故A错误;B、通过低温加压,可使氧气液化成淡蓝色的液体,属于物理性质,故B错误;C、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属于氧气的物理性质,故C错误;D、氧气是一种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氧化许多物质,属于氧气化学性质,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氧气的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氧气的性质进行.要求同学们加强对物质性质的掌握,以便灵活应用.18.下列关于氧气和二氧化碳两种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没有毒性,但不能供给呼吸B.氧气能支持燃烧,是一种可燃性气体C.二氧化碳气体可用于人工降雨D.在实验室中两种气体可以用相同的装置制取【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制取装置;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用途.【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29\n【分析】A、根据二氧化碳本身没有毒性,不能供给呼吸,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氧气能支持燃烧,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固态的二氧化碳(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于人工降雨,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二氧化碳本身没有毒性,不能供给呼吸,故选项说法正确.B、氧气能支持燃烧,但不具有可燃性,不是一种可燃性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C、固态的二氧化碳(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于人工降雨,二氧化碳气体不能用于人工降雨,故选项说法错误.D、实验室制取氧气可采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制取二氧化碳可采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均属于固液常温型,可以用相同的装置制取,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与用途、氧气的化学性质(能支持燃烧)、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9.如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说明CO2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A.①变红,③不变红B.④变红,③不变红C.①、④变红,②、③不变红D.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解答.【解答】解:通二氧化碳,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②③都不变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色,通二氧化碳,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都变红,说明二氧化碳和水发生了化学反应.并且④比①先变红,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故选:D【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20.下列操作中不能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的是()A.B.C.D.【考点】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专题】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29\n【分析】装置气密性检验的原理是:通过气体发生器与液体构成封闭体系,依据改变体系内压强时产生的现象(如气泡的生成、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装置气密性的好坏;一般用到的方法有:空气热胀冷缩法、注水法、抽气或压气法等;据此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该装置未构成封闭体系,即右边的导管与大气相通;无论该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当用针筒向广口瓶内打气时长导管口都有气泡产生,不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故选项正确.B、该选项用的是空气热胀冷缩法,原理为:用手掌紧握试管壁,若烧杯内有气泡产生,松手后导管下端口上升一段水柱,则证明气密性良好,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故选项错误.C、该选项用的是压气法,原理为:用针筒向广口瓶内打气时广口瓶中气体压强增大,长颈漏斗的管中被压入一段水柱,则证明气密性良好,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故选项错误.D、该选项用的是注水法,原理为:向长颈漏斗中注水,直到长颈漏斗中的液面高于集气瓶中的液面,且两者液面差不再改变,就证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是常考的实验题,也是一个难点,掌握检验装置气密性时可以通过改变体系内的压强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三、(包括4小题,共21分)21.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1)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氧气,大约占空气总体积的21%;(2)长期放置在空气中澄清石灰水表面有一层白色固体:二氧化碳;(3)冷藏过的汽水,放在桌上一段时间,瓶壁上有一层水珠:水蒸气;(4)可用来生产氮肥的是:氮气;大约占空气总体积的78%.【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氮气、氧气、水蒸气、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以及空气中体积分数来回答本题.【解答】解:(1)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是因为有氧气,大约占空气总体积的21%;(2)长期放置在空气中澄清石灰水表面有一层白色固体是因为有二氧化碳;(3)冷藏过的汽水,放在桌上一段时间,瓶壁上有一层水珠,是因为有水蒸气;(4)可用来生产氮肥的是氮气;大约占空气总体积的78%.故答案为:(1)氧气;21%;(2)二氧化碳;(3)水蒸气;(4)氮气;78%.【点评】通过做本题知道氧气具有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的作用;水蒸气遇冷能凝结成小水滴;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2.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并指明①②所属反应的基本类型:①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3Fe+2O2Fe3O4;(化合反应)②水通电分解:2H2O2H2↑+O2↑;(分解反应)29\n③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5O22P2O5;④加热碳酸氢铵:NH4HCO3NH3↑+H2O+CO2↑.【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元素与化合物;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写、配、注、等)进行书写;再根据反应特征确定反应类型.【解答】解:①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②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③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④碳酸氢铵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HCO3NH3↑+H2O+CO2↑.故答案为:①3Fe+2O2Fe3O4;化合反应;②2H2O2H2↑+O2↑;分解反应;③4P+5O22P2O5;④NH4HCO3NH3↑+H2O+CO2↑.【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判定反应类型的能力,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写、配、注、等)、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特征即可正确解答本题.23.从a、量筒b、蒸发皿c、分液漏斗d、玻璃棒四种仪器中各选一个序号填空:(1)用于浓缩溶液的是b;(2)用于测量液体体积的是a;(3)用于控制溶液的是d;(4)用于控制液体流速的c.【考点】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常见仪器的作用和用途来回答本题,要熟记它们的性质和用途.【解答】解:(1)蒸发皿是用来蒸发溶液中的溶剂,使固体与液体分离的操作,属于浓缩溶液;(2)量筒只用来量取液体体积;29\n(3)玻璃棒的作用有溶解或蒸发时搅拌,过滤和转移液体时引流,测溶液酸碱性时蘸取液体.(4)分液漏斗中含有开关,可以通过开关控制液体流速;故答案为:(1)b;(2)a;(3)d;(4)c.【点评】要熟记常见仪器的名称、性质和用途,不要在做实验时进行错误操作.造成不必要的安全事故.24.下表是小华对自己吸入的气体进行探究的结果(体积分数).气体吸入气体呼出气体X78.25%74.88%Y21.05%15.26%CO20.04%3.68%H2O0.66%6.18%(1)请你判断:X是氮气,Y是氧气.(2)请你回答:因参加新陈代谢而被人体吸收的是氧气.(3)请你证明:呼出气体中含有水蒸气.你的实验方法是:向干燥的玻璃片上吹气,玻璃片上有水珠或水雾生成.(4)请你分析:X气体在呼吸过程中没有参与化学反应,但呼出气体中体积分数却减少了,原因是:氮气的含量比例减少主要是由于CO2和水蒸气等气体的含量增加引起的.【考点】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专题】化学与生活健康;空气与水.【分析】(1)根据空气中氮气约占空气成分的五分之四,氧气五分之一分析;(2)观察图表看减少的物质,并根据实际的新陈代谢考虑;(3)可以用向干燥的玻璃片吹气的方法验证;(4)空气经呼吸作用后二氧化碳与水蒸气的含量会升高.【解答】解:(1)根据空气中气体的含量结合表中提供的数据可以看出,x是氮气,y是氧气.故答案为:氮气;氧气;(2)根据人体新陈代谢需要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以及图表中呼出气体中减少的是二氧化碳,可知因参加新陈代谢而被人体吸收的是氧气;故答案为:氧气;(3)要证明呼出气体中含有水蒸气,可向干燥的玻璃片上吹气,玻璃片上有水珠或水雾生成,证明呼出气体中水蒸气.故答案为:向干燥的玻璃片上吹气,玻璃片上有水珠或水雾生成;(4)空气经呼吸后会使空气内的二氧化碳及水蒸气含量升高,相对而言氮气的含量会降低.故答案为:氮气的含量比例减少主要是由于CO2和水蒸气等气体的含量增加引起的.【点评】此题是对呼吸作用前后气体成分变化的考查,重点是抓住呼吸作用会使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即可.29\n四、(包括2小题,共18分)25.如图所示,点燃两只蜡烛.沿烧杯壁向烧杯内倾倒二氧化碳.(1)观察到的现象为下层的蜡烛火焰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2)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二氧化碳的两条性质:①密度比空气的大②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3)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窑、山洞等,要先做灯火实验.(4)固体CO2叫干冰,主要用于人工降雨.(5)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要求发达国家限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控制日趋严重的温室效应.为了减缓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以下建议可行的是(填序号)ABCA.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等新能源;B.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C.减少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的使用.【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的用途;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1)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据此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实验现象分析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即可.(3)根据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即可.(4)固体二氧化碳叫干冰;(5)根据减缓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的措施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1)沿烧杯壁向烧杯内倾倒二氧化碳,可观察到的现象是:下层的蜡烛火焰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2)蜡烛熄灭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下层的蜡烛火焰先熄灭,上层的蜡烛火焰后熄灭,说明了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3)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支持燃烧,不供给呼吸,久未开启的菜窑、山洞内可能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因此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窑、山洞等,要先做灯火实验.(4)二氧化碳叫干冰,升华吸热,主要用于人工降雨;(5)A、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等新能源,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减缓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B、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使降低空气里二氧化碳含量,减缓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C、减少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的使用,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减缓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故答案为:(1)下层的蜡烛火焰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2)密度比空气的大;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3)灯火;(4)干冰;(5)ABC.29\n【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减缓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的措施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26.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1)如图所示的自制净水器中的活性炭物质,可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2)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长期饮用硬水可能会引起体内结石,如用硬水洗涤衣物,既浪费肥皂又洗不干净,时间长了还会使衣物变硬.通过化学学习,我们知道可用肥皂水来区分该水属于硬水还是软水;生活中要降低水的硬度,可采用的方法是煮沸.(3)“中水”是指生活污水处理后,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可在一定范围内再次使用的非饮用水.根据你了解水的净化方法,写出将生活污水净化处理成“中水”的过程中,常采用的两种方法过滤、吸附.利用“中水”的实际意义是节约水资源.(4)下列做法不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有BC.A.工业废水直接排放B.工业废气处理后排放C.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D.大量使用化肥、农药(5)能确认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实验是AC.A.水的电解B.水的蒸发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D.水的净化(6)水通电分解生成最理想的能源﹣﹣氢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水氢气+氧气;电解一定量的水,当其中一个电极产生5mL气体时,另一电极产生的气体体积可能是2.5或10mL.(7)写出一种日常生活中的节水举措随手关龙头.【考点】水的净化;电解水实验;硬水与软水;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专题】空气与水.【分析】(1)根据净化水的要求: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推断所使用的净水剂;(2)根据硬水、软水的不同,判断区分硬水与软水所需的试剂及降低水的硬度可采用的方法;(3)在净化水的方法中,蒸馏可以得到比较纯净的水;沉淀、过滤可以除去不溶于水的物质;吸附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4)根据常见的水体污染的途径进行分析判断;(5)氢气的燃烧实验和水的电解实验都能证明水的元素组成;(6)根据电解水的现象和结论分析判断;(7)国的水资源比较短缺,我们应该节约用水.29\n【解答】解:(1)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可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2)硬水中含有较多钙、镁离子,会影响肥皂的起泡,在对水加热煮沸时,水中钙、镁离子会形成沉淀而降低水中离子含量;因此,通常使用肥皂水区分水的软硬,而通过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3)中水是可在一定范围内再次使用的非饮用水,可见没有消毒和蒸馏,污水只要通过过滤和吸附两种方法就能得到中水,中水的利用能节约水资源;(4)A.工业废水直接排放,能造成水的污染;B.工业废气处理后排放,可有效地降低大气污染;C.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能防止水体的污染;D.大量使用化肥、农药,能造成水的污染.(5)A、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A正确;B、水的蒸发是物理变化,无法证明水的元素组成,故B错误;C、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C正确;D、水的净化是除去水中含有的杂质,不能说明水的元素组成,故D错误;(6)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水氢气+氧气;电解一定量的水,当其中一个电极产生5mL气体时,如果该电极是正极,则另一电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是10mL;如果该电极是负极,则另一电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是2.5mL.(7)我国是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我们应该做到随手关水,一水多用,比如洗菜的水可以浇花等.故答案为:随手关龙头.故答案为:(1)活性炭;(2)肥皂水;煮沸;(3)过滤、吸附;节约水资源;(4)BC;(5)AC;(6)水氢气+氧气;2.5或10;(7)随手关龙头.【点评】了解水的污染、掌握水的净化常用的操作方法及净水原理,这是解决问题所需具备的基础.五、(包括2小题,共22分)27.(14分)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气体:(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酒精灯、b铁架台;29\n(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BE(填序号),其化学反应符号表达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3)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A(填标号),其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2KMnO4K2MnO4+MnO2+O2↑.用排水法收集时停止实验的正确操作步骤是先将导管撤离水槽后熄灭酒精灯,其理由是防止水槽的水倒流使试管破裂.实验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你认为产生该现象的可能的操作原因是试管内导管口未塞一团棉花;(4)能用E装置收集的气体,必须具备的性质是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反应.如果用E装置收集氧气,判断瓶中已充满氧气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瓶口处,若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证明氧气已集满;(5)用F所示装置可以研究二氧化碳的相关性质.①在不打开装置的情况下,将Y型管I向右倾斜,使稀硫酸流入碳酸钠中,再恢复至图示装置的角度即可产生二氧化碳.Y型管Ⅱ中的现象是湿润的紫色石蕊滤纸条变红,干燥的紫色石蕊滤纸条不变色.②不改换实验仪器,将上述实验进行修改,即可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修改方法是分别在Y型管管口和底部放置湿润紫色石蕊滤纸条.【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氧气的检验和验满;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实验设计题;实验探究和数据处理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1)熟练掌握化学常见的仪器及用途;(2)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根据密度和溶解性选择收集装置;并写出相应的表达式;(3)据发生装置的方法结合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实验注意事项分析解答;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具有不需加热,节约资源,操作简便的优点;(4)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反应;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于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复燃进行判断;(5))①二氧化碳可与湿润的石蕊滤纸条中的水发生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可使石蕊变红,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红;②要证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改变装置,可分别在Y型管管口和底部放置湿润紫色石蕊滤纸条进行实验,观察现象.【解答】解:(1)a是集气瓶;(2)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的特点是固液常温型,故选择的发生装置是B,因为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故采用的收集装置是D(向上排空气法);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3)用高锰酸钾制氧气需选择加热装置,故选A,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是:2KMnO4K2MnO4+MnO2+O2↑;加热高锰酸钾时,用排水法收集时停止实验的正确操作步骤是先移导管后熄灯,防止水倒吸入试管引起试管炸裂;实验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可能是试管口未放棉花,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具有不需加热,节约资源,操作简便的优点;29\n(4)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反应;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于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复燃进行判断;(5)①在不打开装置的情况下,将Y型管I向右倾斜,使稀硫酸流入碳酸钠中,再恢复至图示装置的角度,即可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与湿润的石蕊滤纸条中的水发生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可使石蕊变红,而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红;②要证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改变装置,可分别在Y型管管口和底部放置湿润紫色石蕊滤纸条进行实验,可观察到Y型管管口的滤纸条后变红,底部的先变红,从而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故答案为:(1)a是酒精灯;b铁架台;(2)B、E;CaCO3+2HCl═CaCl2+H2O+CO2↑;(3)A;2KMnO4K2MnO4+MnO2+O2↑;将导管撤离水槽;熄灭酒精灯;试管内导管口未塞一团棉花;(4)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反应;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瓶口处,若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证明氧气已集满;(5)①将Y型管I向右倾斜,使稀硫酸流入碳酸钠中,再恢复至图示装置的角度;湿润的紫色石蕊滤纸条变红,干燥的紫色石蕊滤纸条不变色;②分别在Y型管管口和底部放置湿润紫色石蕊滤纸条.【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气体的制取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关键是明确制取装置的选择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气体的溶解性和密度.28.某课外小组的同学讲玻璃罩内充满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如图A所示,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后,该小组同学用注射器从a处抽取气体,测定玻璃罩内气体的成分及其含量.[查阅资料]①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气体,放出氧气.②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性质相似,其水溶液都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且没有气体物质生成.[实验一]检验玻璃罩内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气体?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抽取适量气体,注入澄清石灰水中有白色沉淀产生玻璃罩内含有二氧化碳[实验二]采用两种方法测定玻璃罩内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方法1:用如图B所示的装置测量气体中氧气的含量.(1)实验前要对该装置的气密性进行检查,小明设计了一种方法,请你帮助他完成:打开止水夹,把导管末端浸没在水中,双手紧捂集气瓶外壁,若导管内水柱上升且一段时间不下降,则装置气密性良好;(2)将抽取出的气体用排水法收集到150mL的集气瓶中,关闭止水夹,点燃红磷;29\n(3)待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弹簧夹,烧杯中的液体进入集气瓶中,体积约为125mL.该方法所测得氧气占气体总体积的83.3%.方法2:用如图C所示的装置测量气体中氧气的含量.(1)抽取150mL的气体,缓缓地从b处通入装置中;(2)实验结束后,c处气体的化学式为O2,集气瓶中排出液体的体积约为75mL.该方法所测得氧气约占气体总体积的50%.[实验反思]通过对比,该小组同学发现,两种方法所得实验结果差距较大,其中实验结果更准确的是方法2(填写“方法1”或“方法2”),另一实验方法中不合理的实验操作是方法1,将抽取出的气体用排水法收集到集气瓶中,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专题】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解题思想;分析比较法;空气与水;科学探究.【分析】[实验一]根据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分析解题.[实验二]方法1:(1)凡是有气体参加或产生的实验,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根据题目中数据分析;方法2:(2)C装置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不能吸收氧气[实验反思]根据瓶内压强的变化来判断气体的变化进行分析.【解答】解:[实验一]由于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此常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故答案为: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产生.[实验二]方法1:(1)若用B装置制取氧气,实验前要对装置的气密性进行检查:把导管末端浸没在水中,双手紧捂集气瓶外壁,若导管内水柱上升且一段时间不下降,则装置气密性良好;故答案为:双手紧捂集气瓶外壁;(2)待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弹簧夹,烧杯中的液体进入集气瓶中,体积约为125mL.说明氧气约为125mL,氧气占气体总体积的体积分数为×100%=83.3%;故答案为:83.3;方法2:(2)由于二氧化碳能够被氢氧化钠溶液所吸收,因此剩余气体是氧气,排除多少水说明就有多少氧气,即氧气是75毫升,占总体积的一半,故答案为:O2;50【实验反思】方法2:由于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因此方法1中用排水法收集到的主要是氧气,故答案为:方法2,方法1,将抽取出的气体用排水法收集到集气瓶中,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氧气、二氧化碳的有关化学性质,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分析实验的能力和对知识的应用能力.29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化学
发布时间:2022-08-25 10:12:21 页数:29
价格:¥3 大小:489.04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