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庆市九龙坡区六校2022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10月份联考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8

2/18

剩余16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2022学年重庆市九龙坡区六校九年级(上)联考化学试卷(10月份)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各图所示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2.春暖花开季节,人们站在紫丁香树旁,常闻到怡人的香味.这一现象说明(  )A.分子很大B.分子分裂成原子C.分子在不停的运动D.分子间有间隔 3.下列家庭常见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牛奶B.葡萄酒C.冰水混合物D.酱油 4.在进行“空气与人呼出的气体成分的差异研究”的下列做法或想法中,正确的是(  )A.小红提出:呼出的气体水蒸气含量比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少B.取用石灰水时,实验设计中未说明用量,小东取了1.5mlC.亮亮认为在人呼出的气体中氧气比空气中多D.小红认为人呼出的气体只有二氧化碳存在 5.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6.下列化学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把盛有红磷的燃烧匙伸人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红磷立即燃烧起来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18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并放出热量D.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7.晓红用量筒量取溶液体积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28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9毫升.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溶液体积(  )A.小于9毫升B.大于9毫升C.等于9毫升D.无法确定 8.验室制取氧气的过程,大致分为以下六个主要操作:①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②熄灭酒精灯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里,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带导管的胶塞塞紧,并将它固定在铁架台上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⑥将导管从水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③④①⑤②⑥B.③④①⑤⑥②C.④①③⑤②⑥D.④①③⑤⑥② 9.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氧化反应但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铝+氧气氧化铝B.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C.氢气+氧气水D.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10.近年来,我国多地出现雾霾天气增多现象,下列不属于大气污染物的是(  )A.可吸入颗粒物(PM2.5)B.CO2C.NO2D.SO2 11.眼镜清洗液的主要成分是H2O2(双氧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双氧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物质B.双氧水是由双氧水分子构成的C.双氧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D.双氧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 12.即能表示一种物质,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的是(  )A.NB.CuC.N2D.H2O 13.欲鉴别空气、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四瓶无色气体,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先观察气体的颜色,再加入澄清的石灰水并振荡B.先加入澄清的石灰水并振荡,再观察气体颜色C.先用燃着的木条试验,再加入澄清的石灰水并振荡D.先加入澄清的石灰水并振荡,再闻气体的气味 14.某微粒核内有n个质子,核外有(n﹣1)个电子,此粒子是(  )18A.阳离子B.阴离子C.分子D.原子 15.初中化学学习中,我们初步认识了物质的微观结构,二氧化碳、氯化钠、铁、氧气四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  )A.二氧化碳B.铁C.氯化钠D.氧气 16.在20个SO2分子和20个H2O2分子中,含一样多的是(  )A.氧分子数B.原子总数C.氧元素个数D.氧原子数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个小题,每空一分,共23分)17.现有①氧气②氮气③二氧化碳④二氧化硫⑤红磷⑥蜡烛⑦稀有气体⑧五氧化二磷八种物质,请将相应的序号填入下列各题中的横线上.(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2)能除去空气中的氧气又不引入新的杂质的物质是      ;(3)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      ;(4)通常用作保护气和通电时发出有色光的是      ;(5)学校开运动会时田径项目比赛都要用到发令枪,枪响后,看到有白烟产生,该白烟的主要成分是      . 18.用化学用语填空:两个氢原子      ;两个氢分子      ;两个水分子      ;两个镁离子      .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臭氧是淡蓝色气体,大气中的臭气层能有效阻挡紫外线,保护地球的生存环境.但日前南极出现臭氧层空洞,并有继续扩大的趋势.材料二复印机在工作时,会因高压放电产生一定浓度的臭氧.长期吸入大量臭氧会引起口干舌燥、咳嗽等不适症状,还可能诱发中毒性肺气肿.材料三臭氧发生器是一种在高压电极的作用下将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臭氧(化学式为O3)的装置.臭氧具有强氧化性,故可将其应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请从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分子构成的角度总结臭氧的有关知识(答3条即可) 20.①暗紫色固体A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B和C以及D,②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遇到C时分解放出D,其中C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③若将细铁丝放在D中点燃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E.(1)写出各物质的名称:A      ;B      ;C      ;D      ;(2)用文字表达式表示②、③有关的化学反应,并在括号内指出反应所属的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②      ;③      . 1821.(1)下表中9号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失去”或“得到”)电子,形成      (填化学符号).(2)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同一周期元素原子的      相同.(3)与16号元素原子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  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3个小题,每空一分,共15分)22.(1)实验室若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发生装置应选图中的      ,收集氧气应选用下图中的      ;二氧化锰在此反应中起      作用.(2)若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反应的发生装置应选图中的      ,在给药品加热时,应先      ,然后      ;实验中发现水槽中的水变红了,原因是      . 23.(1)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经认真思考后,认为可选用如图装置进行收集氧气.若集气瓶中的气体是空气,那么进气口应是      (填“a”或“b”),验满的方法是      ;将此装置倒置后,气体从a端进入集气,该气体必须具有的性质是      ;(2)若装置中预先盛满水,将水排出贮气,气体从      端进入. 1824.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华同学打算设计如下方案:选用实际容积为50mL的试管作为反应容器,将过量的白磷放入试管,用橡皮塞塞紧试管,通过导管与实际容积为60mL且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组成如下图的实验装置.假设此实验能够按照小华的设想正常进行,白磷所占体积与导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且两个容器间的导管足够粗,保持空气正常流动.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前,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活塞前沿从20mL刻度处推至15mL刻度处,然后松开手,若活塞仍能返回至20mL刻度处,则说明      ;(2)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可观察到注射器活塞向左移动到约      mL刻度处;(3)若不使用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可观察到活塞先右移后左移的现象,试管冷却后,最终停在约      mL刻度处(中间导管中空气忽略不计).(4)若按小华的设想进行实验,实际可能遇到诸多问题而发生危险,造成实验失败.例如:      .  182022-2022学年重庆市九龙坡区六校九年级(上)联考化学试卷(10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各图所示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带火星的木条B.对着干燥玻璃片呼气C.木炭在O2中燃烧D.向澄清石灰水中吹入CO2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木条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B、对着干燥玻璃片呼气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木炭在O2中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D、向澄清石灰水中吹入二氧化碳能生成碳酸钙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 2.春暖花开季节,人们站在紫丁香树旁,常闻到怡人的香味.这一现象说明(  )18A.分子很大B.分子分裂成原子C.分子在不停的运动D.分子间有间隔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分子很小,分子在不停的运动,分子间有间隔等来解答.解答:解:在紫丁香树旁,常闻到怡人的香味是由于有香气的分子在不停的运动,故选:C.点评:了解分子的基本性质是解此题的关键. 3.下列家庭常见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牛奶B.葡萄酒C.冰水混合物D.酱油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解答:解:A、牛奶中有蛋白质、水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B、葡萄酒中有酒精、水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C、冰水混合物中只有水分子,属于纯净物,故选项正确;D、酱油中食盐、色素、水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4.在进行“空气与人呼出的气体成分的差异研究”的下列做法或想法中,正确的是(  )A.小红提出:呼出的气体水蒸气含量比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少B.取用石灰水时,实验设计中未说明用量,小东取了1.5mlC.亮亮认为在人呼出的气体中氧气比空气中多D.小红认为人呼出的气体只有二氧化碳存在考点: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专题:科学探究.分析:人呼吸时把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同时从体内带出水蒸汽,人体呼出气体和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汽含量不同;氮气的含量基本不变,因为人体没有吸收氮气;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相比,具有“两多一少”的特点,即与吸入的空气相比,二氧化碳、水蒸气含量增加,氧气含量减少;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人呼吸时把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同时从体内带出水蒸汽,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较高,小红提出:呼出的气体水蒸气含量比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少是不正确的,故选项错误.B、取用液体药品时,为说明用量,应按最低量取用,液体取1﹣2mL;取用石灰水时,实验设计中未说明用量,小东取了1.5ml,用量取用正确,故选项正确.C、人呼吸时把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小,亮亮认为在人呼出的气体中氧气比空气中多是不正确的,故选项错误.18D、人呼吸时把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同时从体内带出水蒸汽,氮气的含量基本不变,人呼出的气体含有二氧化碳、水蒸气、氮气、氧气等;小红认为人呼出的气体只有二氧化碳存在是不正确的,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呼吸作用的原理、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成分的区别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B.C.D.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测量容器-量筒;固体药品的取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滴管的使用注意事项解答;B、根据粉末状药品的取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判断.C、倾倒液体时,试管倾斜,瓶塞倒放,试管口与试剂瓶口紧挨在一起,标签朝向手心;D、量筒在读数时,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保持水平;解答:解:A、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故错误;B、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时可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然后竖直起来,防止药品粘在管壁上,操作正确.C、倾倒液体时,试管倾斜,瓶塞倒放,试管口与试剂瓶口紧挨在一起,标签朝向手心,正确;D、量筒在读数时,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保持水平,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6.下列化学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把盛有红磷的燃烧匙伸人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红磷立即燃烧起来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并放出热量D.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白色固体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把盛有红磷的燃烧匙伸人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若不点燃,不会燃烧起来,故选项说法错误.18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并放出热量,故选项说法正确.D、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7.晓红用量筒量取溶液体积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28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9毫升.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溶液体积(  )A.小于9毫升B.大于9毫升C.等于9毫升D.无法确定考点:测量容器-量筒.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低,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高.根据量筒的读数与实际值的关系来判断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大小.解答:解:初次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28mL是正确的量液方法,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9mL,俯视读数偏大,量取的液体实际体积偏小,即剩余体积小于19mL,所以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是肯定大于9mL.故选B点评: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俯视读数大,实际则偏小,仰视读数小,实际则偏大. 8.验室制取氧气的过程,大致分为以下六个主要操作:①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②熄灭酒精灯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里,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带导管的胶塞塞紧,并将它固定在铁架台上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⑥将导管从水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③④①⑤②⑥B.③④①⑤⑥②C.④①③⑤②⑥D.④①③⑤⑥②考点: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根据加热高锰酸钾分解制取氧气时的操作步骤为:查、装、定、点、收、移、熄,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分别是:连(连接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装入固体药品,注意用高锰酸钾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定(用铁架台固定仪器装置)→点(用火柴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收(收集氧气)→移(把导管移出水面)→熄(熄灭酒精灯),可得题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③④①⑤⑥②.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制取氧气的步骤的口诀(“查、装、定、点、收、移、熄”,谐音“茶庄定点收利息”)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氧化反应但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铝+氧气氧化铝18B.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C.氢气+氧气水D.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考点:氧化反应;化合反应及其应用.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化合反应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另外一种物质的反应.解答:解:A、铝+氧气氧化铝中,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属于化合反应;铝和氧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错误;B、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中,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不属于化合反应;甲烷和氧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正确;C、氢气+氧气水中,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属于化合反应;氢气和氧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错误;D、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中,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属于化合反应;红磷和氧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错误;答案: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反应类型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分析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然后再根据各种反应类型的概念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0.近年来,我国多地出现雾霾天气增多现象,下列不属于大气污染物的是(  )A.可吸入颗粒物(PM2.5)B.CO2C.NO2D.SO2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常见的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及臭氧等)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可吸入颗粒物(PM2.5)属于大气污染物,故选项错误.B、二氧化碳不属于大气污染物,故选项正确.C、NO2属于大气污染物,故选项错误.D、SO2属于大气污染物,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常见的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及臭氧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11.眼镜清洗液的主要成分是H2O2(双氧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双氧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物质B.双氧水是由双氧水分子构成的18C.双氧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D.双氧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利用隐形眼镜液的主要成分是双氧水,其化学式为H2O2,可判断元素组成和构成.解答:解:A.根据化学式可以看出双氧水由H和O两种元素组成,故正确;B.双氧水由双氧水分子直接构成的,故正确;C.由双氧水的化学式可知,双氧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故正确;D.由双氧水的化学式可知,一个双氧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故错误.故选D.点评:在分析物质的组成和构成时应正确把握宏观概念和微观概念的区别及在描述上的区别. 12.即能表示一种物质,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的是(  )A.NB.CuC.N2D.H2O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的含义:微观表示一个原子;宏观:1、表示一种物质;2、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的含义:微观1、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2、表示一个分子的构成;宏观:1、表示一种物质;2、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进行解答.解答:解:A、N表示氮元素或1个氮原子,故A不符合题意;B、Cu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能表示铜这种物质,又能表示铜元素,还能表示一个铜原子,故B符合题意;C、N2表示(1)表示一个氮分子;(2)表示一个氮分子由2个氮原子构成;(3)表示氮气这种物质;(4)表示氮气由氮元素组成;故C不符合题意;D、H2O表示(1)表示一个水分子;(2)表示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3)表示水这种物质;(4)表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化学式的含义理解与在解题中灵活应用的能力. 13.欲鉴别空气、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四瓶无色气体,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先观察气体的颜色,再加入澄清的石灰水并振荡B.先加入澄清的石灰水并振荡,再观察气体颜色C.先用燃着的木条试验,再加入澄清的石灰水并振荡D.先加入澄清的石灰水并振荡,再闻气体的气味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专题:物质的鉴别题.分析:根据氧气可以支持燃烧,氮气和二氧化碳都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分析解答.解答:解:A、四种气体都是无色的,无法鉴别任何一种气体.加入澄清的石灰水并振荡,只能先区分出二氧化碳,故A操作错误;B、先加入澄清的石灰水并振荡,只能先区分出二氧化碳,四种气体都是无色的,无法鉴别任何一种气体,故B操作错误;18C、先用燃着的木条试验,使木条燃烧更旺的是氧气,没有变化的是空气,木条熄灭的是氮气和二氧化碳,再加入澄清的石灰水并振荡,生成白色沉淀的是二氧化碳,剩下的是氮气,所以能够鉴别四种气体,故C操作正确;D、先加入澄清的石灰水并振荡,只能先区分出二氧化碳,四种气体都是无味的,无法鉴别任何一种气体,故B操作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氧气、空气、二氧化碳、氮气这四种气体的性质的了解,解题时需要认真分析题目给出的条件,联系实际,逐一分析推断. 14.某微粒核内有n个质子,核外有(n﹣1)个电子,此粒子是(  )A.阳离子B.阴离子C.分子D.原子考点: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粒子中的原子核内有n个质子,原子核外有n﹣1个电子,说明该粒子的原子失去一个电子,电子数=质子数﹣得到的电子数,该粒子带正电荷,为阳离子.解答:解:A、在阳离子中,质子数大于电子数,而该微粒质子数大于电子数,故A正确;B、阴离子中,质子数小于电子数,而该微粒质子数大于电子数,故B错误;C、分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而该微粒质子数不等于电子数,故C错误;D、因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而该微粒质子数不等于电子数,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构成微粒中的质子数与电子数的关系,学生应注意利用习题信息抓住质子数与电子数的关系来解答. 15.初中化学学习中,我们初步认识了物质的微观结构,二氧化碳、氯化钠、铁、氧气四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  )A.二氧化碳B.铁C.氯化钠D.氧气考点: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B、铁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C、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D、氧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对物质进行分类与对号入座、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6.在20个SO2分子和20个H2O2分子中,含一样多的是(  )A.氧分子数B.原子总数C.氧元素个数D.氧原子数考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18分析:根据已有的微观粒子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分子中含有的是原子,据此解答.解答:解: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20个SO2分子和20个H2O2分子中,含一样多的是氧原子个数,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物质的微观构成粒子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个小题,每空一分,共23分)17.现有①氧气②氮气③二氧化碳④二氧化硫⑤红磷⑥蜡烛⑦稀有气体⑧五氧化二磷八种物质,请将相应的序号填入下列各题中的横线上.(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② ;(2)能除去空气中的氧气又不引入新的杂质的物质是 ⑤ ;(3)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 ④ ;(4)通常用作保护气和通电时发出有色光的是 ⑦ ;(5)学校开运动会时田径项目比赛都要用到发令枪,枪响后,看到有白烟产生,该白烟的主要成分是 ⑧ .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氧气的化学性质;常见气体的用途.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空气的成分及其性质、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分析回答.解答:解:(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2)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五氧化二磷固体,能除去空气中的氧气又不引入新的杂质;(3)二氧化硫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4)稀有气体性质很稳定,在通电时能发出有色的光,通常用作保护气和通电时发出有色光;(5)学校开运动会时田径项目比赛都要用到发令枪,枪响后,看到有白烟产生,该白烟的主要成分是五氧化二磷.故答为:(1)②;(2)⑤;(3)④;(4)⑦;(5)⑧.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常见物质的基础知识,难度不大,根据已有的知识分析解答即可. 18.用化学用语填空:两个氢原子 2H ;两个氢分子 2H2 ;两个水分子 2H2O ;两个镁离子 2Mg2+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两个氢原子,就可表示为:2H;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两个氢分子表示为2H2;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两个水分子表示为2H2O;18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镁离子可表示为:2Mg2+;故答案为:2H;2H2;2H2O;2Mg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臭氧是淡蓝色气体,大气中的臭气层能有效阻挡紫外线,保护地球的生存环境.但日前南极出现臭氧层空洞,并有继续扩大的趋势.材料二复印机在工作时,会因高压放电产生一定浓度的臭氧.长期吸入大量臭氧会引起口干舌燥、咳嗽等不适症状,还可能诱发中毒性肺气肿.材料三臭氧发生器是一种在高压电极的作用下将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臭氧(化学式为O3)的装置.臭氧具有强氧化性,故可将其应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请从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分子构成的角度总结臭氧的有关知识(答3条即可)考点:氧元素组成的单质;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解答,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解答:解:臭氧是淡蓝色气体,属于臭氧的物理性质;臭氧具有强氧化性,属于臭氧的化学性质;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可将其应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属于臭氧的用途;1个臭氧分子中有3个氧原子,属于臭氧子的分子构成.故答案为:淡蓝色气体,强氧化性,可用于杀菌和消毒,1个臭氧分子中有3个氧原子.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与环境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结合物质的性质进行. 20.①暗紫色固体A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B和C以及D,②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遇到C时分解放出D,其中C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③若将细铁丝放在D中点燃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E.(1)写出各物质的名称:A 高锰酸钾 ;B 锰酸钾、 ;C 二氧化锰 ;D 氧气 ;(2)用文字表达式表示②、③有关的化学反应,并在括号内指出反应所属的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② 过氧化氢水和氧气(分解反应) ;③ 铁丝+氧气四氧化三铁(化合反应)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氧气的化学性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常见物质的推断题.18分析: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没有改变,说明C在反应中起催化作用;暗紫色固体A是高锰酸钾,E是四氧化三铁,从而可以判断出A是高锰酸钾,B是锰酸钾,C是二氧化锰,D是氧气,E是四氧化三铁,据此回答下面的问题.解答:解:(1)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情况下加热能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所以A、B、C、D、E分别是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四氧化三铁.故填: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2)②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生成水和氧气.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水+氧气;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③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文字表达式为:铁丝+氧气四氧化三铁;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答案为:(1)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2)②过氧化氢水和氧气(分解反应);③铁丝+氧气四氧化三铁(化合反应).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各种物质的性质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21.(1)下表中9号元素属于 非金属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 得到 (填“失去”或“得到”)电子,形成 F﹣ (填化学符号).(2)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同一周期元素原子的 电子层数 相同.(3)与16号元素原子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是 O .(填元素符号)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每一小方格的信息解答,原子序数等于质子数,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2)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电子层数相同;(3)最外层点数相同的具有相似化学性质.18解答:解:(1)9号是原子序数,也是质子数,为氟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最外层有7个电子易得到电子,成为阴离子,离子符号为:F﹣,故填:非金属;得到;F﹣;(2)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电子层数相同;(3)16号元素原子与氧元素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故化学性质相似;答案:(1)非金属;得到;F﹣.(2)电子层数;(3)O.点评:明确元素周期表的排列原则及特点,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是解答本题关健 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3个小题,每空一分,共15分)22.(1)实验室若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发生装置应选图中的 B ,收集氧气应选用下图中的 D或E ;二氧化锰在此反应中起 催化 作用.(2)若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反应的发生装置应选图中的 A ,在给药品加热时,应先 预热 ,然后 对准药品加热 ;实验中发现水槽中的水变红了,原因是 没有预先在试管口放棉花 .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1)通常情况下,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2)高锰酸钾受热时能够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为了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通常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解答:解:(1)实验室若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不需要加热,发生装置应选图中的B;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用D装置收集,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即用E装置收集;二氧化锰在此反应中起催化作用.故填:B;D或E;催化.(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需要加热,反应的发生装置应选图中的A,在给药品加热时,应先预热,然后对准药品加热;实验中发现水槽中的水变红了,原因是试管口没有塞一团棉花,导致高锰酸钾进入水槽,溶解在水中,从而使水槽中的水变红.故填:A;预热;对准药品加热;没有预先在试管口放棉花.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23.(1)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经认真思考后,认为可选用如图装置进行收集氧气.若集气瓶中的气体是空气,那么进气口应是 a (填“a”或“b”),验满的方法是18 在导管b处用带火星的木条检查,如果复燃即收集满了 ;将此装置倒置后,气体从a端进入集气,该气体必须具有的性质是 密度比空气小,不与氧气反应 ;(2)若装置中预先盛满水,将水排出贮气,气体从 b 端进入.考点:分离物质的仪器;氧气的收集方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1)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于集气瓶口,观察是否复燃进行验满;将此装置倒置后,气体从a端进入集气,收集的是密度比空气密度小的气体,气体不能和氧气反应.(2)用该装置排水短进长出解答.解答:(1)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于集气瓶口,观察是否复燃进行验满;将此装置倒置后,气体从a端进入集气,该气体必须具有的性质;故答案:a;在导管b处用带火星的木条检查,如果复燃即收集满了;密度比空气小,不与氧气反应;(2)用该装置排水短进长出,故答案:b.点评:本题考查氧气的收集、验满方法,注重课本知识的迁移应用. 24.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华同学打算设计如下方案:选用实际容积为50mL的试管作为反应容器,将过量的白磷放入试管,用橡皮塞塞紧试管,通过导管与实际容积为60mL且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组成如下图的实验装置.假设此实验能够按照小华的设想正常进行,白磷所占体积与导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且两个容器间的导管足够粗,保持空气正常流动.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前,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活塞前沿从20mL刻度处推至15mL刻度处,然后松开手,若活塞仍能返回至20mL刻度处,则说明 此装置气密性好 ;(2)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可观察到注射器活塞向左移动到约 10 mL刻度处;(3)若不使用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可观察到活塞先右移后左移的现象,试管冷却后,最终停在约 6 mL刻度处(中间导管中空气忽略不计).(4)若按小华的设想进行实验,实际可能遇到诸多问题而发生危险,造成实验失败.例如: 试管因受热不均而破裂(此题答案合理即可) .18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本题是测定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的实验探究,要把空气中的氧气消耗掉,在本实验中用的是过量的白磷,燃烧后的生成物是固体,不需要占很大的空间.本实验中用的是40mL的试管与实际容积为60mL且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并且活塞在20mL处,有助于反应结束后计算体积.要使本实验成功,必须注意以下几点:①装置的气密性好;②白磷足量;③必须冷却到室温再读数.还要注意防止试管受热不均或气体体积受热膨胀过大,从而造成试管炸裂.解答:解:(1)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活塞前沿从20mL刻度处推至15mL刻度处,然后松开手,若活塞仍能返回至20mL刻度处,则说明整个装置都不漏气;(2)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这时白磷燃烧消耗掉的只是试管内的氧气为50mL×=10mL,所以活塞应停在20mL﹣10mL=10mL的刻度处;(3)若不使用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白磷实际消耗掉的是试管50mL和注射器内20mL的氧气为(50mL+20mL)×=14mL,所以活塞应停在20mL﹣14mL=6mL的刻度处;(4)因为白磷在密闭容器内燃烧产生热量使气体膨胀,可能会使橡胶塞弹出、试管爆裂、不使用弹簧夹可能会使注射器活塞弹出等,造成实验失败;故答案为:(1)此装置气密性好;(2)10mL;(3)6mL;(4)试管因受热不均而破裂(此题答案合理即可).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及可能造成实验失败的原因的分析,解此类问题时关键是分析清楚实验原理,了解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8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化学
发布时间:2022-08-25 10:03:51 页数:18
价格:¥3 大小:212.38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