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高一(上)期末地理试卷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35

2/35

剩余3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2022学年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高一(上)期末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每题2分,35题,共70分)“太阳大,地球小,太阳带着地球跑;地球大,月球小,地球带着月球跑.”请重温这首童谣,回答1﹣2题:1.童谣中出现的天体,按照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恒星、行星、卫星B.星云、恒星、行星C.恒星、行星、小行星D.恒星、小行星、流星体2.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含地球的是(  )A.总星系B.银河系C.河外星系D.太阳系3.下列选项中属于天体的是(  )A.北极星B.高空中飞行的客机C.未发射的人造卫星D.河外星系读图,回答4﹣6题.4.图中共有几级天体系统(  )A.3级B.4级C.5级D.6级5.地球是中心天体的天体系统是(  )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总星系6.下列关于图中天体系统的级别和层次,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A.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B.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宇宙C.地球、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D.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34/35\n7.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主要表现在其(  )A.是八大行星中质量最大的行星B.具有适宜生命生存的温度、大气和水等条件C.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D.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小的行星8.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液态水存在”有密切关系的是(  )①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较适中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③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A.①④B.①②C.②③D.②④9.在太阳光球层和色球层分别出现的太阳活动主要标志是(  )A.黑子和耀斑B.耀斑和日珥C.黑子和日珥D.耀斑和黑子10.关于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①维持地表温度的主要热源②太阳辐射能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地壳、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③太阳辐射能是目前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能源之一④煤、石油等能源在形成过程中固定了大量的太阳辐射能.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1.太阳活动增强可能导致(  )A.北半球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增大B.地球两极地区出现极昼、极夜现象C.地球不同纬度自转角速度差异增大D.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干扰12.运行在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运行速度和地面的自转速度相比正确的是(  )A.与地球公转线速度相同B.与地球自转线速度相同C.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D.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13.下面各图中,画法正确的是(  )34/35\nA.B.C.D.14.关于晨昏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B.晨昏线上的各地看不见日出和日落C.晨昏线在任何时候都与经线相交D.晨昏线在任何时候都与经线圈重合15.有关昼夜交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如果地球不自转,地球上就不存在昼夜交替现象B.如果地球不自转,地球上就不会有昼半球和夜半球之分C.昼夜交替的周期是一恒星日D.昼夜交替的周期有利于地球上生命的生存和发展北京时间2022年11月17日19时36分,我国“神舟八号”卫星在内蒙古顺利降落返回地面.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6~17题.16.材料里提到的时间是指(  )A.北京地方时B.格林尼治时间C.东八区区时D.内蒙古地方时17.此日,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  )A.春分日到夏至日之间B.夏至日到秋分日之间C.秋分日到冬至日之间D.冬至日到春分日之间18.我国某地有一口井,一年中只有一天太阳可直射井底,该地位于(  )A.赤道上B.北回归线上C.北极圈上D.南回归线上19.关于地方时的正确叙述是(  )A.同一纬线上,偏西地点比偏东地点的地方时早B.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C.纬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34/35\nD.世界各地共分成15个时区,每个时区的地方时相差1小时20.关于地壳和岩石圈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岩石圈就是整个地壳B.岩石圈为地壳的一个组成部分C.地壳和上地幔是由岩石组成的,合称岩石圈D.地壳为岩石圈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岩石圈的厚度大于地壳读地质物质循环图(如图)完成21﹣22题21.图示a、b、c、d岩石中,属于沉积岩的是(  )A.aB.bC.cD.d22.甲处的地质构造属于(  )A.山岭B.褶皱C.断层D.隆起23.如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表示变质作用的是(  )A.①B.②C.③D.④24.如图是地质构造示意图,图中甲处的地质构造是(  )A.向斜B.背斜C.断层D.褶皱34/35\n读“地质剖面图”,完成25~26题25.图中④处谷地的成因是(  )A.背斜成谷B.向斜成谷C.板块张裂成谷D.断层成谷26.研究地质构造对生产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处岩石受挤压力十分坚硬适宜开凿隧道B.沿③处可能找到泉水C.④处是良好的储水构造,适宜建水库D.⑤处是良好的储油构造27.冲积扇常常形成于(  )A.滨海地带B.河源地带C.河流中下游D.山麓地带28.下列各类地貌的形成,以外力作用为主的是(  )A.向斜谷B.背斜山C.块状山D.三角洲29.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  )A.地面辐射B.太阳辐射C.大气辐射D.大气逆辐射30.下列四幅等压线图(单位:百帕)中,能正确反映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  )A.B.C.D.31.图中不能正确表示热力环流的是(  )A.B.C.D.34/35\n读图,完成32~33题.32.关于图中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是高度、温度和气压的变化B.随高度增加气温逐渐升高,气压逐渐降低C.距地面20千米处气压降为地面的一半D.对流层垂直方向上温度变化范围是20~﹣60℃33.关于图中①②层大气的正确叙述是(  )A.①层大气厚度不随纬度变化而变化B.②层因氧原子吸引紫外线而增温C.②层里的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D.②层复杂的天气现象不利于飞行2022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在南非德班召开,温室气体减排是本次会议的热点议题之一.如图“地球表面受热过程图”.读图完成34~35题.34.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对图中各环节最直接的影响是(  )A.辐射增强B.辐射增强C.辐射减弱D.辐射不变34/35\n35.下列地理现象中能够体现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的是(  )A.白天多云时气温偏低B.多云的夜晚通常比晴朗的夜晚温暖C.城市气温高于郊区D.近海气温日变化小于内陆地区 二、综合题(共30分)3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此图中阳光直射的纬线是  ,地方时为0点的经线是  ,图中D点的地方时  时.(2)这一天是  月  日前后,北半球为  节气.(3)比较A、C、E线自转速度由大到小是  (4)图中ADB弧线所示是  线(晨线或昏线)37.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34/35\n(1)在图中画上箭头表示地球公转方向.(2)地球在A位置时,甲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  值.(3)地球从春分日(北半球)运行至夏至日(北半球)这一时段,在图中可用字母  表示;太阳直射点由南向北移动这一时段,在图中可用字母  表示;北半球昼短夜长且昼逐渐变短这一时段,在图中可用字母  表示.38.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图中有五条边线没画出箭头,请根据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在图中画出箭头.(2)图中字母所代表的三大类岩石的名称分别是:A  ,B  ,C  .(3)图中①﹣⑩表示地质作用,其中属于外力作用的有  ,属于内力作用的有  .(填序号)39.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一种形式.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热力环流是由近地面  不均形成的.(2)图①中,甲地空气上升,其近地面气压  (高于或低于)乙地.34/35\n(3)请在图①中a、b线段上分别补画箭头,完成甲﹣乙和甲﹣丙之间的热力环流.(4)图②所示的海陆热力环流现象通常出现在  (白天或夜间). 34/35\n2022-2022学年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高一(上)期末地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选题(每题2分,35题,共70分)“太阳大,地球小,太阳带着地球跑;地球大,月球小,地球带着月球跑.”请重温这首童谣,回答1﹣2题:1.童谣中出现的天体,按照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恒星、行星、卫星B.星云、恒星、行星C.恒星、行星、小行星D.恒星、小行星、流星体【分析】月球绕地球公转,组成地月系;地球与其它围绕太阳公转的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行星际物质等组成了太阳系;太阳又和其它恒星,以及各种各样的天体组成了银河系.【解答】解:童谣中出现的天体,按照顺序排列依次是太阳、地球、月球,所以正确的顺序是恒星、行星、卫星.故A对;B、C、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天体系统级及太阳系的结构,学生只要知道该知识点通过筛选即可得出答案. 2.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含地球的是(  )A.总星系B.银河系C.河外星系D.太阳系【分析】月球、地球构成地月系,地球和太阳等天体构成太阳系,太阳系属于银河系,河外星系是和银河系同级别的其他天体系统,银河系属于总星系.【解答】解:天体系统中不包含地球的是河外星系,C对;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包含地球,A、B、D错.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天体系统的级别和层次性,比较简单,记住这些知识点即可.34/35\n 3.下列选项中属于天体的是(  )A.北极星B.高空中飞行的客机C.未发射的人造卫星D.河外星系【分析】天体是指宇宙空间物质的存在形式.天体可以分为自然天体和人造天体.【解答】解:天空中的大型客机、陨星位于地球大气层以内,属于地球的一部分,故不属于天体;河外星系属于天体系统,而北极星是运行于宇宙的物质,属于天体.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低,基础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天体的概念. 读图,回答4﹣6题.4.图中共有几级天体系统(  )A.3级B.4级C.5级D.6级【分析】天体系统按照从低级到高级的顺序依次是: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解答】解:图中有四级天体系统:即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河外星系与银河系是并列的天体系统.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天体系统的层次性,属于基础题. 5.地球是中心天体的天体系统是(  )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总星系34/35\n【分析】月球绕地球公转,组成地月系,地球是其中心天体;地球与其他围绕太阳公转的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等组成了太阳系,太阳是其中心天体;太阳又和其他恒星,以及各种各样的天体组成了银河系;银河系与数以亿计的星系合起来叫做总星系.地月系是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地球是该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解答】解:月球绕地球公转,组成地月系,地月系是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地球是该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故选;A【点评】主要考查了天体系统层次,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其形成过程并能运用于分析解答,属于知识性试题. 6.下列关于图中天体系统的级别和层次,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A.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B.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宇宙C.地球、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D.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分析】天体间相互吸引和绕转构成天体系统.天体系统按照从低级到高级的顺序依次是: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总星系是人类目前所认识的最高级级别的天体系统,也是人类已知的宇宙范围.【解答】解:读图可知,天体系统按照从低级到高级的顺序依次是: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天体系统的级别和层次,属于基础题,学生记住知识点即可. 7.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主要表现在其(  )A.是八大行星中质量最大的行星B.具有适宜生命生存的温度、大气和水等条件C.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34/35\nD.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小的行星【分析】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主要是因为其有生命存在.【解答】解:地球的特殊性表现在它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与太阳距离适中﹣﹣使其具有适宜的温度;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使其具有适合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适中﹣﹣温度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不大.故选:B.【点评】主要考查了地球的特殊性,属于知识性试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并能灵活运用于分析解答. 8.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液态水存在”有密切关系的是(  )①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较适中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③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A.①④B.①②C.②③D.②④【分析】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能接受到的太阳光热适量.适宜的温度条件使地球表面的水多以液态存在,形成辽阔的海洋和江河湖泊及地下水,而海洋又是孕育地球上早期生命的摇篮.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适中,使地球表面温度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幅度都不太大,适宜于生命的新陈代谢过程,有利于生物的生长发育.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绕,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使其周围形成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解答】解:①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适中,使地球表面温度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幅度都不太大,适宜于生命的新陈代谢过程,有利于生物的生长发育.故正确;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使其周围形成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故不符合题意;③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绕,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故不符合题意;34/35\n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能接受到的太阳光热适量.适宜的温度条件使地球表面的水多以液态存在,形成辽阔的海洋和江河湖泊及地下水,而海洋又是孕育地球上早期生命的摇篮.故正确.故选:A.【点评】主要考查了与地球“液态水存在”有密切关系的原因,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并能灵活运用于分析解答. 9.在太阳光球层和色球层分别出现的太阳活动主要标志是(  )A.黑子和耀斑B.耀斑和日珥C.黑子和日珥D.耀斑和黑子【分析】太阳光球层上的太阳活动为黑子;色球层上太阳活动为耀斑.【解答】解:在太阳光球层和色球层分别出现的太阳活动是黑子和耀斑,它们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故选:A.【点评】主要考查了太阳光球层和色球层上的太阳活动,属于知识性试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并能灵活运用于分析解答. 10.关于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①维持地表温度的主要热源②太阳辐射能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地壳、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③太阳辐射能是目前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能源之一④煤、石油等能源在形成过程中固定了大量的太阳辐射能.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分析】太阳直接为地表提供光能和热能,维持地表温度,为生物繁衍生长、大气、水体运动提供能量.煤炭、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太阳能被固定后积累下来的.【解答】解:①太阳直接为地表提供光能和热能,是维持地表温度的主要热源,故符合题意.②太阳辐射能为生物繁衍生长、大气、水体运动提供能量,地壳运动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故不符合题意.34/35\n③太阳辐射能是目前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等的主要能量来源,故符合题意.④煤炭、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被固定下来的太阳能,故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太阳能量的来源及其对地球的影响,关键是正确认识各种形式的能源. 11.太阳活动增强可能导致(  )A.北半球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增大B.地球两极地区出现极昼、极夜现象C.地球不同纬度自转角速度差异增大D.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干扰【分析】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扰动电离层,干扰无线电通讯;2.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3.使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4.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也与太阳活动有关.【解答】解:A、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主要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有关,故不符合题意;B、两极地区出现极昼、极夜现象主要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有关,故不符合题意;C、地球不同纬度自转角速度除南、北极点外都相等,故不符合题意;D、太阳活动扰动电离层,干扰无线电通讯,故正确.故选:D.【点评】主要考查了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属于知识性试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并能灵活运用于分析解答. 12.运行在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运行速度和地面的自转速度相比正确的是(  )A.与地球公转线速度相同B.与地球自转线速度相同C.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D.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分析】地球自转过程中除两极点外,角速度相同,而同步卫星的运行半径较地面上的点长,故自转的线速度较地面上的点大,角速度相同.34/35\n【解答】解:A、同步卫星与地面自转速度的比较,不是与地球公转线速度的比较,故不符合题意;B、同步卫星与地面的点相比,自转角速度相等,自转线速度大于地面的点,故不符合题意;C、同步卫星与地面的点相比,角速度相等,线速度大于地面的点,故不符合题意;D、同步卫星与地面的点相比,自转角速度相等,自转线速度大于地面的点,故正确.故选:D.【点评】主要考查了同步卫星和地面运动速度的比较,无图考图,要求学生牢记相关知识. 13.下面各图中,画法正确的是(  )A.B.C.D.【分析】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这叫做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为23时56分4秒.地球是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的公转,公转与自转都是自西向东.【解答】解:从北极点看,地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转,从南极点看,地球自转方向是顺时针转;所以,A、B项错误.1月初地球运动到近日点,7月初地球运动到远日点,故D项错误,C项正确.故选:C.【点评】考查地球的运动,关键是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特征. 34/35\n14.关于晨昏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B.晨昏线上的各地看不见日出和日落C.晨昏线在任何时候都与经线相交D.晨昏线在任何时候都与经线圈重合【分析】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天(昼半球),背着太阳的半球是黑夜(夜半球).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圈)叫晨昏线(圈).它是由晨线和昏线组成.在日照图上,晨线和昏线的判断方法,一是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二是根据昼夜半球判断:位于昼半球西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线,位于昼半球东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昏线.【解答】解:晨昏线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在春、秋分日与经线圈重合.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晨昏线的特点,熟记相关知识即可. 15.有关昼夜交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如果地球不自转,地球上就不存在昼夜交替现象B.如果地球不自转,地球上就不会有昼半球和夜半球之分C.昼夜交替的周期是一恒星日D.昼夜交替的周期有利于地球上生命的生存和发展【分析】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天(昼半球),背着太阳的半球是黑夜(夜半球).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圈)叫晨昏线(圈).它是由晨线和昏线组成.在日照图上,晨线和昏线的判断方法,一是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二是根据昼夜半球判断:位于昼半球西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线,位于昼半球东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昏线.34/35\n【解答】解:A、B两项逆向提出问题,考查对昼夜交替的静态和动态状况的了解.C、D两项考查对昼夜交替周期及其意义的理解.目前,地球上昼夜交替的周期是地球自转的结果,如果地球不自转,仅有公转,那么昼夜交替的周期将变长,昼夜温差变大,不利于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理解即可. 北京时间2022年11月17日19时36分,我国“神舟八号”卫星在内蒙古顺利降落返回地面.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6~17题.16.材料里提到的时间是指(  )A.北京地方时B.格林尼治时间C.东八区区时D.内蒙古地方时【分析】北京时间是中国采用北京东八时区的区时作为标准时间.北京时间并不是北京(东经116.4°)地方的时间,而是东经120°地方的地方时间.【解答】解:由题,“北京时间2022年11月17日19时36分”是指东八区的区时.故选:C.【点评】本题以北京时间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北京时间的含义.解题时应注意结合实际情况. 17.此日,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  )A.春分日到夏至日之间B.夏至日到秋分日之间C.秋分日到冬至日之间D.冬至日到春分日之间【分析】此题考查地球公转的示意图,在地球公转示意图中有四个重要的节气,春分(3月21日前后)、夏至(6月22日前后)、秋分(9月23前后)、冬至(12月22前后),依据时间即可做出判断.【解答】解:在地球公转示意图中有四个重要的节气,春分(3月21日前后)、夏至(6月22日前后)、秋分(9月23前后)、冬至(12月22前后),此题已知时间是11月17日,故在秋分和冬至之间.故选:C34/35\n【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根据地球的公转示意图即可得出答案,所以要熟悉地球的公转过程. 18.我国某地有一口井,一年中只有一天太阳可直射井底,该地位于(  )A.赤道上B.北回归线上C.北极圈上D.南回归线上【分析】太阳直射点的直射范围为南北回归线之间,我国某地一年中只有一天太阳可直射井底,说明该地一年太阳只能直射一回.【解答】解:A、赤道上一年有两次直射的机会,时间为3月21日或9月23日,故不符合题意;B、北回归线上一年只有一次直射的机会,时间为6月22日,故正确;C、北极圈没有太阳直射现象,故不符合题意;D、南回归线上虽然一年也直射一次,但位于南半球,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无图考图,考查了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南北回归线上一年只有一次直射的机会,两者之间有两次直射,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读图分析能力. 19.关于地方时的正确叙述是(  )A.同一纬线上,偏西地点比偏东地点的地方时早B.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C.纬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D.世界各地共分成15个时区,每个时区的地方时相差1小时【分析】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交替、地方时差、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解答】解:同一纬线上,偏西地点比偏东地点的地方时晚;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世界各地共分成24个时区,每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地方时的相关知识,理解即可. 34/35\n20.关于地壳和岩石圈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岩石圈就是整个地壳B.岩石圈为地壳的一个组成部分C.地壳和上地幔是由岩石组成的,合称岩石圈D.地壳为岩石圈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岩石圈的厚度大于地壳【分析】地壳是地壳表面一层薄薄的、由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它是一个连续圈层,大陆部分较厚,大洋部分较薄,平均厚度约为17千米.在地幔上部存在一个由塑性物质组成的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与地壳主要由岩石组成,构成了岩石圈.【解答】解:A、岩石圈范围除了包括地壳还包括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故不符合题意;B、岩石圈主要由上地幔顶部和地壳组成.地壳为岩石圈的一个组成部分,故不符合题意;C、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由岩石组成,合称岩石圈,而不是上地幔,故不符合题意;D、岩石圈由地壳和软流层以上地幔两部分组成,故岩石圈的厚度要大于地壳,故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较小,重点考查岩石圈的范围,岩石圈的范围关键是掌握软流层的位置. 读地质物质循环图(如图)完成21﹣22题21.图示a、b、c、d岩石中,属于沉积岩的是(  )A.aB.bC.cD.d34/35\n【分析】地球内部的岩浆,在岩浆活动过程中上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地表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形成沉积岩.已经生成的岩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成分和性质的改变,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下深处发生重熔,又形成新的岩浆.如此周而复始,形成一个完整的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解答】解:读图,图中a为喷出型岩浆岩、b为侵入型岩浆岩、c为变质岩、d为沉积岩.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岩石圈物质循环,理解即可. 22.甲处的地质构造属于(  )A.山岭B.褶皱C.断层D.隆起【分析】地质构造是指组成地壳的岩层和岩体在内、外动力地质作用下发生的变形变位,从而形成诸如褶皱、节理、断层、劈理以及其他各种面状和线状构造等组成地壳的岩层和岩体,在内外地质作用下(多为构造运动),发生变形和变位后,形成的几何体,或残留下的形迹.【解答】解:由题中图可以看出,甲处的地质构造属于褶皱中的向斜.故选:B.【点评】本题以地质物质循环图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主要地质构造及特点.解题时应注意对课本知识的把握. 23.如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表示变质作用的是(  )A.①B.②C.③D.④【分析】本题主要是对三类岩石相互转化基础知识的考查.34/35\n【解答】解:岩浆经过冷却凝固作用转化为岩浆岩;岩浆岩和沉积岩可以经过变质作用到形成变质岩;岩浆岩和变质岩可以经过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变质岩经过重融再生作用形成岩浆.故:①为冷却凝固作用;②为外力作用;③为变质作用;④为重融再生作用.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抓住关键点,并且灵活运用. 24.如图是地质构造示意图,图中甲处的地质构造是(  )A.向斜B.背斜C.断层D.褶皱【分析】此题考查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褶皱是因为岩层受到水平挤压力,使得岩层出现一系列弯曲变形,它包括背斜和向斜.背斜的岩层向上拱起、向斜的岩层向下弯曲;在内力作用下,背斜形成山岭、向斜形成谷地;在外力作用下,背斜顶部因受张力,裂隙发育,易被侵蚀反而形成谷地、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岩层紧实,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断层是岩层受到挤压力过大或者张力作用,使得岩层发生断裂,出现断裂面,并且在断裂面两侧的岩层有错动和位移,形成断层.断层一侧的岩层下降是地堑构造,会形成谷地(如我国的渭河平原和汾河谷地),上升一侧则是地垒构造,会形成断块山,通常伴有陡崖(如我国的华山、庐山和泰山).图中的甲两侧的岩层有明显的错位和移动,所以甲是断层构造.【解答】解:A.向斜的岩层向下弯曲;图中的甲两侧的岩层有明显的错位和移动,所以甲是断层构造,故不符合题意;B.背斜的岩层向上拱起;图中的甲两侧的岩层有明显的错位和移动,所以甲是断层构造,故不符合题意;34/35\nC.断层是岩层受到挤压力过大或者张力作用,使得岩层发生断裂,出现断裂面,并且在断裂面两侧的岩层有错动和位移,形成断层.断层一侧的岩层下降是地堑构造,会形成谷地(如我国的渭河平原和汾河谷地),上升一侧则是地垒构造,会形成断块山,通常伴有陡崖(如我国的华山、庐山和泰山).图中的甲两侧的岩层有明显的错位和移动,所以甲是断层构造,故正确;D.褶皱是因为岩层受到水平挤压力,使得岩层出现一系列弯曲变形,它包括背斜和向斜.图中的甲两侧的岩层有明显的错位和移动,所以甲是断层构造,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区别褶皱和断层,结合题中的信息解题,难度一般. 读“地质剖面图”,完成25~26题25.图中④处谷地的成因是(  )A.背斜成谷B.向斜成谷C.板块张裂成谷D.断层成谷【分析】由于背斜顶部受到张裂力的影响,容易被被侵蚀,从而形成谷地;向斜底部受到挤压力的作用,岩层变得更加结实,不易受到外力的侵蚀,所以保留了下来,形成相对的高地,成山.【解答】解:由题中图可以看出,该地是背斜,顶部易侵蚀,形成山谷.故选:A.【点评】本题以地质剖面图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地貌倒置的原理.解题时应注意对课本知识的把握. 26.研究地质构造对生产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处岩石受挤压力十分坚硬适宜开凿隧道B.沿③处可能找到泉水C.④处是良好的储水构造,适宜建水库D.⑤处是良好的储油构造34/35\n【分析】石油和天然气多储存于背斜构造中,地下水往往在向斜盆地中,隧道、水库建设应尽量避开断层,其中隧道应优先选择在背斜构造中.丙岩层向上拱起,是背斜.所以在丙处修建隧道.具体的原因是:背斜岩层的走向呈天然拱形,结构稳定,且不易储存地下水,便于施工和行驶.【解答】解:A、①处岩石是向斜构造,不适宜开凿隧道.B、③处是断层,可能找到泉水.C、④处是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D、⑤处是良好的储水构造.故选:B.【点评】本题以地质剖面图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主要地质构造及应用.解题时应注意对课本知识的把握. 27.冲积扇常常形成于(  )A.滨海地带B.河源地带C.河流中下游D.山麓地带【分析】流水在搬运过程中,由于流速降低,所携带的物质便沉积下来.山区河流流出山口,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形成冲积扇或洪积扇;河流中下游地区,泥沙淤积形成宽广的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解答】解:冲积扇常常形成于山麓地带.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冲积扇的形成,熟记相关知识即可. 28.下列各类地貌的形成,以外力作用为主的是(  )A.向斜谷B.背斜山C.块状山D.三角洲【分析】流水在搬运过程中,由于流速降低,所携带的物质便沉积下来.山区河流流出山口,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形成冲积扇或洪积扇;河流中下游地区,泥沙淤积形成宽广的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34/35\n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在地貌上常常形成山岭;向斜岩层向下弯曲,在地貌上常常成为谷地或盆地.但是有些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作用,裂隙比较发育,容易遭受侵蚀而成为谷地,而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岩层变得紧实,不易遭受侵蚀反而成为山岭.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或张力,超过了岩层所能承受的强度,岩层发生断裂,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错动、位移,形成断层.大的断层常常形成谷地或陡崖.【解答】解:A、向斜谷是内力作用(褶皱)形成的地貌,故不符合题意;B、背斜山是内力作用(褶皱)形成的地貌,故不符合题意;C、块状山是内力作用(断层)形成的地貌,故不符合题意;D、三角洲是流水沉积形成的地貌,故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知识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内、外力对地貌的影响. 29.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  )A.地面辐射B.太阳辐射C.大气辐射D.大气逆辐射【分析】大气的吸收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少.【解答】解:近地面大气成分主要是水汽和二氧化碳,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能力较弱,而对地面长波辐射有很强的吸收能力,故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故选:A【点评】考察大气的受热过程,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比较基础. 30.下列四幅等压线图(单位:百帕)中,能正确反映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  )A.B.C.D.【分析】34/35\n地表受热不均导致同一水平面上产生气压差异,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叫做气压梯度,水平面上的气压梯度产生了水平气压梯度力,它促使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且与等压线垂直,从而形成风,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在近地面,风除了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的影响,还要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近地面风向总是与等压线斜交.【解答】解:水平气压梯度力是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并垂直于等压线,北半球向右偏转,能正确反映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D.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判断,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和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31.图中不能正确表示热力环流的是(  )A.B.C.D.【分析】(1)热力环流的过程为近地面温度高气体膨胀上升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温度低气体收缩下沉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大气在水平方向上从高压流向低压,从而形成热力环流.(2)热力环流的典型例子为海陆风,白天吹海风夜晚吹陆风;山谷风,白天吹谷风夜晚吹山风;城市风,近地面从郊区吹向城市.【解答】解:A、近地面温度高气体膨胀上升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温度低气体收缩下沉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大气在水平方向上从高压流向低压,从而形成热力环流,而此图相反,故不正确但符合题意;B、海陆风,白天吹海风夜晚吹陆风,故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山谷风,白天吹谷风夜晚吹山风,故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城市风,近地面从郊区吹向城市,故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A.34/35\n【点评】掌握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和实例即可,属于基础题. 读图,完成32~33题.32.关于图中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是高度、温度和气压的变化B.随高度增加气温逐渐升高,气压逐渐降低C.距地面20千米处气压降为地面的一半D.对流层垂直方向上温度变化范围是20~﹣60℃【分析】根据大气的温度、密度、运动等特征,地球大气自下而上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平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解答】解:A、根据大气的温度、密度、运动等特征,大气自下而上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而不是高度,故不符合题意;B、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平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故选项不全面,不符合题意;C、20km处的气压值约为80,而近地面约为1000,不是一半的关系,故不符合题意;D、读图可知,①层为对流层,最高温约为20°C,最低温约为﹣60°C,故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属于基础题,需要理解掌握大气垂直分层的原因、各自温度变化及运动特征. 34/35\n33.关于图中①②层大气的正确叙述是(  )A.①层大气厚度不随纬度变化而变化B.②层因氧原子吸引紫外线而增温C.②层里的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D.②层复杂的天气现象不利于飞行【分析】大气分层按照大气在垂直方向的各种特性,将大气分成若干层次,按大气温度随高度分布的特征,可把大气分成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解答】解:A、①层为对流层,大气厚度随纬度增加而应该变薄,故不符合题意.B、②层为平流层,因臭氧吸收紫外线而使大气增温,故正确.C、②层为平流层,该层没有电离层,故不符合题意.D、②层为平流层,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天气晴朗,有利于高空飞行,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以大气分层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大气各个分层.解题时应注意对图表信息的解读. 2022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在南非德班召开,温室气体减排是本次会议的热点议题之一.如图“地球表面受热过程图”.读图完成34~35题.34.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对图中各环节最直接的影响是(  )A.辐射增强B.辐射增强C.辐射减弱D.辐射不变34/35\n【分析】地球吸收了太阳光后,除去反射会太空的部分,其他大部分被保留了下来,这就是大气的作用,大气能减弱地球热能的反射作用,而且可以存储这些热量,除了辐射,其他形式的热传递都要通过物质,大气是热的不良导体,能把热量保存在地表.【解答】解: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是直接减轻了大气逆辐射.故选:C.【点评】本题以地球表面受热过程图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大气的受热过程.解题时应注意对课本知识的把握. 35.下列地理现象中能够体现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的是(  )A.白天多云时气温偏低B.多云的夜晚通常比晴朗的夜晚温暖C.城市气温高于郊区D.近海气温日变化小于内陆地区【分析】大气的热力作用指的就是: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②大气的保温效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并通过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又称为“温室效应”.【解答】解:地球大气层有两种作用:削弱作用,保温作用(温室效应),削弱作用使得地球表面温度不会在白天过高,保温作用使得地表温度不会在晚上过低.故选:B.【点评】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大气的热力作用过程和影响;并掌握地球大气的两种作用原理. 二、综合题(共30分)3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34/35\n(1)此图中阳光直射的纬线是 23°26′N ,地方时为0点的经线是 60°E ,图中D点的地方时 6 时.(2)这一天是 6 月 22 日前后,北半球为 夏至日 节气.(3)比较A、C、E线自转速度由大到小是 C=D>A (4)图中ADB弧线所示是 晨线 线(晨线或昏线)【分析】(1)根据极圈内昼夜长短分布判断太阳直射的纬线;根据图中180°经线判断太阳直射经线;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为6点,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为18点.(2)根据极圈内昼夜长短分布判断时间及节气.(3)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逐渐递减.(4)在日照图上,晨线和昏线的判断方法,一是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二是根据昼夜半球判断:位于昼半球西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线,位于昼半球东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昏线.【解答】解:(1)读图,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太阳直射的纬线是23°26′N;根据图中180°经线,地方时为0点的经线是60°E;D点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6点.(2)读图,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时间为6月22日,为北半球夏至日.(3)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逐渐递减,A、C、E线自转速度由大到小是C=D>A.(4)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图中ADB弧线所示是由黑夜进入白天,为晨线.34/35\n故答案为:(1)23°26′N;60°E;6.(2)6月22日;夏至日.(3)C=D>A.(4)晨线.【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和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37.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1)在图中画上箭头表示地球公转方向.(2)地球在A位置时,甲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 大 值.(3)地球从春分日(北半球)运行至夏至日(北半球)这一时段,在图中可用字母 d 表示;太阳直射点由南向北移动这一时段,在图中可用字母 cd 表示;北半球昼短夜长且昼逐渐变短这一时段,在图中可用字母 b 表示.【分析】地球公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读图分析:第一步:先确定出地球公转方向.(可根据地球自转、南北极指向等来确定地球公转方向)第二步:在图中过球心做地轴的垂线,即赤道.第三步:作条直线连接左右两个球心.第四步:如果直线指向北半球(北回归线),为夏至日;如果直线指向南半球(南回归线),为冬至日.34/35\n第五步:再根据二至日的位置和公转方向,确定春分日和秋分日.【解答】解:(1)(2)地球在A位置时,为北半球夏至日,甲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3)读图,A位置为夏至日、B位置为秋分日、C位置为冬至日、D位置为春分日.地球从春分日(北半球)运行至夏至日(北半球)这一时段,在图中可用字母d表示;太阳直射点由南向北移动这一时段,在图中可用字母cd表示;北半球昼短夜长且昼逐渐变短这一时段,在图中可用字母b表示.故答案为:(1)(2)大.(3)d;cd;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和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38.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34/35\n(1)图中有五条边线没画出箭头,请根据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在图中画出箭头.(2)图中字母所代表的三大类岩石的名称分别是:A 岩浆岩 ,B 变质岩 ,C 沉积岩 .(3)图中①﹣⑩表示地质作用,其中属于外力作用的有 ②③⑥⑩ ,属于内力作用的有 ①④⑤⑦⑧⑨ .(填序号)【分析】地球内部的岩浆,在岩浆活动过程中上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地表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形成沉积岩.已经生成的岩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成分和性质的改变,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下深处发生重熔,又形成新的岩浆.如此周而复始,形成一个完整的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解答】解:(1)必须搞清岩浆与三大类岩石的转换关系.如岩浆岩只能由岩浆转换而来,岩浆岩和沉积岩两者,前者可转变为后者,而后者绝不能转换为前者,这是不可逆转的规律.(2)三个箭头指向的是岩浆;两个箭头指向的是沉积岩或变质岩,风化物应形成沉积岩,C为沉积岩;一个箭头指向的是岩浆岩,对应的是A.(3)从变质岩到岩浆的地质作用是重熔再生或高温熔化或熔融;从岩浆到岩浆的地质作用是冷却凝固;从岩浆岩到沉积岩的地质作用是外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内部为内力作用,来自地球外部为外力作用;凡是指向外力产物的箭头均为外力作用过程,其余的肯定是内力作用过程.故答案为:34/35\n(1)(2)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3)②③⑥⑩;①④⑤⑦⑧⑨.【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知识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岩石圈物质循环及地质作用. 39.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一种形式.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热力环流是由近地面 冷热不均 不均形成的.(2)图①中,甲地空气上升,其近地面气压 低于 (高于或低于)乙地.(3)请在图①中a、b线段上分别补画箭头,完成甲﹣乙和甲﹣丙之间的热力环流.(4)图②所示的海陆热力环流现象通常出现在 夜间 (白天或夜间).【分析】大气等压面根据高高低低规律即可,即高压处等压面上凸,低压处等压面下凹.同一地点高度越高气压越低,故等压面位置越偏上气压值越低,反之越高.同一等压面上压强相等.在同一水平方向上大气从高压流向低压.【解答】解:(1)本题考查热力环流的成因,其形成过程:地面冷热不均→大气升降运动→水平气压差异(直接原因)→大气水平运动→热力环流.(2)图①中,甲地近地面等压面向下弯曲,为低压中心,气压低于乙地.34/35\n(3)乙丙处等压面上凸,为高压中心,气温低,应为下沉气流.(4)图②吹陆风,陆地气压高于海洋,所示的海陆热力环流现象通常出现在夜间.故答案为:(1)冷热不均.(2)低于.(3)a和b试下沉气流.(4)夜间.【点评】本题以热力环流图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等压线图的判读.解题时应注意对课本知识的把握. 34/35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地理
发布时间:2022-08-25 09:52:40 页数:35
价格:¥3 大小:403.51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