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河南省许昌市长葛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8

2/18

剩余16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1-2022学年下学期期中质量监测七年级语文注意事项: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总分120分,时间120分钟。考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交卷时只交答题卡。一、积累与运用。(28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A.斑斓(lán)谰语(lán)狂澜(lán)酣然入梦(hān)B.俊俏(qiào)峭壁(qiào)骏马(jùn)高山峻岭(jùn)C.哺育(bū)胸脯(pǔ)震悚(sǒng)捕风捉影(pǔ)D.嗥鸣(háo)镐头(gǎo)默契(qì)锲而不舍(qiè)【答案】C【解析】【详解】C.哺育(bū)——bǔ,胸脯(pǔ)——pú,捕风捉影(pǔ)——bǔ;故选C。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戈壁妇孺皆知铤而走险苛捐杂税B.叠起深恶痛决至死不懈老实厚道C.咳嗽仰之弥高迥乎不同呕心沥血D.逝世家喻户晓微不足道鞠躬尽瘁【答案】B【解析】【详解】B.叠起——迭起,深恶痛决——深恶痛绝;故选B。3.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莫言先生获得诺贝尔奖是当之无愧的。B.人生之路时有艰难险阻,只要我们锲而不舍,定会抵达成功的彼岸。C.钟南山老先生是鲜为人知的,男女老少都感谢他,佩服他。D.初三这一年,他废寝忘食地学习,把最爱的电子游戏都放在了一边。【答案】C【解析】【详解】A.当之无愧:担得起某种荣誉或某个职务,无须感到惭愧。在此形容莫言值得获得诺贝尔奖,使用正确;B.锲而不舍:原义是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在此形容要坚持不懈,使用正确;C.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在此形容人人都知道的钟南山老先生,使用对象有误;D.废寝忘食: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形容专心学习,使用正确;故选C。4.综合性学习。历史的星空中,因有众多杰出人物而光辉灿烂。他们犹如一颗颗明亮的星辰,在浩瀚无边的夜空照亮黑暗笼罩的世界,照亮属于未来的希望。邓稼先就是其中的一位。七(1)班的同学们准备策划一次“不追歌星追科星”的主题活动,邀请你参加。任务一:致敬全民偶像(1)班级同学准备以各种形式表达向偶像致敬。小文同学打算创作一首诗歌来表达对邓稼先的崇拜与赞美,请你帮她补一节诗歌。赞邓稼先一颗赤子红心,一腔赤诚热情,一次毫不犹豫的抉择,他以行动践行着精忠报国的使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务二:体会真情厚意(2)杨振宁在百岁生日时,提及邓稼先对他的期望“千里共同途”,你觉得邓稼先说这句话的用意是什么呢?2021年9月22日,杨振宁发表了百岁生日演讲,在其中以恳切的深情向国人再提“稼先”:“……在这个信的最后他这样给了我一个期望,是‘但愿人长久’,他把‘千里共婵娟’改了一下,变成‘千里共同途’,当时我看了信以后没有看懂这句话。‘千里共同途’是什么意思呢?我后来想了想,知道这是一个很深的意思。最近这个信发表了以后,仔细看了看,我觉得今天,我可以跟邓稼先说,稼先,我懂你‘共同途’的意思,我可以很自信地跟你说,我这以后五十年是符合你‘共同途’的瞩望,我相信你也会满意的。”(3)作为同样赴美学习的杨振宁,当时并没有像他的好友邓稼先那样学成之后立即归国。针对这一点,网上有许多不同的声音,请你反驳一下网友“科学小行星”的看法,并阐述理由。科学小行星:说到底,杨振宁还是自私自利。当时的中国,无论是学术环境还是实验仪器,都不具有让他施展拳脚的空间,为了自己的学术与发展,他当然不愿意回国了。你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示例一:为人忠诚纯正,做事坚定不移,两弹元勋当之无愧,他许身国家气壮山河。(能仿照形式写即可)(2)对好友表达了期待团聚,一同为祖国的富强与腾飞贡献自己力量的愿望。(3)示例一:我认为杨振宁先生这样的选择也是无可厚非。科学是有领域之分的,当时的中国急需应用科学,作为理论科学领域的研究者,他如果毅然回国,不仅帮不上忙,甚至会断送科学生涯,对人类科学的发展也是损失。示例二:我认为杨振宁先生是爱国的,从选文中我们可以得知,杨振宁先生与邓稼先先生一样对祖国有着深厚的感情,他明白“千里共同途"的深意,他最后在科学取得很高成就时回国报效祖国。谁说曲线救国就不爱国呢?【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补写诗歌。根据题意及已有的诗句进行补写,已有的诗句中用“一颗……一腔……一次……”的数量词句式来赞美邓稼先,续写时符合格式,语句通顺,合情合理即可。示例:一句儿时誓言,一生无私奉献,一辈子刻苦努力钻研,他以行动实现着科技强国的梦想。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含义。邓稼先给杨振宁的信的结尾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结合语段中“当时我看了信以后没有看懂这句话”可知,杨振宁当时不完全懂邓稼先的意思;结合语段中“我后来想了想,知道这是一个很深的意思。最近这个信发表了以后,仔细看了看,我觉得今天,我可以跟邓稼先说,稼先,我懂你‘共同途’的意思,我可以很自信地跟你说,我这以后五十年是符合你‘共同途’的瞩望,我相信你也会满意的”可知,杨振宁明白了邓稼先的用心;邓稼先说这句话的意思是,希望自己想念的人平安长久,不管我们相隔千山万水,不管我们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我们的目标都是一致的,即建设祖国。邓稼先用“‘千里共同途’”表达了对杨振宁的祝愿与期望。【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针对题干中“科学小行星”的观点进行反驳,要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阐述理由。理由充分,论证合理,表达清晰得体。示例:我认为杨振宁的选择可以理解。因为当时国内的环境有限,为了学术上更好地发展,杨振宁当时并没有像他的好友邓稼先那样学成之后立即归国。经过不懈研究与努力,学术界公认,杨振宁在统计力学、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场论等4个领域拥有13项诺贝尔级别的成就,他用无可辩驳的学术实力,使他背后的“中国”二字越发熠熠生辉。5.名著阅读《骆驼祥子》阅读下面节选语段,回答相关问题。一年,二年,至少有三四年;一滴汗,两滴汗,不知道多少万滴汗,才挣出那辆车。从风里雨里的咬牙,从饭里茶里的自苦,才赚出那辆车。那辆车是他的一切挣扎与困苦的总结果与报酬,像身经百战的武士的一颗徽章。在他赁人家的车的时候,他从早到晚,由东到西,由南到北,像被人家抽着转的陀螺,他没有自己。(1)【读·人物】从画线可以看出此时的祥子是一个A______的人(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当读到小说结尾部分时,我们发现样子又变成了一个B_____的人。(2)【读·专题】专题探究是名著深度阅读的有效方式之一。请根据示例,结合《骆驼祥子》中的主要人物祥子,设计一个阅读探究专题。示例:探究《红星照耀中国》中共产党人的革命信仰。(3)【读·情节】下列《骆驼祥子》中的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妻死卖车②祥子买车③初成车夫④钱被敲空⑤丢车与卖骆驼⑥再次买车⑦被迫结婚⑧彻底堕落⑨二次奋斗A.③②⑤④⑦⑥⑨①⑧B.③②⑤⑨④⑦⑥①⑧C.③②④⑦⑤⑨⑥①⑧D.③②④⑨⑥⑦⑤①⑧【答案】(1)①.A:勤劳坚韧(吃苦耐劳积极向上、执着追求);②.B:自暴自弃(麻木潦倒、自私狡猾)。(2)探究《骆驼祥子》祥子的悲剧原因(探究《骆驼祥子》祥子的三起三落;探究《骆驼祥子》祥子的辛酸故事)(3)B【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著人物形象的分析概括。从画线句子“从风里雨里的咬牙,从饭里茶里的自苦,才赚出那辆车”可知,祥子勤劳坚韧,之所以吃苦耐劳、勤奋积极,主要是从农村来到城里的人力车夫祥子,他最大的梦想是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这样就能做一个有独立尊严的劳动者。在经历三起三落后,因虎妞死于难产,他不得不卖掉人力车去料理丧事。再加上祥子去找小福子,得知她已经自杀。至此,祥子的人生理想彻底破灭了,祥子变成了一个自暴自弃、麻木潦倒、自私狡猾的人。【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活动设计。作答时,结合《骆驼祥子》中的主要人物祥子,仿照示例设计一个专题即可。可以从作品主题、时代背景等角度探究祥子悲剧产生的根源;或者从梳理情节角度探究祥子的三起三落;也可以从整个故事情感角度探究祥子的辛酸故事等等。示例:探究《骆驼祥子》中祥子个人悲剧史。【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内容识记与排序。结合名著内容作答。祥子从农村来到城市,初次成了一个人力车夫,辛苦三年,攒钱买了一辆车,很快就连人带车被大兵拉了壮丁。祥子逃出来的时候牵了三头骆驼,卖了换钱。接着,祥子二次奋斗,又辛苦拉车,拼命攒钱,准备第二次买车,但攒的钱被孙侦探敲诈一空,祥子被迫与虎妞结婚,用虎姐的钱买了一辆车。虎妞难产而死,祥子为了虎妞的丧事,卖掉了这辆车。一次次的打击,使祥子走向堕落,最后沦为了一具行尸走肉。根据以上祥子的经历可知,《骆驼祥子》中的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序应为:③②⑤⑨④⑦⑥①⑧。故选B。6.名句默写(1)故园东望路漫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3)韩愈《晚春》中对杨花榆荚表面揶揄,实则表达对它们更深层次赞许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蒙曰:“士别三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孙权劝学》)【答案】①.双袖龙钟泪不干②.马上相逢无纸笔③.独坐幽篁里④.弹琴复长啸⑤.杨花榆荚无才思⑥.惟解漫天作雪飞⑦.即更刮目相待⑧.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解析】【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本题中注意“袖”“篁”“啸”“榆荚”“惟”等字词的书写。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一)(共13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苹果红了①过了白露,天气开始转凉。苹果树叶在秋风中蝴蝶般翻飞飘舞,苹果由青变红,而且红得越来越娇艳。走出家门放眼南山,苹果园已经红透了一片,犹如一抹红云,飘逸在半腰间。②苹果园足有几百亩,每年都是县里果品站收购出口的大户。原本满山都是荒草桲椤(póluó)棵子,是身为支书的父亲带着村里乡亲苦战几个冬天,挖出几千个“果树窝子”。山是砂岩土质,挖一个坑要几天功夫,有时还要放雷爆破。每一个“果树窝子”都是二米界方一米半深,填上熟土,施上有机肥,第二年春天栽上果树苗子。我上小学时,果树主干已长到胳膊粗,到了盛果期。每到春天,果树开花,南山便像裹上了一层绿中透白的轻纱,阵阵清香惹得蜜蜂从四面八方飞过来,蜂音恰如最美的音乐,整个山乡都要醉了。到了夏天,绿叶下结满了青绿油亮的果子,果园用木栅栏和铁丝网围裏起来,像一个充满诱惑的绿色城堡。孩子们放了学便不自觉地往南山跑。隔着栅栏看着青脆的果子,眼里放光,垂涎欲滴,多少孩子心底里发愿,长大后要当一名果树技术员。③天越来越凉,庄稼地里也收得差不多了,父亲终于同意从各小队抽调劳力去果园摘苹果。这可是美差事,大家都争相报名,母亲有幸被选中,我和姐姐都很兴奋。心生无穷的想象和希望,似乎那些红艳艳的大苹果就在眼前,每天都期盼着母亲早点从果园回来。果园管束极严,虽然满眼都是苹果,但是谁也不敢吃一口动一个。收工后,妇女们经常要在果园外周围草地上拔些猪草捎回家,而这里不时会有苹果滚出来。对于这意外的收获,她们有着密而不宣的默契。每次母亲回家,我和姐姐都眼巴巴地看着母亲,希望她能变戏法似的变出苹果来。终于有一天,母亲抖搂开猪草,里边真的滚出一只苹果来。苹果不大,但是滚圆通红。母亲说是草地里拣的。她舀水将苹果洗净,切成两瓣让我和姐姐趁父亲没回来抓紧吃了,再三嘱咐不要告诉别人,更不能告诉父亲。④大半个月后,果园的苹果全部采摘完毕,果品公司也收购完了,剩下的落果和不符合标准的要按人头分给每一位社员。⑤“分苹果喽——”果树队长村头一阵吆喝,全村沸腾了。大田里也早早地收工,大人孩子们从四面八方往苹果园赶。像赶集,又像是过年。家家户户推着车子,带上麻袋筐篓集中到空地上。空地足有两个篮球场大,一大堆红艳艳的苹果,像一座小山。旁边一张长条桌一个地磅,果树队队长坐在桌后按帐簿大声喊着一家家户主的名字,户主和女人、孩子一齐答应着拎着家什跑过来。队员七手八脚地用簸箕往磅秤底座上的大筐里倒苹果。果园这时候完全开放了,大人孩子随便进出,苹果可以随意品尝,大人们手里攥着苹果边啃边忙活,孩子们人手一只苹果边啃边追逐打闹。分到苹果的装上车欢天喜地地驾车往山下赶。每个人的脸上也如熟透了的苹果,红扑扑的。⑥这一年苹果大丰收,家家户户分到的苹果比往年翻了一番。母亲把里屋原本盛粮食的大缸腾出来放苹果,母亲高兴,孩子们也高兴,两大缸苹果,可以吃到明年春天。晚上回来母亲告诉父亲,父亲不仅不高兴反而一脸阴云。父亲说不是收成好是果品公司收的少。这就意味着年底收入的减少。我们村的苹果全是小国光,品种老化,父亲说该换品种了。⑦换品种,就要砍了原来的老树,花钱买新品种树苗不说,更意味着几年没有收成。第二天,父亲来到果园,抚摸着一棵棵长了十几年,已经牛腿般粗的果树潸然泪下。几千棵啊,全都砍了,父亲不舍得,果树队也不舍得。⑧到了冬天,父亲终于下了决心,不能再等了,必须换!父亲一拍板大家也都想通了。雪花飘起时,父亲带领乡亲们上山,含泪砍了那些老树。第二年春天改栽了几千棵红富士。⑨二年桃三年李,四年苹果挂满枝。寄托着全村人希望的南山果园,第二年新苗开始开花,第三年开始挂果,第四年红艳艳的红富士终于挂满枝头。⑩那时候我已离开村子到山外读书。秋假回村,放眼南山,果园重新披上了红装,硕大的红富士如一盏一盏点亮希望的灯笼,挂满枝头,红透满山满坡……7.阅读全文,根据提示,在横线上补充相应的内容。挖出“果树窝子”→①_______→摘苹果→②_____→改栽果树品种8.“对于这意外的收获,她们有着秘而不宣的默契。”简要说明这“默契”的具体内容和形成原因。9.为什么父亲面对家里多分到的苹果“反而一脸阴云”?10.最后一段中画线句子在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答案】7.①.栽上果树苗子②.分苹果8.“默契”的具体内容指这意外的收获实际是妇女们事先藏好的;形成原因是:做母亲的想满足孩子们的希望,但果园管束极严,只能心照不宣。9.果品公司收少,意味着年底收入减少;村里果树品种老化,买新品种需要花钱;几年内将没有收成。10.紧承上文,父亲带领乡亲们的改栽的几千棵红富士大获成功;首尾呼应,描写出一片丰收景象;点出文章的题目,苹果红了;把红富士苹果比作一盏盏灯笼,预示着乡亲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情节的梳理与概括。文章讲述了一个村支书带领全村人民种苹果让全村致富的故事。作答时应注意分析给出提示进行分析,都是围绕着苹果来展开的。根据第②段中“是身为支书的父亲带着村里乡亲苦战几个冬天,挖出几千个‘果树窝子’”,可概括出第一个情节为挖“果树窝子”;根据第②段“每一个‘果树窝子’都是二米界方一米半深,填上熟土,施上有机肥,第二年春天栽上果树苗子”可概括出第一空应为栽果树苗子;根据第③段中“父亲终于同意从各小队抽调劳力去果园摘苹果”,可概括为摘苹果;根据第④段“果园的苹果全部采摘完毕,果品公司也收购完了,剩下的落果和不符合标准的要按人头分给每一位社员”分析,可概括为分苹果;根据第⑧自然段中“第二年春天改栽了几千棵红富士”,概括出改换果树品种。【8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应注意结合语境进行分析。结合前句“妇女们经常要在果园外周围草地上拔些猪草捎回家,而这里不时会有苹果滚出来”分析,句中的这种意外收获指妇女们能在收工后捡到苹果,而这苹果是妇女们事先就藏好的,这就是妇女们“秘而不宣的默契”。妇女们看到孩子们“眼里放光,垂涎欲滴”,将苹果带回后“切成两瓣让我和姐姐趁父亲没回来抓紧吃了”,可以概括出母亲们藏好苹果为了满足孩子对苹果的向往,体现出母亲对孩子的爱。【9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反而一片阴云”指父亲心情不好,作答时应找出父亲心情不好的原因。结合后文中父亲“父亲说不是收成好是果品公司收的少,这就意味着年底收入的减少”,可直接概括出因果品公司收的少而全村收入少。从“我们村的苹果全是小国光,品种老化,父亲说该换品种了”分析,可概括出果树品种老化,该换品种。从“换品种,就要砍了原来的老树,花钱买新品种树苗不说,更意味着几年没有收成”中概括出,要花钱买新果树品种,几年没有收入。【10题详解】本题考查段落作用。注意从内容(句子内容概括理解)和结构两个角度出发。结合“挂满枝头,红透满山满坡”进行分析,展现的是村里苹果丰收的场景;“硕大的红富士如一盏一盏点亮希望的灯笼”句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红富士比作点亮希望的灯笼,结合全文可知,苹果是全村人的收入来源,在这里表示未来全村人生活红红火火,生活越来越美好;画线句子位于文章的结尾,起到收束全文的作用;结合第①段中“苹果园已经红透了一片”内容相仿,起到首位呼应的作用;“果园重新披上了红装”展现苹果通红的画面,照应标题。(二)(共15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我的祖父叶圣陶①在纪念祖父诞辰一百周年时,我有一点想不明白,那就是人们为什么总是对整数特别有兴趣。莫名其妙,就成了习惯。记得祖父在世时,对生日似乎很看重,一家老小,都盼过节似的惦记着祖父的生日。②有时候,祖父的生日庆祝,安排在阳历的那一天,有时候,却是阴历,关键是看大家的方便,最好是一个休息天,反正灵活机动,哪个日子好,就选哪一天。祖父很喜欢过生日,喜欢那个热闹。有一年,阳历和阴历的这一天,都适合过生日,他老人家便孩子气地宣布:两个生日都过。想一想也简单,一个老人乐意过生日,原因就是平时太寂寞。老人永远是寂寞的,尤其是一个高寿的老人。③祖父是最会排遣寂寞,最能享受寂寞的智者。④我侄女儿的小学要给解放军写慰问信,没人会写毛笔字,于是自告奋勇带回来,让祖父给她写。同样,父亲想要什么内部资料,想要那些一时不易到手的马列著作,只要告诉祖父,祖父便会一丝不苟地抄了,邮来。有一段时间,问祖父讨字留作纪念的人,渐渐多起来,反正闲着也是闲着,祖父就挨个地写。唐诗,宋词,毛主席的教导,一张张地写了,寄出去,直到写烦了,人也太老了,写不动为止。⑤我记得常常陪祖父去四站路以外的王伯祥老人处。这是一位比祖父年龄更大的老人,他们从小学时代就是好朋友,风风雨雨,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友谊。难能可贵的是,祖父坚持每星期都坐着公共汽车去看望老朋友。祖父订了一份大字版《参考消息》,王伯祥老师也喜欢看,于是祖父便把自己订的报带去给他看。每次见面两个多小时,一方是郑重其事地还报纸,另一方毕恭毕敬地将新的报纸递过去,然后就喝茶聊天。说什么从来不重要,话语投机,酒逢知己,关键是看这一点。⑥祖父平时很喜欢和我对话,他常常表扬我,说我小小年纪知道的事却不少。我记得他总是鼓励我多说话,说讲十么并不重要,人有趣了,说什么话都会有趣。早在还是一个无知的中学生时,我就是一个善于和老人对话的人。我曾经是真的觉得,自己知道的事多,肚子里学问大。后来才知道,那是因为老人的寂寞。⑦祖父还教我做对子。后来我开始写小说,把发表的小说寄给祖父。祖父回信说,写得不错。祖父并不曾有意识地要培养我成为一个作家。真正要谈起文学的启蒙,我的堂哥对我的影响要远大于我的父亲,更大于我的祖父。如果说,当作家和家学有什么关系的话,那就是家中无处不在的书,以及父亲和祖父的读书习惯。⑧祖父即使到了八十岁,还每天在写字桌前坐八个小时,在那里写信看书。家里的东西通常摆放很整齐,但祖父的书桌上却经常堆满书和纸。他的那双手因常年写作,手指骨节分明,青筋毕露。他的腰也因年老变得佝偻了,他倚着椅背,但还是能透出一种坚定。祖父的一言一行,使我明白,写作其实非常简单,就是要坐在那里坚持写。一个作家写得怎么样,是一回事儿,不间断地写更重要。只有写出来,一切才有可能。⑨老人最害怕告别。送君千里,终有一别。祖父晚年时,每次和他分手告别,大家心里都特别难受。于是大家就不说话,在房间里耗着。他坐在写字桌前写日记,我站在一边,随手捞起一张报纸,胡乱看下去。那时候,要说话也是一些和分别无关的话题,想到哪里是哪里,海阔天空,就这样静静地享受寂寞。不得不承认,我在老人的寂寞中,学到了许多东西,明白了许多珍贵的情感。这些情感是人类的结请,只有当它们真正逝去时,我们才会感受到它们的珍贵。(作者:叶兆言。有删改)11.作者围绕“祖父是最会排遣寂寞,最能享受寂寞的智者”写了关于祖父的哪些事情?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条概括。12.作者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融合了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请以第⑧段为例,简要分析其中两种表达方式的作用。13.作者是如何塑造祖父这一形象的?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14.本文语言简明质朴、如话家常,同时又不失典雅之感,请结合文中画横线的语句进行具体分析。【答案】11.①祖父用过生日来排遣寂寞,他过生日不管是不是整数,不管是阳历还是阴历,只在乎大家是否方便;②祖父帮“我”侄女写毛笔字、帮“我”父亲抄马列著作、给别人写字留作纪念,直到写烦、写不动为止;③祖父坚持每星期坐公共汽车看望老朋友,并把订的报带去给他看;④祖父鼓励“我”多说话,做个有趣的人;⑤祖父教我做对子,对我发表的小说给予肯定;⑥祖父八十岁还坚持在写字桌前写信看书,坚持写作;⑦祖父晚年与大家告别的方式很特别。12.①通过记叙祖父晚年的日常生活及他对“我”的影响,表达了对祖父的敬佩与怀念之情;②通过描写,刻画了祖父人到高龄仍笔耕不辍的形象,字里行间饱含对祖父的敬仰之情;③通过自然而恰当的议论,表达对祖父“身教胜于言传”的钦佩之情和对祖父的怀念之情。13.①通过正面描写(捕做典型细节)塑造人物形象。如“他的那双手因常年写作,手指骨节分明,青筋毕露。他的腰也因年老变得佝偻了,他倚着椅背,但还是能透出一种坚定”通过对祖父双手手指和佝偻的腰的细节描写,刻画出祖父一生勤勉治学的形象特点。②通过评价性语句(叙议结合)塑造人物形象。如“说什么从来不重要,话语投机,酒逢知已,关键是看这一点”点明祖父排遣寂寞的方法之一,就是与有共同话语的好朋友聊天,享受畅谈之乐,展现了祖父珍惜友谊的形象。③通过典型情节(以小见大)塑造人物形象。作者并没有把选材重点放在祖父作为作家和教育家的身份上,而是选取典型的小事情(过生日、写毛笔字、访友、与“我”对话、教“我”做对子、与“我”进行特殊告别等)来写,在小事情中展现出人物的大精神。④通过对比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如“家里的东西通常摆放很整齐,但祖父的书桌上却经常堆满书和纸”一句将家中整齐的情况和祖父书桌堆满书和纸的情况进行对比,表明祖父钻研学问时大量查阅书籍资料,突出其潜心治学的专注和刻苦精神。14.①“唐诗,宋词,毛主席的教导,一张张地写了,寄出去”使用短句表达,节奏明快,读来顺口;“直到写烦了,人也太老了,写不动了为止”,随意中透着亲切,如同日常说话一般,语言通俗质朴。②“郑重其事”“毕恭毕敬”“话语投机”等运用典雅的成语或四字词语,语简义丰;“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化用古诗文,使得语言典雅生动。【解析】【11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根据第②段“有时候,祖父的生日庆祝,安排在阳历的那一天,有时候,却是阴历,关键是看大家的方便,最好是一个休息天,反正灵活机动,哪个日子好,就选哪一天”可概括为:祖父过生日不管是不是整数,不管是阳历还是阴历,只要大家方便,热闹就行;根据第④段“我侄女儿的小学要给解放军写慰问信,没人会写毛笔字,于是自告奋勇带回来,让祖父给她写”“父亲想要什么内部资料,想要那些一时不易到手的马列著作,只要告诉祖父,祖父便会一丝不苟地抄了,邮来”“有一段时间,问祖父讨字留作纪念的人,渐渐多起来,反正闲着也是闲着,祖父就挨个地写”可概括为:祖父帮“我”侄女写字、帮“我”父亲抄书、给人写字留作纪念,直到写烦写不动为止;根据第⑤段“祖父坚持每星期都坐着公共汽车去看望老朋友。祖父订了一份大字版《参考消息》,王伯祥老师也喜欢看,于是祖父便把自己订的报带去给他看”可概括为:祖父坚持每星期都去看望老朋友,把订的报带去给朋友看;根据第⑥段“我记得他总是鼓励我多说话,说讲十么并不重要,人有趣了,说什么话都会有趣”可概括为:祖父鼓励“我”多说话,做有趣的人;根据第⑦段“祖父还教我做对子。后来我开始写小说,把发表的小说寄给祖父。祖父回信说,写得不错”可概括为:祖父教“我”做对子、对“我”发表的小说给予肯定;根据第⑧段“祖父即使到了八十岁,还每天在写字桌前坐八个小时,在那里写信看书。家里的东西通常摆放很整齐,但祖父的书桌上却经常堆满书和纸”可概括为:祖父80岁还坚持在写字桌前写信看书;根据第⑨段“祖父晚年时,每次和他分手告别,大家心里都特别难受。于是大家就不说话,在房间里耗着。他坐在写字桌前写日记,我站在一边,随手捞起一张报纸,胡乱看下去”可概括为:祖父晚年与“我”告别的方式很特别。【12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表达方式的理解。第⑧段“家里的东西通常摆放很整齐,但祖父的书桌上却经常堆满书和纸”联系第⑦段“如果说,当作家和家学有什么关系的话,那就是家中无处不在的书,以及父亲和祖父的读书习惯”可知,运用了叙述的表达方式,通过记叙祖父晚年的日常生活及书桌上的书、纸,表现祖父潜移默化的影响了“我”;表现了“我”对祖父的敬仰与怀念;第⑧段“祖父即使到了八十岁,还每天在写字桌前坐八个小时,在那里写信看书”“他的那双手因常年写作,手指骨节分明,青筋毕露。他的腰也因年老变得佝偻了,他倚着椅背”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科华路祖父八十岁高龄仍伏案看书写信的状态,细致的刻画了祖父的手,表现了祖父勤于写作;表现了“我”对祖父的敬仰与钦佩;第⑧段“但还是能透出一种坚定”“一个作家写得怎么样,是一回事儿,不间断地写更重要。只有写出来,一切才有可能”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展现祖父坚持读书的习惯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祖父的言传身教,身体力行的做事习惯深深地影响着“我”,让“我”明白坚持的意义;表现了“我”对祖父的敬佩与深切的怀念,“一个作家写的怎么样,是一回事儿,不间断地写更重要,只有写出来,-切才有可能”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自然且真实地表达了“我”对祖父“身教胜于言传”的敬佩与怀念。【13题详解】本题考查表现手法及人物形象。第⑧段“他那双手因常年写作,手指骨节分明,青筋毕露。他的腰也因年老变得佝偻了,他倚着椅背,但还是能透出一种坚定”运用正面描写,细致的刻画了祖父的手因为坚持写作而骨节分明,青筋毕露,祖父的腰因常倚着椅背写作而佝偻,表现了祖父勤奋努力治学的形象;第⑤段“难能可贵的是,祖父坚持每星期都坐着公共汽车去看望老朋友”“说什么从来不重要,话语投机,酒逢知己,关键是看这一点”可知,文章兼用叙述、议论的表达方式;联系第③段“祖父是最会排遣寂寞,最能享受寂寞的智者”可知,表现祖父通过找好友聊天排遣寂寞,开心畅谈,表现了祖父珍惜友谊,懂得享受生活;根据第②④⑤⑥⑦段“有时候,祖父的生日庆祝,安排在阳历的那一天,有时候,却是阴历,关键是看大家的方便,最好是一个休息天,反正灵活机动,哪个日子好,就选哪一天”“我侄女儿的小学要给解放军写慰问信,没人会写毛笔字,于是自告奋勇带回来,让祖父给她写”“同样,父亲想要什么内部资料,想要那些一时不易到手的马列著作,只要告诉祖父,祖父便会一丝不苟地抄了,邮来”“有一段时间,问祖父讨字留作纪念的人,渐渐多起来,反正闲着也是闲着,祖父就挨个地写”“我记得常常陪祖父去四站路以外的王伯祥老人处”“祖父平时很喜欢和我对话,他常常表扬我,说我小小年纪知道的事却不少”“祖父还教我做对子。后来我开始写小说,把发表的小说寄给祖父。祖父回信说,写得不错”等语句可知,作者选取与祖父相关的各种小事,例如:过生日、写毛笔字、访友、与“我”对话、教“我”做对子等事,展现出祖父喜爱热闹、珍惜友谊、关爱后辈、坚持写作的人物形象,以小见大,使人印象深刻;根据第⑧段“家里的东西通常摆放很整齐,但祖父的书桌上却经常堆满书和纸”可知,将整齐的家居环境与祖父堆满书纸的书桌作对比,表现了祖父喜爱钻研,专注学习,体现了祖父一心治学,潜心苦读的精神。【14题详解】本题考查语句赏析。在赏析语句时可从修辞手法,用词,句式,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赏析。第一句可从句式的角度赏析,从“唐诗,宋词,毛主席的教导,一张张地写了,寄出去,直到写烦了,人也太老了,写不动为止”中的“唐诗,宋词”“寄出去”可知,此句多用短句,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明快,表现了祖父排遣寂寞后的欢愉;“直到写烦了,人也太老了”用通俗的语言,通过祖父专心给他人写字,表现其质朴;表现了“我”对祖父的钦佩与怀念。第二句可从用词的角度赏析,该句用“郑重其事”“毕恭毕敬”“话语投机”“酒逢知己”这些四字词语表现了祖父与老友畅谈的场景,言有尽而意无穷,表现了他们深厚的友谊,表现了祖父排遣寂寞的方式。第三句可从手法的角度赏析,“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化用《马陵道》中“送君千里,终须一别”一句,联系第⑨段“祖父晚年时,每次和他分手告别,大家心里都特别难受。于是大家就不说话,在房间里耗着”可知,化用诗句展现“我们”不舍得与祖父告别,用典雅生动的语言表现了“我们”与祖父间浓浓的亲情。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一)(共10分)阅读下面古诗文《木兰诗》,完成下面小题。①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②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③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④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⑤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⑥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⑦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15.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B.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C.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D.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16.对下列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唯闻女叹息(唯:只)B.问女何所忆(忆:回忆)C.旦辞爷娘去(旦:早晨)D.对镜帖花黄(帖:同“贴”,粘贴)17.翻译下面句子。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18.《木兰诗》一首北方民歌,语言特色鲜明,请你结合诗句说一说有何特色?【答案】15.B16.B17.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为国捐躯,有的转战多年胜利归来。18.①诗中多以口语化的问答刻画人物心理,例如;“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②以铺陈排比描述行为情态,例如:“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写出家人为迎接木兰归来做准备。③以风趣的比喻收束全诗。“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比喻风趣又切合全文的内容。【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断句。要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验证。A.有误,正确的停顿应为: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C.有误,正确的停顿应为: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D.有误,正确的停顿应为: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故选B。【16题详解】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B.有误,“问女何所忆”的意思是“问木兰在思念什么”,“忆”的意思是“思念”;故选B。【17题详解】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和句式的特点。“百战(身经百战)”“死(为国捐躯)”“归(归来)”是此句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18题详解】此题考查作品的语言特色,结合具体语句分析即可。如:诗中以人物问答来刻画人物心理,生动细致,口语色彩明显,如第②段中“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以众多的铺陈排比来描述行为状态,神气跃然,如第③段中“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写木兰紧张地购买战马和乘马用具;以风趣的比喻来收束全诗,令人回味,如第⑦段中“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以双兔奔跑,难辨雌雄的隐喻,对木兰男扮女装、代父从军未被发现的奥秘加以巧妙的解答,妙趣横生而又令人回味。【点睛】参考译文:叹息声一声接着一声传出,木兰对着房门织布。听不见织布机织布的声音,只听见木兰在叹息。问木兰在想什么,问木兰在思念什么。(木兰答道)我也没有在想什么,也没有在思念什么。昨天晚上看见征兵文书,知道君主在大规模征兵,那么多卷征兵文册,每一卷上都有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大儿子,木兰(我)没有兄长,木兰愿意为此到集市上去买马鞍和马匹,就开始替代父亲去征战。在集市各处购买马具。第二天早晨离开父母,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水流水声。第二天早晨离开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兵战马的啾啾的鸣叫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翻越重重山峰就像飞起来那样迅速。北方的寒气中传来打更声,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铠甲。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为国捐躯,有的转战多年胜利归来。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在殿堂(论功行赏)。给木兰记很大的功勋,得到的赏赐有千百金还有余。天子问木兰有什么要求,木兰说不愿做尚书郎,希望骑上千里马,回到故乡。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城外迎接她;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户梳妆打扮起来;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忙着霍霍地磨刀杀猪宰羊。每间房都打开了门进去看看。脱去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以前女孩子的衣裳。当着窗子、对着镜子整理漂亮的头发,对着镜子在面部贴上装饰物。走出去看一起打仗的伙伴,伙伴们很吃惊,(都说我们)同行数年之久,竟然不知木兰是女孩。(提着兔子耳朵悬在半空中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分辨;雄雌两兔一起并排跑,怎能分辨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二)(共4分)古诗鉴赏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19.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首句“暗飞声”的“暗”字,包含了不知此笛为何人所吹、从何而来的意思,也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B.第二句着意渲染笛声。“满”字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声之悠扬。C.这首诗着重在以诗人的感情变化,来表现吹笛人技艺的高超,烘托玉笛声的艺术魅力。D.全诗紧扣一个“闻”字,抒发诗人闻笛后的孤寂心情和思乡之切。20.历代评论家说“折柳”是全诗的关键,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试着加以说明。【答案】19.C20.赞同,“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杨柳》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解析】【19题详解】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C.“来表现吹笛人技艺的高超,烘托玉笛声的艺术魅力”有误。诗歌前两句描写笛声随春风而传遍洛阳城,后两句写因闻笛而思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想念之情,而不是“表现吹笛人技艺的高超,烘托玉笛声的艺术魅力”,应该是悠扬的玉笛声引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故选C。【20题详解】古人送别时折柳,盼望亲人归来也折柳。据说“柳”谐“留”音,故折柳送行表示别情。“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描写春宵人静之时,作者忽然听到了一阵悠扬的笛声,仔细一听,这笛声乃“折柳”曲。作者由“折柳”曲想到,此时正是折柳的季节了,春天已到而自己却还漂泊在外,不禁更引起了思乡之情。本诗重在抒写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四、作文(50分)21.题目:我的烦恼要求:①要写清楚己的烦恼是什么?自己遇到苦恼烦闷,或者无法理解和避免的事情。②要注意写作顺序。既可先总述自己的烦恼,再具体说说某件事,以及为了解除烦恼自己付出的努力;还可以通过角色转换表达自己的烦恼和希望。总之,一定要把事情、原因写清楚,让人读了以后能体会到你的处境和心情。③注意语言的感染力,选词造句要着力打动人,让读者体验你的感受,感受你的个性。④书写规范,卷面整洁,字数不少于550。【答案】例文我的烦恼天阴沉沉的,还下着牛毛细雨。那些静静地躺在书包里的考试卷,此时却像大山一样压得我迈不开脚步,一想到它们,我的心头便蒙上了一层霜。上个星期三,我们班进行了一次模拟考试。因为我“轻敌”,没有认真地去复习,最后导致我这次的考试成绩彻底遭遇滑铁卢。它们是那样的糟糕!在学校时,我就被老师语重心长的“教诲”了半个多小时了。现在我就想:回到家,妈妈又会怎样“教育”我呢?天渐渐黑了,我的影子被路灯拉的长长的;雨更大了,差不多湿透了的衣服裹在身上,更增加了我心底的寒意。锦上添花的风使劲的吹着路旁的树木,发出沙沙的声响。想起妈妈昔日针对我考试成绩表现出来的“勇猛”,我更加惴惴不安:妈妈一定会把我批个“体无完肤”的,唉!我该怎么办呢?回到家里,妈妈静静地坐在没有开灯的客厅里。我刚一进门,妈妈就把一个饿虎般的眼神投给了我。我知道,妈妈一定是收到了老师的短信,已经知道了这次考试的全部状况了。“这次考试得了几分?”妈妈的声音犹如从地底钻出来一般,透彻一股寒气。我很无奈,缩了缩脖子,溜回了自己的房间。可妈妈也紧跟着进来了,坐在一旁,用那种“恨铁不成钢”的眼神久久的盯着我。终于,一声叹息后,出去了。夜很深了。我躺在床长,呆呆地望着天花板,听着钟表“滴答,滴答”的声音,眼前晃动着这一天的一幕一幕。“为什么!为什么!”我在心底呐喊。为什么学生的命运这么惨?为什么分数那么的重要?为什么……我是多么向往昔日的生活,年少无知,不会被那么多的rules所束缚,也没有这样被分数困扰的烦恼!我烦!我很烦!我真的好烦!【解析】【详解】首先,审题。这是一道命题作文,“烦恼”是题眼,也是文章内容所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会有各种各样的烦恼:有来自于学习上的,有来自于家庭的,还有来自于人际交往上的......总之,烦恼很多,不一定要写最烦恼的,但务必要写感悟最深或引发思考最多的。“我的”表限制,文章要写自己的烦恼,写别人的烦恼就离题了。根据要求,文章要写清楚自己的烦恼是什么,或因什么而烦恼。同时,还要写出对人对事的感悟与思考。其次,思路与结构。这个题目可以写记叙文或记叙性散文,不宜写议论文。根据要求,文章可以先总述自己的烦恼,再具体说说某件事(详写),写清楚自己的烦恼是什么。同时,还要写清楚为了解除烦恼自己付出了哪些努力,以及从中得到的感悟或思考。当然,在文章结尾,还可以通过角色转换,比如:与父母转换角色,来表达自己的诉求和希望。再次,选材。这篇文章可选的素材很广,如:作业多,很难完成是烦恼;家长的监控,让自己没有自由,是烦恼;两代人的思想鸿沟,导致很难沟通交流,是烦恼;独立做事,遭遇失败,也是烦恼......选什么素材能避免千篇一律,显得新颖别致有创意?那就要用非常规思维,如:写自己因为性格或长相问题,同学不愿意和自己交往,导致朋友很少,平时形单影只,让自己很烦恼。最后,立意。文章主题,看似简单,但一定要认真思考,深入挖掘,不能仅仅停留在叙述个人烦恼上,一定写出自己从中得到的感悟或启发,也就是通过消除烦恼付出的努力,让自己学会了如何突破性格上障碍,迈出了与人主动交往的第一步,收获了成功的喜悦;又或者,通过写与父母沟通交流,从而消除了烦恼,自己从中学会了理解他人,体谅他人,懂得了换们思考,让自己变得更懂事了等。这样一来,文章的立意就更高了。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7-26 00:45:03 页数:18
价格:¥5 大小:58.41 KB
文章作者:fenxiang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