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0-2021学年广东省各地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真题分类汇编:非连续文本阅读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46

2/46

剩余4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非连续文本阅读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2021·广东广州·八年级期末)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随着各地红色旅游的不断升温,红色旅游景区渐成“网红打卡地”。在刚刚过去的清明小长假,广州10个重点红色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25.95万人次,接待人数比平时有大幅的提高。在广州,红色旅游正在成为一种“时尚”,越来越多的人走进红色旅游景区去感受历史的熏陶,感念先烈的丰功伟绩。作为近现代民主革命的策源地之一,广州拥有丰富的红色革命文化遗产已确定了115处红色革命遗址,其中9处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初步形成了以4个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6个红色旅游A级景区、30个广州党员教育基地和75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骨干的广州红色旅游景区体系。从资源分布情况看,中山四路、先烈路、长洲岛等片区红色资源最为富集,具备较为完善的接待设施。为了让红色革命文化在景区里面得到更好的传承,广州在景区中开展了“新时代红色文化讲堂”活动,掀起了一阵红色文化学习与传播的热潮。名家云集开讲,课程多元互动,包括了展演、红色微故事等多个环节,赋予了红色历史场所新的热度和契机。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扯纪念馆(简称“农讲所”)和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率先成为开讲地点。据农讲所馆长颜晖介绍,该活动参加人数较多,—开始排期就已经预约到第二年。广州起义纪念馆推出了沉浸式话剧《1927广州起义》,游客在参观纪念馆的时候,一边听讲解一边与演员互动,“切身”感受1927年大时代浪潮的氛围。辛亥革命纪念馆则将裸眼3D、VR技术等运用到了多个展览中,构建“虚拟博物馆”,让游客能“身临其境”°(摘编自张培琼《花城广州奏响红色旅游主旋律》,《中国旅游报》2019年4月19日)材料二:在红色旅游活动中,红色旅游文本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主要包括宣传画册、导游词、立示牌等形式。为了解广州市红色旅游文本撰写的现状,课题组在广州市内部分红色旅游区域进行了调研活动,调查对象为广州市内部分红色旅游区域的游客,共发出问卷110份,回收有效问卷共104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4.5%。调查结果如下:是否关注广州市红色旅游文本          对红色旅游文本撰写现状的看法46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摘编自刘子嘉、冯克江《广州市红色旅游文本撰写的现状调查研究》)材料三:我省各地的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仍然缺乏整体规划统筹。具有红色旅游资源的地方,大多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资金紧缺、不够重视及管理不善等原因,不少红色资源(景点)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旅游设施不配套,制约旅游业的发展。各个景点进行开发的同时,相应的吃、住、游、购、娱等配套设施建设不完善。红色旅游设计和布展不上档次。一些纪念馆介绍的前言和图片展览的文字说明不够准确,有的历史事件与文字说明有出入;有的图片与当地的革命斗争实际不相符;有的展览馆把阳江刀当作日本军刀作展品用等。此外,一些讲解员语言不规范,讲解水平不高,难以吸引游客。有的地方在修复革命旧址遗址时,没有按“修旧如旧的原则去修复,革命旧址修好了,却变得现代化、洋化了,缺乏历史感。(摘编自《关于广东省红色旅游资源的调研报告》)材料四:46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它孕育了五千年的辉煌。一代代爱国英雄和仁人志士精神力量,通往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以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托起中华民族的脊梁。这种精神力量,就是“红色基因”。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我们应当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复兴重任。“红色基因”是一种革命精神的传承。红色是光明,能凝聚力量,引领未来。“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它孕育了永放光芒的抗洪抢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等。红色基因是信仰,目光远大,追求高远;红色基因是忠诚,爱党爱国,矢志不渝;红色基因是追求,勇于拼搏,自强不息;红色基因是忘我,无私奉献,无怨无悔。这种基因能穿越时空,一以贯之,永不褪色。习近平主席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今天,我们面临的各种诱惑和考验明显增多,必须把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精神作为思想政治建设的灵魂工程,大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年轻人从党史军史中汲取营养,在潜移默化中将红色基因融入血脉。(摘编自《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复兴重任》)1.以下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广州拥有丰富的红色革命文化遗产,初步形成了红色旅游景区体系,红色旅游正在成为一种“时尚”。B.《广州市红色旅游文本撰写的现状调查研究》显示,69.23%的参与调查人员对红色旅游关注度一般。C.具有红色旅游资源的地方,经济欠发达,由于资金紧缺,不少红色资源(景点)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D.广州起义纪念馆将裸眼3D、VR技术等运用到展览中,构建“虚拟博物馆”,让游客能“身临其境”。2.下列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色文化讲堂活动、沉浸式话剧等创新化的举措,赋予了红色历史场所新的热度和契机,吸引了不少年轻游客,促进了红色旅游发展。B.中山四路、先烈路、长洲岛等片区红色资源最为富集,具备较为完善的接待设施,因此广州的红色旅游景区体系全都确定在这些地方。C.只有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将红色基因融入血脉,才能抵抗住各种诱惑,经受住各种考验。D.材料二的调查显示,超过一半以上的游客对红色旅游文本撰写现状的评价一般,可见红色旅游文本的撰写还有很大提升空间。3.材料四的演讲稿中,演讲人是如何向听众逐层解释“红色基因”的?46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4.请针对我省红色旅游资源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一个问题,结合生活体验给出合理的解决办法。【答案】1.A2.B3.示例:演讲人介绍红色基因是什么,以及它的具体表现;从红色基因是信仰,是忠诚,是奉献等,阐释红色基因的丰富内涵,引用习近平主席的话强调其重要性。4.示例一:旅游设施不配套的问题。可以充分利用、盘活景区附近的现有设施,比如中山纪念堂附近是北京路商业区,能提供旅客衣食住行方面的要求。示例二:讲解员语言不规范,讲解水平不高的问题。可以举办红色演讲比赛,组织讲解员、在校学生参加,锻炼讲解队伍,提升讲解的感染力。示例三:革命旧址修建后变得现代化、洋化的问题。旧址修复要还原历史场景,比如杨家祠的修建复原了华南传播马克思主义第一人杨匏安挑灯工作的场景。【解析】1.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B.依据材料二中的图表可知,69.23%人员一般关注的是广州市红色旅游文本,不是对“红色旅游”;C.依据材料三第1段,“具有红色旅游资源的地方,大多为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可知,C选项太过绝对;D.依据材料一第4段,“辛亥革命纪念馆将裸眼3D、VR技术等运用到了多个展览中”,不是“广州起义纪念馆”;故选A。2.考查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依据材料一第2段“从资源分布情况看,中山四路、先烈路、长洲岛等片区红色资源最为富集,具备较为完善的接待设施”可知,B项“因此广州的红色旅游景区体系全都确定在这些地方”的内容属于过度推断,文本并没有这样的推断表述。故选B。3.考查对文本材料理解分析。结合材料四“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它孕育了五千年的辉煌。一代代爱国英雄和仁人志士精神力量,通往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以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托起中华民族的脊梁。这种精神力量,就是‘红色基因’”,这是演讲人先介绍了什么是“红色基因”;“‘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它孕育了永放光芒的抗洪抢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等”是演讲人先介绍了“红色基因”的具体表现;“红色基因是信仰,目光远大,追求高远;红色基因是忠诚,爱党爱国,矢志不渝;红色基因是追求,勇于拼搏,自强不息;红色基因是忘我,无私奉献,无怨无悔”,这是对红色基因的丰富内涵阐释;“习近平主席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这是演讲人引用习近平主席的话强调其重要性。据此梳理概括作答。46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4.本题考查阅读拓展。根据材料三“旅游设施不配套,制约旅游业的发展。各个景点进行开发的同时,相应的吃、住、游、购、娱等配套设施建设不完善”“红色旅游设计和布展不上档次。一些纪念馆介绍的前言和图片展览的文字说明不够准确,有的历史事件与文字说明有出入;有的图片与当地的革命斗争实际不相符;有的展览馆把阳江刀当作日本军刀作展品用等”“此外,一些讲解员语言不规范,讲解水平不高,难以吸引游客。有的地方在修复革命旧址遗址时,没有按修旧如旧的原则去修复,革命旧址修好了,却变得现代化、洋化了,缺乏历史感”等内容,结合生活体验提出合理化的解决办法即可。如:针对旅游设施不配套的问题,可以充分利用、盘活景区附近的现有设施;讲解员语言不规范,讲解水平不高的问题,可组织培训来提高讲解员的基本技能;针对革命旧址修建后变得现代化、洋化的问题,可提出还原历史旧貌的建议等。答案不唯一,提出的解决方法合理即可。(2021·广东清远·八年级期末)趣说年画①年画在中国历史上有过很多名称,如“纸画”“花纸”“画张”“卫抹子”“斗方”等,到了清代才出现年画这个词。过年贴年画的习俗在中国有着千余年的历史。②年画始于贴门神。东汉梁宗惊《荆楚岁时记》载:“正月一日……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茶、右郁垒,俗谓之门神。”后来,门神变成了秦叔宝和尉迟恭。据说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唐太宗生病了,夜里做梦听到鬼叫,无法安寝。第二天他将此事告诉了群臣,开国大将秦叔宝和尉迟恭披挂上阵、仗剑执锏,在宫门外守了一个通宵。这一夜唐太宗睡得很好,没有再梦见鬼。唐太宗为了以后睡觉都能安稳,而又不忍心让老将们每夜侍立,就命画师画了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人的像,悬挂在宫门两边。久而久之,两人就成了门神。③从中华绘画史上看,宋代的风俗画特别流行。这与许多画家为满足百姓的需要而开始大量创作喜庆吉祥的画作不无关系。另外,宋代民间兴起绘画和欣赏画作的热潮,据说还与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有关。赵匡胤灭了南方的西蜀和南唐后,将这两个国家画院中收藏的名人字画全部收归宋廷。有一次,赵匡胤看西蜀画院收藏的字画时,问侍从这些字画有什么用。侍从说:“以奉人主尔。”意思是专门留给您看的。赵匡胤说:“与其留着让我独自看,不如拿出来让大家一起欣赏。”于是下令把这些画赐给了京城外的一家酒肆。这家酒肆有皇帝赐的名人字画,自然引来了许多人观赏,生意日渐红火。其他酒肆见了也开始购买名人字画,在自己的酒肆中张挂以吸引观者和食客。宋代的茶楼,酒馆,勾栏,瓦肆等遍布市井,其纷纷效仿贴挂起字画来。于是以卖画为生的职业画家应运而生,开始大量创作适合市民口味的喜庆吉祥画,以满足人们的需求。④喜庆吉祥画以表现多子、长寿、发财、得福等内容为主,也有花鸟、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历史故事等。据钱杏娜《中国年画发展史略》考证,五代两宋时期的不少知名画家,都曾画过适合过年张贴的喜庆吉祥画。如五代时期的荆浩画过《楚襄王遇神图》,两宋时期的李嵩画过《森社图》,苏汉臣画过《击乐图婴儿戏浴图846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婴儿斗蟋衅图》,李公麟画过《昭君出塞图》等等。这些画的内容喜庆,故事性较强,很符合后代年画的特点。谢垄在《书画见闻录》中介绍评价苏汉臣所绘《婴戏图》时说:“有一卷,画彩色莲花数枝,婴儿数人,皆赤身系红兜肚,戏舞画侧。第所奇者,花如碗大,而人不近尺,其一种古雅之致,竟莫与比。”顾炳在《画谱》中也说:“其写婴儿,着色鲜润,休度如生。”从当时人们的这些评价来看,宋代流行的喜庆吉祥画,其面貌与后代流行的年画极其相似。这些画事实上就是宋代人过年贴的“年画”,只是在宋代“年画”这个词尚未出现。⑤将神像画,喜庆吉祥画等过年时贴挂的画统称为“年画”,是清代一位民俗学者李光庭首先提出来的。李光庭生活的清代中期,正是民间年画兴盛的时期。他写过一本研究清代民间风俗的书叫《乡言解颐》,书中有段记述当时民间过年活动的文字:“扫除之后,便贴年画,稚子之戏耳。”可能人们觉得用“年画”这个词称过年时贴挂的画很恰当,于是便广泛使用了。⑥隋唐以前,因为印剧术尚未发明,那时的年画都是直接画在桃木或者纸上。隋唐时,由于雕版印刷术的发明,木刻年画开始兴起。宋代时,木刻年画有了很大发展,开始出现着色和套色的工艺。现存最早的一幅木刻年画是宋刻《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绿珠四位古代著名美女,故又称《四美图》。这幅年画高二尺半,宽一尺多,画面线条柔畅、形象逼真、神态轻盈、美丽动人。⑦明末清初,木刻年画渐趋全盛,出现了驰名中外的"三大民间木刻年画”:天津的杨柳青、苏州的桃花坞和山东潍县的杨家埠年画。杨柳青年画原产天津杨柳青镇,那里是“年画之乡”,“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杨柳青年画取材广泛,构图别致,笔法匀整,色彩鲜艳,深受人们的喜爱。1960年元旦,邓拓曾作诗称赞杨柳青年画:“三百年来版画新,民间艺术此奇珍。刀兵水火都历尽,杨柳青青大地森。”苏州桃花坞年画构图完整、形象简朴、色彩鲜明、装饰性强。山东潍县杨家埠年画主题突出、题材多样、造型夸张、色彩艳丽。三大民间木刻年画历史悠久,在中外版画史上有着重要地位。5.本文第②一⑦段分别介绍年画的起源、______、_____、_____等。6.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贴年画的习俗在中国已有千余年的历史,但“年画”一词却是明末清初民间年画全盛时一位民俗学者李光庭首先提出来的。B.“喜庆吉祥画”内容喜庆,故事性较强,很符合后代年画的特点,它能在宋代流行据说与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有直接的关系。C.木刻年画由于隋唐时的雕版印刷术的发明而开始兴起,到明末清初时才渐渐达到全盛。D.杨柳青年画、桃花坞年画及杨家埠年画等“三大民间木刻年画”,历史悠久,在中外版画史上有着重要地位。7.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重要特点之一。请从文中摘取一句,并作简要分析。46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答案】5.    年画的起源、喜庆吉祥画    年画名称由来    木刻年画6.A7.示例:“可能人们觉得用‘年画’这个词称过年时贴挂的画很恰当,于是便广泛使用了”。这句中“可能”一词,表推测、估计,说明人们觉得用“年画”这个词称过年时贴挂的画很恰当,便广泛使用,只是作者猜测的,不是真实情况,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解析】5.本题考查概括能力。根据②段“年画始于贴门神”和③段“从中华绘画史上看,宋代的风俗画特别流行”可知,介绍的是年画的起源和流传;根据④段“喜庆吉祥画以表现多子、长寿、发财、得福等内容为主,也有花鸟、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历史故事等”可知,介绍的是喜庆吉祥画;根据⑤段“可能人们觉得用“年画”这个词称过年时贴挂的画很恰当,于是便广泛使用了”可知,介绍的是“年画”一词的来源;根据⑥段“隋唐以前,因为印剧术尚未发明,那时的年画都是直接画在桃木或者纸上”和⑦段“明末清初,木刻年画渐趋全盛,出现了驰名中外的‘三大民间木刻年画’”介绍的是木刻年画。据此,可得到答案。6.本题考查内容理解。A项“明末清初民间年画全盛时一位民俗学者李光庭首先提出来的”理解错误。根据⑤段“李光庭生活的清代中期,正是民间年画兴盛的时期”可知,“明末清初”表述错误。故选A。7.本题考查语言特点。本题要求举例分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文中有很多地方,如①段“到了清代才出现年画这个词”中的“才”,“过年贴年画的习俗在中国有着千余年的历史”中的“余”;②段“据说有这样一个故事”中的“据说”;④段“五代两宋时期的不少知名画家”中的不少;⑤段“可能人们觉得用“年画”这个词称过年时贴挂的画很恰当”中的“可能”等;都体现了这一特点,选择一处分析即可。示例:①段“过年贴年画的习俗在中国有着千余年的历史”一句。句中的“余”表示余数,说明“贴年画的习俗”在一千年以上,而不是整整一千年,突出了贴年画的习俗历史的悠久。这个词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特点。(2021·广东汕头·八年级期末)【材料一】骑楼,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后,是岭南地区最常见的城市民居形式之一,广泛分布于南粤的大中城市。建筑物一楼临街部分建成行人走廊,可以遮阳挡雨,走廊上方为二楼的楼层,犹如“骑”在行人走廊之上,故称为“骑楼”。【材料二】46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关于骑楼的起源,流传着许多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骑楼源自古罗马的券廊建筑;有人则认为,骑楼最早见于古希腊的“敞廊式”建筑;也有人说,骑楼的雏形源自中国,可以追溯到距今3800年前的偃师二里头遗址,那时就有围廊环绕的房子,骑楼正是从这种房屋的前廊发展起来的;还有人推测,骑楼源于印度的贝尼亚库普尔地区,是英国人最先建造的,来自欧洲的殖民者无法忍受印度终年高温、雨季漫长的热带季风气候,在房子前方加建一个外廊,用来遮挡阳光与风雨。众说纷纭,但无论是古罗马、古希腊、中国的偃师二里头,还是东南亚的英国殖民地,与广东的骑楼建筑之间,都画不出一条有证据支持的线性传播路线图。(选自叶曙明《广州骑楼》)【材料三】辽阔的海洋,对于明清时代的“老大”中国来说,是一片被忽视,甚至是被仇视的区域。明朝“海禁”序幕拉开,海外贸易甚至出海打渔都被视为罪行。然而,对于东南沿海的人们来说,向这片蓝色讨生存自古已然。在这样的背景下,残酷的海禁和顽强的反海禁起起落落、悲壮惨烈,海水几度被血水浸染。直到清康熙二十三年,清政府才宣布废除海禁,开海贸易。及至晚清,破败的帝国和凋敝的民生,驱赶着更多的沿海中国人背井离乡,去遥远的南洋寻找生活的希望。这是一次漫长、庞大、充满悲怆气氛的人口迁徙。(A)在异国他乡,他们艰苦创业,从事商业、矿业和手工业等,感受着不同的文化。(B)不过,作为衰弱国家的子民,华人华商难免受到排挤欺凌,并在诸多遭遇和屈辱中,逐渐成长为富有开创精神和反省精神的一群中国人。(C)同样,骑楼就是华侨们这一强烈愿望的具体体现。(D)【材料四】南洋的骑楼早成气候,是华侨们经营发展的基地。今天,行走在新加坡牛车水唐人街一带,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因为这里的骑楼风情,和中国岭南诸多城市的骑楼街太像了。这些游子将他们在海外艰苦奋斗掌握的一整套照样搬回了故土,这里面包含着许多的希冀和梦想。可以说,作为中国人海洋和商业意识的载体,骑楼是那个风起云涌的大时代里,在南方沿海地带,中西方文化交融碰撞、商业文明酝酿和绽放的结果。(选自蔡葩新书《南洋船歌》,有删改)8.以上材料分别从骑楼的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介绍了骑楼这一建筑。9.“他们是多么渴望苦难的祖国能进行变革,复兴富强,张开臂膀迎接新鲜的海风。”这个句子是从材料三中截取出来的,它放在A、B、C、D其中的哪个选项位置能够使段落的语意顺畅。10.习近平总书记的潮汕之行炒热了汕头的骑楼文化,暑假即将到来,请你以一位骑楼非遗文化传承者的身份,结合上述材料设计一段文字,向来宾介绍骑楼文化。(不超过75字)【答案】8.    名称    起源    精神或内涵9.C46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10.①亲爱的朋友们②骑楼是岭南地区最常见的城市民居形式之一。③建筑物一楼是遮阳挡雨的行人走廊,二楼“骑”在行人走廊之上,故称为“骑楼”。④骑楼的起源流传着不同的说法。有源自古罗马时期的券廊建筑、古希腊的“敞廊式”建筑和雏形源自我们中国之说。⑤骑楼是华侨们渴望苦难的祖国能进行变革,复兴富强这一强烈愿望的具体体现。⑥南洋的骑楼是华侨们经营发展的基地。⑦游子将他们在海外经过艰苦奋斗的成果搬回了故土,兴建骑楼,包含着许多希冀和梦想。⑧骑楼是中西方文化交融碰撞、商业文明酝酿和绽放的结果。【解析】8.本题考查理解和概括能力。根据【材料一】“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后,是岭南地区最常见的城市民居形式之一,广泛分布于南粤的大中城市”“犹如‘骑’在行人走廊之上,故称为‘骑楼’”可知,介绍了“骑楼”的分布和名称;根据【材料二】“关于骑楼的起源,流传着许多不同的说法”可知,介绍了“骑楼”起源的不同说法;根据【材料三】“作为衰弱国家的子民,华人华商难免受到排挤欺凌,并在诸多遭遇和屈辱中,逐渐成长为富有开创精神和反省精神的一群中国人”可知,介绍了“骑楼”寄予的精神;根据【材料四】“作为中国人海洋和商业意识的载体,骑楼是那个风起云涌的大时代里,在南方沿海地带,中西方文化交融碰撞、商业文明酝酿和绽放的结果”可知,介绍了“骑楼”的文化内涵。9.本题考查语段的衔接。“他们是多么渴望苦难的祖国能进行变革,复兴富强,张开臂膀迎接新鲜的海风。”这个句子中的“他们”,紧承“一群中国人”;“渴望苦难的祖国能进行变革,复兴富强,张开臂膀迎接新鲜的海风”与C句下文“这一强烈愿望”衔接紧密。故选C。10.本题考查表达能力。需从四则材料中提炼出“骑楼”的特点和文化内涵,用简洁的语言进行介绍。从【材料一】“骑楼,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后,是岭南地区最常见的城市民居形式之一”可知,骑楼是岭南地区最常见的城市民居形式之一;从【材料一】“建筑物一楼临街部分建成行人走廊,可以遮阳挡雨,走廊上方为二楼的楼层,犹如‘骑’在行人走廊之上,故称为‘骑楼’”可知其样式;从【材料二】“关于骑楼的起源,流传着许多不同的说法”可知,骑楼的起源有许多传说;从【材料三】“他们是多么渴望苦难的祖国能进行变革,复兴富强,张开臂膀迎接新鲜的海风”可知,骑楼凝聚着华侨们渴望苦难的祖国能进行变革,复兴富强的强烈愿望;从【材料四】“骑楼是那个风起云涌的大时代里,在南方沿海地带,中西方文化交融碰撞、商业文明酝酿和绽放的结果”可知,骑楼是中西方文化交融碰撞、商业文明酝酿和绽放的结果。(2021·广东肇庆·八年级期末)可怕的温室气体46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我们经常听到:温室效应导致气候变暖,冰雪融化,冬天没有以前那么冷了,新闻也经常报道冬季出现爆冷的现象。例如2009年我国的南方普降大雪,这让很多没见过大雪的孩子们大开了一番眼界;2015年冬,北美、欧洲的局部地区也进入极冷模式,日本迎来了强烈的寒潮。那么,这些地方冬天为什么变得更冷了呢?说起冬天,冰天雪地,滴水成冰,寒风刺骨的景象立即浮现在眼前。近年来,全球变暖,冬季气温偏高,大部分地区频频出现暖冬现象。大寒时节,南京北极阁上的桂花开出了花蕾,而且候鸟迟迟留居南京,还出现了桂花和梅花同时绽放的景象。2006年的12月份,黑龙江月平均气温达到1951年以来的最高值,出现了罕见的暖冬天气。素有“塞外江南”美称的新疆伊犁地区,2007年1月气温达到13℃,突破40多年来最高值,让人感到春季提前来临了。暖冬与冬季爆冷一样,都是全球变暖气候异常的表现。全球变暖讨论的是气候问题,冬季爆冷只属于气象事件,气候是一段时间的气象表现和趋势,用某一个气象事件来反驳气候趋势不合科学。出现暖冬并不意味着可以放松冬季防寒保暖。因为即使在暖冬,不排除有强冷空气影响,出现强降温天气。因此,我们要及时了解天气的变化,提前做好降温防潮工作。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公布了2015年地球健康状态报告,研究人员发现2015年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达到最高水平,海洋表面温度也达到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全球海平面上升创造最高纪录。一切迹象表面,地球“发烧”了。地球怎么会发烧呢?造成全球变暖的原因很多,包括太阳辐射的变化、火山爆发、温室气体的排放、土地利用的变化等。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生活在地球表面,吸收太阳辐射获取能量,同时也会向宇宙中辐射能量,地球表面温度的高低就是吸收太阳辐射与向外辐射能量平衡的一个结果。在维持这种平衡的过程中,地球吸收太阳辐射阻力较小,如果向外辐射时受到大气层的拦截,地球释放的热量较少,地球温度就会偏高。一般提及温室气体,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应会是二氧化碳,其实温室气体不仅仅是二氧化碳。温室气体除了二氧化碳以外,还有甲烷、臭氧、一氧化二氮、六氟化硫以及全氟碳化物等。我们来看看温室气体这个大家族都有哪些成员吧。一是甲烷。甲烷是另一种主要的温室气体,广泛存在于天然气、沼气、煤井、油田之中,火山喷发、湿地腐烂、农作物堆肥、反刍动物消化代谢以及人类的一些活动都会产生甲烷气体。甲烷的温室效应就是二氧化碳的20多倍。46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二是氟氯碳化物。氯氟烃是近五十年工业污染的结果,70年代初首次检测到大气中的氯氟烃。由于氯氟烃可以破坏大气臭氧层而且本身又具有温室效应,因而已受到各国重视。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六氟化硫多用于替代蒙特娄议定书列管破坏臭氧层物质——氟氯碳化物。三是一氧化二氮。一氧化二氮是一种具有温室效应的气体,是《京都议定书》规定的六种温室气体之一,它在大气中的存留时间长,并可输送到平流层,也是破坏臭氧层的物质。四是臭氧。臭氧也是一种温室气体,能够导致更严重的温室效应。臭氧在温室气体中所占比例很小,它分布在离地面垂直高度15~25千米处的大气平流层。我们也要知道它可以保护动植物免遭紫外线的伤害。(选自新华科普网,有删改)【链接材料一】2021年初,我国遭遇冬天恐怖寒潮的袭击,特别是华北、东北一带,气温动不动就跌至-10℃以下,体感十分寒冷。数据显示,2020年12月29日到2021年1月1日,中国出现影响全国大部分地方的寒潮天气,中国从北方开始经历了一波强劲的降温,到1月6日,北京出现-19.6℃的低温,这是1966年以后的最低数字。(选自天气网)【链接材料二】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碳中和作为一种新型环保形式,目前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大型活动和会议采用。碳中和能够推动绿色的生活、生产,实现全社会绿色发展。2020年12月24日在北京正式挂牌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碳中和研究中心,是全国第一家从事碳中和基础研究的机构。(选自百度百科)11.选文思路清晰,请仿照示例提取关键信息,将下列表格补充完整46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可怕的温室气体(逻辑顺序)①爆冷暖冬②列数字全球变暖的原因太阳辐射的变化火山爆发③土地利用的变化等分类别打比方④二氧化碳甲烷、氟氛碳化物、—氧化二氛、臭氧等列数字作诠释12.下列选项中的加点词与例句加点词的作用及效果不一致的句子是(     )【例】近年来,全球变暖,冬季气温偏高,大部分地区频频出现暖冬现象。A.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生活在地球表面,吸收太阳辐射获取能量,同时也会向宇宙中辐射能量,地球表面温度的高低就是吸收太阳辐射与向外辐射能量平衡的一个结果。B.地球怎么会发烧呢?造成全球变暖的原因很多,包括太阳辐射的变化、火山爆发、温室气体的排放、土地利用的变化等。C.碳中和作为一种新型环保形式,目前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大型活动和会议采用。D.氯氟烃是近五十年工业污染的结果,70年代初首次检测到大气中的氯氟烃。13.2021年初,我国多地遭遇寒潮袭击,有人认为全国变暖趋势已经得到缓解。请联系选文和链接材料一分析,对这观点进行反驳。14.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需要全人类共同面对。请根据选文及链接材料,联系实际,说说有哪些切实可行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办法。【答案】11.①全球变暖气候异常的表现   ②举例子   ③温室气体的排放   ④温室气体家族成员12.B13.全球变暖讨论的是气候问题,气候是一段时间的气象表现和趋势。2020年12月29日到2021年1月6日冬季爆冷只属于气象事件,用某一个气象事件来认定气候趋势不合科学。14.示例:(1)倡导低碳生活方式,积极践行低碳理念(不过度包装、推行光盘行动,遏止食品浪费、推广普及节水器具、“1、3、5”低碳出行等);(2)加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施垃圾分类;废水、废渣、废气排放治理等);(3)研究实施“碳中和”等。【解析】46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11.本题考查文章信息的提取与概括。根据第三段的“暖冬与冬季爆冷一样,都是全球变暖气候异常的表现”,可知①空要填“全球变暖气候异常的表现”。“爆冷”和“暖冬”都是全球气候异常表现的例子,因此②空填“举例子”。全球变暖的原因,在第五段中,“地球怎么会发烧呢?造成全球变暖的原因很多,包括太阳辐射的变化、火山爆发、温室气体的排放、土地利用的变化等”,因此第③空要填“温室气体的排放”。根据第六段中“温室气体除了二氧化碳以外,还有甲烷、臭氧、一氧化二氮、六氟化硫以及全氟碳化物等。我们来看看温室气体这个大家族都有哪些成员吧”,可知第④空要填“温室气体家族成员”。12.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例句中的“大部分”是限制性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ABD中的“所有”“目前”“近”也是表示限制的词语,从范围或时间方面进行了限制,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B项中的“发烧”是打比方的说法,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故选B。13.本题考查阅读运用能力。根据第三段中“暖冬与冬季爆冷一样,全球变暖讨论的是气候问题,冬季爆冷只属于气象事件,气候是一段时间的气象表现和趋势,用某一个气象事件来反驳气候趋势不合科学”,可知寒潮袭击并不能证明全球气候的变暖趋势已经得到缓解。链接材料一只是偶发的气象事件,全球变暖是长期的气候问题,因此用这一事件反驳气候趋势是不科学的。14.本题考查阅读运用能力。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办法,在第链接材料二中有所提示,即“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碳中和能够推动绿色的生活、生产,实现全社会绿色发展”,根据我们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知识,可采用低碳生活方式,如少开车、节约用电、循环用水、废物回收等,还要加强“碳中和”问题的研究与实施等,只要切实可行即可。(2021·广东肇庆·八年级期末)①一项民间写作调查显示,“书信”是普通民众使用频率最高的文体之一,仅次于“条据”但高于“日记”而位居第二。但是,“书信”并非“条据”之类纯实用文体。尽管“信息传达"是书信的基本使命,但它同时又是情感的寄托和对话,书信所传达的信息往往表现为情感的倾诉和交流,或者说它所传达的信息已被情感化了。就此而言,民间书信是典型的“情感对话”文体之一,彪炳在中外文学史上的众多书信名篇就是它的身份证。它所传达的,浓情厚谊曾经撩拨起多少撕心裂肺的思念与忧伤,感动着一代又一代读者难以释怀。另一方面,随着电信时代的来临,以“信息传达"为使命的传统书信恰恰面临着灭顶之灾;与此相应,“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式的古典情思正被现代电信和网络对话所湮灭;当人们为电子邮件的速度与效率而欣喜若狂和忘乎所以的时候,由文房四宝和绿衣使者所传达的幽情已经荡然无存……这种由科学技术所导致的情感载体的失落,就是人类谋求物质生活的便利所付出的沉重代价,也是我们今天研究民间书信的现实意义。46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②民间书信作为一种对话文体,对话双方的相互熟悉和信任,营造了一个在相对隔断的有限时空中可以无所顾忌、畅所欲言的安全言说语境。就此而言,书信的言说堪称自由的对话和语言的狂欢。这也是书信之所以成为传统社会日常生活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原因之一,因为那是一个以血缘为纽带、以情感为依托、以互信为准则的“熟悉人”的社会。“熟悉人”社会的日常生活是书信赖以存在的基础,否则,它必将逐渐淡出人类交往的视野。就此而言,现代电信、E-mail和网络对话只延续了书信的实用功能,作为“私语真情”的文体属性已经稀释或隐退。③“私语真情”之所以是书信文体之“文学性”的主要标志,就在于它的个人化和情感性。这就是包括情书、家书等一切民间私人书信的情感形式:它所诉说的情感往往不能外言。“不能外言”的东西并非都是丑陋的、低俗的,仅仅因为它是一种“私密”而已。因为“私密”本身就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甚至可以说是人的“本体存在”方式,就像弗洛伊德认定“潜意识”是人类心理世界的主体部分那样。这也是民间书信作为情感载体之所以动人和诱人之处,它只是在特定的、熟悉的和知己的对象间的一种对话,预设了一种熟悉的、可靠的、安全的,因而也是“不予告人”的语境。正是这一“不予告人”的言说使其具有文学性,因为书信的言说实际上是在说“不可(与他人)言说之说”。而“说不可说之说”恰恰就是文学的言说,是文学言说的艺术特性。当然,书信的言说同文学的言说尽管都是“说不可说之说”,但是并非意味着可以将二者等而同之:前者是现实的、即时的,后者是虚构的、假想的。尽管文学是现实的影像,所有的文学参与者都会由此联想到现实,但和书信所表达的现实的、即时的情感完全是两码事,这是其一。其二,文学语言作为艺术符号,严格说来,只有在它表达一般语言所不能表达的东西时才是文学的,这就是雅格布森所说的文学的“文学性”,也是苏珊·朗格所辨析过的“艺术符号”和“艺术中的符号”的区别。就这一意义而言,书信的“艺术性”并不等于说书信本身就是艺术,最多算是刘勰所说的“艺文之末品”。同样是在这一意义上,书信也就具备了不同于文学的文学魅力:它以现实的私密性诱发了人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以其现实的而不是虚构的真实赢得了类似于文学的动情力。所以,与其说它是“艺文之末品”,不如说它是“艺术类同品”。④当然,书信的“艺术性”还有其他诸多方面的成因,诸如语言修辞、行文格式、笔墨书法,以及信笺、信封和邮票的艺术设计等,甚至包括整个邮政事务在内的传递活动,都包含丰富的审美因素和艺术趣味,这些因素和趣味显然游离于书信的实用价值之外,是书信的艺术性之所在,但是毫无疑问,在书信的所有艺术性因素中,“私语真情”是其最具文学诱惑力的内在成因。正是在这一意义上,书信和艺术一样,不会因为时过境迁而失去它的价值,往往是愈久愈可以散发浓厚的醇香。在人的日常生活中,书信实际上是一种情感的守望和期待。15.下列选项中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书信”不是纯实用文体,它具有“私语真情”的文体属性。B.现代电信、E-mail和网络对话只延续了书信的实用功能。46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C.第③段提到弗洛伊德理论,说明“私密”本身就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这也是民间书信动人和诱人之处。D.文章结尾提到书信“艺术性”的其他诸多方面,这些因素显然游离于书信之外,所以一笔带过。16.阅读第③段,作者认为书信区别于文学(艺术)的地方是什么?请你至少概括出其中一点。17.有人认为,在这样一个网络高速发展的时代,微信等便捷的交流方式必将代替书信,书信必将退出历史的舞台。对此你怎么看?请阐述你的理由。【答案】15.D16.参考示例1:书信(所表达的情感)是现实的、即时的,而文学是虚构的、假想的;参考示例2:文学语言所表达的东西是一般语言(包括书信)所不能表达的。参考示例3:书信的倾诉对象只是在特定的、熟悉的和知己之间,而文学的阅读对象没有这个限制。参考示例4:书信以现实的私密性诱发了人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以其现实的而不是虚构的真实赢得了类似于文学的动情力。17.参考示例1:我认为书信不会被微信等网络通信方式替代。书信虽然比微信慢,但恰恰是情感深思熟虑后的沉淀与表达。书信有纸质的载体,长久的保存更有纪念意义。参考示例2:我认为书信会被微信等网络通信方式替代。书信速度慢,不能很好地适应高速发展的现代快节奏生活,有很大局限性。人们的交流需求发生了变化,更追求快速、直接,书信不能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解析】15.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D.第④段说“这些因素和趣味显然游离于书信的实用价值之外,是书信的艺术性之所在,但是毫无疑问,在书信的所有艺术性因素中,‘私语真情’是其最具文学诱惑力的内在成因”“书信和艺术一样,不会因为时过境迁而失去它的价值,往往是愈久愈可以散发浓厚的醇香””书信实际上是一种情感的守望和期待”,作者在这里表明书信的“艺术性”众多的同时,更突出其“情感”的重要性。这里说“这些因素显然游离于书信之外”理解错误。故选D。46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16.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结合句子“书信的言说同文学的言说尽管都是‘说不可说之说’,但是并非意味着可以将二者等而同之:前者是现实的、即时的,后者是虚构的、假想的”可知,区别在:书信(所表达的情感)是现实的、即时的,而文学是虚构的、假想的;结合句子“文学语言作为艺术符号,严格说来,只有在它表达一般语言所不能表达的东西时才是文学的”可知,区别在:文学语言所表达的东西是一般语言(包括书信)所不能表达的。结合第段句子“这也是民间书信作为情感载体之所以动人和诱人之处,它只是在特定的、熟悉的和知己的对象间的一种对话,预设了一种熟悉的、可靠的、安全的,因而也是‘不予告人’的语境”可知,区别在:书信的倾诉对象只是在特定的、熟悉的和知己之间,而文学的阅读对象没有这个限制。结合句子“同样是在这一意义上,书信也就具备了不同于文学的文学魅力:它以现实的私密性诱发了人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以其现实的而不是虚构的真实赢得了类似于文学的动情力”可知,区别在:书信以现实的私密性诱发了人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以其现实的而不是虚构的真实赢得了类似于文学的动情力。结合分析任选一点概括答题即可。17.本题考查个性化解读文本。结合题目要求,谈自己对“书信必将退出历史的舞台”的看法即可。如果认为“书信不会被微信等便捷的交流方式”所替代,可从书信是情感的载体,有长久保存意义,有长久教育意义等角度来思考;如果认为“书信会被微信等便捷的交流方式”所替代,可从书信的传输速度慢,不适合当今生活的节奏等角度思考。示例:我认为书信不会被微信等网络通信方式替代。书信凝聚的是更深的感情,一封封信都是―滴滴真情的传递;信也便于保存,可以将那些美好的回忆定格。微信等通讯方式虽然传输速度快了,但是人们做事的仪式感没有了,情感的表达也逐渐淡化了。(2021·广东揭阳·八年级期末)我们为什么要睡觉(1)地球上绝大部分陆生动物都要睡觉,人类自然不例外。但动物们为什么非得睡觉睡眠的功能到底是什么?(2)从进化的角度来看,睡眠似乎对动物的生存很不利。你想啊,动物睡觉时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极为迟钝,很容易被天敌抓住。如果有动物进化出不睡觉的能力,岂不是会比那些需要睡眠的动物更有生存优势?可惜这样的事例极为罕,迄今为止尚未在陆生动物中发现过。(3)曾经有人相信动物的睡眠需求是由阳光周期决定的,但后续研究发现,即使生活在暗无天日的洞穴中的动物也需要睡觉,这说明睡眠需求和光照周期无关。(4)不管真正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我们每个人都知道,硬挺着不睡觉的感觉是很糟糕的20世纪60年代,美国加州圣地亚哥市的一位名叫兰迪加德纳的高中生决定挑战一下不睡眠极限在几位科学家的轮番监督下保持不睡眠长达7天零25分钟,创下了人类不睡觉最长的世界纪录据说最后那几天他出现了严重的精神问题,具体表现为认知障碍、情绪失控和短期记忆力丧失等等,甚至还出现了幻觉,但是,结束试验之后他休息了两天就完全恢复了,此后好像也没有留下什么后遗症。这说明不睡觉造成的损伤似乎并不是永久性的,很容易恢复。(5)按照这个思路,有些科学家认为,睡眠的主要作用可能就是清除脑神经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废物堆积过多当然不好,但如果堆积时间不长的话,只要通过补觉来清理一下、就能完全恢复原状,以一个人偶尔熬个夜不是什么问题,只有长时间睡眠不足才会对身体有害。46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6)那么,大脑产生的代谢废物主要靠什么来清理呢?答案是脑脊液这是一种像水一样清亮的液体,可以在脑组织和脊髓之间自由流动,其功能有点像清洁液,可以通过反复地冲洗将神经细胞产生的废物清理出去。脑脊液是如何冲进大脑开始“干活”的呢?美国波士顿大学的劳拉·路易斯博士通过实验证明,人类脑脊液的流动和睡眠状态密切相关,每当志愿者进入深度睡眠,脑脊液就会大量流入脑组织,开始打扫卫生。(7)为什么只有在深度睡眠时脑脊液才会流进脑组织中去呢?原来,脑神经在工作时需要消耗大量氧气,这些氧气是被血液带进来的人在清醒时(以及在非深度睡眠时)脑神经一直持续放电,耗氧量居高不下,血液必须保持高速流动,并充满整个脑组织,这样才能保证脑神经的氧气供应。处于深度睡眠阶段时,脑神经元放电模式趋向一致,要么大家一起放电,要么集体同时休眠。当脑神经集体休眠时,耗氧量快速下降血液流速降低25%左右,空出的部分则由脑脊液来填补换句话说,人类大脑在深度睡眠时放慢了脑神经放电的频率,从而减少了对血液的依赖,脑脊液便可趁机进入大脑,开始清理工作。睡眠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为大脑打扫卫生。(8)路易斯博士的这项研究成果发表于2019年1月1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她相信,如果未来的科学家们能够掌握控制脑脊液流动的方法,就能动员起人体自身的清洁工,把脑部产生的所有废物全部清理出去,从而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健康。(9)当然,在这一天到来之前,我们也可以自救,方法就是好好睡觉,别老熬夜了。(选自《大众健康》,有删改)【链接材料】睡个好觉到底有多重要?研究发现,糟糕的睡眠质量会导致混乱的认知表这包括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整体状态下滑以及降低警觉。长期失眠更会使人焦虑、消沉。另外,睡眠质量不好,并不会因为你年轻就可以减少影响。一项发表于5月《(Stroke》的研究显示,失眠是中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34岁以下的年轻人因睡眠障碍而中风的风险最高。(节选自《中华养生报》)18.随着科学家们对动物睡觉现象的深入探究,人们依次得出了三个结论:(1)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19.下列对选文和链接材料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的一项是(     )A.选文开头提出的疑问,不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还很自然地引出说明对象,为下文的进一步介绍做好准备B.第(5)段中加点的“可能”表明这个结论只是一些科学家的一种推测,并不是经过检验的科学结论,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46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C.第(8)画线句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人体的清洁功能比作清洁工,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人体自我清洁的功能。D.为了突出不良睡眠习惯的严重后果,链接材料列举研究成果,从睡眠与人们的情绪表现疾病风险两个方面增强了说服力。20.很多同学有熬夜的习惯,有人刷题,有人玩游戏有人用手机聊天。请结合选文和链接材发一条手机短信,温馨规劝习惯熬夜的同学按时休息。【答案】18.    ⑴动物睡眠需求和光照周期无关    ⑵不睡觉造成的损伤似乎并不是永久性的,很容易恢复    ⑶大脑产生的代谢废物主要靠脑脊液在人们深度睡眠时来清理19.D20.参考示例:同学们,熬夜会导致睡眠质量差,长期如此会使我们大脑里的“垃圾”堆积,造成认知混乱、情绪失常、患病风险增加等后果,最终损害我们的身体健康,即便年轻也无法避免这些不良影响。所以,还是请大家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按时睡觉吧!【解析】18.本题考查理解概括文章内容。结合第(3)段句子“即使生活在暗无天日的洞穴中的动物也需要睡觉,这说明睡眠需求和光照周期无关”可知:动物睡眠需求和光照周期无关;结合第(4)段句子“这说明不睡觉造成的损伤似乎并不是永久性的,很容易恢复”可知:不睡觉造成的损伤似乎并不是永久性的,很容易恢复;结合第(5)段句子“脑脊液这是一种像水一样清亮的液体,可以在脑组织和脊髓之间自由流动,其功能有点像清洁液,可以通过反复地冲洗将神经细胞产生的废物清理出去”可知:大脑产生的代谢废物主要靠脑脊液在人们深度睡眠时来清理。19.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材料。D.链接材料列举研究成果,是为了说明“睡眠质量不好,并不会因为你年轻就可以减少影响”。故选D。20.本题考查文本信息的筛选利用与语言表达。阅读全文,可知“一个人偶尔熬个夜不是什么大问题,只有长时间睡眠不足才会对身体有害”“睡眠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为大脑打扫卫生的”,链接材料也指出“糟糕的睡眠质量会导致混乱的认知表这包括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整体状态下滑以及降低警觉”“失眠是中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34岁以下的年轻人因睡眠障碍而中风的风险最高”,利用这些内容进行合理地规劝即可。注意表述的语言要委婉、得体。示例:同学们,如果总是熬夜,大脑里的“垃圾”就会堆积,人体免疫力也会降低,最终损害我们的身体健康。所以要养成好的作息习惯,按时睡觉。(2021·广东佛山·八年级期末)材料一:天舟二号“送货”背后的黑科技46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①5月29日,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发射升空,次日与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完成交会对接。至此,天舟货运飞船和长征七号运载火箭组成的空间站货物运输系统,完成了第一次应用性飞行。②这背后有哪些鲜为人知的黑科技?③一是打造舒适的“太空之家”。此次任务中,航天科工特别研制的“太空按摩仪”、环控生保系统等作为在轨生活物资随天舟二号升空,为后续航天员使用作好准备。④可进行“太空按摩”的神经肌肉刺激仪,其主机、刺激仪和通讯电缆随天舟二号升空,是“太空医院”系列产品之一。它主要用于对航天员进行电脉冲刺激,协助航天员进行肌肉疲劳恢复和肌肉力量训练,防止长期飞行试验造成的肌肉萎缩。⑤专家透露,在天舟货运飞船运送的物资中,某些关键的医疗检测和保障物资等具有较强的温度敏感性,需要存储在特制的能隔热保温的“太空冰箱”中。为满足材料足够轻、且能达到出众保温效果的要求,航天科工通过特殊工艺将气凝胶材料“真空化”,制备成真空绝热板,即技术团队戏称的“VIP”材料。⑥二是促成美妙的“太空之吻”。交会对接航天器调姿时,需要利用加速度计精确测量天和核心舱与天舟货运飞船的相对位置变化信息。航天科工研制的微波雷达产品在此次任务中继续担任测量重任。⑦专家打了个比方,“在微重力环境下观测飞行器姿态调整时的加速度,就如同观测用一只蚂蚁的力量去推动一头悬浮在真空环境里的大象所产生的影响一样,极难观测。”⑧航天科工为此研制了一种检测加速度的精密惯性传感器,能高精度“感知”飞行器的相关状态,为“太空之吻”这一过程提供精确的加速度测量信号。⑨三是与航天器“心心相印”。航天科工利用多种地面测控设备、固定式脉冲测量雷达、晶体元器件产品等,承担了测发控信号实时监测、外弹道测量、通信保障、提供可靠的时间频率基准等相关任务。⑩火光中,执行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发射任务的长征七号遥三运载火箭朝预定轨道奔去,航天科工二院23所两部固定式脉冲测量雷达一路护航。四年前,这两部雷达也在同样的地方护送天舟一号奔赴“天宫”。⑪这两部固定式脉冲测量雷达主要用于运载火箭发射上升段的外弹道测量,为文昌发射场指控中心实时提供火箭距离、方位、俯仰等精确坐标信息和径向速度数据,一旦火箭飞行出现偏移轨道的状况,即刻就能发现。火箭飞到哪里,雷达就像“眼睛”一样“看”到哪里,时刻关注飞行安全。⑫火箭升空之后,与地面的联系就依靠晶体元器件产生的频率信号,航天科工研制了一系列配套晶体元器件产品,它们像火箭的“脉搏”一样,为此次发射任务的成功提供了可靠的时间频率基准,成为地面指挥人员衡量飞行状态的重要参考指标。46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⑬四是为航天器“强筋健骨”。航天器由若干个系统组成,此次任务中,航天科工提供了系列产品,为航天器打通“任督二脉”。比如,为长征七号配套的锌银蓄电池及地面充放电设备,可为火箭控制系统、测量系统仪器设备提供能源保障。⑭专家表示,火箭发动机燃料管路大部分由硬管组成,但局部常会出现热胀冷缩、振动、位移等不利影响。航天科工研制的金属软管则能消除这些不利因素,并能使燃料可以在管路系统中“自由奔放”。(选自《中国青年报》2021年6月)材料二:①作为货运飞船,“天舟二号”这次运输了大大小小160件包裹,总重量达到6.64吨。其中不仅包括空间站所需的建设材料与设备,还包括2套用来执行太空行走与舱外任务的航天服,以及宇航员的生活必需品以及食物。为了提高装载效率,科研团队根据飞船结构,设计出像蜂窝一样的货格。②这批物资能够满足宇航员3到6个月所需,为我国空间站的开启打下基础,宇航员一到达空间站就能展开工作。此举吸取了俄罗斯的教训,就在今年2月份,国际空间站的俄罗斯宇航员出现“断粮”情况,只能向美国借食物。(据网络)21.材料一第②段使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材料二运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2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舟货运飞船和运载火箭组成空间站货运系统,这是它的首次应用性飞行。B.“太空冰箱”所用的“VIP”材料是用气凝胶材料制成的轻型真空绝热板。C.材料一从四个方面生动介绍了太空保健、交会对接等天舟二号的先进技术。D.文中“太空之吻”“心心相印”“断粮”等语,有悖于说明文语言的严肃性。23.第⑬段“打通‘任督二脉’”指的是A____;第⑭段“自由奔放”指的是B____。【答案】21.    设问    打比方、列数字、    举例子22.D23.    使航天器各系统配合紧密,运行可靠    畅通无阻,保障无忧【解析】21.本题考查修辞手法和说明方法。修辞手法方面,第②段“这背后有哪些鲜为人知的黑科技”是问,第③至④段内容是解答,自问自答,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说明方法方面,“作为货运飞船,‘天舟二号’这次运输了大大小小160件包裹,总重量达到6.64吨”是列数字。“为了提高装载效率,科研团队根据飞船结构,设计出像蜂窝一样的货格”,把货格比作蜂窝,是打比方。“就在今年2月份,国际空间站的俄罗斯宇航员出现‘断粮’情况,只能向美国借食物”,列举俄罗斯的例子,是举例子。22.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分析能力。46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D.有误,说明文的语言要求准确科学严密,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语言风格主要是平实,有时是生动形象,也可以既平实又生动形象,这几个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生动形象的一面,并不影响语言的严肃性。故选D。23.本题考查对语句的理解。此题要结合上下文内容进行理解。A处,由⑬段“航天器由若干个系统组成”“可为火箭控制系统、测量系统仪器设备提供能源保障”等语句可知,“打通‘任督二脉’”指的是使航天器各系统配合紧密,运行可靠。B处,由⑭段“局部常会出现热胀冷缩、振动、位移等不利影响。航天科工研制的金属软管则能消除这些不利因素”等语句,可知“自由奔放”指的是燃料畅通无阻,保障无忧。(2021·广东云浮·八年级期末)【材料一】某咨询机构调查数据显示,在寻求心理咨询帮助的家庭中,溺爱型家庭比例高达70%~80%。实质上,溺爱是一种懒惰与不负责任的爱。因为溺爱孩子的父母,他们的爱指向的并不完全是自己的孩子,而是他们内心中的孩子。父母把自己的需求投射到孩子身上,通过满足孩子的各种愿望来消除内心的紧张感。李天一就是溺爱的最好例子,由于李双江老来得子,对这个幼子特别在意,因此难免会给予他过多的爱,也因此才成就了现在的李天一。【材料二】在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文化。在当前仍有很多家长都是这种教育思想,他们认为孩子是自己的,自己有权教育孩子,而打骂这样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其实,这种粗暴教育方式,不但达不到父母想要的教育目的,反而还会使孩子形成说谎、仇视、冷漠、孤僻、攻击等心理问题。而这往往会成为日后走上犯罪道路的根源,也会造成孩子离家出走、上吊自杀等教育悲剧。【材料三】在现代教育家庭中,有许多开明的父母认识到传统教育的弊端后,开始采取“宽松民主”的教育理念。对孩子持着不溺爱、不专制以及不粗暴的态度。这种方式虽然能够让孩子自由发展,但得有个度,不能任其发展。孩子在自由发展的同时,父母也要给出必要的引导与教育,不让孩子在社会中迷失了方向。24.三则材料反映出三种家庭教育的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25.下列对三则材料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溺爱孩子的父母的爱指向的并不完全是自己的孩子,而是他们内心中的孩子。B.在当前仍有很多家长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思想,他们认为自己有权教育孩子。C.粗暴教育方式造成孩子有说谎、仇视、冷漠、孤僻、攻击等心理问题。D.采取“宽松民主”的教育理念的父母,尊重孩子的自由需求,任由孩子自由发展。26.你的父母属于材料中的哪一种类型,还是另有特点?结合自己的经历,敞开心扉,给父母说说自己的心里话吧!【答案】24.    溺爱型    暴力型    民主型46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25.D26.示例:我的父母对我的教育是集严厉与宽容于一体的。在学习上,严格要求,但是偶尔考试失利,爸爸妈妈也不会责备我,而是鼓励我不要灰心,继续努力,争取下次考出好成绩。在生活中,无微不至地照顾我,但是自己的事情要求自己独立完成,这让我养成了很好的生活习惯。感谢爸爸妈妈的教导与关爱,我会好好努力的。【解析】24.本题考查材料概括。根据材料一“实质上,溺爱是一种懒惰与不负责任的爱”,可以概括为“溺爱型”;根据材料二“这种粗暴教育方式,不但达不到父母想要的教育目的,反而还会使孩子形成说谎、仇视、冷漠、孤僻、攻击等心理问题”,可以概括为“暴力型”;根据材料三“有许多开明的父母认识到传统教育的弊端后,开始采取‘宽松民主’的教育理念”,可以概括为“民主型”。25.本题考查内容理解。D项“尊重孩子的自由需求,任由孩子自由发展”表述错误,根据材料三“但得有个度,不能任其发展”“孩子在自由发展的同时,父母也要给出必要的引导与教育,不让孩子在社会中迷失了方向”可知。故选D。26.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结合自己生活实际,确定自己父母的教育特点。接着,根据父母教育特点及自己的认识,跟父母说说自己对他们教育的认识。示例:我的父母对我的教育是宽容的。在学习上,他们看到我的努力过程,并不严格要求最后的结果,让我知道努力就好;生活中犯了错,他们会让我换位思考,去懂得理解他人、关爱他人。感谢父母对我宽容的爱,让我感受到生活的温暖。(2021·广东河源·八年级期末)越来越闷热①要明确地宣布任何一个时期最重要的科学进步是哪一项,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在实际发现领域,因为一些发现的重要性在当时并不十分清楚。1944年,一位加拿大-美国籍物理学家奥斯瓦德·西奥多·埃弗里(OswaldTheodoreAvery)发现,携带遗传信息的是脱氧核糖核酸(DNA),而不是蛋白质。这应是那年最重要的发现,完全应该获得诺贝尔奖。②当时科学家还不能确信这一发现的重要性。然而,当明确意识到这是遗传学研究的转折点并导致这一领域发生一场革命时,埃弗里已经去世了。他没有得到及时的奖励。③在现代科学发展领域,我提出的重要科学进步的候选者是在社会学方面,涉及到人类而不是发现。在1988年这一年,人们开始意识到被称为“温室效应”的问题。46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④人类从19世纪50年代才开始有详细的温度记录。从那时算起,1987年总体来说是地球上最热的一年,1988年仍然比较热。⑤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像一个热罩。白天阳光射向地面,它几乎不受任何干扰地穿过大气层并导致地表温度升高。晚上地球把这些热又辐射到空中。这种辐射以红外线的形式进行。地球大气层的主要成分,氧和氮,对红外线和对一般光线一样,是可穿透的。然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并把它向各个方向辐射。其中一些又返回到地表,从而使地表比大气中没有二氧化碳时的温度略高一点。⑥这是一件好事。如果空气中没有二氧化碳,地球将处于永久性冰期。另外,植物也需要二氧化碳来进行光合作用。空气中如果没有这种气体。也许除细菌以外地球上就没有了植物,也没有了生命。然而,如果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现在多,地球就会变得太热。⑦在工业化时代以前,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大约是0.027%,虽然很少,但却足以维持植物生长并使地球有一个适宜的温度。自此之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一直在不断增加。到1958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已达0.030%,到1988年几乎为0.035%,并且还在增加。增加量看起来并不多,但它却足以使地球明显变热。⑧1880年地球上平均温度(把白天和黑夜,冬天和夏天的温度平均)约为14.5℃,而现在是15.4℃,温度升高了0.9℃。表面上看来并没有增加多少,然而从别的角度来考虑,这种温度上升却导致了严重后果,即天气越来越热,热浪持续时间越来越长,干旱就越严重,持续的时间也越长。更糟糕的是可能导致海平面上升。⑨海平面上升部分是由于温度升高导致水体发生膨胀。海洋中有大量的水,即使温度升高1℃也会使其膨胀很多。自1900年起,海平面已经上升了大约6英寸,并且仍然在上升。较高的温度也会引起格陵兰和南极冰盖开始融化。⑩如果冰盖全部融化(当然这需要时间),生成的水注人大海,海平面将会上升200英尺。荷兰、孟加拉国以及美国的特拉华州和佛罗里达州等地将会被完全淹没在水下。⑪甚至还有恶性循环的可能。当水变暖,它溶解二氧化碳的能力就会降低。这意味着目前部分处于溶解状态的二氧化碳会被释放到空气中,这会使地球变得更热。⑫这并不是1988年的一个突然发现。科学家们早已考虑到了温室效应,并且数年来一直在研究它。我自己也曾写过一篇文章,1979年8月发表在一本杂志上,文章里面写了许多我这里所说的话。换句话说,10多年前我已敲响了警钟,但是人们当然没有听见。⑬由于1988年的热浪和干旱,人们现在已经熟悉了“温室效应”一词,并且开始倾听。然而,温度的升高和降低是不规则的,虽然总的趋势是升温,但接下去的两年会变得比1988年稍凉爽一点。假如果真如此,我想人们又会忘记温室效应,直到不远的将来某一年变得比1988年更热。⑭我们对这个问题有什么办法呢,首先,我们必须停止燃烧煤和石油。这种燃烧会不断地把二氧化碳注入空气中去(同时伴随有像硫化合物和氮化合物这样的污染物,它们也是一个热罩并且对肺有损害)。46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⑮燃烧天然气所形成的二氧化碳比燃烧煤和石油要少。当把氢气用作燃料时根本就不产生二氧化碳。按我的观点,应该推荐核能而不是煤和石油,使用核能有它的危险,但只要非常注意,它可能是安全的,放射性废料也应安全处理。目前还没有什么办法使煤和石油的燃烧不造成危害。在那次的南极事故中,数百吨燃料流了出来。柴油比燃油的扩散和蒸发要快,但它是非常有毒的。⑯当然,最好的能源是太阳能。来自太阳的光和热可到达地球。如果我们在热被地球吸收之前来利用它,它绝对不会增加地球的热量或者改变大气成分。⑰从另一方面来看,一旦二氧化碳进入大气,我们是否能够再把它移走呢,最好的办法是增加种植森林。树木吸收二氧化碳,并能比其他任何植物更有效地生产出至关重要的气体:氧。⑱我们还远远没有这样做,而是在做相反的事情。地球上的森林正在大量和快速地被砍伐,特别是在像巴西这样的热带国家。这种行为必须加以制止。主张一个国家在其国域内的所做所为是其自己的事,这实际上就是自我毁灭。森林的损失对人类来说不仅是增加二氧化碳的含量,同时也在减少氧气的含量。这就是危害我们全球的一个实例,这个实例证明,不能允许任何一个国家我行我素,问题必须在全球范围内解决。(选自阿西莫夫《新疆城》)27.选文思路清晰,按照逻辑顺序依次介绍了______、______和_______。2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对温度有详细的记录,同时也意识到“温室效应”的问题。B.第⑦、⑧自然段运用了列数字的方法,具体说明了地球变热可能会导致海平面上升。C.种植森林,不仅会增加氧气含量,也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D.停止燃烧煤和石油,推荐使用太阳能,能有效地改善“温室效应”。29.如果地球的温度按现在的速度继续升高,会造成怎样的后果?请结合选文和生活经验进行回答。【答案】27.    越来越闷热的原因    越来越闷热的后果    改善越来越闷热的方法28.A29.①干旱越来越严重,持续的时间也越长;②海平面上升,冰盖融化,靠海地区将会被淹没;③造成恶性循环,当水变暖时,这会使地球变得更热;④过高的温度不利于人生存,生病的机率会大大增加;⑤不利于内陆地区的粮食增长,会导致粮食和肉类面临匮乏。【解析】46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2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梳理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通读全文,在把握全文内容要点的基础上,在文中找到题干信息对应的语句或段落并加以概括。文章的第⑥⑦段介绍了越来越闷热的原因,第⑧⑨⑩⑪段介绍了越来越闷热的后果,第⑭⑮⑯⑰段介绍了改善越来越闷热的方法。28.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将选项与对应句进行比较,找到二者表述存在差异的地方,符合原文意思的是正确选项,否则是错误选项。A有误,人类意识到“温室效应”是在1988年。故选A。29.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和联系实际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对文章内容进行整体的把握,根据问题提炼出要点,然后再结合实际进行回答。根据⑧段“天气越来越热,热浪持续时间越来越长,干旱就越严重,持续的时间也越长。更糟糕的是可能导致海平面上较高的温度也会引起格陵兰和南极冰盖开始融化”⑩段“冰盖全部融化(当然这需要时间),生成的水注入大海,海平面将会上升200英尺”可概括出干旱越来越严重,持续的时间也越长;海平面上升,冰盖融化,靠海地区将会被淹没;根据⑪段“还有恶性循环的可能。当水变暖,它溶解二氧化碳的能力就会降低。这意味着目前部分处于溶解状态的二氧化碳会被释放到空气中,这会使地球变得更热”可概括出会造成恶性循环,当水变暖时,这会使地球变得更热;根据⑭段“这种燃烧会不断地把二氧化碳注入空气中去(同时伴随有像硫化合物和氮化合物这样的污染物,它们也是一个热罩并且对肺有损害)”可概括出过高的温度不利于人生存,生病的机率会大大增加等。联系生活实际我们还可以想到,严重的干旱会不利于粮食作物的生长,会导致粮食和肉类面临匮乏等。据此概括作答即可。(2021·广东汕尾·八年级期末)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面小题。“天问一号”的火星之旅2021年5月15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着陆,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印迹,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目前,我们对火星内部的了解非常少,我们推测它应该和地球一样有地幔、地核。火星的极端低温可以达到零下140摄氏度,在这样的温度下,二氧化碳会冻结成干冰保存在火星表面。火星和地球一样有分明的四季,因为它的自转轴也有一个倾角,所以火星也有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火星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形的,在近太阳的时候得到的光照和热量多,在远离太阳的时候得到的光照少。火星南北半球的环境有很大差异,火星的南半球有更强烈的温差变化。46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我们把火星的生命阶段分成几个部分。一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火星。火星表面几乎没有液体水,因为压力和温度非常低,所以水不能以液态的形式存在。二是过去30多亿年间的火星,那时候的火星有冰川和间歇性火山活动。三是更早年代的火星。那时候的火星是有磁场的,可能有很多火山岩浆的活动,还可能有海洋,由于外来的猛烈撞击造成地形的巨大变化。这是我们科学研究最感兴趣的阶段,因为地球也有一段缺失的历史,而火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样本,这也是我们探测火星的原因之一。“祝融号”火星车有一双“眼睛”,即多光谱相机。它有一个火星表面成分探测仪,可以发射激光,对它周边5-7米的目标进行物质成分探测。火星车没有机械臂,它就是通过激光进行远程探测。它还带着一个次表层探测雷达和一个火星表面磁场探测仪,可以和环绕器携带的科学仪器相互验证。“天问一号”实现了我国首次地外行星着陆,推动我国星际探测再上新台阶,无疑也是人类航天史上的一次壮举。未来10年,中国在行星探测领域有很多新的任务,已经列入国家的发展规划。千呼万唤始出来,我国第一辆火星车正大步迈向星际探测的新征程。30.下列关于“火星”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经科学研究,我们认为,火星和地球一样一定也有地幔和地核。B.二氧化碳可以在极端低温的情况下,结成干冰保存在火星表面。C.星上南北半球的环境有很大差异,但是都有强烈的温差变化。D.早期火星因为压力和温度非常低,所以水不能以液态的形式存在。31.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A.由于火星自转轴有一个倾角,所以它跟地球一样,也有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B.早年代火星的状态,为我们研究地球上那段缺失的历史,提供了一个研究的样本。C.多光谱相机可以通过激光进行远程探测,可以和环绕器携带的科学仪器相互验证。D.“天问一号”实现了我国首次地外行星着陆,是人类航天史上的一次壮举。32.阅读下面文字,结合上面选文,说说你对人类进行火星探测的认识。(不超过100个字)从1960年到2020年,全球共进行了47次火星探测。早期的时候,有三分之二的火星探测都失败了。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发射的探测器经常找不到,不是偏离既定的轨道,就是因为各种原因失联,或者发生事故而损毁了。一直到20世纪九十年代以后,随着火星探测技术越来越成熟,火星探测的成功率才有了显著提升。【答案】30.B31.C32.示例:“天问一号”登陆火星的创举,表明了中国人民在探索宇宙奥秘的过程中取得了重大的成果,是中国人民的骄傲。宇宙里还有许多奥秘值得人类去探索,虽然还会遇到各种困难,但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止。(提示:可从民族自豪感、科学探索无止境等角度谈感想)【解析】30.A.有误,根据第二段原文“我们推测它应该和地球一样有地幔、地核”可知,“经科学研究,我们认为,火星和地球一样一定也有地幔和地核”说法错误。B.正确。46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C.有误,第二段原文是“火星的南半球有更强烈的温差变化”,“但是都有强烈的温差变化”说法错误。D.有误,第三段原文是“火星表面几乎没有液体水,因为压力和温度非常低,所以水不能以液态的形式存在”,此项表述属断章取义。故选B。31.C.有误,根据第四段原文“火星车没有机械臂,它就是通过激光进行远程探测”,“多光谱相机可以通过激光进行远程探测”表述错误。故选C。32.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筛选信息。结合第一段“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印迹,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最后一段“‘天问一号’实现了我国首次地外行星着陆,推动我国星际探测再上新台阶,无疑也是人类航天史上的一次壮举”等内容,从民族自豪感、科学探索无止境等角度谈感想即可。(2021·广东东莞·八年级期末)天问一号材料一:2020年7月23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踏上征程。早在2300多年前,屈原就用《天问》发出了对宇宙洪荒、天地自然的疑问。这也是我国行星探测任务“天问”的名字来源。截至2020年6月底,人类进行的40多次火星探测任务中,完全成功的探测任务只有19次,成功率约43%。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总设计师张荣桥表示,尽管人类在月球探测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但火星全新的环境,需要全新的技术,带来全新的考验。科幻小说和电影中,火星绝对是大热门元素。“在火星上开荒种土豆”“将火星作为跳板跃至更深宇宙”……一部部作品散发着经久不衰的魅力,不光展示着目前相对成熟或能够预见的科学技术,还勾勒出人类对火星的各式幻想,不断加深着人们的好奇和向往。无论从火星身上发掘出何种奥秘,人类都能从探测中获得对自身命运的启示。倘若地球气候巨变、生物受到严重威胁,人类将何去何从?火星是否会是人类最后的避难所?这些思考始终萦绕在人们心头。(摘编自邢斯馨《“天问一号”踏上征程,火星,我们来了》)材料二:从1960年至今,人类已经进行了44次火星探测活动,这让火星成为人类探测时间最长、次数最多、参与国家也最多的一颗行星。火星为何会受到人们如此钟爱?46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这与火星的自然条件有关。火星的地形地貌、温度、体积、一年四季等与地球最为相近。最为关键的是,根据现有航天器的探测结果,已清晰可知火星拥有海岸线遗迹、河道痕迹,湖泊冲积扇等流水地貌痕迹。因此,当前具备探测火星的技术能力的多个国家或地区对火星探测的重点之—就是寻找水的痕迹,或者探测甲烷的存在,进一步探索太阳系的起源与演化。这些也是行星探测的重要命题。只不过,与其他动辄要花费数年时间才能抵达的星球相比,基于现有航天能力,飞行6~7个月就能到达的火星,无疑是各国开展行星探测的首选目标。我国的“天问一号”计划通过—次发射,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三大任务,这在国际上尚属首次。我国60多年航天事业发展的积累,人造卫星升空,探月工程连战连捷的经验,大推力运载火箭、超1亿公里测控、探测器研制等技术的突破,都为火星探测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在火星使命牵引下的断一轮创新,对实现航天技术领域新跨越,推动我国由航天大国走向航天强国意义重大。(摘编自冯华《下一站,火星》)材料三:TheVerge网站指出,“天问一号”是中国迄今最雄心勃勃的太空探索任务,若任务圆满成功,中国将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让漫游车在火星上成功着陆并运行的国家,也是首个通过一次发射实现“环绕、着陆、巡视探测”任务的国家。德国媒体报道中国“新型火箭经受住考验”,为中国实现后续雄心勃勃的航天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天问一号”不仅有望进一步提升中国在全球舞台上的地位和声望,也将激励本国青少年,让青少年热爱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学科并在长大后投身相关职业领域,以促进中国科技领域的发展进步。《德国之声》报道,中国一直乐于强调与国际伙伴的合作,除了俄罗斯外,中国也与奥地利空间研究所等机构合作。与此同时,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厅、国际宇航大会、欧洲空间局、亚太空间合作组织、巴西、法国,巴基斯坦和俄罗斯在“天问一号”发射前已向中国发出祝贺视频或贺电,并表达深化合作的愿望。外媒纷纷表示,近十多年来,中国太空探索取得了多项重大成功,“天问一号”是其中最新的一个项目,而且,中国未来还有更多雄心勃勃的太空项目。更重要的是,各国火星探测任务的成功,也将进一步丰富和加深我们对火星的整体了解。(摘编自刘霞、李山《“天问一号”发射,中国太空实力提升》)3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将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定名为“天问一号”,这是受到2300多年前屈原所创作的《天问》这首诗的影响。B.现在多个国家开始了新一轮以火星为代表的行星的探索,找到了火星存在水的痕迹或者甲烷的证据。C.火星相对于其他行星来说,距离地球较近,但并不意味着完成探测任务就轻而易举,它对技术的要求仍然很高。D.我国近十多年来,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未来还会有更多的诸如“天问—号”这样的太空探测项目。3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46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A.目前,人类对火星进行了四十余次的探测活动,虽然成功率不足50%,但是为人类探测深空星球提供了宝贵经验。B.在科幻小说和电影中火星元素多有体现,其优秀作品既展示了目前相对成熟的技术,也有对未来科学技术的预见。C.把火星作为“天问一号”的探测目标的原因是火星的地形地貌、温度、体积、一年四季等与地球最为相近。D.我国航天事业历经60多年的发展,从人造卫星发射到深入探测月球,再到对火星探测,一步一个脚印地开展太空探索活动。35.“天问一号”发射将给我国带来哪些积极影响?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答案】33.B34.C35.①实现航天技术领域新跨越,推动我国由航天大国走向航天强国。②为我国实现后续雄心勃勃的航天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全球舞台上的地位和声望。③激励青年投身航天事业中,促进我国科技领域的进步。【解析】33.[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B项,根据材料二第2段“对火星探测的重点之—就是寻找水的痕迹,或者探测甲烷的存在,进一步探索太阳系的起源与演化”可知,并未找到火星存在水的痕迹或者甲烷的证据。据此,选项B“找到了火星存在水的痕迹或者甲烷的证据”的分析错误。故选B。3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C项,以偏概全。从材料二第2段“只不过,与其他动辄要花费数年时间才能抵达的星球相比,基于现有航天能力,飞行6~7个月就能到达的火星,无疑是各国开展行星探测的首选目标”等信息可知,其原因除了火星的自然条件与地球相近,可能找到存在水的痕迹或者甲烷的证据,以进一步探索太阳系的起源与演化,思考人类自身的命运之外,还有现行的技术能力问题。故选C。35.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依据材料二第3段“我国的‘天问一号’计划通过一次发射,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三大任务,这在国际上尚属首次。……为火星探测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在火星使命牵引下的新一轮创新,对实现航天技术领域新跨越,推动我国由航天大国走向航天强国意义重大”可知,“天问一号”的发射为火星探测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对实现航天技术领域新跨越,推动我国由航天大国走向航天强国有重大意义。依据材料三第2段“德国媒体报道中国‘新型火箭经受住考验’,为中国实现后续雄心勃勃的航天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天问一号’不仅有望进一步提升中国在全球舞台上的地位和声望,也将激励本国青少年,让青少年热爱STEM46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学科并在长大后投身相关职业领域,以促进中国科技领域的发展进步”可以概括出,“天问一号”的发射为我国实现后续雄心勃勃的航天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在全球舞台上的地位和声望。同时也能激励更多青年投身航天事业中,促进我国科技领域的进步。(2021·广东中山·八年级期末)来了!中国空间站①北京时间4月29日11时许,中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发射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天和核心舱是个啥②天和核心舱是中国发射的首个空间站舱段。中国空间站基本构型包括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3个舱段,整体呈T字构型。其中,天和核心舱全长16.6米,最大直径4.2米,发射质量22.5吨,是未来空间站的管理和控制中心。它还具备交会对接、转位与停泊、乘组长期驻留、航天员出舱、保障空间科学实验等能力。③为了让航天员在太空中的长期生活更加舒适,天和核心舱在设计上较过去有了很大突破,供航天员工作生活的空间约50立方米,未来加上两个实验舱后,整体能够达到110立方米。空间站:“三室两厅还带储藏间”④空间站的开建,标志着未来中国在近地轨道拥有“太空家园”将不再是梦。除天和核心舱以外,中国空间站的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均作为支持大规模舱内外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载荷支持舱段。⑤如果神舟飞船是一辆轿车,天宫一号和天宫二号就相当于一室一厅的房子,而空间站就是三室两厅还带储藏间,算是“豪宅”了。⑥据悉,空间站上将部署10余个先进科学实验柜、舱外载荷安装平台以及共轨飞行的巡天望远镜,提供空间科学实验条件,解决大规模空间应用问题。“太空家园”谁来住⑦未来“三室两厅还带储藏间”的空间站将由谁来入住?在空间站的关键技术验证和建造阶段,安排4次载人飞行任务,每次飞行乘组是3名航天员,他们将执行空间站技术验证、建造以及科学实验的任务,乘组的驻留时间根据任务安排,长期在轨将达到3至6个月。⑧空间站不仅活动空间大,而且航天员在空间站的补给也得到了更好保障。为了让航天员实现更久地在轨停留,空间站设计了完整的可再生生命保障系统。航天员呼出的水蒸气会通过冷凝水方式回收,排泄的尿液也会回收净化,重新作为饮用水和生活用水使用。电解制氧时产生的氢气与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将通过化学反应生成氧气,这也能够降低氧气的补给需求。后续任务如何建46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⑨按照空间站建造任务规划,今明两年中国将接续实施11次飞行任务,包括3次空间站舱段发射、4次货运飞船以及4次载人飞船发射,于2022年前后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实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三步”的任务目标。空间站在轨建造任务期间,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和长征七号运载火箭3型火箭将各司其职,为中国空间站的建造运营搭建起“天地运输走廊”。⑩中国已经和联合国外空司推进落实了第一批技术试验项目,也与多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空间科学或者航天科技方面的研究机构达成相关合作协议。⑪古有千里鲲鹏逍遥游,今看九霄天和展翅飞。伴随着长征五号B遥二火箭一飞冲天,天和核心舱即将“入列”,“完整体”的中国空间站将不再遥远。材料一:“空间站”一词来自经典著作。尽管很早就有了“空间站”这个概念,但直到1923年,欧洲火箭之父、现代航天学奠基人之一的赫尔曼·奥伯特才在其经典著作《飞向星际空间的火箭》里正式创造了“空间站”一词。然而从创造“空间站”一词到人类发射第一个空间站,其间又经历了40多年的时间。1971年4月19日,前苏联发射了“礼炮1号”空间站,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空间站。材料二:国际空间站是目前在轨运行最大的空间平台。它的规模大约有423吨,由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日本等16国联合,先后经历12年建造完成。中国空间站在总体规模上不及国际空间站,但由我国自主建造,实现了部组件全部国产化,原材料全部国产化,关键核心元器件100%自主可控。建成中国空间站,是我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重要标志,必将再次激发全国各族人民的自豪感,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36.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A.天和核心舱是未来空间站的管理和控制中心,具备交会对接、转位与停泊、乘组长期驻留、保障空间科学实验等能力。B.空间站上部署10余个先进科学实验柜、舱外载荷安装平台以及共轨飞行的巡天望远镜,提供空间科学实验条件,解决大规模空间应用问题。C.中国空间站的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均作为支持大规模舱内外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载荷支持舱段。D.空间站在轨建造任务期间,长征五号B火箭、长征二号F火箭、长征七号火箭为中国空间站的建造运营搭建起“天地运输走廊”。3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⑤段运用了打比方、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既生动又准确地说明了空间站能给航天员在太空中的长期生活提供更加舒适的环境。B.第⑧段中画线句子是利用绿色、再生技术等提高空间站物资循环利用率,减少地面补给,降低成本,有利于空间站长期运营。46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C.本文属于事理说明文,从不同角度,介绍中国空间站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在近地轨道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完整的“太空家园”。D.第⑪段画线句子“古有千里鲲鹏逍遥游,今看九霄天和展翅飞”,通过古今对照,增强了中国人民对中国空间站的信心和民族自豪感。38.学校举办了“党旗飘扬共筑九天梦”的航空航天特色科普活动。请你根据选文和链接材料,向同学们介绍“中国空间站”的特点。【答案】36.D37.C38.(1)“中国空间站”不仅活动空间大,而且航天员在空间站的补给也得到了更好保障,还设计了完整的可再生生命保障系统,能让航天员在太空中的长期生活更加舒适。(2)“中国空间站”在总体规模上虽不及国际空间站,但由我国自主建造,实现了部组件全部国产化,原材料全部国产化,关键核心元器件100%自主可控;是我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重要标志。【解析】36.本题考查对文本的理解能力。A.由第②段中“天和核心舱是中国发射的首个空间站舱段”“是未来空间站的管理和控制中心”“它还具备交会对接、转位与停泊、乘组长期驻留、航天员出舱、保障空间科学实验等能力”等内容可知,选项表述有误,少了“航天员出舱”;B.由第⑥段中“空间站上将部署10余个先进科学实验柜、舱外载荷安装平台以及共轨飞行的巡天望远镜”等内容可知,原文是“将部署”,选项表述有误;C.由第④段中“除天和核心舱以外,中国空间站的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均作为支持大规模舱内外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载荷支持舱段”等内容可知,选项中多了“天和核心舱”,表述有误;故选D。37.本题考查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C.由第④段“空间站的开建,标志着未来中国在近地轨道拥有“太空家园”将不再是梦”及第⑪段“伴随着长征五号B遥二火箭一飞冲天,天和核心舱即将‘入列’,‘完整体’的中国空间站将不再遥远”等内容可知,选项中“标志着中国在近地轨道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完整的‘太空家园’”表述有误,现在还不是完整的“太空家园”;故选C。38.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由第⑧段中“空间站不仅活动空间大,而且航天员在空间站的补给也得到了更好保障”等内容可知,“中国空间站”不仅活动空间大,而且航天员在空间站的补给也得到了更好保障;由第⑧段中“为了让航天员实现更久地在轨停留,空间站设计了完整的可再生生命保障系统”等内容可知,“中国空间站”还设计了完整的可再生生命保障系统,能让航天员在太空中的长期生活更加舒适;46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由材料二中“中国空间站在总体规模上不及国际空间站,但由我国自主建造,实现了部组件全部国产化,原材料全部国产化,关键核心元器件100%自主可控”等内容可知,“中国空间站”在总体规模上虽不及国际空间站,但由我国自主建造,实现了部组件全部国产化,原材料全部国产化,关键核心元器件100%自主可控;由材料二中“建成中国空间站,是我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重要标志,必将再次激发全国各族人民的自豪感,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内容可知,“中国空间站”是我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重要标志,能够激发全国人民的自豪感,助力中国梦。39.(2021·广东江门·八年级期末)现代文阅读。纳米机器人①在把芯片植入大脑连接手机之后,美国科学家近日又宣布了一项重大技术突破:借助光声断层成像技术,实时控制纳米机器人,让它们准确抵达人体某个部位,进而让纳米机器人实现药物递送,或进行智能微手术。②一般人只知道纳米技术很神奇,殊不知,让纳米机器人在人体内可控地自主运动,一直以来都是个难题。因为纳米机器人太小了,小到只有我们头发丝的几十分之一,进入体内是很难定位的,尤其是进入血管后在血液的裹挟下,很快就无影无踪了。而借助光声断层成像技术实时控制后,不管纳米机器人进入到人体多么深层的组织,都能被盯得清清楚楚,管得严严实实,可以实时控制它们给病变的细胞(比如肠癌患者的肠道肿瘤处)送药,或对癌变的细胞进行微手术。③细想一下,这种新技术简直就是颠覆了人类的思维。以前我们一遇持续发烧,都是由医生来开药、打针,而现在只要往血液里植入纳米机器人,它们就可以探测到发烧原因,并游过动脉和静脉运行到适当的系统,直接对感染部位进行治疗便可以了。如此一来,患者就再也不用忍受药片的苦味和扎针的疼痛了。说白了,纳米机器人带来的是一场医学革命。④纳米机器人是一种借助最先进的芯片和纳米技术,在原子水平上精确地建造和操纵物体的机器人。据悉,现在已经可以通过3D打印,一次制造出几十万个纳米机器人,在人类无法进行操作的分子层面上对原子和细胞结构实现一系列操作。而对纳米机器人的运用,现在最重要的一个领域就是医学。在医学领域,纳米机器人是分四步完成工作的:⑤首先是巡察,在血管里放进500万个纳米机器人,它们能够24小时在人体内巡逻,一旦发现病灶便立即锁定,确认后释放所携带的药物,例如,当感冒病毒被检测出,纳米机器人便可主动打破此病毒分子层上的原子结构,从而抑制病情深入发展,使潜在病人不至于产生打喷嚏、咳嗽等症状。46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⑥其次是治疗,医生可以利用细菌般大小的机器人来治疗从心脏病到癌症的各种疾病:注入血管清理血液,修复以现有水平难以修复的最小细胞,乃至清除癌变。谷歌的一位科学家认为,到了2020年左右,人类的免疫系统将由纳米机器人接管;到了2030年,纳米机器人可以对病原体、肿瘤等一系列免疫系统错误进行修正。⑦第三是提升,纳米技术的价值并不仅仅体现为终结所有疾病,科学家正在研究如何将其运用在人类生理机能的提升方面,比如,纳米技术的前驱罗伯特﹒弗雷塔斯已设计出一款可以携带90亿个氧分子与二氧化碳分子,为一般红血球携带量200倍的纳米机器人,这一发明使得人类在跑步时,得以全力冲刺整整15分钟而不感到疲惫,这一程度的供氧量,等同于人类在水中自如憋气长达数小时之久。⑧最后是超人,让大量纳米机器人覆盖人的大脑,构成一个电极网,进而形成新的大皮层,直接读取或输入大脑信号。简言之,就是通过这个纳米机器人构成的脑机接口,最终做到人类与人类之间、人类与机器之间自由传输思想、下载思维,在短时间内拥有大量的知识和技能,获得一般人类无法拥有的超能力。⑨别以为这是科幻哦,目前这一切都在实验室里紧锣密鼓地研发着,说不定哪天就会成现实——就像现在说起纳米机器人,不再是科幻一样。⑩只是,在人类发展纳米技术、AI和生命学的同时,应该保持一份敬畏和足够的清醒。因为,技术往往是把双刃剑,一旦发明和使用者失去控制,人类将可能迎来前所未有的大灾难。选自2019《工人日报》(1)选文着重介绍了纳米机器人在医学领域的运用过程,请简要概括。体内巡察,锁定病灶,释放药物;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2)下列对选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介绍了纳米机器人借助光声断层成像技术在医学领域的运用,即按照巡察、治疗、提升、超人四步完成工作的。B.选文第3段通过列举人体发烧的例子并进行比较,说明了纳米机器人在医学领域的应用颠覆了人们的思维,掀起医学革命的浪潮。C.“到了2020年左右,人类的免疫系统将由纳米机器人接管”,“左右”一词写出了纳米机器人接管人类的免疫系统的预测时间,更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D.纳米技术、AI和生命学已经取得了飞跃性的进步,基本征服了生命和自然,人类在掌握新技术的同时,可以勇往直前地进行创新创造。【答案】(1)    治疗各种疾病,修正免疫系统错误;    提升人类生理机能;    让人拥有大量的知识和技能,获得超人能力。(2)D【解析】(1)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结合文章内容和重点句子概括答题即可。根据第⑥46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段句子“其次是治疗……修复以现有水平难以修复的最小细胞”“纳米机器人可以对病原体、肿瘤等一系列免疫系统错误进行修正”可概括出:治疗各种疾病,修正免疫系统错误;结合第⑦段句子“第三是提升……科学家正在研究如何将其运用在人类生理机能的提升方面”可概括出:提升人类生理机能;结合第⑧段句子“最后是超人,让大量纳米机器人覆盖人的大脑,构成一个电极网,进而形成新的大皮层,直接读取或输入大脑信号……在短时间内拥有大量的知识和技能,获得一般人类无法拥有的超能力”可概括出:让人拥有大量的知识和技能,获得超人能力。(2)本题考查对选文的分析理解。D.有误,结合第⑩段句子“纳米技术、AI和生命学已经取得了飞跃性的进步,但在人类继续发展的同时,应该保持一份敬畏和足够的清醒”可知,说“基本征服了生命和自然,人类在掌握新技术的同时,可以勇往直前地进行创新创造”说法错误。故选D。(2021·广东梅州·八年级期末)材料一:疫病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可以追溯到世界上最早的英雄史诗当中,有研究表明,书中提到的一部分灾难,从所描述的特征或影响来看,应该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由有害细菌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传播而导致的疫病。据研究,大约从公元前500年开始,疫病就开始影响欧洲文明的发展进程。而1347~1353年间在欧洲流行的黑死病,更是欧洲历史上最具毁灭性的疫病,它的爆发竟然使欧洲人口减少了将近三分之一。当然,在与肆虐的疫病作斗争的过程中,人类的医学事业也在不断进步。16世纪解剖学的发展,17世纪生理学的进步,18世纪病理解剖学的创立,加上19世纪细胞学,细菌学等学科的建树,以及20世纪初临床医学的巨大飞跃,共同成就了现代医学。材料二:中国古代文献中的“疾疫”,“疾”指的是比较普通的一般性疾病,“疫”指的是比较严重的传染性疾病,这种分法与现代医学的主张也比较吻合。世界卫生组织有关报告曾指出,在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中,属于传染病的占绝大多数。相比较而言,“疫”比“疾”的影响要大得多,“疫”的大规模爆发往往给社会造成严重灾难。中国历史上大疫流行的时期,也是中华民族名医辈出的时代。如:面对传染性黄疸病,东汉时的华佗曾用可以入药的幼嫩青蒿来治疗。现代医学研究更是循此路径,从青蒿中分离出青蒿素,成功研制出治疗疟疾的新药。此外,中国人很早就意识到,隔离传染病患者是行之有效的疫病防控措施。公元2年,民间疫情严重,《汉书·平帝纪》记载:“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到唐朝时,还有佛教寺院设立的“病坊”用于隔离麻风病人,内有僧人为患者治病。材料三:46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疫病在很多时候是由病毒而起。近年来的研究揭示,人类基因组里也有病毒基因的痕迹。尽管病毒自身的遗传信息量非常小,但它们仍然可以把自己的基因注入宿主细胞,并把宿主细胞变成帮助自己复制的“代工厂”。一般而言,一粒小小的病毒进入一个细胞,很短时间之内就能复制出上千个病毒体,所以当病毒性疫病出现时,在没有外在干预的条件下,被病毒袭击的宿主,可能会依靠自身机能得以存活,也可能会走向毁灭。由于病毒试图“劫持”宿主细胞来自我复制并迅速繁殖,自然就会激发宿主使用自身的免疫系统这一“武器库”来予以反击。在一定意义上,人类的抗病毒过程,既是一个促进人类自身身体机能不断强大起来的过程、也是一个推动人类抗病毒研究不断深入、不断完善的过程。事实上,人类与病毒之间的斗争由来已久,人类对病毒的认识也在这样的持久斗争中一步步丰富起来,完备的病毒防治体系也正在逐步建立起来。40.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合的一项是(     )A.英雄史诗中提到的全部灾难都是由病原微生物的传播而导致的疫病。B.中国古代文献中,“疫”比“疾”的影响要大得多,“疫”的大规模爆发往往给社会造成严重灾难。C.黑死病是欧洲历史上最具毁灭性的疫病,它的爆发使欧洲人口减少了三分之一。D.病毒可以把宿主细胞注入自己的基因,并把宿主细胞变成帮助自己复制的“代工厂”。4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重点介绍了三组材料共同的中心说明对象——现代医学发展史。B.材料二通过举例子、作比较等方法说明了中国历史上大疫流行的时期,也是中华民族名医辈出的时代。C.材料三中“疫病在很多时候是由病毒而起”的“在很多时候”去掉后,表达的意思没有改变。D.纵观三则材料可知,人类对病毒的认识是在持久的斗争中一步步丰富起来的。42.根据上述材料中有关疫疾的知识,现在除了“佩戴口罩”,你还了解个人应对疫情的其它办法吗?请列举两种。【答案】40.B41.D42.勤洗手,外出回家后可用酒精消毒;不吃生冷食物,避免发生食源性感染。(其他答案有科学道理亦可)【解析】40.A.依据材料一第一段“有研究表明,书中提到的一部分灾难,从所描述的特征或影响来看,应该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由有害细菌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传播而导致的疫病”可知,英雄史诗中提到的部分灾难是由病原微生物的传播而导致的疫病;而非“全部灾难”;46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C.依据材料一第二段“它的爆发竟然使欧洲人口减少了将近三分之一”可知,本项“三分之一”前缺少限定词“将近”,意思发生改变,与原文不符;D.依据材料三第一段“尽管病毒自身的遗传信息量非常小,但它们仍然可以把自己的基因注入宿主细胞”可知,病毒会把自己的基因注入宿主细胞;本项“病毒可以把宿主细胞注入自己的基因”表述有误;故选C。41.A.根据材料一第二段“而1347~1353年间在欧洲流行的黑死病,更是欧洲历史上最具毁灭性的疫病,它的爆发竟然使欧洲人口减少了将近三分之一”可知,材料一还介绍了疫病对人类带来的危害;B.根据材料二第二段“面对传染性黄疸病,东汉时的华佗曾用可以入药的幼嫩青蒿来治疗”可知,材料二主要通过列举传染性黄疸病传播的时期,华佗用幼嫩青蒿来治疗此症的事例,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第二段段首“中国历史上大疫流行的时期,也是中华民族名医辈出的时代”这一内容;并未使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C.句中“在很多时候”是不能去掉的,去掉后就变成了“疫病都是由病毒而起”,与客观事实不符,影响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故选D。42.开放性试题。结合材料中提到的有关疫疾的知识和生活实际,说出两各以上的防疫方法即可。从材料二第三段“《汉书·平帝纪》记载:‘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到唐朝时,还有佛教寺院设立的‘病坊’用于隔离麻风病人”可知,可运用自我隔离方法进行防疫;从材料三第一段“在没有外在干预的条件下,被病毒袭击的宿主,可能会依靠自身机能得以存活,也可能会走向毁灭。由于病毒试图‘劫持’宿主细胞来自我复制并迅速繁殖”可知,可以采用用酒精或消毒液消毒或禁止接触可能被污染的食品;还有不吃生冷的食物等。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2021·广东惠州·八年级期末)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什么是人工智能(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AI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46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AI是一门极富挑战性的科学,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必须得懂计算机、心理学和哲学知识。AI是一门范围十分广泛的科学,它涉及不同的领域,如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等。总的来说,AI研究的一个主要目标是使机器能够胜任一些通常需要人类智能才能完成的复杂工作。但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对这种“复杂工作”的理解是不同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计算机应用专家潘云鹤说,AI当前正处在转折之际,其技术会升级换代。它将通过跨媒体和各种无人技术更紧密地融入人类生活;通过人机混合增强智能,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通过大数据和群体智能,拓展、管理和重组人类的知识,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建议,在越来越多专门领域的博弈、识别、控制和预测中达到甚至超过人类的能力。【材料二】近几年,人工智能技术在实体经济中越来越重要。下面是某资料库的两项调查统计结果:图一图二【材料三】46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我国人工智能发展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许多专家认为,当前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短板在于产业发展过度依赖开源代码和现有数学模型,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并不多,中国制造在从“硬件组装厂”向“软件组装厂”蔓延。某集团首席技术官认为,差距并不可怕,随着将来的发展,中国可以追上来,只是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也有专家表示,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上有独特优势,如稳定的发展环境、充足的人才储备、丰富的应用场景等。4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AI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B.AI将通过跨媒体和各种无人技术更紧密地融入人类生活,并在越来越多专门领域的博弈、识别、控制和预测中完全超越了人类的能力。C.在2019年中国人工智能赋能实体经济各产业份额中,“AI+营销”和“AI+金融”占比之和超过了。D.我国虽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上有独特优势,但是因为起步较晚,所以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才能达到发达国家水平。44.阅读材料二中的图一,用简洁的语言提取其主要信息。45.阅读材料,简要说说AI作为一门科学具有哪些显著的特点。【答案】43.B44.示例:图一显示,2018~2023年中国人工智能赋能实体经济市场规模将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其中,2018~2019年增幅最大。45.①极富挑战性。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必须得懂计算机、心理学和哲学知识。②范围广泛,涉及不同的领域,如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等。【解析】43.B.根据材料一末句“在越来越多专门领域的博弈、识别、控制和预测中达到甚至超过人类的能力”可知本项“完全超越了人类的能力”表述有误。故选B。44.认真观察图一可知,从发展态势上来看,六个长条柱形逐年增高,可知:2018~2023年中国人工智能赋能实体经济市场规模将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分析每两年之间的增长幅度可知,2018~2019年增幅最大。综合表述即可。45.本题考查筛选信息。根据材料一第二段中的“AI是一门极富挑战性的科学,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必须得懂计算机、心理学和哲学知识。AI是一门范围十分广泛的科学,它涉及不同的领域,如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等”可提炼作答。解答信息筛选与整合题,通常的做法是:提取综合,重组输出。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步骤:(1)从文中准确而迅速地捕捉、筛选、提取出所需的信息;(2)合理地概括信息;(3)按照一定的要求加工信息。在提取信息过程中要注意,有时如果文段中是几层并列的内容,就需要把几个意思联结,归纳出一个主要意思;如果文段中有结构类似的词语、短语或者句子,那么这些往往是所要找的几个要点。其次还可以抓住关键的标志词寻找要点,如“除了”“还有”“另外”等。(2021·广东深圳·八年级期末)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46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材料一:人口普查是一项重要的国情调查,能为生育、养老、教育、就业等政策制定提供基础数据支持,成为国家决策的重要依据,其重要性毋庸置疑。我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是2020年11月1日零时,普查对象是标准时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员。在境内居住的港澳台居民和外国人也属于普查对象。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的七次人口普查特点对比时间特点1953年新中国第一次采用全面科学的方法开展人口普查;采用登记常住人口的办法,由户主到登记站登记。1964年首次将“文化程度”“职业”等加入普查项目,为制定第三个五年计划和长远规划提供了可靠依据。1982年首次对数据进行计算机处理,是中国现代人口普查工作发展过程中的里程碑。1990年调查项目增多,拓展到21项,汇总资料丰富,为制定人口政策和人口规划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为确定人口社会问题提供了翔实数据。2010年国务院于2010年5月12日颁布《全国人口普查条例》;首次将居住在中国境内的港澳台和外籍人员纳入普查范围。46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首次采用电子化采集数据方式开展人口普查登记;普查项目增加居民身份证号码;增加普查对象通过互联网自主填报方式。材料三:中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正式公布,全人口共14178万人。历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一览表如图。材料四:5月17日,深圳市统计局正式发布我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普查结果显示,深圳市常住人口(含深汕特别合作区)1756.01万人,与2010年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42.40万人相比,增加713.61万人。《公报》显示,深圳龙岗、宝安、龙华人口增加较多。常住人口超过200万人的区为宝安(447.66万人)、龙岗(397.90万人)和龙华(252.89万人),合计占全市人口比为62.55%‰。与2010年比,人口增加较多的区为龙岗、宝安、龙华、南山和光明,分别增加209.46万人、183.76万人、114.94万人、70.75万人和61.44万人。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高新区域的人才引进,同时拉动家庭人口及相关服务人口的流入。深圳进入了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深圳经济特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叠加的黄金发展期,吸引了大量的人口流入。同时,随着深圳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及交通的便捷,缩短了城区间的空间距离,区域一体化逐步加强。46.阅读材料二,对比历次普查工作特点,你发现了哪些变化?请写出三点。47.对上述材料进行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文表姐是中国公民,她在法国留学还有一年才学成归国,因疫情影响未能及时回国,可以不参加第七次人口普查登记。B.据材料一的宣传海报,一个地区有多少孩子要上学,上学难不难,要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解决相关问题,有赖于详尽的人口信息。C.分析材料三中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图,我们可以得知,我国人口老龄化率和城镇化率持续攀升,再创新高。46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D.根据材料四可以得知:宝安、龙岗、龙华三区人口数量及10年间人口增长数量位列全市前三。48.根据材料四思考:一个地区要吸引和招揽更多人才,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49.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征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宣传标语和口号,以下入选的三句标语,请任选一句,谈谈其妙处。(1)大国点名,没你不行(2)@所有人,人口普查需要您来打卡!(3)米袋子,菜篮子,关键摸清几口子!【答案】46.(1)普查方式更加先进、多样;(2)普查数据的信息处理方式更加先进;(3)普查项目更加丰富;(4)普查范围扩大;(5)通过立法规范普查工作。(答出以上任意三点即可)47.A48.(1)制定相关的政策福利,引进人才;(2)大力发展经济,利用经济效益吸引人才;(3)完善交通,缩短城区空间距离,让人才流动更便捷。49.参考答案第(1)句:标语简洁对称,谐音运用得当,易读易懂易传播;巧用比喻,把人口普查比喻成“点名”,将人口普查工作解释得通俗、有趣;“没你不行”有双重意义,既强调了这项工作需要每个人参与也强调了每个人的重要性让人从内心生发积极的参与感。第(2)句:标语形式新颖,富有网络特色和时代气息,新颖的比喻让读者眼前一亮;“@所有人”巧妙利用网络聊天群通知的形式,强提醒所有人接收人口普查的消息,起到宣传效果;用“打卡”这一时尚方式来比喻普查工作,让人易于接受。第(3)句:标语富有韵律感,朗朗上口,口语化表达,通俗易懂,易读易传播;“米袋子,菜篮子”比喻经济,“摸清几口子”则指人口普查;用富有生活气息的表达,交代了人口普查与家家户户息息相关,对经济发展的有重要指导意义。【解析】46.本题考查材料信息的探究。材料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的七次人口普查特点对比”表,比较各年采用的普查方法、普查的项目、普查信息的处理方法、普查的范围等的变化进行归纳总结。根据1953年“由户主到登记站登记”,2020年“首次采用电子化采集数据方式开展人口普查登记”,2020年“增加普查对象通过互联网自主填报方式”,可得出结论:普查方式更加先进、多样;根据1982年“首次对数据进行计算机处理”,可知此前两次都是人工处理数据,可得出结论:普查数据的信息处理方式更加先进;46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根据1990年“调查项目增多,拓展到21项”,2010年“普查项目增加居民身份证号码”,可得出结论:普查项目更加丰富;根据2010年“首次将居住在中国境内的港澳台和外籍人员纳入普查范围”,可得出结论:普查范围扩大;根据国务院于2010年5月12日颁布《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可得出结论:通过立法规范普查工作。据此概括作答,答出任意三点即可。47.本题考查材料的概括和分析。A.材料一明确指出:“普查对象是……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因此在法国留学的中国公民小文表姐也是第七次人口普查对象。“可以不参加第七次人口普查登记”说法错误;故选A。48.本题考查材料的阅读运用。材料四第二段,对深圳各区人口增多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根据“高新区域的人才引进,同时拉动家庭人口及相关服务人口的流入……吸引了大量的人口流入”,可知,国家政策福利能吸引人才流入;根据“同时,随着深圳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及交通的便捷,缩短了城区间的空间距离,区域一体化逐步加强”得知,社会经济效益、交通便捷程度也能吸引人才流入。根据以上分析的结论,从制定政策、发展经济、改善交通等方面概括作答即可。49.本题考查宣传标语的赏析。宣传标语应注意运用修辞,讲究押韵,并力求简洁。以“人口普查”为主题的标语,应简洁、响亮;有较强的号召力,能调动大家参与人口普查的积极性。可选择三条标语中的任一条,从修辞的运用、标语的含义、表达的效果等某些方面进行赏析即可。如:选(1),“大国点名,没你不行”,简洁、响亮,押韵,易于记忆和传播;巧用比喻,把人口普查比喻成“点名”,通俗、有趣;“没你不行”既能增强被普查人员的参与自觉性、自豪感,又强调了人口普查的重要性。第(2)条,运用网络留言的形式,“@所有人”富有时代气息,更能引起经常使用网络聊天的年轻一代的兴趣,让“所有人”都来关注这条“群通知消息”,很新颖;“打卡”,对于上班一族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程序。用“打卡”来比喻人口普查,生动形象,让人觉得参与人口普查就如上班工作一样正常。第(3)句,合辙押韵,像快板书一样朗朗上口。运用日常生活中的口语,易记易传播;“米袋子,菜篮子”是人们生活必需品;“摸清几口子”是人口普查的功能;这说明人口普查与家家户户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更有利于国家发展经济。可选择三条标语中的任一条,从修辞的运用、标语的含义、表达的效果等某些方面进行赏析,言之有理即可。46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2021·广东汕头·八年级期末)天问一号本领强①火星探测不仅要面临最远4亿公里的遥远距离,而且火星环境与地球环境有较大差异,给天问一号着陆火星带来了极大难题,安全着陆风险非常高。登陆火星承载着中国人宏大梦想和创新伟力,推动中国不断实现科技突破。②要想平稳地降落到火星表面,就要让高速奔驰的天问一号慢下来。整个着陆过程,天问一号需要在9分钟内将约2万千米/小时的速度降至0米/小时。进入火星大气层以后,天问一号首先借助火星大气进行气动减速,将下降速度减掉90%左右,这个过程需要克服高温和姿态偏差。紧接着,天问一号打开降落伞进行伞系减速,当速度降至每秒100米时,通过反推发动机由大气减速阶段进入动力减速阶段。距离火星地表100米时,天问一号进入悬停阶段,完成精准避障和缓速下降后,着陆巡视器在缓冲机构的保护下抵达火星表面。③火星探测最大的难点就是EDL(“进入/下降/着陆”的简称),这个过程需要融合气动外形、降落伞、发动机、多级减速和着陆反冲等多项技术才能实施软着陆,每个环节都必须确保精准无误,差一秒都可能造成整个任务的失败。④天问一号在向火星靠近的飞行轨道里要经历多次温度循环变化,其中,最高温达100摄氏度,最低温可达零下120摄氏度,这样一个温差200多摄氏度的环境对天问一号内部设备正常工作的影响极大。此外,空间的高真空特性使得天问一号在面对太阳的持续辐照下无法像飞机那样通过热对流或热传导传递热量,因此其向阳表面的温度会持续升高,造成与背阳面的巨大温差。⑤研制人员为了针对天问着陆巡视器内部温度严重不平衡,给天问一号穿件特制的“冲锋衣”(“低吸收—低发射热控涂层”)。它是一种涂饰在航天器外表面的热控制材料,拥有对太阳光谱辐照的反射能力以及自身的红外辐射特性,能够有效减少空间环境对航天器内部造成的温度影响。“冲锋衣”通过极低的太阳吸收比,可以长期有效地反射太阳辐照而来的绝大部分能量,有效解决天问一号内部冰火两重天的问题。通过降低热控涂层的红外发射率减少真空环境下舱内向外界的辐射漏热,保证着陆巡视器内部设备正常运转的温度,让天问一号的旅程更加安全与舒适。⑥火星上的风速可达每秒180米,几乎是地球上特大台风风速的3倍还多。烈风会掀起大量沙尘甚至石块,让祝融号火星车的“眼睛”蒙尘,“翅膀”也不再灵活。为了让火星车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中“活”下来并顺利完成使命,科研人员专门研发出一种不易沾上灰尘的新型材料,即使沾上也可以通过振动将其抖落。⑦按照预订计划,90个火星日后,祝融号将结束巡视探测工作,环绕器也将进行轨道调整,开展环绕科学探测。(选自《光明日报》2021年05月16日,有删改)【链接】46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实现了从地月系到行星际的跨越,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人的印迹,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进展。你们勇于挑战、追求卓越,使我国在行星探测领域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祖国和人民将永远铭记你们的卓越功勋!(节选习近平总书记贺电)50.选文依次介绍了天问一号探测器的着陆火星表面的过程:首先是借助火星大气进行气动减速;接着,_____________________,紧接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突出其着陆火星风险之高,本领之强。5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问一号着陆火星的整个过程需要融合气动外形、降落伞、发动机、多级减速和着陆反冲等多项技术。B.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列数字和作比较的方法,具体说明天问一号的飞行轨道环境温差巨大,突出强调了着陆速度控制的重要性。C.第⑥段中三个加双引号的词语,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火星恶劣的环境会增加天问一号着陆的风险,化抽象为具体,吸引读者阅读兴趣。D.“低吸收—低发射热控涂层”能够长期有效地反射太阳辐照而来的绝大部分能量,以及减少真空环境下舱内向外界的辐射漏热,确保着陆巡视器内部的恒温。52.根据上面材料内容,概括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的意义。【答案】50.    打开降落伞进行伞系减速    反推发动机点火减速    悬停精准避障和缓速下降51.B52.⑴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显示了中国科技人员在航天领域的高超技术表明我国在行星探测领域进入世界先进行列。⑵我国星际探测征程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实现了从地月系到行星际的跨越,我国航天事业取得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展。⑶科学研究者勇于挑战、追求卓越的精神激励着所有科研人员,更是提振了中国人的自信心和民众自豪感。⑷承载着中国人宏大梦想和创新伟力,推动中国不断实现科技突破。【解析】50.本题考查的是信息筛选能力。文中第②段具体介绍天问一号探测器的着陆火星表面的过程。根据“紧接着,天问一号打开降落伞进行伞系减速”“通过反推发动机由大气减速阶段进入动力减速阶段”“天问一号进入悬停阶段,完成精准避障和缓速下降”,可以概括出三个空所要填的内容:打开降落伞进行伞系减速;反推发动机点火减速;悬停精准避障和缓速下降。46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51.B.第④段说明的内容是温度控制的重要性。画线句子中具体的温度是列数字,最高温与最低温是作比较,这两种说明方法,具体说明天问一号的飞行轨道环境温差巨大,对内部设备正常工作的影响极大,突出控制温度平衡的重要性,并非“突出强调了着陆速度控制的重要性”。故选B。52.本题考查文章和材料的信息提取概括能力。文中的第①段和链接材料介绍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的意义。根据第①段中“登陆火星承载着中国人宏大梦想和创新伟力,推动中国不断实现科技突破”,可概括为: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显示了中国科技人员在航天领域的高超技术,承载着中国人宏大梦想和创新伟力,推动中国不断实现科技进步。链接材料中“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实现了从地月系到行星际的跨越,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人的印迹,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进展”可直接摘抄。“你们勇于挑战、追求卓越,使我国在行星探测领域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可概括为:科学研究者勇于挑战、追求卓越的精神提振了中国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推动中国不断实现科技突破。根据以上分析,结合原文及材料中的句子,加以摘抄或概括即可。46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7-25 21:07:10 页数:46
价格:¥4 大小:1.27 MB
文章作者:fenxiang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