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上海市延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线上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0

2/20

剩余18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上海市延安中学2021学年第二学期线上教学质量评估高三年级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积累与运用10分1.按要求填空(1)驾一叶之扁舟,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2)____________,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____________》)(3)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批判《庄子·齐物论》中“死生一体”的虚无思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举匏樽以相属②.三顾频烦天下计③.蜀相④.固知一死生为虚诞⑤.齐彭殇为妄作【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识记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考生要注意下列字词的书写:“匏樽”“频”“诞”“殇”“妄”。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在传统中国,妇女并非完全是足不出户的。,,。。①也是经常要在外忙碌生计的②即使是士绅官宦家的妇女,也多有关心社会公益事业者③农村妇女不像士绅官宦家的妇女④如采茶和协助农事A.②①④③B.③①④②C.①④③②D.②④③①【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之句子排序能力。通读四个句子,其中①③④都在写农村妇女的情况,只有②写士绅官宦家的妇女。而根据②中的“即使是……也”可见,这是在前一种情况说完之后的让步关系,即不止农村妇女要外出,士绅官宦家的妇女也会外出,故②应排在最后。①③④中,首句应该提出主语,即“农村妇女”,故③排在首位;①排在第二位,说明农村妇女在外是“忙碌生计”;④排在第三位,举例说明“生计”包含的事务。最终排序为:③①④②。\n故选B。3.下面是某史学讲座结束后,主持人和主讲人所说的话。以下4处画线句中,表达恰当的一项是()主持人:感谢阎教授给我们带来的精彩讲述!阎教授不愧是清史研究的大家,【甲】他的多部清史研究著作在市场上广受欢迎,可谓门庭若市。【乙】他今天的讲座更是深入浅出,精彩绝伦。【丙】我们也希望阎教授在今后的学术生涯中能够抛砖引玉,更进一步。阎教授:谢谢主持人,过奖了!【丁】也感谢大家的认真聆听!A.【甲】B.【乙】C.【丙】D.【叮】【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及语言得体的能力。A.搭配不当,“门庭若市”指门前庭院好像集市一样热闹,形容来客很多,非常热闹。而“著作”与“门庭若市”无法搭配。C.谦敬不当,“抛砖引玉”是谦辞,只能用于自己,不能用于别人。D.重复赘余,“聆听”意为认真地听,与“认真”重复。故选B。二、阅读70分(一)(16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无意义痛苦的悖论(节选)(1)根据《牛津英语词典》编写者的说法,“evil”(恶)一词的词源,是指“超出适当程度”或“逾越适当限度”。痛苦是我们对超过限度的表达方式,所以“恶”原本指一切产生了伤害的事物。我们可以从《牛津英语词典》几页有趣的解释中挑两个例子来说明:1480年,威廉·卡克斯顿(WilliamCaxton)抱怨“被称作黄疸病的黄色邪恶(euyll)”。1655年,卡尔佩珀(Culpepper)告诫说:“头痛发作时,手脚冰冷是种邪恶(evil)。”(2)尽管我们厌恶黄疸病和偏头痛,在脚冷时尤其如此,但我们现在很少会说这些疾病是“恶”的,至少不会正儿八经地这样说。对我们来说,“恶”主要指故意施加不必要的痛苦。“恶”是纳粹分子那样的人做的事,我们神话中的恶魔是希特勒那样的人。由于这种转变,“恶”的概念从自然事件中被抽离出来,局限于人类行为的领域。黄疸病和地震是自然而然的不幸,不是人为加诸的恶。【甲】不幸之事无可避免,只能任其发生。就像现代人所说的那样,人生倒霉之事十之八九。(3)为了让我们回到更宽泛的“恶”的概念上来——这一概念既包括人类的恶行,又包括自然发生的苦难与死亡,我选择使用“无意义痛苦”(pointlesssuffering\n)一词。我承认这个词有点奇怪,因为人们更倾向于如何在痛苦中找到意义:艺术家在痛苦中找到创作出重要艺术作品的灵感;精神的寻求者苦难中找到通向上帝的道路;哲学家在苦难中找到本质的救赎以及对人类基本美德的锤炼。但我认为,“无意义痛苦”一词说得通,原因有二。(4)首先,我认为一些痛苦确实显得毫无意义,至少乍看如此。尽管我们都知道,人生中有些苦难是好事,作为人,我们不可能不遇到一些突如其来的苦难,但这些苦难似乎不符合任何通常的善良或意义。【乙】或许,我们要做的就是看穿痛苦的无意义表象,并最终获取其意义;又或许,我们需要忍受这种看似无意义的痛苦,并且坚信,虽然我们看不到其意义,但它确实存在。不过,对宇宙而言,痛苦或许真的没有意义,而我们必须找到其他方式来应对,或干脆缴械投降。不管怎样,无意义痛苦都是创造意义的旅程的开始。(5)其次,在痛苦的伟大哲学中,我们的痛苦经历的核心总是存在一种悖论、一种辛酸的矛盾——痛苦确实是创造意义的核心,然而,即便我们竭尽全力,一些苦痛还是令人难以忍受、无法理解。所以,我们用来对抗“恶”的主要概念——上帝、自然、人性、艺术,都散发着浓烈的神秘气息。这些概念及其相关的做法,帮助我们理解并接受痛苦。它们蕴含一种突如其来、令人惊讶的崇高感,让我们的理性难以合理地处理其反矛盾性。如果我们的大脑足够活跃,能够体会一些苦难的奧秘,我们便会称其“不公”(有意义但不公),而不是“无意义”(有一定的意义,但在某些层面上仍毫无意义)。但是,我认为有必要强调,我们要探讨的最重要的苦难的例子,不管它多么有意义,都无法摆脱无意义。比如,蓝调音乐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奴隶制及其遗留问题做出的妥协。奴隶制所带来的苦难在蓝调音乐中获得了意义,这是一种强大的意义,可是奴隶制的苦难依然是毫无意义的——这不仅错,而且大错特错。当我们在痛苦中找到一种意义时,我们千辛万苦形成的理解总是包含一些我们既不明白又不能接受的内容,至少从人的角度来看是如此。无意义痛苦是创造意义的旅程开始的地方,也是它结束的地方。(6)大体来说,人类面对痛苦有两种重要的反应,我将其称作“解决它”的态度和“直面它”的态度。(7)其实,如果我们把“忘了它”的态度算进去,就有三种了。“忘了它”这种态度可能没有多少哲学意义,却很可能是最普遍的态度。正如帕斯卡尔以其一贯冷嘲热讽的语气所说:“人们无法终结死亡、痛苦和无知,于是为了幸福,他们决定不去想这些事情。”当我们的朋友毫无征兆地中风,当我们周围突然发生一桩可怕的犯罪事件或重大自然灾害,当我们被诊断出了某种恶疾,我们会感到非常震惊。而我们的震惊,不就恰恰证明了我们生活在对周遭苦难的视若无睹之中吗?多数时候,我们稀里糊涂地混了过去,直到再次恢复健忘的半幸福状态;有时我们却没能混过去,连命都没有留下。【丙】我们无法直面由这种悲哀产生的焦虑,于是不停摆弄各种工具,以分散注意力。喝几杯小酒解愁,发几条短信聊天,或是任何你用来“放空”的习惯,都具有如睡眠需求那样的强迫性。(8)我绝没有鄙视这种“忘了它”\n的态度的意思,但从根本上说,忘记痛苦意味着失去人性。如果我们总是看体育节目。从不关掉手机,那么这独一无二、悲惨又美丽的生命就会从我们中间流逝。【丁】植物生长,然后枯萎;动物遭受痛苦,便本能地减轻自己的疼痛;而我们人类却必须用我们的理性,找到一种应对痛苦的方式——这就回到了之前所说的“解决它”和“直面它”两种态度。(9)当我们选择“解决它”的态度时,痛苦似乎成了一种有待化解的不平之事:我们最好将其最小化乃至消除。感谢这种“解决它”的精神,使我们用自己的创造力之火锻造出了各种发明,用于改善我们的生活。人类的大部分发明,包括大量科学与政治以及几乎所有的技术,都源自这种“解决它”的态度。(10)不过,还有“直面它”的态度,许多宗教、艺术等人文学科,以及相当一部分的科学和政治,都体现出了这一点。这种态度认为,我们必须忍受自然造成的苦难,如此才能成为我们应该成为的人。直面疼痛、苦难和死亡,是通往更深层次的存在所必须迈出的第一步。我们常常不会一开始就将痛苦解决掉,而“直面它”的精神让我们度过艰难时刻,使其成为我们人生历程的关键组成部分。我们的精神产生了大量抗体。我们会捍卫有尊严地生活的自由,尽管它时不时为我们带来潜在的痛苦。在最受灵感眷顾时,我们将不公的苦难转化成深刻的艺术、文化与知识,将死亡和不公上升到熠熠生辉的境界,升华成美、冒险与救赎。(11)仅仅面对痛苦,却放弃任何解决痛苦的努力,是种麻木不仁:这无视我们改善自身境况的能力,无论是从个体出发还是从政治出发,面对不公,我们将变得逆来顺受,自鸣得意。然而,只是简单粗暴地解决痛苦,不愿面对痛苦的阴影,是种肤浅:我们失去了通过苦难、悲剧以及人性的弱点丰富自身的能力,而这些是所有富有意义的事物的核心,是生命本身的核心;此外,拒绝接受自身的自主性以及世界的不确定性,我们还可能纵容暴政。(有删改)4.对本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痛苦也许无意义,但从它出发,我们却能创造意义。B.我们在理解痛苦的意义时,总不能完全明白和接受。C.“忘了它”与另外两种态度相比,最普遍却没有意义。D.“解决它”的态度使我们不断发明创造,改善着生活。5.不能根据本文文意做出推断的一项是()A.洪水、海啸和火山爆发带来的痛苦与死亡,也属于广泛的“恶”的概念。B.虽然某些痛苦本身可能毫无意义,但人类还是希望能从中找到某些意义。C.帕斯卡尔认为,为了幸福,人们不该总去想诸如死亡、痛苦和无知这些事。D.直面苦难,可能会给人们带来痛苦,但也可能会诞生伟大的艺术与人格。6.下面这段材料,根据文意最好补在第(2)、(4)、(7)、(8)段甲、乙、丙、丁四个位置中的哪一处?()\n在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Mahabharata)中,一只神鹤给智慧的主角坚战(Yudhishthira)出了一道谜题:“世间怪事千千万,你觉得最怪的是什么?”坚战给出答案:“最怪的是,人虽然看到身边不断有人死去,却从不相信自己也会有死的一天。”A.【甲】B.【乙】C.【丙】D.【丁】7.第(1)段中使用《牛津英语词典》中的两个例子是为了证明____________。8.梳理本文的行文思路。【答案】4.C5.C6.C7.一切产生伤害的事物都能带来痛苦。8.首先由“恶”的含义引出“痛苦”这一话题,阐释“痛苦”的内涵;然后阐释“无意义痛苦”一词说得通的原因,分析“痛苦”的意义;接着指出人类面对痛苦常用的三种态度,最后总结全文,明确观点。【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最普遍却没有意义”错误,过于绝对,第七段说的是“‘忘了它’这种态度可能没有多少哲学意义,却很可能是最普遍的态度”,文中说的是“可能”“很可能”。故选C。【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C.“帕斯卡尔认为,为了幸福,人们不该总去想……”错误,由第七段“‘忘了它’这种态度……却很可能是最普遍的态度。正如帕斯卡尔以其一贯冷嘲热讽的语气所说:‘人们无法终结死亡、痛苦和无知,于是为了幸福,他们决定不去想这些事情’”,由“冷嘲热讽”可知,帕斯卡尔是不认可这种做法的。故选C。【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以及语句复位的能力。首先分析这段话的意思。这段话设置神鹤和坚战的对话,用“人虽然看到身边不断有人死去,却从不相信自己也会有死的一天”指出人在面对死亡这些痛苦时的态度——选择“忘却”。然后分析文中语境。甲在第二段,这一段是解释“恶”的概念,内容不相关。乙在第四段,这一段是解释“无意义痛苦”,内容不相关。丁在第八段,这一段先否定“忘了它”这种态度,然后指出应对痛苦的方式应是“解决它”和“直面它”,先否定错误的,再指出正确的,衔接紧密,所给材料放在此处显然多余。\n丙在第七段,从后面“我们无法直面由这种悲哀产生的焦虑,于是不停摆弄各种工具,以分散注意力”可知,这是“忘却”痛苦的具体表现,所以前面应是指出面对痛苦的态度——忘了它,所以放在丙处最合适。故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据、论点、论证的关系。先看第一段主要讲述什么内容。由“痛苦是我们对超过限度的表达方式,所以‘恶’原本指一切产生了伤害的事物”可知,“恶”原本的含义很宽泛,是指一切产生伤害的事物,而痛苦是由“恶”而来,是我们对“恶”带来的超过限度的表达方式,所以第一段是说一切产生伤害的事物都能带来痛苦。然后分析《牛津英语词典》中的两个例子。“1480年,威廉•卡克斯顿(WilliamCaxton)抱怨‘被称作黄疸病的黄色邪恶(euyll)’”“1655年,卡尔佩珀(Culpepper)告诫说:‘头痛发作时,手脚冰冷是种邪恶(evil)’”,这两个例子中将“黄疸病”称为“黄色邪恶”,将“头痛带来的手脚冰冷”称为“邪恶”,由此可知,这两个例子说明“恶”指一切产生了伤害的事物,而“痛苦”就是我们对此的表达方式,所以列举这两个例子是为了证明一切产生伤害的事物都能带来痛苦。【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由标题可知,本文论证的话题是“无意义痛苦”。第一段由《牛津英语词典》编写者的说法引出“恶”的意思,并进而引出“痛苦”的概念,“痛苦是我们对超过限度的表达方式”,第二段通过解释“恶”这一概念的范围指出“痛苦”的涵盖面;第三段“为了让我们回到更宽泛的‘恶’的概念上来——这一概念既包括人类的恶行,又包括自然发生的苦难与死亡,我选择使用‘无意义痛苦’”“‘无意义痛苦’一词说得通,原因有二”由“恶”宽泛的概念引出“无意义痛苦”一词,并指出其能说得通的两个原因,第四段和第五段具体解说这两个原因;第六段“大体来说,人类面对痛苦有两种重要反应,我将其称作‘解决它’的态度和‘直面它’的态度”转向人类面对痛苦的反应,也是应对的态度,第七段、第八段、第九段、第十段具体阐释“忘了它”“解决它”“直面它”这三种态度;第十一段“仅仅面对痛苦,却放弃任何解决痛苦的努力……只是简单粗暴地解决痛苦,不愿面对痛苦的阴影……此外,拒绝接受自身的自主性以及世界的不确定性,我们还可能纵容暴政”指出仅用其中一种态度无法解决痛苦,总结全文,明确观点——面对痛苦,解决痛苦,接受自身的自主性和世界的不确定性。(二)(14分)\n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舍生(1)仲夏午后,当我们到达大足时,整座四川盆地被蝉声锁扣,热烈地燃烧着。踩着一级又一级炙脚的石阶往上爬,摄氏四十度以上的高温,觉得身体某个部分有缺口,大量水分汩汩倾泻而出,不能拦截,也无法修补……(2)终于看见大足宝顶山石窟,借着宗教,人类不甚自觉地拥有媲美造物主的能力。那些保存尚称完好的佛像群,幸运地躲避了无数次的兵灾浩劫。巨型石雕卧佛,侧身而卧,那是一张饱满细致、姣好无瑕的容颜。导游告诉我们,在印度,男子必须拥有美貌与智能,才能修成正果。我想,有美貌而能谦卑不炫耀,便是一种智能了;有智能而能怜悯苍生,则是慈悲。美貌、智能、慈悲,三者合一,怕是绝少的。卧佛正是释迦牟尼逝世的场面,尽管环绕着的弟子,神情肃穆悲伤,释迦双眼似开似阖,却是无比光华的恬静安适。我那因酷暑与疲惫而显焦躁的心情,逐渐妥贴。即是死亡,也不过是那样自然的一种状态,无需惊恐。卧佛以“死”来启示“生”的玄机。(3)第二天早晨,坐车往北山石窟,清风徐徐,扫尽昨日燠热。沿途凡有水稻必栽一畦荷花,稻香荷香交映着物产丰富的田园风光,这才领略到“大足”,有着怎样盈满自适的意味。(4)北山石窟有许多观音造像,多是唐、宋时期作品,特别着重面容、肌肤与妆饰的雕刻。面容多是中年妇女的雍容、温柔;素衣薄裙,纤秾合度的肌肤仿佛要透出衣衫;宝冠璎珞,华丽庄严,稍稍移动便会发出琤琮的声响。(5)叮当、叮当。(6)我在风中回身寻找,一阵阵飘散如乐音。原来是工匠凿石,企图将部分磨蚀的石窟恢复旧观。千年以来,这座山上的石壁,便是在一斧一凿的敲击下,由粗糙原始蜕变成精致丰美的生命体。那些姓名隐佚、不为人知的工匠(或许该称为石雕艺术家),在毫无性灵知觉的石头上,贯注了信仰,更投入了对人世最深的缱绻眷恋。他们雕刻的观音,以女性为仿真对象,具备世间女子的面貌和神态。(7)有位临水而生的少女,欹身屈膝,一手置于膝上,拈着飘带,一脚垂进水中,仿佛在拨弄着,神态愉悦而悠闲,背后是一轮大满月。这雕像称为“水月观音”,显然既不准备“寻声救苦”,暂时也不“普度众生”了,只是被这水月交叠的景象羁绊,索性尽情赏玩。艺术家是以怎样的女子为蓝图呵,她那潇洒自在的坐姿,浪漫天真的举止,是否也曾令雕刻者失神迷惘?(8)至少,我认为,“数珠手观音”的雕刻者,为着他的蓝图而辗转难眠。在一片柔和的椭圆形背光中,观音轻盈的身影,袅袅亭亭,飘带掀飞,好似向人走来一般。弧度优美的肩自然下垂,双手交错在腹部,微俯的面容上,有一对弯月般的眼睛,唇角上翘,兜着发自内心的微笑,笑意直染上丰颊。那种抑止不住的幸福满足,应该来自于深情的疼惜。因她笑得那样真挚藐切,人们遂忍不住要亲近,为之倾倒,昵称她“媚态观音”\n。而这凿石的人,究竟是她幸福的来源?或只是众多爱慕者之一?无论如何,他令她幸福的瞬间,得以永恒。(9)站在“送子观音”龛前,聆听着她的故事,一时间,竟不忍离去了。(10)据说,送子观音原是一名舞艺超群的牧羊女,因她的才华而受仰慕。有一回,国王设宴款待得胜归来的勇士,邀她前来献舞助兴。牧羊女怀有身孕,但王命难违,只得赴宴。勉强舞罢一曲,便想告退,偏偏五百勇士饮酒兴起,强邀牧羊女共舞,在混乱而激烈的过程中,终于失去了她的孩子。悲痛欲绝的牧羊女,也因为这样残酷的打击,一病不起。(11)死后的牧羊女,成为鬼王的妻子,为弥补生前丧子的悲痛,于是,生下五百个孩子。纵使如此,仍不能化解她心中的怨毒。每到夜晚,她便成为狰狞的鬼母,到人间戕害婴儿,造成极大的痛苦与恐慌。(12)有一天夜晚,鬼母归来,发现她自己的孩子竟然少了一个,上天下地,不管怎么找都找不到。她的肝胆俱摧,几乎要崩溃。这时,佛出现了,为了超度她,佛将她的孩子藏起来。(13)“你有五百个孩子,失去一个尚且悲恸欲绝。世人只有一两个孩子,失去了孩子,他们的心情如何?”(14)鬼母豁然开朗,体认往昔的罪孽深重,为了赎罪,便将自己的五百个孩子,送给世间求子的夫妻。转念之间,化“戕生”为“舍生”,从此被尊为“送子观音”。(15)我喜欢这样的故事,甚于西方送子鸟。中国的送子观音是将自己最珍爱的,割舍与人,有一份厚重的情义。而她那人、鬼、神的三世,也颇堪玩味。人若是怀着阴沉诡谲之心,便是鬼。鬼若能一朝省悟,及时回头,也可修成正果。(16)离开北山石窟的时候,再度经过“送子观音”,她正含着意味深长的微笑,捧抱一个小小孩儿,是优雅端庄的母亲形象:灵动的牧羊女,酷厉的鬼母,早已消逝。(有删改)9.赏析第(1)段中的画线句。10.文章第(5)段“叮当、叮当”单独成段,有何妙处?11.本文在校刊发表前,编辑部的几位同学对文章标题产生了争论,一方认为,原标题“舍生”合适;另一方则认为不妥,建议改为“大足石雕记”,你支持哪一方?阐述你的理由。12.本文第(11)-(14)段写了“送子观音”(牧羊女、鬼母)面对丧子之痛的一系列反应,根据《无意义痛苦的悖论(节选)》所述,简析她应对痛苦的态度。【答案】9.运用通感、夸张手法。化听觉的无形蝉声为视觉的有形锁扣牢笼,形象地写出仲夏蝉声之盛;说盆地“燃烧”,夸张地展现出仲夏午后的炎热。10.结构上,承上启下,承接上文观音像仿佛一动就会发出声响的内容,令人产生联想;引起下文对工匠凿石的描写及对工匠关注信仰、眷恋于石像的感触,从而引出对造像内涵的丰富构想。\n内容上,视听结合,让文章富有动态美,也引发读者的好奇心与阅读兴趣。11.示例:《舍生》合适。选材上,文章虽然记叙了几种不同的大足石雕,但主要详写送子观音像及其故事,她的“化‘戕生’为‘舍生’”才是文章重点;主旨上,通过“舍生”表达出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割舍与人”的厚重情义,以及回头是岸的包容性文化的欣赏与赞美之情,引发读者深思。12.示例:送子观音面对丧子之痛,先是试图“解决它”,此时痛苦似乎成了一种有待化解的不平之事,故而无论她生五百子以弥补丧子之痛,还是戕害人间婴儿试图化解心中怨毒,都难以真正解决痛苦。因为痛苦是难以一开始就被解决掉的。接着在佛的教诲下,她决定“直面它”,自己失去孩子痛苦,人间父母失去孩子也痛苦,这种痛苦是无法直接解决的,必须忍受,拥有“直面它”的精神,才能够度过艰难时刻,使痛苦成为人生历程中关键组成部分。当她直面苦难后,选择了以“舍生”的方式赎罪,此刻,痛苦才真正被解决。“直面它”的态度让她度过了承受丧子之苦的艰难时刻,不再是痛苦的牧羊女与酷厉的鬼母,而成为一个拥有丰富人性和生命本身核心的母亲形象。【解析】【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语句的能力。“被蝉声锁扣”“热烈地燃烧着”,用通感手法,化听觉视觉,为化无形的蝉声为有形的牢笼,说盆地被蝉声锁扣,形象地写出了盛夏蝉声之盛。“热烈地燃烧着”用了夸张手法,“燃烧”写出仲夏午后之炎热,如同置身火海一般。【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情节语段作用的能力。从结构上看,“叮当、叮当”有承上启下作用,承接上文“宝冠璎珞,华丽庄严,稍稍移动便会发出琤琮的声响”,让人恍惚间产生观音像当真移动并发出环佩声响;又引起下文“原来是工匠凿石,企图将部分磨蚀的石窟恢复旧观”的描述,抒发对工匠们在石头上贯注信仰,投入对人世眷恋的感慨。从艺术手法来看,在视觉描写中插入两声拟声词,产生灵动之美感,令读者产生好奇心与阅读兴趣。【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标题含义及作用的能力。开放式作答,学生可根据自己支持的标题,从标题含义、选材结构、主旨关联等角度分析其标题的合理性。\n如认为“舍生”合适,从含义来看,“舍生”指牺牲自己而成全他人;从选材来看,作者先写了卧佛的特点“即是死亡,也不过是那样自然的一种状态,无需惊恐。卧佛以‘死’来启示‘生’的玄机”,就含有舍生而成就他人对生命领悟的含义;再重点写了“送子观音”的故事,这是“舍生”的重要部分,占据全文大部分篇幅。从主题来看,文章通过送子观音“化‘戕生’为‘舍生’”的转化,表达出对中国文化中厚重情义,以及及时回头的包容性哲理的欣赏与赞美,引人深思。如认为“大足石雕记”更适合,从选材来看,文章写了卧佛和不同观音造像,尽管详略不同,但对于描写到的观音都有栩栩如生的描绘,是以记录石雕为主;从主旨来看,文章借助对石雕的欣赏,分别写出了自己受佛像启示得到的领悟,如“即是死亡,也不过是那样自然的一种状态,无需惊恐。卧佛以‘死’来启示‘生’的玄机”“人若是怀着阴沉诡谲之心,便是鬼。鬼若能一朝省悟,及时回头,也可修成正果”;从内容来看,作者还写了石雕的创作者——工匠们在石雕造像中投入的感情、信仰,正是这些才让那些造像栩栩如生。总之,从石雕创作者、石雕本身形态、石雕蕴含的哲理等写自己参观大足石雕的经过与感受,故该标题合适。【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问题,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首先从《无意义痛苦的悖论(节选)》中找出应对痛苦的态度:“大体来说,人类面对痛苦有两种重要的反应,我将其称作‘解决它’的态度和‘直面它’的态度”。再找出具体含义:“当我们选择‘解决它’的态度时,痛苦似乎成了一种有待化解的不平之事:我们最好将其最小化乃至消除”“‘直面它’的态度,许多宗教、艺术等人文学科,以及相当一部分的科学和政治,都体现出了这一点。这种态度认为,我们必须忍受自然造成的苦难,如此才能成为我们应该成为的人。直面疼痛、苦难和死亡,是通往更深层次的存在所必须迈出的第一步。我们常常不会一开始就将痛苦解决掉,而‘直面它’的精神让我们度过艰难时刻,使其成为我们人生历程的关键组成部分”“只是简单粗暴地解决痛苦,不愿面对痛苦的阴影,是种肤浅:我们失去了通过苦难、悲剧以及人性的弱点丰富自身的能力,而这些是所有富有意义的事物的核心,是生命本身的核心”。“送子观音”一开始面对痛苦,受到太大打击而病逝,“为弥补生前丧子的悲痛,于是,生下五百个孩子”“纵使如此,仍不能化解她心中的怨毒。每到夜晚,她便成为狰狞的鬼母,到人间戕害婴儿,造成极大的痛苦与恐慌”,从这些行为来看,她生下五百个孩子,是为了弥补丧子悲痛,到人间戕害婴儿,是为了化解心中的怨毒,这是“解决它”的态度。当她受佛点化,“你有五百个孩子,失去一个尚且悲恸欲绝。世人只有一两个孩子,失去了孩子,他们的心情如何”后,她幡然悔悟,明白了自己罪孽深重,这是“直面它”的态度,当她直面苦难,也终于推己及人,明白了人间父母失去孩子的痛苦,于是“为了赎罪,便将自己的五百个孩子,送给世间求子的夫妻”。\n经过这一转化,最后“她正含着意味深长的微笑,捧抱一个小小孩儿,是优雅端庄的母亲形象:灵动的牧羊女,酷厉的鬼母,早已消逝”,可见,当她真正直面痛苦之后,终于能够度过艰难时刻,真正解决了痛苦,成为一个人性化的母亲形象,正是“通过苦难、悲剧以及人性的弱点丰富自身”,拥有了“生命本身的核心”(三)(8分)阅读下面的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近试上张水部①朱庆馀②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③。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④。酬朱庆馀张籍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⑤。齐纨⑥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注释】①张水部:即张籍,曾任水部员外郎。②朱庆馀:唐宝历二年进士,官秘书省校书郎,是张籍赏识的后辈诗人之一。③舅姑:公婆,即丈夫的父母。④入时无:是否时髦。⑤沉吟:犹豫不决。⑥齐纨:齐地出产的细绢。13.以下对这两首诗形式和内容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两首诗中皆无对仗句B.两首诗都有3个韵脚C.两首诗都是借女写男D.两首诗都写得巧妙含蓄14.唐代士子应试前,往往把所作诗文呈献给当朝有名望的人,希望取得赏识,以抬高身价,作为一种自我宣传的社会活动,当时称为“行卷”。一旦行卷成名,登第就有把握。《近试上张水部》即是朱庆馀应试前、行卷后所作,他想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而张籍通过《酬朱庆馀》一诗给出的回答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每空不超过12个字)15.有人说,这两首诗即便抛开言外之意不谈,也是很好的写人作品,请你从这个角度,赏析两首诗中的女性形象。【答案】13.C14.①.示例:我的试卷主考官满意吗?②.示例:你才华出众,无须担心。15.示例:《近试上张水部》塑造了一位刚嫁到夫家,谨守礼仪,新婚第二天一早便起床打扮等天亮去向公婆行礼的新娘形象。她满心希望能够得到夫家的认同与喜爱,又因初到夫家而羞涩不安,故而低声询问丈夫,自己的妆饰可还入时否?把新婚女子羞涩不安又满含期待的心情描摹得惟妙惟肖。《酬朱庆馀》塑造了一位明艳自信、才华出众的采菱越女。她在沉吟自己与时人之美时,想到虽然自己出身平凡,衣着朴素,然而却拥有美丽的容貌与价值万金的歌喉,何愁比不过时人,是一个朴素大方、才华出众、明艳自信的女性形象。\n【解析】【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形式及内容的能力。C.“两首诗都是借女写男”不当,《酬朱庆馀》是以越女比朱庆馀,属于“借女写男”,但《近试上张水部》一诗中,除了作者用新娘自比,属于“借女写男”,也用“夫婿”比张籍,以姑舅比主考官,因此此诗不是完全的“借女写男”。故选C。【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表面上是写新娘问新郎,自己的眉毛画得是否入时,惹人喜爱;实际上是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籍,以公婆比主考官,借以征求张籍的意见,想问的是:我考试所作文章,主考官是否满意?张籍的诗则将朱庆馀比作一位采菱姑娘,相貌既美,歌喉又好,“一曲菱歌敌万金”,赞美姑娘歌喉好,其实就是称赞朱庆馀才华出众,暗示他不必为这次考试担心。【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近试上张水部》中的女子,是一位刚嫁到夫家的新娘,“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可见她谨守礼仪,尊重公婆,在新婚第二天一大早就等着前去向公婆行礼。“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从问句可看出,新娘为了拜见公婆而精心妆饰,必然是很美的;“低声问”流露出新婚女子羞涩不安又满含期待的心情,渴望得到丈夫的认同,更希望能够得到公婆的喜爱。《酬朱庆馀》中的女子是越州的一位采菱姑娘。这时,她刚刚打扮好,出现在镜湖的湖心,边采菱边唱着歌。她当然知道自己长得美艳,光彩照人。但因为爱好的心情过分了,却又沉吟起来:自己穿的衣服肯定比不上那些富贵人家的姑娘们,尽是齐地出产的贵重丝绸制成。然而最终肯定“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衣物的装饰只是外在,不值得时人看重,真正让人欣赏的,乃是她出众的歌喉,那才价值万金呢!流露出姑娘对自己美貌与才华的自信。(四)(19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皇清追赠太仆寺卿衔江西吉安府知府曾君墓志铭(1)君讳咏,字永言,号吟村,成都华阳人也。生而聪明,长而孝友。家世业\n农,十余岁犹随父母耕作田间。年十四,始发愤为学,日仍代父秉耒耜,夜乃读书,孜孜不倦。稍壮,能文。道光乙未春补弟子员,秋举于乡。益潜心经史,以已意条系之,著读史随笔若干卷。每言:为学之要,训诂明,义理显;为人之要,律已严,责人宽。庶近道乎!(2)甲辰成进士,官户部主事,历转郎中。时有权贵辖户部,尝遣人风示,欲君出其门。君徐曰:“咏起家畎亩,未闻枉道求富贵。”言者逡巡去。居户部,不受外馈,不徇人私,十四年如一日。(3)既至吉安,郡城四遭沦陷,瓦砾塞通衢,存者唯败堞数堵而已。君至,筑城完廪。见白骨遍野,凄然流涕,出资命收葬之。大府札君设釐局①,君上书言百姓流离瘠苦,商贾不至,若复剥之,民将何堪?郡人读其书,皆泣下,局不果设。君乃抚民教士俾营耕桑为保聚计民以有赖。(4)十一年春,粤寇复犯郡。君登陴固守,寇再攻,莫破。围益急,数驰檄告,大府命将来援。为将者李金旸,与吉安陆参将得胜皆降贼,阴与寇通。李伪出阵,还言寇张甚,徒守不能遏,请府县都督团兵出城,设伏合击之,寇必遁。君出都团兵,陆遂得开城迎寇入,李从之。君闻变,拔刀自刎,军民泣阻,不得死。君乃强起,选练勇五百人,遣健者夜入城,焚火药局。寇惊哗,君乘乱挠之,寇遁。(5)时曾文正公督两江军,知君贤,驰檄调君。而吉郡士民上书乞留,大府亦以善后事相委。文正复手书敦迫,君始往遂霆军②剿贼。寻殁于太平军次。照军营病故例优恤,赠太仆寺卿,荫一子知县。【注释】①釐局:征收地方商业税的机构,税收用于支付与太平军作战的士兵军饷。②霆军:曾国藩麾下湘籍名将鲍超率领的一支军队。16.选择释义:局不果设()A.果然B.果断C.终于D.如果17.选择释义:寇再攻,莫破()A.没有,不能B.没有谁C.通“暮”,傍晚D.通“谟”,谋划18.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1)家世业农()(2)庶近道乎()19.第(3)段画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君乃抚民教士俾营耕桑为保聚计民以有赖。20.把第(2)段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时有权贵辖户部,尝遣人风示,欲君出其门。君徐曰:“咏起家畎亩,未闻枉道求富贵。”21.这篇墓志铭第(2)段写“郡人读其书,皆泣下”、第(4)段写“吉郡士民上书乞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有人在读了这篇墓志铭之后,评价曾咏说,其人“忠直有余,智勇不足”,你同意吗?说说看法。【答案】16.C17.A18.①.名词意动,以……为业。②.副词,差不多,几乎19.君乃抚民教士/俾营耕桑/为保聚计/民以有赖20.\n当时有权贵之人管辖户部,曾经派人暗示(曾君),想要曾君归附其门下。曾君委婉地说:“我曾咏出身农家,没有听说过违背正道求取富贵的方法。”21.侧面衬托曾君之爱民和得民心。22.不同意。如面对权贵暗示,他婉言拒绝;如用计打退贼寇,这些都能体现其智;面对上级官府设釐局,他上书为百姓陈情,面对粤寇入侵,他亲自登城坚守,这些都能体现其勇。【解析】【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句意:釐局最终不再设置。“果”表结果,终于,最终。故选C。【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句意:敌寇进攻两次,没有攻破。“莫”,没有,不能。故选A。【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1)句意:家中时代以农为业。“业”,名词意动,以……为业。(2)句意:差不多接近道了。“庶”,差不多,几乎。【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曾君就治理人民训练士兵,让他们经营从事农业,作为聚合群众共同保卫守护的办法,百姓因此有了依赖。“君”是指“曾君”,是句子主语,“抚”的宾语是“民”,“教”的宾语是“士”,“抚民教士”是两个动宾词组构成的并列结构,和主语“君”构成完整句子,“士”后断开;“营”是动词,宾语是“耕桑”,即“种田养蚕”,宾语后断开;“为”是动词,“保聚”是“计”的定语,“计”是“为”的宾语,宾语后断开。【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关键词:“辖”,管理,管辖;“风示”,暗示;“出其门”,归附他;“畎亩”,民间;“起家”,由平民出身而晋身为官员;“枉道”,违背正道。\n【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首先分析这两处内容。“郡人读其书,皆泣下”是说吉安郡的人读了曾君所写的信后都哭泣落泪;“吉郡士民上书乞留”是说曾国藩知道曾君贤能,要将他调走,吉安郡的人都上书请求把他留下。然后分析作用。从标题和文章内容可知,这是为曾君所写的墓志铭,曾君是传主,写曾君为官之地的百姓自然是为了突出曾君的特点,吉安郡的人读了曾君“言百姓流离瘠苦,商贾不至,若复剥之,民将何堪”的上书之后都哭了,说明曾君的爱民之心,而曾君被调走吉安郡的人挽留则说明曾君得民心。这两处都是通过他人的表现来衬托传主形象,属于侧面衬托。【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特点的能力。首先明确观点,一般回答“不同意”。然后理解评价语的意思,再到文中找到人物的特点。“忠直有余,智勇不足”是说曾君忠心正直有余而智谋勇敢不足。看文中体现其“智”的内容,如第二段面对权贵之人的拉拢,曾君以自己的出身婉言拒绝;如第四段,面对城池陷落,他“选练勇五百人,遣健者夜入城,焚火药局”,并且趁着“寇惊哗”之机“乘乱挠之”,最终贼寇逃遁,这些都能体现曾君的智谋。再看体现其“勇”的内容,如第三段面对上级官府设置的“釐局”,曾君上书言“百姓流离瘠苦,商贾不至,若复剥之,民将何堪”;如第四段面对粤寇犯郡,他亲自“登陴固守”,这些都能体现曾君的勇敢。参考译文:曾君名咏,字永言,号吟村,是成都华阳人。生来聪慧,长大后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家中世代以农为业,十几岁仍然跟着父母在田间耕种劳作。十四岁才发奋求学,每天仍然代替父亲拿着农具劳作,夜里才读书学习,勤勤恳恳,不知疲倦。稍稍年长,能写文章。道光乙未春天取得秀才资格,秋天在乡试中中举。更加专心研究经史,用自己的理解逐条连缀,写作若干卷读史随笔。常常说:学习的关键,文意明晓懂得了,文章的内容和道理就显现出来了;做人的关键,要对自己要求严格,对别人要求放宽。这差不多接近道了。甲辰中了进士,担任户部主事,后转任郎中。当时有权贵之人管辖户部,曾经派人暗示(曾君),想要曾君归附其门下。曾君委婉地说:“我曾咏出身农家,没有听说过违背正道求取富贵的方法。”劝谏的人迟疑离开。他任职户部,不接受外来的馈赠,不屈从私情,十四年一直如此。\n到了吉安之后,吉安郡四次被占领,碎瓦石头堵塞了道路,存留下来的只有几堵毁坏的矮墙罢了。曾君到了,修筑城墙,修缮粮仓。看到遍野白骨,伤心流泪,拿出钱财让人收拢安葬。上级官府设置釐局,曾君上书说百姓流离失散贫瘠困苦,商人不来,如果再盘剥他们,百姓如何能承受?吉安郡的人读了他的信,都哭泣落泪,釐局最终没有设置。曾君就治理人民训练士兵,让他们经营从事农业,作为聚合群众共同保卫守护的办法,百姓因此有了依赖。十一年春天,太平天国起义军又入侵吉安郡。曾君登上城墙坚守,敌寇进攻两次,没有攻破。包围更加急迫,多次派人快马上报情况,上级官府命人来援救。担任大将的李金旸和吉安参将陆得胜都投降了贼人,暗中与贼寇勾结。李金旸假装出战,回来说贼寇非常猖狂,只守不能遏制对方,请求府县统帅军队出城,设下埋伏合力攻打他们,贼寇必然逃跑。曾君排除军队,陆得胜就打开城门迎接贼寇进入,李金旸跟随。曾君听闻变故,拔刀要自杀,军民都哭泣阻止,没有死。曾君就强行振作,选出五百团练乡勇,派身强力键者趁夜进入城内,焚烧火药库。贼寇惊动哗变,曾君趁乱搅扰攻打,贼寇逃遁。当时曾国藩统率两江军队,知道曾君贤能,快马下令征调曾君。吉安郡的士兵和人民都上书请求将他留下,上级官府也把善后的事情委托给他。曾国藩又亲自写信摧逼,曾君才前往跟随霆军剿灭贼寇。不久死在太平军的驻地。按照在军营病故从优抚恤,追赠太仆寺卿,荫庇一个儿子做了知县。(五)(13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霁月楼记(1)余顷官于朝,得予叔祖彦通书,诿余以名石井张氏之楼,且为之记。予以未尝至石井,未登斯楼,莫知所以名之者。乃复书彦通,讯以斯楼何宜。彦通又以书云:“暄凉靡不宜,而尤于秋宜;风物靡不宜,而尤于月宜;朝暮晦明靡不宜,而尤于霁宜。”余乃大书“霁月楼”三字以遗之,未暇作记也。(2)余尝观诗家者流,多喜谈霁月。【甲】余以为万众皆有新故,无新故者月也,故曰“霁月”焉。【乙】及予为博士于奉常,时秋且半,吏白余,当祀寿星。余与少卿蜀人黄仲秉,斋宿于西湖南山之净慈禅寺。是夕雨作,松竹与荷叶终夜有声,骚骚也。五鼓夙兴,登坛将事。【丙】则天宇如水,月色如洗,□不类人间有也。【丁】(3)张君克刚,喜宾客,且博延名士,以才其子弟。斯楼又胜绝,予安得月前霁后,御风往观焉?先作此记,庶几与斯楼有一日之雅也。23.对本文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受人之托,给张氏楼取名并作记。B.秋季雨后月出之时,登张氏楼最惬意。C.诗人大多喜欢写霁月,作者不以为然。D.作者对张氏楼美景很向往,期待一游。24.可填入第(2)段方框处的词语是()A.故B.殆C.则D.非25.小明同学在校对此文时,发现第(2\n)段脱落了一句“盖诗家之谈尤信”,现在要将这一句补入文中,最合理的位置应是()A.【甲】B.【乙】C.【丙】D.【丁】26.作者“未尝至石井,未登斯楼”,却给张氏楼取了名字,写了记,你觉得合适吗?说说你的理由。【答案】23.C24.B25.D26.示例:合适。纵使未曾登楼,也能为楼取名作记,如范仲淹《岳阳楼记》便是千古名篇;作者取名是依据彦通书信中“秋宜”“月宜”“霁宜”这三宜而来,有充分依据;作者虽未亲自登楼,却有净慈禅寺的霁月之景描写,侧面烘托霁月楼美景,比实写更令人神往。【解析】【2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意的能力。C.“作者不以为然”错误,根据原文“余尝观诗家者流,多喜谈霁月。余以为万众皆有新故,无新故者月也,故曰‘霁月’焉”可见,作者并没有对诗人喜爱写霁月而不以为然,他给楼取名霁月,在净慈禅寺观赏过美丽的雨后月色,并渴望“得月前霁后,御风往观”,足见他对“霁月”风光也十分喜爱欣赏。故选C。【2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言虚词含义及用法的能力。“□不类人间有也”意思是:简直不像人间所有的美景。“不类人间有”是一种推测假设语气,而不是真的不是人间。A.故,因果连词,表结果。句中没有明显的因果关系。B.殆,近于、几乎;大概;恐怕(表推测)。符合句意。C.则,顺承连词,可译为“就”“那么”。此处加“则”与前句“则天宇如水,月色如洗”重复,且也并非承接关系。D.非,副词,表否定。句中已有“不类”一词,再加“非”便成了双重否定“不是不像”,故选B。【2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结构思路的能力。“盖诗家之谈尤信”意思是:看来诗人的话尤其值得相信。这应该是作者观赏过霁月风景之后,明白诗人喜爱“霁月”,是因为确实美丽之后的感慨,故应放在作者欣赏了霁月风光的“则天宇如水,月色如洗,□不类人间有也”之后。故选D。【26题详解】\n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本题开放式作答,可认为合适,也可认为不合适。认为合适,其一,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也不曾到过岳阳楼,却依然写出了这样的千古名篇,说明到到没到过该地并不是写作与否的必要条件。其二,文章第一段,作者专程去信询问叔祖霁月楼的风景,根据“暄凉靡不宜,而尤于秋宜;风物靡不宜,而尤于月宜;朝暮晦明靡不宜,而尤于霁宜”,而给楼命名为“霁月”,理由十分充分;第二段,作者虽未亲见霁月楼的风光,却看见了“霁月”的绝胜美景,以现实所见的霁月烘托未曾见的霁月楼,更让人对虚写的霁月楼产生无限向往之情。如认为不合适,可从作者并未亲见霁月楼的风光,所写内容以“霁月”为主而非“楼”等角度来分析。参考译文:(1)我即将要入朝为官的时候,收到我叔祖彦通的信,把给石井张氏之楼命名的任务交给我,并且要我为它写一篇记。我因为从未去过石井,没有登上过那座楼,不知道怎么为它命名。于是又写信给彦通,问他这座楼有什么相宜之处。彦通又回信说:“寒暖没有不适宜的,而秋天最为适宜;风物没有不适宜的,而月色最为适宜;早晚明暗没有不适宜的,而雨过天晴最为相宜。”我于是就写了“霁月楼”三字来赠送给他,还没来得及写记。(2)我曾经观察诗人之类的人,大多喜欢谈论雨后明月。我认为万事万物都有新和旧,而没有新旧迭代的就是月,所以叫做“霁月”。等我到了奉常做博士,当时秋天将过一半,官吏告诉我,应当祭祀寿星。我和少卿蜀人黄仲秉,在西湖南山的净慈禅寺斋戒住宿。当天傍晚下了场雨,松树竹林与荷叶整夜都发出风吹树木的“骚骚”声。五更早起,登上祭坛将要祭祀。就看到天空如同水般干净,月色如同洗过一般澄澈,简直不像人间所有的美景。(3)张克刚君,喜欢结交宾客,且广泛地邀请名士,来教导他的子弟使其成才。这座楼又风景优美,我怎么才能在月出前雨过后,乘风而前往观赏呢?先写下这篇记,或许和这座楼能有短暂的交汇呢。三、写作70分27.有人说,学习历史可以鉴古知今,吸取教训;又有人说,人类从历史中吸取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不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对此,你怎么看?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以史鉴,面向未来历史是经验,有了这些经验,我们的目光才会更加开阔;历史是故事,有了这些故事,我们的生命才更加充实、丰满;历史是情愫,有了这些情愫,我们的精神世界才得以延伸……不忘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向未来,忘掉我们的来路,我们将找不到未来的出路。\n中华民族是⼀个有着优秀传统⽂化和高度文明的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更犹如滔滔江⽔,淘不尽千古英雄,淘不尽万种风情。我们应以史为鉴,⾯向未来。在隋唐时期,中国可谓兴旺发达,繁荣昌盛,曾使多少⼈引以为豪。然⽽,到了清代,统治者沉醉在即成的果实上,饱食终日,⽆所用心。等到侵略者的铁蹄踏遍了中国的角角落落的时候,等到⼀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相继签订的时候,“⼤清帝国”的美梦也就⾛到了尽头。他们没有没有铭记历史的经验,没有吸取历史的教训。历史是⼀杯老酒,一要忘记它的迷醉,二要记住的它的芳香。每年我们都纪念九一八事变,就是要不断地提醒每一个人要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我们要把抗⽇战争给予我们丰富经验和重要启示,转化为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实际行动。要坚定不移地抓好发展这个第⼀要务,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复兴。要⾼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要坚定不移地巩固中华民族的团结,弘扬伟⼤的民族精神。要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完整,积极推进祖国和平统⼀⼤业。要坚定不移地加强党的执政能⼒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确保党始终⾛在时代前列。也许“⼀切都会过去”,也许“⼀切都不会过去”。过去的是当时的事与景,过不去的是当时的事与景留给我们的触动与记忆。懂得珍存过去,拥有历史的⼈,不但有远见,⽽且会成熟,更具有对世界认识与探索的实力,每⼀个过去都可能是⼀份经验,历史越多,经验越多,经受的苦难越多,能承受的也就越多,要⾛的路就越广大,越绵长。如今,我们面对的是⼀个全新的世界,面对的是⼀个全新的时代,登⾼才能望远,鉴往才能开来。先烈们的奋斗与牺牲的精神必须长久地植根于我们的记忆⾥,发扬在我们工作和生活中,因为它能激励我们做好每⼀件事情,使我们让每⼀天都充实。让我们以史为鉴,⾯向未来,去创造祖国的辉煌。【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本题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n关于对待历史的态度,材料给出两种人的观点。第一种人认为“学习历史可以鉴古知今,吸取教训”,这种观点是主流观点,是合理的。历史就像⼀面镜⼦,让我们看到过去,重温历史,能够让⼈正确对待现实和⾯向未来。正视历史,就能让现在的发展少⾛弯路,就能使社会安定与和谐。正视历史告诫我们中国⼈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以便更好地把握⾃⼰,⼤到治理国家,⼩到⾃我修养,都应该⾛正道⽽不要⾛邪路,复兴中国。我们绝不能忘掉历史,不能忘掉那一段段给我们带来无数启发的历史。第二种人认为“人类从历史中吸取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不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这段话也有一定的道理,是针对那些虽然知道历史教训,还不以为鉴,不断重蹈覆辙的人,这种人的做法不可取,这是给后人留下的另一种深刻教训。当然,我们还可以有自己的不同看法,只要立意积极高远即可。写作时,可以采用递进式结构行文。例如论证“我们应铭记历史,以史为鉴”,可在文章的开头简洁引用材料,亮明观点;之后对比阐述不铭记历史,不以史为鉴的后果,可结合《阿房宫赋》中的秦朝不以史为鉴而灭国的事例,阐述不以史为鉴的弊端;最后论述铭记历史,以史为鉴的意义。结合运用举例论证等论证方法,以透彻说理,如我们应该借鉴隋朝暴政统治灭国的教训,应该以人民利益为根本;也可列举清朝落后就要挨打的事例,努力发展经济和科技,增强综合国力,以提高国际竞争力。立意:1.我们应铭记历史,以史为鉴。2.以史为鉴,不能重蹈覆辙。3.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7-03 11:25:59 页数:20
价格:¥5 大小:68.07 KB
文章作者:fenxiang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