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上海市建平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7

2/17

剩余15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建平中学202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一、积累运用(14分)1.按要求填空。(1)浴乎沂,_____________,咏而归。(《论语》)(2)_____________,清辉玉臂寒。(杜甫《月夜》)(3)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4)荡胸生层云,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5)_____________,留醉与山翁。(王维《汉江临泛》)(6)加之以师旅,_____________。(《论语》)(7)挥手自兹去,_____________。(李白《送友人》)(8)_____________,乾坤日夜浮。(杜甫《登岳阳楼》)(9)杜甫在《月夜忆舍弟》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声写静,描绘了荒凉不堪的边塞景象,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1题答案】【答案】①.风乎舞雩②.香雾云鬟湿③.芳草萋萋鹦鹉洲④.决眦入归鸟⑤.襄阳好风日⑥.因之以饥馑⑦.萧萧班马鸣⑧.吴楚东南坼⑨.戍鼓断人行⑩.边秋一雁声【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有:“舞雩”“鬟”“萋”“鹦鹉”“洲”“眦”“襄”“馑”“班”“坼”“戍鼓”“雁”。2.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A.阁下亲自莅临指导,我倍感尊贵B.小明,要多向老师同学不耻下问,这样学习才能提高。C.老李,家母古稀之庆,我特来恭贺!D.张兄,奉上拙著一本,敬请斧正。【2题答案】【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A“亲自”和“莅临”重复;B“不耻下问”只能说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品质,不能用于要求;C“家母”用于称呼自己的母亲。点睛:语言得体一般有两种,一是文体得体,即文章或话语要符合文体的要求,主要表现为要符合文体的特殊格式和语言要求,比如口语中一般不要用文言词语等。一是语体得体注意说话人的身份、场合,主要表现为用语的褒贬、谦敬词语运用的得当等。此题主要错误出现在场合运用不正确和谦称敬称混淆。3.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在西方,宗教与科学向来有冲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放弃了宗教的人,若没有代替宗教的东西,也就丧失了更高的价值。他们只好把自己限于尘世事务,而与精神事务绝缘。①如果除了宗教,别无获得更高价值的途径,的确应当惋惜他们②在科学进展的面前,宗教的权威降低了③维护传统的人们为此事悲伤,为变得不信宗教的人惋惜,认为他们已经堕落④科学前进一步,宗教就后退一步A.②①③④B.④②①③C.④②③①D.③①④②【3题答案】【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衔接排序的能力。前文语境为“在西方,宗教与科学向来有冲突”,结构上具有总领下文的作用,所以④“科学前进一步,宗教就后退一步”应该排在首尾,说明科学和宗教之间的反向逆转、不和谐关系。排除AD。后文“放弃了宗教的人,若没有代替宗教的东西,也就丧失了更高的价值”出现关键词“价值”,与①“如果除了宗教,别无获得更高价值的途径,的确应当惋惜他们”衔接紧密,①放在最后,排除B。②承接④的内容进一步阐明科学与宗教的冲突关系,③“维护传统的人们为此事悲伤”照应②“宗教的权威降低了”,可以确定逻辑顺序为:“④②③①”。故选C。二、阅读(46分)(一)(12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写实与梦幻①整个说来,《红楼梦》是长于写实的。“石头”在全书第一章中答复空空道人说:“……其间离合悲欢、兴衰际遇,俱是按迹寻踪,不敢稍加穿凿,至失其真。”②这段写实主义的声明是由“石头”所做,有点令人哭笑不得,也有点中国式的聪明灵活的辩证法。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③写实的作品中,穿插环绕装点一些神话的、魔幻的、匪夷所思的故事,使写实的作品增添了一些幻化的生动、神秘、奇异,使写实的作品也生出想象的翅膀,生出浪漫的彩色。这就比一味写实,除了实还是实的作品更文学了。④一般地说,写实的作品易于厚重,梦幻的作品易于轻灵,写实的小说易于长见识,梦幻的小说易于玩才华。或者反过来说,写实的小说易失之于拙,梦幻的小说易失之于巧。能不能把二者结合一下呢?厚重中显出轻灵,执着中显出超脱,命运的铁的法则之中显出恍兮忽兮的朦胧,痛苦而又无常的人生之外似乎还别有一个理解一切俯瞰一切而又对一切无能为力的太虚幻境……这是真小说家的境界,这是人生真味的体验,这是有为与无为,有所希冀与无可奈何的理念与情感的融会贯通。⑤有一种廉价的判断,写个荒诞的故事就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荒诞性的理解、感受与评价。这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荒诞也是人的精神主体的一种要求,当科学性、必然性、可知性不能完全满足人的主体要求包括经验的要求、理解的要求与观赏、享受的要求的时候,梦幻性与荒诞性就应运而生。正像人们会在梦中得到现实中得不到的东西与体验一样。不管一个人多么理性和“科学”,不管他多么执着于逻辑的必然性,他总还是要做梦的。其次,荒诞、幻化也是一种美,是一种突破了现实的硬壳、摆脱了大地的芜杂的美,就像梦的美、痴的美、醉(酒)的美、疯狂的美一样。(说疯狂也可以是一种美这话听来有些残酷,但请想一想京剧《宇宙锋》,梅兰芳大师表演的,不正是这一种“疯狂”的美吗?)⑥最后,没有人说过的是,幻化、荒诞化是把小说与人生间离的重要手段。《红楼梦》一开篇,作者就强调“将真事隐去”“假语村言”“经历过一番梦幻”“说来虽近荒唐,细玩颇有趣味……”一方面强调不失其真,未敢失其真,一方面又强调不可当真,不过是供“醉余睡醒之时,或避事消愁之际,把此一玩”而已,这就给创作主体留下了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极大的灵活性,留下了极大的艺术创造力纵横驰骋的余地,留下了自己的“创作自由”,也为读者留下了欣赏与阅读即进行二度创造的自由。这就不像我们的一些聪明的呆鸟,强调创造就一口否定写实,强调娱乐“玩文学”就一口否定教化及其他一切功能,强调艺术形式就一口否定一切内容……或者正相反地进行只讲另一面理的批判。⑦间离了才好“把玩”。所以精神病医生不能去欣赏患者的疯狂美,但是戏迷们能欣赏舞台上赵玉蓉的装疯。间离了作者也才能自由。完全地写实,写作本身变成了一种介入、投入,乃至变成了一种舆论一种“大众传播”、一种“态度”、一种“站队”,就必然会碰到一系列世俗人生中的问题。涉嫌不敬,涉嫌溢美,涉嫌揭人隐私,涉嫌泄己私愤,涉嫌造舆论,涉嫌呼应直至涉嫌提倡异端与犯上做乱……曹雪芹有几个脑袋敢去以身试文字狱!而且小说毕竟只是小说,至少首先是小说,虽然不如起诉书或辩护词那样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却因为失去了这种针对性而获得了更普遍更长远的意义,写小说就要把小说当小说写,而不是当檄文当救世秘方当判决书写,《红楼梦》摆在案头,您就“把玩”“把玩”吧。反正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⑧又道是:“说到辛酸处,荒唐愈可悲,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节选自《红楼启示录》王蒙)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4.第③段画线句中的“更文学”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5.根据文本内容,下列推断合理的一项是()A.真小说家的境界是将写实与梦幻二者巧妙地结合。B.作者不同意用小说的创作去反映、干预现实生活。C.要实现小说与人生间离,只有穿插荒诞幻化内容。D.写实的作品会变成一种介入和传播,涉嫌造舆论。6.第⑤段画线句“这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请阅读文本,概括“其二”所指的内容。7.文章第⑦段中说“间离了才好‘把玩’”,阅读全文,运用文章中作者的观点,赏析戏剧《窦娥冤》中窦娥所发的三桩誓愿。【4~7题答案】【答案】4.富有想象,充满梦幻和浪漫色彩。5.A6.荒诞也是人的精神主体的一种要求,也是一种美,是一种超越了现实的梦幻美。7.戏剧《窦娥冤》中窦娥所发的三桩誓愿,在艺术上,体现出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风格的融合,这恰好符合本文“间离了才好‘把玩’”的艺术特点。三桩誓愿用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这里体现了荒诞和梦幻性,设计超现实的情节,显示出正义的强大力量,寄托了作者鲜明的爱憎,反映了广大人民伸张正义、惩治邪恶的愿望。也反衬出社会的黑暗,这里体现了写实性。三桩誓愿源于现实又间离了现实,这是全剧刻画主人公形象最着力的一笔,是作品艺术性的集中体现,使悲剧气氛更浓烈,人物形象更突出,故事情节更生动,主题思想更深刻,既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又充满奇异的浪漫色彩,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可谓耐人寻味,颇具“把玩”性。通过梦幻的三桩誓愿,作者将元朝统治的黑暗和腐朽以及统治者的罪恶公诸天下——官吏昏聩、贪赃枉法、草菅人命、恶民横行。【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由第③段“写实的作品中,穿插环绕装点一些神话的、魔幻的、匪夷所思的故事,使写实的作品增添了一些幻化的生动、神秘、奇异,使写实的作品也生出想象的翅膀,生出浪漫的彩色”中提炼出关键信息为“增添了一些幻化的生动、神秘、奇异”“生出想象的翅膀,生出浪漫的彩色”,于是整合归纳为:“更文学”指的是作品富有想象力,充满神秘感和浪漫色彩。【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推断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A.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由“能不能把二者结合一下呢?厚重中显出轻灵,执着中显出超脱,命运的铁的法则之中显出恍兮忽兮的朦胧,痛苦而又无常的人生之外似乎还别有一个理解一切俯瞰一切而又对一切无能为力的太虚幻境……这是真小说家的境界”可知“真小说家的境界是将写实与梦幻二者巧妙地结合,A项推断合理。B.“作者不同意用小说的创作去反映、干预现实生活”错,原文信息是“虽然不如起诉书或辩护词那样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却因为失去了这种针对性而获得了更普遍更长远的意义,写小说就要把小说当小说写,而不是当檄文当救世秘方当判决书写”,可见并非不同意用小说的创作去反映、干预现实生活,只是强调借助一定的艺术手段,让作品“间离了才好”。C.“要实现小说与人生间离,只有……”错,原文信息是“最后,没有人说过的是,幻化、荒诞化是把小说与人生间离的重要手段”,选项忽视“重要手段”,曲解为“只有……”,表述绝对。D.“写实的作品会变成一种介入和传播,涉嫌造舆论”错,原文信息是“完全地写实,写作本身变成了一种介入、投入,乃至变成了一种舆论一种‘大众传播’……涉嫌造舆论”,选项遗漏了“写实的作品”之前的修饰限制语“完全地”,扩展了范围表述绝对。故选A。【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分析词语含义的能力。由第⑤段“有一种廉价的判断,写个荒诞的故事就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荒诞性的理解、感受与评价。这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可知“其一”指的是上文内容,即片面错误地认为写个荒诞的故事就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荒诞性的理解、感受与评价;那么“其二”相关的信息在下文,即“荒诞也是人的精神主体的一种要求,……其次,荒诞、幻化也是一种美,是一种突破了现实的硬壳、摆脱了大地的芜杂的美”,于是得出答案。【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作者观点态度探究思考创新解读的能力。在现实生活中,窦娥的三桩誓愿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但是在作品中却实现了,又是那样合情合理,无丝毫的牵强之感。这归功于作者使用了浪漫主义表现手法,正是浪漫主义手法的使用,才使得窦娥之冤现出了感天动地的艺术魅力,恰好契合了本文第③段“写实的作品中,穿插环绕装点一些神话的、魔幻的、匪夷所思的故事,使写实的作品增添了一些幻化的生动、神秘、奇异,使写实的作品也生出想象的翅膀,生出浪漫的彩色。这就比一味写实,除了实还是实的作品更文学了”的观点立场。概而言之,窦娥临行刑时发出的三桩誓愿,一愿比一愿深刻而强烈。她不仅要把自己的冤情昭示天下,而且还要感天动地,让人们知道“这都是官吏们无心正法,是百姓有口难言”充分揭示了当时社会官吏昏聩、法制腐败、人民蒙受奇冤而呼告无门的真实情况;至此,窦娥性格也得到充分展示,一个善良而又有反抗精神的妇女形象更趋于丰满、完美了。以上内容契合了文本第⑤段“荒诞也是人的精神主体的一种要求,当科学性、必然性、可知性不能完全满足人的主体要求包括经验的要求、理解的要求与观赏、享受的要求的时候,梦幻性与荒诞性就应运而生”这一信息、观点。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第⑦段“间离了才好‘把玩’”“虽然不如起诉书或辩护词那样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却因为失去了这种针对性而获得了更普遍更长远的意义”:三桩誓愿体现了窦娥强烈的反抗精神。反抗的形式多种多样。窦娥虽然不能摆脱自己死亡的命运,但她以三桩誓愿反复强调自己的清白无辜,这就暴露出统治者的腐败罪恶。封建社会也是有法律的。但是在施行过程中,官吏们却常常歪曲法律,他们往往惟利是图而置人民的生命于不顾。从更高的层面上说,封建社会的法律就是为统治者压迫劳动人民服务的。窦娥的一声呼喊,一直响亮到今天。浪漫主义的手法,张扬了正义,加强了悲剧气氛。现实生活中,这三桩誓愿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作者之所以要让它们都得以实现,就是要使正义的东西在字里行间得到了较充分的张扬。突出强化窦娥冤之显之剧之沉。可见一方面不失其真,窦娥确实冤,统治者确实可恨,一方面又不可当真,因为那个黑暗的现实社会里窦娥的冤情不易昭雪,这就给创作主体留下了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极大的灵活性,留下了极大的艺术创造力纵横驰骋的余地,留下了自己的“创作自由”,也为读者留下了欣赏与阅读即进行二度创造的自由(第⑥段)。(二)(12分)阅读下面作品,完成各题。①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鱼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只见众姊妹都忙告诉他道:“这是琏嫂子。”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试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意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②说话时,已摆了茶果上来。熙凤亲为捧茶捧果。又见二舅母问他:“月钱放过了不曾?”熙凤道:“月钱已放完了。才刚带着人到后楼上找缎子,找了这半日,也并没有见昨日太太说的那样的,想是太太记错了?”王夫人道:“有没有,什么要紧。”因又说道:“该随手拿出两个来给你这妹妹去裁衣裳的,等晚上想着叫人再去拿罢,可别忘了。”熙凤道:“这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妹妹不过这两日到的,我已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③寂然饭毕,各有丫鬟用小茶盘捧上茶来。当日林如海教女以惜福养身,云饭后务待饭粒咽尽,过一时再吃茶,方不伤脾胃。今黛玉见了这里许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随的,少不得一一改过来,因而接了茶。早见人又捧过漱盂来,黛玉也照样漱了口。盥手毕,又捧上茶来,这方是吃的茶。贾母便说:“你们去罢,让我们自在说话儿。”王夫人听了,忙起身,又说了两句闲话,方引凤、李二人去了。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④一语未了,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响,丫鬟进来笑道:“宝玉来了!”黛玉心中正疑惑着:“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懒人物,懵懂顽童?”——倒不见那蠢物也罢了。心中想着,忽见丫鬟话未报完,已进来了一位年轻的公子: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象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只见这宝玉向贾母请了安,贾母便命:“去见你娘来。”宝玉即转身去了。一时回来,再看,已换了冠带:头上周围一转的短发,都结成小辫,红丝结束,共攒至顶中胎发,总编一根大辫,黑亮如漆,从顶至梢,一串四颗大珠,用金八宝坠角;身上穿着银红撒花半旧大袄,仍旧带着项圈、宝玉、寄名锁、护身符等物;下面半露松花撒花绫裤腿,锦边弹墨袜,厚底大红鞋。越显得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看其外貌最是极好,却难知其底细。后人有《西江月》二词,批宝玉极恰,其词曰: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裤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⑤贾母因笑道:“外客未见,就脱了衣裳,还不去见你妹妹!”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宝玉早已看见多了一个姊妹,便料定是林姑妈之女,忙来作揖。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贾母笑道:“更好,更好,若如此,更相和睦了。”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宝玉又道:“妹妹尊名是那两个字?”黛玉便说了名。宝玉又问表字。黛玉道:“无字。”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探春便问何出。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探春笑道。“只恐又是你的杜撰。”宝玉笑道:“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又问黛玉:“可也有玉没有?”众人不解其语,黛玉便忖度着因他有玉,故问我有也无,因答道:“我没有那个。想来那玉是一件罕物,岂能人人有的。”⑥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吓的众人一拥争去拾玉。贾母急的搂了宝玉道:“孽障!你生气,要打骂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宝玉满面泪痕泣道:“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说没趣;如今来了这们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贾母忙哄他道:“你这妹妹原有这个来的,因你姑妈去世时,舍不得你妹妹,无法处,遂将他的玉带了去了:一则全殉葬之礼,尽你妹妹之孝心;二则你姑妈之灵,亦可权作见了女儿之意。因此他只说没有这个,不便自己夸张之意。你如今怎比得他?还不好生慎重带上,仔细你娘知道了。”说着,便向丫鬟手中接来,亲与他带上。宝玉听如此说,想一想大有情理,也就不生别论了。(节选自《红楼梦》曹雪芹)8.阅读第①、②段中的画线句,分析王熙凤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9.阅读文章,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A.选文中两首《西江月》概括了宝玉的性格特点,在这里作者明贬实褒,似嘲实赞,是正文反作的方法。B.文中作者用了五个对偶句描绘黛玉的形象,多角度、多层次地将人物从外貌到内心世界进行细致刻画。C.文中黛玉被两次问到读了什么书,她的回答前后发生了变化,这里我们可以读出人物纠结多愁的性格。D.“摔玉”是宝玉出场的高潮,通过这一细节的描绘,表现了宝玉任性叛逆的性格和对世俗礼教的鄙弃。10.在阅读《红楼梦》整本书的基础上,概括“林黛玉进贾府”这一章回在整部小说中的作用。【8~10题答案】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答案】8.泼辣爽快;刻意恭维,八面玲珑;虚伪,善于机变逢迎;干练。9.C10.通过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总体介绍了贾府的环境;通过林黛玉进贾府介绍了贾府的人物及其关系;同时为宝黛爱情埋下了伏笔。【解析】【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这是王熙凤出场时的语言描写,人未至而声先闻,众星捧月一般出场。贾府规矩众多,等级森严,在老祖宗“贾母”面前,“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包括邢王二夫人,也只能恭恭敬敬垂手侍立,何况今天还有远客来到,谁也不可以失礼的。那么,王熙凤为何如此“放诞无礼”呢?作者这样写突出了王熙凤在贾府这样一个特定环境中的特殊身份和特殊地位。而这自远而近的“笑声”以及“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的爽朗之语,可以看出王熙凤性格的泼辣爽快。“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她见林黛玉时第一句话是赞美林黛玉的相貌。“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言外之意,以前还一直怀疑是不是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以前还从来没见过!这哪里是一般的赞美,是赞叹,再确切一点说,是惊叹,叹中有惊。她的第二句话是:“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她讲话时,周围人物除了林黛玉,还有和林黛玉同辈的迎春、探春、惜春众姐妹,还有众姐妹的祖母——贾母,如果她竭力赞美林黛玉,把黛玉捧上了天,那岂不冷落了贾府众人?而她这样表达,既高度赞美了林黛玉,又把三春摆在恰当的位置上,又讨得了贾母的欢心,因而不至于扬此失彼。可见其用尽心机,刻意恭维,八面玲珑,从而收到了一石三鸟的功效。第三句话,则转悲为喜了:“只可怜我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因为这个“心理学家”知道,姑妈去世不久,贾母痛失爱女,心里必定悲痛万分。她估计几句高兴的见面话之后,贾母该开始悲伤了,自己可不能只顾高兴,于是就抢在前头,转喜为悲,并且还要配以动作——用帕拭泪,以表心诚。这恰恰展现了人物的虚伪。“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意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真忘了老祖宗了吗?当然不是,恰恰相反,她一心都在老祖宗身上,唯老祖宗是从。其虚伪和机变逢迎的性格暴露得淋漓尽致。下一步,是“忙携黛玉之手”,问她:“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细细琢磨这句话,会发现两种口气在里头,一是热情,在贾母面前向林黛玉大献殷勤,其实根本不需要黛玉回答;二是炫耀身份,恰显露出其人的势力和干练。【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C.“纠结多愁的性格”错。黛玉如实回答贾母,却发现贾母对女孩子念书并不赞赏,故在回答宝玉时不正面回答。这体现了林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这一细腻敏感的性格特征。故选C。【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段落情节作用的能力。小说中详细描写了林黛玉进贾府后的行踪,主要是为了通过林黛玉的所见所闻所感,来详细介绍贾府,从贾府建筑的布局,室内外的陈设,及贾府中主仆的衣饰、语言的描写,表现了贾府的显赫与富贵。为故事发展和人物活动设置了一个典型环境。黛玉进府按照封建贵族家庭的礼规,必定要去拜望自己的长辈,同辈姊妹也都要见见面。作者选择这个机会使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出场亮相,是行文的必需,也是事理的必然。黛玉进入贾府,通过她一路目中所见,耳中所闻,不仅详尽描写了荣宁二府的格局布置,亦即人物的活动环境,而且第一次生动刻画了贾母、贾氏三姐妹、凤姐、邢、王夫人、宝玉等好几个主要人物,并初次展现了人物性格,如王熙凤的泼辣、八面玲珑等。同时通过“宝黛初会”,二人觉得眼熟,“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象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贾宝玉也说“这个妹妹我曾见过”,这就为二人的爱情纠葛埋下了伏笔。(三)(8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村居书宋·陆游红桥梅市晓山横,白塔樊江春水生。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坊场酒贱贫犹醉,原野泥深老亦耕。最喜先期官赋足,经年无吏叩柴荆。11.阅读诗歌,将诗歌的题目补充完整,下列选项中最合适的一项是()A.晴B.喜C.足D.春12.选出下面各项中对诗歌语言风格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A.朴实无华B.清新脱俗C.雄浑阔大D.平易晓畅13.诗中画线句写景很有特色,请对此进行赏析。【11~13题答案】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答案】11.B12.D13.“花气袭人知骤暖”从嗅觉的角度,写出了天气骤暖,春花绽放,香气浓郁芬芳扑面而来的美好景象。“鹊声穿树喜新晴”从听觉的角度,写出了天气晴和,喜鹊的叫声透过树林传出来的愉悦场景。春天来了,百花绽放,喜鹊欢叫,表达了诗人喜悦之情。【解析】【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首联“红桥梅市晓山横,白塔樊江春水生”和颔联“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写出了春天降临,春水四溢,天气变暖,雨后初晴的可喜景象。从“坊场酒贱贫犹醉,原野深泥老亦耕”可看出人们忙于春耕,生活富足,其乐融融。从尾联“最喜先期官赋足,经年无吏叩柴荆”,看出赋税已经结清,整年都不会有小吏来催租缴税了。“晴”和“春”只能概括首联和颔联出现的美好春景,故排除AD;“足”字可形容颈联和尾联所写的百姓富足的生活,但概括不了首联和颔联的春景,排除C。综合全诗,“喜”字最为合适,既能表达看到春天美景的愉悦之情,又能表达看到百姓和乐,不愁赋税的喜悦。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风格的能力。“山横”“春水”“花气”“鹊声”这些意象描绘了山峦横亘,春水潺潺,花香扑人,天气晴和,喜鹊的叫声透过树林传出来的景象。诗歌语言清新自然,生动有趣,故排除“朴实无华”和“雄浑阔大”。“坊场酒”“原野泥”“官赋”“柴荆”,写出了百姓的生活,可见诗歌语言平易不脱俗,与百姓相关,且通俗易懂,颈联和尾联的大意是坊场浊酒价格低廉以至于穷困的我也能喝醉,农忙时节山林田间农人都在忙着耕种。最使人开心的莫过于赋税交齐,整年都不会有小吏来催租。综合全诗,用“平易晓畅”来概括此诗语言风格更准确。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句诗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大意是花香扑人,便知天气变暖和了;天气晴和,喜鹊的叫声透过树林传出来。“花气袭人”,闻到花香,这是从嗅觉的角度,写出了天气骤暖,春花绽放,香气浓郁芬芳扑面而来的美好景象。“鹊声穿树”,听到喜鹊的声音,这是从听觉的角度,写出了天气晴和,喜鹊的叫声透过树林传出来的愉悦场景。春天来了,天气变暖了,百花绽放,香气扑鼻,喜鹊欢叫,表达了诗人喜悦的心情。(四)(14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甲)!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乙)?”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丙)!”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司马迁)14.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1)令将军与臣有郤()(2)其意常在沛公也()(3)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4)臣死且不避()15.填入文中甲、乙、丙三处最恰当的语气词是()A.也哉焉B.也乎耳C.矣乎也D.矣欤哉16.下列句中加点字与“常以身翼蔽沛公”中的“翼”字用法一致的一项是()A.鼠群行有堕瓮者B.贵人宝之C.范增数目项王D.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2)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18.项羽与刘邦争霸,最后兵败,自刎乌江,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悲剧英雄,请根据选文内容,从项羽性格的角度分析其失败的原因。【14~18题答案】【答案】14.①.嫌怨、矛盾、隔阂②.心思、意愿、心意、意图③.让……进入④.尚且15.C16.A17.(1)否则,你们都将被他俘虏!(2)特意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进入和意外的变故。。18.(1)项羽自矜功伐。入关后一听说刘邦“欲王关中”,立即决定进攻;而在获悉刘邦“籍吏民,封府库”,等待他来处理,便放弃了进攻打算;不把刘邦视为主要对手,对范增的多次暗示“默然不应”;甚至对樊哙采取了格外宽容的态度。自矜功伐而又“为人不忍”,终不免于失败。(2)项羽优柔寡断毫无主见,不辨忠奸,既易冲动又易受骗。写项羽在鸿门宴上既不顾范增再三催促杀刘邦的暗示,又不制止项庄意在杀刘邦的舞剑,还把樊哙的愤激当作豪壮,处处表现他的优柔寡断。【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意义和用法能力。(1)名词,嫌隙;句意:使将军您和我发生误会。(2)名词,意图;句意:他的意图常在沛公身上啊!(3)动词使动用法,使……进入;句意:持戟交叉守卫军门的卫士想阻止他进去。(4)副词,尚且;句意:我死尚且不怕(回避)。【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能力。“此迫……”,这是判断句,用“矣”;“能复饮……?”这是问句,用“乎”;“窃为大王不取……”,这是感叹语气,用“哉”。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词类活用现象的能力。名词作状语,像鸟的翅膀一样;例句句意:常常张开双臂像鸟儿张开翅膀那样用身体掩护刘邦。A.名词作状语,一群;句意:一群老鼠中(有一只)掉进瓮里。B.名词意动,把……当作宝贝;句意:贵人很珍视这个鼎。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C.名词活用为动词,用眼睛示意;句意:范增多次向项王使眼色。D.名词活用为动词,使动用法,让……称王;句意:先打败秦军进入咸阳的人封作王。故选A。【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得分点:(1)“不”通“否”;“若属”,你们这些人;“皆”,都,全部;“且”,将要、将近;“所”,用在动词前,与前面的“为”字相应,“为所”被动句的标志。(2)“故”,特意;“出入”,偏义复合词,进入;“非常”,古今异义,意外变故。【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人物形象归纳信息要点的能力。本文集中表现了项羽自矜功伐的性格。因为秦的主力被他击败,各路诸侯都听命于他,承认他的“霸主”地位,所以入关后一听说刘邦“欲王关中”,触犯了他的尊严,立即决定进攻;而在获悉刘邦“籍吏民,封府库”,等待他来处理,便放弃了进攻打算。更由于自矜功伐,他不把刘邦视为主要对手,不想在席间杀死他,而刘邦又注意维护他的尊严,使他动了“不忍”之心,所以对范增的多次暗示“默然不应”,对项庄、项伯筵间舞剑也不表态。这种“不忍”之心甚至使他对樊哙采取了格外宽容的态度:樊哙没有资格与会,本可以叱出,但他理解樊哙的心情,反而赏赐,“壮士!——赐之卮酒”“赐之彘肩”“壮士!能复饮乎”。樊哙陈词,虽有指责的话,但又把他看得比怀王更高,有“求赏”之意,都合乎他自矜功伐的心理,“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他内心有愧而“未有以应”,于是优礼有加,赐樊哙坐,“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自矜功伐而又“为人不忍”,虽一时成功,最后终不免于失败。项羽毫无主见,不辨忠奸,既易冲动又易受骗的性格勾画得十分鲜明。写项羽在鸿门宴上既不顾范增再三催促杀刘邦的暗示,“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又不制止项庄意在杀刘邦的舞剑,还把樊哙的愤激当作豪壮,“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处处表现他的优柔寡断。司马迁是把项羽当作悲剧英雄来描写的,本文虽只写出人物的一个侧面,却未尝不能窥一斑而知全豹,自矜伐能刚愎自用,优柔寡断缺少谋略等导致了他的失败。参考译文: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刘邦第二天早晨带着一百多人马来见项王,到了鸿门,向项王谢罪说:“我和将军合力攻打秦国,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但是我自己没有料到能先进入关中,灭掉秦朝,能够在这里又见到将军。现在有小人的谣言,使您和我发生误会。”项王说:“这是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说的,不如此,我怎么会这样?”项王当天就留下刘邦,和他饮酒。项王、项伯朝东坐,亚父朝南坐。亚父就是范增。刘邦朝北坐,张良朝西陪侍。范增多次向项王使眼色,再三举起他佩戴的玉玦暗示项王,项王沉默着没有反应。范增起身,出去召来项庄,说:“君王为人心地不狠。你进去上前敬酒,敬完酒,请求舞剑,趁机把沛公杀死在座位上。否则,你们都将被他俘虏!”项庄就进去敬酒。敬完酒,说:“君王和沛公饮酒,军营里没有什么可以用来作为娱乐的,请让我舞剑。”项王说:“好。”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也拔剑起舞,常常张开双臂像鸟儿张开翅膀那样用身体掩护刘邦,项庄无法刺杀。于是张良到军营门口找樊哙。樊哙问:“今天的事情怎么样?”张良说:“很危急!现在项庄拔剑起舞,他的意图常在沛公身上啊!”樊哙说:“这太危急了,请让我进去,跟他同生死。”于是樊哙拿着剑,持着盾牌,冲入军门。持戟交叉守卫军门的卫士想阻止他进去,樊哙侧着盾牌撞去,卫士跌倒在地上,樊哙就进去了,掀开帷帐朝西站着,瞪着眼睛看着项王,头发直竖起来,眼角都裂开了。项王握着剑挺起身问:“客人是干什么的?”张良说:“是沛公的参乘樊哙。”项王说:“壮士!赏他一杯酒。”左右就递给他大杯酒,樊哙拜谢后,起身,站着把酒喝了。项王又说:“赏他一条猪的前腿。”左右就给了他一条未煮熟的猪的前腿。樊哙把他的盾牌扣在地上,把猪腿放在肩膀上,拔出剑来切着吃。项王说:“壮士还能喝酒吗?”樊哙说:“我死都不怕,一杯酒有什么可推辞的?秦王有虎狼一样的心肠,杀人惟恐不能杀尽,惩罚人惟恐不能用尽酷刑,所以天下人都背叛他。怀王曾和诸将约定:先打败秦军进入咸阳的人封作王。现在沛公先打败秦军进了咸阳,一点儿东西都不敢动用,封闭了宫室,军队退回到霸上,来等待大王到来。特意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进入和意外的变故。这样劳苦功高,没有得到封侯的赏赐,反而听信小人的谗言,想杀有功的人,这只是灭亡了的秦朝的继续罢了。我以为大王不应该采取这种做法。”项王没有话回答,说:“坐。”樊哙挨着张良坐下。三、写作(40分)19.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鸟以为把鱼举在空中是一种善良的举动。【19题答案】【答案】例文:“共情”造就美好社会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鸟以为把鱼举在空中是一种善良的举动。却让鱼儿枯竭至死。我们以为把我们的好意一味强加给别人,别人就应该感恩戴德,却从没问过对方需不需要。很多时候,我们只有自以为是的“同情”,却没有真正深入对方内心的“共情”。自古以来,同情心便被视为人们所必需的美德,在孟子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象征着同情的“恻隐之心”被视为四端之一,是人生来带有的品质。在外国的哲学中,同情出于利己的本能,即一个人爱自己的生命,那么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若是我在乎,珍惜他人的生命,便能够带来他人也在乎自己的生命的“利益”,因此产生了同情。而在当今社会中,随着信息的高度交互,我们会经常与他人的不幸相遇。但当我们看见山区的孩子悲伤哭泣,我们会同情他们生活贫困,但他们也许只是悲伤身边没有父母的陪伴;当我们看见病床上老人泪眼模糊,我们会同情他们饱受衰老病痛的折磨,但他们也许只是悲伤无法亲眼见证孙辈的成长。对他们的同情,有时并不基于我们对他们正确的理解。由此,我们给出的帮助和建议,其实并不切合对方所想、对方所需。大多数时候,这样的帮助,轻则无益,重则反而有害。对于个体而言,正如莱布尼茨所说“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世上也不存在观念、想法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每个人都会因为生活环境、教育背景、年龄阅历的差异而形成对事物的不同理解,这种带有强烈主观性的“理解”好似一道无形的屏障,将两者隔开,因而要真正做到“共情”,其实挺不容易。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与一个人相处一段时间,或注意沟通、了解对方想法,或时常注意换位思考,也许我们不一定能成为朋友,但至少会彼此了解、理解。因为人性本身是相似的,都向往真善美,也能明得失,只是个人取舍不同。知音虽难觅,仍有“伯牙鼓琴钟子期善听”的一段佳话,可见人与人间可相通共情的能力是亘古长存的。“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但当海水褪去,孤岛相连在同一块大陆上,任何一块的缺失都会导致整体的损失。”如果说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那么正是共情在孤岛间筑起桥梁。孤岛即个体,个体间如同孤岛间毫无相连处,有其独特性,但整体而言,它们都是和谐于一整块大陆之上的。不止于情感上的理解与否,艺术家之间也许因派别、画风不同而自成一家,但真正的艺术是雅俗共赏的,不受限于语言、受教育程度、懂行与否,“穿上他人的鞋,陪他走上一段路”即意味着脱去傲慢,带着谦虚的心态和欣赏的眼光,学习并接纳他人的思想主张。罗素说:“须知参差百态乃幸福本源。”诚然,每个人都是不同的,然而不同的个体却构成了一个和谐社会。在这个社会中只有做到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我们才能真正了解他人,也真正被他人理解。【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思辨性材料作文题。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这句话出自诗人泰戈尔的小诗。诗句的哲理是:凡事要站在别人的观点上想一想,不能只是自己凭空想象。就比如材料中,鸟儿飞在空中,它很快乐,它也想要鱼儿同样快乐,于是,它便把鱼儿举在空中。在它看来,这是对的,可它没站在鱼儿的观点上想想,鱼儿本就离不开水,它不愿意在空中。可就是因为鸟儿的凭空想象和一意孤行,反而害了鱼。所以,做什么事都要换位思考,否则只能适得其反。写作时,可以想想自己的成长经验中,是否有你自己认为对别人好,而别人却觉得他不需要或不接受的行为,最终,因为你的不理解和坚持,给双方都造成了不愉快的经历;或反向思考,是否有因为自己能“共情”,而产生积极效果的成功经验。由此,得出结论:我们不能以自己的凭空想象而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别人身上,而要从别人的处境中设身处地地为他考虑,做出真正有益于对方的建议或行为。对此论点,可更进一步引用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的相关事例,作为自己的论据。立意:1.多站到对方的角度考虑。2.“共情”,是人最重要的社交能力。3.勿只以我观物,只以己度人。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6-18 11:50:34 页数:17
价格:¥5 大小:59.75 KB
文章作者:fenxiang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