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语文
>
上海市上海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
上海市上海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20
2
/20
剩余18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上海市上海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一、积累运用1.按要求默写。(1)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先进》)(2)《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洞庭湖的浩瀚无际和磅礴气势。(3)《桂枝香·金陵怀古》中词人感叹繁华易逝,物是人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题答案】【答案】①毋吾以也②.吴楚东南坼③.乾坤日夜浮④.六朝旧事随流水⑤.但寒烟衰草凝绿【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有:毋、坼、乾坤。2.解释下列加点字词。(1)以保克终之美()(《魏征论自制》)(2)令诘其官姓名()(《吕蒙正不记人过》)(3)何忧令名不彰耶()(《周处改过自新》)(4)居岁馀()(《其无足怪》)(5)直寄焉以有待而后发耶()(《得山水意》)【2题答案】【答案】①.能够②.问,询问③.美,美好④.过了⑤.一直【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1)句意:来确保能够善终的美德。(2)句意:让人询问那位官员姓名。(3)句意:又何必担忧美名无法显扬呢?(4)句意:过了一年多。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5)句意:一直在那里等待那些与山水情性冥然相合者去发掘呢?3.《红楼梦》描写大观园中有一处景致:“前面一带粉垣,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春天“凤尾森森,龙吟细细”,“湘帘垂地,悄无人声”,秋天“窗外竹梢蕉叶之上,雨声沥沥,清寒透幕”。这描写的是()A.蘅芜院B.潇湘馆C.秋爽斋D.稻香村【3题答案】【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情节的识记能力。结合“千百竿翠竹”“凤尾森森,龙吟细细”“竹梢”等可知,这是林黛玉的“潇湘馆”。原文在《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刚建成,贾政带众人游览)于是出亭过池,一山一石,一花一木,莫不着意观览。忽抬头看见前面一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和第二十六回:(宝玉)顺着脚一径来至一个院门前,只见凤尾森森,龙吟细细。举目望门上一看,只见匾上写着“潇湘馆”三字。第四十五回:这里她(林黛玉)喝了两口稀粥,仍歪在床上,不想日未落时天就变了,淅淅沥沥下起雨来。秋霖脉脉,阴晴不定,那天渐渐的黄昏,且阴的沉黑,兼着那雨滴竹梢,更觉凄凉。故选B。4.根据汉字六书知识把用同一造字方法的汉字归为一组,下列组合正确的是()①采②刃③羊④末⑤山⑥板⑦信⑧湖A.①⑦/②④/③⑤/⑥⑧B.①②/③④⑤/⑥⑧/⑦C.①③/②④/⑤/⑥⑦⑧D.①⑦/②③/④⑤/⑦⑧【4题答案】【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汉字造字法的能力。①采:会意字。从爪从木。甲骨文上象手,下象树木及其果实。表示以手在树上采摘果实和叶子。②刃:指事字。刃是刀加一点,刀是象声字,而那一点是指示性的符号,表示刀的锋利的部分。③羊:象形字。“羊”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是一个象形文字,采用以局部替代整体的造字方法。④末:指事字。金文在“木”的上面加了一个小横作为指事符号,表示这个字指的是树梢。⑤山:象形字。甲骨文像三座山峰的样子。⑥板:形声字。小篆从木,反声。楷书写作“板”。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⑦信:会意字。从人,从言。⑧湖:形声字。从氵,胡声。①⑦会意字/②④指事字/③⑤象形字/⑥⑧形声字故选A。二、阅读阅读下文,完成题目。时间表述形态和文化密码杨义①时间观念上的整体性和生命感,使中国人采取独特的时间标示的表现形态。它不同于西方主要语种按“日-月-年”的顺序标示时间,而是采取“年-月-日”的顺序。人们对此也许习以为常;不过一种文化方式正是到了习以为常的境地,方能沉积为民族群体的潜意识。中西文化之异,并不一定在于我有的你没有,而在于可以互相对应的时间标示采取了逆行的顺序,或者处于顺序构成的不同位置。道理很明显,在“年-月-日”或“日-月-年”时序表述中,同样的组合因素以不同的结构组合,或以不同的顺序排列,是具有不同的意义的。顺序也是一种意义,而且是精神深处反复估量和整理了的意义。不同的顺序反映了二者的差异:一、它的第一关注点不同,是年还是日,是整体还是部分;二、它在第一关注以后的思维方向不同,是以大观小,还是以小观大;三、确定了思维方向以后,它的前后环节的衔接方式不同,是以前环节统率后环节,还是以前环节积累成后环节,是统观性的,还是分析性的。在中国人的时间标示顺序中,总体先于部分,体现了其对时间整体性的重视,其统观性、整体性时间观念异于西方的积累性、分析性时间观念。由此他们以时间整体性呼应着天地之道,并以天地之道赋予部分以意义。②时间的整体观是与天地之道的整体观相联系的,或者说,前者是后者的一部分或一种表现形式。中国远古时代,人们观天以测岁时,依靠对日月星辰运行的轨道和位置来标示出年岁季节、月份和日子,以此指导自己的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因此远古人对天象运行位置比后人更关注、更熟悉,与天象的心离得也似乎比后人更近。顾炎武的《日知录》卷三十说:“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农关之也。‘三星在天’,妇人之语也。‘月离于毕’,戍卒之作也。‘龙尾伏晨’,儿童之谣也。后世文人学士,有问之而茫然不知者矣。”这里引用的诗句,出自《诗经》和《左传》,所谓火、三星、毕、龙尾,都是古代的星宿名称,诗句所讲都是星宿运行的形态和位置。而所有这些都被农民兵士、男女老幼用来表示岁月时令,表达人的感受和心情,可见古人是把天道、时间和人心交融为一个整体了。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③以时间呼应天道的思维方式,具有类乎宗教信仰的仪式感和典重感,在古老的时代已经沉积为中国人的精神原型。这种精神原型的生成,意味着中国的时间标示已经不能被看作一个纯粹的数学刻度,而是隐喻着某种关于宇宙模式的密码。这种整体性时间意识把天象运行、季节更替、万物荣枯,以及人对于自身的生命形态和年华盛衰的体验如此等等的非常丰富的文化密码,赋予大小相衔的时标顺序之中。中国人把握某个时间点,不是把它当作一个纯粹的数学刻度来对待的。假如他具有深厚的文化体验,他是会把这一时间点当作纵横交错的诸多文化曲线的交叉点来进行联想的。(有删改)5.第一段加点字“潜意识”在文中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6.下列对文章内容及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年-月-日”“日-月-年”两种不同时间标示方式根源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和思维方式。B.中国远古时代,天道决定岁时,岁时反映天道,人们观测天象测定岁时,指导劳作和生活。C.文章第二段引用顾炎武《日知录》的相关内容,巧妙衔接了上下文,有力支撑了论点。D.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原因—解决问题的论证结构,纵向展开,在逻辑上逐层递进。7.下列选项不能支撑古人时间观的整体性的一项是()A.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B.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C.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D.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8.“等疫情过去”是我们这个时代人们内心最期许的时间点。请结合文末画线句的内涵,以下面这首诗为例,为这一时间点做文化解读。在乡村阮宪铣等疫情过去,我要:在乡村,自然而然慢下来石墙开始生锈,长出青苔的耳朵东篱的菊花、西园翠绿的蔬菜从不分汉唐晋魏我喜欢在这儿发呆,无所事事像一棵听风的树看着那朵白云用整整一天的时间从天空的这边飘到另一边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多好啊,这里不必奔跑像老僧打坐起身时,身上落满了时光的草香和虫鸣【5~8题答案】【答案】5.民族群体固有的文化和思维方式6.D7.B8.(1)疫情让人们认识到生命的无常,意识到生命的可贵;(2)《在乡村》一诗蕴含了人对于自身生命形态、年华盛衰的体验;(3)体现了时间的仪式感和典重感。【解析】【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首先理解“潜意识”的本义。“潜意识”是指不知不觉、没有意识的心理活动,是机体对外界刺激的本能反应,是一种本身具有且潜藏在内里的一种能力。然后结合语境理解其语境意。结合“时间观念上的整体性和生命感,使中国人……它不同于西方……人们对此也许习以为常;不过一种文化方式正是到了习以为常的境地,方能沉积为民族群体的潜意识。中西文化……”可知,这里的潜意识是指一个民族群体在文化和思维方面所具有的固有方式。【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D.“文章采用……解决问题……”错误,从文中来看,第一段提出问题,二、三段分析问题,在论证中没有解决问题的部分。故选D。【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的能力。A.“四时”“百物”“天”体现了时间的整体观与天道相关联的特点。C.“日月”“春秋”是从日月的运行测定岁时的更替,体现时间观的整体性。D.“斧斤以时入山林”,古人按照时序指导劳作,体现了时间观的整体性;B.“一寸光阴”关注的是片段性的时间,不能体现时间观的整体性。故选B。【8题详解】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首先理解文中画线句的内涵。“假如他具有深厚的文化体验,他是会把这一时间点当作纵横交错的诸多文化曲线的交叉点来进行联想的”是时间点与天道、文化体验之间的关联;结合上文“以时间呼应天道的思维方式,具有类乎宗教信仰的仪式感和典重感”“这种整体性时间意识把天象运行、季节更替、万物荣枯,以及人对于自身的生命形态和年华盛衰的体验如此等等的非常丰富的文化密码”可知,这些时间点不能仅以数学刻度来对待,它更有文化上的意蕴,是时间与天道的呼应,具有仪式感和典重感,体现人对万物荣枯、自身生命形态和年华盛衰的体验。然后分析《在乡村》一诗中对“等疫情过去”这一时间点的解读,诗人说“等疫情过去”,要“在乡村,自然而然慢下来”,放慢生活的脚步,感知“生锈的石墙”“青苔的耳朵”“东篱的菊花”“西园的蔬菜”,在这儿“发呆”,“不必奔跑”,由此可知,疫情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无常,更珍惜当下的时光,展现了人对自身生命形态、年华盛衰的思考,以及对待时间的仪式感和典重感。阅读下文,完成题目。变形记(节选)卡夫卡①一天清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烦躁不安的睡梦中醒来时,发现自己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大得吓人的甲壳虫。他躺着,感到脊背坚硬,犹如铁甲。他稍稍抬起头,看见自己的肚子高高隆起,棕色,并被分成许多弧形硬片,被子很难盖得住,很快就会全都滑落下来。他那许多与他原来的身躯相比细得可怜的腿脚,无可奈何地在眼前舞动着。……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②他飞快地转动脑子,思虑着这一切,而下不了下床的决心,闹钟恰好在六点三刻敲响,这时有人轻轻地敲他靠近床头这边的房门。“格里高尔,”有人喊道,那是母亲的声音,“六点三刻了,你不是要赶火车吗?”多温柔的声音!当格里高尔听到自己回答的声音时,不禁吓了一大跳,这声音分明还是他以前的声音,然而却掺和着一种来自下面的、无法抑制的痛苦的叽叽喳喳声,使得他的话只是一开始还听得清楚,后面的话音就被破坏得不知所云,以致听的人都不知道是否真的听明白了。格里高尔本想详细回答并把一切解释清楚,可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只能说这么一句:“是,是,母亲,谢谢,我这就起床。”由于隔着木板门,外面兴许觉察不出格里高尔声音中的这种变化,因为母亲听了他的这句话就放下心来,拖着脚步走了。可是这段简短的对话却引起了其他家人的注意,他们没想到格里高尔还在家里,于是在一扇侧门上很快听到了父亲的敲门声,敲得很轻,但用的是拳头。“格里高尔!格里高尔!”他喊道,“你怎么啦?”过了片刻,他又压低声音催了一遍:“格里高尔!格里高尔!”这时在另一扇侧门上又听到妹妹的轻轻的抱怨声:“格里高尔?你不舒服?你需要点儿什么?”格里高尔朝两边回答:“我这就好。”他说话时十分注意发音,每个词之间停顿好长时间,以便消除他声音中一切引起别人注意的东西。父亲于是回到餐桌又吃他的早餐,可妹妹又轻轻地问道:“格里高尔,开门呀,我在求你呢。”格里高尔却根本就不想开门,而是庆幸自己在旅行中养成的谨慎习惯:即使在家里,夜间也要锁好所有的门。……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③“妈妈,妈妈!”格里高尔轻轻喊道,抬头看着她。这一刹那间他完全忘记了协理,眼看着咖啡流淌,不禁张开嘴巴对着空中咂摸。母亲看到这情景又一次尖叫起来,起身往回跑,和正朝她赶来的父亲撞了个满怀。然而格里高尔此时没有时间顾及他的父母了,协理已经在楼梯上,他把下巴搁在栏杆上,最后一次回头看了一眼格里高尔。格里高尔鼓起劲往前赶了几步,以便能追上他。协理则必定预感到他要干什么,一个大步跨了好几个梯级,只听得“呼”的一声便消失不见了,可他那声惊呼还在整个楼梯间回响。遗憾的是,协理这一跑好像把事情发生以来一直都还比较镇静的父亲也弄得慌乱不堪,你看,他不亲自去追协理,或者至少不妨碍格里高尔去追,却用右手拿起协理连同大衣和帽子一起遗忘在椅子上的手杖,左手从桌上拿过一份大开面报纸,一边踩着脚,一边挥舞着手杖和报纸,把格里高尔赶回房间去。格里高尔怎么恳求都不管用,也没有人听得懂他的恳求,无论他多么低声下气地不停转动着脑袋,父亲只顾踩着脚,而且越踩越厉害。那边,母亲则不顾天凉,打开一扇窗子,把身体尽量靠到外面,双手捂住脸。弄堂与楼梯间之间刮起一股强劲的穿堂风,窗帘飘了起来,桌子上的报纸沙沙作响,有几张被吹落到地上。父亲像一头发狂的野兽似的发出啾啾声,毫不留情地逼着格里高尔回房间里去。但格里高尔真还没练过退着走的功夫,他往回退时实在是非常缓慢。要是格里高尔可以转身的话,他早就在房间里了,可是他担心这样做会让父亲不耐烦,父亲手里的手杖随时都会给予他背上或脑袋上致命的一击。但他终究还是没有作别的选择,因为他惊恐地发现,在他退着走的时候,他连方向都不知怎么掌握。于是他只好一边战战兢兢地、不停地侧看着父亲,一边开始尽可能把身子转得快些,而实际上却只能转得十分缓慢。父亲或许觉察到了他的良好意图,因为他没有阻拦他的行动,而是用他手杖的一端从远处不时转动着,为他指点方向。只要父亲不发出这种不可忍受的啾啾声就好了!这啾啾声可把格里高尔搞得晕头转向。他本来已经几乎转过身来了,可他听着这啾啾声被弄糊涂了,又退回去一段。当他终于头部到达门口时,却发现,他的身子太宽了,无法径直穿过去。父亲在目前的情绪下当然也想不起打开另一扇门,让格里高尔有足够的通道进门去。他固执地一心只想着格里高尔能快快进屋去。格里高尔若要直立起身子通过门道,那就得做一系列繁杂的准备动作,父亲哪会允许他这样慢慢准备呢。相反,他大喊大叫地催促着格里高尔往前走,仿佛这里根本就不存在任何障碍似的。现在格里高尔身后的嘈杂音再也不仅仅是父亲一个人的声音了,现在真的不是闹着玩的了,格里高尔不顾一切地往门里挤。他抬起身体的一侧,斜躺在门框里,身上的那一侧擦得满是伤痕,在洁白的门上留下难看的斑痕。不久他就卡在门里,靠自己再也动弹不得了,只见另一边的小腿颤抖着空悬在那里,另一侧的腿被压得疼痛不堪——此时,父亲从后面给了他真正解救性的猛力一推,格里高尔猛地远远弹进了他的房间里,顿时满身鲜血淋漓。父亲顺手用手杖一钩,关上了门,接着,家里终于寂静了下来。9.请写出卡夫卡的另一部代表作品《______________》。10.下列有关小说视角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用全知的第三人称视角叙述协理员跑走、父亲关门等,推进了情节发展。B.在描写书房环境和他人反应时,小说也穿插运用了格里高尔的视角。C.全知的第三人称视角有助读者切身体会格里高尔的悲剧遭遇并分析成因。D.格里高尔的视角有助读者感受格里高尔被家人无情排斥的焦虑心理。11.下列有关“变形”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格里高尔是“虫形人心”,他清醒地知道自己悲惨的处境已无力改变,因而不再抗争。B.格里高尔家人是“人形虫心”,当格里高尔不能做挣钱机器时,便态度冷漠、残酷。C.格里高尔被父亲粗暴赶回房间,此刻开始变得压抑、忧郁,以致失去自我。D.格里高尔身上的社会性被个体性不断侵蚀、压抑,最终被物化成甲虫。12.无论是卡夫卡的《变形记》,还是蒲松龄的《促织》,都描写了人变成虫的荒诞故事,读来却让人觉得可信,因为两位作者在荒诞之中刻画了真实的细节、反映了冷酷的现实。请从这一角度结合文本作分析。【9~12题答案】【答案】9.《桶骑士》10.C11.B12.《变形记》:变形后的外形真实呈现格里高尔变形的状态;变形后的动作真实展现如何逐渐适应虫的身体和习性;家人以及其他人对格里高尔的鄙弃态度真实呈现亲情的冷漠。《促织》:如对成名在得失促织过程中的心理描写,深刻揭露当时官府之暴虐,社会之黑暗,人民所受灾难之深重。【解析】【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卡夫卡的代表作如下:《判决》《乡村医生》《桶骑士》《失踪者》《审判》《城堡》。【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视角的能力。C.“第三人称……切身体会……”错误,可以切身体会主人公的感受、遭遇是第一人称的效果,第三人称是以第三者的身份来叙述,能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故选C。【11题详解】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因而不再抗争”错误,为了摆脱异化而死亡就是抗争,因为死亡使他彻底永远摆脱了异化。C.“此刻开始变得……以致失去自我”错误,此时是变得彷徨惊慌,忧郁无助,还没有失去自我。D.“社会性被个体性不断侵蚀、压抑”错误,应该是个性化被社会性侵蚀、压抑。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章写作特色的能力。由题干可知,考生需要找出两篇作品中“真实的细节”,然后分析这些细节的价值。先看《变形记》:一开始,格里高尔发现自己变成了甲虫,作者便用极其精确的细节描绘了他的外形和状态:“他躺着,感到脊背坚硬,犹如铁甲。他稍稍抬起头,看见自己的肚子高高隆起,棕色,并被分成许多弧形硬片,被子很难盖得住,很快就会全都滑落下来。他那许多与他原来的身躯相比细得可怜的腿脚,无可奈何地在眼前舞动着”,这一细节非常真切地展现了格里高尔变形之后的状态,使人感觉那坚硬的甲壳仿佛就长在自己身上,动弹不得。到后来,格里高尔作为甲虫,他是怎样翻身挪动自己,挣扎着起床去开门,以及开门之后怎样被父亲驱赶等等,作者无不采用同样真实的细节来描写这些动作。除此之外,整个小说围绕着格里高尔怎样逐渐适应虫的身体和习性,家人以及其他人对格里高尔的鄙弃态度,格里高尔从变为甲虫的那一刻起到死时,他的内心感受这三个方面展开,在精确细致的描绘中,作者把人物的一言一行与心理变化都刻画得非常真实,读者会感到,格里高尔的所思所感和一举一动“都是身陷于如此境况中的任何一个人所作的必然反应”。作者将这一切写得与一般现实主义并无异处,真实得足够引起读者的共鸣。人变成虫这一假定的情境中,写出了格里高尔变为甲虫之后遭人鄙弃的境遇和孤独无助、恐惧绝望的真实内心体验。再看《促织》:文中随着促织的得失,真实展现成名的心理状态,如成名捕虫时“愕”——捕虫后“大喜”——丧虫后“被冰雪”“怒”——儿死后“化怒为悲”“抢呼欲绝”——儿有气息后“喜至榻上”——蟋蟀笼虚“僵卧长愁”——忽闻门外虫鸣时“惊起”“喜而捕之”—“喜而收之”——“惴惴”,成名在征促织和觅促织的时候内心是悲的,到了捕促织和得促织时成名的心情是喜的;得知儿子将促织毙死之后成名的心情又变成了悲,但是此时的悲与之前的悲相比应该是更加的悲伤,失而复得之后我们又看出成名的心情变成了大喜。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一只区区的小虫,使成名的心情此起彼伏,也联系着成名一家的福祸安危。作者将成名的心理描写得如此细致如此生动形象,从侧面更加深刻而有力地揭露了当时官府之暴虐,社会之黑暗,人民所受灾难之深重。阅读下文,完成题目。题山石榴花①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白居易一丛千朵压阑干,剪碎红绡却作团。风嫋舞腰香不尽,露销妆脸泪初干。蔷薇带刺攀应懒,菡萏生泥玩亦难。争及②此花檐户下,任人采弄尽③人看。【注释】①山石榴花即杜鹃花。这首《题山石榴花》大约作于江州司马任上。②争及:怎及。③尽:任凭。13.这首律诗共有()个押韵的字。A.3B.4C.5D.614.以下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描绘杜鹃开放时花朵多,运用比拟的手法写花朵像剪碎的红绡一样呈团状。B.颔联写杜鹃在微风吹动之下腰肢款摆,香气阵阵,露珠欲堕恰如美人妆泪初干。C.颈联用蔷薇有刺不许人随意采弄,荷花亭亭玉立不可亵玩来和杜鹃花作比较。D.尾联赞美了杜鹃花平易淡泊的品质,其实其中蕴含着作者更为复杂的情感。【13~14题答案】【答案】13.C14.A【解析】【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掌握律诗文学常识的能力。七言律诗押韵的基本要求是:第二、四、六、八句最后一个字要同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一韵到底中间不换韵。本诗首句“干”,二、四、六、八句最后一个字“团”“干”“难”“看”同韵。押韵的字共有5个。故选C。【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A.“比拟手法”错,“剪碎红绡却作团”运用比喻,把丛簇的山石榴花比作剪碎的红绡。故选A。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阅读下文,完成题目。促织蒲松龄①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令以责之里正。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②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为人迂讷,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百计营谋不能脱。不终岁,薄产累尽。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忧闷欲死。妻曰:“死何裨益?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成然之。早出暮归,提竹筒丝笼,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靡计不施,迄无济。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宰严限追比,旬余,杖至百,两股间脓血流离,并虫亦不能行捉矣。转侧床头,惟思自尽。③时村中来一驼背巫,能以神卜。成妻具资诣问。见红女白婆,填塞门户。入其舍,则密室垂帘,帘外设香几。问者爇香于鼎,再拜。巫从旁望空代祝,唇吻翕辟,不知何词。各各竦立以听。少间,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成妻纳钱案上,焚拜如前人。食顷,帘动,片纸抛落。拾视之,非字而画:中绘殿阁,类兰若。后小山下,怪石乱卧,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旁一蟆,若将跳舞。展玩不可晓。然睹促织,隐中胸怀。折藏之,归以示成。④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细瞻景状,与村东大佛阁真逼似。乃强起扶杖,执图诣寺后,有古陵蔚起。循陵而走,见蹲石鳞鳞,俨然类画。遂于蒿莱中侧听徐行,似寻针芥。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冥搜未已,一癞头蟆猝然跃去。成益愕,急逐趁之,蟆入草间。蹑迹披求,见有虫伏棘根。遽扑之,入石穴中。掭以尖草,不出;以筒水灌之,始出,状极俊健。逐而得之。审视,巨身修尾,青项金翅。大喜,笼归,举家庆贺,虽连城拱璧不啻也。上于盆而养之,蟹白栗黄,备极护爱,留待限期,以塞官责。⑤成有子九岁,窥父不在,窃发盆。虫跃掷径出,迅不可捉。及扑入手,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儿惧,啼告母。母闻之,面色灰死,大惊曰:“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儿涕而出。⑥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怒索儿,儿渺然不知所往。既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夫妻向隅,茅舍无烟,相对默然,不复聊赖。日将暮,取儿藁葬。近抚之,气息惙然。喜置榻上,半夜复苏。夫妻心稍慰,但蟋蟀笼虚,顾之则气断声吞,亦不敢复究儿。自昏达曙,目不交睫。东曦既驾,僵卧长愁。忽闻门外虫鸣,惊起觇视,虫宛然尚在。喜而捕之,一鸣辄跃去,行且速。覆之以掌,虚若无物;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徘徊四顾,见虫伏壁上。审谛之,短小,黑赤色,顿非前物。成以其小,劣之。惟彷徨瞻顾,寻所逐者。壁上小虫忽跃落襟袖间,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喜而收之。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思试之斗以觇之。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⑦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日与子弟角,无不胜。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径造庐访成,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因出己虫,纳比笼中。成视之,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较。少年固强之。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博一笑,因合纳斗盆。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少年又大笑。试以猪鬣毛撩拨虫须,仍不动。少年又笑。屡撩之,虫暴怒,直奔,遂相腾击,振奋作声。俄见小虫跃起,张尾伸须,直龁敌领。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虫翘然矜鸣,似报主知。成大喜。方共瞻玩,一鸡瞥来,径进以啄。成骇立愕呼,幸啄不中,虫跃去尺有咫。鸡健进,逐逼之,虫已在爪下矣。成仓猝莫知所救,顿足失色。旋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冠上,力叮不释。成益惊喜,掇置笼中。⑧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诃成。成述其异,宰不信。试与他虫斗,虫尽靡。又试之鸡,果如成言。乃赏成,献诸抚军。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既入宫中,举天下所贡蝴蝶、螳螂、油利挞、青丝额一切异状遍试之,无出其右者。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益奇之。上大嘉悦,诏赐抚臣名马衣缎。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后岁余,成子精神复旧,自言身化促织,轻捷善斗,今始苏耳。抚军亦厚赉成。不数岁,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⑨异史氏曰:“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15.解释加点字。(1)居为奇货()(2)无毫发爽()1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谁为大王为此计者B.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大喜,笼归C.顾之则气断声吞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D.隐中胸怀木直中绳17.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覆之以掌,虚若无物;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18.第⑨段填入“□”处最恰当的虚词是()A.焉乎B.矣哉C.也哉D.焉耶19.以下关于《促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通过促织的得失这一主要线索,讲述成名一家的遭遇,情节动人心弦。B.小说多处使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形成极大反差,増强了戏剧性,引人入胜。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C.小说虽凭空虚构,却反映了人不如虫的悲惨现实,具有强烈的讽刺意义。D.小说的语言具有简洁凝练、片言传神的特点,多连用四字短句,斩截有力。【15~19题答案】【答案】15.①.居,积、储存。②.爽,差错。16.D17.用手掌去罩住它,手心空荡荡地如没有什么东西,手刚举起,则又超乎寻常而一跃跳起来。18.C19.C【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1)句意:储存起来,当作珍奇的货物一样(等待高价出售)。居,积、储存。(2)句意:没有什么差错、失误。爽,差错。【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为”,介词,被。句意:就被刁诈的小吏报到县里,叫他担任里正的差事。/“为”,动词,想出。句意:是谁给大王出这条计策的?B.“笼”,名词作状语,用笼子。句意:市上的那些游手好闲的年轻人,捉到好的蟋蟀就用竹笼喂养它。/“笼”,名词作动词,用笼子装着。句意:特别高兴,用笼子装上提回家。C.“顾”,动词,回头看。句意:成名回头看到蟋蟀笼子空空的,又急得上不来气,说不出话。/“顾”,只是,但是。句意:成名心想养着这样低劣的东西,终究没有什么用处。D.“中”,符合,合乎。句意:暗暗符合心中所想。/“中”,符合,合乎。句意:木材笔直,合乎墨线。故选D。【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能力。“覆之以掌”,状语后置,用手掌去罩住它;“虚”,空荡荡;“若”,好像;“裁”通“才”。【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第一处,“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意思是“所以皇帝的一举一动,都关系着老百姓的性命,不可忽视”,此处是陈述句,句末的语气词表肯定语气,而“焉”作为语气词放句末多表示疑问或感叹,“矣”作为语气词多表示感叹,只有“也”放句末表肯定语气,所以使用“也”。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第二处,“岂意其至此”意思是“哪里想到他会有这种境遇呢”,这是一个反问句,“哉”跟疑问词合用,表示疑问或反诘的语气,而“乎”多表选择疑问,或表揣度和祈使,“耶”表疑问,所以此处使用“哉”。故选C。【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C.“凭空虚构”错误,文中所反映的并非是蒲松龄的面壁虚构,小说围绕主题所虚构的幻异情节,是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类似事件进行艺术提炼和典型概括的结果。故选C。参考译文:明朝宣德年间,皇室里盛行斗蟋蟀的赌博,每年都要向民间征收。这东西本来不是陕西出产的。有个华阴县的县官,想巴结上司,把一只蟋蟀献上去,上司试着让它斗了一下,显出了勇敢善斗的才能,上级于是责令他一直供应。县官又把供应的差事派给各乡的公差。于是市上的那些游手好闲的年轻人,捉到好的蟋蟀就用竹笼装着喂养它,抬高它的价格;储存起来,当作珍奇的货物一样等待高价出售。乡里的差役们狡猾刁诈,借这个机会向老百姓摊派费用,每摊派一只蟋蟀,就常常使好几户人家破产。县里有个叫成名的人,是个念书人,长期未考中秀才。为人拘谨,不善说话,就被刁诈的小吏报到县里,叫他担任里正的差事。他想尽方法还是摆脱不掉(任里正这差事)。不到一年,微薄的家产都受牵累赔光了。正好又碰上征收蟋蟀,成名不敢勒索老百姓,但又没有抵偿的钱,忧愁苦闷,想要寻死。他妻子说:“死有什么益处呢?不如自己去寻找,希望有万分之一的的收获。”成名认为这些话对。就从早上出去晚上回家,提着竹筒丝笼,在毁坏的墙脚、荒草丛生的地方,挖石头,掏大洞,各种办法都用尽了, 终究没有找到。即使捕捉到二、三只,也是又弱又小不符合规格。县官严定期限,严厉追逼,成名在十几天中被打了上百板子,两条腿脓血淋漓,连蟋蟀也不能去捉了。在床上翻来覆去只想自杀。这时,村里来了个驼背巫婆,(她)能借鬼神预卜凶吉。成名妻子准备了礼钱去求神。只见红妆的少女和白发的老婆婆,挤在门口。成名的妻子走进巫婆的屋里,只看见暗室挂着帘子,帘外摆着香案。求神的人在香炉上上香,拜了又拜。巫婆在旁边望着空中替他们祷告,嘴唇一张一合,不知在说些什么。大家都肃敬地站着听。 一会儿,室内丢一张纸条出来,上面写着求神的人心中想问的事,没有丝毫差错。成名的妻子把钱放在案上,像前边的人一样烧香跪拜。约一顿饭的工夫,帘子掀动,一片纸抛落下来。拾起看,不是字而是一幅画:当中绘着殿阁,像寺院;(殿阁)后面的山脚下,奇形怪状的石头到处横卧,在丛丛荆棘中,一只蟋蟀藏在那里;旁边一只蛤蟆,像要跳起来的样子。她展开琢磨,不能理解。但是看到上面画着蟋蟀,暗合自己的心事,就把纸片折叠好装起来,回家后交给成名看。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成名反复思索,恐怕是指给我捉蟋蟀的地方吧?细看图上面的景物,和村东的大佛阁很相像。于是他就忍痛爬起来,扶着杖,拿着图来到寺庙的后面,(看到)有一座古坟高高隆起。成名沿着古坟向前跑,只见一块块石头,好像鱼鳞似的排列着,真像画中的一样。他于是在野草中一面侧耳细听一面慢走,好像在找一根针和一株小草似的;然而心力、视力、听力都用尽了,结果还是一点蟋蟀的踪迹响声都没有。他正用心探索着,突然一只癞蛤蟆跳过去了。成名更加惊奇了,急忙去追它,癞蛤蟆(已经)跳入草中。他便跟着癞蛤蟆的踪迹,分开丛草去寻找,只见一只蟋蟀趴在棘根下面,他急忙扑过去捉它,蟋蟀跳进了石洞。他用细草撩拨,蟋蟀不出来;又用竹筒取水灌进石洞里,蟋蟀才出来,形状极其俊美健壮。他便追赶着抓住了它。仔细一看,只见蟋蟀个儿大,尾巴长,青色的脖项,金黄色的翅膀。成名特别高兴,用笼子装上提回家,全家庆贺,把它看得比价值连城的宝玉还珍贵,装在盆子里并且用蟹肉栗子粉喂它,爱护得周到极了,只等到了期限,拿它送到县里去缴差。成名有个儿子,年九岁,看到爸爸不在(家),偷偷打开盆子来看。蟋蟀一下子跳出来了,快得来不及捕捉。等抓到手后,(蟋蟀)的腿已掉了,肚子也破了,一会儿就死了。孩子害怕了,就哭着告诉母亲,母亲听了,(吓得)面色灰白,大惊说:“祸根,你的死期到了!你父亲回来,自然会跟你算帐!”孩子哭着跑了。不多时,成名回来了,听了妻子的话,全身好像盖上冰雪一样。怒气冲冲地去找儿子,儿子无影无踪不知到哪里去了。后来在井里找到他的尸体,于是怒气立刻化为悲痛,呼天喊地,悲痛欲绝。夫妻二人对着墙角流泪哭泣,茅屋里没有炊烟,面对面坐着不说一句话,再也没有了依靠。直到傍晚时,才拿上草席准备把孩子埋葬。夫妻走近一摸,还有一丝微弱的气息。他们高兴地把他放在床上,半夜里孩子又苏醒过来。夫妻二人心里稍稍宽慰一些,但是看到蟋蟀笼子空着,成名就急得气也吐不出,也不敢再追究儿子的责任。从晚上到天明,连眼睛也没合一下。东方的太阳已经升起来了,他还直挺挺地躺在床上发愁。他忽然听到门外有蟋蟀的叫声,吃惊地起来细看时,那只蟋蟀仿佛还在。他高兴得动手捉它,那蟋蟀叫了一声就跳走了,跳得非常快。他用手掌去罩住它,手心空荡荡地好像没有什么东西;手刚举起,却又远远地跳开了。成名急忙追它,转过墙角,又不知它的去向了。他东张西望,四下寻找,才看见蟋蟀趴在墙壁上。成名仔细看它,个儿短小,黑红色,立刻觉得它不像先前那只。成名因它个儿小,看不上它。(成名)仍不住地来回寻找,找他所追捕的那只。(这时)墙壁上的那只小蟋蟀,忽然跳到他的衣袖里去了。再仔细看它,形状像蝼蛄,梅花翅膀,方头长腿,觉得好像还不错。他高兴地收养了它,准备献给官府,但是心里还很不踏实,怕不合县官的心意,他想先试着让它斗一下,看它怎么样。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村里一个喜欢多事的年轻人,养着一只蟋蟀,自己给它取名叫“蟹壳青”,(他)每日跟其他少年斗(蟋蟀)没有一次不胜的。他想留着它居为奇货来牟取暴利,便抬高价格,但是也没有人买。(有一天)少年直接上门来找成名,看到成名所养的蟋蟀,只是掩着口笑,接着取出自己的蟋蟀,放进比试的笼子里。成名一看对方那只蟋蟀又长又大,自己越发羞愧,不敢拿自己的小蟋蟀跟少年的“蟹壳青”较量。少年坚持要斗,但成名心想养着这样低劣的东西,终究没有什么用处,不如让它斗一斗,换得一笑了事。因而把两个蟋蟀放在一个斗盆里。小蟋蟀趴着不动,呆呆地象个木鸡,少年又大笑。(接着)试着用猪鬣撩拨小蟋蟀的触须,小蟋蟀仍然不动,少年又大笑了。撩拨了它好几次,小蟋蟀突然大怒,直往前冲,于是互相斗起来,腾身举足,彼此相扑,振翅叫唤。一会儿,只见小蟋蟀跳起来,张开尾,竖起须,一口直咬着对方的脖颈。少年大惊,急忙分开,使它们停止扑斗。小蟋蟀抬着头振起翅膀得意地鸣叫着,好像给主人报捷一样。成名大喜,(两人正在观赏)突然来了一只鸡,直向小蟋蟀啄去。成名吓得(站在那里)惊叫起来,幸喜没有啄中,小蟋蟀一跳有一尺多远。鸡又大步地追逼过去,小蟋蟀已被压在鸡爪下了。成名吓得惊慌失措,不知怎么救它,急得直跺脚,脸色都变了。忽然又见鸡伸长脖子扭摆着头,到跟前仔细一看,原来小蟋蟀已蹲在鸡冠上用力叮着不放。成名越发惊喜,捉下放在笼中。第二天,成名把蟋蟀献给县官,县官见它小,怒斥成名。成名讲述了这只蟋蟀的奇特本领,县官不信。试着和别的蟋蟀搏斗,所有的都被斗败了。又试着和鸡斗,果然和成名所说的一样。于是就奖赏了成名,把蟋蟀献给了巡抚。巡抚特别喜欢,用金笼装着献给皇帝,并且上了奏本,仔细地叙述了它的本领。到了宫里后,凡是全国贡献的蝴蝶、螳螂、油利挞、青丝额及各种稀有的蟋蟀,都与(小蟋蟀)斗过了,没有一只能占它的上风。它每逢听到琴瑟的声音,都能按照节拍跳舞,(大家)越发觉得出奇。皇帝更加喜欢,便下诏赏给巡抚好马和锦缎。巡抚不忘记好处是从哪来的,不久,县官也以才能卓越而闻名了。县官一高兴,就免了成名的差役,又嘱咐主考官,让成名中了秀才。过了一年多,成名的儿子精神复原了。他说他变成一只蟋蟀,轻快而善于搏斗。现在才苏醒过来。巡抚也重赏了成名。不到几年,成名就有一百多顷田地,很多高楼殿阁,还有成百上千的牛羊;每次出门,身穿轻裘,骑上高头骏马,比世代做官的人家还阔气。我(蒲松龄)说:“皇帝偶尔使用一件东西,未必不是用过它就忘记了;然而下面执行的人却把它作为一成不变的惯例。加上官吏贪婪暴虐,老百姓一年到头抵押妻子卖掉孩子,还是没完没了。所以皇帝的一举一动,都关系着老百姓的性命,不可忽视啊!唯独这个叫成名的人因为官吏的侵害而贫穷,又因为进贡蟋蟀而致富,穿上名贵的皮衣,坐上豪华的车马,得意扬扬。当他充当里正,受到责打的时候,哪里想到他会有这种境遇呢!老天要用这酬报那些老实忠厚的人,就连巡抚、县官都受到蟋蟀的恩惠了。听说‘一人得道成仙,连鸡狗都可以上天。’这话真是一点不假啊!”阅读下文,完成题目。沧浪亭记(明)归有光①浮图①文瑛居大云庵,环水,即苏子美沧浪亭之地也②。亟求余作《沧浪亭记》,曰:“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请子记吾所以为亭者。”②余曰:昔吴越有国时,广陵王镇吴中,治南园于子城之西南;其外戚孙承祐,亦治园于其偏。迨淮海纳土③,此园不废。苏子美始建沧浪亭,最后禅者居之:此沧浪亭为大云庵也。有庵以来二百年,文瑛寻古遗事,复子美之构于荒残灭没之余:此大云庵为沧浪亭也。③夫古今之变,朝市改易。尝登姑苏之台,望五湖之渺茫,群山之苍翠,太伯、虞仲④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之所建,阖闾、夫差之所争,子胥、种、蠡之所经营,今皆无有矣。庵与亭何为者□?虽然,钱镠⑤因乱攘窃,保有吴越,国富兵强,垂及四世。诸子姻戚,乘时奢僭⑥,宫馆苑囿,极一时之盛。而子美之亭,乃为释子所钦重如此。可以见士之欲垂名于千载,不与其澌然⑦而倶尽者,则有在矣。④文瑛读书喜诗,与吾徒游,呼之为沧浪僧云。【注释】①浮图:即浮屠,这里是指和尚,和本文第③段中的“释子”同义。②苏子美:苏舜钦,字子美,北宋诗人。他曾建沧浪亭,自号沧浪翁。③淮海纳土:指吴越国主献其地于宋。纳土,指将国土贡献给了宋王朝。④太伯:周代太王古公亶父的长子。虞仲:古公亶父的次子。他们是春秋时吴国的开国者。⑤钱镠:吴越国的建立者。⑥奢僭(jiàn):奢侈豪华过度而不合礼制法度。⑦澌然:冰块消融的样子,指消亡。20.填入文中第③段“□”最合适的虚词是()A.焉B.哉C.矣D.也21.根据文意,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第一段点明了作记对象和作记缘由,今大云庵,就是古沧浪亭。B.作者借文瑛之口巧妙解释了自己作此亭记时不愿步人后尘,而是另辟蹊径。C.本文通过古今对比的手法,又即景抒情,加以议论,抒发了深沉的感慨。D.本文文笔自然明畅,不加雕饰,于朴素中又见出深意,启人深思。22.苏舜钦《沧浪亭记》中有如下文字“觞而浩歌,踞而仰啸,野老不至,鱼鸟共乐。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返思向之汩汩荣辱之场,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隔此真趣,不亦鄙哉!”请根据这段文字材料,结合全文推测并概括第③段划线句“为释子所钦重如此”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20个字)23.有人评价《沧浪亭记》“文致曲折淋漓”,意思是文意几经转折表达了真正主旨所在,请根据本文第②、③段,分析这一特点。【20~23题答案】【答案】20.B21.A22.此处宁静美好,内心舒坦自在,可以超脱尘事羁绊。23.作者先记述沧浪亭的历代沿革、兴废,接着感慨于自太伯、虞仲以来的遗迹荡然无存,钱镠等以权势购筑的宫馆苑囿也成陈迹,而只有苏子美的沧浪亭能长留天地间,之后从中悟及了读书人垂名于千载的特有原因。【解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意义和用法的能力。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庵与亭何为者”意思是“大云庵和沧浪亭的兴废,又算得了什么呢”。这是一个反问句,“哉”,既可以表示感叹的语气,也可以表示疑问或反诘的语气,所以此处使用“哉”。“焉”用作句末语气词的时候,表示陈述或肯定,相当于“矣”;表示疑问,相当于“乎”“吗”;表示感叹,相当于“啊”,故排除。“矣”,用在句末,跟“了”相同,或表示感叹,故排除。“也”用在句末,表示疑问,相当于“吗”;表示判断或肯定语气,相当于“啊”“呀”,故排除。故选B。【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今大云庵,就是古沧浪亭”错误,第一段“浮图文瑛居大云庵,环水,即苏子美沧浪亭之地也”意思是“文瑛和尚居住在大云庵,那里四面环水,从前是苏子美建造沧浪亭的地方”,这是说文瑛所居的大云庵是沧浪亭的旧址。故选A。【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由题干可知,首先要理解苏舜钦这段话的意思。苏舜钦这段话一方面极写内心的舒坦自在,强调了他与大自然的息息相通;另一方面强调了连野老也不至的宁静,由此可以得知苏舜钦摆脱浑浊丑恶的官场纷争之后在美好宁静的大自然中获得的闲逸自在。然后结合第③段划线句所处的语境分析原因。结合前面可知,像太伯虞仲、阖闾夫差、子胥、种蠡这些曾煊赫一时的人物已成为历史的过客,而此地曾经的盛状也已消失,但苏舜钦建造的小亭却让后人钦重,因为此处的宁静可以让人摆脱尘世纷扰,让人内心舒坦自在。【2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首先要理解“文致曲折淋漓”的意思。“曲折”即婉转委婉,而“淋漓”是指酣畅,畅快。然后结合②、③分析作者是如何一步步表达自己的意思的。如第二段中,作者记述沧浪亭多次发生变化的历史过程,抓住了由“园”到“亭”、由“亭”到“庵”、再由“庵”到“亭”的变化,表现了长达六百多年的悠久历史。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而第三段中,作者先指出世享变化乃古今之必然,登高台,眺望山湖想到早在春秋时,许多人为吴越之地争夺不休,“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而今像太伯虞仲、阖闾夫差、子胥、种蠡已是历史的匆匆过客。与之相比,庵与亭的变化就能算不得什么了。透过感慨,作者那种欲超脱于尘事羁绊的淡然就呈现出来了。之后将笔一宕,又落在沧浪亭上。此地在钱氏吴越之时是“宫馆苑囿,极一时之盛”,而今不仅渐然而尽,甚至未给后人留下任何印象。与之相反的是苏舜钦建造的一座小亭,却令后人“钦重如此”。通过对比,作者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可以见士之欲垂名于千载,不与其渐然而俱尽者,则有在矣。”一篇曲折文字,主意只在此一句。作者未作更明白的揭示,不言明而令人尽可意会,留有丰富的想象余地。参考译文:文瑛和尚居住在大云庵,那里四面环水,从前是苏子美建造沧浪亭的地方。文瑛曾多次请我写篇《沧浪亭记》,说:“过去苏子美的《沧浪亭记》,是写亭子的胜景,您就记述我修复这个亭子的缘由吧。”我说:从前吴越建国时,广陵王镇守吴中,曾在内城的西南修建了一个园子,他的外戚孙承佑,也在它的旁边修了园子。到吴越被宋国灭亡时,这个园子还没有荒废。最初苏子美在园中造了沧浪亭,后来人们又在沧浪亭的遗址上修建了大云庵,住进了和尚。这是从沧浪亭到大云庵的演变过程。大云庵至今已有二百年的历史了。文瑛寻访亭子的遗迹,又在废墟上按原来的样子修复了沧浪亭。这是从大云庵到沧浪亭的演变过程。历史在变迁,朝代在改易。我曾经登上姑苏台,远眺浩渺的五湖,苍翠的群山,那太伯、虞仲建立的国家,阖闾、夫差争夺的对象,子胥、文种、范蠡筹划的事业,如今都已消失殆尽了,大云庵和沧浪亭的兴废,又算得了什么呢?虽然如此,钱镠趁天下动乱,窃据权位,占有吴越,国富兵强,传了四代,他的子孙亲戚,也借着权势大肆挥霍,广建宫馆园囿,盛极一时,而子美的沧浪亭,却被和尚如此钦重。可见士人要想垂名千载,不与吴越一起迅速消失,是有原因的。文瑛好读书,爱做诗,常与我们郊游,我们称他为沧浪僧。三、写作24.俞敏洪在新东方转型时说:“要在不确定性中做确定的事情。”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24题答案】【答案】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本题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俞敏洪这句“要在不确定性中做确定的事情”发表在新东方转型时,一个事物的转型,是有很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因此俞敏洪这句话的意思是在不确定的因素中,把握确定因素,助力新东方的转型。本次作文立意应先明确“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具体内涵。“不确定性”指世界是变动不居的,有数不胜数的难以预料的不确定因素,如疫情、灾荒、战争、政策变化等;人生也是曲折起伏的,如生离死别、事业不顺、婚姻不顺等不确定因素。“不确定性”因素可能给人们带来风险、危机甚至灾祸,也可能更多的是心理冲击;但是也可以给人带来机遇和惊喜,面对不确定因素,我们应快速的适应调整,去分析面对,而不是逃避,我们可以化危为机,危中寻机。“确定性”的事情,如生存发展、自信、厚德载物、担当、坚毅等是不变的美德。它可以给人带来希望、力量、自信等正面的影响,我们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确定的性因素,让它给我们带来积极的影响。写作时,可运用递进式结构行文,先写什么是“确定性”因素和“不确定性”因素,接着阐述如何把握不确定性因素,最后论述在不确定性中寻求生机。也要结合正反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等论证方法,以透彻说理。立意:1.坚守确定因素,图新求变。2.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3.化危为机,危中寻机。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上海市进才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
上海市洋泾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
上海市南汇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
上海市建平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
上海市虹口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
上海市交通大学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
上海市黄浦区上海市敬业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
上海市延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线上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
上海市延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线上教学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
上海市闵行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6-18 12:00:03
页数:20
价格:¥5
大小:64.84 KB
文章作者:fenxiang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