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2年新高考全国Ⅱ卷语文模拟卷汇编——文学类文本·散文阅读(解析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52

2/52

剩余50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年全国Ⅱ卷语文模拟卷汇编——文学类文本·散文阅读一、【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海南省海口市学生学科能力诊断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18分)西湖船丰子恺二十年来,西湖船的形式变了四次。我小时在杭州读书,傍着西湖住过五年。毕业后供职上海,春秋佳日也常来游。现在蛰居家乡,离杭很近,更常到杭州小住。因此我亲眼看见西湖船的逐渐变形。西湖船的基本形式,是有白篷的两头尖的一叶扁舟。这至今还是不变。常变的是船舱里的客人的空位。二十年前,西湖船的坐位是一条藤穿的长方形木框。背后有同样藤穿的长方形木框,当作靠背。这些木框涂着赭黄的油漆,与船身为同色或同类色。木框上的藤,穿成冰梅花纹样。每一小孔都通风,一望而知为软软的坐垫与靠背,因此坐下去心地是很好的。靠背对坐垫的角度,比九十度稍大。既不像旧式厅堂上的太师椅子那么竖得笔直,使人坐了腰痛;也不像醉翁椅那么放得平坦,使人坐了起身不来。靠背的木框,像括号般微微向内弯曲,恰好切合坐者的背部的曲线。因此坐下去身体是很舒服的。原来游玩这件事体,说它近于旅行,又不愿像旅行那么肯吃苦;说它类似休养,又不愿像休养那么贪懒惰。故西湖船的原始的形式,我认为是最合格的游船形式。它们的形状,质料与颜色,又与船的全部十分调和,先给游人以恰好的心情呢!早春晚秋,每逢星期日,出三四毛钱雇一只船,载着二三同学,数册书,一壶茶,几包花生米,便可优游湖中,尽一日之长。尤其是那时候的摇船人,生活很充裕,样子很惬意,一面打桨,一面还有心情对我们闲谈自己的家庭,西湖的掌故,以及种种笑话。此情此景,现在回想了不但可以神往,还可以凭着追忆而写几幅画,吟几首诗呢。“野航恰受两三人”,“恰受”两字的状态,在这种船上最充分地表现着。我离杭后,某年春,到杭游西湖,忽然发见有许多船的坐位变了形式。藤穿木框被撤去,改用了长的藤椅子,后面也有靠背,两旁又有靠手,不过全体是藤编的。这种藤椅子,坐的地方比以前的加阔,靠背也比以前的加高。坐上去固然比以前舒服。但在形式上,殊不及以前的好看。因为船身全是木的,椅子全是藤的,二者配合不甚调和。在人家屋里,木的几桌旁边也常配着藤椅子,并不觉得很不调和,这是屋与船情形不同之故。屋的场面大,其所要求的统一不甚严格。船的局面小,一望在目,全体浑成一个单位,其形式与质料,当然要求严格的统一。\n此外还有一种更大的不快:摇船人为了这两张藤椅子的设备费浩大,常向游客诉苦,希望多给船钱。有的自己告白:为了同业竞争得厉害,当了衣物置备这两只藤椅的。我们回头一看,见他果然穿一件破旧的夹衣,当着料峭的东风,坐在船头上很狭窄的尖角里。我们的衣服与他的衣服,我们的坐位与他的坐位,我们的生活与他的生活,同在一叶扁舟之中,相距咫尺之间,怎不令人心情不快?即使我们力能多给他船钱,这种不快已在游湖时生受了。西湖船从此变坏了!其后某年春,我又到杭州游西湖。忽然看见许多西湖船的坐位,又变了形式。前此的长藤椅已被撤去,改用了躺藤椅。这料想是船家营业竞争愈趋厉害。他们看见游湖来的富绅、贵客、公子、小姐大都脚不着地,手不染水,一味贪图安逸。他们为营生起见,就委曲迎合这种游客的心理,索性在船里放两把躺藤椅,让他们在湖面上躺来躺去,像浮尸一般。我在这里看见了世纪末的痼病的影迹:19世纪末的颓废主义的精神,得了近代科学与物质文明的助力。在所谓文明人之间长养了一种贪闲好逸的风习。西湖上自从那种用躺藤椅的游船出现之后,不拘它们在游湖的实用上何等不适宜,在游船的形式上何等不美观,世间自有许多人欢迎它们,使它们风行一时。正当的游玩,决不是放逸,更不是养病。那种西湖船载了仰天躺着的游客而来,我初见时认真当作载来的是一船病人呢。最近某年春,我又到杭州游西湖,忽然看见许多西湖船的坐位又变了形式。前此的躺藤椅已被撤去,改用了沙发。沙发这种东西,不必真坐,看看已够舒服之至了。它那脸皮半软半硬,对人迎合得十分周到,体贴得无微不至,有时使人肉麻。它那些弹簧能屈能伸,似抵抗又不抵抗;这又好似一个陷阱,翻了进去一时爬不起来。故我只有十分疲劳或者生病的时候,懂得沙发的好处;若在健康时,我常觉得看别人坐比自己坐更舒服。倘把西湖船当作一件工艺品而审察它的形式,这配合就不免唐突。因为这些船身还是旧式的,还是二十年前的船身,只有坐位的部分奇迹地换了新式的弹簧坐垫,使人看了发生“时代错误”之感。若以弹簧坐垫为标准,则船身的形式应该还要造得精密,摇船人的脸孔应该还要有血气,不应该如此憔悴;摇船人的衣服应该还要楚楚,不应该穿得像叫花子一般褴褛。我今天就坐了这样的一只西湖船回来,在船中起了上述的种种感想,上岸后不能忘却。现在就把它们记录在这里。总之西湖船的形式,二十年来,变了四次,但是愈变愈坏。(有删改)1.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对于游玩,丰子恺的认识比一般人深刻得多,他认为游玩关键在于兴致、情味,既不应同旅行那样苦,也不应如休养般安逸懒惰,不能追求奢华。B.“我们的衣服与他的……不令人心情不快”,从衣服座位、生活等方面写出“我”对眼前摇船人生活困顿的怜悯、同情。C.那些来游湖的富绅,贵客、公子、小姐们对西湖船座位的变化起到关键作用,他们大都贪图安逸享乐,脚不着地,手不染水,进而还影响了世风。D.随着科学与物质文明快速发展,西湖船座位越变越奢华。而船身还是旧式的,船夫又很憔悴,这样写反映了社会问题,引人深思。\n2.下列对散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他们在湖面上躺来躺去,像浮尸一般”将躺藤椅的弊端表现得形象而充分,西湖船的座位形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的精神状态。B.文章写“我”观察到的西湖船座位的变化,每次都细致全面地描写了座位的质料、形状、颜色等,具体而真切,充分展示了丰子恺对事物高超的白描写真功底。C.文章在写法上,作者有意舍弃西湖的优美景色而独写船中座位二十年来的变化,以小见大;在表达方式上,主要使用了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D.面对西湖船中座位的变化,作者使用了“忽然发见”“忽然看见”等,形象生动地写出座位变化在人物心中激起的波澜,作者并无心理准备。3.请简要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含意。(6分)4.丰子恺先生在文章结尾说“二十年来,变了四次,但是愈变愈坏”,西湖船二十年来发生了哪些变化?作者为什么说这是“愈变愈坏”?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答案】1.C2.B3.①沙发半软半硬,还有弹簧,的确使人坐得很舒服,但它不适合作为游船的座椅。②西湖船座位只会一味迎合世俗,失掉了其应有特质,突出了西湖船沙发座位代表的贪闲好逸的世风对世人产生的恶劣影响,表现了作者对世风日下的担忧。4.第一问:①最初的座位藤穿木框椅与整只船色彩协调,使用起来也极为合适。②后来变为全藤长椅,虽比以前舒服,但使船的整体形式与质料缺乏统一。③再后来的躺藤椅一味追求舒懒,呈现出病态。④最后变为沙发,与船整体不协调,奢华之风令人生厌。第二问:西湖船座位形式的变化实则是当时奢华、颓废、好逸恶劳的社会风气盛行的缩影,社会不同阶层间矛盾冲突加剧的表现,所以作者说“愈变愈坏”。【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C项“那些来游湖的富绅、贵客、公子、小姐们对西湖船座位的变化起到关键作用”因果关系不成立,文中说“这料想是船家营业竞争愈趋厉害……”,且从“19世纪末的颓废主义的精神……养了一种贪闲好逸的风习”来看,“他们……影响了世风”也不对。故选C。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B项“每次都细致全面地描写了座位的质料、形状、颜色等”说法错误,并不是每次都细致全面地描写了这些方面。如写躺藤椅就没有写形状和颜色。故选B。3.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n从句子中“它那脸皮半软半硬,对人迎合得十分周到,体贴得无微不至”“它那些弹簧能屈能伸,似抵抗又不抵抗”可知,沙发半软半硬,还有弹簧,的确使人坐得很舒服。但其“好似一个陷阱,翻了进去一时爬不起来”“有时使人肉麻”,则证明沙发不适合作为游船的座椅。作者在描写沙发时,用了“脸皮”“陷阱”“肉麻”等词语,突出了西湖船座位只会一味迎合世俗,失掉了其应有特质。再联系前文对“藤穿的长方形木框”椅的描写,作者在此突出了西湖船沙发座位代表的贪闲好逸的世风对世人产生的恶劣影响。而句中的“这又好似一个陷阱,翻了进去一时爬不起来”的表述,表现了作者对世风日下的担忧。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和把握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第一问关于西湖船二十年来发生的变化,从文中“西湖船的坐位是一条藤穿的长方形木框。背后有同样藤穿的长方形木框,当作靠背。这些木框涂着赭黄的油漆,与船身为同色或同类色”“靠背的木框,像括号般微微向内弯曲,恰好切合坐者的背部的曲线。因此坐下去身体是很舒服的”“它们的形状,质料与颜色,又与船的全部十分调和,先给游人以恰好的心情呢”可知,最初的座位藤穿木框椅与整只船色彩协调,使用起来也极为合适。接着,藤穿木框被换成全藤长椅,“坐上去固然比以前舒服。但在形式上,珠不及以前的好看”“因为船身全是木的,椅子全是藤的。二者配合不甚调和……其形式与质料,当然要求严格的统一”,可知全藤长椅虽比以前舒服,但使船的整体形式与质料缺乏统一。再接着变为躺藤椅,“他们看见游湖来的富绅、贵客、公子、小姐大都脚不着地,手不染水,一味贪图安逸。他们为营生起见,就委曲迎合这种游客的心理,索性在船里放两把躺藤椅,让他们在湖面上躺来躺去,像浮尸一般”,此时的躺藤椅一味追求舒懒,呈现出病态。最后变为沙发,“沙发这种东西,不必真坐,看看已够舒服之至了”“倘把西湖船当作一件工艺品而审察它的形式,这配合就不免唐突”,从中可见沙发虽然舒服,但与船整体不协调,奢华之风令人生厌。关于作者为什么说这是“愈变愈坏”,通过阅读文章可知,船上的座位是越变越舒适,只考虑乘客的舒适度而没有考虑座位与船整体的协调度,而且坐船本是游玩,游玩与只注重享受的修养是有着很大区别的。从文中“我在这里看见了世纪末的痼病的影迹:19世纪末的颓废主义的精神,得了近代科学与物质文明的助力。在所谓文明人之间长养了一种贪闲好逸的风习。西湖上自从那种用躺藤椅的游船出现之后,不拘它们在游湖的实用上何等不适宜在游船的形式上何等不美观,世间自有许多人欢迎它们,使它们风行一时”可知,西湖船座位形式的变化实则是当时奢华颓废、好逸恶劳的社会风气盛行的缩影。\n同时,通过文中“此外还有一种更大的不快:摇船人为了这两张滕椅子的设备费浩大,常向游客诉苦,希望多给船钱。有的自己告白:为了同业竞争得厉害,当了衣物置备这两只藤椅的”“我们的衣服与他的衣服,我们的坐位与他的坐位,我们的生活与他的生活,同在一叶扁舟之中,相距咫尺之间。怎不令人心情不快?”可知,这种奢靡风气让社会不同阶层间矛盾冲突加剧,这种矛盾冲突让怀有正义感的作者感到悲伤,所以作者说“愈变愈坏”。二、【2021-2022学年高三9月海南省海口市华中师大海南附中开学检测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18分)文本一:闹市闲民汪曾祺我每天在西四倒101路公共汽车回甘家口。直对101站牌有一户人家。一间屋,一个老人。天天见面,很熟了。有时车老不来,老人就搬出一个马扎儿来:“车还得会子,坐会儿。”屋里陈设非常简单(除了大冬天,他的门总是开着),一张小方桌,一个方杌凳,三个马扎儿,一张床,一目了然。老人七十八岁了,看起来不像,顶多七十岁,气色很好。他经常戴一副老式的圆镜片的浅茶晶的养目镜——这副眼镜大概是他身上唯一值钱的东西。眼睛很大,一点没有混浊,眼角有深深的鱼尾纹。跟人说话时总带着一点笑意,眼神如一个天真的孩子。上唇留了一撮疏疏的胡子,花白了。他的人中很长,唇髭不短,但是遮不住他的微厚而柔软的上唇。——相书上说人中长者多长寿,信然。他的头发也花白了,向后梳得很整齐。他常年穿一套很宽大的蓝制服,天凉时套一件黑色粗毛线的很长的背心,圆口布鞋、草绿色线袜。从攀谈中我大概知道了他的身世。他原来在一个中学当工友,早就退休了。他有家,有老伴。儿子在石景山钢铁厂当车间主任。孙子已经上初中了。老伴跟儿子,他不愿跟他们一起过,说是:“乱!”他愿意一个人。他的女儿出嫁了。外孙也大了。儿子有时进城办事,来看看他,给他带两包点心,说会子话。儿媳妇、女儿隔几个月给他拆洗拆洗被褥。平常,他和亲属很少来往。他的生活非常简单。早起扫扫地,扫他那间小屋,扫门前的人行道。一天三顿饭。早点是干馒头就咸菜喝白开水。中午晚上吃面。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如此。他不上粮店买切面,自己做。抻条,或是拨鱼儿。他的拨鱼儿真是一绝。小锅里坐上水,用一根削细了的筷子把稀面顺着碗口“赶”进锅里。他拨的鱼儿不断,一碗拨鱼儿是一根,而且粗细如一。我为看他拨鱼儿,宁可误一趟车。我跟他说:“你这拨鱼儿真是个手艺!”他说:“没什么,早一点把面和上,多搅搅。”我学着他的法子回家拨鱼儿,结果成了一锅面糊糊疙瘩汤。他吃的面总是一个味儿!浇炸酱。黄酱,很少一点肉末。黄瓜丝、小萝卜,一概不要。白菜下来时,切几丝白菜,这就是“菜码儿”。他饭量不小,一顿半斤面。吃完面,喝一碗面汤(他不大喝水),涮涮碗,坐在门前的马扎儿上,抱着膝盖看街。我有时带点新鲜菜蔬——青蛤、海蛎子、鳝鱼、冬笋、木耳菜,他总要过来看看:“这是什么?”我告诉他是什么,他摇摇头:“没吃过。南方人会吃。”他是不会想到吃这样的东西的。\n他不种花,不养鸟,也很少遛弯儿。他的活动范围很小,除了上粮店买面,上副食店买酱,很少出门。他一生经历了很多大事。然而这些都与他无关,没有在他身上留下多少痕迹。他每天还是吃炸酱面,——只要粮店还有白面卖,而且北京的粮价长期稳定——坐在门口马扎儿上看街。他平平静静,没有大喜大忧,没有烦恼,无欲望亦无追求,天然恬淡,每天只是吃抻条面,拨鱼儿,抱膝闲看,带着笑意,用孩子一样天真的眼睛。这是一个活庄子。一九九〇年五月五日文本二:使用语言,譬如揉面。面要揉到了,才软熟,筋道,有劲儿。水和面粉本来是两不相干的,多揉揉,水和面的分子就发生了变化。写作也是这样,下笔之前,要把语言在手里反复抟弄。我的习惯是,打好腹稿。我写京剧剧本,一段唱词,二十来句,我是想得每一句都能背下来,才落笔的。写小说,要把全篇大体想好。怎样开头,怎样结尾,都想好。在写每一段之间,我是想得几乎能背下来,才写的(写的时候自然会又有些变化)。写出后,如果不满意,我就把原稿扔在一边,重新写过。我不习惯在原稿上涂改。在原稿上涂改,我觉得很别扭,思路纷杂,文气不贯。曾见一些青年同志写作,写一句,想一句。我觉得这样写出来的语言往往是松的,散的,不成“个儿”,没有咬劲。有一位评论家说我的语言有点特别,拆开来看,每一句都很平淡,放在一起,就有点味道。我想谁的语言不是这样?拆开来,不都是平平常常的话?中国人写字,除了笔法,还讲究“行气”。包世臣说王羲之的字,看起来大大小小,单看一个字,也不见怎么好,放在一起,字的笔画之间,字与字之间,就如“老翁携带幼孙,顾盼有情,痛痒相关”。安排语言,也是这样。一个词,一个词;一句,一句;痛痒相关,互相映带,才能姿势横生,气韵生动。中国人写文章讲究“文气”,这是很有道理的。(汪曾祺《揉面一一谈语言运用》)1.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第3段中,作者用大量笔墨描写老人的相貌,用比喻修辞突出老人的眼神,老人虽没有名姓,却形象鲜明。\nB.“只要粮店还有白面卖,而且北京的粮价长期稳定”是插入语,看似与文章没有太大关系,却强化了老人生活的简单。C.作者在记叙老人一生时,有意简化老人过去的经历,重点放在老人现在的状态上,取舍之中体现的是作者的匠心独运。D.本文语言很能体现汪曾祺特色,文白夹杂,用词朴实,拆开看每一句都很平淡,放在一起,清新平实中却有无穷韵味。2.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郁达夫《故都的秋》中有“都市闲人”,文本一中的老头“不种花,不养鸟,也很少遛弯儿”,每天“坐在门口马扎儿上看街”,但境界比前者高。B.“闹市闲民”是汪曾祺坐公交换乘时看到的一个老人,而作者本人看老人拨鱼儿不惜错过车,回家后又学着老人的法子做拨鱼儿,也是一个闲人。C.文中对老人在成为老人之前的身世并没有介绍,经历的大事也没在老人身上留下多少痕迹,他仍“天然恬淡”,当年一定是一位智者。D.虽然王羲之是我国东晋时期的书法家,其《兰亭序》结体欹侧多姿,错落有致,千变万化,曲尽其态;但其书法却不被包世臣看好。3.文本一结尾说“这是一个活庄子”,作者为什么这样说?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认识。(6分)4.文本二中说:“安排语言,也是这样。一个词,一个词;一句,一句;痛痒相关,互相映带,才能姿势横生,气韵生动。”文本一题目中的“闹市”与“闲民”之间是如何“痛痒相关,互相映带”的?请结合文本分析。6分)【答案】1.A2.B3.①与世无争,内心淡定。拒绝过繁杂的生活,老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日三餐内容不变。②卓有智慧看透世事。经历的大事没有在他身,上留下多少痕迹,住在闹市却能闹中得静。③无为中有为,简单中有精致。将拨鱼儿做成一种绝活,连擅长做菜的汪曾祺都做不来,简单中自有一种精致。4.①“闹市”与“闲民”形成对比。外界生活热闹、繁杂,老人独自一人,生活清静、简单甚至一成不变,外界的闹越发显出老人的“闲”。②“闹市”与“闲民”有内在的因果关系。“闹”市之“闹”代表的是生机与繁华,儿女生活安定,粮价稳定,老人才能够保有这样的“闲”。③作者将“闹市”与“闲民”并置,是环境与心境的对比,揭示了幸福知足的心理,表现了享受生活的乐趣。【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A项\n“用比喻修辞突出老人的眼神”错误。作者在描写老人眼神时并未使用比喻修辞,句中“如”为如同,表形容,不是比喻。故选A。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A项“但境界比前者高”没有依据,文中写老人的悠闲自得,与世无争,没有提及境界之类的内容,所以也无从比较。C项“并没有介绍”错,是没有详细介绍。“他原来在一个中学当工友,早就退休了。他有家,有老伴”等内容就是对他的身世进行的简介。“当年一定是一个智者”的说法太绝对,原文无相关信息。D项“其书法却不被包世臣看好”曲解文意,由“包世臣说王羲之的字,看起来大大小小,单看一个字,也不见怎么好,放在一起,字的笔画之间,字与字之间,就如‘老翁携带幼孙,顾盼有情,痛痒相关’”可知,包世臣对王羲之的书法是赞赏的。故选B。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及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的能力。结合“他的生活非常简单。早起扫扫地,扫他那间小屋,扫门前的人行道。一天三顿饭。早点是干馒头就咸菜喝白开水。中午晚上吃面。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如此”分析,老人居处简单,饮食单调,生活基本上一成不变;而老人“气色很好……眼神如一个天真的孩子”,可看出老人不受世俗烦扰,内心淡定从容,与世无争。结合“他一生经历了很多大事。远的不说。敌伪时期,吃混合面。傅作义。解放军进城,扭秧……‘四人帮’垮台……”“然而这些都与他无关,没有在他身上留下多少痕迹。他每天还是吃炸酱面,——只要粮店还有白面卖,而且北京的粮价长期稳定——坐在门口马扎儿上看街”等分析,这些大事都与他无关,没有在他身上留下多少痕迹。环境时局多变,世俗纷纷扰扰,而老人一如既往,所以老人是富有智慧的,有道家的出世神韵。结合“他的拨鱼儿真是一绝。小锅里坐上水,用一根削细了的筷子把稀面顺着碗……他说:‘没什么,早一点把面和上,多搅搅。’我学着他的法子回家拨鱼儿,结果成了一锅面糊糊疙瘩汤”分析,老人有绝活“拨鱼儿”,在简单的一成不变的生活中,老人的生活还是有精致之处的,这应该是老人认真琢磨操练后的结果,所以老人还是有所热爱与希求的,这体现了无为中的有为。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及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的能力。“闹市”与“闲民”之间,既是对比关系,也有因果关系。抓住环境的“闹”和人的“闲”对比分析,还可以从“市”闹为人“闲”提供了条件角度分析。\n结合“他不种花,不养鸟,也很少遛弯儿。他的活动范围很小,除了上粮店买面,上副食店买酱,很少出门”“然而这些都与他无关,没有在他身上留下多少痕迹。他每天还是吃炸酱面,——只要粮店还有白面卖,而且北京的粮价长期稳定——坐在门口马扎儿上看街”等分析,主要从老人的“闲”和环境的“闹”分析,老人独自一人,生活清静、简单甚至一成不变。外面的世界热闹,好像和他没有关系。外界的闹越发显出老人的“闲”。结合“儿子在石景山钢铁厂当车间主任。孙子已经上初中了。老伴跟儿子,他不愿跟他们一起过,说……儿媳妇、女儿隔几个月给他拆洗拆洗被褥。平常,他和亲属很少来往”“他每天还是吃炸酱面,——只要粮店还有白面卖,而且北京的粮价长期稳定——坐在门口马扎儿上看街”等分析,老人儿女生活安定,北京的粮价稳定,这些都是老人“闲”的保障,“闹市”与“闲民”有内在的因果关系。“闹”是人间烟火,有温度有生机;“闲”是内心安详闲静,悠游岁月。于“闹市”中安享闲适生活,别有一番乐趣,自是拥有了幸福知足的心理,二者并举,突出了老人的幸福感。三、【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海南省高考全真模拟卷(一)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8分)两棵树上,一棵树下刘醒龙再到簰洲垸,并非一时兴起,而是这些年,心心念念的情结。出武昌,到嘉鱼,之后去往簰洲垸的路途有很长一段是在长江南岸的大堤上。江面上还是春潮带雨的那种朦胧,离夏季洪水泛滥还有一段时间。在时光的这段缝隙里,那在有水来时惊涛拍岸的滩地上抢种的蔬菜,比起别处按部就班悠然生成的绿肥红瘦,堪可称作俗世日常中的尤物。除了蔬菜,堤内堤外所剩下的就只是树了,各种各样的,一株株,一棵棵,长势煞是迷人。有百年堤,无百年树。这句话本指长江中游与汉江下游一带平原湿地上的特殊景象。因为洪灾频发,大堤少不得,老堤倒不得,大树老树只是栽种时的梦想,还没有活够年头,就在洪水中夭折了。1998年夏天的那场大洪水,让多少青枝绿叶停止了梦想,也让不少茁壮的树木在传说中至今不朽。第一次来到簰洲垸,又离开时,就曾想过,一定要找时间再来此脚踏实地走一遍。1998年8月下旬,搭乘子弟兵抗洪抢险的冲锋舟,第一次来簰洲垸。除了几段残存的堤顶和为数不多的树梢,簰洲垸被滔天的洪水彻底淹没。汤汤大水之上的我们,悲壮得连一滴眼泪也不敢流。所谓美梦成真,就是将日子过得如同美梦一样。由于当年子弟兵的驰援,人们才从最艰难的日子挺了过来,由于三峡大坝建成后对长江上游洪水的拦截,一向狂放不羁的洪水也将凶悍性子收敛起来,哪怕是乘着最大洪峰笔直往东而来,也不得不在簰洲垸顶头的大堤前扭转半个身子往西而去时,一改从前的暴虐,反倒以岁月流逝的模样用浪花之上的江鸥点染一段温情。最能表现这温情的是小镇边上两棵白杨,还有朋友反复告知的那棵杨柳。\n1998年8月1日夜里,簰洲垸大堤没能顶住洪魔的肆虐,终于溃口了。后来通过视频看到,惊涛骇浪之中,那个名叫江珊的小女孩死死抱着一株小白杨,硬是从黑夜撑到黎明。当子弟兵来施救时,小女孩还不敢放手,一边号啕大哭,一边说奶奶让她抱着小白杨千万不要松手。奶奶自己却因体力不支,随洪水永远去了天涯。洪荒之下,生命没有任何不同。那比狂飙凶猛百倍的浪潮来袭时,一辆辆正在抢险的重载卡车,顷刻之间成了一枚枚卵石,淹没在浪涛深处。一位铁汉模样的将军,同样得幸抱着一棵小白杨。23年过去,小镇边上的这两棵白杨树,长得很大了。私下里,簰洲垸人,将一棵白杨称为“将军树”,另一棵白杨称为“江珊树”。小镇的人这么说话,听得人心里格外柔软,也格外有苍凉。不由得想得起天山深处的胡杨,华山顶上的青松;想得起西湖岸边的垂柳,洛阳城内的牡丹。在簰洲垸下游约20里,有个地方叫王家月。1998年8月21日,自己随一个团的军人十万火急地赶到此地,打响“九八抗洪”的收官之战。险情过后,封堵管涌的几千立方米的大小块石与粗细沙砾,成了平展展田野上的一处高台。相隔23年,再来时,一场大雨将头一天的暴烈阳光洗得凉飕飕的,在离高台不到50米的地方,自己到站住了。在高台正中,孤零零长着的一棵小树。正是当地朋友业已念叨过许多遍的那棵杨柳。相比从前,簰洲垸上上下下堤内堤外一切都好了许多,那两棵白杨从风雨飘摇中挺过来,长成参天大树。那曾经指望3万年后才风化成沙土的块石沙砾高台,才几年工夫就有杨柳长了出来,虽然只有一棵,却更显风情万种。这样的杨柳能长多少叶子呢?远远看过去,大约几千片吧,这是一种希望,希望小小杨柳用这种方式记住当初参加封堵管涌的几千名子弟兵。曾经在干旱少雨的甘肃平凉,见过一棵名为国槐的大树,3200年树龄,毫不过分说,那样子是用苍穹之根吸收过《三坟》《五典》的智慧,用坚硬身躯容纳下《八索》《九丘》的文脉,用婀娜枝叶感受了《诗经》《乐府》的深邃与高翔。簰洲垸一带,注定没有见证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的老树,从东来的长江,由此向西流去,一切见证之事都付与簰洲垸自身。不必等到再过23个23年时,不必等到垒起高台的块石与沙砾变得与周围田野浑然天成时,更不必让小小杨柳和高高白杨都变得千年国槐那样沧桑时,大江之畔无所不在,大水之中万物天成。历经过灾难的白杨全都是周瑜、陆逊那般青壮小伙模样,苦难中泡大的杨柳全都是大乔、小乔一样婀娜姑娘身姿。奋斗百年,走向新的征程,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走向新的梦想,更加令人向往。如同自己刚转过身,就在想什么时候再来看看簰洲垸,看看簰洲垸的两棵白杨、一棵杨柳。还有这两棵树上,还有这一棵树下,安详天空,锦绣大地!(有删改)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有百年堤,无百年树”是用俗语说明景色特征,表明当地对筑堤防洪更为重视。B.1998年那场洪水淹没了簰洲垸,滔天的气势震慑人心,使“我们”害怕得不敢流下一滴眼泪。\nC.文中写江珊、奶奶,将军这三个人物形象,目的是表现人类在大自然力量面前的弱小。D.文中用胡杨、青松、垂柳,牡丹衬托白杨,表明白杨是当地有着代表意义的景物。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开篇“再到簰洲垸”道明了自己与簰洲垸的因缘,自然引出对第一次到簰洲垸的回忆。“这些年心心念念”则突出感情的浓烈。B.作者用特写镜头对准人们抢种的蔬菜,写出了这些蔬菜呈现的生机。这些蔬菜因生长在有水来时就惊涛拍岸的滩地上更显珍贵。C.文章将1998年发洪水时簰洲垸被彻底淹没的最象和今天的景象作对比,有对过去洪水凶悍的惨痛回忆。也有对今日洪水得以治理的欣喜。D.文章善于联想,如由白杨想到周瑜。陆进。由杨柳想到大乔。小乔,以象征手法表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既形象生动又内涵丰富。3.文章中写道:“最能表现这温情的是小镇边上的两棵白扬,还有朋友反复告知的那棵杨柳”,为什么说那两棵白杨,那棵杨柳“最能表现这温情”?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6分)4.尾段由甘肃平凉国槐写到簰洲垸的两棵白杨、一棵杨柳,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6分)【答案】1.D2.D3.①当比狂飙凶猛百倍的浪潮来袭时,这两棵白杨从风雨飘摇中挺过来,挽救了人的生命。人们将两棵白杨分别称为“将军树”“江珊树”,体现了对那段洪水肆虐时光的不能忘怀,对白杨树的感恩。②在块石沙砾高台中长出来的那棵杨柳,是对带给百姓生的希望的子弟兵的纪念,也是人类劫难过后美好生活的象征。4.①由甘肃平凉国槐写到簰洲垸的白杨、杨柳,揭示簰洲垸的白杨、杨柳的文化意义。②写甘肃平凉国槐是为了衬托白杨、杨柳,引出时代特征,表现其在抗争中创造历史的时代意义。③使文章层层深入,升华主旨,抒发对克服困难、战胜灾难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歌颂。【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项“表明当地对筑堤防洪更为重视”错误,“无百年树”在文中是指“大树老树只是栽种时的梦想,还没有活够年头,就在洪水中天折了”。B项“使‘我们’害怕得不敢流下一滴眼泪”错误,这里主要是写灾情之重,容不得悲伤,“我们”就投入抗洪抢险工作中。C项“目的是表现人类在大自然力量面前的弱小”错误,写江珊和将军是为了表现人类在灾难面前的顽强。\n故选D。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D项“以象征手法表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错误,作者由白杨、杨柳而生发的想象表现了白杨与杨柳历经灾难、战胜灾难后所呈现的美好姿态与蓬勃生命力。故选D。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重要句子含义的理解能力。两个白杨救了两个人的命,“惊涛骇浪之中,那个名叫江珊的小女孩死死抱着一株小白杨,硬是从黑夜撑到黎明。当子弟兵来施救时,小女孩还不敢放手,一边号啕大哭,一边说奶奶让她抱着小白杨千万不要松手”“一位铁汉模样的将军,同样得幸抱着一棵小白杨”,于是“簰洲垸人,将一棵白杨称为‘将军树’,另一棵白杨称为‘江珊树’”,这个称呼充满温情,体现了对那段洪水肆虐时光的不能忘怀,对白杨树的感恩。而杨柳生长的地方很特别,“那曾经指望3万年后才风化成沙土的块石沙砾高台,才几年工夫就有杨柳长了出来,虽然只有一棵,却更显风情万种……这是一种希望,希望小小杨柳用这种方式记住当初参加封堵管涌的几千名子弟兵”,在块石沙砾高台中长出来的那棵杨柳是对带给百姓生的希望的子弟兵的纪念,也是人类劫难过后美好生活的象征。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段作用及鉴赏写作手法、概括文章主旨的能力。文章这样描写甘肃平凉的国槐,“那样子是用苍穹之根吸收过《三坟》《五典》的智慧,用坚硬身躯容纳下《八索》《九丘》的文脉,用婀娜枝叶感受了《诗经》《乐府》的深邃与高翔”,赋予了甘肃平凉的国槐以诸多文化意义,而由甘肃平凉国槐写到簰洲垸的白杨、杨柳,揭示簰洲垸的白杨、杨柳的文化意义。写甘肃平凉的国槐是为了衬托白杨、杨柳,“簰洲垸一带,注定没有见证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的老树,从东来的长江,由此向西流去,一切见证之事都付与簰洲垸自身……大江之畔无所不在,大水之中万物天成。历经过灾难的白杨全都是周瑜、陆逊那般青壮小伙模样,苦难中泡大的杨柳全都是大乔、小乔一样婀娜姑娘身姿”,这样写引出时代特征,表现白杨、杨柳在抗争中创造历史的时代意义。由甘肃平凉国槐写到簰洲垸的白杨、杨柳,使文章层层深入,最后文中用“奋斗百年,走向新的征程,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走向新的梦想,更加令人向往”升华文章主旨,抒发对克服困难、战胜灾难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歌颂。四、【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海南省仿真模拟卷(三)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8分)南墙北墙徐春林\n“嗨,嗨。”这是我家南墙下的声音,是隔着墙壁传过来的。他的嗓子像喇叭,他的“嗨”声具有无限的张力。这叫声在村子里响起,就连牛的叫声也被压得极低。他身子瘦小,窝着头,成天把半边脸贴在墙上。他叫三喜,是个患有脑瘫的哑巴。我从田间回来时,他趴在墙边不停地“嗨”着。我感觉他是在和我说话,也“嗨”着回应他。他自从得了脑瘫,就不能正常说话了,只能“嗨,嗨”地叫。他也做不了活儿,成天待在家里。“你累不累?”我站在南墙的墙头上,伸手摸着他的头说。他根本听不见,还是不停地“嗨”着。我发现,他每“嗨”一声,脖子上的血管就会膨胀。好像他的声音,是从血管里喷出来的。他伸着手,想往墙上爬。我伸出手,铆足了劲拉他。这时,奶奶喊住了我:“你这孩子,怎么跟一个哑巴玩呢?越玩越傻。”我家的土屋住过十几代人。曾祖父去世后,老屋被一堵矮小的墙分成两家。北边的是我家,南边的是祖武家。在此之前,老屋没有南北之分。我家把这堵墙称为南墙,祖武家把它称为北墙。老屋划分南北之前,曾祖父一直住在南边的厅房。他患有痨病,咳得厉害。父亲在北边的厅房出生后,对曾祖父的咳声非常敏感,听见咳声就会哭个不停。曾祖父时不时透过窗眼看父亲。奶奶说,曾祖父怕惊醒父亲,时常强忍咳嗽,憋得面红耳赤,真是难为他了。那时,家里人倒是希望有堵墙。有了墙,曾祖父怎么咳,父亲都会听不见了。自从老屋有了那堵墙,我再没去过曾祖父住过的厅房。我家有养猫养狗养牛的习惯,猫狗牛都养得壮实,人和猫狗牛相处得也很和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村里人把吃猫肉当成一种乐事。奶奶是不允许家人杀生的。她常说万物爱生命,虫蚁畏生死。奶奶亲眼见过一只猫被活活打死的惨相,常咒骂那些吃猫肉的人没有好下场。但无论奶奶怎么咒骂,村子上空还是不时会飘出猫肉的味道。奶奶咒骂的时候,三喜竖着耳朵听得很认真。他好像知道奶奶在骂谁,好像知道村子里谁干了坏事。慢慢地,我和三喜玩的时候,奶奶不再把我喊回来。母亲喊我的时候,奶奶也会说,都是孩子,在一起玩玩,没什么大不了的。奶奶总是把猫看得很紧,下地的时候,把它装在笼子里,放在地头。仿佛一不留神,猫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三年困难时期,人们难得吃上一顿肉,想着法子给自己开荤。奶奶不得不这么做。我家和祖武家长期不和,两家人常因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隔墙对骂。奶奶因此害怕祖武家会对猫下手。祖上的恩怨我不了解,祖武唯一的儿子三喜,却和我秘密地有着往来。我们用“嗨”说话,相互“嗨”着时很快乐。\n一天深夜,我家的猫纵身跳上南墙,朝着曾祖父的厅房奔去。任由奶奶怎么唤,就是唤不回来。奶奶像丢了魂似的,每天摇晃着出门,半夜才肯回来。她幻想着在夜间与猫相遇。可是接连数月,再也没有见到猫。奶奶为此食欲不佳,人也开始消瘦。奶奶也想过去祖武家找猫。父亲说,猫在还好,如果没有,说不定,会招惹一场大风波。奶奶只好作罢,成天为猫沮丧。那是个寒冷的冬夜,村子里刮着大风。我家的门“咔”的一声开了,紧接着一股刺骨的风从门外刮进来,把煤油灯的火光拖得老长,母亲立即用手掌围住。祖武是跟着风一起进来的,说:“叔父,我们要搬走了。”父亲刚睡下,母亲还在纳鞋底。听到祖武的话,父亲顿时睡意全无。“你们搬走?”母亲又问了一-遍。“嗯。”“来,坐,坐这。”母亲把左侧的凳子挪过来,示意祖武坐下。换作以前,母亲必定求之不得。可是现在,她的心里反而有了一些冷意。她仿佛看到一个个人从屋子里离开。“准备什么时候搬走?”母亲问。“过两三天吧,”祖武说,“我来和你们告个别。屋子空着,你们用得上就用。”祖武的声音有些哽咽。虽然仅隔着一堵墙,我们对他家的事却是一无所知。“搬去哪?”母亲问。“城里。”祖武说。“明早叫三喜过来吃顿饭吧!”母亲说。“好咧!"祖武起身,与风一起消失在黑夜中。天没亮,三喜就来了,我当时还在睡梦中,感觉有人“嗨”了一声朝我走近。我醒过来,看见了三喜,说:“嗨。你怎么来了?”他指着地上,我惊奇地发现他脚下有只猫。那是我家走丢的猫。它被三喜用绳牵着,不停地叫。三喜不断比画着,告诉我,他在外面找到了那只猫。(有删改)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三喜不能像正常人那样干活、交流,这使得他感受不到生活的快乐,内心痛苦,他通过高高的“嗨”声表达内心的苦闷。B.老屋原先是一个整体,后来老屋中间砌了墙。这堵墙隔开了两家的空间,使两家避免产生矛盾,但也隔开了两家的情感。C.妈妈和奶奶对三喜的态度截然不同,妈妈嫌弃三喜,不让“我”跟他玩耍;奶奶十分喜欢三喜,允许“我”跟三喜玩耍。\nD.文章叙家长里短,道世间真情,如写“我”与三喜来往,表现孩子间的纯洁感情;写“我”家和祖武家和好,表现诚挚亲情。2.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对曾祖父着墨不多,但相关语句使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突出了曾祖父对晚辈的关爱。B.文章善于运用对比的手法表现人物,如“我”与家人对三喜的态度形成对比,突出了“我”天真无邪的形象特点。C.文章描画了一幅冬夜寒风入户图,这处环境描写意在突出当时乡村贫穷落后的状况,表明农民渴盼乡村发展。D.文章语言特色鲜明:文句平白如话,多用短句,节奏明快,读起来朗朗上口;人物语言简洁自然,符合人物身份。3.文章以“南墙北墙”为标题有哪些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4.文章大量笔墨涉及“我”家那只猫,作者这样安排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6分)【答案】1.D2.C3.①标题简练而形象,吸引人眼球。②标题暗示两家之间存在矛盾,制造了悬念,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③标题交代了文章的线索。文章叙述的都是“南墙北墙”下的故事。4.①突出人物形象。通过写奶奶咒骂吃猫肉的人,把猫看得紧,因猫走丢而茶饭不思,突出了奶奶的仁爱之心;通过写三喜找回猫突出了三喜热心的形象特点。②使结构更完整、严谨。文章结尾处交代三喜找回了那只猫,与前文三喜“听”奶奶骂吃猫肉的人、猫走丢等内容相呼应,使文章前后照应,结构完整、严谨。③丰富文章的主题思想。通过写“我”的家人对动物的关爱,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丰富了文章的主题思想。【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项“这使得他感受不到生活的快乐,内心痛苦”于文依据不足,“他通过高高的‘嗨’声表达内心的苦闷”理解牵强。原文只是客观表述,“他自从得了脑瘫,就不能正常说话了,只能‘嗨,嗨’地叫”。B项“使两家避免产生矛盾”与文意不符。原文有“我家和祖武家长期不和,两家人常因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隔墙对骂”。C项“妈妈和奶奶对三喜的态度截然不同”不够准确。奶奶起先也嫌弃三喜,不让“我”跟三喜玩耍。且“奶奶十分喜欢三喜”于文无据,她只是说“都是孩子,在一起玩玩,没什么大不了的”。故选D。\n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C项“意在突出当时乡村贫穷落后的状况,表明农民渴盼乡村发展”错。这处环境描写为祖武到访创设了环境,也暗示将有重要的事情发生。故选C。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从标题本身的效果来看,“南墙北墙”表达简练,而且引发读者思考,哪里的南墙北墙?为什么叫南墙北墙?这墙是怎么来的?总之,这个标题设置悬念,吸引读者。从内容来看,一“南”一“北”,南北对峙,暗示了两家的矛盾。文章写两家原来是一家,后来分了家,才建了墙,“我家的土屋住过十几代人。曾祖父去世后,老屋被一堵矮小的墙分成两家。北边的是我家,南边的是祖武家。在此之前,老屋没有南北之分。我家把这堵墙称为南墙,祖武家把它称为北墙”,原本好好的一家人分开了,也有了隔阂和矛盾,“我家和祖武家长期不和,两家人常因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隔墙对骂”。因此标题暗示两家之间存在矛盾。从情节看,标题是文章的线索,文章主要内容是围绕“南墙北墙”写的。开始写“我”和三喜隔着墙交流,“我从田间回来时,他趴在墙边不停地‘嗨’着。我感觉他是在和我说话,也‘嗨’着回应他”;然后交代“南墙北墙”的由来;再写“我”家的猫越过墙跑到祖武家去,奶奶着急,爸爸不愿去找,怕引发冲突;最后写有一天晚上祖武来到“我”家告别。文章叙述的都是“南墙北墙”下的故事。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对人物形象的作用。先看奶奶,“村里人把吃猫肉当成一种乐事。奶奶是不允许家人杀生的。她常说万物爱生命,虫蚁畏生死。奶奶亲眼见过一只猫被活活打死的惨相,常咒骂那些吃猫肉的人没有好下场”“奶奶总是把猫看得很紧,下地的时候,把它装在笼子里,放在地头。仿佛一不留神,猫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奶奶像丢了魂似的,每天摇晃着出门,半夜才肯回来。她幻想着在夜间与猫相遇。可是接连数月,再也没有见到猫。奶奶为此食欲不佳,人也开始消瘦”,通过写奶奶咒骂吃猫肉的人,把自家猫看得很紧,丢了猫后“像丢了魂似的”“食欲不佳,人也开始消瘦”等,可看出奶奶的仁爱之心。再看三喜,“奶奶咒骂的时候,三喜竖着耳朵听得很认真。他好像知道奶奶在骂谁,好像知道村子里谁干了坏事”“我惊奇地发现他脚下有只猫。那是我家走丢的猫。它被三喜用绳牵着,不停地叫。三喜不断比画着,告诉我,他在外面找到了那只猫”,三喜虽然是个哑巴,但却懂得关爱猫,把它找回来,写出三喜的热心和善良。再看对情节结构的作用。前面写奶奶咒骂吃猫肉的人时,“三喜竖着耳朵听得很认真。他好像知道奶奶在骂谁,好像知道村子里谁干了坏事”,后来猫丢了,结尾写三喜把它找了回来,“它被三喜用绳牵着,不停地叫。三喜不断比画着,告诉我,他在外面找到了那只猫”,这些情节前后照应,使文章结构严谨、完整。\n最后看对主题的作用。文章写“我”家“有养猫养狗养牛的习惯,猫狗牛都养得壮实,人和猫狗牛相处得也很和睦”,后面写奶奶对猫的关爱,“奶奶总是把猫看得很紧,下地的时候,把它装在笼子里,放在地头。仿佛一不留神,猫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猫丢了之后“奶奶像丢了魂似的,每天摇晃着出门,半夜才肯回来。她幻想着在夜间与猫相遇。可是接连数月,再也没有见到猫。奶奶为此食欲不佳,人也开始消瘦”等,这些描写体现了“我”的家人对动物的关爱,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丰富了文章的主题思想。五、【2021-2022学年高三4月辽宁省县级重点高中协作体联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8分)文本一:每个人的学校梁鸿鹰学校是每个人的必经之所。我们的早年生活主要场景是学校,我们在这里开启教育常规轨道上的漫长岁月。不同年龄的我们,被交到不同的老师手中,学习各种教材,接受各种教导与规范,跨过一场又一场考试。我从小生活在一所学校的家属院里,见到的成年人多数是老师。他们或是小伙伴们的家长,或是父母的同事,他们总是面有倦容、不修边幅,也总是步履匆匆、手上粘着粉笔末,每天把厚厚一摞作业本带回家,与苍老的父母、拖着鼻涕的孩子围在桌旁吃简单的饭菜。他们大多很有耐心,善于倾听和指引,告诉孩子们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我怀疑自己好为人师的毛病,就是这个院子里的人潜移默化的结果。我的小学音乐老师是母亲的漂亮“闺蜜”。大家都翘首以盼上她的课。她用自己的歌声,也用温婉的话语,教我们留意大自然、关心小动物、欣赏花草的美。她总是笑盈盈的,说话和声细语,她的美好和温暖最恰切地代言了教师这个美好职业。但有一天,这位老师突然披头散发、号啕大哭,人们说她精神失常了。这使我们突然意识到,即使身处学校这样的“世外桃源”,意外变故同样也随时可能发生。父亲那时在离城较远的中学教书。……或许是校园里家长与孩子们亲密无间的氛围感染了父亲,他对我比平时明显热情和体贴了不少。看完演出,他打来热水,让我与他一起坐进一个大浴盆里洗澡。在炎热的校园里,父子居然如此“赤诚相见”,任目光交接,任情意流淌,虽然这种场景一生里只有这唯一的一次,却足以让我们刻骨铭心。进入青春期的我,开始与父亲疏离,……我们在学校里是被动的,无法自己选择老师、选择教材和教法。学校教给我如何获取必要的书本知识,并不教我如何与自己的父亲相处。\n成功的学校教育激发学子的探究意识、质疑能力和思考能力,教会我们从周围事物中找到一些乐趣。初中时代,我们遇上“读书无用论”,高中时代,考试和升学率却开始主导学校。好奇心、想象力和探索精神的激发和培养始终没来得及出场,德智体美劳被割裂了。马克思在《资本论》里指出,对每个处于一定年龄段的孩子的教育,都要将生产劳动与课堂教学和体魄训练相互结合起来,这是使人得以全面发展的唯一手段,学校教育如果背离这个宗旨,可能会带来灾难。因此,马克·吐温不无尖锐地说:“肥皂与教育不像大屠杀那样会伤害许多人,但从长远看,肥皂与教育更能置人于死地。”优秀的老师在既有的教育轨道上找寻良好路径,将教育恩惠施予学生,使他们免遭扭曲或空手而归。我庆幸自己曾经遇到过几位帮助我成长的好老师。比如那位始终鼓励我的语文老师。她把我在咬文嚼字方面的每一点进步都看在眼里,时常加以赞赏,帮我克服懒惰,增强我的自信心……孩子在学校里能得到多少,取决于有多少有所作为的教师。不过,学校能够反复强化的,可能只是学生天然所擅长的领域,无法唤醒其基因里并不具备的能力。20世纪80年代最响亮的口号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大多数学生都试图跟上这个时尚的召唤,但总有一些像我这样的学生,只要涉及运算、实验和推理,就感到浑身不自在,不管学校让我花多少时间学习这些,作用都微乎其微,我最终还是只能弃理从文。人最难的事情莫过于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否则,这个世界就没什么遗憾了。每个人都有惰性,不自觉地随波逐流,在学校学知识的同时,也学别人身上的坏毛病。有一些过错,独自犯的时候颇觉忐忑,在学校里与别的孩子一起犯,就毫不在乎了。比如,我们一有机会就像对待《呼兰河传》里那个小女孩一样,蔑视学校里家境清贫的孩子。学校帮助着我们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这方面的作用肯定是有的,但如何克服其局限性,也值得探索。爱默生说过,大学教育的好处之一,在于使青年人看到其作用的有限。这提醒离开学校的人们,要去接受生活这个大学校的再教育。生活不断提出各种必须认真加以回应的难题,以此锻造我们真实的本领,成为我们更广阔更长久的学校。生活最能让人明白笛卡尔所说的“学习之道”,让人“集中于对所面临的各种情况作出中肯、正确的判断”。生活考验人,增长人的才干,磨炼人的意志。正因如此,麦尔维尔长篇小说《白鲸》里的亚哈船长才断言,捕鲸船就是他的耶鲁大学和哈佛大学,不单教会了他生存,也成就了他的世界观、宇宙观,随着捕鲸船行进于惊涛骇浪之中,船长对“文明社会”的不公,对教会的腐败、劳动者的美德,认识得更为深刻。(有删改)文本二:“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他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有删改)\n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中的父亲身份特殊,既是作者的父亲,又是一名老师,作者记述自己与父亲相处的往事,意在呼唤亲情回归。B.文章中有对自己从小学到大学学校生活的回题,又有关于教育的感悟;有对老师的深情回忆,又有对人生的反思。C.文章中举我们寻机蔑视家境清贫的同学为例,说明学校在帮助学生克服自身局限性,塑造理想自我方面存在不足。D.文章中作者同意爱默生的看法:大学教育其作用有限,离开学校的人们,有必要去接受生活这个大学校的再教育。2.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开头“学校是每个人的必经之所”不仅照应了标题“每个人的学校”,而且统摄全篇,可谓开篇“明其目”。B.文章中作者刻画老师的手法不一,有的作个体的工笔细描,有的则概述式地一笔带过,然而,老师群像较为鲜明。C.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拟人和夸张手法,一针见血地指出教育内容如不恰当会给教育本身及受教育者带来巨大损失。D.文章结尾,作者引用麦尔维尔《白鲸》里的亚哈船长的话,意在阐明生活是“更广阔更长久的学校”,启人深思。3.请结合材料的内容,简要说明作者在文中所描述的理想中的“学校”的图景。(6分)4.请结合材料一、材料二的内容,简要概括陶行知“生活教育”的基本含义。(6分)【答案】1.A2.C3.①教育者:温和善良,充满智慧、耐心,善于倾听和指引,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②教育内容:教给学生获取书本知识方法的同时,教会学生如何看待社会、与人相处;③教育目的:帮助每个学生努力克服自己的局限性,培养思考、质疑能力和探究精神;④教育方式:开启教育常规轨道,在教导与规范学生的同时,给予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⑤教育理念:指导学生离开学校后,接受生活这个大学校的再教育,掌握更多的本领。4.①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自从有人类生活产生便有教育,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②教育与人类社会现实中的种种生活是相应的,教育在种种生活中进行,人们在生活中受教育;③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与人生共始终的教育,人们要在生活中不断锻造本领,回应生活难题。【解析】\n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A项“意在呼唤亲情回归”错误,从文中第五段“看完演出,他打来热水,让我与他一起坐进一个大浴盆里洗澡”“进入青春期的我,开始与父亲疏离,……学校教给我如何获取必要的书本知识,并不教我如何与自己的父亲相处”相关内容可知,作者记述父亲这样一个“身份特殊”的老师,意在说明当时的学校“教给我如何获取必要的书本知识,并不教我如何与自己的父亲相处”,呼唤学校教育中应当补上亲情教育这一课。故选A。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C项有两处错误,一是马克·吐温的这句话,将“教育”与“大屠杀”进行了对比和夸张,但没有使用拟人手法;二是“一针见血地指出教育内容如不恰当会给教育本身及受教育者带来巨大损失”错误,根据这句话前面“高中时代,考试和升学率却开始主导学校。好奇心、想象力和探索精神的激发和培养始终没来得及出场,德智体美劳被割裂了”及所引《资本论》中的描述,其应该是对“将生产劳动与课堂教学和体魄训练相互结合起来,这是使人得以全面发展的”“唯一(教育)手段”割裂开来的危害的概括——即是对教育手段使用不当的危害的概括——而不是对“教育内容如不恰当”的危害的概括。故选C。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①教育者:根据原文“他们大多很有耐心,善于倾听和指引,告诉孩子们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可知作为教育者应该温和善良,充满智慧、耐心,善于倾听和指引,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②教育内容:根据原文“学校教给我如何获取必要的书本知识,并不教我如何与自己的父亲相处”可知学校在教给学生获取书本知识方法的同时,应该教会学生如何看待社会、与人相处;③教育目的:根据原文“成功的学校教育激发学子的探究意识、质疑能力和思考能力,教会我们从周围事物中找到一些乐趣”可知学校要帮助每个学生努力克服自己的局限性,培养思考、质疑能力和探究精神;④教育方式:根据原文“好奇心、想象力和探索精神的激发和培养始终没来得及出场,德智体美劳被割裂了”“都要将生产劳动与课堂教学和体魄训练相互结合起来,这是使人得以全面发展的唯一手段”“学校能够反复强化的,可能只是学生天然所擅长的领域,无法唤醒其基因里并不具备的能力”开启教育常规轨道,在教导与规范学生的同时,给予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n⑤教育理念:根据原文“这提醒离开学校的人们,要去接受生活这个大学校的再教育”“生活不断提出各种必须认真加以回应的难题,以此锻造我们真实的本领,成为我们更广阔更长久的学校”可知学校的教育应该指导学生离开学校后,接受生活这个大学校的再教育,掌握更多的本领。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①根据原文“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可知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自从有人类生活产生便有教育;根据原文“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初中时代,我们遇上‘读书无用论’,高中时代,考试和升学率却开始主导学校”“20世纪80年代最响亮的口号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大多数学生都试图跟上这个时尚的召唤……我最终还是只能弃理从文”可知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②根据原文“生活不断提出各种必须认真加以回应的难题,以此锻造我们真实的本领,成为我们更广阔更长久的学校……让人‘集中于对所面临的各种情况作出中肯、正确的判断’。生活考验人,增长人的才干,磨炼人的意志”“麦尔维尔长篇小说《白鲸》里的亚哈船长才断言,捕鲸船就是他的耶鲁大学和哈佛大学,不单教会了他生存,也成就了他的世界观、宇宙观,随着捕鲸船行进于惊涛骇浪之中,船长对“文明社会”的不公,对教会的腐败、劳动者的美德,认识得更为深刻”可知教育与人类社会现实中的种种生活是相应的,人类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接受种种难题的教育;③根据原文“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可知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与人生共始终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可知人们要在生活中不断锻造本领,回应生活中出现的难题。六、【2022届辽宁省沈阳市二中高三四模语文试题】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18分)最重要的羊粪(节选)李娟①我们这里的人,形容一件事情处理起来难度大,总是说:“跟啃奶疙瘩一样!”奶疙瘩就是酸奶煮沸后沥制的奶酪,很硬。尤其是完全脱脂的陈年奶酪,硬得简直不近人情!任你牙口再好,也只能在上面留下几溜白牙印。吃这种硬奶酪,得先在火炉上烤软了,或在滚烫的奶茶里泡软了,才啃得动。加玛的一块奶疙瘩会啃三四道茶,从头一天泡到第二天,每道茶喝饱了就捞出奶疙瘩揣回口袋,到了下一道茶继续再泡。做这件事时,她不但有耐心,而且有乐趣。总之,奶疙瘩实在太难啃了。②其实我主要想说的是:清理羊圈的工作太难了,就跟啃奶疙瘩一样。③我们到了。冬牧场广阔而单调,黄沙漫漫,白雪斑驳。但我们生活的这一小块沙丘间的凹地却漆黑、深暗。这就是羊的功劳。羊在这个沙窝子里生活过许多个冬天,羊粪一年年堆积,粉化,把这块弹丸之地反复涂抹成了黑色。\n④尤其羊圈里更是堆积了又厚又结实的粪层。居麻说,这些粪层每个月都会增厚半尺,一个冬天得清理好几次呢。其中初冬刚到达时的第一次清理和离开前的最后一次清理最为重要,劳动量也最大。第一次主要是为了挖出最底层的干粪层。最后一次是趁春日暖和,把最表面那层厚厚的软粪层铲起,砌在羊圈周围晾晒。这些粪块又黑又纯,一块块大小适中,是冬天里最好的燃料。⑤最底层的粪层因靠近地表,沙土多,又硬又结实。加之又平摊着晾了一个夏天,撬起时跟预制板一样整齐。这些结实的粪板虽不能用做燃料,却是荒野里最重要的建筑材料。用这种粪板围筑起来的羊圈整齐又结实。否则的话,又能用什么来盖呢?野地空旷,一棵树也没有,一把泥土也没有,一块石头也没有,只有低矮脆弱的枯草稀稀拉拉地扎在松软的沙子地上。⑥就连我们人的饮食起居之处——地窝子,也多亏了羊粪这个好东西。地窝子是大地上挖出的一个深两米左右的大坑,沙漠地带嘛,坑壁四周不垒上羊粪块的话,容易塌方。然后在这个羊粪坑上架几根椽木,铺上干草,压上羊粪渣,便成了“屋顶”。最后修一条倾斜的通道伸向这个封闭的洞穴。当然了,通道两壁还得砌上粪块挡一挡。连我们的睡榻也是用粪块砌起的,我们根本就生活在羊粪堆里嘛。⑦“生活在羊粪堆里”——听起来很难接受,事实上羊粪实在是个好东西。它不但是我们在沙漠中唯一的建筑材料,更是难以替代的建筑材料——在寒冷漫长的冬天里,再没有什么能像动物粪便那样,神奇地、源源不断地散发热量。——最深刻的体会是在那些赶羊入圈的夜里,北风呼啸,冻得眼睛都快睁不开了,脸像被揍过一拳似的疼。但一靠近羊圈厚厚的羊粪墙,寒意立刻止步,和平的暖意围裹上来。⑧刚到这里的第一天,傍晚时分风雪交加,根本没工夫好好整理。很快夜深了,大家非常疲惫,于是和衣躺在几乎什么都没铺的粪堆上凑合着睡了一宿。大家的脑袋统统抵着粪墙,翻个身,羊粪渣子就簌簌掉得满脸满脖子。要是有咧着嘴睡觉的习惯就惨了!不过即使是闭着嘴睡觉,第二天,还是……⑨好在经过休息,第二天大家都精神焕发,开始大力规整。垮塌的粪墙被重新砌起,裸露的粪墙上挂满了壁毯和绣毡(最麻烦的事是往这样的“墙”上敲钉子,哪能敲得紧呢……),到了下午,地窝子终于焕然一新,体面极了!羊粪块们被挡得结结实实,统统退居到幕后。⑩原先的羊圈只有居麻一家使用。现在与新什别克家合牧,陡然多了两百只羊,羊圈必须得扩张。居麻用十字镐把羊圈坚硬的粪地砸开,新什别克和小伙子胡尔马西(新什别克的弟弟)用尖头锨用力撬起粪板,加玛用方头锨把碎粪渣抛到墙外,我和新什别克的老婆萨依娜则徒手抱起大块的粪层递给嫂子,嫂子砌新墙。墙砌好后,多余的粪块都得运出去,我们几个女人用塑料编织袋一袋一袋地往圈外扛。干了整整一天。那个累啊!而且粪尘漫天,呛得满鼻子满嘴都是。大家不停咳嗽。脖子里也全是粪渣。这次清理,至少往下挖了一尺半深。\n⑪虽然劳动辛苦,值得安慰的是,这两天的伙食开得特好!每天都有肉吃!还有肉汤熬的麦子粥喝,而且麦子粥里还拌了酸奶糊……还有土豆白菜炖的风干肉,而且肉是用羊油煎的……还有一顿焖了肉块的抓饭。最重要的是,这几天的所有茶水里都煮了黑胡椒和丁香粒!哎哟——香喷喷!⑫羊粪地板是撬完了,接下来面临的问题却是羊的“褥子”太薄了,地气太寒,体弱的羊可能过不了冬。于是加玛、胡尔马西和我在接下来的两个晴朗有风的日子里干了整整两个下午,把沙窝地附近风化散碎的羊粪土收集了几十麻袋,拖进羊圈垫高了一些。这仍然不是最后。此后的每一天,当羊群出发后,留在家里的人,都得把羊圈里墙根背阴处潮湿的粪土层翻起、铲开,堆在阳光下晾晒,晚上再摊平。并且每过几天,就要拖几袋干粪土垫进羊圈。[注]本文选自李娟的散文集《冬牧场》,2010年冬天她跟随一家熟识的哈萨克牧民深入阿勒泰南部经历了三个月冬季放牧生活,李娟的《冬牧场》获得2011年度人民文学奖中的“非虚构作品奖”。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啃奶疙瘩的难体现了生活的艰苦和些微的乐趣,为全文奠定苦中作乐的精神基调。B.作者笔下的阿勒泰地区环境艰苦,生活艰辛,而哈萨克牧民游牧生活的种种,也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乐观地面对生活的艰难等精神。C.作者身为一个汉族人,亲自加入哈萨克家庭进行劳作,与哈萨克牧民一起对抗艰苦困难的生活,体现出质朴、朴素、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D.本文的写作目的在于呼吁人们远离喧嚣的现代社会,追求质朴天然、自给自足的诗性生活。2.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第①段以“吃奶疙瘩”起笔,与清理羊圈形成对比,引出下文对清理羊圈的叙述,这样的开头新鲜有趣,轻松愉快,很容易吸引读者。B.第⑧段“不过即使是闭着嘴睡觉,第二天,还是……”省略号的使用很是巧妙,可以引起读者的想象,语言风趣幽默,不说比说效果更好。C.第⑨段“统统退居到幕后”用拟人的手法写羊粪块被遮住后的作者内心的满足感,写出了人们在贫瘠生活中仍然创造性地美化生活的愉悦。D.作品提示我们写作从真实的、有深厚体验的生活出发,用饱蘸深情的笔触向我们表现了浮躁喧嚣的现代文明外,还有另一种源于心灵的寂静之声。3.结合上下文,赏析第⑦段划线句子。(6分)4.《冬牧场》是李娟“非虚构写作”的代表作品之一,“非虚构写作”的突出特点之一是选材真实可信。请结合选文内容加以分析。(6分)【答案】1.D2.A\n3.①“我们”居住的屋子是用羊粪砌成的,连睡榻也是羊粪块砌起的,所以说是“生活在羊粪堆里”。②采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生活在羊粪堆里听起来很难受,却告诉我们生活中很多不那么招人喜欢的东西,有时却是真正有价值的。(看似艰苦而令人作呕的生活,其实也充满温暖和快乐)③语言幽默风趣,充满生活气息。4.①生活场景真实:作者跟随一家熟识的哈萨克牧民深入阿勒泰南部经历了三个月冬季放牧生活,硬奶酪、羊圈、粪墙等,都在为人们展示一个艰苦而又充满乐观情趣的真实生活场景,写出了草原人的辛苦劳作和简朴的生活。②具有真实的地域特色:如第①段吃硬奶酪的描写,很真实地突出了奶酪的“硬”,写出了地方特色。③劳动过程真实:作者跟随着这些牧民一起在冬季清理羊圈,学着充分利用羊粪劳作,亲身体会了草原牧民原始、艰苦的劳作生活,真实再现了富有地方特色的劳动过程。【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的能力。D项“呼吁人们远离喧嚣的现代社会”错误,错误解读。应该是“引人思考这种远离喧嚣社会的质朴又苦中带乐的生活和心灵,反思我们自己的生活”,并无“呼吁远离现代社会”之意。故选D。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A项“对比”错,“吃奶疙瘩”和“清理羊圈”一样难,是类比。故选A。3.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艺术特点的能力。“在这个羊粪坑上架几根椽木,铺上干草,压上羊粪渣,便成了‘屋顶’。最后修一条倾斜的通道伸向这个封闭的洞穴。当然了,通道两壁还得砌上粪块挡一挡。连我们的睡榻也是用粪块砌起的”,“我们”居住的屋子是用羊粪砌成的,连睡榻也是羊粪块砌起的,所以说是“生活在羊粪堆里”。“生活在羊粪堆里”,听起来很难接受,让人觉得生活无限凄苦难挨,但“寒冷漫长的冬天里,再没有什么能像动物粪便那样,神奇地、源源不断地散发热量”“一靠近羊圈厚厚的羊粪墙,寒意立刻止步,和平的暖意围裹上来”,这是采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生活在羊粪堆里听起来很难受,却告诉我们生活中很多不那么招人喜欢的东西,有时却是真正有价值的,看似艰苦而令人作呕的生活,其实也充满温暖和快乐。“生活在羊粪堆里”,读罢让人忍俊不禁,这是一种多么有特色的生活啊;接着的解释“听起来很难接受,事实上羊粪实在是个好东西”更是充满生活气息,真正过过这样的日子才知道羊粪是好东西。语言幽默风趣,充满生活气息。4.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作者选材特点的能力。\n“非虚构”即本文选材真实可信。“大家非常疲惫,于是和衣躺在几乎什么都没铺的粪堆上凑合着睡了一宿。大家的脑袋统统抵着粪墙,翻个身,羊粪渣子就簌簌掉得满脸满脖子。要是有咧着嘴睡觉的习惯就惨了”“到了下午,地窝子终于焕然一新,体面极了!羊粪块们被挡得结结实实,统统退居到幕后”“虽然劳动辛苦,值得安慰的是,这两天的伙食开得特好!每天都有肉吃!还有肉汤熬的麦子粥喝,而且麦子粥里还拌了酸奶糊……还有土豆白菜炖的风干肉,而且肉是用羊油煎的……还有一顿焖了肉块的抓饭。最重要的是,这几天的所有茶水里都煮了黑胡椒和丁香粒!哎哟——香喷喷”,生活场景真实。睡在羊粪里,吃得喷喷香……以及硬奶酪、羊圈、粪墙等,都在为人们展示一个艰苦而又充满乐观情趣的真实生活场景,写出了草原人的辛苦劳作和简朴的生活。“奶疙瘩就是酸奶煮沸后沥制的奶酪,很硬。尤其是完全脱脂的陈年奶酪,硬得简直不近人情!任你牙口再好,也只能在上面留下几溜白牙印……”,写吃硬奶酪的描写,很真实地突出了奶酪的“硬”,具有真实的地域特色。第⑩段“居麻用十字镐把羊圈坚硬的粪地砸开,新什别克和小伙子胡尔马西(新什别克的弟弟)用尖头锨用力撬起粪板,加玛用方头锨把碎粪渣抛到墙外,我和新什别克的老婆萨依娜则徒手抱起大块的粪层递给嫂子……”,劳动过程真实。作者以自己亲身经历来写,真实再现了富有地方特色的劳动过程。七、【2022届辽宁省葫芦岛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8分)往事的酒杯苏童我父亲不喝酒,他爱抽烟。家里除了黄酒瓶子,我几乎没见过其他酒瓶。但我的两个舅舅爱喝酒,他们不抽烟。我们三家人住互相紧邻的房子里,各家的空气似乎总忙着竞争,我们家有烟味,但我的两个舅舅家经常飘出酒香来,酒香自然轻松胜出。这是我小时候便懂得的常识。我大舅家家境较为富裕,讲究吃,我大舅妈擅长做红烧肉,做了红烧肉我大舅必然要喝一盅。他们家的晚餐桌上酒香与肉香齐飞,喧嚣着飞到我们家。我总是被肉香吸引,不能自已,便穿过天井,到大舅家打开大门,往大街上看一眼,然后匆匆地往回走,算是投石问路。我小时候便有羞耻心,羞于开口向人索要,但我的目光无法伪装,总是火辣辣地投向那碗红烧肉。每逢这时,我大舅便尴尬地微笑,他的目光看向我大舅妈,似乎在征询她的意见,但无论她的表情是否活络,舅舅就是舅舅,一块红烧肉会被我大舅夹在筷子上,然后我会听见一个天籁般的声音:“来,吃一块。”我现在一直在回忆一件事:我大舅当年喝的是什么酒?可我怎么也记不起来了。\n我三舅家住在隔壁。他家也清贫,餐桌上的东西与我家的差不多,白菜、青菜、咸菜之类的,无甚风景,但他人穷志不短,爱喝几口酒,喝的是五加皮酒。我之所以对这记得很清楚,原因也简单,我对他家的餐桌没兴趣,轻蔑地望过去,忽略一切,就记住了桌上的那个酒瓶子。我第一次喝酒是在北京上大学期间。有个黑龙江的同学来自体工队,爱吃朝鲜冷面,爱喝啤酒,冷的碰凉的。他带我们去府右街附近那家延吉冷面馆去吃冷面,饭馆就在当时的首都图书馆斜对面。一群大学生不进图书馆,一头扎进冷面馆,毫不汗颜。我们随同学点单,每次都各要一碗冷面,伴以一扎散装啤酒。当时习惯说一升。一升20世纪80年代的啤酒被装在大塑料杯里,泛着白色的泡沫。白色的啤酒泡沫一如虚荣的泡沫,要喝,喝下去太平无事,但就是没有实际意义,还肚子胀。我在回学校的公交车上一直想着教二楼的厕所,为什么呢?因为那是离北师大的大门最近的厕所。我第一次醉酒是在大四那年。春天的时候,学生们都下到河北山区植树劳动,大家天天觉得饿,吃了上顿惦记下顿。忘了是哪个同学饿得“揭竿而起”,提议大家抛下组织纪律,结伴去县城的饭馆打牙祭。我积极响应。我现在已经忘了在那个燕山山区的县城小饭馆里吃了什么,却记得席间的那瓶酒。那是当地小酒厂生产的粮食烧酒,名字竟然叫白兰地,极其洋气。我们都清楚那不是白兰地,但那烧酒给人一种美好的感觉,醇厚,颇有劲儿。恰逢我们的杨敏如老师刚刚在古典文学课堂上给我们讲过李清照。她太爱李清照了,或许也是爱喝几口的人,讲起“薄醉”,怕学生不懂其意蕴,竟然言传身教,在讲台上摇摇摆摆地走了几步,强调说,薄醉是舒服的醉,走路就像踩在棉花上!我们在小酒馆里谈论杨敏如老师与薄醉,大家都有点贪杯,要寻找薄醉的滋味。令人欣喜的是,走出小饭馆时,我脚下真的有踩棉花的感觉,头脑亢奋却清醒。我听见我的同学都在喊:“薄醉了,薄醉了!”学生时代结束,喝酒便名正言顺了。毕业参加工作之后,一桌巨大的社会大酒席召唤着你,一般来说,绕开它是很难的,何况你不一定想绕开它。“喝酒喝酒喝酒!干了干了干了!”无论走到哪里聚会、做客,那个声音都会像空气一样追随你,不同的人对那个声音有不同的好恶,要么觉得它像苍蝇,要么觉得它像福音。但我在青年时代其实怕酒。饮酒之事,在我看来更像一种刑罚,所谓薄醉的滋味,竟无法与之重逢。如果一个人想起酒来,想到的是酒臭与呕吐,不免令人沮丧,这是酒的遗憾,也是人的过错。我不怨自己的酒量,下意识地将其归咎于酒桌上的“恐怖主义”。具体地说,我认为很多地方的酒桌上没有李清照,只有“恐怖分子”。酒桌上的“恐怖分子”信奉酒文化。酒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细节是劝酒。各地的劝法不同,各有规矩方圆,但基本目标是一致的一劝到客人酩酊大醉,劝到客人烂醉如泥,只要不喝出人命,都称其为喝好了、尽兴了。\n我在杂志社做编辑时经常随团去苏北采风。有一次采风途经六县,六个接待方都对我们热情如火,我们在每地停留两天,每天必喝两场酒。此地劝酒文化极其灿烂,灿烂得过分。每顿饭至少举杯三次,不算多,但每次举杯必须连饮三杯。你若是尊重地主、讲究礼仪之人,每一顿至少要喝九杯。九杯属于“多乎哉?不多也”的范畴,这不过是个基础。当地人的劝酒技术不会让一个小伙子只喝九杯了事。因此,同乡喝三杯,同龄喝三杯,属相一样喝三杯,姓氏一样喝三杯,最后是相同性别的要喝三杯。我记得当年我是多么友善,又是多么爱面子,明明已经被吓得不轻,却强充好汉,无奈酒量有限,十几杯二十几杯酒喝下去,只好摸着翻江倒海的胃冲去厕所,没有一醉方休的幸福,只有一吐方休的痛楚。我还记得那时候下苏北,总是这样一去一回,去的时候朝气蓬勃像张飞,回来的时候病歪歪的满腹怨言,真像李清照了。有一次,我坐汽车回南京,身边的朋友告诉我,我一直在睡觉,梦呓的声音很单调:“不喝了。不喝了。”往事不堪回首,其中有一部分往事是浸在酒杯里的。年复一年的酒,胜似人生的年轮,喝起来滋味不一样,但总是越来越沧桑、越来越绵厚的。有一年,前辈作家陆文夫到南京开会,晚上大家聚餐饮酒。我看见他独自喝酒,喝得似乎很孤独,便热情地走过去要敬酒,结果旁边一个同事拉住我说:“千万别去,他不接受敬酒,他很爱喝酒,但一向是自己慢慢喝的。”对于我,那是醍醐灌顶的一刻。原来一个人喝酒是可以与他人无关的,与傲慢无关,与自由有关。陆文夫坐在那里喝酒的姿态我至今难忘,如同坐禅。那种安静与享受,不是出于对酒最大的尊敬,便是最深的爱了。我爱酒多年,至今还经常奔赴各种酒席与朋友一起喝酒。无朋不成席,这是常识。但说到底,酒杯也是灵魂的容器之一。这容器的最深处,终究是一个人的快乐,一个人的哀愁,或者一个人的迷茫。很欣慰地发现,如今这也快成常识了。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我”记不住大舅喝的是什么酒,却记住了三舅喝的是五加皮,是因为三舅家家境与我家相似,心里和三舅更为亲近。B.“我”第一次跟随大学同学喝酒反映出“我”的从众和虚荣,而第一次醉酒是在酒馆寻找薄醉的体验,反映了“我”附庸风雅的一面。C.“我”当年下苏北时遇到很多酒桌上的“恐怖分子”,这虽让我当时苦不堪言,却也意外地成就了我的酒趣,让我爱酒多年。D.作者说“无朋不成席,这是个常识”,是对“无酒不成席”这句俗语某种程度的否定,也是对陆文夫一个人饮酒的批判。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作者以时间为经,回忆为纬,选取其记忆深处种种与喝酒有关的往事结体成文,以其自身好恶或事件对其影响的深刻与否来决定笔墨的分量。B.文中详细描写大舅家烧红烧肉,自己每每前去投石问路的细节生动传神,火辣辣的目光和天籁般的声音从侧面反映了那个时代物质的匮乏。C.文中叙写的大妈、三舅、杨敏如老师以及黑龙江的同学等人物,虽然着墨不甚多,但都栩栩如生,极具个性和人间烟火气。\nD.文章行文犹如小径漫步,不枝不蔓,叙事描摹简约自然,即事明理要言不烦;语言或凝练,或形象,或幽默,或富含哲思,启迪智慧。3.请简要分析文章结尾处“如今这也快成常识了”一句的深刻意蕴。(6分)4.有人评价说苏童的散文往往借自身生活或地方生活表达深沉的民族心理或民族文化。请以本文为例,简要分析这一特色。(6分)【答案】1.B2.A3.①这句话是指对心灵独处的享受、对独立人格的坚守。②肯定了现代社会在这方面的进步。③另一方面也期望个体生命在这方面有更高的追求。4.①民以食为天。(大舅、三舅等细节)②血浓于水,亲情至上。(大舅夹肉的细节)③小饮怡情,大饮伤身。(薄醉、采风之事)④无酒不成席,酒是感情的融合剂。(大学喝酒及采风之事)⑤酒与中国文人、文化渊源深厚,喝酒更多的是一种感觉,一种灵魂的释放。(薄醉的细节)【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的能力。A项“是因为三舅家家境与我家相似,心里和三舅更为亲近”错。是因为“我”在大舅家脑子里只想着红烧肉,而对三舅家的餐桌没兴趣,与家境无关。C项“却也意外地成就了我的酒趣,让我爱酒多年”错。苏北的经历只让“我”痛楚不堪,“我”爱酒多年是因为遇到陆文夫让我领略到了酒的真谛。D项“也是对陆文夫一个人饮酒的批判”错。作者说“无朋不成席,这是个常识”,是对“无酒不成席”这句俗语某种程度的否定,没有对陆文夫一个人饮酒的批判。故选B。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A项“以其自身好恶或事件对其影响的深刻与否来决定笔墨的分量”错。作者选取其记忆深处种种与喝酒有关的往事结体成文,是根据主题和行文的需要。故选A。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重要句子深刻意蕴的分析的能力。作者在结尾说“但说到底,酒杯也是灵魂的容器之一。这容器的最深处,终究是一个人的快乐,一个人的哀愁,或者一个人的迷茫。如今这也快成常识了”,作者在文章中表达了自己喝酒的体会与感想,而最后总结出喝酒是关乎灵魂的事。这句话是指对心灵独处的享受、对独立人格的坚守。\n“快成常识了”表明这种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这让作者在苏北所经历的那种胡喝乱喝的现象越来越少,喝酒越来越成为个人的事,作者肯定了社会的进步,从中可以体会出作者对此的欣慰之情;而“快”字表明,这种观念还没有成为常识,还有不少人并未懂得饮酒的真谛,所以,从中可以体会出作者也期望个体生命在这方面有更高的追求,表达了他的遗憾与期待之情。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的写作特色的能力。根据“我大舅家家境较为富裕,讲究吃,我大舅妈擅长做红烧肉,做了红烧肉我大舅必然要喝一盅”“我三舅家住在隔壁。他家也清贫,餐桌上的东西与我家的差不多,白菜、青菜、咸菜之类的,无甚风景,但他人穷志不短,爱喝几口酒,喝的是五加皮酒”分析,作者写了大舅喝酒吃红烧肉,三舅喝酒等细节,表达了民以食为天的民族文化。根据“……一块红烧肉会被我大舅夹在筷子上,然后我会听见一个天籁般的声音:‘来,吃一块’”,文中描写大舅夹红烧肉给“我”吃的细节,体现了血浓于水,亲情至上的民族心理。根据“走出小饭馆时,我脚下真的有踩棉花的感觉,头脑亢奋却清醒”“我记得当年我是多么友善,又是多么爱面子,明明已经被吓得不轻,却强充好汉,无奈酒量有限,十几杯二十几杯酒喝下去,只好摸着翻江倒海的胃冲去厕所,没有一醉方休的幸福,只有一吐方休的痛楚”“我还记得那时候下苏北,总是这样一去一回,去的时候朝气蓬勃像张飞,回来的时候病歪歪的满腹怨言,真像李清照了”分析,作者通过薄醉、采风之事,表现了小饮怡情,大饮伤身民族心理。根据“我们在每地停留两天,每天必喝两场酒。此地劝酒文化极其灿烂,灿烂得过分。每顿饭至少举杯三次,不算多,但每次举杯必须连饮三杯……当地人的劝酒技术不会让一个小伙子只喝九杯了事。因此,同乡喝三杯,同龄喝三杯,属相一样喝三杯,姓氏一样喝三杯,最后是相同性别的要喝三杯。”分析,作者通过大学喝酒及采风之事,表现了无酒不成席,酒是感情的融合剂民族文化。根据“我们在小酒馆里谈论杨敏如老师与薄醉,大家都有点贪杯,要寻找薄醉的滋味。令人欣喜的是,走出小饭馆时,我脚下真的有踩棉花的感觉,头脑亢奋却清醒。我听见我的同学都在喊:‘薄醉了,薄醉了’”分析,作者通过自己和同学喝酒后薄醉的细节,体现了酒与中国文人、文化渊源深厚,喝酒更多的是一种感觉,一种灵魂的释放的民族心理。八、【2021-2022学年高三12月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联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18分)麦收李凤臣“一夜南风起,小麦覆垅黄。”\n和农场人一样,小麦也是个急性子,从发芽破土到分蘖、拔节、抽穗、扬花、灌浆,再到乳熟、蜡熟。如此繁复的生命流程大体只需三四个月的时间。刚刚挂锄,握锄杆的两臂僵滞着还来不及舒展开,地里的麦子脚跟脚地就黄熟了。这个时节,修理所内,正在加班加点检修康拜因(方言,即收割机)。农工排则被分成若干小组:去山里砍压粮堆的木杆的,去甸子里打草编草帘的,还有派到场院准备翻晒粮食的……这番热闹只是麦收的前奏。当一艘艘康拜因像战舰一样驶进麦田,麦收的大幕才算拉开。麦收是一种仪式。在孩子们的心里麦收则更像一个节日,连队里杀猪宰羊自不必说,大人们早出晚归,一日三餐几乎都吃在田间或场院。家属区里真的是万人空巷了,没了大人的管束。我们也获得了短暂的自由。最大的乐趣是去麦地里凑热闹。如鸟儿飞向天空,马儿驰进草原,宽坦无边的麦田一任我们撒欢儿和疯闹。游弋在麦田里的康拜因当然是最吸引眼球的。出于安全考虑,大人是不让我们靠近的,可那高高在上的驾驶员,手握方向盘,目视前方,一脸的庄重,操纵着这么大个食量惊人的钢铁家伙,实在让人羡慕得不行。长大了能做一名康拜因手,是我们当时最大的理想。乘人不备,我们时常悄悄从侧舷梯攀上行进中的康拜因。站在康拜因上俯视,分明是那麦子排成队,欢快地、一浪一浪地扑进康拜因的巨口。脱去麦粒的秸秆不断从尾部排出,身后依次留下一个个麦秸垛。粮食满仓了,一声鸣笛,候在远处的汽车驶来,一条金色长龙泄入车厢,然后汽车驶上连队的场院。那个火热而喜庆的时节,地里的蝈蝈也跟着助兴,它们隐在麦地的深处,发出阵阵清越,悠长的鸣叫。给大人添了乱,被从康拜因上呵斥下来,我们又一头扎进麦丛去逮蝈蝈。记忆中,铁皮蝈蝈为稀有上品,它身形丰硕,青褐色中泛着剔透的光泽,锐利的鸣叫有金属音质,是孩子们争抢的对象。我们先是用麦秸编扎蝈蝈笼。笼子是螺旋形的,像座小金塔。然后将逮得的蝈蝈放到笼子里,回到家再去园子里掐几朵蝈蝈喜食的倭瓜花,便可以挂在窗户上,每天听到它们的吟唱了。疯累了,躺在麦秸垛上,看远处麦浪起伏满眼金黄,听唧唧虫鸣此消彼长。这时连里送来了午饭,不用我们上前,大人会主动将馒头什么的塞进你手。食堂的馒头最好吃。杠子压出来的。一撕一条一条的,扔进嘴里,麦香盈口且十分筋道。我一向以为,农场的馒头是世上最美的食物,它让我至今唇齿留香。其实,在那个麦收如救火的农忙时节,我们并非游手好闲的,插不上手啊。大人总怕我们这些讨人嫌的家伙们捅娄子,这大大地扼杀了我们的劳动热情。可有几样活计我们是做得的,比如打草帘,比如抢场。\n一车车粮食进场,草帘的需求量大,任务往往派给各个家庭。没有报酬,且都在工余期间完成。每天晚饭后,我们都早早来到场院。晒场上,扬场机将小麦呈放射状撒向空中,礼花一样。晒场旁的空地上却是另一番热闹景象。在驱赶蚊虫的蚊烟里,家家户户老少齐上阵。大人编织(勒绳子),我们则负责递草。一绺绺,均匀的续上。直到天色很晚了,谁也不肯离去。大家都在暗暗地较着劲儿哪。看谁家的帘子质量好,谁家编的数量多。“二八月的天,孩子脸。”整个麦收季节,晒场上的麦子始终牵动着人们的心。无论白天还是夜里,只要大喇叭里传出抢场的通知,人们就会放下手里的一切,一路小跑地向场院奔去。远处沉闷的雷声,人们的呼喊声,拉板和木锨摩擦水泥地面声,场院像开锅了一样。人们等收盖完粮食返回家,往往被淋成了落汤鸡。麦收就要结束了,收镰时,连里是要搞会餐的。那一天,定然是“家家扶得醉人归”了。夜里,疯了一天的我,躺在床上盘算着明天去哪个地号玩儿。想着想着,在远处大地里传来的机耕声和窗台上蝈蝈的鸣叫声中渐渐沉进梦乡。三十几年过去了,至今,那清越、悠长、撩人心动的鸣叫声,还时常渗入我的梦境。(选自《作家在线》)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开头引用诗句,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麦子丰收在望的场景,表达出人们的喜悦之情,又自然地开启下文。B.麦子收割之前,有的人检修收割机,有的人砍压粮堆的木杆,或打草编草帘……足见人们的准备工作有条不紊。C.孩子们在麦收时有好吃的,也会有短暂的自由,作者这样写意在突出当时的生活困难,大人们对孩子要求严格。D.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对麦收的劳动热情都很高,晚上编织草帘,虽没有报酬,但人们仍暗自较劲,开展竞赛。2.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从发芽破土到分集拔节抽穗扬花灌浆,再到乳熟、蜡熟”一句展现麦子生长过程,简洁明快,有节奏感。B.文章大量运用了修辞手法。如“一条金色长龙泻入车厢”就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麦子进入车厢的场景。C.文中运用了“二八月的天,孩子脸”等俗语,这使得文章行文活泼,又富有生活情趣,接地气,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D.文中对孩子们扎进麦丛去逮蝈蝈及其感受进行了细致的描绘,表达出孩子们的童趣欢乐,令读者难以忘怀。3.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4.本文是如何围绕“麦收”来谋篇布局的?请结合文章分析。(6分)【答案】1.C2.B\n3.照应前文,对童年捉蝈蝈的描写;总结全文,表达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喜爱4.①开头引用俗语,引出麦收;②接下来写大人孩子在麦收之前的准备工作;③然后写麦收的忙碌场景和晒麦子的情景;④最后,写麦收结束后的庆祝聚餐及自己几十年来对麦收场景的美好记忆。【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C项“作者这样写意在突出当时的生活困难,大人们对孩子要求严格”错,从“在孩子们的心里麦收则更像一个节日,连队里杀猪宰羊自不必说,大人们早出晚归,一日三餐几乎都吃在田间或场院。家属区里真的是万人空巷了,没了大人的管束。我们也获得了短暂的自由”不能看出表现生活困难,只是写孩子们有好吃的,还能获得自由。故选C。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B项“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错,此处运用的是比喻修辞,“一条金色长龙泻入车厢”是暗喻,很容易和借代混淆,本句本体是“脱粒机脱出的麦粒”,喻体是“金色长龙”。故选B。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本文结尾段“那清越、悠长、撩人心动的鸣叫声,还时常渗入我的梦境”照应前文“那个火热而喜庆的时节,地里的蝈蝈也跟着助兴,它们隐在麦地的深处,发出阵阵清越,悠长的鸣叫”,写出童年的蝈蝈声在自己人生记忆中留下的美好而难以磨灭的印象。“三十几年过去了,至今……还时常渗入我的梦境”,可以看出作者对童年捉蝈蝈的美好记忆的喜爱之情。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开头引用“一夜南风起,小麦覆垅黄”,引出下文对麦收的回忆;接下来,“加班加点检修康拜因”、“农工排则被分成若干小组”砍木杆、打草编草帘、翻晒粮食等一系列麦收前的准备工作;然后真正进入麦收环节,“当一艘艘康拜因像战舰一样驶进麦田,麦收的大幕才算拉开”,“最吸引眼球的”康拜因、“悄悄从侧舷梯攀上行进中的康拜因”、“我们又一头扎进麦丛去逮蝈蝈”等麦收时节的典型场景,回忆麦收时的忙碌场面和孩子们捉蝈蝈的欢乐场景;最后,麦收结束,“收镰时,连里是要搞会餐的”,人们庆祝收获的场景,以及三十多年后我对麦收时节的美好回忆一直魂牵梦萦。全文从麦收之前到麦收之中,再到麦收之后,全部是围绕着麦收行文,脉络清晰。九、【2022届重庆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8分)理发陈年喜\n忘了从哪年起,我理发这事儿,都是由爱人来完成的。那些年在矿山,那时候年轻,头发长得特别快,出门前,第一件事儿就是理发,回到家第一件事儿也是理发。老家没有理发店,去镇上既花钱又费时间,还特别远。有一天,我翻出一把剪刀扔给爱人:“给我把头发剪了。”剪刀是她从娘家带来的嫁妆之一,原是用来裁剪衣服的,也修手脚指甲,七八寸长,好久不用依然锃亮,威猛得很。爱人颤颤巍巍地拿起来,在我脑袋上试着耕作。在此之前,她连羊毛也没剪过,哪里接过这么重大的任务。十年磨一剑,慢慢地,如今她已练出了手艺。除了给我剪头,也给邻居剪头。有几回要去重要点儿的场合,顶着爱人理出的发型,竟平添了几分底气。我曾观察过全国各地人群的头形,发现形状各异,各地有各地的形状特点。要说好看,当数东北人,那是真正的砖型;要说难看,就是秦人,连我们自己也谓之红薯头,一颗中间粗两头尖的红薯,不好看,也不好理。人类的科学还远远不足以解释人类自身现象,许多物状的形成,一定有特殊的密码。十四五岁时,有一回去山上砍柴,一根干树枝从树顶断了,落下来,砸在我头顶上。树对加身的刀斧没有办法,也算找准了复仇的对象。我没有被砸死,却把头顶砸出了一个坑,皮骨分离,从此那鸡蛋大一片,再没长出过好头发,像一片庄稼被谁打了百草枯,又像遭了火灾的现场。爱人剪刀到了这儿,总要怔一下,我能感觉到剪刀在那儿的犹豫。爱人说,你的头越来越难理了。我知道,那是因为白发和脱发。谁还没有过一头青葱的水草。四十岁前,我好像从来没有过洗头膏的概念,从少年到中年,一直使用的是洗衣粉。矿山环境里,头发特别容易脏,机器开动起来,粉尘弥漫,工友之间,不敢张口说话,只靠头灯和手势交流。地热凶猛,我们在塑料安全帽周围用铁丝烙出一圈孔,用以散热透气,自然,粉尘们也乘虚而入。一班下来,要洗三盆水,用半包洗衣粉。那会儿的洗衣粉特别能去污,一把洗衣粉揉在头皮上,像泼上了一摊火,烧得慌,但清过水后,清香弥漫,头发光溜又茁壮,人也因而精神。有一年,在灵宝阳平,我们接了个千米巷道掘进的工程,这也是职业生涯到此接到的最大工程,大家欢天喜地。工程干到一半,老板没钱了,工人们穷得烟也抽不起,我们开始卖用秃了的废钻头。那时候,矿山到处是收旧物的女人。我们那片儿,被一个女人包了,谁也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身世怎样。她背着两个包,上山时,里面是袜子、香烟和小吃。她从沟口开始,一个工棚一个工棚地过,再下来时,已经满满两包矿山物件。她还年轻,不卑不亢,俨然一个公主。有一天,我卖给她三颗钻头,给了我十五元。\n那会儿我刚洗过头,头发湿漉漉的,她看了看我,说:“兄弟,你在矿山,实在是糟蹋了,还是干点儿别的吧!”半个月后,矿山暴雨发大水,大水从山顶漫下来,席卷了整条峪。她永远埋身在了矿渣里。没有人会记得一个自食自力的女人,也没人记得一个人消散在千米巷道的青春。头发难理,难在扬长避短。既要有模样,又要遮去岁月的痕迹,给生活和生命世界添一丝生气与勇气。这就像一棵树到了冬天,却要开出花叶来。现在爱人给理发时,就特别慢。她站在我的身后,一站半个小时,我有颈椎病,她也有,我可以在椅背上靠一下,她却不能。我知道,她的犹豫是对自信的犹豫,也是对眼前世界的犹豫。对于强大的生活,对于这个看不见尽头的世界,没有哪个女人真正自信过。在理发时,爱人习惯停下来,一根一根拔去我头上的白头。这个过程小心而认真。从十年前开始,我一直有熬夜的习惯,经常熬到十二点多,熬夜的结果是两鬓白得非常快,在同龄中我是白发最多的一个。我虽然反对爱人这个习惯,但确实从中获得了某种安宁,一个远行的人返身回家的感觉。这些年,她也有了白发,仿佛它们具有传染性。今天是腊月十九,农历庚子年只剩下十一天了。中午吃过饭,天暖和得像三月阳春,门前的山茱萸结出了嫩黄的骨朵。爱人说:“给你理理发吧!”她翻出剪刀,罩上门帘,在我头上细细剪下去。农村的说法,正月不理头,理头死娘舅。我早已没了娘舅,主要是,她有了难得的半日闲。她个头低,一米五多,瘦小,九十多斤。她努力踮起脚,打理我的头顶。剪刀在轻轻游走,我感到铁的凉意,铁的凉意后面是手的温度。这双手,抓住过许多东西,又差不多都放走了,只剩下粗糙的皮质层。收起剪刀,吹去脖子上的发屑,爱人说:“今天又节省了八元钱,真好!”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作者最初让爱人为自己理发是因为物质条件太差,现在十分享受爱人为自己理发则是因为她的手艺很好。B.作者坚持每天清洗头发以保持精气神,这让他在穷得连烟都抽不起的矿工中间与众不同,格外引人注目。C.现在爱人理发特别慢,既因作者头发变得难理,也因为她身体有了疾病,叙述中流露出岁月催人老的感伤。D.作者选择在年前理发,并非要遵守农村正月不理发的旧俗,而是心疼爱人操劳,想借此让她享受半日清闲。2.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联想丰富,在有限的篇幅中糅合了众多有着广阔时间跨度和空间跨度的生活片段,寄托了细腻而深刻的生命感悟。\nB.文章文笔朴实而略带夸张,如讲述矿山洗头时的“三盆水”“半包洗衣粉”“清香弥漫”等,辛酸中充溢着一种自嘲意味。C.文章对过往的艰辛苦难没有极尽渲染,也没有呼天抢地的倾诉,语调始终冷峻克制,体现着一种淡然接纳的生命态度。D.文章在叙事中穿插了一些景物描写,如倒数第三段描写午后景象,用天气之暖、山花之萌,很好地反衬出人内心的苍凉。3.文章围绕“理发”展开,中间却写到了收旧物女人,这部分内容是否文不对题?请简要说明理由。(6分)4.有人评价陈年喜的作品“呈现了中国人悲怆又炽热的生命力”,请根据这篇文章的内容,谈谈中国人生命力的“悲怆”和“炽热”体现在哪里。(6分)【答案】1.C2.D3.不是。理由:①文章由理发时发现白发、脱发,反向联想到年轻时洗发的情景,收旧物女人与作者的交谈正是发生在他一次洗发之后,因而与“理发”相关;②收旧物女人不卑不亢、自食其力,与作者艰难生活中倔强的生命状态一致,凸显了文章主旨。4.(1)悲怆:从作者无钱理发、劳动条件艰苦、头被砸出大坑,以及收旧物女人被埋山峪等,体现出底层老百姓饱受贫穷与苦难,卑微地生存、悄无声息地消失的生活状态。(2)炽热:作者用剪刀理发、用洗衣粉洗头等体现出对苦难强大的忍耐力;作者出门前后总得理发、下班后将头发洗干净,收旧物女人的自食其力、不卑不亢、“像个公主”等,体现了生命的尊严、积极向上的力量和勇气;妻子为丈夫理发的温馨、收旧物女子的善意,体现了对美好情感的坚守。【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项“现在十分享受爱人为自己理发则是因为她的手艺很好”错误,依据原文“有几回要去重要点儿的场合,顶着爱人理出的发型,竟平添了几分底气”“在理发时,爱人习惯停下来,一根一根拔去我头上的白头……但确实从中获得了某种安宁,一个远行的人返身回家的感觉”可知作者现在享受的是爱人的温暖、是回家的感觉。B项“这让他在穷得连烟都抽不起的矿工中间与众不同,格外引人注目”于文无据,依据原文“工程干到一半,老板没钱了,工人们穷得烟也抽不起,我们开始卖用秃了的废钻头”可知别的矿未必不洗头,作者与众不同的应该是气质。D项“而是心疼爱人操劳,想借此让她享受半日清闲”错误,依据原文“今天是腊月十九,……爱人说:‘给你理理发吧!’她翻出剪刀,罩上门帘,在我头上细细剪下去。农村的说法,正月不理头,理头死娘舅。我早已没了娘舅,主要是,她有了难得的半日闲”不是作者选择理发,而是爱人提出,且也有遵守旧俗的意思。\n故选C。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D项“用天气之暖、山花之萌,很好地反衬出人内心的苍凉”错误,没有反衬,依据原文“在理发时……但确实从中获得了某种安宁,一个远行的人返身回家的感觉”可知作者非常喜欢妻子给他理发时的感觉,“剪刀在轻轻游走,我感到铁的凉意,铁的凉意后面是手的温度”表现夫妻之间的温暖,“收起剪刀,吹去脖子上的发屑,爱人说:‘今天又节省了八元钱,真好!’”可知他们也有对当下生活的欣慰感。故选D。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①依据原文“爱人说,你的头越来越难理了。我知道,那是因为白发和脱发。谁还没有过一头青葱的水草”可知由理发时发现白发、脱发,反向联想到年轻时“一班下来,要洗三盆水,用半包洗衣粉。那会儿的洗衣粉特别能去污,一把洗衣粉揉在头皮上,像泼上了一摊火,烧得慌,但清过水后,清香弥漫,头发光溜又茁壮,人也因而精神”这样的情景;依据原文“那会儿我刚洗过头,头发湿漉漉的,她看了看我,说:‘兄弟,你在矿山,实在是糟蹋了,还是干点儿别的吧!’”可知收旧物女人与作者的交谈正是发生在他一次洗发之后,因而与“理发”相关;②依据原文“谁也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身世怎样。她背着两个包,上山时,里面是袜子、香烟和小吃。她从沟口开始,一个工棚一个工棚地过,再下来时,已经满满两包矿山物件。她还年轻,不卑不亢,俨然一个公主”可见收旧物女人不卑不亢、自食其力,与作者“工程干到一半,老板没钱了,工人们穷得烟也抽不起,我们开始卖用秃了的废钻头”这种艰难生活中倔强的生命状态一致,凸显了文章主旨。4.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1)悲怆:依据原文“老家没有理发店,去镇上既花钱又费时间,还特别远”“工人们穷得烟也抽不起,我们开始卖用秃了的废钻头”可知作者无钱理发;“矿山环境里,头发特别容易脏,机器开动起来,粉尘弥漫,工友之间,不敢张口说话,只靠头灯和手势交流。地热凶猛,我们在塑料安全帽周围用铁丝烙出一圈孔,用以散热透气,自然,粉尘们也乘虚而入”可知作者劳动条件艰苦;“有一回去山上砍柴,一根干树枝从树顶断了,落下来,砸在我头顶上。树对加身的刀斧没有办法,也算找准了复仇的对象。我没有被砸死,却把头顶砸出了一个坑,皮骨分离,从此那鸡蛋大一片,再没长出过好头发,像一片庄稼被谁打了百草枯,又像遭了火灾的现场”作者头被砸出大坑;以及“矿山暴雨发大水,大水从山顶漫下来,席卷了整条峪。她永远埋身在了矿渣里”可知收旧物女人被埋山峪等,这些都体现出底层老百姓饱受贫穷与苦难,卑微地生存、悄无声息地消失的生活状态。\n(2)炽热:依据原文“我翻出一把剪刀扔给爱人:‘给我把头发剪了’”可知作者用剪刀理发,以及“四十岁前,我好像从来没有过洗头膏的概念,从少年到中年,一直使用的是洗衣粉”“一班下来,要洗三盆水,用半包洗衣粉。那会儿的洗衣粉特别能去污,一把洗衣粉揉在头皮上,像泼上了一摊火,烧得慌”可知作者用洗衣粉洗头,这些都体现出对苦难强大的忍耐力;“出门前,第一件事儿就是理发,回到家第一件事儿也是理发”“一班下来,要洗三盆水,用半包洗衣粉”可见作者出门前后总得理发、下班后将头发洗干净,“她背着两个包,上山时,里面是袜子、香烟和小吃。她从沟口开始,一个工棚一个工棚地过,再下来时,已经满满两包矿山物件。她还年轻,不卑不亢,俨然一个公主。有一天,我卖给她三颗钻头,给了我十五元可见”收旧物女人的自食其力、不卑不亢、“俨然一个公主”等,这些都体现了生命的尊严、积极向上的力量和勇气;“在理发时,爱人习惯停下来,一根一根拔去我头上的白头……但确实从中获得了某种安宁,一个远行的人返身回家的感觉”可见妻子为丈夫理发的温馨,“那会儿我刚洗过头,头发湿漉漉的,她看了看我,说:‘兄弟,你在矿山,实在是糟蹋了,还是干点儿别的吧!’”可见收旧物女子的善意,这些都体现了对美好情感的坚守。十、【2022届重庆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18分)文本一:秋天的况味林语堂①秋天的黄昏,一人独坐在沙发上抽烟,看烟头白灰之下露出红光,微微透露出暖气,心头的情绪便跟着那蓝烟缭绕而上,一样的轻松,一样的自由。不转眼缭烟变成缕缕的细丝,慢慢不见了,而那霎时,心上的情绪也跟着消沉于大千世界,所以也不讲那时的情绪,而只讲那时的情绪的况味。待要再划一根洋火,再点起那已点过三四次的雪茄,却因白灰已积得太多,点不着,乃轻轻的一弹,烟灰静悄悄的落在铜炉上,其静寂如同我此时用毛笔写在中纸上一样,一点的声息也没有。于是再点起来,一口一口的吞云吐露,香气扑鼻,宛如偎红倚翠温香在抱情调。于是想到烟,想到这烟一股温煦的热气,想到室中缭绕暗淡的烟霞,想到秋天的意味。②这时才想起,向来诗文上秋的含义,并不是这样的,使人联想的是萧杀,是凄凉,是秋扇,是红叶,是荒林,是萋草。然而秋确有另一意味,没有春天的阳气勃勃,也没有夏天的炎烈迫人、也不像冬天之全入于枯槁凋零。我所爱的是秋林古气磅礴气象。有人以老气横秋骂人,可见是不懂得秋林古色之滋味。在四时中,我于秋是有偏爱的,所以不妨说说。\n③秋是代表成熟,对于春天之明媚娇艳,夏日之茂密浓深,都是过来人,不足为奇了,所以其色淡,叶多黄,有古色苍茏之慨,不单以葱翠争荣了。这是我所谓秋的意味。大概我所爱的不是晚秋,是初秋,那时暄气初消,月正圆,蟹正肥,桂花皎洁,也未陷入凛烈萧瑟气态,这是最值得赏乐的。那时的温和,如我烟上的红灰,只是一股熏熟的温香罢了。或如文人已排脱下笔惊人的格调,而渐趋纯熟炼达,宏毅坚实,其文读来有深长意味。这就是庄子所谓“正得秋而万宝成”结实的意义。④在人生上最享乐的就是这一类的事。比如酒以醇以老为佳。烟也有和烈之辨。雪茄之佳者,远胜于香烟,因其味较和。倘是烧得得法,慢慢的吸完一支,看那红光炙发,有无穷的意味。⑤大概凡是古老,纯熟,熏黄,熟炼的事物,都使我得到同样的愉快。如一只熏黑的陶锅在烘炉上用慢火炖猪肉时所发出的锅中徐吟的声调,是使我感到同观人烧大烟一样的兴趣。或如一本用过二十年而尚未破烂的字典,或是一张用了半世的书桌,或如看见街上一块熏黑了老气横秋的招牌,或是看见书法大家苍劲雄深的笔迹,都令人有相同的快乐,人生世上如岁月之有四时,必须要经过这纯熟时期,如女人发育健全遭遇安顺的,亦必有一时徐娘半老的风韵,为二八佳人所绝不可及者。使我最佩服的是邓肯的佳句:“世人只会吟咏春天与恋爱,真无道理。须知秋天的景色,更华丽,更恢奇,而秋天的快乐有万倍的雄壮,惊奇,都丽。我真可怜那些妇女识见褊狭,使她们错过爱之秋天的宏大的赠赐。”若邓肯者,可谓识趣之人。(有删改)文本二:秋雨张爱玲①雨,像银灰色黏湿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天也是暗沉沉的,像古老的住宅里缠满着蛛丝网的屋顶。那堆在天上的灰白色的云片,就像屋顶上剥落的白粉。在这古旧的屋顶的笼罩下,一切都是异常的沉闷。②园子里绿翳翳的石榴、桑树、葡萄藤,都不过代表着过去盛夏的繁荣,现在已成了古罗马建筑的遗迹一样,在萧萧的雨声中瑟缩不宁,回忆着光荣的过去。③草色已经转入忧郁的苍黄,地下找不出一点新鲜的花朵;宿舍墙外一带种的娇嫩的洋水仙,垂了头,含着满眼的泪珠,在那里叹息它们的薄命,才过了两天的晴美的好日子又遇到这样霉气薰薰的雨天。④只有墙角的桂花,枝头已经缀着几个黄金一样宝贵的嫩蕊,小心地隐藏在绿油油椭圆形的叶瓣下,透露出一点新生命萌芽的希望。⑤雨静悄悄地下着,只有一点细细的淅沥沥的声音。桔红色的房屋,像披着鲜艳的袈裟的老僧,垂头合目,受着雨底洗礼。那潮湿的红砖,发出有刺激性的猪血的颜色和墙下绿油油的桂叶成为强烈的对照。⑥灰色的癞蛤蟆,在湿烂发霉的泥地里跳跃着;在秋雨的沉闷的网底,只有它是唯一的充满愉快的生气的东西。它背上灰黄斑驳的花纹,跟沉闷的天空遥遥相应,造成和谐的色调。它噗通噗通地跳着,从草窠里,跳到泥里,溅出深绿的水花。⑦雨,像银灰色黏濡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n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段②中“向来诗文上秋的含义”里的“含义”指的是萧杀、凄凉、秋扇、红叶、荒林、萋草。B.在作者看来,秋天的况味体现在既能给人温和、成熟、古色苍茫的感觉,还能使人生活得自由闲适。C.文章标题是“秋天的况味”,而作者在段⑤中却写到熏黑的陶锅、尚未破烂的字典、半世的书桌、老气横秋的招牌等事物,意在表明大凡古老、纯熟、熏黄、熟练的东西也能给人以温和、成熟、古色苍茫和愉悦的感觉。D.作者以“若邓肯者,可谓识趣之人”这句话来结尾的作用有:一是赞许邓肯对秋天的观点;二是表明自己与邓肯有同样的感受;三是卒章显志,深化主题。2.下列对文本二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文笔细腻,情感灰色、忧郁、黯然、落寞,体现出了作者多愁善感的消极心理。B.段①和段⑦,不仅做到了扣题,而且还做到了首尾呼应。C.“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中“网”字,不仅写出了秋雨的绵密和范围之广,还写出了在这样的秋雨情形之下人的苦闷和无奈。D.段③运用拟人手法写垂头含泪的洋水仙,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美好而薄命的怜悯与哀叹。3.文本一段①不直接开门见山写“秋天的意味”,而用大量的文字写“抽烟”的过程,这样写的原因有哪些?(6分)4.文本二写“墙角的桂花”和“灰色的癞蛤蟆”,有哪些作用?(6分)【答案】1.D2.A3.(1)交代自己“想到秋天的意味”的缘起不是一时兴起,而是经历过了一个较长的心理变化过程;(2)通过写“抽烟”的过程,表现自己闲适散漫的生活姿态和温和、成熟、安闲、自由的心境;(3)把读者慢慢带入秋天宁静、淡泊的氛围之中;(4)彰显自己笔调闲适、用意深沉的文风。4.(1)与“秋雨”中的其他景物形成对比;(2)象征沉闷、孤寂、落寞、忧郁的“秋雨”之中的生命力;(3)为文章主题和作者感情增添了一些积极的因素。【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D项“卒章显志,深化主题”这一作用,属于主观臆断、无中生有。原文“在四时中,我于秋是有偏爱的,所以不妨说说”可知文章开头就表明了对秋天的喜爱,不是在文章最后才表明主旨。故选D。\n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A项“消极心理”的说法欠妥,原因①“多愁善感”未必就是“消极心理”;原因②写“墙角的桂花”的嫩蕊“透露出一点新生命萌芽的希望”;原因③“灰色的癞蛤蟆蟆”是“充满愉快的生气的东西”。故选A。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本的写作意图的能力。“于是想到烟,想到这烟一股温煦的热气,想到室中缭绕暗淡的烟霞,想到秋天的意味”,交代自己“想到秋天的意味”的缘起不是一时兴起,而是经历过了一个较长的心理变化过程;“看烟头白灰之下露出红光,微微透露出暖气,心头的情绪便跟着那蓝烟缭绕而上,一样的轻松,一样的自由”“心上的情绪也跟着消沉于大千世界,所以也不讲那时的情绪,而只讲那时的情绪的况味”“烟灰静悄悄的落在铜炉上,其静寂如同我此时用毛笔写在中纸上一样,一点的声息也没有。于是再点起来,一口一口的吞云吐露,香气扑鼻,宛如偎红倚翠温香在抱情调”,通过写“抽烟”的过程,表现自己闲适散漫的生活姿态和温和、成熟、安闲、自由的心境;“这时才想起,向来诗文上秋的含义,并不是这样的,使人联想的是萧杀,是凄凉,是秋扇,是红叶,是荒林,是萋草。然而秋确有另一意味,……我所爱的是秋林古气磅礴气象”,把读者慢慢带入秋天宁静、淡泊的氛围之中;本文开端写秋却从毫不相关的“抽烟”起笔,体现了林语堂闲谈体散文“随兴而起”的特点,足见其悠游的心境,以“烟”之暖牵引出秋之况味,用意深沉。4.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草色已经转入忧郁的苍黄,地下找不出一点新鲜的花朵;宿舍墙外一带种的娇嫩的洋水仙,垂了头,含着满眼的泪珠,在那里叹息它们的薄命,才过了两天的晴美的好日子又遇到这样霉气薰薰的雨天”“只有墙角的桂花,……透露出一点新生命萌芽的希望”“灰色的癞蛤蟆,……只有它是唯一的充满愉快的生气的东西”,写桂花透露出一点新生命萌芽的希望,灰色的癞蛤蟆它是唯一的充满愉快的生气的东西,与“秋雨”中的其他景物的沉闷形成对比。“天也是暗沉沉的,……一切都是异常的沉闷”“在萧萧的雨声中瑟缩不宁,回忆着光荣的过去”“草色已经转入忧郁的苍黄,地下找不出一点新鲜的花朵;宿舍墙外一带种的娇嫩的洋水仙,垂了头,含着满眼的泪珠,在那里叹息它们的薄命”“雨,像银灰色黏濡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作者笔下的“秋雨”是沉闷、孤寂、落寞、忧郁的,而透露出一点新生命萌芽的希望的桂花和充满愉快的生气的灰色的癞蛤蟆是“秋雨”之中的生命力;\n“雨,像银灰色黏湿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天也是暗沉沉的,像古老的住宅里缠满着蛛丝网的屋顶”,文章文笔细腻,情感灰色、忧郁、黯然、落寞,“墙角的桂花”的嫩蕊“透露出一点新生命萌芽的希望”,“灰色的癞蛤蟆蟆”是“充满愉快的生气的东西”,为文章主题和作者感情增添了一些积极的因素。十一、【2022届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高三三模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8分)文本一:黄晦闻张中行一九三五年初,我还没离开北京大学的时候,忽然听说黄晦闻先生去世了,才六十四岁,超过花甲一点点。当时觉得很遗憾,他看来一直很康强,精神充沛,忽而作古,难免有老成容易凋谢的悲伤。还有个较小的原因,黄先生在学校以善书名,本系同学差不多都求他写点什么,作为纪念。他态度严正,对学生却和气,总是有求必应。本来早想也求他写点什么,因为觉得早点晚点没关系,不想这一拖延就错过机会。黄先生名节,字晦闻,是北京大学中文系的老教授。他早年在南方活动,有不少可传的事迹,如与章太炎等创立国学保存会,参加南社,用诗歌鼓吹革命,与孙中山先生合作,任广东省教育厅长,等等。他旧学很精,在北京大学任课,主要讲诗,编有多种讲义,如《诗旨纂辞》《变雅》《汉魏乐府风笺》《曹子建诗注》《阮步兵诗注》等,都可以算是名山之作。诗写得很好,时时寓有感时伤世之痛,所以张尔田把他比作元遗山和顾亭林。黄先生的课,我听过两年,先是讲顾亭林诗,后是讲《诗经》。他虽然比较年高,却总是站得笔直地讲。讲顾亭林诗是刚刚“九·一八”之后,他讲完字面意思,后用一些话阐明顾亭林的感愤和用心,也就是亡国之痛和忧民之心。记得讲《海上》四首七律的第二首,其中第二联“名王白马江东去,故国降幡海上来”,他一面念一面慨叹,仿佛要陪着顾亭林也痛哭流涕。我们自然都领会,他口中是说明朝,心中是想现在,都为他的悲愤而深深感动。这中间还出现一次小误会,有一次上课,黄先生正说得很感慨的时候,有个同学站起来,走出去了。黄先生立刻停住,不说话了。同学们都望着他,他面色沉郁,沉默了一会,他说,同学会这样,使他很痛心。接着问同学:“你们知道我为什么讲顾亭林诗吗?”没人答话。他接着说,是看到国家危在旦夕,借讲顾亭林,激发同学们的忧国忧民之心,“不想竟有人不理解!”他大概还想往下说,一个同学站起来说:“黄先生,您误会了。那个同学是患痢疾,本来应该休息,因为不愿意耽误您的课,挣扎着来了。”说到这里,黄先生像是很感伤,我亲眼看见他眼有些湿润,点点头,又讲下去。就这样,他满怀悲愤,没看到卢沟桥事变之后的情况,也没看到敌人投降,下世了。听说家里人不少,但多不能自立,很多遗物被卖了。三十年代末,有人在文物摊上看到黄先生的图章,索价五元,他没买,我觉得可惜。翻翻书橱中的旧物,几本讲义还在,又有国学保存会刊行的《国粹丛书》数种,出版时间是光绪三十一年(1905)。这些书都与黄先生有关,只是上面没有他的手迹,虽然慰情聊胜无,总不免有些遗憾。\n四十年代后期,有个朋友张君处理存书,说是北京大学老教授的藏书,问我要不要。我问是哪位先生的,他说是黄晦闻的。我非常高兴,赶紧取来。是覆南宋汤汉注本《陶靖节先生诗集》,四卷,线装二册,刻印很精。翻开看,封内衬页上居然有黄先生的题辞,计两则。其中一则是:近得吴氏拜经楼刊本,后附有吴正传诗话、黄晋卿笔记,字画结体与此本不同,而行数字数则全依此本。意者此或即阮氏影宋进呈本欤?庚申十二月十八日。字为楷体,刚劲工整,可谓书如其人,想保存一点先师手泽的愿望总算实现了。说也凑巧,此后不久,游小市,在地摊上看到黄先生写的赠友人的条幅,装裱齐整,因为不是“成铁翁刘”,没有人要,只用一角钱就买回来。写的是自作七言绝句,题为《官廨梅花》,推测是在广东时所作。字为行楷,笔姿瘦劲飘洒,学米,只是显得单薄,这件字条幸而未失。有一天,大学同班李君来,说黄先生给他写的一件却没能留存,言下有惋惜之意。我只好举以赠之,因为我还有陶集并题辞,即古人“与朋友共”之义也。(节选自《负暄琐话》,有删改)文本二:所谓记忆都是零零星星的,既不齐备,又不清晰,只是一些模模糊糊的影子。影子中有可传之人,可感之事,可念之情,总起来成为曾见于昔日的“境”。影子的内涵很杂,数量不少,这里抄存的是与“境”有关的一点点。选这一点点,是考虑到两方面的条件。一是可感,就是昔日曾经使我感动或至少是感兴趣,今天想到仍然有些怀念的。二是可传,就是让来者知道并不是毫无意义的。逝者如斯,长生、驻景都是幻想,永垂不朽只能存于来者的感知里。遗憾的是存于来者感知里的数量太少了,尤其是不曾腾达之士。《史记·伯夷列传》末尾有这样的话:“岩穴之士,趋舍有时,若此类,名堙灭而不称,悲夫!”由太史公到现在,又两千年过去了,“名堙灭而不称”的真是不可数计了。我,笔拙言轻,但希望是奢的,就是很愿意由于篱下的闲谈,有点点的人和事还能存于有些人的感知里。这样,当作玩笑话说,我这些琐话,虽然是名副其实的琐屑,就主观愿望说却是当作诗和史写的。自然,就读者诸君说就未必是这样,因为时间空间都隔得远,他们会感到,作为诗,味道太薄,作为史,分量太轻。那么,古人云:“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设想有的人有时也许一人枯坐萧斋,求博弈不得,那就以此代替博弈,或者不是毫无用处的吧。一九八四年四月(节选自《负暄琐话》之《小引》,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老成容易凋谢”不仅表达了作者对先生德高望重的敬佩,还表达了对先生离世的惋惜、悲伤之情。\nB.时隔多年仍能一一列举先生所编的讲义,既突出了先生学问之精深广博,也饱含着对先生的钦佩与怀念。C.花费笔墨详写先生与学生之间的小误会,集中表现了先生的拳拳爱国之心和对青年学子的殷殷期盼。D.先生去世后,图章被他的家人贱卖,却无人问津,作者觉得可惜,这一细节表达了对先生家道没落的惋惜。2.下列对文本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境”包含着人、事、情三个要素,记忆之“境”是那些曾让作者感动过和怀念着的人和事。B.引用《史记》名言,来感慨太多应该被铭记的平凡人湮没于历史长河,隐含着作者的写作动机。C.张中行认为其写作内容是“名副其实的琐屑”,体现出他对自己的作品坦诚而又谦虚的态度。D.在作者独坐求“博弈”不得时,便用写作聊以自慰,同时也希望自己的作品能有些许意义。3.文本一中多次写到寻求先生手迹,请从谋篇布局的角度简要分析这样写的作用。(6分)4.文本二说,作者是将回忆“当作诗和史写的”,请谈谈文本一是如何实现“当作诗和史写”这一主观愿望的。(6分)【答案】1.D2.D3.①文本一以未得先生手迹的遗憾开始,后写错过先生图章,再写两次幸运得到手迹,最后以送同学手迹结尾,围绕寻求先生手迹来行文;②这样写使内容组织有序,重点突出,首尾呼应。4.①以作者对先生学问人品的敬仰与追思之情贯穿全文,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②记录先生学问人品和爱国之情的事迹,真实可信,对读者有价值;③全文将抒情和写实有机融合,既表现先生是“可传之人”,也记叙了先生的“可感之事”,更表达了对先生的“可念之情”。【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文本内容及艺术特色的能力。D项“对先生家道没落的惋惜”分析不正确,根据后文,作者多方搜集黄晦闻先生的遗物手稿,并说“想保存一点先师手泽的愿望总算实现了”可见,作者惋惜的不是先生家道没落,而是惋惜没能保存先师的遗物。故选D。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D项“在作者独坐求‘博弈’不得时”错误,根据原文“设想有的人有时也许一人枯坐萧斋,求博弈不得,那就以此代替博弈,或者不是毫无用处的吧”可见,文中“求博弈不得”的不是作者,而是读者,作者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对读者有用处。\n故选D。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思路及其作用的能力。文本一第一段写听闻黄晦闻先生去世,“忽而作古,难免有老成容易凋谢的悲伤。还有个较小的原因……本来早想也求他写点什么,因为觉得早点晚点没关系,不想这一拖延就错过机会”,遗憾于未能得到老先生手迹的遗憾;第四段又写“很多遗物被卖了。三十年代末,有人在文物摊上看到黄先生的图章,索价五元,他没买,我觉得可惜”,第五段写有幸得到黄先生的藏书,并意外从书中得到黄先生的题辞,说“想保存一点先师手泽的愿望总算实现了”;最后一段又写在地摊得到黄先生赠友人的条幅,最后“大学同班李君来,说黄先生给他写的一件却没能留存,言下有惋惜之意。我只好举以赠之”,写自己送同学手迹结尾,整个文章都围绕寻求先生手迹来行文。以寻求先生手迹为线索来组织材料,能够让文章内容有序,前后呼应;借搜集手迹来表达作者对先师的深切怀念之情,重点突出。开始遗憾于未得手迹,结尾喜得手迹并与朋友共享,首尾呼应。4.本题考查学生多角度探究作品意蕴的能力。“诗”,重在抒情。作者在文中二三段分别追忆先生的学问与人品,流露出对先生无限的敬仰之情;随后叙述自己多方搜集先生遗留的手迹聊以慰藉,体现了对先师的追思之情,这些情感情贯穿全文,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史”,重在记录事实以供后人参照,文中第二段详细记录了黄先生的人品“有不少可传的事迹,如与章太炎等创立国学保存会,参加南社,用诗歌鼓吹革命,与孙中山先生合作,任广东省教育厅长”,学问“旧学很精……诗写得很好”等;第三段则写黄先生忧国忧民的爱国之情,真实可信,对读者有价值。文本二说“选这一点点,是考虑到两方面的条件。一是可感,就是昔日曾经使我感动或至少是感兴趣,今天想到仍然有些怀念的。二是可传,就是让来者知道并不是毫无意义的”,文本一记录了先生使“我”感动的值得怀念的事迹,将抒情和写实有机融合,表现先生是“可传之人”,也记叙了先生的“可感之事”,更表达了作者对先生的“可念之情”。十二、【2022届重庆市南开中学高三一模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8分)向日葵冯亦代看到外国报刊登载了久已不见的梵高名画《向日葵》,以三千九百万美元的高价,在伦敦拍卖成交,特别是又一次看到原画的照片,心中怏怏若有所失者久之;因为这是一幅我所钟爱的画。当然我永远不会有可以收藏这幅画的家财,但这也禁不住我对它的喜欢。\n如今归为私人所有,总有种今后不复再能为人们欣赏的遗憾。我虽无缘亲见此画,但我觉得名画有若美人,美人而有所属,不免是件憾事。记得自己也曾经有过这幅同名而布局略异的复制品。是抗战胜利后在上海买的。有天在陕西南路街头散步,在一家白俄经营小书店的橱窗里看到陈列着一幅梵高名画集的复制品。梵高是19世纪以来对现代绘画形成颇有影响的大师,我不懂画,但我喜欢他的强烈色调,明亮的画幅上带着些淡淡的哀愁和寂寞感。《向日葵》是他的系列名画,一共画了七幅,四幅收藏在博物馆里,一幅毁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日本横滨,这次拍卖的则是留在私人手中的最后两幅之一;当下我花了四分之一的月薪,买下了这幅梵高的精致复制品。我特别喜欢他的那幅向日葵,朵朵黄花有如明亮的珍珠,耀人眼目,但孤零零插在花瓶里,配着黄色的背景,给人的是种凄凉的感觉,似乎是盛宴散后,灯烛未灭的那种空荡荡的光景,令人为之心沉。我原是爱看向日葵的,每天清晨看它们缓缓转向阳光,洒着露珠,是那样的楚楚可怜亦复可爱。如今得了这幅画便把它装上镜框,挂在寓所餐室里。向日葵衬在一片明亮亮的黄色阳光里,挂在漆成墨绿色的墙壁上。宛如婷婷伫立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中,特别怡目,但又显得孤清。每天我就这样坐在这幅画的对面,看到了欢欣,也尝到了寂寞。以后我读了欧文·斯通的《生活的渴望》,是关于梵高短暂一生的传记。他只活了三十七岁;半生在探索色彩的颠狂中生活,最后自杀了。他不善谋生,但在艺术上却走出了自己的道路,虽然到死后很久,才为人们所承认。我读了这本书,为他执著的生涯所感动,因此更宝贵他那画得含蓄多姿的向日葵。我似乎懂得了他的画为什么一半欢欣,一半寂寞的道理。解放了,我到北京工作,这幅画却没有带来;总觉得这幅画面与当时四周的气氛不相合拍似的。因为解放了,周围已没有落寞之感,一切都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之中。但是曾几何时,我又怀恋起这幅画来了。似乎人就像是这束向日葵,即使在落日的余晖里,都拼命要抓住这逐渐远去的夕阳。我想起了深绿色的那面墙,它一时掩没了这一片耀眼的金黄;我曾努力驱散那随着我身影的孤寂,在作无望的挣扎。以后星移斗转,慢慢这一片金黄,在我的记忆里也不自觉地淡漠起来,逐渐疏远得几乎被遗忘了。十年动乱中,我被谪放到南荒的劳改农场,每天做着我力所不及的劳役,心情惨淡得自己也害怕。有天我推着粪车,走过一家农民的茅屋,从篱笆里探出头来的是几朵嫩黄的向日葵,衬托在一抹碧蓝的天色里。我突然想起了上海寓所那面墨绿色墙上挂着的梵高《向日葵》。我忆起那时家庭的欢欣,三岁的女儿在学着大人腔说话,接着她也发觉自己学得不像,便嘻嘻笑了起来,爬上桌子指着我在念的书,说“等我大了,我也要念这个”。而现在眼前只有几朵向日葵招呼着我,我的心不住沉落又飘浮,没个去处。以后每天拾粪,即便要多走不少路,也宁愿到这处来兜个圈。我只是想看一眼那几朵慢慢变成灰黄色的向日葵,重温一些旧时的欢乐,一直到有一天农民把熟透了的果实收藏了进去。我记得那一天我走过这家农家时,篱笆里孩子们正在争夺丰收的果实,一片笑声里夹着尖叫;我也想到了我远在北国的女儿,她现在如果就夹杂在这群孩子的喧哗中,该多幸福!但如果她看见自己的父亲,衣衫褴褛,推着沉重的粪车,她又作何感想?我噙着眼里的泪水往回走。\n我又想起了梵高那幅《向日葵》,他在画这画时,心头也许远比我尝到人世更大的孤凄,要不他为什么画出行将衰败的花朵呢?但他也梦想欢欣,要不他又为什么要用这耀眼的黄色作底呢?梵高的《向日葵》已经卖入富人家,可那幅复制品,却永远陪伴着我的记忆;难免想起作画者对生活的疯狂渴望。人的一生尽管有多少波涛起伏,对生活的热爱却难能泯灭。阳光的金色不断出现在我的眼前,这原是梵高的《向日葵》道出了我未能一表的心思。(摘自微信公众号重庆一诊《试题精选》)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从看到《向日葵》高价拍卖的消息写起,点明了写作的缘由,并由此形成了倒叙式的叙事结构。B.作者不懂画,邂逅《向日葵》复制品之前也不了解这幅画,但对它一见倾心,不惜花大价钱买下。C.梵高画中的欢欣源自他对艺术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渴望,画中的寂寞则来自生计艰难和得不到承认的苦闷。D.画与实物、女儿与农家孩子等意象虚实交错、叠加,强化了作者对生活的信念,让《向日葵》成为了自己精神的写照。2.下列对画波浪线段落在文中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承接上文,交代作者所买复制名画《向日葵》的下落,满足读者的阅读期待。B.由前文写人对画的感受转到写画对人的精神影响,丰富了文章内容,深化了主题。C.与后文对比,欢乐与痛苦、遗忘与记忆形成强烈反差,凸显对《向日葵》的热爱。D.表现时代对审美观念的影响以及精神追求的执着,为下文内容的纵深开掘作铺垫。3.如何理解画横线句子“每天我就这样坐在这幅画的对面,看到了欢欣,也尝到了寂寞”中的“欢欣”和“寂寞”的含义?(6分)4.从文中看,欣赏一幅名画主要需要哪些条件?请以作者钟爱梵高《向日葵》的经历为例简要分析。(6分)【答案】1.B2.C3.(1)欢欣:①向日葵衬在明亮亮的黄色阳光里的画面带给人的悦目感受;②抗战胜利带给每一个中国人的喜悦心情。(2)寂寞:①向日葵孤零零插在花瓶里给人的凄凉感觉以及画挂在墨绿色的墙壁上的孤清;②时局的动荡以及作者个人前路渺茫所带来的凄凉寂寞。4.①良好的直觉。作者在街头橱窗看到梵高名画的复制品,便喜欢他的强烈色调,感受到明亮的画幅上带着的淡淡的哀愁和寂寞感。\n②对创作者的深入了解。作者读了关于梵高的传记《生活的渴望》,为他执著的生涯所感动,懂得了他的画为什么一半欢欣,一半寂寞的道理。③丰厚的人生阅历。十年动乱中,作者被谪放到南荒的劳改农场,心情惨淡中回忆家庭的欢乐,更深刻理解了梵高作画时的孤凄和对欢欣的梦想。【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分析文章艺术手法的能力。B项“邂逅《向日葵》复制品之前也不了解这幅画”错误,从“《向日葵》是他的系列名画,一共画了七幅,四幅收藏在博物馆里,一幅毁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日本横滨,这次拍卖的则是留在私人手中的最后两幅之一;当下我花了四分之一的月薪,买下了这幅梵高的精致复制品”来看,作者对这幅画是了解的。故选B。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作用的能力。C项“与后文对比,欢乐与痛苦、遗忘与记忆形成强烈反差”错,划线句子重点写的是作者的心路历程和内心的主观感受,现实并不像自己所想,没过多久便又感到了寂寞。并没有与后文形成对比,也不是要表现“遗忘与记忆”的强烈反差。故选C。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理解语句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要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理解其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以及蕴含的作者的情感。(1)欢欣:①表层含义:“朵朵黄花有如明亮的珍珠,耀人眼目”“向日葵衬在一片明亮亮的黄色阳光里”“宛如婷婷伫立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中,特别怡目”等语句,表达了作者看到赏心悦目的画面时的欢愉心理;②深层含义:“因为解放了,周围已没有落寞之感,一切都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之中”一句表明,“欢喜”还包括抗战胜利带给我的喜悦心情。(2)寂寞:①表层含义:“但孤零零插在花瓶里,配着黄色的背景,给人的是种凄凉的感觉”“挂在漆成墨绿色的墙壁上……但又显得孤清”等句子表明,“寂寞”源于向日葵孤零零插在花瓶里的凄凉感和画挂在墨绿色的墙壁上的孤清感;②深层含义:“我想起了深绿色的那面墙,它一时掩没了这一片耀眼的金黄;我曾努力驱散那随着我身影的孤寂,在作无望的挣扎”一句表明:“寂寞”源自时局的动荡以及作者的孤寂,对前路渺茫凄凉。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并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n①“在一家白俄经营小书店的橱窗里看到陈列着一幅梵高名画集的复制品”“我不懂画,但我喜欢他的强烈色调,明亮的画幅上带着些淡淡的哀愁和寂寞感”等句子可见,名画无论是从色彩上,还是从给人的主观感受上,都能深深的吸引人和打动人。赏析一幅名画,也要凭借欣赏者的第一直觉;②我读了欧文·斯通的《生活的渴望》一书,了解了梵高的人生经历,“我读了这本书,为他执著的生涯所感动,因此更宝贵他那画得含蓄多姿的向日葵。我似乎懂得了他的画为什么一半欢欣,一半寂寞的道理”一句也表明,对创作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能够理解作品的内涵,能更好的“读懂”作品。③“十年动乱中,我被谪放到南荒的劳改农场,每天做着我力所不及的劳役,心情惨淡得自己也害怕”“我又想起了梵高那幅《向日葵》,他在画这画时,心头也许远比我尝到人世更大的孤凄,要不他为什么画出行将衰败的花朵呢?但他也梦想欢欣,要不他又为什么要用这耀眼的黄色作底呢”等句子,说明欣赏者如能更好的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更容易与创作者的作品产生共鸣,更能深刻得理解作品。十三、【2022届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高考全真模拟检测(一)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8分)文本一:我的戒烟林语堂凡吸烟的人,大都曾一时糊涂,发过宏愿,立志戒烟,在相当时期内与此烟魔,决一雌雄,到了十天半个月之后,才自醒悟过来。我有一次也走入歧途,忽然高兴戒烟起来,经过三星期之久,才受良心责备,悔悟前非。我赌咒着,再不颓唐,再不失检,要老老实实做吸烟的信徒,一直到老耄为止。到那时期,也许会听青年会俭德会三姑六婆的妖言,把它戒绝,因为一人到此时候,总是神经薄弱,身不由主,难代负责。但是意志一日存在,是非一日明白时,决不会再受透惑。因为经过此次的教训,我已十分明白,无端戒烟断绝我们灵魂的清福,这是一件亏负自己而无益于人的不道德行为。在那三星期中,我如何的昏迷,如何的懦弱,明知于自己的心身有益的一根小小香烟,就没有胆量,取架享用,说来真是一段丑史。此时事过境迁,回想起来,倒莫明何以那次昏迷一发发到三星期。若把此三星期中之心理历程细细叙述起来,真是罄竹难书。自然,第一样,这戒烟的念头,根本就有点糊涂。为什么人生世上要戒烟呢?这问题我现在也答不出。但是我们人类的行为,总常是没有理由的,有时故意要做做不该做的事,有时处境太闲,无事可作,故意降大任于己身,苦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把自己的天性拂乱一下,预备做大丈夫罢?\n自然,头三天,喉咙口里,以至气管上部,似有一种怪难堪似痒非痒的感觉。这倒易办。我吃薄荷糖,喝铁观音,含法国顶上的补喉糖片。三天之内,使完全把那种怪痒克复消灭了。这是戒烟历程上之第一期,是纯粹关于生理上的奋斗,一点也不足为奇。过了三天,我才进了魂灵战斗之第二期。到此时,我始恍然明白,世上吸烟的人,本有两种,一种只是南郭先生之徒,以吸烟跟人凑热闹而已。这些人之戒烟,是没有第二期的。他们戒烟,毫不费力。据说,他们想不吸就不吸,名之为“坚强的意志”。其实这种人何尝吸烟?一人如能戒一癖好,如卖掉一件旧服,则其本非癖好可知。但是在真正懂得吸烟的人,戒烟却有一问题。于我们这一派真正吸烟之徒,戒烟不到三日,其无意义,与待己之刻薄,就会浮现目前。理智与常识就要问为什么,政治上、社会上、道德上、生理上,或者心理上,并无不可吸烟的规定,而为什么一人却故意要以自己的聪明意志,违背良心,戕贼天性,使自己不能达到那心旷神怡的境地?谁都知道,作文者必精力美满,意到神飞,胸襟豁达,锋发韵流,方有好文出现,读书亦必能会神会意,胸中了无窒碍,神游其间,方算是读。此种心境,不吸烟岂可办到?在这兴会之时,我们觉得伸手拿一支烟乃惟一合理的行为;若是把一块牛皮糖塞入口里,反为俗不可耐之勾当。我姑举一件事为证。我的朋友B君由北平来沪。我们正在家里炉旁叙旧。所谈的无非是在乎旧友的近况及世态的炎凉。每到妙处,我总是心里想伸一只手去取一支香烟,但是表面上却只有立起而又坐下,或者换换坐势。B君却自自然然的一口一口的吞云吐雾,似有不胜其乐之概。我已告诉他,我戒烟了,所以也不好意思当场破戒。话虽如此,心坎里只觉得不快,嗒然若有所失。我的神志是非常清楚的。每回B君高谈阔论之下,我都能答一个“是”字,而实际上却恨不能同他一样的兴奋倾心而谈。这样畸形的谈了一两小时,我始终不肯破戒,我的朋友就告别了。论“坚强的意志”与“毅力”我是凯旋胜利者,但是心坎里却只觉得快快不乐。过了几天,B君途中来信,说我近来不同了,没有以前的兴奋,爽快,谈吐也大不如前了,他说或者是上海的空气太恶浊所致。到现在,我还是怨悔那夜不曾吸烟。(有删改)【注】语堂不止一次强调幽默是一种“人生观”,文学上的幽默是“人生观”的表现,而且他认为幽默的人生观是真实的、宽容的、同情的人生观。这种幽默不是较低层次的滑稽、玩乐,而是要以一种趣脱、闲适的态度观照人生,享受人生的乐趣,使生活艺术化。文本二:谈幽默老舍幽默的人既不呼号叫骂,看别人都不是东西,也不顾影自怜,看自己如一活宝贝。他是由事事中看出可笑之点,而技巧的写出来。他自己看出人间的缺欠,也愿使别人看到。不但仅是看到,他还承认人类的缺欠;于是人人有可笑之处,他自己也非例外,再往大处一想,人寿百年,而企图无限,根本矛盾可笑。于是笑里带着同情,而幽默乃通于深奥。\n讽刺必须幽默,但它比幽默厉害。它必须用极锐利的口吻说出来,给人一种极强烈的冷嘲;它不使我们痛快的笑,而是使我们淡淡的一笑,笑完因反省而面红过耳。讽刺家故意的使我们不同情于他所描写的人或事。幽默者的心是热的,讽刺家的心是冷的;因此,讽刺多是破坏的。幽默者有个热心肠儿,讽刺家则时常由婉刺而进为笑骂与嘲弄。幽默的作品也能有道德的目的,但不必一定如此。讽刺因道德目的而必须毒辣不留情,幽默则宽泛一些,也就宽厚一些,它可以讽刺,也可以不讽刺,一高兴还可以什么也不为而只求和大家笑一场。所谓幽默的心态就是一视同仁的好笑的心态。有这种心态的人虽不必是个艺术家,他还是能在行为上言语上思想上表现出这个幽默态度。这种态度是人生里很可宝贵的,因为它表现着心怀宽大。一个会笑,而且能笑自己的人,决不会为件小事而急躁怀恨。往小了说,他决不会因为自己的孩子挨了邻儿一拳,而去打邻儿的爸爸。往大了说,他决不会因为战胜政敌而去请清兵。褊狭,自是,是“四海兄弟”这个理想的大障碍;幽默专治此病。嬉皮笑脸并非幽默;和颜悦色,心宽气朗,才是幽默。一个幽默写家对于世事,如入异国观光,事事有趣。他指出世人的愚笨可怜,也指出那可爱的小古怪地点。世上最伟大的人,最有理想的人,也许正是最愚而可笑的人,唐吉珂德先生即一好例。幽默的写家会同情于一个满街追帽子的大胖子,也同情——因为他明白—-那攻打风磨的愚人的真诚与伟大。(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通过对两类吸烟者的对比,作者认为不以吸烟为辩好的烟民只是滥筝充数的南郭先生之徒,他们不能真正体会戒烟的痛苦。B.站在“戒烟者”的立场,作者描写了B君抽烟时潇洒的举止和惬意的神态,这是作者对于戒烟一事萌生悔意的根本原因。C.本文题为“戒烟”,通篇却大谈戒烟的痛苦与抽烟的乐趣,文章精神似与现代科学相违迕,这恰是作者创作主张的一种体现。D.林语堂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对戒烟过程中心理和生理反映的呈现就体现出他机敏的观察能力和积极的思考态度。2.下列对文本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幽默不同于讽刺,幽默要更宽厚一些,它不一定带有道德的目的,也不一定非要讽刺。B.幽默的心态是一视同仁的好笑的心态,这并非艺术家的专利,常人也能表现出这种心态。C.不讲究功利实用、“什么也不为而只求和大家笑一场”的幽默很难像讽刺一样让人自省。D.老舍不仅在写作内容层面对幽默进行阐释,更在观念精神领域对幽默进行探讨与提升。3.文本一中多处的画线句均为问句,请简要概括这样写的好处。(6分)4.文本二指出,幽默的人“是由事事中看出可笑之点,而技巧的写出来”,结合文本一谈谈林语堂算不算这样幽默的人。(6分)【答案】1.B2.C\n3.①疑问句,引发读者对戒烟原因、戒烟合理性/必要性的思考,便于行文内容的推进。②反问句,强化语气语意,引导读者真正认识到戒烟不易和吸烟的好处,与文章共鸣。③这五处问句都集中思考了“戒烟”一事中若干重要问题,由此表达出作者在戒烟一事上的否定态度和阐明了无需戒烟的理由/吸烟的好处。4.①林语堂是幽默之人,他技巧地写出戒烟这一日常带给人的心智启迪,以趣味横生的笔调引起读者的微笑。②小题大做/以小见大/夸张:把人们习焉不察的“生活琐细”小题大作,挖掘出“小事”背后之“奥义”,如把戒烟的念头称作需“立志”的“宏愿”,把戒烟说成是“与烟魔决一雌雄”,用一较高低、非胜即负的决绝来加倍刻画了吸烟者惧怕、甚至不敢想象离开了香烟的生活,从而制造轻松、温和的小幽默。③把带有贬义的词语用在理智的事情上,如把戒烟看成是“走入歧途”的“颓唐”“失检”之事/说戒烟是“一时糊涂”“神经薄弱”“身不由主”“难代负责”,经不住“诱惑”,这种异于常人的认知产生出一种陌生化的新意,使得全文稳中有奇,平中有趣,表达出对于戒烟的否定态度。【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B项“这是作者对于戒烟一事萌生悔意的根本原因”理解有误。B君的举止神态不是让作者萌生悔意的根本原因。首先,B君的故事是为了“姑举一件事为证”来说明第四段中表达的吸烟有益,不吸烟“反为俗不可耐之勾当”的观点,而非有意表明这是戒烟的原因。其次,作者对于戒烟一事萌生后悔的根本原因是自己饱受戒烟的折磨,在“经过三星期之久,才受良心责备,悔悟前非”。最后,朋友即便对作者戒烟有影响,也只能算是外在影响,算不上是根本原因。故选B。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C项“幽默很难像讽刺一样让人自省”无中生有。原文为“它(讽刺)不使我们痛快的笑,而是使我们淡淡的一笑,笑完因反省而面红过耳”,并没有说幽默很难像讽刺一样让人自省。故选C。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本语句的能力。“为什么人生世上要戒烟呢?”,疑问句,引发读者对戒烟原因、戒烟合理性/必要性的思考,“这问题我现在也答不出”,便于行文内容的推进。“预备做大丈夫罢?”“理智与常识就要问为什么,政治上、社会上、道德上、生理上,或者心理上,并无不可吸烟的规定,而为什么一人却故意要以自己的聪明意志,违背良心,戕贼天性,使自己不能达到那心旷神怡的境地?”“其实这种人何尝吸烟?”“此种心境,不吸烟岂可办到?”,都是反问句,强化语气,加强语意,让读者切身认识到戒烟不易和吸烟的好处。\n这五处问句都集中思考了“戒烟”一事中若干重要问题,如戒烟不易和吸烟有诸多好处。由为什么要戒烟的疑惑、为什么故意要以自己的聪明意志,违背良心,戕贼天性,使自己不能达到那心旷神怡的境地等表达出作者在戒烟一事上的否定态度和阐明了无需戒烟的理由/吸烟的好处。4.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林语堂是幽默之人,他技巧地写出戒烟这一日常带给人的心智启迪,以趣味横生的笔调引起读者的微笑。先生首先巧妙地制造了悬念。题作“戒烟”,读者一定认为此文提供了“戒烟”的绝妙经验,不料文章通篇大谈抽烟的乐趣,毫无劝人“戒烟”之意。一个人不管是吸烟也好,戒烟也罢,都是个人的意愿。而在林语堂先生看来,吸烟是“灵魂的清福”,而戒烟则是对身心的“摧残”。先生由此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看似简单的习惯的改变却可以引发性情的转变,尤其是那些违背自己意愿而屈从于他人意愿的改变,人生的经验也对此作出了最好的印证。文章以小见大,说理透彻,行文自然。把人们习焉不察的“生活琐细”小题大作,挖掘出“小事”背后之“奥义”,如把戒烟的念头称作需“立志”的“宏愿”,把戒烟说成是“与烟魔决一雌雄”,用一较高低、非胜即负的决绝来加倍刻画了吸烟者惧怕、甚至不敢想象离开了香烟的生活,从而制造轻松、温和的小幽默。把带有贬义的词语用在理智的事情上,这种异于常人的认知产生出一种陌生化的新意,使得全文稳中有奇,平中有趣,表达出对于戒烟的否定态度。为何不能“戒烟”?“戒烟”的坏处在哪里?文章开头夸张地写道:自己戒烟是“一时糊涂”,“走入歧途”,是“一件亏负自己而无益于人的不道德行为”,只能说明自己的“昏迷”和“懦弱”。其口气之斩钉截铁,论述之蛮不讲理,令读者不胜惊奇。当然光这样说下去,痛快诚然痛快,因为违背了人情常理,难免流于滑稽,无法真正吸引读者。可贵的是,先生旋即指出,世上吸烟的人有两种:一种不过是“跟人凑热闹而已”,这种人其实不配讨论吸烟问题;另一种是把吸烟看作“魂灵上的事业”,即为了追求精神享受,这才算懂得吸烟的妙谛,先生无疑把自己划入了后一类。有了这一番区分,文章就有了一个坚固的立足点,先生就可以把大量优雅美丽的词句献给后一类“烟民”了。请看先生形容他们因为有烟在手,写作时必能“精力美满,意到神飞,胸襟豁达,锋发韵流”,阅读时必能“会神会意,胸中了无窒碍,神游其间”。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7-03 11:03:08 页数:52
价格:¥5 大小:125.54 KB
文章作者:fenxiang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