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语文
>
2022高考压轴卷--语文(新高考I卷)Word版含解析
2022高考压轴卷--语文(新高考I卷)Word版含解析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6
2
/16
剩余14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2022新高考I压轴卷语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已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容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近代以来,由于社会文化和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丑”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19世纪50年代法国诗人波德莱尔的《恶之花》是这方面最早的也是最有名的代表作。到了西方现代派艺术中,“丑”常常占据主角的地位。与这种情况相对应,美学家对“丑”作为一个审美范畴也越来越重视。丑感是广义的美感(审美经验、审美感受)的一种。历史上很多美学家认为丑感主要是一种痛感。例如施莱格尔对丑下的定义(这是丑的最早的定义)是“恶的令人不愉快的表现”。谷鲁斯也说,丑感就是高级感官感到不快。但是,仅仅不快还不足以囊括丑感的全部。丑感不像美感(优美感)那样是一种单一纯粹的感觉,而是一种包含多种内容的复合体验。李斯托威尔说丑感是“一种混合的感情,一种带有苦味的愉快,一种肯定染上了痛苦色彩的快乐”。这是一种比较好的概括。既有“快乐”又是带有“苦味”的,这正是丑感与美感(优美感)的不同,也是丑感与对丑的伦理态度的不同。丑感中这种愉快是怎么引起的呢?这里可能有多种因素。主要是我们所说的丑,并不是一种外在于人的实体存在,而是一种审美意象,是情景的融合,它必然包含有审美主体的意识、情趣。丑的存在显示了历史和人生的苦难的或阴暗的一面,这使人震动,同时又使人感受到历史和人生的复杂性和深度。这会给人一种精神上的满足感。这种满足感融进“丑”的意象,因而给人一种愉悦。至于丑的艺术在形式上的不和谐,也是由于表现心灵的冲突和人生的复杂性,给人一种满足感,从而带来一种愉悦。还有一种情况,有的艺术作品,它们的题材或内容是丑,而以美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种作品,由于它的形式的美使我们看到了艺术家的创造力(画家的色彩、构图、笔法的技巧,演员的演技,小说家的语言形式美和白描入化的工夫,等等),而使我们感到愉悦。波德莱尔说:“丑恶经过艺术的表现化而为美,带有韵律和节奏的痛苦使精神充满了一种平静的快乐。”但这种愉悦是艺术形式美引起的,已经不属于丑本身引起的愉悦。优美感与丑感是审美体验的两种对立类型,从优美感向丑感的拓展,表现了一个人的审美感受能力的发展和完善。如果一个人只能鉴赏优美而没有能力鉴赏丑,那么这个人的审美感受能力就是残缺不全的,这正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脆弱的”观众。这种人的审美视野太狭窄,他看不到感性世界的丰富多彩的面貌,因而也领悟不到历史和人生的深一层的意蕴。可在历史和人生中,光明面终究是主要的,因而丑在人的审美活动中不应该占有过大的比重。李斯托威尔认为记住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如果我们记住了这一点,我们的舞台上就会减少一些冷酷的嘲讽,我们的音乐中就会减少一些不和音,我们的诗歌和小说就不会那么热衷于人生中肮脏的、残酷的、令人厌恶的东西。那么多的当代艺术,就是因为对丑的病态追求而被糟蹋了。”(摘编自叶朗《美学原理》)试卷第16页,共7页\n材料二:相比于西方古典主义时期美丑分明、崇美抑丑的审美观,我国古典美学更多地倾向于美丑的相对性以及对二者的兼容并包。在儒家美学思想中,主要依据道德标准进行美丑的评价,美与丑相对于善与恶,构成了形式和内容的关系。也就是说当某物本质是善的时候,形式的美丑已不再重要,反之,也是一样;而道家思想中对“道至美至乐”的强调,弱化了美与丑的区别,只将其看作现象界中同一层次上的外观形式不同的两种表象而已,远远低于象征着绝对美的宇宙本体的“道”。由此,庄子提出了“厉与西施,道通为一”的思想,并在自己的作品中描绘了一大批外貌残缺丑陋,但却具有极高精神境界的形象,正所谓“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所以“在中国古典美学体系中,‘美’与‘丑’并不是最高的范畴,而是属于较低层次的范畴。一个自然物,一件艺术作品,只要有生意,只要它充分表现了宇宙一气运化的生命力,那么丑的东西也可以得到人们的欣赏和喜爱,丑也可以成为美,甚至越丑越美”。传统美学思想中对于美丑因素互渗交融的辩证关系的强调,给后世的中国美学带来了极深的影响,尤其到了明清之际,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以及个性解放思潮的兴起,文艺领域中对于“丑”的表现更为深入。清初书画家傅山倡导“四宁四毋”的书画风格,即“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直率毋安排”。刘熙载对丑、怪形象的大力推崇,认为“怪石以丑为美。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一‘丑’字中,丘壑未易尽言”。借此反对封建礼教,颠覆沉闷僵化的价值体系与美学传统。这种审丑意识其实依旧是站在古典美学的立场上,利用丑的形式作为手段去抨击僵化陈旧的美学体系,以追求一种更为深刻的美的理想化的存在。总体而言,中国古代审美理想始终没有摆脱儒家思想的影响,在这样一个重视社会伦理情感的氛围里,古典形态的“丑”更多的还只限于形式因素,很少涉及本质上的恶或者内容上的丑。而文艺作品中对于丑的表现,主旨正是在于对内容上假、恶的批判而达到对至善至美的追求。所以,中国古典形态的丑还远未达到西方近代本质丑的高度,更无法作为美学意义上的独立范畴存在。(摘编自鄂霞《中国近代美学范畴的源流与体系研究》)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施莱格尔和谷鲁斯对丑的认识有其局限性,他们只注意到丑令人不快的一面,但没有认识到丑感比单一纯粹的美感复杂。B.有些艺术作品以美的形式表现丑的题材或内容,也会引起艺术接受者的审美愉悦,但这种愉悦并不是由于丑本身引起的。C.亚里士多德认为只能鉴赏优美而没有能力鉴赏丑的人是“脆弱的”观众,而李斯托威尔认为观众应该反对艺术对丑的追求。D.在儒家美学思想中,道德标准是进行美丑评价的主要依据,在儒家看来,善与恶是本质内容,而美与丑只是形式和表象。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果没有波德莱尔的《恶之花》这一代表作的出现,那么“丑”不会引起人们的关注,也不可能成为一个审美范畴。B.正因为“丑”是一种审美意象,它包含了审美主体的意识和情趣,所以“丑”必定会给人带来一种精神上的满足感。C.庄子的作品中描绘了一大批外貌残缺丑陋,但却具有极高精神境界的形象,可见中国关于“丑”的美学意义超越了西方。D.刘熙载大力推崇丑、怪形象,利用丑的形式抨击僵化陈旧的美学体系,虽有其进步意义,但仍未脱离中国传统美学的立场。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艺术形象中最符合西方“丑感”美学理念的一项是(3分)( )A.雨果《巴黎圣母院》中的卡西莫多。试卷第16页,共7页\nB.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中的于勒。C.海明威《老人与海》中的桑地亚哥。D.莎士比亚《哈姆莱特》中的哈姆莱特。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4分)5.当前有一些自媒体用户打着“以丑为美”的旗号博人眼球,他们通过拍摄内容低俗浮夸、形式粗糙简陋的视频来获取流量和粉丝。请结合材料,从西方美学和中国古典美学的角度对此类现象加以评析。(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鸟窠贾平凹在我小的时候,村里有了一所磨坊,矮矮的一间草屋,挨着场畔的白杨树儿,孤零零地呆着;娘是那里的磨倌,我跟着娘,在那里也泡过了我的童年。过去了一个冬天,又过去了一个冬天,我们只是呆在这磨坊里。娘是经管箩面的,坐在笸篮边上,将箩儿来回筛着,面粉扬起来,雾蒙蒙的,她不说不笑,也不大变换姿势,眉儿眼儿就像个雪人儿一般的。我是专赶着那毛驴:它的眼睛被布蒙住了,套着磨杆,走着一圈,又一圈;我跟着毛驴的屁股,也走着一圈,又一圈。石磨“呼呼噜噜”地响着,像在打雷,先还觉得有趣,慢慢就烦腻了:毛驴耷拉下耳朵,一圈比一圈走得慢了,我也走得慢了下来,歪过头去,无精打采地看那窗外的世界。窗外五十米的地方,有着一棵白杨,是四周最高的白杨了,端端地往上长,几乎没有什么枝股,通身灰白灰白的,尤其在傍晚的时分,暮色里就白得越发显眼,像是从地里射上去的一道光柱。就在那稀稀的几根细枝的顶端,竟有了一个鸟窠,横七竖八的柴枝儿,筑个笼筐儿形似的;一对鸟夫妻住在那里,叫不上名字,是白的脑门、长的尾巴那一类的。它们一早就起飞走了,晚上才飞回来,常常落到磨坊门口,双脚跳跃着觅食;我撒一把麦粒过去,它们却“忽”地飞去了。我觉得这些小生命可爱了,想它们一定也很寂寞,那么,来和我呆在一起,它们唱歌就有我听,我说话也有它们听了,它们可以一直飞到我的磨盘上,我一定会让它们把麦粒儿吃饱呢。我便从光溜溜的树身爬上去,一直爬到树顶,那里风真大,左右摇晃,使我更觉得这里不安全,就小心翼翼地抱下那个窠来了。用绳儿系着,棍儿架着,我把鸟窠安放在磨坊的门口,想晚上鸟儿回来了,就会歇在里边,赶明日我一到磨坊,就看得见它们了。但是,第二天我来的时候,那鸟窠里却空落落的;从窗口看那白杨树,鸟夫妻在叽叽喳喳叫着,焦躁地飞上飞下。它们是在哭啼呢,还是在咒骂?我大声地说:窠在这儿,窠在这儿!它们却并不理会。飞过一阵了,双双落在一枝树股上,母的偎着头,欲睡未睡,公的却静静地盯着远方,叽叽喳喳了一阵,便又都飞开去;很快,它们分别衔着一根柴枝儿,又在那梢端儿上,筑起新窠了。我真有些不明白:它们为什么要那么傻呢,它们飞过磨坊,难道没有看见窠在门口吗?但它们还是不停地衔柴枝儿筑窠,一根,两根,横竖交错,慢慢看出有个窠形了。我想,它们一定会疲倦的,疲倦了就会飞进这门口的窠里来的。我再也不去看它们,只是赶我的毛驴,毛驴蒙着眼,走着一圈,又一圈,我跟着毛驴屁股,也走着一圈,又一圈。一天过去了,那窠编好了底。一天又过去了,那窠编好了顶。鸟夫妻已经十分疲劳了,衔一根柴枝儿,要歇几次,才能衔上梢端;但放好一根柴枝儿,就喳喳地叫着,你一声,它一声的。我很嫉妒它们,但终于内心惭愧了,觉得我不该移了它们的窠,苦得它们又去创业,便将那门口的鸟窠放到白杨树下,让它们不必远路去寻材料;一放下鸟窠,就立即飞跑回磨坊。害怕它们看见造孽的是我。试卷第16页,共7页\n新窠又筑起来了,筑得比原先那个更好看呢。它们又在上边过它们的日子了,早晨依然是吵吵闹闹一阵,就双双飞了去。天总是晴朗的,有着微微的风,它们一前一后,斜着翅膀,一会儿飞得很高很高,一会儿又飞得很低很低,末了,就又一呼一应,倏尔在云天里消失了。似乎又过了十天吧,母的再不去飞行了,它终日静静地躺在窠里,偶尔对着磨坊叫那么一声,公的时常飞回来,嘴里叼着小虫儿。我真有些奇怪,不知道这是为什么。有一次,我正赶着毛驴走,就听见那白杨树上一片儿喧嚣,扭头看时,那只公鸟正扑拉着翅膀,在窠边飞来飞去,挨着那窠沿儿,有了四个红红的小嘴儿。啊,它们是有了儿女了呢。那儿女是什么模样儿,我看不清楚,我几次要爬上白杨树去捉一只下来,又觉得不忍,就这么天天看着它们:它们快活,我也快活;它们鸣叫,我也呼喊。终于又过了一段时间,我看见那小鸟儿们了,它们和它们的父母一样漂亮,而且全能起飞,啪啪啪地飞到云里去了。它们飞走了,差不多的白天里,磨坊里外再没有什么好听的了,只是那无止无休的呼呼噜噜的石磨声。毛驴拽着磨杆,走着一圈,又一圈。我跟着毛驴的屁股,也走着一圈,又一圈,我不知道这个时候,鸟儿飞到什么地方去了……毛驴渐渐耷拉下耳朵,慢下来了,我并不去用树条儿打它,只是问娘:“娘,鸟儿为什么不住到地上来呢?”“它们喜欢住得高高的。”“那么高的,经常有风,它们不害怕吗?”“不怕,它们很快活;能飞呢。”噢,我想,它们是不是以为住在这磨坊门口了,担心被我捉住呢?它们住在那高高的树梢上,是愿意到什么地方就到什么地方去,想看什么就看什么吧?哎呀,那天空全是它们的了,它们是够多快活呢!“娘,”我又问道,“鸟儿为什么就能飞呢?”“它们有羽毛的翅膀。”“那人为什么没有呢?”“人是要安分的。”人为什么要安分呢?娘的话,我却听不懂了,想地上有山呀,房呀,湖呀,河呀的阻挡,所以鸟不住在地上吗?天上没有阻挡,空空旷旷的,但人要安分,所以才不能长出羽毛的翅膀吧?!我真想再一次上那白杨树去,住在那窠里,叫那小鸟儿做哥哥、姐姐,叫那老鸟儿做爸爸、娘娘,长一对羽毛的翅膀儿。娘却骂我说疯话,直催我快赶驴,说再不赶紧,限天黑就不能磨完这些麦子了。我打起毛驴来,毛驴就又一阵紧跑,我也撵着毛驴屁股小不丢溜地跑。但是,毛驴又渐渐耷拉下耳朵,一步一步地慢了,我也收下步来,又去看那窗外的白杨树了。鸟儿一家又飞回来,在那里吵吵叫叫地热闹,很快就又飞去了,有两根羽毛悠悠地飘下来,落在树下。我终不能忍了,再不听娘的斥责,跑出去,在那白杨树下捡起了那两根羽毛,拿回来,一根别在我的头上,一根别在毛驴的臃脖子上……(有删改)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对鸟夫妻将窠筑在磨坊旁,是因为这里有棵高高的白杨,而且还有人陪伴而不寂寞。B.文中多次写“我”跟着毛驴“走着一圈,又一圈”的场景,突出“我”在磨坊里劳作的艰辛。C.文末写鸟儿一家飞走后,“我”捡起羽毛别在头上,以此表达对心爱鸟儿的深切思念。D.文中大自然鲜活,小鸟充满灵性,“我”试卷第16页,共7页\n从对自然的观照中获得了对生命价值的感悟。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动词的使用精炼传神,如“在那里也泡过了我的童年”中的“泡”字,蕴含着自己对童年生活的深刻体验。B.第三段对白杨和鸟夫妻的描写,既有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也有细节的生动描述,画面感强,体现出散文之美。C.“娘”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农村妇女,只知道安分守己,她不懂得鸟儿的快乐,更不理解“我”对自由的向往。D.本文叙写的“我”与小鸟之间所发生的事情虽不复杂,但行文曲折有致、情趣盎然,呈现出一种叙事的节奏美。8.请从文章谋篇布局的角度,简要分析题目“鸟窠”是如何统摄全文的。(4分)9.鸟儿在鸟窠变动前后的表现不同,“我”的心理也不一样。请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熙宁五年闰七月庚戌,遣检正中书户部户房公事章惇察访荆湖北路,经制荆南事。先是,辰州布衣张翘与流人李资诣阙献书,言:“辰州之南江古银州地接施黔牂牁世为蛮人向氏舒氏田氏所据也产朱砂水银金布良田数万入路无山川之扼若朝廷出偏师压境上,臣二人说之,可使纳土为郡县。”书奏,朝廷以委广西钤辖刘策。既而上语,王安石曰:“刘策所规画甚善。”策不欲令安石转运司预此,上曰:“诚然。”安石曰:“须朝廷精择数人,与同此事。”未几,策死。因改命惇,以东作坊使石鉴知辰州,使助之。及有僧愿成者,能为符箓禁咒。王雱幼子夜啼,用成咒而止,雱德之。或言蛮人多行南法,畏符箓。雱即荐之于惇,惇至辰州,遂遣李资、张竑及愿成等入南江,谕以朝廷之意。资等褊宕无谋,亵于蛮妇。其酋田元猛者,不胜其愤,尽缚资等,钊斫于柱次。至愿成来哀,元猛素事佛,乃不杀而遣之。惇知群蛮终不可以说下也,即三路进兵诛荡平之,遂置沅州,以懿州新城为治所,县以卢阳为名,又以潭州梅山建安化县。得主客万四千八百九户,土丁万九千八十九人,田二十六万四百三十六亩,起税租。于是,缮筑武阳关硖城寨以控制之,又令李诘将取光潜师至飞山,振险不能度而还。当是时,张颉居忧于鼎州,目睹其事,遂以书抵朝贵。言:“南江杀戮过甚,无辜者十有八九,以至浮尸塞江,下流之人不敢食鱼者数月。”惇病其说,且欲分功以陷之,乃上言:“向者,张颉知潭州之益阳县,赏建取梅山之议。今臣成功,乃用颉之议也。”朝廷赐颉银绢二百,而执政独患其异议。会颉服阕,乃就除为江淮发运使便道之官。于是不敢食鱼之说息矣。(节选自《太平治迹统类·神宗开南江》)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辰州之南江/古银州/地接施黔牂牁/世为蛮人向氏舒氏田氏所据也/产朱砂/水银/试卷第16页,共7页\n金/布/良田数万/入路无山川之扼/B.辰州之南江/古银州/地接施黔牂牁/世为蛮人向氏舒氏田氏所据也/产朱砂/水银/金/布/良田/数万入路/无山川之扼/C.辰州之南江/古银州地接施黔牂牁/世为蛮人向氏舒氏田氏所据也/产朱砂/水银/金/布/良田数万/入路无山川之扼/D.辰州之南江/古银州地接施黔牂牁/世为蛮人向氏舒氏田氏所据也/产朱砂/水银/金/布/良田/数万入路/无山川之扼/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诣阙,指到朝廷。阙,原指皇宫前面两侧的楼台,又可代指朝廷。B.纳土,献纳土地之意,文中指归附。中国古代有纳土投降的军事传统。C.蛮妇,文中指野蛮的妇人,因南江之地未开垦,百姓较为野蛮,故称。D.服阕,指守丧期满,除去孝服。服,特指丧服。阕,终了之意。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张翘与李资二人身份低微,却主动进京上奏,言明辰州位置偏僻,物产丰富,若偏师压境,南江之地可归于大宋。B.朝廷委派广西刘策出征南江,刘策不希望王安石参与此事,皇帝欣然答应。但王安石还是提出了选拔数人一同前往的建议。C.酋长田元猛抓住前来招降的李资等人,并杀掉他们。愿成来吊唁,田元猛因为信奉佛教,所以手下留情,未杀愿成。D.张颉传出流言,称南江杀戮严重,血流成河,以致百姓数月不敢吃河中之鱼。章惇对此不满,想要通过分功劳给他来陷害他。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王雱幼子夜啼,用成咒而止,雱德之。或言蛮人多行南法,畏符箓。(2)当是时,张颉居忧于鼎州,目睹其事,遂以书抵朝贵。14.章惇是如何收取、管理南江的?(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卢龙塞①行送韦掌记②钱起雨雪纷纷黑山外,行人共指卢龙塞。万里飞沙咽鼓鼙,三军杀气凝旌旆。陈琳③书记本翩翩,料敌张兵夺酒泉。试卷第16页,共7页\n圣主好文兼好武,封侯莫比汉皇年。【注】①卢龙塞:燕山隘口,古代军事要塞。②掌记:唐代观察使或节度使的属官掌书记的简称。③陈琳:“建安七子”之一,曾作曹操记室令史,负责撰写章表文檄。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诗歌的题目和诗歌所用的意象可以看出此诗为送朋友去边塞征战的题材。B.首联描写隆冬季节天气恶劣,体现了唐军在严酷的环境中无所畏惧的英勇精神。C.颔联描写万里飞沙的狂肆,三军杀气的凝落,渲染了唐军作战失利的凝重气氛。D.第八句体现了古代诗歌句式上的倒装特点,正常语序应为“封侯汉皇年莫比”。16.颈联是如何塑造韦掌记这一人物形象的?(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李密《陈情表》中“,”两句,用乌鸟作比,向皇帝提出奉养祖母的请求,情深意切,措词得体。(2)白居易的《琵琶行》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都是描写音乐的名作,前者的“”,用战场上的厮杀场面描摹琵琶的铮鸣之声,惊心动魄;后者的“”,以有形的花容摹写无形的乐声,形神兼备。(3)黄庭坚《登快阁》中,“,”两句,是诗人对初登快阁时所览胜景的描绘,也是诗人胸襟怀抱的写照。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小题共3题,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听着节奏劲爆的音乐在跑步机上挥汗如雨,开着空调在功率自行车上蹬到________……在疫情形势依旧复杂的当下,居家健身逐渐成为备受大众追捧的锻炼方式。合理有效的居家运动,对呼吸循环功能改善、肺组织弹性改善等都________,这也是防控疫情、提高全民免疫力最直接的方式。①由于居家健身是一个处于封闭状态的活动,业余爱好者在锻炼时切勿过量运动。②一场超过自身强度的锻炼,不仅不能达到健身的目的,反而还会造成拉伤、骨折等严重后果。好的健身方式,应该是运动之后不会使生活习惯发生明显改变,而是使身体趋于健康。比如一次锻炼完后,你觉得食欲不振或者胃口大开,觉得精神亢奋或者________,那说明这次的运动内容就是不适合你的。但如果本来习惯熬夜的人在运动完后主动恢复规律作息,那么运动就达到了目的。尽管拥有方便快捷等好处,但长时间在封闭的室内运动容易引发心理疾病,大众不能将居家健身作为唯一的运动选择。( ),因此人们运动时应该注意室内户外交替进行,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健身效果。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试卷第16页,共7页\nA.心虚气短 大有裨益 意气风发B.心虚气短 非同小可 情绪低落C.筋疲力尽 大有裨益 情绪低落D.筋疲力尽 非同小可 意气风发19.下列填入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户外空间开阔,景色优美宜人,更能让人感受到运动的乐趣B.户外景色优美宜人,空间开阔,更能让人感受到运动的乐趣C.户外更能让人感受到运动的乐趣,景色优美宜人,空间开阔D.户外更能让人感受到运动的乐趣,空间开阔,景色优美宜人20.将文中画波浪线处的两个否定句改为肯定句,不要改变原意。(5分)(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小题共2题,共11分)自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开始,缅怀时刻(MomentofRemembrance)成为闭幕式固定环节。昨晚,北京冬奥会落下帷幕。 ① ,365名演出人员手捧柳枝,汇聚在场地中央、代表一年365天的思念,将“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舞台随后变化成一片唯美的绿地,转而大地回春,一片生机盎然。在悠扬的《送别》音乐中,闭幕式主创团队用诗意的表达送别国际友人。柳枝是柳树的枝条。 ② ,蕴含着在离别时刻挽留对方的含义。在中国古代,朋友分离之时,远走的一方常常会被赠予柳条作为离别礼物。柳色返青,就意味着折柳惜别时,所以李白在《劳劳亭》中写道:“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如何呈现“缅怀”的概念, ③ ,不同于以往奥运会上韩国、日本等国运用葬礼、“物哀文化”等方式缅怀逝者,中国冬奥会闭幕式上,张艺谋导演选择了“折柳”这一极具中国特色的意象表达中国人独有的浪漫。21.下列各项中,和文中画波浪线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B.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C.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D.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老子《道德经》里提到,若要去除人生的是非烦恼,其根本就是要无身无我。无身无我,方可与万物为一,与天地共生。曾国藩多次强调“躬身入局,挺膺负责”,意思是面对世间一切事情,我必须投身其中,挺起胸膛担负起自己该担的责任。胡适在《致毕业生》中说:“天下没有白费的努力,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试卷第16页,共7页\n捐。”“无我”是古今始终推崇的理念,而“无我”的境界也离不开“有我”的实践。何时无我,何时有我,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现实问题。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试卷第16页,共7页\n2022新高考I压轴卷语文答案及解析1.C【解析】C项,“而李斯托威尔认为观众应该反对艺术对丑的追求”分析有误,依据材料一的最后一段“可在历史和人生中,光明面终究是主要的,因而丑在人的审美活动中不应该占有过大的比重。李斯托威尔认为记住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可知,李斯托威尔认为的是“丑在人的审美活动中不应该占有过大的比重”,不是全部“反对艺术对丑的追求”。2.D【解析】A项,“如果……那么‘丑’不会引起人们的关注,也不可能成为一个审美范畴”分析错误,依据材料一第一段“近代以来,由于社会文化和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丑’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19世纪50年代法国诗人波德莱尔的《恶之花》是这方面最早的也是最有名的代表作。到了西方现代派艺术中,‘丑’常常占据主角的地位。与这种情况相对应,美学家对‘丑’作为一个审美范畴也越来越重视”可知,“丑”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的原因是“由于社会文化和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而不是由于波德莱尔代表作的出现;另外,“‘丑’作为一个审美范畴”和波德莱尔代表作也没有直接的关系。B项,“所以‘丑’必定会给人带来一种精神上的满足感”分析错误,依据材料一第四段“而是一种审美意象,是情景的融合,它必然包含有审美主体的意识、情趣。丑的存在显示了历史和人生的苦难的或阴暗的一面,这使人震动,同时又使人感受到历史和人生的复杂性和深度。这会给人一种精神上的满足感”可知,应该是“会给人一种精神上的满足感”,而不是“必定会”,说法太绝对。C项,“可见中国关于‘丑’的美学意义超越了西方”分析错误,依据材料二第一段“相比于西方古典主义时期美丑分明、崇美抑丑的审美观,我国古典美学更多地倾向于美丑的相对性以及对二者的兼容并包”可知,列举庄子的作品只是为了说明“我国古典美学更多地倾向于美丑的相对性以及对二者的兼容并包”,文章中并没有提出“中国美学意义超越了西方”,属于无中生有。3.A【解析】A项,卡西莫多这一形象显示人生苦难和阴暗的一面,表现心灵的冲突和人生的复杂性,给人带来审美愉悦,最符合西方“丑感”美学理念;B项,于勒早期行为不端,中期正直有良心,晚期自食其力,像一面“镜子”照出菲利普夫妇精神的丑陋,不符合西方“丑感”美学理念;C项,桑地亚哥是一个不向命运低头,永不言败的硬汉形象,不符合西方“丑感”美学理念;D项,哈姆莱特是一个单纯善良的理想主义者和完美主义者,不知道世界的黑暗和丑陋,残酷的现实使他的人生观发生改变,最终虽然复仇但还是为奸人所害,具有深刻的悲剧意义,但不符合西方“丑感”美学理念。4.①首先通过分析艺术作品和美学家的认识,明确丑感的基本定义;②然后分析丑给人愉悦的因素,并指出由艺术形式美引起的愉悦不在其中;③接着从反面论证鉴赏丑的能力的重要性;④最后引用名家的观点论证丑在审美活动中不应该占有过大的比重。【解析】(1)第一段首先引出文章的话题,那就是“‘丑’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接着使用了例证法,说明美学家对“丑”作为一个审美范畴也越来越重视,从而引出第二段和第三段美学家对“丑感”的定义。(2)第四段的开头一句“丑感中这种愉快是怎么引起的呢?”是这一段的中心内容,然后接下来四五段具体分析了丑给人愉悦的因素,并且指出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丑“是一种审美意象”,另一种是“它们的题材或内容是丑,而以美的形式表现出来”。(3)第六段首先指出“优美感与丑感是审美体验的两种对立类型”,接下来具体论述的是从反面论证鉴赏丑的能力的重要性。(4)最后一段通过引证法提出“因而丑在人的审美活动中不应该占有过大的比重”的观点,收束全篇。5.西方美学角度:①自媒体用户拍摄内容是低俗浮夸的,内容上不具审美价值,不能表现心灵冲突和人生复杂性;②试卷第16页,共7页\n自媒体用户拍摄形式粗糙简陋,缺乏艺术创造,不具有艺术形式美,不能使我们感到愉悦。中国古典美学角度:自媒体用户拍摄打着“以丑为美”的旗号博人眼球,没有表现出本质的善和极高的精神境界,不可能化丑为美。【解析】西方美学角度:(1)依据材料一第四段“至于丑的艺术在形式上的不和谐,……从而带来一种愉悦”可知,西方美学主张丑的艺术应表现心灵的冲突和人生的复杂性,给人一种满足感,从而带来一种愉悦,而自媒体用户拍摄内容是低俗浮夸的,不能表现心灵冲突和人生复杂性;(2)依据材料一第五段“有的艺术作品,……而使我们感到愉悦”可知,西方美学主张要有艺术创造性,要使人感到愉悦,而自媒体用户拍摄形式粗糙简陋,所以缺乏艺术创造,不具有艺术形式美,不能使我们感到愉悦。中国古典美学角度:依据材料二最后一段“而文艺作品中对于丑的表现,主旨正是在于对内容上假、恶的批判而达到对至善至美的追求”可知,中国古典美学认为丑的表现主旨是达到对至善至美的追求,而自媒体用户打着“以丑为美”的旗号博人眼球,没有对内容上假、恶的批判而达到对至善至美的追求,不可能化丑为美。6.D【解析】A项,“而且还有人陪伴而不寂寞”错误,根据“我”后来把鸟巢搬到离“我”更近的磨坊门口,但它们没来,可知,“还有人陪伴而不寂寞”不是原因。B项,“突出‘我’”在磨坊里劳作的艰辛”错误,根据“毛驴耷拉下耳朵,一圈比一圈走得慢了,我也走得慢了下来,歪过头去,无精打采地看那窗外的世界”可知,应是突出“我”在磨坊里劳作的烦腻、无聊。C项,“表达对心爱鸟儿的深切思念”错误,根据“我终不能忍了,再不听娘的斥责,跑出去”可知,应是表达对鸟儿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7.C【解析】C项,“她不懂得鸟儿的快乐”错误,根据“不怕,它们很快活;能飞呢”可知,“娘”懂得鸟儿的快乐。8.①“鸟窠”是本文的线索,串联起发现鸟窠、搬动鸟窠、重建鸟窠、欣赏鸟窠、向往鸟窠生活等情节;②“鸟窠”寄托了“我”对自由和飞翔的向往,突出本文的主题。【解析】文章先写“我”在磨坊里赶着毛驴拉磨时发现了窗外白杨树顶端的鸟窠,后来“我”为了让鸟夫妻和“我”作伴搬动了鸟窠,然后鸟夫妻发现鸟窠不见了又重新搭建鸟窠,之后“我”天天欣赏鸟窠,觉得新鸟窠“比原先那个更好看”,还发现鸟夫妻“有了儿女”,最后写“我”捡起两根羽毛别在头上,表达对鸟窠生活的向往。“鸟窠”是本文的线索,串联起全文情节。文章以题“鸟窠”为标题,通过“我”在磨坊的单调无聊的生活与鸟儿在鸟窠快乐自在的生活的对比,表达了“我”对自由和飞翔的向往,突出本文的主题。9.①鸟窠变动前,鸟儿自由自在地生活,“我”发现它时感到惊喜;②鸟窠搬动后,鸟儿不回旧窠,“我”感到不解并对鸟儿重建鸟窠感到愧疚;③新窠建成后,鸟儿重获自由快乐,“我”也感到快乐并对自由及飞翔充满向往。【解析】鸟窠变动前,“我”发现“一对鸟夫妻住在那里,叫不上名字,是白的脑门、长的尾巴那一类的。它们一早就起飞走了,晚上才飞回来,常常落到磨坊门口,双脚跳跃着觅食”“我觉得这些小生命可爱”,对鸟儿自由自在的生活,“我”感到惊喜;鸟窠搬动后,“鸟夫妻在叽叽喳喳叫着,焦躁地飞上飞下”,“我真有些不明白:它们为什么要那么傻呢,它们飞过磨坊,难道没有看见窠在门口吗?”“终于内心惭愧了,觉得我不该移了它们的窠,苦得它们又去创业”,此时“我”感到不解并对鸟儿重建鸟窠感到愧疚;新窠建成后,“它们快活,我也快活;它们鸣叫,我也呼喊”,最后鸟儿飞走了,“捡起了那两根羽毛,拿回来,一根别在我的头上,一根别在毛驴的臃脖子上……”,鸟儿重获自由快乐,“我”也感到快乐并对自由及飞翔充满向往。10.A【解析】“辰州之南江,古银州”是判断句,主语“辰州之南江”和判断词语“古试卷第16页,共7页\n银州”之间断开,“地接施黔牂牁”中“地”作主语,“地”之前断开,排除CD。“数万”作“良田”的后置定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11.C【解析】C项,“蛮妇,文中指野蛮的妇人”错误。文中“蛮妇”指当地少数民族妇女。12.D【解析】D项,“张颉传出流言”错误,从文中“当是时,张颉居忧于鼎州,目睹其事”可知,张颉所传并非流言,而是确有其事。13.(1)王雱的小儿子在晚上啼哭,用了愿成的咒语后停止了(啼哭),王雱感激他。有人说南方少数民族大多使用南方的法子,害怕符箓。(2)这个时候,张颉在鼎州守丧,亲眼看到这件事,于是写信给朝中权贵。14.(1)收取之法:①派人劝说;②军事征服。(2)管理之法:①设置州县;②修筑城寨。【解析】对于章惇收取南江的方法,从文中“遂遣李资、张竑及愿成等入南江,谕以朝廷之意”可知,章惇首先是派人劝说,想用和平手段收取南江。但因为使者被杀,所以章惇认为“群蛮终不可以说下也”,之后“即三路进兵诛荡平之”,用军事手段征服了南江。章惇管理南江的办法,从文中“遂置沅州,以懿州新城为治所,县以卢阳为名,又以潭州梅山建安化县……缮筑武阳关硖城寨以控制之”可知,章惇首先是设置沅州,又设置了卢阳、安化两县。之后修建了硖城寨。【参考译文】熙宁五年闰七月庚戌日,(皇帝)派遣检正中书户部户房公事章惇巡察探访荆湖北路,经理节制荆湖南路的事务。在这之前,辰州百姓张翘与流民李资到朝廷献上奏章,说:“辰州的南江,是古银州,与施、黔、牂牁三地接壤,世代被蛮人向氏、舒氏、田氏所占据。(此地)盛产朱砂、水银、金子和布匹,有数万顷良田,进入此地的路没有险要的山川。如果朝廷派出(军队)大兵压境,我二人(再)劝说他们,可以使(此地的统治者)献上土地投降而(使南江)成为(朝廷的)郡县。”书信上奏到朝廷,朝廷把(这件事)交给广西钤辖刘策。不久(刘策)向皇帝进言,王安石说:“刘策的筹划很好。”刘策不想让王安石所在的转运司干预此事,皇上说:“确实这样。”王安石说:“朝廷必须精心选择几个人,共同参与这件事。”不久,刘策去世。于是(朝廷)又任命章惇(负责此事),命东作坊使石鉴担任辰州知州,让(他)帮助章惇。有个僧人名叫愿成,会制符箓、施禁咒。王雱的小儿子在晚上啼哭,用了愿成的咒语后停止了(啼哭),王雱感激他。有人说南方少数民族大多实行南方的法子,害怕符箓。王雱就向章惇推荐了愿成,章惇到了辰州,就派遣李资、张竑和愿成等人进入南江,把朝廷的旨意告知(此地的统治者)。李资等人心胸狭窄、行为放纵、没有谋略,对当地的妇女态度轻浮。他们的酋长田元猛,不能忍受愤怒,将李资等人全部抓捕了,在柱次斩杀了他们。到了愿成来吊唁时,田元猛(因为)一向供奉佛祖,才不杀他而遣送走他。章惇知道这些南方少数民族最终不可以(通过)劝说拿下,就分三路出兵诛杀平定南江,(攻取后)设置沅州,把懿州新城作为治所,(所管理的)县以卢阳为名,又把潭州梅山建立为安化县。试卷第16页,共7页\n收得一万四千八百零九户人家,一万九千零八十九个男丁,二十六万零四百三十六亩田地,开始收取租税。于是修筑武阳关硖城寨来控制此地,又让李诘率兵借着光暗中出兵到飞山,(李诘率兵)遇到险要地势不能度过而返回。这个时候,张颉在鼎州守丧,亲眼看到这件事,于是写信给朝中权贵。说:“南江杀戮太多,无辜(死亡)的人十有八九,以至于浮起的尸体塞满江面,下游的百姓好几个月不敢吃鱼。”章惇不满他的说法,并且想要分给他功劳来陷害他,于是上书皇帝说:“之前,张颉管理潭州的益阳县,赞赏攻取梅山的建议。现在我成功,是因为使用了张颉的建议。”(于是)朝廷赐予张颉二百两银子和绢布,而执政者只是担心他有不同意见。恰逢张颉守丧期满,于是(朝廷)就近任命他江淮发运使便道的官职。从此不敢吃鱼的说法停息了。15.C【解析】C项,“渲染了唐军作战失利的凝重气氛”错误,颔联是以万里飞沙、狂风呼啸、鼓角争鸣为背景,表现了大唐三军将士气概豪迈、军容整肃、阵容威武之势。16.①借用陈琳的典故,表现韦掌记具有斐然的文采;②通过料敌如神、精于排布阵的设想,肯定韦拿记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解析】由题干可知,首先要理解颈联的意思,然后分析其中使用的技巧,展现人物什么特点。“陈琳书记本翩翩,料敌张兵夺酒泉”意思是“掌记你一如陈琳文采华美,料敌如神,设兵布阵,定当克敌制胜,取城夺邑”。颈联前一句写“陈琳”,结合注释三“曾作曹操记室令史,负责撰写章表文檄”可知,这“翩翩”应是说陈琳的文采优秀,这是使用典故人物来写韦掌记,把韦掌记比作陈琳,夸赞其文采优秀;后一句“料敌”是说料敌如神,“张兵”是说精通排兵布阵,“夺酒泉”是战绩,这一句是设想韦掌记料敌如神,巧于设兵,前往边塞一定能够杀敌取胜。由此可见,颈联通过用典、设想,表现对韦掌记的赞美、勉励和期望。17.(1)乌鸟私情愿乞终养(2)铁骑突出刀枪鸣芙蓉泣露香兰笑(3)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6分。错1字该句不得分)18.C【解析】心虚气短:感觉心跳过快或者过慢,引起心慌、不舒服的感觉,呼吸困难等。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劳,没有一点力气。根据语境,结合前文的“挥汗如雨”和“在功率自行车上蹬到”可见,是指运动到身体出现某种状况,不应该是“心慌”的感觉,应该是“筋疲力尽”。非同小可:形容情况严重或事情重要,不能小看。大有裨益:比喻有很大益处。根据语境,“改善”“提高全民免疫力”可知,合理的居家运动对这些是有很大好处的,故选“大有裨益”。意气风发:形容精神振奋,气概豪迈。情绪低落:情绪异常低落,心境抑郁。根据前文“食欲不振或者胃口大开”是一组反义词,此处也应该选择与“精神亢奋”相反的词语,即“情绪低落”。19.A【解析】根据语境,此处要衔接“注意室内户外交替进行”的原因是户外运动的好处,,故“更能让人感受到运动的乐趣”要放在后面,排除CD。与前文“在封闭的室内运动”衔接紧密的,应该是与之对照的“户外空间开阔”,故“空间开阔”放在前面,排除B。试卷第16页,共7页\n20.①切记适量运动,②不仅有违健身的初衷【解析】①否定是“切勿过量运动”,不要过量运动,那么肯定句就应该是运动要适量,为与前文句式一致,可填写“切记适量运动”。②“不仅不能达到健身的目的”,是双重否定句,改成肯定句,可说“不仅与健身目的背道而驰”或“不仅有违健身的初衷”等含义的句子。21.B【解析】例句:拟人,“知别苦”“不遣”赋予柳条人的感情和动作。A项,对偶,两句词性相同,结构一致。B项,.拟人,“待”和“无私”分别把“江山”“花柳”人格化。C项,夸张、对偶,两句结构相同,“千山”和“万径”都是夸张语。D项,比喻、对偶,两句结构相同,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22.①在文艺演出环节的缅怀时刻;②“柳”与“留”谐音;③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理解。【解析】第一处,上文强调闭幕式上的“缅怀时刻”,根据“365名演出人员手捧柳枝,汇聚在场地中央、代表一年365天的思念,将‘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可知,这是在描写文艺演出,可填:在文艺演出环节的缅怀时刻;第二处,此处讲“柳”“蕴含着在离别时刻挽留对方的含义”的原因,可填:“柳”与“留”谐音。第三处,根据“不同于以往奥运会上韩国、日本等国运用葬礼、‘物哀文化’等方式缅怀逝者,中国冬奥会闭幕式上,张艺谋导演选择了……”可知,此处是说每个国家对“缅怀”的概念理解不同。23.【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思辨性材料作文题。试卷第16页,共7页\n材料一的角度是“无我”,关键词是“无身无我”,并指出不能过多注重自我,不要有“有我”的执念,从而不受到烦恼的影响,不会感到迷茫。材料二的角度是“有我”,关键词是“躬身入局,挺膺负责”等,也就是要积极入世,承担使命。材料三侧重指出要付出努力,相信功不唐捐(所有功德与努力,都是不会白白付出,而会有回报),兼有“无我”“有我”的角度,功绩不是哪一个人的,但却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付出,只有聚众、积久之“功力”,方有一事之“功成”。材料中,“无我”“有我”的内涵可以综合理解为:“无我”,无身无我,无私忘我,淡泊名利,淡化个人得失,超脱世俗追求,不居功自傲,不沽名钓誉,学会宠辱不惊,懂得功成隐退,达到豁达、高贵的人生境界。“无我”可以是在付出、拼搏、奋斗时,可以是面对利益、荣誉、功劳时,可以是被烦恼、欲望、执念困扰时。“无我”不是佛系遁世,不是消极低沉,不是直接躺平。“有我”有主体意识,有自我意识,有个体的参与意识,肯定自身的存在价值,有责任心,有使命感,有担当意识,有奋斗精神,积极入世,愿为敢为。还可以进一步阐释为:意识到自己是世界的“主人”,在同客观世界的关系中,人应该居于主导和主动方面;意识到自己是个人命运的“主人”,应具有独立自主的人格。“有我”还可关联到独立意识、自觉意识、权利意识等等。但“有我”不是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不是斤斤计较个人利益,不是一切行动为一己之私。理清了“无我”“有我”的内涵之后,写作时可以针对“有我”和“无我”矛盾统一的辩证关系展开论证:要做成一件事,先要“有我”,“有我”才能付诸行动,才能干事创业,才能有所成就,而切实行动起来,为社会多做贡献,才能实现个人的价值;但在追求过程中,又要做到“无我”舍身,甘于奉献,而非处处想着自己的利益;功成之后也要“无我”,淡泊名利,淡看荣誉,失而不忧,得而不沾沾自喜,这样才能活得真实而坦荡。立意:①“有我”的行动、实干,是通往“无我”的必经之路。⑤“无我”的人生境界,需要“有我”的付诸行动。③“有我”努力,成就“无我”境界;“无我”情怀,指引“有我”方向。④“有我”强调行动,“无我”强调修心。【佳作示范】世事无我,躬身有我一考生老子在《道德经》中和佛教《杂阿含经》中都提到“无我”的理念,诚然世事无常,追求“无我”确实为一种摆脱世间烦恼的方法,但与“无我”相对的——“有我”,又该如何处之?我认为,应该做到“世事无我,而躬身有我”。何为“无我”?老子《道德经》里提到,若要去除人生的是非烦恼,其根本就是要无身无我。无身无我,方可与万物为一,与天地共生。佛教《杂阿含经》中也讲到“诸行无常,诸法无无”,在佛法看来,世事是无常的,世间之物是没有一个我的存在的,而人们之所以迷茫,总是在执着有一个我。“无我”在我看来,便是要解放心灵,解开对心灵的桎梏,莫把思想总困在自己给自己设定的条条框框当中,超脱思想局限,怀抱包容的世界,接纳自然的观点,来轻松从容的试卷第16页,共7页\n看待事物,为人处事。何为“有我”?曾国藩多次强调“躬身入局,挺膺负责”,意思是面对世间的一切事情,我必须投身其中,挺起胸膛负起自己该负的责任。这给我们当代青年的启示便是:面对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世界,当代青年必定要投身到国家的建设中去,必定要亲自参与这历史的进程,一起推动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在社会各界各方面发挥个人的作用,贡献个人的力量。面对这一切发展着的事,当代青年投身其中,堂堂正正地挺起胸膛面对自己,面对世界。此谓之“有我”。何时有我?何时无我?“无我”的境界则是个人的修炼,我们必定要在个人的修炼、个人的行为举止、个人的世故却不世故中臻于至善至美的无我境界;无我的境界也离不开“有我”的实践,这不仅指对个人境界与思想的修炼,同时也包含着个人在社会中的贡献与实践。胡适先生在《致毕业生》中说:“天下没有白费的努力,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功不唐捐正所谓此,我们要怀着“功不唐捐”的热情投身到建设中去,努力不会白费,成功由大家一起见证。习主席曾说:“功成不必在我,成功必定有我。”这样的将“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相结合的,正是我们要敬仰与追求的。面对世事变化,需修炼“无我”的境界;躬身实践,则要致力“有我”,在功成之后明白不必在我,却必定有我。故所谓“世事无我,躬身有我”,正是我对“何时无我,何时有我”这一问题的回答,也是青年一辈将用青春来诠释的答案。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目光所至,皆为华夏,五星闪耀,皆为信仰,愿以吾辈之青春,捍盛世之中华,愿世事无我、躬身有我,强国有我!试卷第16页,共7页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2022高考压轴卷--物理(全国甲卷)Word版含解析
2022高考压轴卷英语(新高考全国I卷)Word版含解析
2022高考压轴卷英语(新高考全国II卷)Word版含解析
2022高考压轴卷英语(全国乙卷)Word版含解析
2022高考压轴卷英语(全国甲卷)Word版含解析
2022高考压轴卷--数学(新高考I卷)Word版含解析
2022高考压轴卷--数学(新高考II卷)Word版含解析
2022高考压轴卷--语文(新高考II卷)Word版含解析
2022高考压轴卷--语文(全国乙卷)Word版含解析
2022高考压轴卷--语文(全国甲卷)Word版含解析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6-01 09:52:53
页数:16
价格:¥3
大小:45.94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