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语文
>
河南省濮阳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河南省濮阳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23
2
/23
剩余21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濮阳市一高2021级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命题人:濮阳市一高语文命题中心本试卷由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组成总分150分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从《唐宫夜宴》《元宵奇妙夜》《洛神水赋》等一出出“国风好戏”,到博物馆文创、周边成为广受热捧的爆款,再到中华传统服饰成为新一轮时尚风潮……近年来,以国风之名进行的各类文化演绎蔚为大观。今天,国风已经吹进现实的角落,成为一种生活习惯与审美方式。与国风国潮屡屡破圈相对应的,是越来越多生活在“Z世代”的年轻人主动拥抱传统文化,探索传统文化之美。国风“火起来”的背后,是传统文化的“活起来”。确实,当传统文化以新的面目回归,并流行于年轻群体,我们看到了“国风热”成为文化生活新时尚。很多游戏中出现满满“中国味”的道具、皮肤、界面风格,京剧、吕剧、黄梅戏等传统戏剧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演绎,《虞兮叹》《知否知否》等古风歌曲,被做成表情包的三星堆文物,以及出现在古装电视剧中的字画、家具、乐器、服饰、礼仪等,无不因“文化”之美打动年轻人。国风呈现传统文化之形,也寄托传统文化之魂。无论是东方审美的意境、均衡细致的和谐,还是为人处世的哲理、细致贴心的情韵,很多都能在国风中找到答案。比如有的产品将“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故事融入设计,既可以打造中国独有的文化IP,又提供了美感与素材,还可以借此弘扬传统神话故事体现的坚持不懈、甘于奉献等精神。国风“出圈”背后,恰是文化的“破壁”。当绘有800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多个人物的《清明上河图》在现代技术的修复下褪去历史尘埃,当数字敦煌、数字故宫等让人们以新鲜有趣的形式、真实可感的体验“云游”历史文化场景,当精美的灯光、舞台让千年前的歌舞技惊全网,传统文化实现了与现实的接续交融。技术赋能文化表达、文化充盈技术内涵,这正是国风古韵在今天重焕新生,并且“飞入寻常百姓家”的重要原因。需要警惕的是,不少人将国风看作了“流量密码”,在急功近利心理的作祟下,打着国风的旗号粗制滥造,甚至坑蒙拐骗。有的把关于屈原的电视剧拍得充满狗血与玛丽苏剧情,有的披着国学班的外衣行传销之事,有的卖着“乾隆年间”的瓷器印的却不是繁体字……这样的国风都是空心、低质、无根的。文化是国风的内功,那些停留于表演层面的国风只能是“伪国风”,唯有精心制作、用心打磨,才能真正触碰到传统文化的灵魂,并且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火爆电视荧屏的《中国诗词大会》《典籍里的中国》,走红的甲骨文表情包、文物“戏精”等,都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创新先要守正,国风之魅力不在“风”,而在“国”,否则无论包装得多么华丽,都只能是“无根的浮萍”。说到底,国风之所以流行起来,是因为中华传统文化本身就足够美、足够震撼,既有翩若惊鸿、衣袂飘飘,也有百舸争流、气势磅礴。国风的流行,激荡的是深沉而惊艳的文化自信,镌刻的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气质与美丽。用新时代的创意展现瑰丽多彩的中华文明,让优秀文化可触摸,让唐风宋韵浩荡汇聚,既能唤醒国人内心深处的文化基因,也可以向世界展现东方之美。值得嘉许的是,不少年轻人不仅热爱国风、品味国风,还能用自己的才华与特长,借助新兴传播渠道的力量传承与推广国风。95后彭静旋在法国街头弹古筝,不仅引发当地居民对中国文化的兴趣,视频传到短视频平台后,也让更多国人感受到“音乐无国界”的魅力;峨眉武术传承人、1998年出生的凌云因穿睡裤“提剑丢垃圾”视频爆红网络,后来在河南卫视七夕奇妙游《破阵乐》中饰花木兰一角,顺利打入主流文化传播。这些例子鲜活地说明,年轻一代弘扬和传播传统文化,未来可期。(摘编自《国风“出圈”背后是文化破壁》)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国风国潮屡屡破圈,传统文化以各种新面目重现于世,传统文化得以“破壁”。B.“Z世代”的年轻人主动拥抱探索传统文化,已成为传承传统文化的主力军。C.技术赋能文化表达、文化充盈技术内涵,这有利于国风古韵重焕新生并蔚然流行。D.不少国风作品融合了传统文化元素,满足了国人需求,有利于提升文化认同感。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先引出论点,再围绕论点进行论证分析,由现象到本质,逻辑严密,条理清晰。B.文章第六段将急功近利的“伪国风”与有内功的真国风进行正反对比论证,很有力度。C.文章列举大量事例,目的是论证“国风‘出圈’是因为其拥有传统文化的内核”的观点。D.文章立足于传统文化传承的角度展开对国风“出圈”的思考和探求,具有现实意义。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A.国风国潮的核心内涵来自中国传统文化,因此传承与发扬国风文化要摒弃华丽的外在包装。B.我们须摒弃急功近利的心理,修好文化的内功,方能让国风元素处处可见,推动传统文化传承。C.国风在年轻人中广受欢迎,这和传统文化内核之美、新技术深度参与、文化“破壁”贴近现实等有关。D.彭静璇在法国街头弹古筝引发当地居民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可见传统文化拥有走向世界的魅力。【1~3题答案】【答案】1.B2.C3.A【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已成为传承传统文化的主力军”错误。第二段只是说“与国风国潮屡屡破圈相对应的,是越来越多生活在‘Z世代’的年轻人主动拥抱传统文化,探索传统文化之美”,并没有说“Z世代”的年轻人成为主力军。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C.“目的是论证“国风‘出圈’是因为其拥有传统文化的内核”的观点”错误。文中所举事例并非都是在论证“国风‘出圈’是因为其拥有传统文化的内核”这个观点。如最后一段列举彭静璇和凌云的事例则是论证“年轻一代弘扬和传播传统文化,未来可期”。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因此传承与发扬国风文化要摒弃华丽的外在包装”错误,强加因果。从原文“否则无论包装得多么华丽,都只能是‘无根的浮萍’”可知,并非不要华丽的外在包装,文章是强调“创新先要守正,国风之魅力不在‘风’,而在‘国’”。故选A。(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心清如许,译笔生豪情1912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年,朱生豪出生于浙江嘉兴。他幼年失怙,家境中落。然而,他痴迷读书,从不懈怠,从秀州中学到之江大学,教会学校的背景培育了他中英文俱佳的文学功底,诗文清秀,才华颖脱。一代词宗夏承焘先生执教之江大学,对这位学生的才华“一唱三叹”,赞为“不易才”。20世纪30年代,朱生豪大学毕业后来到上海,此时国民党当局在“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下进行文化围剿。他在当时上海的世界书局任职,耳闻目睹令人窒息的文化封锁,思想上愤懑彷徨。书局英文部负责人詹文浒先生了解到朱生豪的中英文功底,向他作出了重要建议——翻译《莎士比亚戏剧全集》。这个建议让这位温和腼腆、“渊默如处子”的青年文人,胸中翻涌起了豪迈的激情。朱生豪在给妻子的信中说:“某国人说中国是无文化的国家,连老莎的译本都没有。我这两天大起劲……”朱生豪说的“某国”就是当时觊觎中华、到处挑衅的日本。莎士比亚戏剧大部分为诗体剧。一位学者曾评说:只有诗人方译得出诗人之剧。朱生豪在新旧体中文诗词方面极富才华;他的英文诗歌创作也十分有灵气,具有清新自然的田园牧歌风格。然而,莎剧如按中文诗体来译,难度极大,且在语言文字的使用上受限颇多,最终,朱生豪决定用散文体来翻译莎剧。尽管如此,朱生豪在处理剧本中的歌词及念白时,仍尽量采取诗体形式,在韵律、节奏和意境的把握上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以图存留莎翁原本的风貌。特别是针对不同的戏剧场景,分别采用了自由体诗或诗经体、骚体、古体诗等中国传统诗歌体裁,最大限度地还原了原文中角色所处的环境与情绪,竭力避免翻译文学中通常会出现的“洋味”和陌生感。翻译莎剧需要的不仅是激情,也不仅是才华。梁实秋先生译莎剧,最后宣告要与莎士比亚“断绝来往”。虽为危言,并非耸听,梁公花费30余载始得译完莎翁全集。林语堂先生也曾面对翻译莎剧的邀约,但婉拒之,言到老年再作打算。然而,译莎并非年长者的专利。莎士比亚发表第一部剧作是在26岁时,青年的热血激情只有同为青年的译者才会感受深切。朱生豪翻译莎剧,消耗的是他二十二岁到三十二岁这样充满才情、诗意、热情、血气方刚而义无反顾的精华年龄段!朱生豪深爱莎剧,在着手翻译之前早已熟读并反复揣摩了原作。在《莎士比亚戏剧全集》的“译者自序”中,他写道:“余笃嗜莎剧,尝首尾研诵全集至十余遍,于原作精神,自觉颇有会心。”在译著进程之中,他更是每每大声反复吟诵,以此定夺文意优美且适合剧院演出的表达方式。他在1935年23岁之时开始筹备译莎大事,而手头的工具只有旧版《牛津词典》和《英文四部词典》。从1936年开始的九年间,大部分译作陆续完成。由于日军侵华,译莎手稿两次毁于战乱。直至1944年病逝,他坚持重译被毁的部分,并继续握管不辍,一共完成31部半莎剧的翻译工作。自1954年以来,朱生豪散文体译本在大陆以单行本、戏剧集、校订补译本全集、英汉对照(注释)版等多种方式出版,出版延续时间之长、出版频率之高、印刷数量之大可谓空前,超过任何其他莎剧中译本。朱译本的社会影响也是最广泛的。人们所津津乐道的莎翁名句,如“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哈姆雷特》)、“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它是像甘霖一样从天上降下尘世;它不但给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样给幸福于施与的人”(《威尼斯商人》)等均出自朱生豪的翻译。(选编自《光明日报》2017年01月16日)相关链接:朱生豪翻译语言生动、华丽,初读便有起身想动起来的冲动。诚然,翻译是文字的功夫,更是文字之外的打磨。译文对戏剧舞台的亲和力实在是身体力行得来的,并无半分的臆断想象啊。(戏剧导演陈薪伊语)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朱生豪痴迷读书,教会学校背景使他形成了深厚的中英文文学功底,读大学期间夏承焘先生对他赞赏有加。B.朱生豪对于觊觎中华、到处挑衅日本,在给妻子的信中以“某国”称之,表现出了强烈的民族自尊心。C.朱生豪的翻译语言生动、华丽,和舞台契合紧密,人们津津乐道的莎翁名句很多出自朱生豪的翻译。D.作者将梁实秋、林语堂翻译莎剧的情形和朱生豪进行比较,意在说明朱生豪翻译成就的伟大是他人难以比拟的。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A.国民党当局进行文化围剿,朱生豪苦闷彷徨,为了突破令人室息的文化封锁,他在同事的建议下,走上了翻译莎剧的道路。B.在翻译莎剧时,朱生豪对不同场景采用了自由体诗或中国传统诗歌体裁,既最大限度还原了文章角色所处环境与情绪,又尽力避免翻译文学中产生的陌生感。C.朱生豪翻译莎剧采用的是散文体,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翻译的质量,但这只是白璧微瑕,对译作的艺术魅力影响不大。D.朱生豪一生一共完成31部半莎剧的翻译工作,无论是译作的水平还是出版的热度、数量都超过了任何其他莎剧的中译本。6.朱生豪翻译莎士比亚戏剧获得巨大成功的因素有哪些?请结合文本具体说明。【4~6题答案】【答案】4.D5.B6.①朱生豪中英文俱佳,富有文学才华,为他后来翻译莎剧奠定了基础。②维护民族文化的尊严,是朱生豪翻译莎剧的强大精神动力。③在翻译莎剧时,朱生豪采用了恰当的语言形式,既最大限度还原了剧本中的情景,又增强了民族色彩。④朱生豪用十年的青春年华和满腔热情投入到对莎剧的翻译中。⑤翻译前反复揣摩,体会原作精神;翻译中狠下文字以外功夫,反复吟诵,精益求精。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D.“意在说明朱生豪翻译成就的伟大是他人难以比拟的”理解错误,举梁实秋、林语堂的例子是为了说明翻译莎剧除了具有激情和才华之外,还要有长期坚持的心理准备。故选D。【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为了突破令人室息的文化封锁,他在同事的建议下,走上了翻译莎剧的道路”说法错误,“令人窒息的文化封锁”只是当时的背景,不是目的,故“为了……”作为目的,依据不足。C.“影响了翻译的质量”“白璧微瑕”评价不当,依据原文文句“最终,朱生豪决定用散文体来翻译莎剧。尽管如此,朱生豪在处理剧本中的歌词及念白时,仍尽量采取诗体形式,在韵律、节奏和意境的把握上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以图存留莎翁原本的风貌”分析可知,原文只是表达朱生豪用散文体翻译,但很多方面仍尽量采取诗体,原文无“影响了翻译的质量”“白璧微瑕”的意思,故这种评价不当。D.“无论是译作的水平还是出版的热度、数量都超过了任何其他莎剧的中译本”理解有误。依据原文“自1954年以来,朱生豪散文体译本在大陆以单行本、戏剧集、校订补译本全集、英汉对照(注释)版等多种方式出版,出版延续时间之长、出版频率之高、印刷数量之大可谓空前,超过任何其他莎剧中译本”分析可知,这些都是出版的信息,“译作的水平……超过了任何其他莎剧的中译本”属于无中生有,文中无依据。故选B。【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由第一段“教会学校的背景培育了他中英文俱佳的文学功底,诗文清秀,才华颖脱。一代词宗夏承焘先生执教之江大学,对这位学生的才华‘一唱三叹’,赞为‘不易才’”可知朱生豪中英文俱佳,富有文学才华,为他后来翻译莎剧奠定了基础。由第三段“‘某国人说中国是无文化的国家,连老莎的译本都没有。我这两天大起劲……’朱生豪说的‘某国’就是当时觊觎中华、到处挑衅的日本”可知维护民族文化的尊严,是朱生豪翻译莎剧的强大精神动力。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由第五段“尽管如此,朱生豪在处理剧本中的歌词及念白时,仍尽量采取诗体形式,在韵律、节奏和意境的把握上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以图存留莎翁原本的风貌。特别是针对不同的戏剧场景,分别采用了自由体诗或诗经体、骚体、古体诗等中国传统诗歌体裁,最大限度地还原了原文中角色所处的环境与情绪”可知在翻译莎剧时,朱生豪采用了恰当的语言形式,既最大限度还原了剧本中的情景,又增强了民族色彩。由第六段“翻译莎剧需要的不仅是激情,也不仅是才华。……朱生豪翻译莎剧,消耗的是他二十二岁到三十二岁这样充满才情、诗意、热情、血气方刚而义无反顾的精华年龄段”,可见满怀热情,消耗了全部青春年华。由第八段“由于日军侵华,译莎手稿两次毁于战乱,直至1944年病逝,他坚持重译被毁的部分,并继续握管不辍,一共完成31部半莎剧的翻译工作”可以看出朱生豪先生坚持重译,坚定执着的品质;由第七段“朱生豪深爱莎剧,在着手翻译之前早已熟读并反复揣摩了原作。……尝首尾研诵全集至十余遍,于原作精神,自觉颇有会心”“在译著进程之中,他更是每每大声反复吟诵,以此定夺文意优美且适合剧院演出的表达方式”,可见翻译中狠下文字以外功夫,反复揣摩,精益求精;不惧困难,完成译作等。(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主角(节选)陈彦苟老师把第三遍妆化完的时候,还是不满意,但时间已不允许再画了。他就提了眉,包了大头,穿了行头。要不是知道他性别的人,还真看不出这是男扮女装呢。易青娥知道,苟老师为演这两折戏,几个月瘦下来几十斤,不仅天天演练,而且还节制了饮食,甚至还用吃大黄拉肚子的方式,把腹部朝下拉,直减到现在二尺二的腰身。他脸上,过去是紧绷油光水滑的,自打瘦起腰身来,皮肤就慢慢塌陷了,所以在化妆时他要那么不满意自己了。他一直在叹息:这老脸,对不起李慧娘,对不起观众,尤其是对不起当年看过他戏的老观众了。正式开演前,不停地有一些老汉老婆子,到后台化妆室来,要看苟存忠,说他当年的李慧娘,可是把好多观众弄得“三天不沾一粒粮,也要买票看慧娘”的。但苟老师有交代,说在他没演完以前,任何人都是不见的。化完妆穿好行头,苟老师就一个人面对墙壁,安静下来,一句话不说了。演出终于开始了,易青娥到门口看,观众特别多,连过道都站满了人。都在说,当年住在五福戏楼,连演了三个月李慧娘的苟存忠,今晚又披挂上阵,唱慧娘来了。易青娥也为她师父骄傲着。这么多年过去了,竟然还有这些老观众深深记着师父。在一声长长的鬼的叹息声中,她师父终于出场了。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师父穿着一身白衣服,披着一件长长的白斗篷,飘飘荡荡地来到了人间。他在哀怨,在痛斥,在诉说,在寻找。突然间,易青娥甚至模糊了师父与李慧娘之间的界限,也不知他是他还是她了。一个年近花甲的老人,硬是在飘飘欲仙的身段中,全然掩藏住了性别、年龄的隔膜,将一个充满了仇恨与爱怜的鬼魂,演得上天不得入地不能地可悲可怜了。就在慧娘面对凄凄寒风、无依无靠地瑟瑟发抖着,一点点蜷缩着身子时,苟老师使用了一个“卧鱼”动作。这个动作要求演员必须有很好的控制力,是从腿部开始一点点朝下卧的。易青娥练这个动作整整三年,才能用三分钟完成。而一般没有功夫的,几十秒钟都坚持不下来。苟老师平常是能用两分钟朝下卧的,可今天,也许是太累,在易青娥心里数到一百一十下时,他终于撑不住,全卧下去了,并且在最后一刻,双腿是散了架的。好在灯光处理得及时,立即切暗了。尽管如此,剧场里还是响起雷鸣般的掌声。《鬼怒》终于演完了。《杀生》是比《鬼怨》难度更大的一折戏,老观众都知道的“秦腔吹火”,就是这一折戏的灵魂。苟老师为练这门“绝活”,十二三岁就把眉毛、头发全烧光了。苟老师老对她说:“娃,唱戏是个苦活儿、硬活儿。师傅这辈子,还就是看大门的那十几年,活得消停。一旦把主角的鞍子架到你身上,那就是让你当牛做马来了,不是让你享福受活来了。”易青娥明显感到,师父今晚的力气,是有些不够用了。今晚,师父特意要求她在侧台仔仔细细地看着他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口火吐出来,她都要认真研究师父的气息、力量,以及浑身的起伏变化。她觉得她比平常任何时候学的东西都要多,并且更具有茅塞顿开、点石成金的效用。也就在师父一步步将演出推向高潮时,她似乎也完成了一次演戏的启蒙。她甚至突然觉得,自己是能成一个好演员,成一个大演员的。终于师傅开始吐最后一道火了,也就是那三十六口“连珠火”。师父依旧控制着气力,一口,两口,三口,……由慢到快,由弱到强,直到“连珠火”,将贾似道和贾府全部变成一片火海!继而,天地澄静,红梅绽开。观众的掌声已经将乐队的音乐声全都淹没了。鼓师几乎使出浑身解数,将大鼓、大锣、大铙、掉镲全都用上了,可观众的掌声,还是如浪涛一般,滚滚拥上了舞台。就在台上贾府人相互于火海中挣扎时,苟老师被人搀扶下来了。易青娥发现,师父已经使完了人生最后一点力气,奄奄一息了。剧团团长急忙过来,帮忙把他平放在一排道具箱子上。苟老师浑身颤抖着在呼唤:青娥,青娥……“师父,师父,我在这里,我在这里。”易青娥紧紧抓着师父的手。苟老师抖抖索索地摸着她的手说:“娃,娃,师父……可能不行了。记住……吹火的松香,每次……要自己磨……自己拌。记住比例……”在说比例的时候,苟老师向她示意了一下,易青娥明白,是要她把耳朵附上去。她就把耳朵贴上去。苟老师轻声给她说:“十斤松香粉……拌……拌二两半……锯末灰。锯末灰要……柏木的。炒干……磨细……再拌……”勉强说完这些话,苟老师就吐出一口血来。舞台监督喊:“咋办?底下观众喊叫要苟老师谢幕呢。”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团长说:“谢不成了,快关幕。”只见苟老师身子动了动,意思是要起来,但又起不来了。团长就紧急决定说:“青娥,你跟舞台监督一起把你师父抬上去。”易青娥跟舞台监督把“李慧娘”抬了上去。易青娥看见,观众热浪一般,在朝舞台上狂喊着。被他们抬上去的苟老师,静静靠在太师椅上,一动不动。那一刹那间,她反应过来:苟老师,已经不在人世了。(有删改)7.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化完妆穿好行头,苟老师就一个人面对墙壁,安静下来,一句话不说了。”这是苟老师在默默地对角色进行内心体验,体现出他的敬业精神。B.年近花甲,苟老师重新登台担任主角,他常对徒弟说的“唱戏是个苦活儿……”那番话,充分表达出他向往清闲生活,但是身不由己的无奈。C.苟老师表演的三十六口“连珠火”,“天地澄静,红梅绽开”,这是演出的高潮,也是他艺术生命的极致绽放,极具震撼力和感染力。D.小说写苟老师在奄奄一息时示意青娥附耳过来,轻声告诉她松香粉的配方比例,这一举动透露了老一代艺人艺不轻传的保守心态。8.结合文本分析作者是如何描写苟存忠这一人物形象的。9.《主角》一书荣膺第十届茅盾文学奖,“体现出非常茂盛、结实和坚韧的中国传统艺术根脉”。请分别从苟老师、易青娥、观众的角度分析节选部分是如何体现这一思想的。【7~9题答案】【答案】7.B8.①文章运用肖像、语言、神态等描写手法从正面刻画人物。如“他就提了眉,包了大头,穿了行头。要不是知道他性别的人,还真看不出这是男扮女装呢”“师父穿着一身白衣,披着一件长长的白斗篷”为肖像描写,“苟老师抖抖索索地摸着她的手说:‘娃,娃,师父……可能不行了。记住……吹火的松香,每次……要自己磨……自己拌。记住比例……’”为语言描写,“奄奄一息了”为神态描写。对苟老师表演前化妆、舞台上具体表现是从正面刻画苟老师对表演的敬业和演技的精湛。②观众、易青娥看戏的反应侧面刻画苟老师演戏的精彩。③文章从细节处入手刻画人物,比如:“皮肤就慢慢塌陷了”,“安静下来”,“一句话不说了”等写出来苟老师的敬业、认真。9.①从苟老师角度分析,为在观众面前呈现最佳艺术效果,对扮相一丝不苟,为演出竭尽全力;耗尽力气传授绝技。苟老师代表了对传统艺术矢志不渝、精益求精的表演群体。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②从易青娥的角度分析,易青娥认真学习苟老师的表演技巧,完成了演戏的启蒙,领悟到了传统艺术的精髓,中国传统艺术能够薪火相传、枝繁叶茂。③从观众的角度分析,观众在苟老师年轻时欣赏他表演,在苟老师年老时还在追捧他的表演,观众的喜爱始终如一,中国传统艺术有着坚实的群众基础。【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B.“向往清闲生活,但是身不由己的无奈”错。苟老师的话表现出他艺德高尚,表达的是不甘清闲、吃苦耐劳的责任担当。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小说刻画人物手法的能力。作者通过语言、动作、外貌、神态、细节等正面描写体现了苟老师的认真、敬业、精湛的技艺、高尚的艺德以及对秦腔艺术传承的责任感。例如:“他一直在叹息:这老脸,对不起李慧娘,对不起观众,尤其是对不起当年看过他戏的老观众了”“娃,唱戏是个苦活儿、硬活儿。师傅这辈子,还就是看大门的那十几年,活得消停。一旦把主角的鞍子架到你身上,那就是让你当牛做马来了,不是让你享福受活来了”“娃,娃,师父……可能不行了。记住……吹火的松香,每次……要自己磨……自己拌。记住比例……”等属于语言描写;“自打瘦起腰身来,皮肤就慢慢塌陷了”“苟老师就一个人面对墙壁,安静下来,一句话不说了”属于细节描写;“他就提了眉,包了大头,穿了行头。要不是知道他性别的人,还真看不出这是男扮女装呢”“师父穿着一身白衣,披着一件长长的白斗篷”等属于外貌描写;“师父已经使完了人生最后一点力气,奄奄一息了”是神态描写;“可今天,也许是太累,在易青娥心里数到一百一十下时,他终于撑不住,全卧下去了,并且在最后一刻,双腿是散了架的”“师父控制着气力,一口,两口,三口……由慢到快,由弱到强,直到‘连珠火’,将贾似道和贾府全部变成一片火海”“只见苟老师身子动了动,意思是要起来,但又起不来了”等属于动作描写。此外,作者还采用了侧面描写,从观众、易青娥看戏的反应侧面刻画苟老师演戏的精彩。例如:“正式开演前,不停地有一些老汉老婆子,到后台化妆室来,要看苟存忠,说他当年的李慧娘,可是把好多观众弄得‘三天不沾一粒粮,也要买票看慧娘’”“易青娥甚至模糊了师父与李慧娘之间的界限,也不知他是他还是她了”“观众的掌声已经将乐队的音乐声全都淹没了”“易青娥看见,观众热浪一般,在朝舞台上狂喊着”等。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品艺术特色和主题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理解“体现出非常茂盛、结实和坚韧的中国传统艺术根脉”中的茂盛、结实和坚韧的含义,即艺人在传统技艺的表演中精益求精、肯付出的精神特点和技艺传承中薪火相传、枝繁叶茂的状态以及传统艺术群众基础坚实。从苟老师的角度分析,“苟老师把第三遍妆化完的时候,还是不满意”“易青娥知道,苟老师为演这两折戏,几个月瘦下来几十斤,不仅天天演练,而且还节制了饮食,甚至还用吃大黄拉肚子的方式,直减到现在二尺二的腰身”对于一个老艺术家来说,他为在观众面前呈现最佳艺术效果,对扮相一丝不苟,为演出竭尽全力;“苟老师平常是能用两分钟朝下卧的,可今天,也许是太累,在易青娥心里数到一百一十下时,他终于撑不住,全卧下去了,并且在最后一刻,双腿是散了架的”,可见,为了演出精彩和传授技艺,他能耗尽力气。从人物对主旨的作用看,他是对传统艺术矢志不渝、精益求精的表演群体的代表性人物。从易青娥的角度分析,作品以易青娥的视角,观察了老师的演出,“她觉得她比平常任何时候学的东西都要多,并且更具有茅塞顿开、点石成金的效用。也就在师父一步步将演出推向高潮时,她似乎也完成了一次演戏的启蒙。她甚至突然觉得,自己是能成一个好演员,成一个大演员的”,可见在传统艺术传承中,她是一位继承者,她认真学习苟老师的表演技巧,完成了演戏的启蒙,领悟到了传统艺术的精髓,这也预示着中国传统艺术能够薪火相传、枝繁叶茂。从观众的角度分析,“正式开演前,不停地有一些老汉老婆子,到后台化妆室来,要看苟存忠,说他当年的李慧娘,可是把好多观众弄得‘三天不沾一粒粮,也要买票看慧娘’的”,可见观众在苟师傅年轻的时候就热情追捧;根据“观众的掌声已经将乐队的音乐声全都淹没了。鼓师几乎使出浑身解数,将大鼓、大锣、大铙、吊镲全都用上了,可观众的掌声,还是如浪涛一般,滚滚拥上了舞台”可见,即使苟师傅年老了,观众对他和他的表演仍然热情不减。从观众的这种坚持来看,中国传统艺术有着坚实的群众基础。二、古代诗文阅读(5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居麾下,未得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信拜礼毕,上坐。王曰:“丞相数言将军,将军何以教寡人计策?”信谢,因问王曰:“今东乡争权天下,岂非项王邪?”汉王曰:“然。”曰:“大王自料勇悍仁强孰与项王?”汉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信再拜曰:“惟信亦为大王不如也。然项王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特劫于威强耳。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故曰其强易弱。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大王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除秦苛法,与民约法三章耳,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于是汉王大喜,自以为得信晚。遂听信计,部署诸将所击。八月,汉王举兵东出陈仓,定三秦。汉二年,出关,收魏、河南,韩、殷王皆降。合齐、赵共击楚。四月,至彭城,汉兵败散而还。信复收兵与汉王会荥阳,复击破楚京、索之间。以故楚兵卒不能西。六月,魏王豹谒归视亲疾,至国,即绝河关反汉,与楚约和。汉王使郦生说豹,不下。其八月,以信为左丞相,击魏。魏王盛兵蒲坂塞临晋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度临晋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缻渡军袭安邑魏王豹惊引兵迎信信遂虏豹定魏为河东郡。(节选自《史记·准阴侯列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魏王盛兵蒲坂/塞临晋/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度临晋/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缻渡军/袭安邑/魏王豹惊/引兵迎信/信遂虏豹/定魏为河东郡B.魏王盛兵蒲坂/塞临晋/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度临晋/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缻渡军/袭安邑/魏王豹惊/引兵迎信/信遂虏豹/定魏为河东郡C.魏王盛兵蒲坂/塞临晋/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度临晋/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缻渡军/袭安邑/魏王豹惊/引兵迎信/信遂虏豹/定魏为河东郡D.魏王盛兵蒲坂/塞临晋/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度临晋/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缻渡军/袭安邑/魏王豹惊/引兵迎信/信遂虏豹/定魏为河东郡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八书、十表。列传是记述贵族王侯的历史事迹。B.古人把太阳照不到的地方叫阴,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为“阴”,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淮阴,就是淮河的南岸区域。C.布衣,即为布制衣服,为古代庶人之服,这里借指平民。“布衣之交”“布衣出身”这些词语中的“布衣”均为此意。D.传檄,是指传送公文。檄,即檄文,指古代用于晓谕、征召、声讨等的政府公告或者文书。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韩信出身贫寒,却不甘居人后。先后投奔项梁、项羽都因不受重用而离开:又投奔刘邦,也因不受重用再次离开。B.韩信才华出众,深受萧何赏识。萧何在韩信逃离时,毫不犹豫追回了他,又极力请求刘邦礼待重用韩信。C.韩信见识独到,颇能看清形势。他冷静分析了刘邦和项羽的优劣形势,指出刘邦夺取天下的关键是任用贤才。D.韩信足智多谋,善于带兵打仗。刘邦与齐王、赵王合击楚军却大败,韩信收集溃散的人马与汉王会合摧垮楚军。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2)然项王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特劫于成强耳。【10~13题答案】【答案】10.A11.A12.C13.(1)大王假如只想长期做汉中王,当然没什么事情给他做;假如要想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就没有可以商量大计的人。(2)但是项王军队经过的地方,没有不横遭摧残毁灭的,天下的人大都怨恨,百姓不愿归附,只不过迫于威势(勉强服从)罢了。【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魏王把主力部队驻扎在蒲坂,堵塞了黄河渡口临晋。韩信就增设疑兵,故意排列开战船,假装要在临晋渡河,而隐蔽的部队却从夏阳用木制的盆瓮浮水渡河,偷袭安邑,魏王豹惊慌失措,带领军队迎击韩信,韩信就俘虏了魏豹,平定了魏地,设立为河东郡。“信乃益为疑兵”意思是韩信就增设疑兵,“益为”是谓语,“疑兵”是宾语,句意完整,中间不可断开,排除BD。“从夏阳”和“以木罂缻”都做“渡军”的状语,不能断开,排除C。故选A。【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A.“列传是记述贵族王侯的历史事迹”说法错误。列传是记载帝王、诸侯以外的各种历史人物的。有单传,有合传,有类传。“世家”叙述贵族王侯的历史。故选A。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指出刘邦夺取天下的关键是任用贤才”说法错误。从原文“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故曰其强易弱。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可知,韩信认为刘邦夺取天下的关键是获得民心。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王”,称王、做王;“无所”,没有用来……;第一个“事”,做、从事。(2)“所过”,所+动词结构,经过的地方;“残灭”,横遭摧残毁灭;“特”,只是。参考译文: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淮阴侯韩信,是淮阴人。当初是平民百姓的时候,贫穷且没有出众的德行,不能够被推选去做小吏,又不能做买卖维持生活。经常寄居在别人家吃闲饭,人们大多厌恶他。等到项梁率领抗秦义军渡过淮河向西进军的时候,韩信带了宝剑去投奔他,留下来做他部下,一直默默无闻。项梁失败后,又投奔项羽,项羽任命他做郎中。他好几次向项羽献计策,都没有被采纳。刘邦率军进入蜀地时,韩信逃离楚军去投奔他,还是没什么名气。韩信多次和萧何谈天,萧何很佩服他。队伍到达南郑时,在半路上跑掉的军官就有几十个。韩信料想萧何他们已经在汉王面前多次保荐过他了,可是汉王一直不重用自己,就也逃跑了。萧何听说韩信逃跑了,来不及把此事报告汉王,就径自去追赶他。隔了一两天,萧何回来见汉王,汉王骂道:“跑掉的军官有好几十,你都没有追;倒去追韩信,这是撒谎。”萧何说:“那些军官是容易得到的。至于像韩信这样的人才,是普天下也找不出第二个来的最杰出的人。大王假如只想长期做汉中王,当然没什么事情给他做;假如要想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就没有可以商量大计的人。”于是汉王打算召见韩信任用他。萧何说:“大王一向傲慢无礼,如果任命一位大将,就像是呼唤一个小孩子一样,这就是韩信离去的原因。大王如果诚心拜他做大将,就该选个好日子,自己事先斋戒,搭起一座高坛,按照任命大将的礼仪完成仪式,那才行啊!”汉王答应了。韩信的任命仪式结束后,坐在上座。汉王说:“丞相多次称道将军,将军用什么计策指教我呢?”韩信谦让了一番,乘机问汉王说:“如今向东争夺天下,难道敌人不是项王吗?”汉王说:“是。”韩信说:“大王自己估计在勇敢、强悍、仁厚、兵力强大方面与项王相比,谁强?”汉王沉默了好长时间,说:“我不如项王。”韩信拜了两拜说:“我也认为大王比不上他呀。但是项王军队所经过的地方,没有不横遭摧残毁灭的,天下的人大都怨恨,百姓不愿归附,只不过迫于威势,勉强服从罢了。虽然名义上是霸主,实际上却失去了天下的民心。所以说他的优势很容易转化为劣势。如今大王果真能够与他反其道而行,任用天下英勇善战的人才,有什么不可以被消灭的呢?大王进入武关,秋毫无犯,废除了秦朝的残酷苛刻的法令,与秦地百姓约法三章,秦地百姓没有不想要大王做秦地大王的。如今大王发动军队向东挺进,只要一道文书三秦封地就可以平定了。”于是汉王特别高兴,自认为得到韩信太晚了。就听从韩信的谋划,部署各路将领攻击的目标。八月,汉王出兵经过陈仓向东挺进,平定了三秦。汉二年(前205),出兵函谷关,收服了魏王、河南王,韩王、殷王也相继投降。汉王又联合齐王、赵王共同攻击楚军。四月,到彭城,汉军兵败,溃散而回。韩信又收集溃散的人马与汉王在荥阳会合,在京县、索亭之间又摧垮楚军。因此楚军始终不能向西进军。六月,魏王豹以探望亲人疾病为由请假回乡,一到封国,立即切断黄河渡口临晋关的交通要道,反叛汉王,与楚军订约讲和。汉王派郦生游说魏豹,没有成功。这年八月,汉王任命韩信为左丞相,攻打魏王豹。魏王把主力部队驻扎在蒲坂,堵塞了黄河渡口临晋。韩信就增设疑兵,故意排列开战船,假装要在临晋渡河,而隐蔽的部队却从夏阳用木制的盆瓮浮水渡河,偷袭安邑,魏王豹惊慌失措,带领军队迎击韩信,韩信就俘虏了魏豹,平定了魏地,设立为河东郡。(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望洞庭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14.下列对《登岳阳楼》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早年始闻洞庭盛名,如今终于实现登临的愿望,开篇即充满了初登岳阳楼的喜悦之情。用“昔闻”为“今上”蓄势,归根结底是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B.颔联是洞庭的浩瀚无边。洞庭湖坼吴楚、浮日月,波浪掀天,浩茫无际,写景如此壮阔,令人玩索不尽。C.颈联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心情。自叙如此落寞,于诗境极闷极狭的突变与对照中寓无限情意。D.尾联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上下句之间留有空白,引人联想。开端“昔闻洞庭水”的“昔”,可以涵盖诗人在长安一带活动的十多年时间。而这在空间上正可与“关山北”拍合。“凭轩”与“今上”首尾呼应。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5.杜甫《登岳阳楼》和刘禹锡《望洞庭》两诗描写的都是洞庭湖的景象,却同中有异,请问两首诗在写景上有何不同之处?【14~15题答案】【答案】14.A15.异:①从景物特点上看,杜诗中的洞庭湖气势磅礴,意境阔大;而刘诗中的湖面平和静美,清澈明净。②从语言上看,杜诗显得雄浑豪放,而刘诗则显得清新优美。③从手法上看,杜诗虚实(实景与想象)结合,而刘诗设喻巧妙。或:杜诗使用了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洞庭湖的壮阔,而刘诗则通过比喻来表现洞庭湖的秀美。【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赏析诗歌内容及艺术特色的能力。A.“开篇即充满了初登岳阳楼的喜悦之情”错误,首联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的感慨。故选A。【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比阅读诗歌内容及表达技巧的能力。两首诗都写洞庭湖,但景物的特点不一样。杜甫描写的洞庭湖“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说洞庭湖浩瀚的湖水把吴楚两地分隔开来,整个天地仿似在湖中日夜浮动,意境壮阔,气势极大。而刘禹锡写的洞庭湖是“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白银盘里一青螺”,风平浪静,明净清澈,如同镜子、白银盘一般。从用语上来看,杜甫以“坼”“浮”二字,写出洞庭湖划分两地,广阔无边的意境,用语豪放雄浑;刘禹锡则用“湖光秋月”“山水翠”“白银盘”“青螺”等词语,描绘出秋夜明月清辉,遍洒澄净湖面,湖面平静无风,犹如铁磨铜镜,洞庭山愈显青翠,洞庭水愈显清澈的清新景色,用语清新优美。从艺术手法上看,杜甫看到洞庭湖分隔吴楚两地,想象天地在湖中浮动,是虚实结合和夸张手法,突出了洞庭湖的壮阔;刘禹锡则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青螺,生动形象地表现洞庭湖的秀美。(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论语·先进》中写到孔子的四个弟子侍坐时各言其志,子路的志向是,用三年时间治理一个饱经忧患的千乘之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阿房宫赋》中以一连串排比夸张表现阿房宫的奢华,如写架起房梁的椽子“_____________”,嘈杂的音乐声“_____________”。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3)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阿房宫占地极广且极为高大,以表现其雄壮之美。(4)《六国论》中,作者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力对付秦国,这才是六国让秦国食不甘味的最好办法。【16题答案】【答案】①.可使有勇②.且知方也③.多于机上之工女④.多于市人之言语⑤.覆压三百余里⑥.隔离天日⑦.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⑧.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点字词的正确书写:覆、隔、赂。(四)文言基础知识巩固(本题共6小题,18分)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爱:喜欢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举:背、全B.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谢:感谢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因:接续C.善刀而藏之善:这里指揩拭放辟邪侈,无不为已辟:不正D.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族:聚集,集中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下:降低身份【17题答案】【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举:拿。句意:拿来送给别人,就像扔掉小草一样不珍惜。B.谢:谢罪、道歉。句意:明天早晨不能不早些亲自来向项王道歉。D.族:动词,灭族。句意:灭掉秦国的正是秦国,不是天下的人。故选C。18.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盘盘焉,囷囷焉将焉取之B.以俟君子项王未有以应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C.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D.吾其还也其孰能讥之乎【18题答案】【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词缀,用于形容词后,……的样子;疑问代词,从哪里。句意:盘结交错,曲折回旋的样子;将从哪里得到(他所奢求的土地)呢。B.连词,都表目的,来。句意:那就只有等待君子来施行了;项羽没有话来回答。C.副词,尚且;连词,并且。句意:我死尚且都不怕,一杯酒有什么可推辞的;因为郑国曾对文公无礼,并且郑国同时依附于楚国与晋国。D.副词,表示商量或希望的语气,还是;副词,表示反问,难道。句意:我们还是回去吧;这难道谁还能讥笑吗?故选B。1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廊腰缦回②此其志不在小③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④李牧连却之⑤常以身翼蔽沛公⑥项伯杀人,臣活之⑦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⑧吾得兄事之A.①⑤⑧/②③/④⑥⑦/B.①③⑤/②⑥⑧/④⑥⑦/C.①③⑤/②⑥⑧/④⑦/D.①⑤⑧/②③⑥/④⑦/【19题答案】【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词类活用现象的能力。①名词作状语,像腰一样。句意:走廊像腰一样长而曲折。②形容词作名词,小处。句意:这说明他的志向不在小处。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③形容词作名词,肥美甘甜的食物、又轻又暖的衣服。句意:是因为肥美甘甜的食物不够吃呢?又轻又暖的衣服不够穿呢?④使动用法,使……退却。句意:李牧接连打退秦国。⑤名词作状语,像鸟儿张开翅膀那样。句意:常常张开双臂用身体像鸟儿张开翅膀那样掩护刘邦。⑥使动用法,使……活了下来。句意:项伯杀人,我使他活了下来。⑦使动用法,使……朝见。句意:是想开拓疆土,使秦国、楚国来朝见,统治整个中原地区,安抚四方的少数民族。⑧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句意:我得像对待兄长一样侍奉他。名词作状语①⑤⑧;形容词作名词②③;使动④⑥⑦。故选A。20.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全部错误的一项是()①他治学严谨,勤奋敏业,对工作精益求精,锱铢必较。②他们的头脑一般来说是比较聪明的,很有才华,而且精力相对旺盛,能够同时应付几件事情而又游刃有余。③老师对参加野游的同学们表示了赞许,因为他们经过瓜田时,都能强忍饥渴,秋毫无犯。④评上教授后,他一副春风得意踌躇满志的样子。⑤罗大佑说:“办公室里的钩心斗角,好比动作片中的拳脚刀剑的比画,但你看不见它。”⑥各部门都要有全局观念,那种目无全牛而忽视整体利益的做法是不对的。A.①④⑥B.③④⑥C.①③⑥D.④⑤⑥【20题答案】【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①“锱铢必较”,比喻不大度,凡事斤斤计较。贬义词,语境是褒义的语境,是说对工作的认真,情感色彩不当。③“秋毫无犯”,形容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百姓利益。也形容为人正派廉洁。此处是形容学生,使用对象不当。⑥“目无全牛”,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形容技艺达到极纯熟的境界。此处为没有全局概念或眼光狭隘短浅,望文生义。②“游刃有余”比喻工作熟练,实际经验很丰富,解决困难问题毫不费事。此处形容人物应对工作的能力强,使用正确。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④“踌躇满志”,形容心满意足、从容自得或十分得意的样子。此处形容人物评上教授后的心满意足的样子,使用正确。⑤“钩心斗角”,比喻人与人相互之间的明争暗斗。此处形容办公室里的争斗,使用正确。故选C。21.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B.百姓之不见保C.洎牧以谗诛D.苟以天下之大【21题答案】【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A.被动句,“为所”表被动。句意:否则,你们这些人都将要被俘虏。B.被动句,“见”表被动。句意:老百姓没有受到爱护。C.被动句,“诛”为被动意,被诛杀。句意: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D.定语后置句,“之”后置了定语,正常语序为“大天下”。句意:如果凭着偌大的天下。故选D。22.下列文化常识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子》,儒家经典。书中记载了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著作,主要记载了公元前722年至公元前164年200多年间春秋诸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有价值的文献。C.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讲究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汉代正式确立赋的体例。著名的赋有杜牧《阿房宫赋》、苏轼《赤壁赋》等。D.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其要素包括舞台说明、戏剧冲突、人物台词等。从戏剧冲突的性质和效果看,戏剧分为悲刷、喜剧和正剧,《哈姆莱特》《雷雨》都是悲剧。【22题答案】【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B.“我国第一部纪传体著作”错误,《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故选B。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第Ⅱ卷表达题三、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正在热播的纪录片《中国》有下面三组有关孔子的镜头:早年的孔子:拜访老子时高谈阔论、意气风发,那是年轻气盛的雄心勃勃;壮年的孔子:周游列国时满目沧桑、失魂落魄,那是奔走之人的颠沛流离;晚年的孔子:杏坛讲学时诲人不倦、气定神闲,那是传道授业的充实满足。网友的弹幕:网友甲:早知会落魄流离,何必当初去鲁远游!网友乙:不论是对传道授业的坚守,还是游走天下时的无奈,你,一直在路上!读了上述材料,你有哪些思考和感悟?请结合上述材料并联系生活实际,以“进退都是无悔人生”为主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3题答案】【答案】例文:为梦想而奋斗孔子有周游列国、布道天下的积极进取,也有杏坛讲学、诲人不倦的传道授业,无论是哪一种选择,孔子对梦想的追求一直在路上,从未停止,他一直在为梦想而奋斗,从未后悔。梦想如同玫瑰花瓣,若想让梦想之花如夏花般绚烂绽放,唯有奋斗。但奋斗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往往荆棘丛生、充满坎坷。故只有从挫折中不断奋起、永不气馁,方能化茧成蝶。古往今来,有多少人都怀有梦想,为达理想奋斗不止。越王勾践为实现富国大业甘为阶下囚。他的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是朝着目标奋进的最震撼人心的宣言。一个人要成就自己的事业,在奋斗的过程中不经过挫折,不花费较大的功夫是不可能成功的。艰难困苦甚至失败打击固然会留下难以忍受的痛楚;但也正是在这种痛楚才孕育出了一个个生命的奇迹。海伦•凯勒——一个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悲惨而伟大的在命运的戏弄下,她并不甘心被阻挠,奋力拼搏,她挑战了生命的极限,到达了自己的目的地,尽管这一路经历了千辛万苦。安徽省的无臂学生代军颂,用行动书写着自已的传奇。当月光还未归去的时候,他就凭着自已的毅力踏上了去学校的路。他几年如一日的刻苦学习,也挺过了高考。我们无法想象一个没有手臂的人怎么面对生活中的一切,那种无奈至极的生活是无法用文字所描述的,即使他心中拥有着坚定的大学梦,付出此常人百倍的努力,可能还会不及常人,毕竟不是每个残疾人都能成为霍金的,但却可以在成为史铁生。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这些足以说明:一个人的成功不是偶然的,是通过艰苦奋斗拼搏出来的。理想的阶梯属于不懈奋斗、迎难而上的人!相信奋斗的力量,因为奋斗可以改变命运,奋斗可以实现梦想!故我们可以说,奋斗是人身处逆境,面对考验时的时候的一种拼搏精神,是人的一种可贵品质。奋斗中的挫折才能塑造崇高的灵魂,磨砺坚强的意志。而那些人生无挫折的人们,面对彩灯闪烁的世界时便会迷惘,在葡萄美洒夜光杯中陶醉,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堕落。无法再想触摸诗的轮廓,手心的雪花不会含苞欲放,梦想的枝头也不会缀满星光,朝霞从此褪色,人生从此黯淡。于是懂得,奋斗中的挫折是对我们人生最好的礼物,这也是一份永恒的礼物,不会因斗转星移而磨损其棱角,也不会因暮鼓晨钟而侵蚀其光泽,它会存在我们的内心深处,给我们以奋斗的动力。努力奋斗,无悔人生!【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限定主题的新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题。1.审解析。所给材料是纪录片《中国》中与孔子有关的三个镜头和两则网友的弹幕评论。孔子的三个镜头,从早年、壮年再到晚年,有周游列国、布道天下的积极进取,也有杏坛讲学、诲人不倦的传道授业。既有积极进取也有退而传道。进退之间如何取舍,不同的网友有不同的评论,对于这两种不同的态度,考生可以根据所给的主题“进退都是无悔人生”来加以选择。从主题来看,这句话对孔子的一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无论是他积极进取的一面,还是退而开坛讲学的一面,知其不可而为之,这就是孔子的一生。对梦想的追求一直在路上,从未停止。2.审任务。审读此题,第一,要整体把握镜头的内涵和网友的评论,辨析网友的不同态度,并结合材料后的解读和主题要求进行辨析,确定主题。这篇作文的主题倾向于赞同网友乙的观点。第二,审读此题要善于举一反三。考生要能够根据这一则影视文化热点所隐含的意义进行举一反三,结合当前社会现实进行多角度立意。立意指向一定要符合“进退都是无悔人生”这一主题。把握最有时代感的立意,突出文章的时代性。第三,要明确文体。考生在写作时要选择自己最擅长的一种文体来写,记叙文、议论文、小说、散文等文体皆可,但是必须文体特征鲜明。【立意】1.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与坚韧;2.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坚强与悲壮;3.舍我其谁的笃定与坚守;4.胜不骄败不馁的矢志不渝。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素材】1.“复兴号”京沪高铁设计团队平均年龄37岁,嫦娥团队、神舟团队平均年龄33岁,北斗团队平均年龄35岁。一代代青年在平凡岗位敬业奉献,书写了勇于担当的青春答卷。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风华正茂的年轻人从容应对重大挑战、奋勇抵御重大风险,迎难而上、挺身而出,书写了无悔于青春的灿烂篇章。2.约翰逊曾说,伟大的作品不是靠力量,而是靠坚持来完成的。梦想也不应该挂在嘴巴上,而是要写在坚持里。立志为村民引水的老支书黄大发用36年时光,凭着坚韧不拔的毅力、百折不挠的恒心,最终凿通“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的水渠,彻底改变了祖祖辈辈缺水的命运。黄大发没有从天而降的伟力,也没有天神夸娥氏之子大力神的帮助,只是凭借着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坚持,在日日夜夜的开凿中描绘着梦想,那清凌凌的水就是他的坚持。3.华为从30年多前一个小的民营企业,通过在科技创新中的谋划思考,在克难攻坚中逐渐成长为全球最大的专利持有企业之一。面对困难挑战更需要我们多谋多思、先谋后动,在满怀向上、向前的勇气和信心的基础上,将远大梦想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一段段短路程,一个个去实现、一段段去走完,最终量变促成质变,实现我们的梦想。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河南省濮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河南省濮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河南省南阳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河南省部分名校2021-2022学年高三3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河南省濮阳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河南省濮阳市范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题
河南省濮阳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
河南省濮阳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4-28 21:20:17
页数:23
价格:¥5
大小:68.19 KB
文章作者:fenxiang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