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河南省南阳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0

2/20

剩余18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南阳一中2022年春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电影创作了一批战争、历史主题的作品,并形成了一种雄浑高亢的审美风格,其中的代表就是《冰山上的来客》。这部电影片长100分钟,情节跌宕起伏,矛盾冲突鲜明,风格浑朴自然,树立了电影叙事的高度。从叙事的深广度上看,电影《冰山上的来客》对战斗本身着墨不多,将叙述的重点放在了敌我双方斗智斗勇,争取民心凝聚民意之上。这种叙述手法的历史渊源,我们可以在《左传》《史记》等作品中看到,它不仅增强了战争画面的立体感,更增添了影片的艺术魅力。影片十分重视人物塑造的叙事功能,没有刻意丑化敌人。如阿曼巴依,作为最大的反派,他在看到自己大势已去时,依然一脸平静地整理衣装。这一反常态的表现突出了反面角色的复杂性格,也深刻地折射出战争的残酷和曲折,拓宽了电影的叙事广度,影片还特意刻画了解放军围剿敌人时优待俘虏的细节,并通过细节体现了更高的善良意志和价值理想,这增加了《冰山上的来客》的叙事深度。然而,当代部分影视作品的叙事方式趋于扁平化,缺乏叙事的深度与广度,《八佰》作为当代战争影片的典型,大量使用了直接叙事手法,以单纯的视觉刺激促成大脑的简单接受,而在视觉刺激之外的更为宏阔的时间和空间,则被有意地遗忘了,战斗的叙述看似有着复杂的历史背景,而在处理手法上是高度抽象化的,是剥离了历史和现实的。在叙事逻辑性方面,电影《冰山上的来客》情节错综复杂,但逻辑清晰结构完整。故事主要讲述了三个层次的矛盾:一是个人的爱情冲突,二是军民之间的隔阂及其消除,三是敌我矛盾,三个矛盾密切交织在一起,情节发展始终不离敌我矛盾冲突这条主线。这种叙述的逻辑,直接反映出创作者思维的深度和对现实认识的深度。影片中的情感矛盾在塔吉克族战士阿米尔和真、假古兰丹姆之间。若将三人的情感纠葛放在今天为市场操纵的电影生产机制中,编剧大抵无法触及矛盾的后两层,只会是呈现单一的矛盾冲突,如将三人的矛盾简单处理成三角恋,更有甚者可能试图以三角恋表达“人的复杂”。这样的情节设计虽然不会对影片的基调产生负面影响,但却是没有思想引领意义的。 当代的电影生产机制与20世纪60年代已全然不同,它是一种在市场主导下的电影资源配置方式。市场会严格遴选能让资本增值的因素,并让不合格的因素被淘汰,被遗忘。为了尽快回笼资金,完成资本增值,必然会生产出大量平面化的、丧失了叙述深度的产品。显然,以市场为主导的文化生产机制,无法生产出表现丰富而深刻的历史事件的作品,因为它意味着更高的投入成本,更长的投资时间,而资金在这种投资循环中,获得回报的不确定因素也会增加。中国电影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当然也拥有前所未有的机遇。而它所需要思考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认识正在发生的一切,是不是需要继续盲目相信市场对资源进行配置的力量?面对新的发展机遇,中国电影如何调整机制,适应现实和历史的需要,是需要进一步考虑的问题。(摘编自石天强《从叙事方式看当代中国电影的困境》)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为新中国战争主题电影的代表,《冰山上的来客》在叙事方面树立了标杆。B.《冰山上的来客》借鉴了《史记》等史书的叙事手法,未过多地描写战斗本身。C.《八佰》作为当代战争影片的典型,一大缺点是使用直接叙事手法的地方太多。D.如果电影生产机制纯以市场为主导,《冰山上的来客》这样的佳作很难出现。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把《八佰》与《冰山上的来客》进行对比,深化了读者对电影叙事的理解。B.文章从叙事的深广度和叙事的逻辑性两个方面对《冰山上的来客》做了评析。C.文章举阿曼巴依的例子,论证了优秀电影不会对反派刻意进行丑化的观点。D.文章通过对编剧处理情感纠葛作假设,指出了市场操纵下的电影生产机制的不足。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左传》基本不对战斗本身进行描述,而对战斗双方的谋划和准备等描述较多。B.像《冰山上的来客》那样多设置细节,能体现正确价值理念,增加叙事的深度。C.创作表现丰富而深刻的历史事件的电影成本太高,不合乎我国的电影生产机制。D.若继续盲目相信市场对资源进行配置的力量,中国电影的危机可能会日趋严重。【1~3题答案】【答案】1.B2.C3.D【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能力。B.“借鉴了《史记》等史书的叙事手法”错误。由原文“这种叙述手法的历史渊源,我们可以在《左传》《史记》等作品中看到”可知,原文只是说这种手法的历史渊源在《左传》《史记》等作品中可以看到,但《冰山上的来客》未必是对《史记》等史书的借鉴。故选B。【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C.“论证了优秀电影不会对反派刻意进行丑化的观点”错误。由原文“影片十分重视人物塑造的叙事功能,没有刻意丑化敌人。如阿曼巴依,作为最大的反派,他在看到自己大势已去时,依然一脸平静地整理衣装”可知,文章举阿曼巴依的例子,论证的是《冰山上的来客》没有刻意丑化反派,而不是说所有的优秀电影都不这样做。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A.“对战斗双方的谋划和准备等描述较多”错误。由原文“电影《冰山上的来客》对战斗本身着墨不多,将叙述的重点放在了敌我双方斗智斗勇,争取民心凝聚民意之上。这种叙述手法的历史渊源,我们可以在《左传》《史记》等作品中看到”可知,“对战斗双方的谋划和准备等描述较多”于文无据。B.“能体现正确价值理念,增加叙事的深度”错误。由原文“影片还特意刻画了解放军围剿敌人时优待俘虏的细节,并通过细节体现了更高的善良意志和价值理想,这增加了《冰山上的来客》的叙事深度”可知,《冰山上的来客》通过细节体现了正确的价值理念和增加了叙事深度,但并不是所有的电影通过多设置细节就能体现正确价值理念,增加叙事的深度。C.“不合乎我国的电影生产机制”错误。由原文“当代的电影生产机制与20世纪60年代已全然不同,它是一种在市场主导下的电影资源配置方式。市场会严格遴选能让资本增值的因素,并让不合格的因素被淘汰,被遗忘”可知,应该是不合乎现在的市场主导下的电影生产机制。故选D。(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推进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建设。我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形成了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增强制造业竞争优势,需要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技能精湛、素质优良的技能人才队伍。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人口增长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态势,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经济发展规律证明,当传统增长动能下降时,要继续保持较好的发展趋势,必须开发新动能。就劳动力供给而言,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推动我国劳动者队伍从数量型增长向技能型发展转变,将有力对冲劳动力供给下降压力。 近年来,我国技能人才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但是,从整个就业和经济发展需求看,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尚不能满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与实际需要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例如技工短缺问题仍比较突出,高技能人才的求人倍率长期保持在2以上;技能劳动者占就业人口总量的比例和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两者均不高,分别仅为26.8%和30%。(摘编自吴帅《技能中国行动,满足高质量发展现实需求》)材料二:“液压式伺服冲压机、扫描透射电子全息显微镜、加氢反应器、电波暗室……这是我国尚未掌握的核心技术清单。而这只是我们国家‘卡脖子’技术的一部分。”在日前举办的第七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上,一份当前我国的“卡脖子”技术清单吸引了大家的目光。“集成电路产业目前人才缺口是30万,补齐需要10年时间,在产业高速发展的情况下,这个缺口将越来越大。”北京华大九天软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继旺说道。伴随着数字化智能化时代的到来,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短缺不单出现在像集成电路等这样的高科技产业,社会生活服务业也面临着同样的难题。“迫在眉睫”是京东集团副总裁姜耀东对京东物流人才需求现状的描述。“整个物流行业已由人力资源密集型产业转变成技术密集型产业,很多新兴岗位应运而生。目前这些新兴岗位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迫在眉睫。”姜耀东说。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教育发展所带来的人力资源的发展和增长。缺口大、任务急,怎么办?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认为,未来三十年的发展主题是“投资于人”。他表示,新时代对劳动者知识能力素质和知识能力复合程度提出了新要求,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体系需要根据人才成长需求来设计,包括课程、学制、场景都应该满足和适应这样的需求变化。(摘编自唐芊尔《面向未来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如何培养》)材料三:经过20多年努力,我国整个技能人才队伍状况已经有了很大改善。通过顶层设计、制度建设、政策供给等方面持续推进,20年前高技能人才队伍只占技能人才队伍的4%;现在能占到20%以上,已经有了很大改善,总体上和发达国家的差距在缩小。“目前所谓的差距是从科技发展和企业技术进步的需求来研判的,传统意义上以操作为主的技能人才,现在来看并不能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我们更需要复合型技能人才和知识型技能人才。”崔秋立说。技能提升行动将重点放在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大规模开展职业培训,实施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地区职业技能提升工程上。目前,人社部在组织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技工院校改革创新计划等多项具体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2017年以来,人社部先后与湖北、云南、河南、山西等9个省份签署技能人才工作领域部省共建协议,积极推动技能社会建设。(摘编自敖蓉、梁婧《技能人才“画像”来了,像你吗》)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国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大、中、小全部工业门类和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的国家。B.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技工短缺问题,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为三成。C.如果不掌握液压式伺服冲压机、加氢反应器等核心技术,可能会使我国部分产业的发展受到限制。D.经过20多年努力,我国高技能人才队伍占技能人才队伍比例大幅增长,但仍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我国的经济发展要保持较好的发展趋势,就必须保证在传统增长动能下降时能够继续开发出新的动能,因此新兴技术逐渐成为各行业发展的支柱。B.现代教育改革应该重视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并且根据人才成长需求来设计课程、学制等,以满足和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变化。C.随着数字化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传统意义上以操作为主的技能人才已难以适应经济发展需求,其在企业人才结构中逐渐被技术技能型人才取代。D.我国技能提升行动的目的是提升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地区人员的职业技能水平,这需要人社部、技工院校和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6.请结合材料,简述我国加大对技能人才培养的意义。【4~6题答案】【答案】4.A5.B6.①有利于增强制造业竞争优势,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②将有力对冲人口低速增长及老龄化所带来的劳动力供给下降压力。③有利于摆脱核心技术“卡脖子”的状态,满足对高科技人才的需求。④有利于解决社会生活服务业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短缺难题,满足新兴岗位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解析】【分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A.“我国是全球唯一……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的国家”错误。由原文“我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形成了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可知,原文并未表明我国是“唯一”的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唯一的是“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故选A。 【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的能力。A.“因此新兴技术逐渐成为各行业发展的支柱”于文无据。由原文“经济发展规律证明,当传统增长动能下降时,要继续保持较好的发展趋势,必须开发新动能”可知,原文没有说“新兴技术逐渐成为各行业发展的支柱”。C.“其在企业人才结构中逐渐被技术技能型人才取代”理解有误,“取代”过于绝对。由原文“传统意义上以操作为主的技能人才,现在来看并不能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我们更需要复合型技能人才和知识型技能人才”可知,文中说“更需要复合型技能人才和知识型技能人才”,但并未指出其会被“取代”。D.“我国技能提升行动的目的是提升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地区人员的职业技能水平”表述有误。由原文“技能提升行动将重点放在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大规模开展职业培训,实施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地区职业技能提升工程上”可知,“提升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地区人员的职业技能水平”这不是我国技能提升行动的目的,而是我国技能提升行动的具体做法。故选B。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由原文“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增强制造业竞争优势,需要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技能精湛、素质优良的技能人才队伍”可知,有利于增强制造业竞争优势,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由原文“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人口增长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态势,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经济发展规律证明,当传统增长动能下降时,要继续保持较好的发展趋势,必须开发新动能。就劳动力供给而言,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推动我国劳动者队伍从数量型增长向技能型发展转变,将有力对冲劳动力供给下降压力”可知,将有力对冲人口低速增长及老龄化所带来的劳动力供给下降压力。由原文“在日前举办的第七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上,一份当前我国的‘卡脖子’技术清单吸引了大家的目光。‘集成电路产业目前人才缺口是30万,补齐需要10年时间,在产业高速发展的情况下,这个缺口将越来越大。’北京华大九天软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继旺说道”可知,有利于摆脱核心技术“卡脖子”的状态,满足对高科技人才的需求。 由原文“伴随着数字化智能化时代的到来,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短缺不单出现在像集成电路等这样的高科技产业,社会生活服务业也面临着同样的难题”可知,有利于解决社会生活服务业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短缺难题,满足新兴岗位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北鸢葛亮文笙平生第一次一个人出了远门。这一年他十四岁,在火车上认真地翻看一张报纸。火车抵达天津,已经到了下晌午。车站的景象,似乎并无什么变化。他提着行李,走到了出口,看见一个年轻女人对他挥手。他辨认了一下,是大表姐温仪。温仪去年结了婚,已经是个年轻妇人的样子。着一件香云纱的旗袍,头发盘得很规整。较之以往的活泼,举手投足都温婉了许多。她让仆从接过行李,将文笙看了又看,笑着说,长这么高了,还是一张孩子脸。快走吧,你姐夫正在车上等着。坐在宽大的福特车里,文笙望着外面的街景。十年前关于这个城市的记忆,似乎正一点点地浮现出来。劝业场旧了许多,上面似乎加盖了一些花哨的玩意儿。待他要仔细看一看,车却拐了一个弯,什么也看不见了。车上了维多利亚道,他也觉出这条街的繁华,非昔日可比。温仪便说,这么多年,全世界的银行,都在这条街上扎了堆儿。连你姐夫这个混世界的人,都要在这里插上一脚。文笙看着一幢严正宏大的建筑,似乎十分眼熟,方想起襄城城南的“天祥”照相馆里,有所谓“平津八景”的布景,这正是其中之一。看他望得入神,温仪便道,这是“中南银行”。现如今“北四行”可是不及往日威风了。前年的时候,“中南”的总经理胡笔江,去重庆的飞机生生给日本人打了下来,做了孙科的替罪羊。这一来,更是伤筋动骨。都是个命数。表姐夫查理掏出手帕,擦一擦额头的汗,顺手捋捋漂亮的唇髭,三十多家银行,两百多个银号,总有个此起彼伏。逐鹿中街是趋势,表弟可有兴趣投资金融?温仪打断他,你就是三句不离本行,我们自家的话还没说完呢。查理仍是兴致勃勃,听说姑父生前开办实业,颇有建树,在天津、青岛都有分号,是什么方面的生意?文笙老实地答他,先父继承了一家锅厂,算是祖业。现在我随六叔做些铁货生意。查理想一想,便说,如今五金生意倒是不好做。 文笙说,我们家在青岛的“福聚祥”,两年前已经结业了。彼此就沉默了些。查理终于又开了口,表弟还年轻,少不得将来要重振家威,只要看清自己的志向所在便是。温仪就笑说,我这个宝贝表弟,别的不说,放起风筝来,是天下第一。温仪的父亲盛浔在家里正打着盹,听说文笙到了,无知觉间,竟有些老泪纵横。看一个少年进了门,忙招呼他过来。文笙却先远远地站定,对他深深地鞠一躬。盛浔不禁有愠色,嗔道:你这孩子,何时跟舅舅这样生分了。想想看,当年整日把你抱在怀里的是谁?连奶妈都要吃醋。文笙便说,娘嘱咐了,这回来津,颇要叨扰舅父许多时日,愧歉之意,要文笙代请。盛浔道,我这个妹子,旧书读得太多,读得人迂了。我只信一句俗话,“外甥舅的狗,吃了就走”。哪来的这么多理儿。你是个懂事的孩子,倒是要多想想你娘一个人的不易,诸般行动便有个根基。文笙静静地看着盛浔,觉得舅舅已是个半老的人了。身形胖了,眼眉都有些下垂。更加的,是缺了一股精气神儿,已不见当年长芦盐运使任上的样子。五月的天,还裹着织锦缎的夹袄,靠在黄花梨的圈椅里,手不离那两颗文玩核桃。核桃如今已给盘得赤红,包了清亮的浆。夜里,文笙躺在松软的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就爬起来,给母亲写信。写了几句报平安的话,发现无甚内容,就又熄灯睡下。传来打更的声音,在这夜里分外的响亮。窗外影影绰绰的是槐树的影。正当槐花开的时节,甜丝丝的香,若有若无地渗透进来,倒是让文笙心安了些。他总要在这里开始他新的生活了。未来如何,无人知晓,在他有些憧憬,也是朦胧的。朦胧里,他想起现在的襄城,还在梅雨季,并不如天津如此干爽清凉,必然还是湿漉漉的空气。后院的香椿树,发了新芽,嫩绿嫩绿,晨间便缀了露珠。云嫂踩了梯子,挎个竹篮,一芽一芽地采摘下来,用面挖起,将小母鸡的头生蛋炒给他吃,又香又下饭。这样想着,也就慢慢睡去了。(有删改)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十四岁的文笙第一次一个人出远门,在火车上翻看报纸的动作,写出他的稳重。表姐夫查理话语里,交代了文笙来自一个经商家族的身份。用表姐夫言谈举止新派的做法,反衬文笙的文雅。B.舅舅盛浔已是个半老的人了,缺了一股精气神儿,对远方的妹妹的思念使他面容憔悴。C.天津劝业场旧了许多,维多利亚街比较繁华,这些描写刻画出了当时的社会背景。D.“温仪便道”“温仪便笑说”这样类似的语言使小说充满了浓浓的古典小说的味道。小说情节叙述悠远缓慢,采用传统小说的手法,不急不缓,娓娓道来,充满趣味。8.结尾景物描写朦胧淡雅,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9.《北鸢》叙述民国商贾世家子弟文笙的成长经历,历史跨度大,人物塑造丰满,试从节选部分谈谈作者是如何塑造人物的。【7~9题答案】【答案】7.B8.(1)渲染氛围。影影绰绰的槐树的影、若有若无的甜丝丝的香,关于襄城的回忆,都烘托出一种朦胧缥缈的意境,给小说增加了美感。(2)暗示文笙的心情。襄城的回忆,表明文笙想家;天津的夜景,表明文笙对前途有些憧憬,又很模糊。9.(1)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刻画人物沉稳、庄重的特点。比如,“却先远远地站定,对他深深地鞠一躬”,替母亲代请等。(2)次要人物衬托。舅舅的嗔怪,表姐夫查理的探问家事,都能衬托出文笙小小年纪却举止有度,落落大方。(3)环境描写烘托。天津繁华的社会环境描写,夜晚自然环境描写都能显示出文笙的成熟与稳重。(意思对即可)【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B.“对远方的妹妹的思念使他面容憔悴”分析错误,文中并没有提及是因为思念妹妹,从“舅舅已是个半老的人了。身形胖了,眼眉都有些下垂。更加的,是缺了一股精气神儿,已不见当年长芦盐运使任上的样子”可见,主要是岁月蹉跎使得他如此。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1)依据原文“窗外影影绰绰的是槐树的影。正当槐花开的时节,甜丝丝的香,若有若无地渗透进来,倒是让文笙心安了些”和“朦胧里,他想起现在的襄城,还在梅雨季,并不如天津如此干爽清凉,必然还是湿漉漉的空气。后院的香椿树,发了新芽,嫩绿嫩绿,晨间便缀了露珠”可知,影影绰绰的槐树的影、若有若无的甜丝丝的香,关于襄城的回忆,都烘托出一种朦胧缥缈的意境,给小说增加了美感,具有渲染氛围的作用。(2)依据原文“云嫂踩了梯子,挎个竹篮,一芽一芽地采摘下来,用面挖起,将小母鸡的头生蛋炒给他吃,又香又下饭”可知,襄城的回忆,表明文笙想家;再依据“传来打更的声音,在这夜里分外的响亮。……他总要在这里开始他新的生活了。未来如何,无人知晓,在他有些憧憬,也是朦胧的”可知,天津的夜景,表明文笙对前途有些憧憬,又很模糊。景物描写具有暗示文笙的心情的作用。【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本人物塑造手法的能力。(1 )依据原文“却先远远地站定,对他深深地鞠一躬”可知,这是动作描写;依据“文笙便说,娘嘱咐了,这回来津,颇要叨扰舅父许多时日,愧歉之意,要文笙代请”可知,这是语言描写;“他总要在这里开始他新生活了。未来如何,无人知晓,在他有些憧憬,也是朦胧的”可知,这是心理描写。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刻画人物沉稳、庄重的特点。属于正面描写。(2)依据原文“盛浔不禁有愠色,嗔道:‘你这孩子,何时跟舅舅这样生分了’”“查理仍是兴致勃勃,听说姑父生前开办实业,颇有建树,在天津、青岛都有分号,是什么方面的生意?文笙老实地答他,先父继承了一家锅厂,算是祖业。现在我随六叔做些铁货生意。查理想一想,便说,如今五金生意倒是不好做。文笙说,我们家在青岛的‘福聚祥’,两年前已经结业了”可知,舅舅的嗔怪,表姐夫查理的探问家事,都能衬托出文笙小小年纪却举止有度,落落大方。运用了次要人物衬托的手法。(3)依据原文“劝业场旧了许多,上面似乎加盖了一些花哨的玩意儿”“车上了维多利亚道,他也觉出这条街的繁华,非昔日可比”可知,面对天津的繁华,他只是静静地看、静静地听表姐的介绍;“传来打更的声音,在这夜里分外的响亮。窗外影影绰绰的是槐树的影。正当槐花开的时节,甜丝丝的香,若有若无地渗透进来,倒是让文笙心安了些。他总要在这里开始他新的生活了。未来如何,无人知晓,在他有些憧憬,也是朦胧的”可知,虽然对未来朦胧,但是窗外影影绰绰的槐树的影,以及若有若无的槐花的香,让他感到心安。天津繁华的社会环境描写,夜晚自然环境描写都能显示出文笙的成熟与稳重。这是通过环境描写烘托人物。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2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高祖尝繇咸阳,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秦二世元年秋,起兵于沛,为沛公。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张良固谏,乃籍吏民,封府库,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杰曰:“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五年,高祖与诸侯兵共击楚军,与项羽决胜垓下。项羽败而走,是以兵大败。甲午,乃即皇帝位,天下大定。五月,高祖置酒洛阳南宫。高祖曰:“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王陵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不与天下同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粮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十二年十月,高祖还归,过沛,留。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谓沛父兄曰:“朕自沛公以诛暴逆,遂有天下,其以沛为朕汤沐邑,复① 其民,世世无有所与。”沛父兄故人日乐饮极欢,道旧故为笑乐,十余日,高祖欲去,沛父兄固请留高祖,高祖曰:“吾人众多,父兄不能给。”乃去。十一月,高祖病甚,吕后迎良医。医入见,高祖问医,医曰:“病可治。”于是高祖谩骂之曰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遂不使治病。已而,吕后问:“陛下百岁后,萧相国即死,令谁代之?”上曰:“曹参可。”问其次,上曰:“王陵可。然陵少戆,陈平可以助之。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四月甲辰,高祖崩长乐宫。(选自《史记·高祖本纪》,有删改)【注释】①复,免除赋税徭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于是高祖谩骂之曰/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遂不使治病/B.于是/高祖谩骂之/曰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遂不使治病/C.于是高祖谩骂之/曰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遂不使治病/D.于是/高祖谩骂之曰/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遂不使治病/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高祖,文中指汉高祖刘邦,高祖是其庙号,在太庙祭祀供奉时所用的名号。B.玺,秦朝开始指皇帝专用的印章,是皇权的象征,而臣民所用只能称为印。C.子房,张良的字,古代男子出生三月后由父亲所起,自谦称名,他人称字。D.汤沐邑,指天子赐给诸侯的一种封邑,后指国君、皇后等收取赋税的私邑。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刘邦在咸阳服徭役时,有幸看到秦始皇出巡,他感叹“大丈夫就应该像这样”,说明了刘邦有远大的志向。B.刘邦宽容待人,秦王子婴素车白马,颈系绳子,封好玉玺符节投降;刘邦拒绝了诸将诛杀子婴的建议。C.高祖回京途径沛县,因为随从众多,沛县父老兄弟不能招待他们,所以高祖只好离开了沛县。D.刘邦听从张良劝谏,登记官吏、百姓的姓名,查封官府金库,退军霸上;与百姓约法三章,深得人心。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2)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3)如其礼乐,以俟君子。(4)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家邦。【10~13题答案】 【答案】10.A11.C12.C13.(1)陛下派人攻打城池夺取土地,所降服和攻下的地方就把它赐予这个人,跟天下人同享利益。(2)现在人家正好比是刀和砧板,我们则好比是鱼和肉,何必告辞呢?(3)至于礼乐教化,那就得等待君子(来推行)了。(4)给自己的妻子做榜样,推广到兄弟,进而治理好家和国。【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为:于是高祖谩骂医生说:“我以平民身份提三尺剑夺取了天下,这不是天命吗?人的命运决定于上天,纵然你是扁鹊,又有什么用处呢!”于是不让他治病。“于是高祖谩骂之曰”的意思是于是高祖谩骂医生说。“高祖”作主语,“之”作谓语“谩骂”的宾语,“曰”作谓语,意思是“说”,后跟对话内容,故“曰”后面要断开,排除B、C。“虽扁鹊何益”意思是即使你是扁鹊又有什么用呢?这句也是高祖“谩骂之曰”的内容。“遂不使治病”是高祖之后的行为,所以应在“何益”和“遂”中间要断开,排除D。故选A。【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C.“子房,张良的字,古代男子出生三月后由父亲所起”错。古人“幼名、冠字”“冠而字之,敬其名也”,男子到二十岁举行成人冠礼并加“字”,标志已经步入社会。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筛选重要信息的能力。C.“沛县父老兄弟不能招待他们,所以高祖只好离开了沛县”错误。原文是“高祖欲去,沛父兄固请留高祖,高祖曰:‘吾人众多,父兄不能给。’乃去”,可见,沛县父老兄弟坚决请求留下高祖,高祖想离开。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第(1)句得分点为:“使”,派遣;“略”,通“掠”,夺取;“因”,于是,就。第(2)句得分点为:“方”,表比喻,好比;“鱼肉”,古今异义,鱼和肉;“何……为”,表反问,为什么……呢/何必……呢。 第(3)句得分点为:“如”,至于;“俟”,等待。第(4)句得分点为:“刑”,通“型”,榜样,名词作动词,做榜样;“御”,治理;“以”连词,表递进。参考译文:高祖,沛郡丰邑中阳里人,姓刘,字季。高祖曾经到咸阳服徭役,看到了秦皇帝,长叹道:“唉,大丈夫应当像这样!”秦二世元年秋,在沛郡起兵,为沛公。汉元年十月,沛公的军队就先于诸侯军到达霸上。秦王子婴坐着白车,驾着白马,脖子上系着绳子,封好皇帝的玉玺符节,在轵道旁投降。有的将帅说应该杀掉秦王。沛公说:“当初怀王派遣我攻打关中,就是认为我能宽容待人;况且人家已经服从投降了,又杀掉他,这是不吉祥的。”于是就把秦王交给下属官吏,向西进入咸阳。沛公想留在秦宫中休息,张良坚决劝谏,于是登记官吏、百姓的姓名,查封官府金库,退回来驻军霸上。召来各县父老豪杰说:“我和父老们约定,法律只有三条:杀人者处死刑,伤人者和抢劫者依法治罪。”秦人非常喜悦,争着送来牛羊酒食犒劳士兵。五年,高祖和诸侯的军队共同攻击楚军,与项羽决胜于垓下。项羽兵败逃跑,因此楚军彻底溃败。甲午日,刘邦登临皇帝之位,天下大定。五月,高祖在洛阳南宫摆设酒宴。高祖说:“各位将领不要隐瞒我,都说出真实情况。我取得天下的原因是什么呢?项羽失去天下的原因是什么呢?”王陵回答说:“陛下派人攻打城池夺取土地,所攻下和降服的地方就分封给人们,跟天下人同享利益。而项羽却妒贤嫉能,有功的就忌妒他,有才能的就怀疑他,不与天下人同享利益,这就是他失去天下的原因。”高祖说:“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比不上张子房。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供给粮饷,保证运粮道路不被阻断,我比不上萧何。统率百万大军,战则必胜,攻则必取,我比不上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的俊杰,我能够重用他们,这就是我取得天下的原因。项羽有一位范增却不信用,这就是他被我擒获的原因。”十二年十月,高祖回京途中,路过沛县,停留下来。在沛宫置备酒席,把老朋友和父老子弟都请来纵情畅饮,对沛县父老兄弟说:“我开始是以沛公的身份起兵讨伐暴逆,终于取得天下,希望把沛县作为我的汤沐邑,免除沛县百姓的赋税徭役,世世代代不必纳税服役。”沛县的父老兄弟老朋友天天快活饮酒,尽情欢宴,叙谈往事取笑作乐。过了十多天,高祖想离开,沛县父老兄弟坚决请求留下高祖。高祖说:“我的随从众多,父兄们供应不起。”于是离开了。十一月,高祖病重,吕后请来良医。医生入见,高祖问医生,医生说:“病可治好。”于是高祖谩骂医生说:“我以平民身份提三尺剑夺取了天下,这不是天命吗?人的命运决定于上天,纵然你是扁鹊,又有什么用处呢!”于是不让他治病。不久,吕后问高祖:“陛下百年之后,如果萧相国也死了,让谁来接替他做相国呢?”高祖说:“曹参可以”。问其次是谁,高祖说:“王陵可以。不过他略显迂愚刚直,陈平可以帮助他。周勃深沉厚道,缺少文才,但是安定刘氏天下的一定是周勃,可以让他担任太尉。”四月甲辰,高祖在长乐宫驾崩。(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宿五松山下荀媪家①李白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田家秋作苦,邻女夜春寒。跪进雕胡②饭,月光明素盘。令人惭漂母③,三谢不能餐。【注】①此诗作于李白晚年参加永王李璘的起兵失败之后。②雕胡:菰米,秋季结实,色白而滑,古人当作美食。③漂母: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指馈赠食物。韩信贫贱时,有一位在江边漂洗丝絮的老妈妈见他饥饿,便拿饭给他吃。他富贵后,送给漂母千金表示感谢。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即题而咏,交代夜宿荀媪家,“寂寥”二字既写出了诗人的孤寂落寞之感,也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B.颔联由点及面,写尽农家的酸辛悲苦。一“苦”一“寒”,语义双关,很耐人寻味,折射出诗人的悲悯情怀。C.颈联写荀媪对诗人的热情款待。白色盘子里的菰米饭在月光的映照下格外耀眼,展示出主人的心灵品行。D.全诗即事抒情,风格朴素自然,于不事雕琢的平铺直叙中颇见神韵,在以豪迈飘逸风格为主的李白诗歌中别具一格。15.尾联运用韩信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14~15题答案】【答案】14.B15.①对荀媪殷勤招待的感激之情。②对自己落魄失意而无法报恩的惭愧之情。③以韩信自况,抒发自己孤寂郁闷之情。【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分析诗歌内容及情感的能力。B.“颔联由点及面,写尽农家的酸辛悲苦”表述错误。由诗句“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中先“田家”后“邻女”可知,作者先写“田家”,是面,然后写“邻女”,是点,叙述顺序是从面到点的。故选B。【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中作者的情感及观点态度的能力。尾联意思是“这不禁使我惭愧地想起了接济韩信的漂母,一再辞谢而不敢进餐”,结合注释可知,这里诗人用“漂母”的典故。 典故的具体内容是:韩信贫贱时,有一位在江边漂洗丝絮的老妈妈见他饥饿,便拿饭给他吃。他富贵后,送给漂母千金表示感谢。颈联写诗人受到主人荀媪的热情款待,盘子是白的,菰米也是白的,在月光的照射下,这盘菰米饭就像一盘珍珠一样地耀目,在那样艰苦的山村里,主人端出这盘雕胡饭,诗人被深深地感动了。尾联诗人用“漂母”的典故,说荀媪这样诚恳地款待自己,使他很过意不去,却又无法报答她,更感到受之有愧,表达了诗人对荀媪殷勤招待的感激之情、无法报答的愧疚之情。荀媪是漂母,诗人自然是以以韩信自况,借韩信落魄时遭遇,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孤寂郁闷之情。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是很多人_______的二十四节气歌。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在观天察地、认知自然的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知识体系,是中国农耕社会安排农业生产、协调农事活动所_______的基本准则。二十四节气及其实践活动所代表的价值取向,是中华民族不断追求美好生活的象征。然而在气象科学蓬勃发展、现代农业方兴未艾的时代,()。那么今天,我们是否还需要保护二十四节气?回答是肯定的。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保护二十四节气就是保护民族精神。漫漫历史长河中,二十四节气形成了诸多民俗,_______带有地域色彩,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一以贯之。二十四节气蕴含的思想精神,是_______的农耕文化的命脉之所在,始终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根与魂”。通过保护二十四节气,使其发挥“激活全盘”的“酵母”作用,还能让民族自信心得到壮大和培育。16.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耳熟能详遵守即使不绝如缕B.耳濡目染遵守尽管不绝如缕C.耳濡目染遵循即使源远流长D.耳熟能详遵循尽管源远流长17.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我们与二十四节气似乎有了某种程度的“脱钩”B.二十四节气与我们有了似乎某种程度的“脱钩”C.二十四节气似乎与我们有了某种程度的“脱钩”D.我们似乎与二十四节气有了某种程度的“脱钩”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通过保护二十四节气,使其发挥“激活全盘”的“酵母”作用,从而让民族自信心得到壮大和培育。B.保护二十四节气,使其发挥“激活全盘”的“酵母”作用,还能让民族自信心得到壮大和培育。 C.保护二十四节气,使其发挥“激活全盘”的“酵母”作用,还能让民族自信心得到培育和壮大。D.通过保护二十四节气,使其发挥“激活全盘”的“酵母”作用,还能让民族自信心得到培育和壮大。【16~18题答案】【答案】16.D17.A18.C【解析】【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第一空:“耳熟能详”,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耳濡目染”,经常听到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语境指很多人很熟悉二十四节气歌,用“耳熟能详”合适。第二空:“遵循”,遵照。着重在“循”,指依照正确的思想、言论去做。“遵守”,依照规定行动;不违背。常用在表述对共同制定的纪律、规章制度、规程、公约等的态度。语境为“基本准则”用“遵循”更合适。第三空:“尽管”,表示姑且承认某种事实,下文往往有“但是、然而、还是”等表示转折的连词跟它呼应。“即使”,表示假设的让步(以进一步证实或加强主句的意思)。结合后文“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一以贯之”可知用“尽管”更合适。第四空:“源远流长”,源头很远,水流很长。比喻历史悠久。“不绝如缕”,比喻事情极其危急。也形容声音微弱悠长。这里修饰农耕文化,用“源远流长”更合适。故选D。【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根据括号前面内容“在气象科学蓬勃发展、现代农业方兴未艾的时代”,以及后文“今天,我们是否还需要保护二十四节气”来看,“脱钩”的施动者应该是“我们”而非“二十四节气”;“似乎”一词应该修饰“有了”,而非修饰“二十四节气”。综合来看,选A更恰当。故选A。【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有两处错误。一处是“通过保护二十四节气,使其发挥……”属于介词误用,使得全句没有主语,应该去掉“通过”。一处是“壮大和培育”语序不当,不合逻辑,可改为“培育和壮大”。只有C项修改正确。故选C。 1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北极地区是海冰的世界。__________,也有从陆地上冰冻的河流和冰川破碎入海的淡水冰。海水形成的冰千奇百怪,可能绵延上百公里,也可能支离破碎成不同形状;而淡水冰的代表就是冰山,它们造型各异,既是海上美丽的风景,_________________,著名的泰坦尼克号的沉没就是它们的“杰作”。_____,比如我国北部海域的近海,每年冬季也都会出现规模不等的海冰。【19题答案】【答案】①.海冰既有由海水直接形成的咸水冰②.也是海上航船的大敌③.海冰不只在遥远的北极出没【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根据第一处横线后面的“也有”“从陆地上……入海”的“淡水冰”可知,第一处可以填写“海冰既有由海水直接形成的咸水冰”一类的句子;根据第二处横线前面“既是海上美丽的风景”和后面“著名的泰坦尼克号的沉没就是它们的‘杰作’”可知,第二处可以填写“也是海上航船的大敌”一类的句子;根据第三处横线后面“比如我国北部海域的近海,每年冬季也都会出现规模不等的海冰”,第三处横线可以填写“海冰不只在遥远的北极出没”。20.请根据下列语句,给“流星雨”下定义。要求:必须为单句,语序合理,不得丢掉语句中信息(可增删词语)。①流星雨是流星群与地球相遇时产生的一种自然现象。②流星雨发光的原因是受大气摩擦。③流星雨发出的光亮如同从一点迸发出的焰火。④流星雨如下雨一般。【20题答案】【答案】流星雨是流星群在与地球相遇时,因受大气摩擦发出如同从一点进发的焰火般的光亮而又状如下雨的一种自然现象。【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下定义的能力。解答这类题型时,首先要明确概念,掌握格式。表达一般用“种差”+“邻近的属概念”=“被定义概念(种概念)”的形式。其次要分析材料,确定属概念。 本题材料中有现成的属概念“自然现象”,然后要筛选信息,分析种差,就是找出被定义概念不同于同类事物的本质属性,把②“受大气摩擦”、③“发出的光亮如同从一点迸发出的焰火”、④“如下雨”三句中的信息整合成定语来修饰属概念即可。四、写作(60分)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有一首名诗写道:“林子里有两条路,我选择了行人稀少的那一条,它改变了我的一生。”他本是锦衣玉食的富家少爷,家里有“鸦飞不过的田产”,却在国难当头之际抛家舍业,选择走上了救国救民的道路。他说:“为了我们子子孙孙争得幸福的生活,就是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他叫彭湃,牺牲于1929年。他幼年受尽磨难,成年后被派往苏联学习机械,由于国家核动力专业急需人才,他服从祖国需要选择改行,硬是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搞成了核潜艇,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他叫彭士禄,彭湃烈士之子,去世于2021年。一百多年时光,两代人的选择,改变了他们自己,也改变了很多很多。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1题答案】【答案】例文:无悔自己的选择无论历经多少苍桑岁月,无论有没有属于自己的辉煌时刻,都希望我们都不要后悔当初的选择。人的一生应该走一条很长的路,而有路便有让人选择的苦恼。如何选择才会让自己不后悔,一直是一个困扰我们的大难题。其实,我们可以学习一下古人那种一心一意的遵循本心,做了选择便不后悔的潇洒。苏武,一位令人钦佩的使者,在面对别人举剑欲杀时,他稳如泰山;在面对荣华富贵时,他不为所动;在面对单于对他赐号称王时,他毫不动摇。这是他的选择,他不为外界所干扰,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忠君爱国,即使汉武帝与他相隔万里,不知道他的付出,那有何妨呢。在他做出这个选择后,他被迫流放到北海去牧羊,这一放,便是十九年。十九年,大好的春光却只能呆在荒岛,与一群公羊相伴;十九年,每年每月甚至每日都在遭受着无人的孤独,饥饿的折磨,寒冷的拷打和思乡的悲切;十九年,人的一生有多少个十九年,苏武做出了这个选择,付出的哪里只是十九年!但他并未后悔,也正因为这样,两千年过去后,他的崇高气节成为中国人的榜样,更成为中华民族永恒不朽的丰碑。 在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面前,我们应该以国家利益为先,牺牲自己的利益,奉献给国家。遵循本心的苏武因他的选择而留名青史,在当代社会,我们的身边,也有这样一位令人钦佩的人。她就是刘丁宁,辽宁省的文科状元,那一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被香港大学以全额的奖学金录取,可是她却毅然退学。在她做出这个决定后,许多人都很不理解,而我却明白,这是她在自己心中的“北大梦”与现实的“香港大学全额奖学金录取”中的一次选择。她放弃了香港大学意味着她必须面临复读,而复读的艰辛是难以想象的。但她坚持自己的选择,不后悔。所以,天道酬勤,她再一次以优异的成绩成为文科状元,同时也圆了她的“北大梦”。徘徊于十字路口意味着自己面临着选择,而选择后,就意味着自己应该沿着这条路不后悔的大步向前走,即使你选的路是人迹罕至,它也会引着你通往成功。忠于本心,你会发现选择并不是那么困难;不悔于选择,你会发现前途一片光明。【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本题属于材料作文。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题目的两个关键词是“选择”与“改变”。关于“选择”,从材料内容可知,这里的“选择”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选择,而是特指人生道路的选择。诗句说“我选择了行人稀少的那一条”,“行人稀少”意味着未知和艰难,彭湃、彭士禄父子两代人所作的都是这样的选择。关于“改变”,诗句说“它改变了我的一生”,材料末说“改变了他们自己,也改变了很多很多”。“改变了自己”是说使个人走上完全不同的另一条人生道路,“改变了很多”包括改变了环境和身边的人﹐甚至改变了国家命运和历史走向。整合起来﹐“选择”与“改变”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可以是因果关系,即因为“选择”所以“改变”;可以是条件关系,即只有“选择”才能“改变”;也可以是假设关系,即要想“改变”必须“选择”;等等。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材料中两位人物的“选择”都是出于祖国的需要,都是个人服从国家的英雄行为。而且,他们还是父子,是两代人在不同年代的“相同”选择,这说明材料的本质内涵是:前赴后继,代代相传,在决定人生道路时选择服从国家需要,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为国家民族作出了杰出贡献。那么,作为高三学生,我们也正面临着一次重要的人生选择。我的选择是什么?我准备改变什么?这也是这道作文题可以遵循的基本思路。【立意】1.无悔于选择;2.选择勇往直前;3.遵从本心的选择;4.有价值的选择。【素材】1. 人生道路千万条,但我不能完全去涉足,我只能选择一条人生之路,而这条道路将会注定我一生的命运。当我站在人生道路的岔口时,我不知道我选择哪一条路。当我极目望去的时:有的是住着高楼,坐着奔腾汽车,可以去世界名胜古迹游玩;有的是住着简陋的小屋,每天去田地里做农活。这两条道路,每个人都会选择第一条。但是,要想获得如此的成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我们要克服许多的艰难困苦,做出自己慎重的选择。2.在人生道路中,你有许多次可以选择的机会,但是你不珍惜的话,你就进入无底洞,永远无法逃出,如果在那时在机会面前你毫不珍惜无不在乎,在你想要那一条光明正道时,你就已经没有机会了只有失望了。在这种情况下还是有一些人在机会来到他身边时,他就会紧紧抓住,在自己进入无底洞时从中逃出来,重新走上光明正道走向自己欢乐而幸福的人生。3.人的一生有太多的时候需要我们做去自己的选择,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或在一些意外事件发生之时,为了使自己能正确处理,我们每个人必须学会选择,学会做出自己的正确选择,诗人裴多分在生命、爱情和自由三者中毅然选择了自由。因为他明白没有自由,生命和爱情也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孟子在鱼与熊掌不能兼得时选择了熊掌,因为熊掌更为稀罕。孟子又说“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可见,大凡做出选择,一定要选择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东西。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3-26 11:18:09 页数:20
价格:¥4 大小:48.71 KB
文章作者:fenxiang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