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河南省濮阳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9

2/19

剩余1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濮阳市一高2021级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命题人:濮阳市一高语文命题中心本试卷由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组成总分150分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红楼梦》共有五个书名:《风月宝鉴》《情僧录》《金陵十二钗》《石头记》和《红楼梦》。《风月宝鉴》代表道学眼光,《情僧录》代表痴男怨女的口味,《金陵十二钗》代表“写女儿之书”的看法。《石头记》和《红楼梦》是两个最好的名字,也是读《红楼梦》最深入的两个角度。把眼光局限于“道学”,便把《红楼梦》当成“劝世文”或“意淫书”了。以“情僧”角度来看的人,如把苏曼殊的个人遭遇告诉他,相信也会得来与读《红楼梦》同样的满足了。以“女儿之书”来看,大可以说它是《镜花缘》,不过《金陵十二钗》文字写得好、人物画得真、结构更紧密。但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不也文字好、人物真、结构严吗?她是聪慧明智的女作家,在包涵广涉的意旨上,却无论怎样都不够与曹雪芹相比了。《石头记》原是此书的本名,能代表《红楼梦》的中心意旨之一——欲望之斗争与生灭,但为什么曹雪芹终于选定了《红楼梦》为此书正名?第一,《石头记》此名好是好了,但读者无法一见此名,就可“望文”而“生义”,必须要读了此书,知道了关于那“石头”的寓言,方可略明。由石变玉、由玉变石的象征意义,亦不容易从此名而一目了然。第二,《石头记》一名,单调、无色彩,不大能表现出现实与空幻、入世与出世这正反两方面的涵旨,更不能显呈此书在“时间”上的主题。《红楼梦》却不同,“红”是颜色,“楼”是建筑,“梦”是虚幻,三个字合在一起,把所有内容都包罗进去。“红”可以表示万花千彩的女子,见得到“色”。“楼”\n是现实中的“相”,是摸得着的实体,有人工在其中而建成的“楼”,代表现实世界。“红楼”两字合起来,是“千娇百媚所居的世界”——大观园;或“金粉繁华”的世界——书中所云“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或如一位译者所说的,“红楼”就表示佛家所指的“红尘”——现实世界。这就有“色”有“相”了,是此书“实”“成”“有”的“正”的一面。“梦”却是虚也、空也,这是“反”的一面。“红楼梦”三字合起来,乃有实、有虚,有成、有幻,有有、有无,而“梦”又表示事物之易变。佛家说现实世间的“色”与“相”都是“幻”(梦),因为一切都“无常”;何以无常,因有死、有灭、有散——都由时间的大限所决定。此名一看之下,可给人这三方面的意旨,所以最好、最切。(节选自胡菊人《小说红楼》,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中的石头是有寓意的,其“由玉变石”象征了小说的意旨之一,即欲望之斗争与生灭。B.“红”就是指贾府众多的女孩子,“楼”就是指人工建成的大观园,“红楼”是“实”的人和物,而“梦”则是“虚”的。C.苏曼殊与贾宝玉都出家为僧,了解了苏曼殊的经历,就等于读了《红楼梦》。D.《傲慢与偏见》也有文字好、人物真、结构严的特点,但其意旨的广度比不上《红楼梦》。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不止一处运用比较,将《红楼梦》与《镜花缘》《傲慢与偏见》进行比较,将《红楼梦》与《石头记》进行比较,最终论述了《红楼梦》这一名字是最好最切的。B.文章用“色”“相”“幻”“无常”等佛家用语来论证《红楼梦》这一书名的好处,同时,这些用语也能体现出这部小说“时间”上的主题。C.文章详细阐述了《石头记》这个本名的优、缺点,并对“红”“楼”“梦”三个字分别进行了阐释,来论证曹雪芹为何最终选定了《红楼梦》为此书正名。D.文章第一、二段先提出《红楼梦》的五个书名,然后分别指出《风月宝鉴》《情僧录》《金陵十二钗》这三个书名的局限性。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宝玉和黛玉的恋爱为主,情有所求、求而不得、出家为僧,这是书名为《情僧录》的阅读角度。B.《红楼梦》有五个书名,可见这部小说有五个阅读角度,有五个主题,所以人们常说“读不尽的《红楼梦》”。C.小说中的贾府极尽荣华富贵,这体现了“红楼”的含义:最后贾家败落,“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这体现了“梦”的含义。\nD.人们所说“我喜欢史湘云”“我讨厌凤姐”等等,这是从书名为《金陵十二钗》的阅读角度审视的。【答案】1D2.C3.B【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即欲望之斗争与生灭”错误,“由玉变石”只能体现欲望之“灭”,“由石变玉,由玉变石”,才能体现欲望之“生灭”。B.“‘红’就是指贾府众多的女孩子,‘楼’就是指人工建成的大观园”说法错误,原文意思是“红楼”代表现实世界,但不一定拘泥于某种特定的“人或事物”。C.“了解了苏曼殊的经历,就等于读了《红楼梦》”说法错误,应该是“以情僧来看的人”,了解苏曼殊会得来与读《红楼梦》同样的满足。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C.“文章详细阐述了《石头记》这个本名的优、缺点”说法错误,通读文章,可知文章没有详细阐述《石头记》的优点。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可见这部小说有五个阅读角度,有五个主题”说法错误,通过第二段可以看出,文章对于《风月宝鉴》《情僧录》《金陵十二钗》这三个书名的阅读角度是不赞成的,很难体现这部小说的真正主题;“读不尽的《红楼梦》”与这五个书名的关系在文中也没有体现。故选B。(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n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变迁,作为文明进步标志的志愿服务,越来越成为全世界共同的活语,日益深入人们的生活,成为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和重要力量。应急志愿服务是志愿服务的一种特殊形态,是志愿者个人或组织在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的过程中,自愿并无偿贡献其时间和能力,为他人提供援助的行为。根据志愿者的来源及专业程度的不同,应急志愿服务大体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来源于社区的志愿者,提供非专业技术的应急救援服务,如宣传教育、维持秩序、物资供给等;另一类是来源于专业机构的具备特定技能的志愿者,提供专业性的应急救援服务,如急救,护理、心理支持,灾难搜救等。在全球范围内突发事件频发的大背景下,应急救援系统响应能力已成为衡量一国实力的重要指标。我国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实践显示,志愿服务是社会公众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有效组织形式,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大减轻了疫情带来的损失。(摘编自师梦丽、梁超《国内外应急志愿服务研究》)材料二:新冠疫情发生期间,全国65万个城乡社区活跃着约400万名城乡社区工作者,平均每个社区只有6名社区工作者,每名社区工作者要面对350位居民,任务非常繁重,无疑需要其他力量的介入。除了各级党政机关的下沉干部,众多的志愿服务成为社区疫情防控线人力资源的有效补充。全国各地的志愿者勤力同心,积极配合当地党政机关,采取灵活多样的志愿服务形式,有序参与各类疫情防控工作。在社区,志愿者参与完成生活物资采购、防疫宣传、检查登记、体温测量、社区防疫消杀等任务。在交通枢纽和重要道口,志愿者承担车辆排查、人员登记、交通指挥、秩序维护等工作。在互联网上,志愿者提供课程辅导、防谣辟谣、心理咨询等服务。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涵盖了疫情防控的方方面面,不仅满足了社区居民的多样化需求,也有力地填补了政府疫情防控工作的空白。(摘编自陶国根《志愿服务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能力提升探析》)材料三:\n截至2017年,开展专业志愿服务活动才被正式纳入《志愿服务条例》。在2018年我国的志愿服务类型调研中,大多数志愿服务体现为体能型服务和捐助型服务,专业性比较强的智能型志愿服务和技能型志愿服务分别占25.430和19.33%。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在志愿服务组织迅速反应的基础上,更需要志愿者的专业救援。同时还应意识到,对志愿者的专业水平要求并不会因其从事辅助性工作而有所降低。与之相应,志愿服务内容丰富,涉及不同专业领域,并且需要多种专业技能,因此,对志愿者进行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培训是重中之重。不仅如此,对近年来我国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经验进行回顾与总结,构建一套完善的跨部门的联动机制,建构各级联动体系也非常重要。例如武汉疫情发生之后,包括志愿服务组织在内的各种社会力量迅速动员起来,携带大量防疫物资向武汉等重点疫区快速集结。但是,由于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与地方救援组织指挥系统缺乏制度化的、畅通的信息互通渠道,使得志愿服务与地方救援需求之间不能实现有效对接,导致出现志愿服务重复和志愿服务空白的志愿资源浪费现象。(摘编自王迪《应急志愿服务发展回顾与未来展望》)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随着时代发展,逐渐成为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组成部分和重要力量。B.在新冠防控中,应急志愿服务在政府主导下的应急救援系统中,有效地弥补了政府救援力量上的不足,发挥了支撑性作用。C.新冠时期的志愿组织的成员结构较“非典”时期有了明显变化,社会各层面对于志愿组织的参与积极性有了明显提高。D.与其他职业相比,医疗人员参与新冠救助或密接调查,隔离的占比高,这体现出职业与应急志愿服务分类相匹配的特点。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应急志愿服务是社会力量参与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体现,根据志愿者的来源及专业程度的不同,可分为专业志愿者和非专业志愿者。B.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中,应急志愿服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表现出服务方式线上线下结合,服务场域多元化,服务能力专业化等特征。C.社区志愿服务是面向社区所提供的一项无偿主动服务,是因为社区是居民的大家庭,社区志愿服务能让社区居民的切身利益得到体现。D.在突发事件频发形势下,我国应急志愿服务既需要解决专业救援力量不强的问题,又面临着多元协同机制化水平有待提高的现实困境。6.志愿服务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哪些积极作用?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答案】4.B5.C\n6.①志愿服务成为社区疫情防控一线人力资源的有效补充,大大减轻了疫情带来的损失。②志愿服务要求志愿者具有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无形中传递了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③志愿服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满足了社区居民的多样化需求,有力地填补了政府疫情防控工作的空白。【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在新冠防控中,应急志愿服务……发挥了支撑性作用”错误,原文表述“我国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实践显示,志愿服务是社会公众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有效组织形式,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大减轻了疫情带来的损失”“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涵盖了疫情防控的方方面面,不仅满足了社区居民的多样化需求,也有力地填补了政府疫情防控工作的空白”,并未体现应急志愿服务发挥支撑性作用。故选B【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C.“社区志愿服务是面向社区所提供的一项无偿主动服务,是因为……”强加因果,原文表述“应急志愿服务是志愿服务的一种特殊形态……自愿并无偿贡献其时间和能力,为他人提供援助的行为”,可见社区志愿服务是一项无常主动服务与“社区是居民的大家庭,社区志愿服务能让社区居民的切身利益得到体现”并无因果关系。故选C。【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材料内容的能力。由材料二“除了各级党政机关的下沉干部,众多的志愿服务成为社区疫情防控一线人力资源的有效补充”和材料一“志愿服务是社会公众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有效组织形式,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大减轻了疫情带来的损失”可知,志愿服务成为防疫的人力资源的有效补充,可以减轻疫情带来的损失;由材料三“志愿服务内容丰富,涉及不同专业领域,并且需要多种专业技能,因此,对志愿者进行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培训是重中之重”可知,志愿服务要求志愿者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在疫情防控中传递了知识和技能;由材料二“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涵盖了疫情防控的方方面面,不仅满足了社区居民的多样化需求,也有力地填补了政府疫情防控工作的空白”可知,志愿服务满足了社区居民的多样化需求,填补了疫情防控工作的空白。(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n夜色微醺柏舟根发从未想过,自己会当村主任。“团鱼壳,你小子能了?听着——再不回来,扒了你屋!”是族里八爷的骂声。这是他接到的第八个电话。抬腕,瞄了眼表,已是上午十一点钟了。上次回村,憋吃了一肚子气。那次回村,是出席村公路通车的剪彩仪式——修公路的费用是他出的。剪彩那天,他特意穿了一套,黑色西装,还打了领带。说真的,自己形象是不赖的:鼻子高高的,笔挺;眼睛也是生动的,明亮、深邃;头发梳得溜溜顺,也抹了油。剪彩了。相关人员分配剪子,竟然忘了给他。县长、乡长,还有省上来的交通厅领导脸上红扑扑的,剪子在他们手里像是一支彩画笔,仿佛他们手儿轻轻一挥,一撇,村里的公路便在白云生处飘荡起来了。——回村之前,就和村里说好的,剪彩可以,但他得是主角,就是县长也不能抢了他的镜头,他的风光!能不气吗?大伙让他讲几句,他屁也不放,一溜烟地开车出了村。根发这次又踏上了回村的路,车子出了城,上了高速,一路飞奔;打开CD机,“傲气傲笑万重浪,热血热胜红日光,胆似铁打骨似精钢……”他的胸挺得笔直,握方向盘的手上的戒指发出刺眼的光。窗外,山脉绵延,青山葱翠;车内,他的破嗓门伴着CD唱,“做个好汉子每天要自强,热血男子热胜红日光……”——根发是个孤儿。娘断气前,解开怀扣,让他吃奶,娘说:“饿死鬼。吃吧,吃吧,这顿吃了,娘再也不能给你吃啥了。”他就死命地吮。空的。他哇地哭了,一双小手乱舞,捶打着他娘。八爷抱起他,老泪挂了下来,说:“还根发哩,你的命比土还贱啊!”“真是病死的鸭,淹死的鸡,落下的毛!”八爷绝没有想到,当初他的这句话会显灵的——小学还没毕业,根发就跟着一个货郎摇着拨浪鼓,“鸡毛,鸭毛,团鱼壳”满世界转悠去了。车在山间的一个皱褶里停下了。眼前,是一幢破败、灰旧的土屋。老屋静静地立着。太阳落在西坡的山脊上,整个村庄就像披上了一层橘红、柔暖的衣裳,他猛然发现,在太阳沉下的这一瞬,这景象是多么绚烂,多么奇妙啊。他的眼睛变得有些朦胧、迷离,身子有些软绵绵、轻飘飘的……“大老板。怎么,还念想这破屋?”八爷咳咳咳地走过来。“嗯。不、不,看会,就看会儿。八爷爷。”他说。“屋就留着,别拆了。是个念想来着。”八爷嘴里叼着烟枪,语气缓慢,一字一顿。“咋记得回村了呢?翅膀见硬了,气也粗。”“哪敢啊。”嘿嘿嘿嘿几声。八爷指着不远的两栋房子,说:“高的,屋顶飘着红旗的,是新小学楼;矮些的,是你新屋。造屋的钱,是你上次修路多下来的。”他望着八爷有些迷惑。\n八爷吸了口烟,道:“修路——村里人都出了份子的。”村庄的上空有炊烟袅袅升起。青山被染成金黄黄的,牧童和老牛悠悠的剪影如此夺目,几只鸟儿像顽皮的孩子忽上忽下地啼鸣……晚饭是在八爷家吃的。八爷拿出一坛米酒,说:“干了它!”“谁怕谁啊。老子从来不是孬种。”啪——八爷的烟枪结结实实地落在他那冒油的脑门上。“谁是老子?”八爷露出几颗黄牙。八爷说:“团鱼壳!说心里话,村里就你能耐。来,我敬你!”爷俩黄马尿喝着喝着,话就多了。他脸上冒出了热气,鼻子,脸蛋,脖子泛起一块块的红。“八爷,嗝——有啥要说的,别,吞在肚里,说——说,没有我团鱼做不到,隔……”脖子上的筋脉暴得老粗。“主任!喝——”八爷的声音不高,但非常清晰,如同铁锤落下。“啥?八爷,你喝醉了?”他摇晃着脑袋,揉眼问。八爷拍拍巴掌,呼啦,进来一大帮村人。个个脸上挂着笑。大家齐声喊“主任好”。根发蒙了。八爷说,村里前阵子改选了村主任,你高票当选。八爷又呷了一口酒,说:“团鱼壳——不,主任。”一屋子的人都笑了。许是喝多了,许是惊住了,他母鸡啄米地“嗯,嗯”起来,眼泪却止不住地流。夜风徐徐,一股青草芳香气息扑鼻而来,村庄的夜好让人舒心。村庄的远处还时不时传来犬的“汪汪”声。“嘿嘿,嘿嘿,团鱼——壳,隔。嘿嘿,嘿嘿,村主任。”(有删改)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篇“根发从未想过,自己会当村主任”为后文设置悬念,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并与小说的结尾形成照应。B.小说对根发手上戒指的描写表现出根发现在生活富足;车里CD放的歌词又从侧面表现出他是个自立自强的好男儿。C.“大老板。怎么,还念想这破屋?”,这句话中“大老板”的称呼有讽刺意味,八爷对根发充满不满,故意调侃根发。D.小说中“扒了你屋”“还根发哩”“咋”等字词口语化特征鲜明,这些字词的运用使文章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8.小说插叙根发出席村公路通车的剪彩仪式的情节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9.文中三处画横线部分的环境描写分别暗示了根发的怎样的心理,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答案】7.C8.①情节上:补充说明了根发不愿回村的缘由,呼应开头八爷给根发打电话催他回村,也为下文根发被乡亲们推举为村主任做了铺垫。\n②形象上:剪彩的领导干部与根发形成对比,表现出根发为家乡干实事、热爱家乡的人物特点。③艺术上:丰富了小说内容,使行文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的单调。9.①第一次描写了夕阳落山时的村庄,夕阳下的村庄让根发感受到绚烂、奇妙,突出了根发之前虽因剪彩一事不愿回村,但内心对家乡还是充满热爱与思念。②第二次描写了村庄色彩明丽,充满生机,衬托出根发在得知村民给他盖屋之后内心愉悦与温暖。③第三次描写了村庄静谧的夜景,表现出根发在得到村民的支持成为村主任后得到释怀,内心祥和。【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C.“‘大老板’的称呼有讽刺意味”“故意调侃根发”错,从文章“团鱼壳!说心里话,村里就你能耐。来,我敬你”可看出,八爷是真心佩服根发,这个称呼并没有讽刺意味,八爷也没有调侃根发。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首先要把握文章内容,然后根据内容思考其作用,一般从人物塑造、情节结构、主题思想、表达效果等方面分析上文八爷给根发打电话催他回村,“团鱼壳,你小子能了?听着——再不回来,扒了你屋”,此处插叙根发出席村公路通车的剪彩仪式的情节,补充说明了根发不愿回村的缘由,呼应开头八爷给根发打电话催他回村。修公路的费用是根发出的,然而剪彩仪式上,“相关人员分配剪子,竟然忘了给他”,领导们“脸上红扑扑的,剪子在他们手里像是一支彩画笔,仿佛他们手儿轻轻一挥,一撇,村里的公路便在白云生处飘荡起来了”,通过剪彩的领导干部与根发形成对比,根发为村里实实在在做事情,领导们“仿佛他们手儿轻轻……生处飘荡起来了”,表现出根发为家乡做实事,干真事,爱家乡的特点。下文写到“村里前阵子改选了村主任,你高票当选”,通过这段插叙可知,根发为家乡修路,关心家乡,最终才得到大家爱戴,所以为下文根发被乡亲们推举为村主任做了铺垫,暗示为家乡做贡献的人终会获得乡亲们的认可。从插叙本身的作用来说,可以丰富文本内容,使行文避免平铺直叙。【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n首先要通读文章,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梳理人物的发展轨迹,然后对三次不同的环境描写进行分析,根据环境特点来揣摩人物的心理变化,最后归纳概括。第一处,此处写的是夕阳西下时村庄的景色,那么绚烂,那么奇妙。此时根发是一个有钱的大老板,之前曾因为出钱修路却没能剪彩一事不愿回村,但是当他看到夕阳落山时的村庄的景象时,他受到了震撼,感受到夕阳下村庄的绚烂、奇妙。看到这些景色,写出了他对家乡的热爱和思念。第二处,“青山被染成金黄黄的”描写村庄色彩明丽,“炊烟袅袅升起”,自在悠闲的牧童、老牛、鸟儿,都体现出村庄充满生机的样子。此处环境描写对应的情节是根发听八爷说到“高的,屋项飘着红旗的,是新小学楼;矮些的,是你新屋。造屋的钱,是你上次修路多下来的”,故此处衬托根发知道这一消息后内心的愉悦和温暖。第三处,夜里芳香扑鼻而来,狗“汪汪”的叫声衬托了村庄的静谧。根发得知当选村主任后,“母鸡啄米地‘嗯,嗯’起来,眼泪却止不住地流”,用村庄静谧的夜景,表现出根发在得到村民的支持成为村主任后得到释怀,这样的夜景让人内心平静。二、古代诗文阅读(5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魏征,巨鹿人也。近徙家相州之内黄。武德末,为太子洗马。见太宗与隐太子阴相倾夺,每劝建成早为之谋。太宗既诛隐太子,召征责之曰:“汝离间我兄弟,何也?”众皆为之危惧。征慷慨自若,从容对曰:“皇太子若从臣言,必无今日之祸。”太宗为之敛容,厚加礼异,擢拜谏议大夫。数引之卧内,访以政术。征雅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太宗每与之言,未尝不悦。征亦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又劳之曰:“卿所谏前后二百余事,皆称朕意。非卿忠诚奉国,何能若是!”三年,累迁秘书监,参预朝政,深谋远算,多所弘益。七年,代王珪为侍中,累封郑国公。寻以疾乞辞所职,请为散官。太宗曰:“朕拔卿于仇虏之中,任卿以枢要之职,见朕之非,未尝不谏。公独不见金之在矿,何足贵哉?良冶锻而为器,便为人所宝。朕方自比于金,以卿为良工。虽有疾,未为衰老,岂得便尔耶?”征乃止。后复固辞,听解侍中,授以特进,仍知门下省事。十二年,太宗以诞皇孙,诏宴公卿。帝极欢,谓侍臣曰:“贞观以前,从我平定天下,周旋艰险,玄龄之功无所与让。贞观之后,尽心于我,献纳忠谠,安国利人,成我今日功业,为天下所称者,惟魏征而已。古之名臣,何以加也。”于是亲解佩刀以赐二人。寻遇疾。征宅内先无正堂,太宗时欲营小殿,乃辍其材为造,五日而就。遣中使赐以布被素褥,遂其所尚。后数日,薨。太宗亲临恸哭,赠司空,谥曰文贞。太宗亲为制碑文,复自书于石。特赐其家食实封九百户。太宗后尝谓侍臣曰:“\n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因泣下久之。乃诏曰:“昔惟魏征,每显予过。自其逝也虽过莫彰朕岂独有非于往时而皆是于兹日故亦庶僚苟顺难触龙鳞者欤!所以虚己外求,披迷内省。言而不用,朕所甘心;用而不言,谁之责也?自斯已后,各悉乃诚。若有是非,直言无隐。”(节选自《贞观政要·任贤》)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自其逝也虽过/莫彰朕/岂独有非于往时/而皆是于兹日故/亦庶僚苟顺/难触龙鳞者欤B.自其逝也/虽过莫彰朕/岂独有非于往时/而皆是于兹日/故亦庶僚苟顺/难触龙鳞者欤C.自其逝也/虽过莫彰/朕岂独有非于往时/而皆是于兹日/故亦庶僚苟顺/难触龙鳞者欤D.自其逝也/虽过莫彰/朕岂独有非于往时/而皆是于兹日故/亦庶僚苟顺/难触龙鳞者欤11.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太子洗马,是太子属官。即东宫官,主要负责教导太子言行,给予太子指导。B.朕,人称代词,秦朝以前是“我”或“我的”意思,自秦始皇起专用做皇帝的自称。文中“皆称朕意”,即是这个意思。C.公,是表示对别人尊敬的称呼。“秦孝公”和文中的“郑国公”都是这个意思。D.谥,即谥号,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人物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的一种称号,民间也有社会地位相对较高的人死后追赠私谥。12.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唐太宗一开始就对魏征礼遇有加,每次和魏征交谈都令太宗非常高兴。B.贞观七年,魏征假托生病请求辞去侍中一职,而遭到了唐太宗的反对。C.太宗放弃了自己建造一座小殿的打算,把材料用来替魏征建造正堂。D.太宗认为贞观以前玄龄之功无人可比,贞观之后以魏征的功劳最大。13.把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卿所谏前后二百余事,皆称朕意。非卿忠诚奉国,何能若是!(2)公独不见金之在矿,何足贵战?良治锻而为器,便为人所宝。【答案】10.C11.C12.D13.(1)你所谏诤的事情前后有两百多件,都很称合我的心意。若不是你忠诚为国,哪里能够这样!(2)你难道不知道黄金在矿石中,怎能够(引起)重视?经过良匠锤炼成为宝器,就被人看做宝贝。【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n句意:自从他去世以后,我即使有什么过错也没有谁指出了。我难道只在过去会犯错误,而到了今天就变得都是正确了吗?恐怕还是群臣只求顺从我的心意,不敢冒险触犯我!句中“也”句末语气词,其后断句,排除A。“朕”为名词,为后面句子的主语,其前断句,排除B。“故”表总结,位于句首,其前断句,排除D。故选C。【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C.“公,是表示对别人尊敬的称呼”错误。公,是古代的爵位,公、侯、伯、子、男五个爵位之一。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一开始”不正确,根据原文“召征责之曰”可知,一开始并不是对魏征礼遇有加。B.“假托生病”分析错误,根据原文“寻以疾乞辞所职”可知,是真的生病了。C.“放弃了自己建造一座小殿”分析错误,文中只是说“辍其材为造”,意思是“就留下自己的材料来替魏征建造正厅”,并没有说“放弃自己建造小殿”。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所谏”,谏诤的事情;“非”,如果不是;“若是”,像这样。(2)“独”,难道;“为……所”,表被动,被;“宝”,名词作动词,看做宝贝。参考译文:魏征,是河北巨鹿人。不久前搬家至河北相州内黄。武德末年,他担任太子洗马,看见太宗和太子暗中相互倾轧夺权,常常劝太子建成早做打算。太宗已经杀了隐太子,召见魏征责备他说:“你离间我们兄弟,为什么?”旁人都为他的处境担心。魏征镇定自如,缓缓回答说:“皇太子如果听从我的话,必定没有现在的灾难。”太宗听后肃然起敬,给他优厚礼遇,提升他为谏议大夫。多次让他进入卧室,请教为政之道。魏征平素有治理国家的才能,性情又很刚强正直,不屈不挠。太宗每次与他谈论,没有不高兴的。魏征也很高兴遇到赏识自己的明主,用尽全力为太宗谋划。太宗又慰劳他说:“你所谏诤的事情前后有两百多件,都很称合我的心意。若不是你忠诚为国,哪里能够这样?”贞观三年,一直升为秘书监,参与朝政,深谋远虑,对朝廷有很大帮助。\n贞观七年,魏征代替王珪做侍中,加封为郑国公。不久因为生病请求解除职务,只挂一个散官的头衔。太宗说:“我把你从囚虏之中选拔出来,委任你中央枢要之职。你见我的过错,没有不谏诤的。你难道不知道黄金在矿石中,怎么值得重视呢?经过良匠锤炼为宝器,就被人看做宝贝。我正把自己比作金子,把你当做好的工匠。你虽然有病,还不衰老,怎能让你就这样辞职呢?”魏征才停止辞职申请。后来又坚决要辞职,太宗同意解除他侍中的职务,任为特进,仍旧管门下省政事。贞观十二年,太宗因为皇孙诞生而设宴招待公卿。太宗非常高兴,对侍从的大臣说:“贞观之前,跟随我扫平天下,历尽艰辛,房玄龄的功劳最大。贞观之后,对我竭尽心力,提出忠正的意见,安定国家造福人民,成就我今天的丰功伟业而被天下人所一直称道的,那就只有魏征了。古代的名臣,又有什么地方超过他们呢?”于是亲自解下佩刀来赐给二人。不久魏征生病了。魏征家里本来没有正厅,唐太宗当时原想自己建造一座小殿,就留下自己的材料来替魏征建造正厅,五天就完工了。又派使者送去布被和白色的褥子,成全他朴素节俭的风范。过了几天,魏征病逝。太宗亲自到他家哭悼,追赠魏征为司空,谥号文贞。太宗亲自撰写碑文,又亲手写在碑石上。还特别赐给魏征家享受的租户为九百户。太宗经常对左右说:“用铜作镜子,可以端正衣冠;用古事作镜子,可以知道兴衰;用人作镜子,可以明白得失。我过去常常注意保持这三面镜子,来谨防自己犯错误。如今魏征去世,我失去了一面镜子啊!”因而伤心地哭了很久。于是下诏说:“过去只有魏征能经常指出我的过错。自从他去世以后,我即使有什么过错也没有谁指出了。我难道只在过去会犯错误,而到了今天就变得都是正确了吗?恐怕还是群臣只求顺从我的心意,不敢冒险触犯我!所以我一方面虚心听取群臣意见,一方面排除假象反省过失。如果臣子提出的意见我没有采纳,那是我咎由自取。如果我准备采纳意见却没人提出,是谁的责任呢?从今以后,各自尽献你们的忠诚;如果我有不对的地方,就直接说出来不要隐瞒。”(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八声甘州柳永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14.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两句写雨后江天,澄澈如洗。“渐霜风”三句写风紧日斜之境,凄寂可伤,在深秋萧瑟寥廓的景象中表现游子情怀。B.“是处”两句,词意苍莽悲壮、细致沉思,由仰观而转至俯察,又见处处皆是一片凋落景象。“休”字寓有无穷的感慨愁恨。C.\n“惟有”两句写的是短暂与永恒、变与不变这令人思索的宇宙人生哲理,“无语”乃“无情”,蕴含了百感交集的复杂心理。D.融写景、抒情为一体,使用了细节描写,语言雄健绮丽,情感奔放不羁。通过描写羁旅行役之苦,表达了强烈的思归情绪,语浅而情深。15.本首词下片使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使怀人之情更显曲折动人。请结合下片词句简要赏析。【答案】14.D15.(1)实写:“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是指不忍心登高遥看远方,眺望渺茫遥远的故乡,渴求回家的心思难以收拢,描写了游子登楼眺望,归思的画面,体现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2)虚写:“想佳人,妆楼颙望”,一个“想”字,由实而虚,推己及人,运用对写的手法,写故园之闺中人,此时也应该是登楼望远,多少次错把远处驶来的船当作心上人回家的船,伫盼游子归来,虚写。(3)虚实结合,相互渗透,丰富了诗歌的内容,拓展了诗词的意境,为读者留下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了审美趣味,表达了对家乡思念的忧愁苦闷之情。【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D.“语言雄健绮丽,情感奔放不羁”分析错误,该词采用通俗的语言如“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等,将这复杂的意绪表达得明白如话。而“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等词句又体现了语言的婉约唯美。全词一层深一层,一步接一步,以铺张扬厉的手段,曲折委婉地表现了登楼凭栏,望乡思亲的羁旅之情。故选D。【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之虚实结合的手法的能力。“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写词人登高眺望故乡,登高临远是为了看看故乡,然故乡太远,望而不见,看到的是更引起相思的凄凉景物,自然使人产生不忍的感情。“不忍”句点明背景是登高临远,云“不忍”,又多一番曲折、多一番情致。这是实写。但下片妙处在于词人善于推己及人。“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虽说是自己思乡,这里却设想着故乡家人正盼望自己归来。佳人怀念自己,出于想象,本来是虚写,但词人却用“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这样的细节来表达怀念之情,仿佛实有其事,见人映己,运虚于实,情思更为悱侧动人。此处虚写借佳人怀念自己,把本来的独望变成了双方关山远隔的千里相望,将思乡之情写得委婉含蓄,更为动人。\n结尾再由对方回到自己,说佳人在多少次希望和失望之后,肯定会埋怨自己不想家,却不知道“倚阑”远望之时的愁苦。“倚阑”“凝愁”本是实情,但却从对方设想用“争知我”领起,化实为虚,显得十分空灵,感情如此曲折,文笔如此变化,实在难得。结尾与开头相呼应,理所当然地让人认为一切景象都是“倚阑”所见,一切归思都由“凝愁”引出,生动地表现了思乡之苦和怀人之情。所以本词虚实结合,相互渗透,丰富了诗歌的内容,拓展了诗词的意境,为读者留下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了审美趣味,表达了对家乡思念的忧愁苦闷之情。(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认为公西华通晓礼乐,他的评论意在增强其信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谏逐客书》中,李斯先后列举泰山高大和河海深邃的例子,目的是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阿房宫赋》中,杜牧斥责秦的统治者对百姓毫无限度地搜刮,自己却挥霍无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六国论》中,苏洵告诫统治者不要被强敌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又用假设的方式警告宋朝统治者如果凭借偌大的天下,却“______________”,那就连六国都不如了。【答案】①.赤也为之小②.孰能为之大③.王者不却众庶④.故能明其德⑤.奈何取之尽锱铢⑥.用之如泥沙⑦.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如下:“孰”“庶”“锱铢”“劫”。(四)文言基础知识巩固(本题共4小题,12分)17.下列划线的词语不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汝可以模拟得之B.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C.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D.然后得一夕安寝【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句意:你可以想象到我的万千衷情。模拟,古义是“想象揣摩”,今义是“模仿”。B.句意:应该也乐意牺牲我一生和你一生的幸福。福利,古义是“幸福”,今义是“生活上的利益,特指对职工生活的照顾”。C.句意:窗外稀疏的梅枝漏出了月光的影子,仿佛在遮掩映衬着。依稀:古今意思相同,均为“含糊不清地,不明确地;隐隐约约,若有若无”。\nD.句意:这样以后才能睡一夜安稳觉。然后,古义是“这样以后”,今义是“连词,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故选C。18.将下列句中划线词按词类活用类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岁征民间②旬余,杖至百③成然之④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⑤早出暮归⑥试使斗而才⑦成以其小,劣之⑧辄倾数家之产A.①④⑦/②⑤/③⑥/⑧B.①④⑤/②⑥/③⑦/⑧C.①③④/②⑥/⑤/⑦⑧D.①②/③⑧/④⑥/⑤⑦【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①句意:每年都要向民间征收。“岁”,名词作状语,每年。②句意:成名在十几天中被打了上百板子。“杖”,名词作动词,杖打。③句意:成名认为是对的。“然”,意动用法,认为……是对的。④句意:市上的那些游手好闲的年轻人,捉到好的蟋蟀就用竹笼装着喂养它。“笼”,名词作状语,用笼子。⑤句意:早晨出门,晚上归来。“早”“暮”,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⑥句意:上司试着让它斗了一下,显出了勇敢善斗的才能。“才”,名词作动词,有才能。⑦句意:成名因它个儿小,看不上它。“劣”,意动用法,认为……是差的。⑧句意:就常常使好几户人家破产。“倾”,使动用法,使……倾尽。①④⑤是名词作状语/②⑥是名词用作动词/③⑦是意动用法/⑧是使动用法。故选B19.下列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永保无疆之休休:喜庆,福禄B.夫在殷忧殷:深C.董之以言行董:督察D.简能而任之简:简单,简练【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D.句意: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们。简,挑选,选拔。故选D。20.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B.与反覆不宜卤莽C.振之以威怒D.同俗自媚于众为善【答案】D\n【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通假字现象的理解能力。A.“辨”同“辩”,分辨。句意:所以只简单的给您回信,不再逐一替自己辩护。B.“卤”同“鲁”,莽撞,粗野。句意:在书信往来上不宜马虎草率。C.“振”同“震”,威吓。句意:用威风怒气来吓唬(人们)。D.无通假字。句意:附和世俗(的见解),向众人献媚讨好当做好事。故选D。(五)名著阅读(本题共1小题,6分)21.概括说说《红楼梦》“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的主要内容。【答案】①介绍贾府的历史与人物,②点出贾府存在的危机,③介绍主要人物贾宝玉的特点。【解析】【分析】【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中外名著的能力。名著的考核主要集中的中外的作家、作品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此题要求答出。“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的主要内容,从内容看主要揭示人物之间的关系和贾府的历史,暗示贾府的危机,同时介绍贾宝玉。第Ⅱ卷表达题三、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敬畏是人类对待事物的一种态度。历代学者都十分重视“敬”,程颢提出“识得此理,以诚敬存之”,程颐提出“涵养须用敬”,朱熹说“敬不是万事休置之谓,只是随事专一,谨畏不放逸耳”。至于“畏”字,明代内阁首辅张居正这样说:“志成于惧,而荒于息。惧则思,思则通微;惧则慎,慎则不败。”他把有所“惧”,看作实现人生志向的基本前提。可以说,敬畏对于我们的道德养成,对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于我们成就事业都有重要的意义。上述材料能给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心怀敬畏“检摄于外,整齐严肃,持守于内,主一无适。”“主一无适”便是敬,敬者是无时不敬,无时不慎的沉稳,是恭敬炎敏坦然悠远的收敛,敬是一种人生态度,他不是黎明即起,勿多勿恋的日常习惯,也不是一书未点完,不看他书,专一治学的勤奋,它彰显一个人的境界和格局,灵魂因此而升华,心亦幻彩。\n敬畏之心,是如履薄冰的谨慎和虚怀若谷的态度。因为有了敬畏,纵使身居高位也能明晰心中经纬,才能时时提醒自己,不要得意忘形,贪得无厌。曾国藩曾说,人生最好的状态是花未全开,月未圆,因为时时秉持这样的理念,在攻下南京,剿灭太平天国,手握重兵,他才能抵御诱惑,不为所动,从容写出“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这样境界高远的诗句;才有勇气将自己的号改为涤生,洗涤掉过去不好的东西,重获新生;才有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的境界。敬畏之心,是步履从容的沉稳和宁静致远的心态。现代人大多失了敬畏,他们在社会网络上,肆意用道德绑架毒害他人的心灵。他们用最漫不经心的笔触随意的宣泄着自己内心的戾气,他的不可一世,他的满心浮躁。记得那些对中国女排的声讨吗?记得那些对明星秘闻亮起的眼睛吗?记得在葬礼上那些不合时宜的玩笑吗?庄重的场合少了静,生命的厚度便被削弱,心也浮华起来。当世上所有人把欲望当理想,把世故当成熟,把油滑当智慧,那么社会的底线已被击穿,所以我们弘扬工匠精神,它不只是创造制造业精益求精的态度,更应成为我们的处世哲学。心怀敬畏,潜心明志,沉稳,就如修补古籍的高慧云,闲看堂前花开花落,云卷云舒,陈浅优雅。敬畏之心,是天人合一的超脱和永恒的和谐思想。云山苍苍,江水茫茫,在这广阔的浩瀚的大千世界中,人生而如一根芦苇,却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命运。现代科技和大工业浪潮的冲刷下,打磨掉了我们心中敬畏自然的信仰大厦;而中国古典老庄哲学,天人合一理念,是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最好诠释,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怀一颗敬畏之心对待自然,才不会有那愈演愈烈的生态预警。就像余秋雨先生执着追寻的生态文化一样,人类本应把一切都放下,放下在山河之间,因此我们也就找到了终点,价值的终点和生命的终点。凛冬将过,万物即生,我们正青春。我们愿,学着榜样的样子,奔赴春天;怀着虔诚的敬畏,遇见更好的自己;带着自律的力量,走向更远的地方。【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n材料首先提出“敬畏是人类对待事物的一种态度”,然后通过程颢、程颐、朱熹的话对“敬”进行了解释。程颢的话意思是“认识得到这个道理,用诚静恭敬保存它罢了”;程颐的话意思是“涵养德行需要用敬礼”;朱熹的话意思是“敬不是什么事都不放在心上,而是做事要专注,专心致志把一件事做好做精”。此三者从敬畏道理、涵养德行以及做事等角度对“敬”的内容、态度等进行了解读。接着解读“畏”,通过张居正的话进行解释,他的话意思是“志向成功于有畏惧之心,而荒废于懈怠。敬畏而不粗心大意就会思考,思考就会通晓最细微的问题;敬畏而不轻率,就会谨慎,谨慎就会事事成功”,强调了“惧”对于志向的重要作用。材料最后总结了敬畏对于人的道德、三观养成和事业的重要意义。由此得出,本次作文应围绕“敬畏”来写。我们可以写“敬畏”的对象、内涵,可以分析“敬畏”对于我们青年成长的重要意义;尤其要结合“给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以启示”分析青年应有“敬畏”之心,对于事业、德行养成、自身成长要心存敬畏,如此才能有所作为。立意:1.不放肆而德成,存敬意以致远。2.以敬畏心做挚爱事。3.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4.敬畏,在自律和自觉中成长。5.敬畏,在自律和自觉中成长。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7-03 10:42:35 页数:19
价格:¥4 大小:221.28 KB
文章作者:fenxiang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