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语文
>
河北省廊坊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河北省廊坊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9
2
/19
剩余17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河北省廊坊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必修上册。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如果说美育是“用”,那么审美便是“体”。“体”是“用”得以实现的依托,美育功能的实现也应以审美活动的发生为前提。王国维认为审美是一种无利害性的活动,而以审美无利害性为理论依据的美育,在人由物质境界通往道德境界的过程中发挥着桥梁作用。我们内心通常被一己之私利束缚着,然而在审美的时候,却能忘记私利,进入“高尚纯洁之域”,感受到一种“最纯粹之快乐”。这说明,审美心灵的纯洁高尚排除了个人利害这一障碍,从而使人更容易接受道德,有助于道德心的养成。不过,美育这方面的作用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熏陶和浸染。在王国维看来,审美不仅有助于道德心的养成,而且还可以培养人的德性。王国维怀疑德性可由伦理学来养成,正如美学不能培养出大艺术家一样。他发现叔本华在教育中非常注重“直观”,重经验不重书籍,而道德教育仅靠灌输理论知识或直接予以训诫将毫无效果,因为外在的知识和戒律根本不能推动人去行动,真正的道德源自人的德性。受叔本华的直观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王国维提倡“时时与以直观之机会,使之于美术、人生上得完全之知识”,他在《论教育之宗旨》中说:“道德之本原,又由内界出而非外铄我者。”这里,“由内界出”应该不是指出自人的本性,而是指道德源自“人己一体之直观”,而“非外铄”指的是枯燥的说教和抽象知识的传授。为人生寻求解脱是王国维倡导美育的重要原因。在他看来,知识的追求和实践行为总是与生活欲望、痛苦相关联的,而艺术却能使人从利害中超脱出来;艺术美优越于自然和生活中的美,而面对现实中的美的事物,只有“天才”才能超出利害。不仅艺术审美活动本身,而且艺术作品的内容也有助于读者获得解脱。像《红楼梦》这样的作品,既描写出现实人生中的各种痛苦,又提供了得以解脱之道。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王国维还借助孔子和席勒的思想来倡导美育。王国维引用哲学史家文德尔班的话说;“席勒的‘最高之理想存于美丽之心,其为性质也,不知有内界之争斗,而唯乐于守道德之法则,此性质唯可由美育得之’。”“美丽之心”也就是审美的心灵。审美之所以成为最高的理想境界,是因其既合乎道德法则的要求,内心又没有任何冲突。儒家非常重视美育。王国维指出,孔子的教育是“始于美育,终于美育”的。例如,孔子说《诗》有“兴、观、群、怨”等功用,提出“兴于诗”“成于乐”等主张。不过,对于儒家美育思想,他注重的不是礼乐教化,而是其中的“天然之美”。《论语·先进》记载,孔子要求弟子们讲述各自的志向,油然赞叹曾皙的理想:暮春时节,春服已经穿好,我会同五六个青年,六七个少年,到沂水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唱着歌回来。由此,王国维认为孔子平日就注重“涵养其审美之情”,也就是追求“天然之美”。处在这种境界中的人可以做到物我一体,因此,道德实践并没有任何强制或勉强,没有内心的冲突;相反,内心感受到一种从客,惬意和自足。王国维对审美中的超然解脱之心和“美丽之心”“天然之美”的共性进行了概括,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无希望”,即没有刻意追求的对象,一切行动消除了强制色彩而表现出一种天然之趣;第二是“无恐怖”,内心泰然坦荡,无忧无惧;第三是“无内界之争斗”,即内心的从容与和谐;第四是“无利无害”,心灵的超脱,没有利害得失的计较;第五是“无人无我”,在审美中主体走出小我和物我对立,而与万物相融相通。这种审美境界“不随绳墨而自合于道德之法则”,具有超道德的特点。一个人能做到这些就是圣人,人人能如此便是理想社会。(摘编自左剑锋《王国维论美育与德育的关系》,有删改)材料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饱含着丰富的美育思想。“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论断,从中华传统美育的角度,阐明了诗歌,礼仪,乐舞之间的关系。朱光潜先生也提出:“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如果青少年缺少美育,就不可能全面发展。在教育实践中,以美育人非一日之功,需要脚踏实地、久久为功。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给美育工作带来新的契机。新科技的出现,重新激发了经典作品的活力,让生活空间与美育空间联系更加紧密。对今天的青少年来说,打开电脑或手机,就能身临其境般参观博物馆、艺术馆,欣赏艺术杰作。信息技术的不断升级,让藏于深宫大院的艺术珍品走入方寸之间的电子屏上,让静止的黄术、书法、雕塑流动起来,突破了传统美育的空间隔阂、技术限制。与此同时,新的科技文明也在不断拓展美育的边界,互联网和虚拟化带来的冲击,正在改写很多艺术专业的分类和定义。这些都呼唤新时代的美育工作者时刻保持创新意识、开放意识,不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力。(摘编自高鹏《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审美和美育是体用合一的关系,也就是说没有审美活动就不可能实现美育功能。B.枯燥说教和抽象知识传授不能养成道德,唯有“直观”审美才能起到这样的作用。C.当审美达到理想境界,道德实践除遵循道德法则,还能让人内心从容﹑惬意和自足。D.空间隔阂与技术限制是过去的青少年对传统美育难有身临其境之感的重要原因。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人由物质境界通往道德境界有赖于无利害性的审美活动,因而审美心灵也自会纯洁高尚。B.把能否排除私利作为“天才”的判断标准使王国维的美育思想充满理想主义色彩。C.如果一个人在道德实践中真正地养成了德性,那么意味着这个人大体具有了真正的道德。D.以美育人是滴水之功,只要美育工作者脚踏实地持之以恒,青少年就能得到全面发展。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天然之美”观点的一项是()A.湖南卫视《变形记》角色互换B.武汉抗疫逆行的志愿者C.李子柒初期拍摄美食短视频D.杨洋华在故宫修文物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5.请结合两则材料,反思今天学校的道德教育,可以从中得到哪些启示。【1~5题答案】【答案】1.B2.C3.A4.材料一的论证思路如下,全文围绕“美育与德育的关系”,从三个层次分析:第一、二段肯定美育的作用要通过审美来实现,先指出以无利害性审美为依据的美育对德育的桥梁作用,“有助于道德心的养成”,引出下文;然后分析无利害性审美可以培养人的德性。第三、四段深入分析王国维倡导美育的原因,先是为人生寻求对利害的解脱,紧接着进一步指出美育追求“美丽之心”和“天然之美”,既合乎道德法则要求,又没有内心冲突。第五段先概括总结审美中的超然解脱之心和“美丽之心”“天然之美”的共性的具体表现,最后明确超道德的审美境界对于个人和社会的意义。5.①要充分认识到美育对于德育的意义,重视在美育中渗透德育;②要加强道德实践,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直观经验,减少或避免理论灌输与训诫;③要注重平日涵养审美性情,追求“天然”不强制,润物无声在渐染;④要充分借助新科技及信息技术,为传统美育赋能,密切生活空间与美育空间的联系;⑤包括美育工作者在内的学校教师要有创新和开放意识,与时俱进,为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德性创造机会。【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唯有……才”表述绝对。由文中的“审美不仅有助于道德心的养成,而且还可以培养人的德性”“重经验不重书籍,而道德教育仅靠灌输理论知识或直接予以训诫将毫无效果,因为外在的知识和戒律根本不能推动人去行动,真正的道德源自人的德性”可知。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前后句强加因果,同时“自会”曲解文意。材料一说的是“以审美无利害性为理论依据的美育,在人由物质境界通往道德境界的过程中发挥着桥梁作用”“审美心灵的纯洁高尚排除了个人利害这一障碍,从而使人更容易接受道德,有助于道德心的养成”。B.“使王国维的美育思想充满了理想主义色彩”无中生有。材料一“艺术美优越于自然和生活中的美,而面对现实中的美的事物,只有‘天才’才能超出利害”是王国维的观点,原文没有评价。D.“只要……就”表述绝对,不合逻辑。材料二“在教育实践中,以美育人非一日之功,需要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强调的是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由文中的“由此,王国维认为孔子平日就注重‘涵养其审美之情’,也就是追求‘天然之美’。处在这种境界中的人可以做到物我一体,因此,道德实践并没有任何强制或勉强,没有内心的冲突;相反,内心感受到一种从容、惬意和自足”可知,湖南卫视《变形记》中互换的角色更多表现出强烈的内心冲突,不能支持“天然之美”的观点。故选A。【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材料一共有五段,全文围绕“美育与德育的关系”,分为三层。第一层为第一、二段,肯定美育的作用要通过审美来实现。第一段“以审美无利害性为理论依据的美育,在人由物质境界通往道德境界的过程中发挥着桥梁作用”先指出以无利害性审美为依据的美育对德育的桥梁作用,“审美心灵的纯洁高尚排除了个人利害这一障碍,从而使人更容易接受道德,有助于道德心的养成”引出下文,第二段“审美不仅有助于道德心的养成,而且还可以培养人的德性”分析无利害性审美可以培养人的德性。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第二层为第三、四段,深入分析王国维倡导美育的原因。第三段“为人生寻求解脱是王国维倡导美育的重要原因”先是为人生寻求对利害的解脱,第四段“王国维还借助孔子和席勒的思想来倡导美育”“最高之理想存于美丽之心”“国维认为孔子平日就注重“涵养其审美之情”,也就是追求‘天然之美’”“处在这种境界中的人可以做到物我一体,因此,道德实践并没有任何强制或勉强,没有内心的冲突;相反,内心感受到一种从客,惬意和自足”紧接着进一步指出美育追求“美丽之心”和“天然之美”,既合乎道德法则要求,又没有内心冲突。第三层为第五段,“王国维对审美中的超然解脱之心和“美丽之心”“天然之美”的共性进行了概括,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第五是……”“这种审美境界‘不随绳墨而自合于道德之法则’,具有超道德的特点。一个人能做到这些就是圣人,人人能如此便是理想社会”先概括总结审美中的超然解脱之心和“美丽之心”“天然之美”的共性的具体表现,最后明确超道德的审美境界对于个人和社会的意义。【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结合材料一“审美不仅有助于道德心的养成,而且还可以培养人的德”“审美之所以成为最高的理想境界,是因其既合乎道德法则的要求,内心又没有任何冲突”概括出:要充分认识到美育对于德育的意义,重视在美育中渗透德育。结合材料一“叔本华在教育中非常注重‘直观’,重经验不重书籍”“道德教育仅靠灌输理论知识或直接予以训诫将毫无效果,因为外在的知识和戒律根本不能推动人去行动,真正的道德源自人的德性”概括出:要加强道德实践,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直观经验,减少或避免理论灌输与训诫。结合材料一“王国维认为孔子平日就注重‘涵养其审美之情’,也就是追求‘天然之美’”概括出:要注重平日涵养审美性情,追求“天然”不强制,润物无声在渐染。结合材料二“新科技的出现,重新激发了经典作品的活力,让生活空间与美育空间联系更加紧密”概括出:要充分借助新科技及信息技术,为传统美育赋能,密切生活空间与美育空间的联系。结合材料二“新的科技文明也在不断拓展美育的边界,互联网和虚拟化带来的冲击,正在改写很多艺术专业的分类和定义。这些都呼唤新时代的美育工作者时刻保持创新意识、开放意识,不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力”概括出:包括美育工作者在内的学校教师要有创新和开放意识,与时俱进,为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德性创造机会。(二)现代文阅读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孤独树(节选)马金莲打袼褙子算是老手艺了,窝窝梁的妇女没有不会的。把破旧衣裳拆洗整理成大小不一的布片晒干,再熬一马勺油渣糊糊,晾温,就可以打袼褙子了。木匠奶奶把小木桌儿搬到窗边,到一口箱子里找纸。打袼褙子最理想的纸是幅张较大的报纸,但山里人生活简朴,加上窝窝梁这地方僻远,庄里都是土里刨食的老农民,十个里头九个半是文盲,没人舍得花钱订阅报纸,所以他们的生活里一般很难见到报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箱子里压了满满一箱书。有小学一到五年级的小本书,有初中和高中的大书,有厚的,也有薄的,有崭新的几乎没有翻阅过的,也有翻得卷边发毛破旧不堪的。木匠奶奶不识字,只会写自己的名字和从1到10十个洋码号数字。这些书上的字儿她自然是一个都不会认,但是她爱书。这一箱子书是儿子马向虎念过的。从他念小学一年级开始,每一学期,每一年,所有的书,只要儿子不弄丢,带回家里来了,她都捋平压展,一本不少地收藏起来。儿子小学留过一次级,高中出来没考上,又补习了一年,前后加起来,他一共念了十三年书。十三年里用过的书,沉甸甸压了一大箱子。那十三年,娃没少吃苦。窝窝梁这庄子太偏了,默默藏在群山最深处,八岁那年小虎子就背上了花书包,每天爬上弯弯曲曲的山路到梁后的小学去念书。初中更难,要到乡中学住校。娃岁数小,背个铺盖卷儿,步行十五里路才能到乡上。高中在县上的回民中学住校,路途就更遥远了。儿是娘的心头肉,她心里疼娃,但又实在帮不上忙,只能给娃多做几双鞋,鞋底纳得厚厚的,让娃走山路舒坦点,给娃烙干粮时,多多地放清油和苦豆粉,用尽了心思,只为儿子啃这些干粮的时候能够觉得香一点,好吃一点。复读了一年又没考上大学,马向虎带回一个落榜的消息,接着就进了他自己住的偏房,倒头大睡,好像又一次高考落榜,让他攒了几座山的瞌睡,怎么都睡不醒。“拿我们的血汗钱白糟蹋哩,十三年呐,光他背的馍疙瘩就有几口袋了,他对得起我们吗?”老汉跳着脚,给老婆子抱怨。木匠奶奶不敢接老汉的茬,心里火烧一样难受,儿子不吃不喝一口气睡了两天两夜,她当娘的心疼呐。娃从小性子闷,有话爱装在心里头,高考连着两年没考上,这打击有多大,她当娘的能不知道吗?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呀。她去厨房打一碗荷包蛋,她一边打一边落了泪。眼泪落进碗,散开在油花里,她看见那油花沉下去又浮上来,像一朵一朵泛着亮光的花儿在盛开,她擦干泪,端起碗走向偏房。“做啥去?”老汉蹿过来拦住她,“你给他端吃的?还是荷包蛋!”木匠奶奶发现老汉的眼仁子都是红的,额头的老筋硬绷绷跳起一层,一条条像暴露在泥土外面的老树根。“娃两天两夜水米没打牙,你就是再心狠,还能不叫娃吃饭了?”木匠奶奶一边后退,一边小心护着碗。“吃!你还有心给他吃好的?他还有脸吃?老子我敲打了几十年木头,我图个啥?盼个啥?就是他考上啊——考个大学,端一碗国家饭,给咱老马家长个脸,也给他自己争口气!可他……我……”他越说越气,气冲上脸,蹿上头,脸红成一片布,头发丛里的锯末子灰尘一样唰啦啦往下掉。老汉的怒火噌噌往上冒,边骂,边甩出一根刚刚锯下的木头板子。“啪——”木板子砸到了碗上。碗应声落地。蛋汤横飞,四枚白玉一样的荷包蛋在碎裂的瓷片间乱滚。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木匠奶奶忙忙弯下腰拾鸡蛋,黑狗早就蹿过来,叼一颗,滚烫,吐出来,赶紧去叼另一颗,它贪婪地一口气叼遍了四颗,才发现不能一口全吞下去,就飞快地吃掉一颗,呜咽着再抢另一颗。木匠奶奶气得抹眼泪。四颗鸡蛋呢,就这样悄没声地没了,她心疼呐。“死老汉!”她一边捡碎瓷,一边抹泪。一直关闭的偏房门开了,门里走出马向虎来。他明显痩了,嘴皮上起了一层白痂,本来就痩,站在门口风一吹,单薄得更像个纸剪的人儿。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木匠奶奶是个文盲,但是这并没有妨碍她对书的喜爱,因此她总是将儿子从小学到高中带回来的书都小心地整理好,存放起来。B.虽然马向虎的求学道路非常艰难,但木匠奶奶总是尽力帮助儿子。纳厚鞋底和多放清油、苦豆粉等细节体现了她的爱子心切。C.因为学习压力大,在学校睡眠严重不足,所以高考再次落榜后的马向虎回家之后也不理会父母,不吃不喝一口气睡了两天两夜。D.为了缓解儿子高考失利后的痛苦,熟悉儿子脾气性格的木匠奶奶,并没有像丈夫那样大发脾气,而是去给儿子做了好吃的饭食。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对窝窝梁打袼褙子这门老手艺的介绍,属于社会环境描写,它表明了窝窝梁百姓生活非常贫穷的状态,同时引出了相关人物。B.小说运用了语言、神态和动作等描写手段,将木匠老汉看到妻子给儿子做了荷包蛋后越来越生气的情态、心理变化,展现得细腻生动。C.题目“孤独树”内蕴丰富,既象征着窝窝梁地处偏僻,和外面的世界缺乏正常沟通交流,又暗示了马向虎高考落榜后无处倾诉苦楚。D.小说写四枚荷包蛋被黑狗吞吃这一细节,特意将黑狗叼吃鸡蛋的画面放大,和木匠老汉咒骂的画面形成对比,增强了悲剧意味。8.节选部分木匠奶奶、木匠老汉对待马向虎的态度有怎样的异同?9.结尾段是怎样刻画马向虎这一人物的?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6~9题答案】【答案】6.C7.D8.①相同点:都对马向虎通过求学改变命运寄予厚望,但马向虎的落榜又让他们都感到失望。②不同点:木匠奶奶心疼孩子,担心孩子因为高考的失败而弄垮了身体;木匠老汉则对孩子高考的失败感到气愤以至绝望。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9.运用肖像(细节)描写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刻画马向虎这一人物。作用:①通过对马向虎瘦削的身形和嘴皮上的白痂的描写,生动形象地刻画出高考落榜对他的打击之严重;②与前文他落榜回家后就将自己关进了偏屋的情节相呼应,内容完整,结构严谨。【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能力。C.从文中“好像又一次高考落榜,让他攒了几座山的瞌睡,怎么都睡不醒”可知,马向虎回家倒头大睡的原因是他高考再次落榜,文中没有提到他在学校睡眠严重不足。故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D.“和木匠老汉咒骂的画面形成对比”表述错误,和黑狗叼吃鸡蛋形成对比的画面应该是马向虎吃不上荷包蛋。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相同点:小说第二段“箱子里压了满满一箱书。有小学一到五年级的小本书,有初中和高中的大书,有厚的,也有薄的,有崭新的几乎没有翻阅过的,也有翻得卷边发毛破旧不堪的。……从他念小学一年级开始,每一学期,每一年,所有的书,只要儿子不弄丢,带回家里来了,她都捋平压展,一本不少地收藏起来。儿子小学留过一次级,高中出来没考上,又补习了一年,前后加起来,他一共念了十三年书。十三年里用过的书,沉甸甸压了一大箱子”,这段文字叙述了木匠奶奶把儿子读的书都收藏了起来,马向虎一共读了十三年的书,可见木匠奶奶、木匠老汉是支持马向虎读书的,希望他能通过求学改变命运。“‘拿我们的血汗钱白糟蹋哩,十三年呐,光他背的馍疙瘩就有几口袋了,他对得起我们吗?’老汉跳着脚,给老婆子抱怨”“木匠奶奶不敢接老汉的茬,心里火烧一样难受”,这是描写了马向虎没考上大学后木匠奶奶、木匠老汉的心理,可见他们对马向虎的落榜是都感到失望的。不同点: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儿子不吃不喝一口气睡了两天两夜,她当娘的心疼呐。娃从小性子闷,有话爱装在心里头,高考连着两年没考上,这打击有多大,她当娘的能不知道吗?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呀”“她去厨房打一碗荷包蛋,她一边打一边落了泪。眼泪落进碗,散开在油花里,她看见那油花沉下去又浮上来,像一朵一朵泛着亮光的花儿在盛开,她擦干泪,端起碗走向偏房”,为了缓解儿子高考失利后的痛苦,熟悉儿子脾气性格的木匠奶奶,做了好吃的饭食给儿子,可见木匠奶奶心疼孩子,担心孩子因为高考的失败而弄垮了身体。“‘做啥去?’老汉蹿过来拦住她,“‘你给他端吃的?还是荷包蛋!’”“木匠奶奶发现老汉的眼仁子都是红的,额头的老筋硬绷绷跳起一层,一条条像暴露在泥土外面的老树根”“‘吃!你还有心给他吃好的?他还有脸吃?老子我敲打了几十年木头,我图个啥?盼个啥?就是他考上啊——考个大学,端一碗国家饭,给咱老马家长个脸,也给他自己争口气!可他……我……’他越说越气,气冲上脸,蹿上头,脸红成一片布,头发丛里的锯末子灰尘一样唰啦啦往下掉。老汉的怒火噌噌往上冒,边骂,边甩出一根刚刚锯下的木头板子”,木匠老汉得知儿子没考上大学大发脾气,将木匠奶奶给儿子做的荷包蛋都打翻了,可见木匠老汉则对孩子高考的失败感到气愤以至绝望。【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描写手法和分析人物形象作用的能力。手法:“他明显痩了,嘴皮上起了一层白痂”这是对马向虎肖像的描写,“本来就痩,站在门口风一吹,单薄得更像个纸剪的人儿”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作用:内容上,结尾段落主要是对马向虎人物形象的描写,通过对马向虎瘦削的身形和嘴皮上的白痂的描写,写出了他两天两夜没吃没喝的形象,生动形象地刻画出高考落榜对他的打击之严重。结构上,结尾段落情节上的作用主要是和上文的情节相呼应。前文写到“复读了一年又没考上大学,马向虎带回一个落榜的消息,接着就进了他自己住的偏房,倒头大睡,好像又一次高考落榜,让他攒了几座山的瞌睡,怎么都睡不醒”,他落榜回家后就将自己关进了偏屋,结尾描写了他走出偏屋的情节,前后情节相互呼应,使内容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谨。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宝绘堂记苏轼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虽尤物不足以为病。留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病,虽尤物不足以为乐。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然圣人未尝废此四者,亦聊以寓意焉耳。刘备之雄才也,而好结髦。嵇康之达也,而好锻炼。阮孚之放也,而好蜡屐。此岂有声色臭味也哉,而乐之终身不厌。凡物之可喜,足以悦人而不足以移人者,莫若书与画。然至其留意而不释,则其祸有不可胜言者。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钟繇至以此呕血发冢,宋孝武、王僧虔至以此相忌,桓玄之走舸,王涯之复壁,皆以儿戏害其国凶此身。此留意之祸也。始吾少时尝好此二者家之所有惟恐其失之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既而自笑曰:吾薄富贵而厚于书,轻死生而重于画,岂不颠倒错缪失其本心也哉?自是不复好。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复念也。于是乎二物者常为吾乐而不能为吾病。驸马都尉王君晋卿虽在戚里,而其被服礼义,学问诗书,常与寒士角。平居攘去膏粱,屏远声色,而从事于书画,作宝绘堂于私第之东,以蓄其所有,而求文以为记。恐其不幸而类吾少时之所好,故以是告之,庶几全其乐而远其病也。熙宁十年七月二十二日记。[注]王君晋与:王诜,字晋卿,太原人,徙居开封(今属河南)。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始吾少时尝好/此二者/家之所有/惟恐其失之/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B.始吾少时尝好/此二者/家之所有/惟恐其失之/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C.始吾少时/尝好此二者/家之所有/惟恐其失之/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D.始吾少时/尝好此二者/家之所有/惟恐其失之/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11.下列对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法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B.五音,指中国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徵、羽五个音级。C.驸马都尉,原为陪奉皇帝乘车之近臣,后用来称帝婿,简称“驸马”。D.熙宁,年号,中国古代用来纪年的名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篇提出“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观点,然后用历史人物及个人经历加以佐证。B.老子认为:五色、五音、五味、田猎等可使人丧失本心,但圣人暂且用来寄托心意,不会因此废除这四样东西。C.作者认为,看见自己喜欢的东西被人拿走了就把它当作烟云从眼前闪过,百鸟的鸣叫从耳边掠过,这样喜欢的东西带给我们的就是快乐而不是祸害了。D.文章交代了作者的写作缘由,即王君晋卿建了一座用来储藏全部书画的宝绘堂,要作者写一篇文章来记录这件事。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然至其留意而不释,则其祸有不可胜言者。(2)故以是告之,庶几全其乐而远其病也。14.文章为什么说“不可以留意于物”?请简要分析说明。【10~14题答案】【答案】10.D11.A12.B13.(1)然而到了那把心意留滞在书画上而放不下程度,那么它的祸害就说不完了。(2)所以用这篇文章告诫他,希望可以使他真正得到快乐而远离祸害。14.“留意于物”会带来祸害,带走快乐,伤害身体。【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原来我在年少的时候,也曾经喜好这两样东西。家里所有的都担心失去,别人所有的又担心不给我。“始吾少时”,作时间状语,单独成句,后面断开,排除AB;“惟恐其不吾予也”的“其”为兼语,作前面“惟恐”的宾语后面“不吾予”的主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故选D。【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A.“法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错误,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故选A。【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老子认为:……但圣人暂且用来寄托心意,不会因此废除这四样东西”错误,原文为“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然圣人未尝废此四者,亦聊以寓意焉耳”,可知“但圣人暂且用来寄托心意,不会因此废除这四样东西”是作者的观点,而不是老子的看法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得分点:“留意”,把心意留滞;“不释”,放不下;“不可胜言”,说不完。(2)得分点:“以是”,用这篇文章;“庶几”,希望;“病”,祸害。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结合“留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病,虽尤物不足以为乐……书与画。然至其留意而不释……害其国凶此身。此留意之祸也”可知,把心意留滞在事物中,即使事物很微小也会成为祸害,即使是特异的事物也不会感到快乐;把心意留滞在书画上而放不下……害了他们的国家,害了他们的身体。故“留意于物”会带来祸害,带走快乐,伤害身体。参考译文:君子可以把心意寄托在事物中.但不可以把心意留滞于事物中。如果把心意寄托在事物中,即使事物很微小也会把它看作是快乐的事情,即使事物特异也不会成为祸害。如果把心意留滞在事物中,即使事物很微小也会成为祸害,即使是特异的事物也不会感到快乐。老子说:“缤纷的色彩使人目盲,动听的音乐使人耳聋,丰美的食物使人口伤,骑马打猎使人心发狂。”但是圣人并没有因此而废除这四样东西,也是暂且用来寄托心意罢了。刘备有雄才大略.却性喜织毛物。嵇康恬静寡欲,却喜爱打铁。阮孚狂放不羁,却喜爱蜡制的鞋子。这难道有什么音乐美色和香气吗?但他们终生喜欢而不厌弃。事物之中最可喜而且足以取悦于人而不足以移动人心的,莫过于书和画了。然而到了那把心意留滞在书画上而放不下的程度,那么它的祸害就说不完了。钟繇发展到因此吐血盗墓,宋孝武帝和王僧虔发展到因此互相猜忌,桓玄发展到打仗时还把书画装在船上带在身边,王涯发展到把书画藏在夹墙内,都是由于小孩子玩的把戏害了他们的国家,害了他们的身体。这就是把心意留滞在事物中带来的祸害。原来我在年少的时候,也曾经喜好这两样东西。家里所有的都担心失去,别人所有的又担心不给我。不久就自我嘲笑说:我看轻富贵而看重书画,看轻生死而看重书画,岂不也是厚薄轻重颠倒错误,丧失自己的本心吗?从这以后就不再那样喜好了。看见喜欢的书画虽然也想再收藏它,然而被人取走了,也不再感到可惜。就像烟云从眼前闪过,百鸟的鸣叫从耳边掠过,为什么不愉快地接受它,等到消失之后就不再记挂它了呢?于是书画二物就常常带给我快乐而不会成为祸害。驸马都尉王君晋卿虽然是皇亲国戚,但他牢记并遵循礼义,学习《诗》《书》,经常与贫寒的读书人比赛。平日里也排斥精美的食品,弃绝远离歌舞和女色,却专心在书画方面,又建了宝绘堂在私宅的东边,用来储蓄全部的书画,并要求我写文章来记录这件事。我担心他弄不好会像我年少时的爱好,所以用这篇文章告诫他,希望可以使他真正得到快乐而远离祸害。熙宁十年七月二十日记。(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汴河①怀古(其二)皮日休②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③,共禹论功不较多。[注]①汴河,即京杭大运河。②皮日休,晚唐诗人。③水殿龙舟事,隋炀帝乘龙舟下扬州游玩之事。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句起笔点题,诗人由汴河联想到修建运河的隋朝并认为它是因此而亡。B.第二句承上写河,从时空上叙写汴河贯通千里的航运功能,含赞美之意。C.第三句转向议论暗批隋炀帝耗费民力乘龙舟沿汴河下扬州游玩之事。D.第四句以颂扬合,借用典故高度赞美了隋炀帝修建汴河的伟大历史功绩。16.《汴河怀古》(其二)是一首咏史诗,咏史诗贵在见解不俗。“开河同,而所以开河不同,语奇而确”,这是清代诗人陆次云对此诗的评价,他认为皮日休关于隋朝开凿京杭大运河这一历史事件的议论新奇且令人信服,请你简要分析。【15~16题答案】【答案】15.A16.①世人认为隋朝灭亡原因是开凿了大运河,彻底否定了隋炀帝这一壮举。但是诗人认为隋朝灭亡原因不在开凿运河本身,而在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出发点,即不顾百姓疾苦只顾自己享乐。②诗人认为隋炀帝开通的大运河在客观上造福后人,其伟大功绩甚至能够与大禹治水的功绩相提并论。③诗人并没有附和世人的观点,而是站在历史的角度,用更加冷静客观的态度发现了京杭大运河的巨大价值,力排众议,见解独到深刻,气势非凡。【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A.“诗人……并认为它是因此而亡”错。结合原句“尽道隋亡为此河”中“尽道”一词可知,不是诗人认为,而是“世人”认为。故选A。【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思想内容及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诗歌从隋亡于大运河这种论调说起,而以第二句反面设难,予以批驳。诗中说:很多研究隋朝灭亡原因的人都归咎于运河,视为一大祸根,然而大运河的开凿使南北交通显著改善,对经济联系与政治统一有莫大好处,历史作用深远。用“至今”二字,以表其造福后世时间之长;说“千里”,以见因之得益的地域之辽阔;“赖”字则表明其为国计民生之不可缺少,更带赞许的意味。此句强调大运河的百年大利,一反众口一辞的论调,使人耳目一新。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大运河固然有利于后世,但隋炀帝的暴行还是暴行,皮日休是从两个不同角度来看开河这件事的。当年运河竣工后,隋炀帝率众二十万出游,自己乘坐高达四层的“龙舟”,还有高三层、称为浮景的“水殿”九艘,此外杂船无数。船只相衔长达三百余里,仅挽大船的人几近万数,均著彩服,水陆照亮,所谓“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李商隐《隋宫》,其奢侈靡费实为史所罕闻。第三句“水殿龙舟事”即指此而言。作者对隋炀帝的批斥是十分明显的。诗人认为隋朝灭亡原因不在开凿运河本身,而在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出发点,即不顾百姓疾苦只顾自己享乐。诗人对隋亡的原因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并未随声附和世人的观点,而是而是站在历史的角度,用更加冷静客观的态度发现了京杭大运河的巨大价值,力排众议,见解独到深刻,气势非凡。(三)名篇名句默写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劝学》中,作者认为智慧高明行为没有过错的前提是“__________”;认为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他们的才德之所以会超过一般人,就是因为“__________”。(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3)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一句借昆虫来慨叹生命的短暂,“__________”一句直接表达出对人生短暂的感喟。【17题答案】【答案】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②.善假于物也③.我欲因之梦吴越④.一夜飞度镜湖月⑤.寄蜉蝣于天地⑥.哀吾生之须臾【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度”“蜉蝣”“须臾”。三、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紧挨着相国寺的小商品市场,设在一条长而又长的窄巷内,天天__________,熙来攘往,那__________的小摊和__________的顾客,还真像升平鼎盛的北宋“相国寺万姓交易”的盛况呢!那儿,摆着那么多卖各色小吃的食摊,四溢的香气,腾腾的烟雾,丁冬的碗盏,响亮的吆声。那个素享盛名的“第一楼”,更是整日顾客盈门,__________。这一切,不也大有像以时令小吃著称天下的汴京城遗风么?但是,我晓得,这盛况,这胜景,前些年是断断没有的,改革开放的新经济政策带来的繁荣,让一向贫寒的豫东农民,能这样衣帽鲜亮亮,脸上油光光地率领举家老小来开封大饱眼福和口福。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人头攒动琳琅满目形容枯槁座无虚席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B.络绎不绝目不暇接形容枯槁人才济济C.人头攒动琳琅满目形形色色座无虚席D.络绎不绝目不暇接形形色色人才济济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那儿,摆着那么多卖各色小吃的食摊,四溢的香气,腾腾的烟雾,丁冬碗盏,响亮吆声。B.那儿,那么多卖各色小吃的食摊摆着,香气四溢,烟雾腾腾,碗盏丁冬,吆声响亮。C.那儿,摆着那么多卖各色小吃的食摊,香气四溢,烟雾腾腾,丁冬碗盏,响亮吆声。D.那儿,那么多卖各色小吃的食摊摆着,碗盏丁冬,吆声响亮,四溢的香气,腾腾的烟雾。20.请将画横线的句子改成假设关系的句子,并分析修改后句子的表达效果。【18~20题答案】【答案】18.C19.B20.参考答案:假如没有改革开放的新经济政策带来的繁荣,一向贫寒的豫东农民,能这样衣帽鲜亮亮、脸上油光光地率领举家老小来开封大饱眼福和口福吗?表达效果:使用假设关系的反问句,能够增强语言气势和文章感染力,表明结论确定无疑。【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第一处,人头攒动:形容人很多,拥挤着移动。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此处是形容“小商品市场”的顾客之多,应使用“人头攒动”。第二处,琳琅满目:比喻面前美好的东西很多。目不暇接: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此处形容“小摊”,应使用“琳琅满目”。第三处,形形色色:各种各样;种类很多。形容枯槁:枯槁,枯萎,枯干。身体瘦弱,精神萎靡,面色枯黄。此处是形容小商品市场的顾客很多,应使用“形形色色”。第四处,座无虚席:座位没有空着的,形容观众、听众或出席的人很多。人才济济:济济,众多的样子。形容有才能的人很多。此处是形容“第一楼”的顾客之多,应使用“座无虚席”。故选C。【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摆着那么多卖各色小吃的食摊”语序不当,从后面来看,“香气”“烟雾”等都属于“食摊”,所以应让“食摊”做整个句子的主语,改为“那么多卖各色小吃的食摊摆着”。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四溢的香气,腾腾的烟雾,丁冬的碗盏,响亮的吆声”缺少谓语,不能成为句子,所以应改为“香气四溢,烟雾腾腾,碗盏丁冬,吆声响亮”。故选B。【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变换句式的能力。首先分析句子内容。这段话是说“改革开放的新经济政策带来的繁荣”让豫东农民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的新经济政策带来的繁荣”是原因,“一向贫寒的豫东农民,能这样衣帽鲜亮亮,脸上油光光地率领举家老小来开封大饱眼福和口福”是结果,使用假设的关联词,可以假设原因不存在,就不可能出现这样的结果。然后分析效果。文中这句话要强调的是改革开放的新经济政策的价值,所以为了突出其价值,我们可以使用表假设的关联词,还可以加上反问,因为反问起到强调的作用,这样能让这个结论更为明确肯定。(二)语言文字运用Ⅱ21.根据《乡土中国》第十二章“血缘与地缘”的内容,下列选项正确的一项是()费孝通:(1910~2005年),江苏吴江人。10岁离开吴江,在苏州城求学,1936年,费孝通去英国留学,1938年回国到云南大学任教,在云南住了八年,期间孩子出生。那么,费孝通子女的籍贯是_______。A.江苏B.苏州C.吴江D.云南【21题答案】【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主旨或观点的整体把握能力。C.根据《乡土中国》第十二章“血缘与地缘”中内容“我们填各种表都遇有‘籍贯’一栏,我们一般都填的是所谓的老家,大都取决于父辈。籍贯其实就是血缘在空间上的投影,虽然我们甚至都没有去过籍贯里那个地方”,并结合“费孝通:(1910~2005年),江苏吴江人”可确定费孝通子女的籍贯是吴江。故选C。22.阅读下面的语段,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对本地生态平衡的破坏和对本地生物多样性的威胁。这是由于加拿大一枝黄花具有强大的竞争优势,体现在:繁殖能力强,无性有性结合;传播能力强,远近结合;_______,在其他秋季杂草枯萎或停止生长的时候,加拿大一枝黄花依然茂盛,花黄叶绿,而且地下根茎继续横走,不断蚕食其他杂草的领地。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加拿大一枝黄花一般_______:种子随风传播和根状茎横走传播。顺铁路、高速公路沿线发展。但最近发现,在城乡荒地建房挖出的土壤运到哪里,加拿大一枝黄花就生长到哪里,由此可见,_______。【22题答案】【答案】①.生长期长②.以两种方式传播③.它也可随土壤传播【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处,由下句“在其他秋季杂草枯萎或停止生长的时候,加拿大一枝黄花依然茂盛,花黄叶绿”可知,在其他秋季杂草枯萎或停止生长的时候,加拿大一枝黄花还在生长,说明它的生长期长,所以此处应该填写“生长期长”。第二空处,由下句“种子随风传播和根状茎横走传播”可知,讲的是加拿大一枝黄花的两种传播方式,所以此处应该填写“以两种方式传播”。第三空处,由上文“在城乡荒地建房挖出的土壤运到哪里,加拿大一枝黄花就生长到哪里”可知,土壤运到哪里,加拿大一枝黄花就生长到哪里,可见它也可随土壤传播,所以此处应该填写“它也可随土壤传播”。四、写作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朱天心在文章中写道:“那时候,大部分人还在忙于衣食保暖的低限生活,比较了解其他生灵(猫、狗等小动物)也挣扎于生存线的苦处,遂大方慷慨地留一口饭、留一条路给它们。于是乎,家家无论住哪样的房都有生灵来去……这些生灵也总这里那里跟脚,跟你上学,跟你去同学家做功课;你不让,它就在你必经的路口处等你。”作者认为这种人与生灵自由平等而又相互牵绊的时候是“最好的时光”。生活在当下的你对“最好的时光”又有着怎样独特的体验或感触呢?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对此的感情与思考。要求:紧扣话题,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3题答案】【答案】例文:最好的时光小村中有一条弯弯的路,古老的木桥,参天的大树,它轻轻地经过那座小村子中的很多户人家儿,在那小路的尽头,便是承载了我童年时光的地方。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入眼的便是一棵梨树,屋顶瓦片上冒出几株狗尾巴草,在蓝天下摇晃着身姿,漫不经心地去感受清风带来的舒爽,屋中总坐着两个慈祥的老人,他们总会在我们到达前准备好一切。“姥姥!姥爷!我回来了!”小时候的我总爱大喊着迈着稚嫩的步子扑向他们怀中,他们也总是拍着我的头说:“外面热,进屋说,进屋说。”儿时父母的忙碌,使我常常来到这里,而除了蝉鸣的夏天,我最爱的是这里的秋天。秋天时,真是金黄一片。因为姥爷的倔强,或者其实大概是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使他们每次都会加入秋收的行列。小小的我总是坐在手推车中与他们一同进入大山中,姥爷推着手推车,哼着不知名儿的歌谣,我也总吱吱呀呀的跟着,而姥姥却总是在左右扶着,生怕我摔倒。他们总将我放在厚厚的垫子上,生怕虫子咬了我。而小小的我却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树上抱着松果的松鼠,飞来飞去的小鸟,一切的一切都吸引着我。于是我便趁他们忙着干活的时候,悄悄地顺着小路向远处走去……随着太阳慢慢隐于山际,终于玩尽兴了的我却再也找不到回去的路。惊慌失措的感觉一下就涌上了我的心头,眼泪不住地往下掉,模糊了眼眶。这时,一道光照来,是姥姥远远地站在山坡上向我挥手,于是我不顾一切地奔向了那道光。回去的路上,姥姥为我摘着裤子上的杂草说道:“还好,你姥爷会时不时看你一眼,知道你往那边走,下次还乱跑不……”小推车在后面吱吱呀呀地响着,姥姥牵着我向家的方向走去,那手中是从未改变过的温暖。我想,那就是我最好的时光了。那段时光里,不仅仅是姥姥摘下来的水灵灵的黄瓜,老爷烟斗中缓缓冒出的烟;还是秋收后满地的玉米,姥爷做的小木车;更是那道一直拥抱着我的温暖的光束。他们用爱去温暖我的整个童年,在这座小山中,他们给予了我全部的爱。而这样的所有的一切组合在一起,才是最好的时光。其实,美不是时光,而是站在那时光中的您们。【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材料借朱天心怀念过往人与生灵能够自由平等而又相互牵绊的那一段岁月,提出了“最好的时光”这一话题。根据材料可知,我们对于“最好的时光”的理解,并非是指具体的某只动物,或某种物质生活。“最好的时光”是指最打动人心的时刻,最温暖人心的情感,最给人力量的灵魂呼应,它也许与物质无关,但一定关乎精神,像朱天心在对人与动物自由平等而又相互牵绊的描述中呈现出来的悲悯情怀。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试题要求我们能够对生活进行思考,其实重点考查的是我们感悟生活与反思自省的能力。因此,我们若写记叙文,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选出过往经历中打动了我们的内心,让我们有所触动或反思的具体某件事,叙写发生在那个时间里的这一事件。我们也可以叙写自己人生历程中那些带给我们温暖的人或物,描写我们在这段时光里感受到的温暖。若写议论文,我们可以对于如何才算是最好的时光,对于“好”的评判是出于物质标准还是精神标准,是我们自己的体认还是他人的意见等展开论述。立意:1.最好的时光是亲情的陪伴。2.最好的时光是万物和谐、美美与共。3.最好的时光是精神家园的丰盈。4.最好的时光在唐诗宋词里。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重庆市七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青海省海东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天津市部分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云南省玉溪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广东省珠海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河北省廊坊市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河北省廊坊市2021-2022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河北省廊坊市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3-22 22:26:12
页数:19
价格:¥4
大小:58.62 KB
文章作者:fenxiang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