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0-2021学年铜仁市德江县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含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8

2/18

剩余16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0-2021学年铜仁市德江县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0分)1.一种固体物质受热后变成气态,则这种变化(    )A.一定是升华B.一定是化学变化C.不可能发生,固态物质要先变成液态再变成气态D.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测定溶液的pHB.闻气体气味C.点燃酒精灯D.洗涤试管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的防腐B.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不能用硫代替红磷C.空气的成分按质量计算,氧气大约占21%D.垃圾分类处理,禁止随意焚烧,可以减少空气污染4.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每100g空气中有21g氧气B.鱼能生活在水里,说明氧气易溶于水C.液氧被用作发射火箭的燃料D.常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可燃物常用红磷5.按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不能达到对应目的是(    ) A.收集H2B.验满O2C.稀释浓硫酸D.检验CO26.从物质的变化角度分析物质的分类,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若某物质经过___①__后能得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其它物质,则该物质一定是___②___。”下列选项中的①、②内容填充在横线上,能使结论准确无误的是A.①物理变化、②纯净物B.①物理变化、②混合物C.①化学变化、②纯净物D.①化学变化、②混合物7.微量的硒可以防癌、过量的硒则是致癌的因素之一。Se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排在34位,相对原子质量是79,则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A.45B.79C.34D.以上均有可能8.2013年3月12日,日本在世界上首次从海底可燃冰中提取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下列关于甲烷(CH4)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甲烷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B.甲烷由一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构成C.甲烷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D.碳、氢二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19.燕窝营养成分丰富,每100克含蛋白质1.5克,水溶性蛋白质0.8克、赖氨酸0.5克、碳水化合物14.4克,钙14毫克,磷42毫克,铁0.3毫克等,这里的“钙”“磷”“铁”可理解为(    )A.单质B.元素C.原子D.离子10.如图所示,三个乙分子和一个甲分子反应生成两个丙分子,则从图示获得的信息中,正确的是(    ) A.分子的种类在化学反应中不发生了改变B.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C.反应生成的丙物质属于化合物D.乙分子中含有一个A原子,一个B原子11.下列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吹胀气球:分子间的间隔变大B.加入品红的水变红:分子在不断运动C.酸能使石蕊溶液变红: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D.1滴水中约有1.67×1023个分子:分子质量和体积很小1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给烧杯加热时,要垫上石棉网B.给盛满液体的试管直接加热C.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D.有腐蚀性的药品应放在纸上称量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0.0分)13.如图是一瓶氯化钙溶液。请用化学用语填空:(1)氯化钙中金属元素的符号是______。(2)氯化钙中阴离子的符号是______。(3)氯化钙溶液中的溶剂(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价。(4)在装有氯化钙溶液的试剂瓶标签上应该写的化学式是______。14.熟练掌握和应用化学用语是对中学生的基本要求,请用化学用语填空:(1)钠元素______(2)氯离子______(3)氮气______(4)表示的是______(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单质是______(6)+2价钙形成的碱______        (7)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15.生命的孕育和维系离不开水。我们应该珍惜和爱护水资源。 (1)水是由______元素组成的;(2)静置沉淀、吸附沉淀、过滤、蒸馏等净化水的操作中,可以降低水的硬度的是______。(3)生活中常用______的方法,即可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消毒杀菌。(4)区分软水和硬水常用的物质是______。(5)如图所示是水的电解实验,试管1中收集的气体是______。16.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请用相应的符号填空:(1)铝离子______;(2)2个氢原子______;(3)甲烷______;(4)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5)硝酸根离子______;(6)氢氧化铜______;(7)标出三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______;(8)某金属元素X的化合价为+3,则X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17.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金属。(1)下列不属于合金的是______(填序号)。A.青铜       B.铝        C.不锈钢        D.焊锡(2)自行车作为常用的代步工具,既轻便灵活,又符合环保要求,自行车架表面刷漆主要是为了防锈,其原理是______。(3)铝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氧化铝难溶于水,却能溶于酸。写出氧化铝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4)向铁粉和氧化铜粉末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渣和滤液。向滤液中加一洁净铁片,未看到铁片有任何变化。则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填化学式),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填化学式)。18.如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E是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请回答 (1)图中A、B、C、D粒子共表示______种元素;D中x=______。(2)A、B、C、D中表示的阳离子的离子符号为______。(3)一个银原子质量是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______倍。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0分)19.A、B…H八种物质,有如图所示关系:其中A是一种暗紫色固体,B、G都是黑色固体,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E的溶液是一种无色液体,H是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在②的反应前后B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试推断:(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           ;C.。(2)写出反应①②的文字表达式:①                                   ;②                                   (       反应)。20.人类社会需要充足的能源,良好的环境。(1)我国南海蕴藏着丰富的“可燃冰”能源,“可燃冰”的成分是甲烷水合物,可燃冰属于______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2)PM2.5是我国测定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下列措施中能降低空气中PM2.5含量的是______(填字母)。 A.化工厂加高烟囱B.禁止焚烧秸秆C.植树造林四、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21.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氧气,可从图中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_(填字母),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_,组装完气体发生装置后,应先检查装置的______,再添加药品。(3)某同学用E装置收集氧气。他应该将氧气的发生装置与E装置的______(选填“a”或“b”)端相连,请你分析能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______。22.兴趣小组在课外实验中意外发现:将镁条放入Na2CO3溶液中,快速产生较多气泡,有白色沉淀生成。小组同学对此进行了系列探究活动。探究Ⅰ:反应产生的气体是什么?【作出猜想】小组同学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对气体作出如下猜想:①氢气;②二氧化碳;③氢气和二氧化碳。【进行实验】取适量镁条、100mLNa2CO3溶液于反应装置A中,按如图1所示方案进行实验,观察现象。 【分析推断】(1)实验时如果出现图1中C现象,小组讨论任务,“A装置产生的气体中一定含有氢气”。你认为这一推断是否正确:______。(2)若猜想①是正确的,则图1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探究Ⅱ:快速产生气体的原因是什么?【查阅资科】Na2CO3溶液显碱性。【作出猜想】可能是Na2CO3溶液中的某一种阴离子促进了镁与水的反应。【方案设计】按图2所示方案进行实验以确定促进反应的离子。【实验现象】a、c试管中缓慢产生气泡,b试管中快速产生气泡。则图二c试管中加入的X应该是______。五、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23.科学研究表明:绿原酸具有抗菌、抗病菌、增高白血球、保肝利胆、抗肿瘤、降血脂、清除自由基和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等作用,被誉为“第七营养素”,它可以从忍冬科植物中提取,化学式为C16H18O9.请问:(1)绿原酸由______种元素组成。(2)绿原酸中C、H、O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3)请计算708克绿原酸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及解析1.答案:D解析:解:A、不一定是升华,固体物质受热变为气体,这种变化不一定是物理变化,例如碳酸氢铵受热分解能生成二氧化碳、氨气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B、固体物质受热变为气体,这种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冰受热变成水蒸气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C、可能发生,例冰的升华。故选项错误。D、固体物质受热变为气体,这种变化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例如碳酸氢铵受热分解属于化学变化,冰受热变成水蒸气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故选:D。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本题考查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2.答案:C解析:解:A、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用试管刷涮洗试管时,须转动或上下移动刷子,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C。A、根据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闻气体的气味时的方法(招气入鼻法)进行分析判断。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D、根据洗涤试管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3.答案:C解析:解:A、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的防腐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B、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不能用硫代替红磷正确,因为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C、空气的成分按质量计算,氧气大约占21%错误,不是质量分数,是体积分数,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D、垃圾分类处理,禁止随意焚烧,可以减少空气污染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故选:C。A、氮气的用途是:制造氮肥、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可以防腐、液态氮可以做制冷剂;B、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C、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稀有气体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94%、二氧化碳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D、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性质、空气组成的测定、空气的污染等,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4.答案:D解析:本题的难度不大,了解氧气的性质、用途和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等即可分析解答。根据氧气的性质、用途、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和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分析判断。A.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21%,不是质量分数,错误;B.鱼类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水中溶有一定量的氧气,氧气能供给呼吸,但是不能判断溶解程性的大小,错误;C.氧气具有助燃性没有可燃性,液态氧可用作火箭的助燃剂,错误;D.常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可燃物常用红磷,正确;故选D。  5.答案:D解析:解:A、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图中所示装置正确。 B、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无明显变化,检验二氧化碳应用澄清的石灰水,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D。A、根据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氧气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6.答案:C解析: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同时要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要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就属于混合物。解答时要紧扣化学变化的特征:有新物质生成。在变化过程中,能得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其它物质,说明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属于化学变化,该物质为纯净物。故选C。  7.答案:C解析:解:Se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排在34位,即原子序数是34,根据核电荷数与质子数相等可知Se的核内质子数为34。故选:C。由题目中所给出的信息,根据核电荷数与质子数相等计算即可。 主要考查了原子的构成和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方法。要熟悉原子的结构中质子,中子,电子之间的关系。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8.答案:B解析:A、根据甲烷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甲烷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9.答案:B解析:解:燕窝营养成分丰富,每100克含蛋白质1.5克,水溶性蛋白质0.8克、赖氨酸0.5克、碳水化合物14.4克,钙14毫克,磷42毫克,铁0.3毫克等,这里的“钙、磷、铁”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钙、磷、铁”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B。食品、药品、营养品、矿泉水等物质中的“钙、磷、铁”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元素与微观粒子及物质的区别,加深对元素概念的理解是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10.答案:C解析:解:A、根据反应的微观图,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故A不正确;B、由反应的微观图可知,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B不正确;C、由生成物丙的微观构成可知,生成物丙的分子是由不同种的原子构成的,属于化合物.故C正确;D、由乙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每个乙分子由两个B原子构成.故D不正确.故选C.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的变化,根据反应的特点判断反应的类型,根据微粒的构成分析物质的类别等.本题通过微观反应图示考查化学反应的特点、分类以及物质的结构、分类知识.利用质量守恒定律首先判定出乙的分子构成是关健,构成相同的分子为同种物质的分子.11.答案:A 解析:解:A、吹胀气球,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隙,气体增加,压强增大,原气体分子间间隔变小,故选项解释错误。B、加入品红的水变红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的缘故,故选项解释正确。C、酸能使石蕊溶液变红,是因为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的缘故,故选项解释正确。D、1滴水中约有1.67×1023个分子,说明分子质量和体积很小,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A。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2.答案:A解析:解:A、给烧杯加热必须垫石棉网,故A正确;B、给试管内液体加热,试管内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故B错;C、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容易引起火灾,故C错;D、有腐蚀性的药品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故D错。故选:A。A、给烧杯加热必须垫石棉网;B、给试管内液体加热,试管内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C、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容易引起火灾;D、有腐蚀性的药品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实验基本操作,防止错误操作造成实验失败。13.答案:Ca Cl- +1 CaCl2解析:解:(1)氯化钙中金属元素是钙元素,其符号是Ca,故填:Ca;(2)氯化钙中阴离子是氯离子,其符号是Cl-,故填:Cl-;(3)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故填:+1;(4)在装有氯化钙溶液的试剂瓶标签上应该写的是氯化钙的化学式,故填:CaCl2。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14.答案:(1)Na;(2)Cl-;(3)N2;(4)Mg2+;(5)H2;(6)Ca(OH)2;(7)S+O2=点燃SO2解析:解:(1)钠元素的元素符号为:Na;(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氯离子可表示为:Cl-;(3)氮气是气态非金属单质,其化学式为:N2;(4)由粒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可知,该微粒核内质子数为12,核外电子数为10,故表示镁离子,其符号为:Mg2+;(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单质是氢气,其化学式为:H2;(6)+2价钙形成的碱是氢氧化钙,其化学式为:Ca(OH)2;(7)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化学方程式是:S+O2=点燃SO2;故答案为:(1)Na;(2)Cl-;(3)N2;(4)Mg2+;(5)H2;(6)Ca(OH)2;(7)S+O2=点燃SO2;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15.答案:氢、氧 蒸馏 煮沸 肥皂水 氢气解析:解:(1)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答案为:氢、氧。(2)水是因为溶解了较多的钙离子和镁离子而成为硬水和静置沉淀、吸附沉淀、过滤只能除去不溶性的杂质,蒸馏可除去溶于水的杂质,故答案为:蒸馏。(3)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和消毒杀菌,故答案为:煮沸。(4)硬水和软水的区分可用肥皂水,硬水遇到肥皂水易起浮渣,软水遇到肥皂水产生很多泡沫,故答案为:肥皂水。(5)水的电解实验中与负极相连的试管中收集的气体是氢气,试管1中收集的气体是氢气,故答案为:氢气。(1)运用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分析。(2)运用水是因为溶解了较多的钙离子和镁离子而成为硬水和静置沉淀、吸附沉淀、过滤、蒸馏这四个基本操作分析。(3)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即可降低水的硬度。 (4)硬水和软水要用肥皂水鉴别。(5)水的电解实验中与负极相连的试管中收集的气体是氢气。本考点考查了水的电解,属于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也体现了化学反应的实质,还结合了新课标中的一个新的考点硬水与软水的区分,一定要加强记忆,综合应用。16.答案:Al3+ 2H CH4 Ca NO3- Cu(OH)2 S+6O3 X2O3解析:解:(1)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一个铝离子带三个单位的正电荷,表示为Al3+;故答案为:Al3+;(2)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分子或离子个数;2个氢原子表示为2H;故答案为:2H;(3)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几个原子构成一个分子,甲烷表示为CH4;故答案为:CH4;(4)书写元素符号时,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故答案为:Ca;(5)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硝酸根离子表示为NO3-;故答案为:NO3-;(6)化学式书写的一般规律是:正前负后,然后利用十字交叉法书写;氢氧化铜中铜+2价,氢氧根-1价,表示为Cu(OH)2;故答案为:Cu(OH)2;(7)元素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三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6价,表示为S+6O3;故答案为:S+6O3;(8)化学式书写的一般规律是:正前负后,然后利用十字交叉法书写;某金属元素X的化合价为+3,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则X的氧化物表示为X2O3;故答案为:X2O3。书写元素符号时,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化学符号周围的数字表示不同的意义: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分子或离子个数;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几个原子构成一个分子;元素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化学式书写的一般规律是:正前负后,然后利用十字交叉法书写。本考点考查了化学式和离子符号的书写,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的书写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要加强练习,理解应用.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17.答案:B 隔绝氧气和水 Al2O3+3H2SO4=Al2(SO4)3+3H2O FeSO4 Cu解析:解:(1)A、青铜是铜和锌的合金;B、铝是单质;C、不锈钢是铁合金;D、焊锡是锡和铅的合金; 故选B。(2)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和水接触,所以自行车架表面刷漆主要是为了防锈,其原理是隔绝氧气和水;(3)氧化铝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2O3+3H2SO4=Al2(SO4)3+3H2O;(4)向铁粉和氧化铜粉末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热,氧化铜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铁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能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向滤液中加一洁净铁片,未看到铁片有任何变化,说明稀硫酸和硫酸铜已经完全反应,则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反应生成的硫酸亚铁,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反应生成的铜,可能含有铁。故答案为:(1)B;(2)隔绝氧气和水;(3)Al2O3+3H2SO4=Al2(SO4)3+3H2O;(4)FeSO4;Cu。(1)根据合金的特点分析即可。合金是指由一种金属与其它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是混合物;(2)根据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和水接触进行解答;(3)根据氧化铝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水进行解答;(4)根据向铁粉和氧化铜粉末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热,氧化铜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铁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能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进行解答。要会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分析实验,氢前边的金属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但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18.答案:3 8 Al3+ 9解析:解:(1)依据质子数不同元素种类不同,由图示可知四种微粒中共有质子数是13、17和18的三种元素;由于原子中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观察可知该微粒的质子数是18,是具有稳定结构的氩原子,所以核外电子数也应为18,所以X为8;(2)由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在A中,核内质子数是13,核外电子数是10,是铝离子,离子符号为:Al3+;(3)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银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8,由于相对原子质量之比等于其质量之比,所以一个银原子质量是一个碳12原子质量10812倍=9倍;答案:(1)3; 8;(2)Al3+;(3)9; (1)依据质子数不同元素种类不同分析解答;依据原子中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分析解答;(2)根据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分析阴、阳离子;(3)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以及原子的结构来分析。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了解粒子结构示意图和元素周期表的意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9.答案:(1)MnO2;K2MnO4。(2)①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②过氧化氢水+氧气;分解反应。解析:由题意可知,A是一种暗紫色固体,则A是高锰酸钾;加热A能生成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D,则D是氧气;G在氧气燃烧能生成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H,则H是二氧化碳,G是碳;B与无色液体混合能产生氧气,且B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故B是二氧化锰,E是过氧化氢,生成的F是水;反应①中生成的C是锰酸钾,把推测的结果带入框图,推断合理。(1)由上述推断可知,B是二氧化锰,化学式为:MnO2;C是锰酸钾,化学式为:K2MnO4。(2)①由上述推断可知,反应①是高锰酸钾受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②由上述推断可知,反应②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水+氧气;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新物质,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20.答案:不可再生 BC解析:解:(1)可燃冰是经过亿万年缓慢形成的,在短期内得不到补充,所以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填:不可再生;(2)A.化工厂加高烟囱不能从根本上降低空气中PM2.5含量;B.禁止焚烧秸秆可以降低空气中PM2.5含量;C.植树造林可以降低空气中PM2.5含量;故选:BC。(1)根据能源的分类来分析;(2)根据产生PM2.5的途径来分析。同学们普遍感觉这类题简单,但就是答不完全,这就需要同学们注意课本上这些与生产、生活、环保相关联的知识点。 21.答案:试管 AC 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分解反应 气密性 b 氧气密度比水小,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解析:解:(1)①为用于加热的试管;故答案为:试管。(2)高锰酸钾为固体,反应需要加热,所以选择A为发生装置,制备干燥气体,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密度比空气大,采用向上排空法收集,因此选项C为收集装置;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水,书写文字表达式不需要配平及气体符号,所以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反应是一变多的特点,所以属于分解反应;反应有氧气生成,因此需要检验装置气密性;故答案为:AC;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分解反应;气密性。(3)氧气密度比水小,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因此从短口b进气,并且可以用E装置收集;故答案为:b;氧气密度比水小,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1)考查实验室常用仪器名称;(2)根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根据题目要求选择收集装置;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水,据此书写文字表达式;根据反应特点总结反应类型;有气体参与的反应,需要检查装置气密性;(3)根据氧气溶解度选择进气口和选择收集装置的原因。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22.答案:正确 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 氯化钠溶液(或者硝酸钠溶液、硫酸钠溶液)解析:解:【分析推断】(1)根据图1中C的现象,可以看到气体被点燃,而氢气和二氧化碳中,只有氢气能被点燃,所以气体中一定存在氢气是正确的;故答案为:正确。(2)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因此可以看到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另外氢气点燃发出淡蓝色火焰;故答案为: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实验现象】根据题目信息,验证阴离子促使镁与水反应,在b中迅速产生气泡,说明此时碳酸根离子促使反应进行,因此在c中加入另一种阴离子且与b中阳离子相同的试剂,进行对比实验,所以c中可以选择氯化钠溶液,或者硝酸钠溶液;故答案为:氯化钠溶液(或者硝酸钠溶液、硫酸钠溶液)。 【分析推断】(1)根据气体可燃判断此题;(2)根据氢气燃烧的现象回答此题;【实验现象】根据对比实验要求,选择试剂X。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23.答案:3 32:3:24解析:解:(1)绿原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2)绿原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1×18):(16×9)=32:3:24。(3)708克绿原酸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为708g×16×912×16+1×18+16×9×100%=72g。答:708克绿原酸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为72g。故答案为:(1)3;(2)32:3:24;(3)72g。(1)根据绿原酸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化学
发布时间:2021-11-02 14:45:37 页数:18
价格:¥3 大小:167.38 KB
文章作者:likeziyuan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