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初中
>
化学
>
2020-2021学年日照市东港区港务区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含解析)
2020-2021学年日照市东港区港务区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含解析)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21
2
/21
剩余19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2020-2021学年日照市东港区港务区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1.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四氧化三铁是黑色固体B.氧气无色无味C.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D.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2.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2个氯原子:Cl2B.3个一氧化氮分子:3NOC.5个铁离子:5Fe2+D.氧化钡中钡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Ba2+O3.如图是“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测定”实验的改进装置,主要操作是:在实际容积为150mL的集气瓶里,先装进50mL的水,再按图连接好仪器,按下热的玻璃棒,白磷立即被点燃。(提示:白磷与红磷的化学性质相似,在40℃就能够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该实验中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②整个实验过程中集气瓶内水面的现象是先下降后上升;③若集气瓶中无水,则导致实验最后产生的实际值偏小;④最终集气瓶中液面上升了70mL;⑤该实验还可得出剩余气体不可燃也不支持燃烧。A.③④B.②⑤C.①③⑤D.②④4.如图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属于金属元素原子的是( )A.B.C.D.5.下列对化学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B.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C.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D.蜡烛在氧气里燃烧比空气里燃烧的更旺,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6.下列现象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机翼能获得向上的升力--气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B.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温度升高、分子变大C.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原子间隔变大D.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7.要使50℃的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措施错误的是( )A.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B.恒温蒸发掉部分水分C.降低溶液温度到室温D.升高溶液温度到80℃8.某阴离子的结果示意图如图所示,则X的数值可能是( )A.12B.17C.18D.199.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内发生的某化学反应,测得t1和t2时各物质的质量如表中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物质MNPQ时的质量/g519317时的质量/g233x51A.x的值等于3B.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C.P可能是催化剂D.M与N的质量变化比23:310.下列四个坐标示意图分别表示四个实验过程中的某些变化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A.等质量的镁条和铁丝分别与足最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变化 B.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的实验,试管中固体的质量变化C.将水通电一段时间,相同状况下产生气体的体积变化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11.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熄灭酒精灯B.蒸发C.过滤D.测溶液pH12.将一定质量的乙醇(C2H6O)和氧气置于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物质乙醇氧气水二氧化碳X反应前质量/g2340000反应后质量/g002722aA.表中a的值为15B.物质X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物质X中可能含有氢元素D.若起始时增加8g氧气,则无X生成13.某NaCl样品中含有杂质Na2SO4和CaCl2,取20.00g该样品加足量水溶解,先后加入BaCl2、Na2CO3溶液,加入试剂的量与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aCl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16%B.NQ段过程中溶液pH值一直增大C.该样品中Na2SO4和CaCl2的质量比为284:329D.向Q点的滤液中滴加足量稀盐酸,蒸发可得纯净的NaCl固体14.中成药莲花清瘟对治疗轻型新冠肺炎患者有确切疗效,其有效成分之一为连翘甙(C27H34O11)。下列关于连翘甙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连翘甙属于氧化物B.连翘甙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7:5C.连翘甙由72个原子构成D.连翘甙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15.某物质4.6克与氧气反应,生成8.8克CO2和5.4克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O2的质量为11.2克B.、该物质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3:1 C.、生成CO2和H2O的分子个数比为2:3D.、该物质一定含有C、H,可能含O二、多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16.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的变化关系的是( )A.分别向一定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逐渐加入锌粉和铁粉B. 电解水C.用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D.向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氧化钙固体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7.0分)17.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1)保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______。(3)汽水中的一种酸:______。(4)3个铵根离子:______。18.根据图中所给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1)钠原子质子数是______,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是______(填字母)。 (2)D、F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19.某学生写了下面5个化学方程式。A.Mg+O2- 点燃 MgO2B.2P2+5O2- 点燃 2P2O5C.KMnO4=K2MnO4↓+MnO2↓+O2↑D.3Fe+2O2↑=Fe3O4E.H2O=2H2+O2(1)化学式写错的有______(填序号,下同);(2)化学式正确但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有______;(3)反应条件应该注明而未注明的有______;(4)“↑”“↓”使用不当或遗漏的有______。四、推断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20.图中A-I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D为单质,A、B、E、F是氧化物,H、I物质类别相同。A是一种黑色固体,其中另一元素与氧元素质量比为4:1;E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也是中和反应的生成物之一;E与F反应有明显放热;反应①和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1)写出化学式:A______,E______。(2)写出B的一点用途______。(3)写出一个A→B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B、E反应时,若反应条件不同,则生成物不同,写出自然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该变化中的能量转化情况为______。(4)图中涉及到的化学基本反应类型有______。(填序号)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6.0分)21.如图是水的电解实验。(1)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属于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2)该实验的结论是水是由______组成的;(3)在电解水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微粒是______(写名称,下同)不发生变化的最小微粒是______;(4)检验b管中产物的方法是用点燃的木条接近玻璃管尖嘴部分,慢慢打开活塞,看到的现象是______;a、b两种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_,实验操作中,发现两者体积比偏大,造成体积比偏大的原因可能是______。22.某学校初77班郭子昂同学带领的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他们也请你一起参与探究:实验目的:(1)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氧气,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2)粗略测定加热2g高锰酸钾所收集到的氧气体积.仪器认识:写出仪器①②的名称:①______;②______.反应原理:(用反应文字表达式表示)高锰酸钾制氧气:______;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 装置连接:为达到实验目的(2),各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填接口的字母)a→______、______→d.注意事项:(1)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______;(2)实验时火柴的作用是______.问题分析:(1)实验过程发现B瓶中的水变红了,原因是______;(2)同样用B装置,若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氧气应该从______进.六、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9.0分)23.某100g稀盐酸恰好与6.5g锌完全反应,试计算:(1)该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为多少g?(2)用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4.6%的盐酸稀释成这种稀盐酸,需加水多少g?(3)求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参考答案及解析1.答案:C解析:解:A.颜色和状态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B.颜色和气味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C.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D.气味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故选:C。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解答本题要分析物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如果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如果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2.答案:B解析:解:A、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氯原子可表示为:2Cl,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错误。B、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3个一氧化氮分子可表示为:3NO,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正确。C、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5个铁离子可表示为5Fe3+,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错误。D、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符号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氧化钡中钡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可表示为Ba+2O,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错误。故选:B。A、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B、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C、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D、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符号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分子符号、化合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3.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测定实验原理、操作、现象、结论和注意事项,难度中等。①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而不是雾,故错误;②在白磷开始燃烧时,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集气瓶中的空气膨胀,压强增大,集气瓶中的水一部分被排出,液面下降;最后熄灭冷却至室温时,集气瓶中的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水进入集气瓶,液面上升,因此集气瓶内水面的变化情况是先下降,后上升,故正确;③实验前集气瓶里没有装水,会使瓶内的气体溢出,实验最后产生的实际值会大于理论值,故错误;④集气瓶的容积为150mL,在加入50mL水后剩余的容积为100mL,而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所以反应完全并冷却后进入集气瓶的水的体积为20mL,故错误;⑤根据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可知瓶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由该实验的现象(水并没有充满整个集气瓶;过量的白磷不能在其中继续燃烧),可推断得出氮气难溶于水和不可燃也不支持燃烧的结论,故正确。故选:B。 4.答案:B解析:解:A、该粒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但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故为阳离子,为钙离子,故A不符合题意;B、该粒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且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故为金属元素钠原子,故B正确;C、该粒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但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故为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故C不符合题意;D、该粒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所以为非金属元素原子,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因为: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为<4;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4;稀有气体的元素的原子(氦为2)最外层电子数为8,所以可推测答案。了解元素的简单分类;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特点。5.答案:D解析:解: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正确。B、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正确。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D、蜡烛在氧气里燃烧比空气里燃烧的更旺,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A、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蜡烛在氧气里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6.答案:B解析:解:A、机翼能获得向上的升力,是利用了气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的原理,故选项解释正确。B、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选项解释错误。C、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是因为汞原子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选项解释正确。D、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是因为它们是由氢分子构成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B。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7.答案:D解析:解:A、由于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即其不饱和溶液)中所含的硝酸钾不足;所以,根据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可知,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可以使其变成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因此,该选项是正确的。B、由于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即其不饱和溶液)中所含的溶剂水太多,所以,根据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可知,可以采用恒温蒸发掉部分水分的方法,使其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因此,该选项是正确的。C、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根据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可知,要想将其不饱和溶液变成其饱和溶液,可以采用降温的方法来完成。因此,该选项是正确的。 D、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升高溶液温度到80℃将会变得更不饱和。因此,该选项是错误的。故选:D。所谓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实际上就是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根据硝酸钾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及其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可得,要想将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变成其饱和溶液,常用加入适量的硝酸钾、蒸发掉多余的溶剂或采用降温的方法来完成。本题主要考查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当然,也考查了溶液的均一性、稳定性等相关知识。因此,这是一道比较简单的小综合题。解答时,只要稍加注意,认真思考推断,便可柳暗花明,进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了。8.答案:B解析:解:A、当X=12时,不符合逻辑,故错误;B、当X=17时,该离子的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正确;C、当X=18时,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故错误;D、当X=19时,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错误;故选B。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区别和联系;掌握核外电子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和得失电子的规律特点。9.答案:D解析:解: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M的质量减少了51g-23g=28g,故M是反应物物,参加反应的M的质量为28g;同理可以确定N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N的质量为9g-3g=6g;Q是生成物,生成Q的质量为51g-17g=34g;由此可知P的质量应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A、P的质量不变,x的值等于3,故选项说法正确。B、该反应的反应物为M和N,生成物是Q,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C、P的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故选项说法正确。D、M与N的质量变化比为28g:6g=14:3,故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D。 反应后质量增加的属于生成物,反应后质量减少的属于反应物,反应后质量不变可能属于催化剂;本题可分析M、N、Q三种物质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情况,确定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P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进而可以确定反应类型。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分析表中数据(反应后质量增加的属于生成物、质量减少的属于反应物),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10.答案:C解析:解:A、等质量的镁条和铁丝分别与足最的稀硫酸反应,铁反应的速率慢于镁,错误;B、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的实验,试管中固体的质量不会变为0,错误;C、将水通电一段时间,相同状况下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正确;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pH不会小于7,错误;故选:C。根据化学反应与图象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即可。此题是多个知识点的考查题,能对多个物质的反应过程达到有效分析,并能结合读懂图象是解题的关键。11.答案:D解析: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D。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B、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C、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D、根据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12.答案:D 解析:解: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乙醇的质量减少了23g-0g=23g,故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23g;同理可以确定氧气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40g-0g=40g;水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27g-0g=27g;二氧化碳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22g-0g=22g;由质量守恒定律,X应是生成物,且生成的质量为23g+40g-27g-22g=14g,故a的数值为14+0=14。A、表中a的值为14,故选项说法错误。B、X是生成物,故选项说法错误。C、乙醇中氢元素的质量为23g×1×646×100%=3g,27g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27g×1×218×100%=3g,则物质X中不可能含有氢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D、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 点燃 2CO2+3H2O,参加反应的乙醇和氧气的质量比为46:96=23:48,若起始时增加8g氧气,则无X生成,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反应后质量增加的属于生成物,反应后质量减少的属于反应物,反应后质量不变可能属于催化剂,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分析表中数据(反应后质量增加的属于生成物、质量减少的属于反应物),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13.答案:A解析:解:A、设100g氯化钡溶液中氯化钡质量为x,硫酸钠质量为y,BaCl2+Na2SO4=BaSO4↓+2NaCl,208 142 233x y 4.66g208x=142y=2334.66g,x=4.16g,y=2.84g,BaCl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16g100g×100%=4.16%,该选项说法正确;B、NR段过程中溶液pH值一直不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设氯化钙质量为z,Na2CO3+CaCl2=CaCO3↓+2NaCl, 111 100 z 7.63g-4.66g 111z=1007.63g-4.66g,z=3.2967g,该样品中Na2SO4和CaCl2的质量比为:2.84g:3.2967g=284:329.67,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MN段氯化钡过量,向Q点的滤液中滴加足量稀盐酸,蒸发可得NaCl和氯化钡的混合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A。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4.答案:D解析:解:A.该物质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B.连翘甙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34):(16×11)=17:88≠17:5,故选项说法错误。C.连翘甙由连翘甙分子构成,每个分子由72个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D.连翘甙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7):(1×34):(16×11)=162:17:88,则该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B.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分析;C.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来分析。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5.答案:C解析: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物质一定含有氢元素和碳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等于8.8g×1244=2.4g水中氢元素的质量等于5.4g×218=0.6g因此氢元素和碳元素的质量之和是2.4g+0.6g=3.0g<4.6g,则氧元素的质量为4.6g-2.4g-0.6g=1.6g.说明该物质不仅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而且含有氧元素。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O2的质量为:8.8g+5.4g-4.6g=9.6g,故错误; B.该物质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2.4g:0.6g=4:1,故错误;C.生成CO2和H2O的分子个数比为:8.8g44:5.4g18=2:3,故正确;D.物质不仅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而且含有氧元素,故错误。故选:C。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即六不变)中的“元素的种类不变”可知,生成物所含的碳、氢、氧三种元素中的碳元素和氢元素一定来自于有机物,至于氧元素可能全部来自于氧气,也可能部分来自于氧气,另一部分则来自于4.6g物质,可根据元素的质量不变进行判断;据此分析.此题是简单的计算题,首先判断物质的组成,然后判断物质的化学式.要求学生掌握判断物质组成的方法.16.答案:AD解析:解:A、锌比铁活泼,与稀硫酸反应时,锌比铁反应剧烈;当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逐渐加入锌粉和铁粉时,最终金属有剩余,酸不足,故产生氢气相等;等质量的金属,铁生成的氢气比锌多,故选项图象不正确;B、通电分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之比为2:1,故选项图象正确。C、始一段时间氯酸钾没有反应,二氧化锰质量分数不变,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氯酸钾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随着反应的进行,二氧化锰质量分数不断增大,当完全反应后二氧化锰质量分数不再变化,故选项图象正确;D、氧化钙能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当温度升高时,氢氧化钙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故溶液质量逐渐减小,当温度逐渐减低时,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增大,溶解的溶质逐渐增多,由于氧化钙与水反应消耗一部分水,故溶液的质量比开始时溶液质量要减小,故选项图象不正确;故选:AD。A、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锌比铁活泼;B、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结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进行分析判断;C、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时,氯酸钾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D、生石灰易吸水并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把生石灰放入到饱和石灰水中后会吸收一定量水分并放出热量,同时原氢氧化钙溶液会析出溶质。本题是一道图象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象。 17.答案:CO2 Al2O3 H2CO3 3NH4+解析:解:(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二氧化碳分子,故答案为:CO2;(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O,所以它们组成的化合物是Al2O3.故答案为:Al2O3;(3)汽水中的一种酸是碳酸,化学式为:H2CO3;故填:H2CO3;(4)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但铵根离子是由多个原子组成的离子,整体带1个单元位的正电荷,表示为NH4+,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答案为3NH4+;故填:3NH4+。(1)根据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分析;(2)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是氧、硅、铝、铁;(3)根据汽水的主要成分是碳酸分析;(4)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18.答案:11 F NaCl解析:解:(1)据图可知,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氯离子核内质子数=17<核外电子数,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是F;(2)F为氯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得到一个电子,化合价为-1价,D为钠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失去一个电子,化合价为+1,根据正价在前,负价在后,形成的化合物为NaCl。答案:(1)11;F;(2)NaCl。依据元素周期表的意义,以及根据给出的机结构示意图可判断元素的类别,金属元素通常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的电子,非金属元素通常最外层电子数大于或等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分析解答即可。本题通过给出微粒的模型考查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以及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19.答案:A、B C、E C、D、E C、D、E解析:解:A中氧化镁的化学式书写错误,氧化镁的化学式为MgO;B中磷的化学式书写错误,磷的化学式为P;C中缺少反应的条件--加热,生成的锰酸钾不能标注沉淀符号,且该方程式没有配平;D中缺少反应的条件--点燃,且反应物中的氧气不能标注气体符号;E中缺少反应的条件--通电,生成的两种气体缺少气体符号,且化学方程式没配平。故答案为:(1)A、B;(2)C、E;(3)C、D、E;(4)C、D、E。可以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是否正确,是否写明反应条件,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是否有“↑”“↓”等方面碱性判断.书写化学方程式要注意四步:一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要正确;二是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配平;三是要有必要的条件;四是看是否需要“↑”或“↓”.20.答案:CuO H2O 灭火 CuO+CO- △ Cu+CO2 6CO2+6H2O- 光合作用 C6H12O6+6O2 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 ABCD解析:解:(1)图中A-I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D为单质,A、B、E、F是氧化物,H、I物质类别相同,A是一种黑色固体,其中另一元素与氧元素质量比为4:1,所以A是氧化铜,E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也是中和反应的生成物之一,所以E是水,E与氧化物F反应有明显放热,所以F是氧化钙,I会转化成氧化钙,所以I是碳酸钙,反应①和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氧化铜转化成的B会与水反应,所以B是二氧化碳,氧化钙转化成的C会与二氧化碳反应,所以C是氢氧化钙,水转化成的单质D会与氧化铜反应,所以D是氢气,H会转化成水、碳酸钙,所以H可溶性碳酸盐,G能与H反应且能生成氢气,G是盐酸或稀硫酸,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是CuO;E是H2O;(2)B的一点用途是灭火;(3)A→B的反应可以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uO+CO- △ Cu+CO2;B、E反应时,若反应条件不同,则生成物不同,自然界中发生的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水通过光合作用反应生成葡萄糖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6CO2+6H2O- 光合作用 C6H12O6+6O2,该变化中的能量转化情况为: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 (4)图中涉及到的化学基本反应类型有:氧化钙和水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碳酸钙生成氧化钙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酸生成氢气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碳酸钠和氢氧化钙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ABCD。故答案为:(1)CuO;H2O;(2)灭火;(3)CuO+CO- △ Cu+CO2;6CO2+6H2O- 光合作用 C6H12O6+6O2;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4)ABCD。根据图中A-I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D为单质,A、B、E、F是氧化物,H、I物质类别相同,A是一种黑色固体,其中另一元素与氧元素质量比为4:1,所以A是氧化铜,E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也是中和反应的生成物之一,所以E是水,E与氧化物F反应有明显放热,所以F是氧化钙,I会转化成氧化钙,所以I是碳酸钙,反应①和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氧化铜转化成的B会与水反应,所以B是二氧化碳,氧化钙转化成的C会与二氧化碳反应,所以C是氢氧化钙,水转化成的单质D会与氧化铜反应,所以D是氢气,H会转化成水、碳酸钙,所以H可溶性碳酸盐,G能与H反应且能生成氢气,G是盐酸或稀硫酸,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21.答案:2H2O- 通电 2H2↑+O2↑ 分解 氢元素、氧元素 水分子 氢原子、氧原子 木条燃烧更剧烈 2:1 氧气比氢气更易溶于水解析:解:(1)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 通电 2H2↑+O2↑,是分解反应。故填:2H2O- 通电 2H2↑+O2↑;分解。(2)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是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故填:氢元素、氧元素。(3)在电解水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微粒是水分子,不发生变化的最小微粒是氢原子、氧原子。故填:水分子;氢原子、氧原子。(4)检验b管中产物(氧气)的方法是用点燃的木条接近玻璃管尖嘴部分,慢慢打开活塞,看到的现象是木条燃烧更剧烈;a、b两种气体(氢气、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实验操作中,发现两者体积比偏大,造成体积比偏大的原因可能是氧气比氢气更易溶于水。 故填:木条燃烧更剧烈;2:1;氧气比氢气更易溶于水。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质量比是8:1。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同时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22.答案:试管 量筒 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铁+氧气→点燃四氧化三铁 c b 增大铁丝的受热面积 引燃铁丝 试管口未放一团棉花 b解析:解:①是试管,②是量筒;故填:试管;量筒;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铁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故填: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铁+氧气→点燃四氧化三铁;为达到实验目的粗略测定加热2g高锰酸钾所收集到的氧气体积,则各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a→c→b→d;故填:c;b;注意事项:(1)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增大铁丝的受热面积;故填:增大铁丝的受热面积;(2)铁丝前端系一根火柴头的目的是引燃且提高铁丝局部的温度,以利于铁丝顺利燃烧;故填:引燃铁丝;问题分析:(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实验过程发现B瓶中水变红了,原因是:试管口没有放一团棉花,导致高锰酸钾粉末进入水中;故填:试管口未放一团棉花;(2)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用B装置,若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氧气从长管进入;故填:b.熟记仪器的名称;根据反应的原理以及文字表达式的写法来分析;为达到实验目的粗略测定加热2g高锰酸钾所收集到的氧气体积,则各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a→c→b→d;注意事项: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注意问题分析解铁丝燃烧需要与充足的氧气接触,温度达到铁丝的着火点;问题分析:(1)根据高锰酸钾为紫红色,溶于水而使溶液变红来分析解答;(2)根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来分析. 解题时要注意结合实践经验和亲身体验,用观察到的现象和记录的数据进行推理和判断,思维要具有开放性.23.答案:解:(1)设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锌的质量为y,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zZn+2HCl=ZnCl2+H2↑65 73 136 26.5g z y x656.5g=73z=136y=2x 解得:x=0.2g y=13.6g z=7.3g(2)设加水的质量为m,则:50g×14.6%50g+x×100%=7.3g100g×100% 解得:m=50g(3)反应后所得氯化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3.6g100g+6.5g-0.2g×100%=12.8%答:(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2g;(2)需加水50g;(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2.8%。解析:本题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和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熟练掌握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参加反应金属的质量+加入的稀盐酸的质量-放出气体的质量,并掌握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格式,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据锌的质量结合方程式计算生成氢气的质量,生成的氯化锌的质量,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反应前各组分的质量之和-气体的质量,并据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即可。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2020-2021学年北京市通州区宋庄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含解析)
2020-2021学年 育才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含解析)
2020-2021学年福州市长乐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含解析)
2020-2021学年广州市天河区泰安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含解析)
2020-2021学年杭州市余杭区信达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含解析)
2020-2021学年曲靖市马龙区通泉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含解析)
2020-2021学年上海市静安区华东模范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含解析)
2020-2021学年上海市松江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含解析)
2020-2021学年重庆市大渡口区商务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含解析)
2020-2021学年重庆市綦江区石角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含解析)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初中 - 化学
发布时间:2021-11-02 15:00:19
页数:21
价格:¥3
大小:195.67 KB
文章作者:likeziyuan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