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初中
>
化学
>
2020-2021学年北京市通州区宋庄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含解析)
2020-2021学年北京市通州区宋庄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含解析)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24
2
/24
剩余22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2020-2021学年北京市通州区宋庄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CO、CO2都具有还原性B.用点燃法可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的COC.碳具有可燃性,常温下其化学性质比较活泼D.用紫色石蕊溶液可区分CO和CO22.华为已经研发出超薄的石墨烯手机电池。石墨烯是由碳元素组成的、性能非常优良的纳米材料,具有超强导电、导热的性能。关于石墨烯的认识错误的是(( )A.可作散热材料B.可做新型电池的电极C.是一种化合物D.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3.芯片主要以高纯度的单质硅(Si)为原料制成。在半导体硅元件生产中,常用氢氟酸(HF)来清除硅表面的氧化膜,反应原理可表示为SiO2+6HF=H2SiF4+2X.则X的化学式是( )A.H2OB.H2O2C.O2D.H24.加热试管中的物质时,与防止试管炸裂无关的是( )A.保持试管外壁干燥B.试管夹夹在试管中部C.先预热再对药品集中加热D.加热固体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5.“比较”是常用的学习方法之一,下列通过比较产生的排序正确的是( )A.粒子质量从大到小:质子>中子>电子B.净化水的程度由高到低:蒸馏>过滤>沉淀C.微粒质量由大到小:二氧化碳分子>碳酸根离子>铜原子D.物质分类概念包括的范围由大到小:化合物>混合物>纯净物6.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A.固态氮、干冰、冰水共存物B.稀有气体、氯化氢气体、高锰酸钾C.液态氧、蒸馏水、食盐水D.氧气、双氧水、四氧化三铁7.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是( ) ABCD向一定量稀HCl中加入NaOH溶液用酒精灯加热一定量KMnO4固体向一定量稀盐酸中加入大理石向盛有MnO2的烧杯中加入H2O2溶液A.AB.BC.CD.D8.过氧乙酸是一种比醋酸酸性还强的有机酸,医疗上通常用作消毒剂.有关过氧乙酸说法正确的是( )A.过氧乙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的有机化合物B.过氧乙酸分子中含有氧气分子C.一个过氧乙酸分子中含有40个质子D.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4:39.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发明史,下列发明创造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A.火药的使用B.用铁矿石冶铁C.烧结黏土制陶瓷D.打磨磁石制指南针10.叶酸化学式是C19H19N7O6可以预防新生儿的先天缺陷,促进婴幼儿的神经细胞与脑细胞发育。下列关于叶酸说法正确的是( )A.叶酸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构成B.叶酸中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9:19:7:6C.叶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4D.叶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6×612×19+1×19+14×7+16×6×100% 11.取甲、乙两份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均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向甲中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锰,反应生成氧气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从图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A.二氧化锰可改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B.甲、乙两份溶液最终生成氧气质量相同C.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变D.a线表示甲溶液生成氧气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12.三氧化二铋(Bi2O3)是制作防火纸的材料之一,如图是铋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部分受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铋原子的中子数是83B.铋属于金属元素C.氧的质子数是8D.受污的部分为数字61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取用固体药品。B.读取液体体积。C.称量药品质量。D.滴加液体。14.分析和推理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燃物燃烧时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所以温度达到着火点时,可燃物就一定能燃烧 B.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都不会改变,所以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都是催化剂C.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所以点燃一氧化碳前一定要验纯D.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15.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A.氧气用作航空燃料B.水用于灭火C.液氦制造低温环境D.焊接金属,用氮气作保护气16.下列鉴别氧气、空气、氮气的方法中最简便易行的是( )A.闻气味B.用澄清的石灰水C.称量其质量D.用燃着的木条17.关于水通电分解2H2O- 通电 2H2↑+O2↑,从这化学方程式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A.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B.该反应的生成物都是单质C.该反应前后分子个数相等D.该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是通电18.下列归类正确的是( )选项归类物质(或元素)A银白色金属银、铝、铜B可燃性气体氢气、氧气、一氧化碳C受热易分解的物质水、铜绿、碳酸氢铵D与氧气发生化合反应的物质红磷、硫磺、镁带A.AB.BC.CD.D19.下列实验探究与结论不相符的是( ) 选项ABCD实验探究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哈气结论水发生了化学变化分子在不断运动呼出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吸入的空气中的多蜡烛熄灭时产生的白烟具有可燃性A.AB.BC.CD.D20.下列物质变化前后,质量会发生改变的是( )A.铁变成铁锈B.矿石粉碎C.氧气变成液氧D.木棍折断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21.健康生活从早餐开始,妈妈给小明准备的早餐:豆浆、油条、蔬菜饼(用蔬菜和小麦粉)、一个苹果。请回答下列问题:(1)豆浆的制作原料是大豆,它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蛋白质,与小麦粉提供的主要营养素不同,但两种营养素中含有共同的元素,它们是______,以大豆为原料制作的豆浆在食用时常常加入白糖,白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蔗糖的化学式为______。小明的早餐中能提供能量的营养素有______种。(2)小麦在种植过程中,为提高小麦的品质可施加一种含氮量最高的铵态氮肥,这种铵态氮肥的化学式为______。这种化肥高温时撞击可以发生爆炸,分解生成氮气、二氧化氮和水,写出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3)我省地处高寒地区,春季蔬菜种植时要用塑料大棚,大棚所用塑料是______塑料,塑料制品难降解,随意丢弃易造成‘白色污染”,写出减少“白色污染”的做法_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 22.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是国之重器、国之利器,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2021年4月23日,海军三型主战舰艇——长征18号艇、大连舰、海南舰集中交付入列,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发展利益。“中国制造”让世界震撼。建造舰艇需要钛、铝等金属材料,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1)铁制品长期露在室外易生锈,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2)铝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将铝片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X=2NaAlO2+3H2↑,在此反应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生成物“NaAlO2”读作偏铝酸钠,物质分类上它属于______(填酸或盐)。(3)铝、铁、铜是生活中常见金属,利用下列各组中的试剂,不能判断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是______。A.Al、Cu、FeSO4溶液B.Fe、AlCl3溶液、CuCl2溶液C.Al、Fe、Cu、HCl溶液D.Cu、Al(NO3)3溶液、Fe(NO3)2溶液(4)我国南海贮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海底可燃冰的主要成分和天然气相同。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四、探究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60.0分)23.根据课本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甲实验中 ______的表面会划出痕迹;(2)乙实验的主要目的是 ______;(3)写出丙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4)丁实验可以说明CO具有的化学性质有 ______。24.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注意字母的大小写). (1)请写出图中所有仪器的名称:a______.b______.(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_(填编号);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若改用高锰酸钾制制取氧气时,其方程式为______选用H图收集氧气是因为氧气______.(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发生装置选用______,其制取二氧化碳时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下列A、B、C、D装置中可以起到与该优点点相同效果的有______.写出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方程式______.在制备的二氧化碳中通常混有氯化氢(HCl)和水蒸气,可先通过洗气瓶D装置除去,混合气体从洗气瓶______进(填“c”或“d”).(4)实验室可用硫化亚铁(FeS)固体和稀硫酸(H2SO4)反应制取硫化氢(H2S)气体,同时生成硫酸亚铁,试写出此反应的方程式______.已知硫化氢密度比空气大,据此推断,收集装置若选用F收集该气体,则气体应从______端进入(填“g”或“h”).25.实验室常用以下装置完成气体制备及性质实验,请回答:(1)指出编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2)欲使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3)用F装置收集一瓶氧气,气体应从______(a或b)进。26.图一和图二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的简图,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一中,写出转化2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为______.(2)在图二中,转化2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的重要反应之一--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则转化1的化学符号表达式为(其中Y为有机物,其化学式用C6H12O6表示)______.(3)上述两个转化1的反应中,反应物相同但得到的产物却完全不同,其原因是______.27.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经典赏析】教材中介绍了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装置如图1),通过该实验拉瓦锡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______(填物质名称),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实验回顾】(1)实验室常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2),兴趣小组用该方法测出的氧气含量常常远低于15.其原因可能是: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装置内氧气有剩余;______;…(2)由于红磷在空气中点燃后才放入集气瓶内,实验缺陷:①测定结果不准确;②______.【提出问题】能否设计一套实验装置以解决上述缺陷?【实验改进】改进一: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3所示装置:用一个100mL量筒倒扣在水中,使量筒内外液面均位于40mL处,量筒内浮着一个贴有银片的小木块,银片上放有足量白磷,将整套装置置于垫有______(填仪器名称)的铁架台的铁圈上加热.一会儿,白磷发生燃烧,量筒内液面上升,向烧杯内加水直至量筒内外液面相平,读出此时液面对应刻度.(3)放白磷的平板用银做的原因是:银的______(填物理性质)性好,易将白磷温度升高,且化学性质稳定.(4)最终,液面大约位于量筒刻度______mL处;白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 改进二:兴趣小组同学又进行了大胆改进,设计图4(选用容积为40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注射器活塞初始位置为20mL处,注射器空间为20mL,活塞与内壁摩擦力及连接管空间容积忽略不计)实验方案进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5)兴趣小组同学装配好仪器并确认气密性良好后,将弹簧夹松开,直接给足量的红磷加热使其燃烧,反应完全并冷却后,注射器活塞最终将停留在约为______mL(填整数)刻度处.28.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仪器。请根据要求填空:(1)图中仪器名称是②______。(2)小峰同学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气,应选择图中的仪器______(填序号,以下同),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3)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制取CO2,又可用于探究CO2的性质。说明:装1.置Ⅰ中盛放的药品是石灰石和稀盐酸。装2.置Ⅲ中在小试管外壁贴有4片试纸:其中两端的两片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中间两片用紫色石蕊溶液浸过并晒干。①实验时,打开K1关闭K2可用来制备CO2。检验Ⅱ中气体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若在Ⅱ中放入澄清的石灰水,可用于检验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②实验时,关闭K1打开K2可用于探究CO2的性质。实验时Ⅲ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该实验说明CO2具有的性质是______。 参考答案及解析1.答案:D解析:解:A、C、CO具有还原性,但CO2不具有还原性,故选项说法错误。B、不能用点燃法可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的CO,故选项说法错误。C、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故选项说法错误。D、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而一氧化碳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则用紫色石蕊溶液可区分CO和CO2,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A、根据C、CO、CO2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CO、CO2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碳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CO、CO2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碳单质、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答案:C解析:解:A、石墨烯具有超强导热性,所以可作散热材料,故A说法正确;B、石墨烯具有超强导电性,可做新型电池的电极,故B说法正确;C、石墨烯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属于单质,不属于化合物,故C说法错误;D、石墨烯是由碳元素组成,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故D说法正确。故选:C。根据石墨烯是由碳元素组成的非常优良的纳米材料,具有超强导电、导热的性能来回答本题。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根据题干提供信息,去提取有用信息。3.答案:A解析:解:在反应SiO2+6HF=H2SiF4+2X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反应前有6个氢原子、6个氟原子、1个硅原子、2个氧原子,反应后有1个硅原子、4个氟原子、2个氢原子,则即2X中含4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所以X的化学式为H2O,故选:A。根据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不变的规律来推断生成物X的化学式。本题考查化学式的推断,学生应学会利用质量守恒定律中原子守恒的方法来解答,明确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定律的意义是解答的关键。 4.答案:B解析:解:A、试管外壁干燥,不会导致试管受热不均匀而使试管炸裂;B、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是正确操作,与防止试管炸裂无关;C、先预热再对药品集中加热,可以防止试管炸裂;D、加热固体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可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故选:B。给试管内物质加热时要注意以下事项:试管外壁不能有水否则试管受热不均匀,容易破裂;试管口略微向下倾斜,否则药品中的湿气加热后变成水蒸气,在试管口冷凝成小水珠倒流入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加热时要先进行预热,否则试管受热不均匀容易炸裂;用酒精灯的焰心加热容易使试管受热不均匀,而炸裂。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仪器的名称、用途、使用注意事项及常见化学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5.答案:B解析:解:A、质子的质量约等于中子的质量,大于电子的质量,故A错;B、蒸馏得到的蒸馏水属于纯净物,净化程度最高,过滤得到的液体不存在不溶物,沉淀只能除去大的颗粒,比较小的颗粒不能除去,所以净化程度度最低,故B正确;C、根据相对原子质量,微粒质量由大到小:二氧化碳分子<碳酸根离子<铜原子,故C错;D、纯净物与混合物是并列关系,不存在谁大谁小的问题,纯净物包括单质和化合物,故D错。故选:B。本题考查粒子质量,水的净化,物质分类,难度不大.6.答案:C解析:解:A、固态氮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冰水共存物中含有一种物质水,属于纯净物;B、稀有气体中含有氦气、氖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氯化氢气体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高锰酸钾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C、液态氧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蒸馏水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食盐水中含有水和氯化钠,属于混合物;D、氧气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双氧水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四氧化三铁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选:C。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时,就是判断物质的物质组成;判断是否是单质、化合物时,既要判断元素组成,又要判断物质组成。7.答案:C解析:解:A、向一定量稀HCl中加入NaOH溶液前,稀盐酸中含有一定量的水,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B、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随着反应进行,固体中氧元素质量减小,但是不能减小到0,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C、向一定量稀盐酸中加入大理石时,大理石中的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随着反应进行,溶液质量增大,当稀盐酸完全反应后溶液质量不再增大,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D、向盛有MnO2的烧杯中加入H2O2溶液时,随着过氧化氢的不断加入,氧气质量不断增大,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故选:C。A、向一定量稀HCl中加入NaOH溶液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B、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C、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D、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8.答案:C解析:解:A、过氧乙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过氧乙酸分子中含有氧原子,不含氧气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C、一个过氧乙酸分子中含有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因此一个过氧乙酸分子中含有的质子数是2×6+4×1+3×8=40,故选项说法正确.D、过氧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4):(16×3)=6:1:12,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A、根据过氧乙酸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过氧乙酸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9.答案:D解析:解:A、火药爆炸过程中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B、用铁矿石冶铁过程中,生成新物质铁,属于化学变化;C、烧结黏土制陶瓷过程中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D、打磨磁石制指南针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选:D。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判断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是否属于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是化学变化,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不是化学变化。10.答案:D解析:解:A.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由化学式可知,叶酸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的,故错误;B.叶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质量比为(12×19):(1×19):(14×7):(16×6)≠19:19:7:6,故错误;C.叶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9+1×19+14×7+16×6=441,故错误;D.叶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6×612×19+1×19+14×7+16×6×100%,故正确。故选:D。A.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分析;B.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分析;C.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来分析;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来分析。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1.答案:C 解析:解:A.甲中加入了氧化铜,分解的速率加快,图象体现出来了这一点,故正确;B.催化剂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故甲、乙两份等质量且溶质质量分数均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相等,此图象这一点能体现出来。故正确;C.在此反应中,二氧化锰若充当了催化剂,其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均不改变,但是此图象这一点没有体现出来。故错误;D.由图象可知,反应过程中,甲溶液产生O2的速率比乙溶液的快,a线表示甲溶液生成氧气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故正确。故选:C。根据催化剂的特点“一变二不变”,“一变”是指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二不变”是指物质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要根据图象的信息来分析解答。分析图象信息,根据选项内容进行分析是解题的关键。12.答案:A解析:解:A.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铋元素的原子序数为83,即质子数为83,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209-83=126,故错误;B.铋的汉字名称的偏旁是“金”字,所以属于金属元素,故正确;C.由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氧原子的质子数为8,故正确;D.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受污的部分为数字为8-2=6,故正确。故选:A。A.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来分析;B.根据元素的分类来分析;C.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信息来分析;D.根据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来分析.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3.答案:D解析:解:A、取用药品的方法: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标签向着手心,故A错;B、量筒的读数方法: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B错;C、天平的使用方法:左物右码,图示位置颠倒,故C错;D、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垂悬在烧杯上方,故D正确。故选:D。 A、根据取用药品的方法考虑;B、根据量筒的读数方法考虑;C、根据天平的使用方法考虑;D、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考虑。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14.答案:C解析:解:A、可燃物燃烧时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但是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不一定能燃烧,还需要和氧气接触,故A错误;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但是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不一定是催化剂,例如杂质在反应前后质量也不变,故B错误;C、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为防止发生爆炸,点燃一氧化碳前一定要验纯,故C正确。D、元带电荷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例如质子带正电荷,不是离子,故D错误。故选:C。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不一定是催化剂,可能是杂质,进行分析判断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进行分析判断;带电荷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本题考查的是对有关概念的理解,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逻辑推理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应提倡学生学习这种学习方法,但应注意推理的合理性、正确性。解决这类题可从找反例入手。15.答案:A解析:解:A、氧气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用作航空燃料,故错误;B、水接触燃烧物时能吸热,可用于灭火,故正确;C、液氮在汽化过程中吸热,可以制造低温环境,故正确;D、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一般条件下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故常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故正确。故选:A。A、根据氧气不可燃分析;B、根据灭火原理来分析;C、从液氮汽化过程中吸热,可以制造低温环境来分析; D、从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一般条件下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去分析。要熟悉空气的成分及各自的用途和性质,是常考的知识之一。16.答案:D解析:解:A、由于三种气体均无味,无法鉴别,故A错误;B、将空气、氧气、氮气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大量通入空气能使石灰水变浑浊,而氧气、氮气不能与石灰水发生反应,通入后无明显现象,所以该方法也不能鉴别三种气体,故B错误;C、空气和氮气的密度基本相当,质量基本相等,且该方法不简便,故C错误;D、把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种不同的气体中,如木条熄灭则气体为氮气,如木条燃烧情况不变,则气体为空气,如木条燃烧更旺,则气体为氧气,故D正确。故选:D。根据空气中有各种气体,氧气有助燃性,氮气不易燃烧且不支持燃烧进行分析。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及变化规律,利用物质性质或变化规律的明显差别,完成对物质的鉴别。17.答案:C解析:解:A、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B、该反应的生成物是氢气和氧气,都是单质,故选项说法正确。C、从微观上,通电条件下,每2个水分子分解生成每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该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相等,故选项说法错误。D、该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是通电,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从化学方程式获得的信息主要有: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各物质间质量的关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化学方程式是最重要的化学用语之一,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宏观、微观、量的含义)、了解方化学程式的读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8.答案:D解析:解:A、铜是紫红色的金属,故A错误;B、氧气不是可燃性气体,氧气是助燃性气体,故B错误;C、水受热不分解,故C错误;D、红磷、硫磺、镁带都会与氧气发生化合反应,故D正确.故选:D.根据物质的性质以及物质的类别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掌握常见的物质的性质以及类别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9.答案:A解析:解:A、水的三态变化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过程中,右边烧杯中溶液变红色,是因为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运动到酚酞试液中时,和水结合生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该选项说法正确;C、过程中,玻璃片上出现水珠,说明呼出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吸入的空气中的多,该选项说法正确;D、过程中,白烟燃烧,说明蜡烛熄灭时产生的白烟具有可燃性,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A、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是物理变化;B、微观粒子是不断运动的,显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C、过程中,玻璃片上出现水珠,说明呼出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吸入的空气中的多;D、过程中,白烟燃烧,说明蜡烛熄灭时产生的白烟具有可燃性。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20.答案:A解析:解:A、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水和氧气发生复杂化学变化的结果,故反应后生成的铁锈的质量比铁的质量大,质量发生了改变.故选项正确;B、矿石粉碎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变化前后,质量不会发生改变.故选项错误;C、氧气变成液氧的过程中电能转化成光能和热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变化前后,质量不会发生改变..故选项错误;D、木棍折断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变化前后,质量不会发生改变..故选项错误.故选:A.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同学们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题的能力.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变化前后质量不变. 21.答案:C、H、O C12H22O11 三 NH4NO3 4NH4NO3- 高温 3N2↑+2NO2↑+8H2O 聚乙烯 塑料减量使用,回收再利用,再循环,寻找新的可分解的替代品如淀粉餐具等,也可用化学的方法将废弃物加工成汽油、涂料等解析:解:(1)小麦粉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蛋白质的元素组成是C、H、O、N,糖类的基本组成元素是C、H、O,它们共同的元素是C、H、O;蔗糖的化学式为:C12H22O11;在六大类营养物质中能给人提供能量的是蛋白质、脂肪和糖类,豆浆中富含蛋白质,油条中富含油脂和糖类,小麦粉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填:C、H、O; 12H22O11;三;(2)硝酸铵含有铵根和酸根,是铵态氮肥,含氮量仅次于尿素,化学式为:NH4NO3;由题意,硝酸铵高温时撞击可以发生爆炸,分解生成氮气、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4NO3- 高温 3N2↑+2NO2↑+8H2O;故填:NH4NO3;4NH4NO3- 高温 3N2↑+2NO2↑+8H2O;(3)大棚所用塑料是聚乙烯塑料,消除“白色污染”的可能方法有:塑料减量使用,回收再利用,再循环,寻找新的可分解的替代品如淀粉餐具等,也可用化学的方法将废弃物加工成汽油、涂料等;故填:聚乙烯;塑料减量使用,回收再利用,再循环,寻找新的可分解的替代品如淀粉餐具等,也可用化学的方法将废弃物加工成汽油、涂料等。(1)根据蛋白质与糖类的组成元素进行分析;根据蔗糖的化学式书写方法进行分析;根据在六大类营养物质中能给人提供能量的是蛋白质、脂肪和糖类进行分析;(2)根据化肥的分类进行分析;根据硝酸铵受撞击产生分解生成氮气、二氧化氮和水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3)根据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根据解决白色污染的措施进行分析。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因此在近年的考试中,与生产生活实际相关的情景题已渐渐成为新宠。22.答案:水、氧气 H2O 盐 D CH4+2O2- 点燃 CO2+2H2O解析:解:(1)铁制品长期露在室外易生锈,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水、氧气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故填:水、氧气。 (2)反应前后铝原子都是2个,钠原子都是2个,反应后氧原子是4个,反应前应该是4个,其中2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反应后氢原子是6个,反应前应该是6个,其中4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在此反应中X的化学式为H2O,生成物“NaAlO2”读作偏铝酸钠,物质分类上它属于盐。故填:H2O;盐。(3)A.Al、Cu、FeSO4溶液:铝能和硫酸亚铁反应,说明铝比铁活泼,铜不能和硫酸亚铁反应,说明铁比铜活泼,该选项能够判断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B.Fe、AlCl3溶液、CuCl2溶液:铁不能和氯化铝反应,说明铝比铁活泼,能和氯化铜反应,说明铁比铜活泼,该选项能够判断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C.Al、Fe、Cu、HCl溶液:铜不能和盐酸反应,铁、铝能和稀盐酸反应,说明铜最不活泼,铝和稀盐酸反应速率比铁快,说明铝比铁活泼,该选项能够判断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D.Cu、Al(NO3)3溶液、Fe(NO3)2溶液:铜不能和硝酸铝、硝酸亚铁反应,说明铜最不活泼,不能比较铁和铝的活泼性,该选项不能判断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故填:D。(4)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 点燃 CO2+2H2O。故填;CH4+2O2- 点燃 CO2+2H2O。(1)铁制品长期露在室外易生锈,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水、氧气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2)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变。(3)铝比铁活泼,铁比铜活泼。(4)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23.答案:铜片;验证分子是不停运动的;CO2+H2O=H2CO3;还原性、可燃性解析:解:(1)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各成分的硬度大,故黄铜片能在铜片上刻画出痕迹;(2)乙实验中烧杯中酚酞试液变红,可以说明分子是不停运动的,也说明氨水呈碱性,酚酞试液遇碱性物质变红;(3)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 (4)实验中硬质玻璃管中黑色粉末变红色,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因为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酒精灯的作用是将多余的一氧化碳燃烧掉,以防止污染空气。故答案为:(1)铜片;(2)验证分子是不停运动的;(3)CO2+H2O=H2CO3;(4)还原性、可燃性。(1)根据合金的性质进行分析;(2)根据分子是不停运动的分析解答;(3)根据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分析解答;(4)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解答。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24.答案:长颈漏斗 酒精灯 A 2KClO3-MnO2△2KCl+3O2↑ 2KMnO4- △ K2MnO4+MnO2+O2↑ 不易溶于水 C 可控制反应的发生和 停止 BD CaCO3+2HCl=CaCl2+H2O+CO2↑ c FeS+H2SO4=FeSO4+H2S↑ h解析:解:(1)长颈漏斗方便加液体药品,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故答案为:长颈漏斗、酒精灯;(2)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要注意配平;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故答案为:A;2KClO3-MnO2△2KCl+3O2↑;2KMnO4 - △ K2MnO4+MnO2+O2↑;不易溶于水;(3)B是错误装置,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C装置的优点是:可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具有此作用的有装置BD;在制备的二氧化碳中通常混有氯化氢(HCl)和水蒸气,可先通过洗气瓶D装置除去,混合气体从洗气瓶长管进入;故答案为:C;可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BD;CaCO3+2HCl=CaCl2+H2O+CO2↑;c; (4)硫化亚铁(FeS)固体和稀硫酸(H2SO4)反应硫酸亚铁和氯化氢气体;已知硫化氢密度比空气大,据此推断,收集装置若选用F收集该气体,则气体应从h进入;故答案为:FeS+H2SO4=FeSO4+H2S↑;h;(1)长颈漏斗方便加液体药品,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2)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3)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4)硫化亚铁(FeS)固体和稀硫酸(H2SO4)反应硫酸亚铁和氯化氢气体;已知硫化氢密度比空气大,据此推断,收集装置若选用F收集该气体,则气体应从h进入;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25.答案:酒精灯 B a解析:解:(1)①是酒精灯。故填:酒精灯。(2)使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不需要加热,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B。故填:B。(3)用F装置收集一瓶氧气,由于氧气密度比空气大,气体应从a进。故填:a。要熟悉各种仪器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通常情况下,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26.答案:H2CO3=CO2↑+H2O 6CO2+6H2O- 光照 叶绿素C6H12O6+6O2 化学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解析:解:(1)碳酸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H2CO3=CO2↑+H2O;(2)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CO2+6H2O - 光照 叶绿素C6H12O6+6O2; (3)上述反应中两个反应的反应物相同,但得到的产物却完全不同,原因是反应条件不同;故答案为:H2CO3=CO2↑+H2O;6CO2+6H2O - 光照 叶绿素C6H12O6+6O2 化学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即可.本题考查了碳的循环以及二氧化碳的有关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化学方程式书写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不符合客观事实、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写条件、不标符号等.27.答案:氮气 未等冷却就打开弹簧夹 污染环境 石棉网 导热 32 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 8解析:解:【经典赏析】教材中介绍了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装置如图1),通过该实验拉瓦锡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题目要求回答物质符号,故为:氮气.【实验回顾】(1)实验室常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2),兴趣小组用该方法测出的氧气含量常常远低于15.其原因可能是: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装置内氧气有剩余;未等冷却就打开弹簧夹;…(2)由于红磷在空气中点燃后才放入集气瓶内,实验缺陷:测定结果不准确;污染环境等(合理即可).【实验改进】改进一: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3所示装置:用一个100mL量筒倒扣在水中,使量筒内外液面均位于40mL处,量筒内浮着一个贴有银片的小木块,银片上放有足量白磷,将整套装置置于垫有石棉网的铁架台的铁圈上加热.一会儿,白磷发生燃烧,量筒内液面上升,向烧杯内加水直至量筒内外液面相平,读出此时液面所对刻度.(3)放白磷的平板用银做的原因是利用银的导热性好,易将白磷温度升高,且化学性质稳定;(4)最终,液面大约位于量筒刻度32mL处;白磷燃烧的文字反应式为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该反应是两种物质变成一种,属于化合反应. 改进二:兴趣小组同学又进行了大胆改进,设计图4(选用容积为40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注射器活塞初始位置为20mL处,注射器空间为20mL,活塞与内壁摩擦力及连接管空间容积忽略不计)实验方案进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5)兴趣小组同学装配好仪器并确认气密性良好后.第一组同学将弹簧夹夹紧橡皮管,给足量的红磷加热,燃烧结束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由于只消耗了试管内的氧气,所以氧气的体积是40mL的五分之一,为8mL,所以注射器活塞将从20mL刻度处前移到约为12mL刻度处才停止.第二组同学将弹簧夹松开,直接给足量的红磷加热,由于反应放热,所以红磷燃烧后活塞运动方向为先向右,然后由于氧气消耗,且温度降低,所以活塞最后向左.由于装置内氧气均被消耗,所以氧气的体积为60mL的五分之一,为12mL,所以反应完全并冷却后,注射器活塞最终将停留在约为8mL刻度处.故答案为:【经典赏析】氮气;【实验回顾】未等冷却就打开弹簧夹;(2)污染环境等.【实验改进】改进一:石棉网;导热;32;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改进二:8.【经典赏析】根据教材已有知识回答,注意答题的限制要素;【实验回顾】结合实验的目的分析和对比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要领以及引起的结果;【实验改进】改进一:根据改进的实验分析起实验的改进点以及数据的变化;改进二:结合实验的改进分析对应的实验现象.本题主要考查了测定空中氧气体积分数实验的知识.量筒是用来量度液体体积的,在使用时要注意:量筒不能受热或不能作反应容器,也不能量取温度过高或过低的液体,否则,量筒的标度就不准确了.28.答案:锥形瓶 ①④⑤⑨或①④⑥⑦ 2KClO3-MnO2△2KCl+3O2↑ 将燃着的木条放至导管口a处,如果木条熄灭,说明收集满了 Ca(OH)2+CO2=H2O+CaCO3↓ 最下面湿润的试纸先变红,上边湿润的后变红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 解析:解:(1)图中仪器②的名称是锥形瓶;故填:锥形瓶;(2)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气,应该组装固体加热性装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故应选择上图中的仪器为①④⑤⑨或①④⑥⑦,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MnO2△2KCl+3O2↑;故填:①④⑤⑨或①④⑥⑦;2KClO3-MnO2△2KCl+3O2↑;(3)①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可将燃着的木条放至导管口a处,如果木条熄灭,说明收集满了;氢氧化钙和 CO2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CO2=H2O+CaCO3↓;故填:将燃着的木条放至导管口a处,如果木条熄灭,说明收集满了;Ca(OH)2+CO2=H2O+CaCO3↓;②因为酸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并且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O2+H2O=H2CO3,而二氧化碳本身没有酸性,所以湿润试纸变红,干燥的不变红。又因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所以最下面湿润的试纸先变红,上边湿润的后变红,通过这一实验现象能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故填:最下面湿润的试纸先变红,上边湿润的后变红;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1)熟记仪器的名称;(2)根据反应物的状态与反应的条件确定气体的发生装置、根据氧气的性质确定收集方法、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书写化学方程式;(3)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化学反应的原理以及实验现象来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气体的制取,通过回答既考查了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又考查了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2020-2021学年 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含解析)
2020-2021学年北京市海淀实验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含解析)
2020-2021学年 育才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含解析)
2020-2021学年丹东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含解析)
2020-2021学年衡水市部分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含解析)
2020-2021学年 分校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含解析)
2020-2021学年宜春实验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含解析)
2020-2021学年镇江市句容实验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含解析)
北京市通州区高中示范校2022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练习试卷3含解析
北京市通州区普通中学2022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初中 - 化学
发布时间:2021-11-02 14:44:39
页数:24
价格:¥3
大小:367.06 KB
文章作者:likeziyuan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