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0-2021学年北京市海淀实验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含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38

2/38

剩余36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0-2021学年北京市海淀实验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1.学习化学知识的有效方法之一是梳理、归纳。下列归纳中错误的是(    )A化学巨匠及杰出贡献B生产生活安全常识侯德榜--发明联合制碱法拉瓦锡--研究了空气的成分煤气中毒--由甲烷引起的假盐中毒--由亚硝酸钠引起的C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D日常生活常识缺铁元素--会引起贫血缺钙元素--会导致骨质疏松食品干燥剂--常用生石灰硬水与软水--常用肥皂水检验A.AB.BC.CD.D2.建构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化学模型正确的是(    )A.物质的微观构成模型B.物质的分类模型C.化石燃料模型D.地壳中元素含量的模型3.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水的作用是吸收放出的热量B.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通过量简中的水体积的变化得出氧气体积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水能冷却溅落融熔物,防止集气瓶炸裂D.排水法收集氧气:水先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后便于观察氧气何时收集满4.我们生活品质的提高离不开化学工业的发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衣,服装面料中,常含有多种化学合成纤维B.食,粮食生产中,应合理施用化学肥料和农药C.住,建筑工业中,常采用钢筋水泥等天然材料D.行,汽车飞机中,多使用从石油中分离出的燃料5.锌和碘都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如图为两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碘属于非金属元素B.碘原子的中子数为53C.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38gD.锌和碘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ZnI6.有3种不同的原子,甲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乙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丙原子核内有7个质子和7个中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和乙是同一种元素B.甲和乙的核电荷数不同C.乙和丙核外电子数相等D.乙和丙互为同位素原子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B.用稀盐酸检验NaOH溶液是否变质C.用肥皂水能区分硬水与软水D.用灼烧的方法区分铁粉与碳粉8.下列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熄灭酒精灯B.量取液体C.稀释浓硫酸D.测定pH 9.霾的组成成分非常复杂,包括书包括数百种大气化学颗粒物质,它主要损害人的呼吸系统.保护环境,我的责任.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废旧钢铁、塑料、废纸等回收再利用B.大力发展以燃烧煤为主的火力发电C.农田秸秆、废塑料等可燃性的物质点火烧光D.为防止损害身体,有霾空气严重污染时一定要开汽车上下班10.2017年1月4日,国家发改革委宣布对韩国三星等六家企业合谋操纵液晶面板价格实施处罚.MBBA是一种液晶材料,其化学式为C18H21NO.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有(    )A.MBBA由三种元素组成B.一个MBBA分子中共含有39个原子C.MBBA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大D.MBBA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27:211.下列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可燃性B.挥发性C.稳定性D.氧化性12.如图为镓元素的信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镓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31B.镓原子与铝原子的化学性质相似C.镓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72gD.该镓原子的氧化物的化学式是GaO13.山梨酸钾(C6H7COOK)为白色固体,由离子构成,水溶液的pH约为8,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添加剂,由于它价格偏高,有些不法商家在其中掺入碳酸钾作假,碳酸钾不具备防腐作用。下列有关山梨酸钾和食品添加剂的认识正确的是(    )A.山梨酸钾能有效保持食品的新鲜,可以按安全标准量添加B.山梨酸钾中起防腐作用的是钾离子C.山梨酸钾是一种碱D.天然的食品添加剂是对健康无害的,而人工合成的食品添加剂是对人体有害的 14.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光宪研究稀土理论,荣获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如图是稀土元素钇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钇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9B.钇元素在反应中易失去电子C.钇元素原子的中子数是50D.钇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91kg15.分类法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合成材料:合金、合成橡胶、合成纤维B.有机物:甲烷、乙醇、碳酸钙、醋酸C.由分子构成的物质:HCl、NaCl、CO2D.氮肥:氯化铵、尿素、氨水、硝酸钠16.“祥云”火炬所用的燃料为丙烷(CxH8),它燃烧后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它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xH8+5O2- 点燃  3CO2+4H2O,则x的数值是(    )A.1B.2C.3D.417.下列整理的与化学有关的知识内容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食品保鲜的办法B.灭火实例与原理填充氮气—防止变质放入生石灰—防止受潮放入细铁粉—防止受潮和变质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隔绝空气用水灭火—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釜底抽薪—清除可燃物C.日常物质的区别D.化学中常见的“三”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并搅拌羊毛和合成纤维—点燃后闻气味氯化铵和磷矿粉—观察颜色三种可燃性气体—H2、CO、O2三种常见的还原剂—C、CO、H2构成物质的三种粒子—分子、原子、离子A.AB.BC.CD.D18.如图表示的是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甲属于有机化合物 B.该反应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C.该反应的本质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是1:119.下图是分子结构模型示意图(图中“○”“●”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A.B.C.D.20.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检验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少量一氧化碳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灼热的氧化铁和澄清石灰水,观察澄清石灰水的变化B除去BaCl2溶液中的Ba(OH)2溶液加入适量的稀盐酸C鉴别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搅拌D探究燃烧的条件之一:温度达到着火点用导管分别对准浸没在热水和冷水中的白磷通氧气A.A、B.B、C.C、D.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0.0分)21.如图是初中常见的几个实验,据此回答问题。(1)实验A:该实验可以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其理论依据是______。(2)实验B:若没有夹弹簧夹,可使得实验结果比15______(填“大”或“小”)(3)实验C:分析实验现象可知二氧化碳______; 22.9、花香四溢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20毫升酒精与20毫升水混合总体积小于40毫升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氧气可以被压缩是因为______________23.下列是小聪同学在实验室里完成硫磺在空气中燃烧实验所做的笔记,其中属于描述物质物理性质的是______,属于描述化学性质的是______,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①硫是一种淡黄色固体      ②把块状硫磺研碎    ③取少量硫磺放入燃烧匙内,用酒精灯加热,硫熔化成黄色液体      ④继续加热,硫在空气中燃烧      ⑤生成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 ⑥说明硫磺有可燃性.24.写出下列物质的颜色:(1)镁条:______        (2)铜:______(3)氧化铜:______    (4)稀盐酸:______(5)石墨:______        (6)碳酸氢铵:______25.有CO和CH4的混合气体4.8g,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将混合气体和氧气充分反应后,再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若每一步反应均完全,则最终得到的白色沉淀的质量为______。26.根据以下资料回答问题.氨气在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水溶液为氨水,氨气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铵.(1)由题目所给信息,你知道氨气的物理性质有______;化学性质有______.(各举一例)(2)如图所示,将一支充满氨气的试管倒放在水槽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3)氨气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铵,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三、流程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27.我国煤炭工业“十三五”科技发展指导意见中指出,煤炭工业应重点关注煤炭安全色开采、智能矿山建设、煤炭清洁利用和高效转化.(1)煤是一种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2)煤的气化是使煤变清洁能源的有效途径,煤气化的主要反应有: ①2C+O2=2CO ②C+H2O=CO+H2 ③CO+H2O=H2+CO2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反应.反应②和反应③的相同点是______(填序号)A、都是置换反应          B、水都发生了还原反应C、生成物都是可燃性气体   D、反应后碳元素的化合价都升高.四、简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29.0分)28.某学习小组围绕“气体的实验室制取”进行研讨,请你参与完成下面的问题.(1)图1中①装置制取气体的适用条件是______.(2)图1中③装置相比图②装置的主要优点是______.(3)实验室不宜用镁来代替锌与稀H2SO4反应制取H2,主要原因是______.(4)实验室若用图1中④装置收集NH3时,气体应从______端通入.(填字母) (5)为了测定铜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Ar(Cu),某同学以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设计了一组实验(见图2).图2中第一个装有碱石灰的U形管的作用是______.若测得反应前氧化铜的质量为a g,实验完成后第二装有碱石灰的U形管增加的质量为b g,则Ar(Cu)=______.(用a、b表示)(6)请利用单孔橡胶塞、玻璃导管、胶皮管、试管、集气瓶和玻璃片,设计一套制取CO2的实验装置,并将该实验装置的简图画出来.29.从2018年起,长沙市按照中央、省委关于打好“三大攻坚战”的部署要求,吹响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集结号。(1)到2020年,全市空气优良率要达到80%以上,请结合生活经验,回答下列问题:下列情况中,可能造成空气污染的是______(填序号)①煤燃烧产生的烟尘   ②工业废气的随意排放   ③燃放烟花爆竹    ④汽车尾气     ⑤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2)在城镇生活污水的治污中,市政府加快推进分散式污水设施建设,近三年内“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湘江长沙段水质优良率、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均要达100%。在污水处理厂为了除去污水中的色素和异味,通常加入活性炭,其中活性炭起______作用。(3)为打赢蓝天保卫战,守护长沙的碧水蓝天,作为中学生的你可以做的是______(写一点即可)30.根据图文回答下列问题。(1)汽水是常见的饮料,打开瓶盖汽水会自动喷出。①汽水属于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②汽水中的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减小而______(填“增大”或“减小”)。③汽水瓶的材质属于______(填“金属”或“合成”)材料。④汽水的pH范围是2.2~4.9,呈______(填“酸”、“碱”或“中”)性。 (2)在中秋节,人们有食用月饼的习俗。①营养成分表中的“钠”是指______(填“元素”或“单质”)。②营养成分表中“蛋白质”属于______(填“无机”或“有机”)物。③下列制月饼的原料,属于糖类的是______(填序号)。A.面粉  B.植物油  C.鸡蛋④纸袋内的生石灰的作用是______。31.碘元素对青少年智力发育影响很大,我国从1994年开始强制食盐加碘量,即在食盐中加入碘酸钾(KIO3),以防止碘缺乏病的发生.由原来每千克食盐含碘40mg下调至25mg.如图是加碘食盐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说明.(1)加碘食盐中的碘指的是______;A.碘分子B.碘原子C.碘元素D.碘离子.(2)碘酸钾(KI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3)碘酸钾(KIO3)中K、I、O的原子个数比______;(4)碘酸钾(KIO3)中碘、钾、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______;(5)碘酸钾(KIO3)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保留至0.1%)(6)请计算,目前加碘食盐每袋比调整前少加碘酸钾多少毫克?32.过氧化钙晶体﹝CaO2·8H2O﹞较稳定,呈白色,微溶于水,广泛应用于环境杀菌、消毒。以贝壳为原料制备CaO2流程如下: (1)气体X是CO2,其名称是      ;将过氧化钙晶体与溶液分离的方法是      。 (2)反应Y需控制温度在0∼5℃,可将反应容器放在      中,该反应是化合反应,反应产物是CaO2·8H2O,请写出化学方程式                  。获得的过氧化钙晶体中常含有Ca(OH)2杂质,原因是                  。(3)Ca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过氧化钙晶体﹝CaO2·8H2O﹞中H、O元素的质量比为    。(4)为测定制得的过氧化钙晶体中CaO2·8H2O的质量分数,设计的实验如下:称取晶体样品50g,加热到220℃充分反应(方程式为,杂质不发生变化),测得生成氧气的质量为3.2g,请计算样品中CaO2·8H2O的质量分数(CaO2·8H2O相对分子质量为216),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33.(1)下图为托盘天平,使用托盘天平称物品的正确操作顺序为(填序号)________。 ①调游码 ②放称量纸        ③称量物放左盘 ④调零点 ⑤加质量大的砝码  ⑥加质量小的砝码(2)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2.5g食盐,在称量中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左边,接下来应采取的措施是          (填写序号) A.增加砝码       B.减少砝码      C.添加食盐    D.减少食盐该同学接下来想量取18mL液体,应选用          。 ①10mL量筒    ②20mL量筒    ③50mL量筒    ④胶头滴管该同学在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然后倾倒一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2mL。则该同学倾倒液体体积       6mL(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34.现提供高锰酸钾、氯酸钾、二氧化猛、双氧水溶液等化学试剂,请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问题(所选用装置用字母序号表示): (1)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或______.用该发生装置还可以选用其它试剂制取氧气,它们是______.(2)某同学用B和C制取和收集某种气体,操作步骤如下:①按图示分别组装好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②在B中加入水至封住长颈漏斗下端出口    ③用橡皮管连接B、C    ④检查气密性    ⑤⑥在B中锥形瓶中装入固体药品并塞紧胶塞   ⑦将液体试剂从长颈漏斗上部注入     ⑧收集气体回答下列问题:I、写出步骤④的具体操作______,气密性良好的标志是______;II、写出步骤⑤的具体操作______;III、药品和步骤⑦以前的操作都没问题,收集装置也没问题,但收集不到气体,其原因可能是______.(3)某同学在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实验后进一步研究了下面几个问题:问题①:催化剂二氧化锰的用量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他的实验方案是:每次都用30ml10%的过氧化氢溶液,采用不同量二氧化锰粉末做催化剂,测定每次收集到500ml氧气时所用的时间,结果如下:(其它实验条件相同)实验次序12345678MnO2粉末用量(g)0.10.20.30.40.50.60.70.8所用时间(s)178754321 请你分析表中数据并回答:二氧化锰的用量有无影响,如果有,怎样影响?______.问题②: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你的实验方案是:______.问题③:还有哪些因素可能影响该反应的速率?请写出你的一个猜想:______.35.胃酸(gastric acid)指胃液中分泌的盐酸.胃酸在食物的消化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①杀死随食物及水进入胃内的细菌.②分解食物中的结缔组织和肌纤维,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易于被消化.③与钙和铁结合,形成可溶性盐,促进它们的吸收.胃酸的量不能过多,当胃酸过多时医生通常是用“小苏打片”“胃舒平”等药物进行治疗.小苏打的成分主要是碳酸氢钠,胃舒平中则主要含有氢氧化铝.请写出小苏打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经研究发现,长期使用我国发明的铁锅炒菜做饭,可减少缺铁性贫血的发生,原因是______,请写出铁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五、科普短文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36.阅读下面的科普短文,回答问题。臭氧在通常状况下是淡蓝色、有鱼腥臭味的气体。臭氧不稳定,一旦受热极易转化成氧气,并放出大量的热。臭氧的氧化能力比氧气强得多。空气中的氧气通过臭氧发生器在高压电极的作用下能转化为臭氧。臭氧在地面附近的大气层中含量极少,在离地面约25km处有一个厚度极薄的臭氧层。臭氧层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大量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紫外线的伤害,它是一切生命的保护层。超音速飞机排出废气中的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气体,家用电冰箱中使用的制冷剂“氟利昂”等对臭氧层有很大的破坏作用,会使臭氧层形成空洞,从而使更多的紫外线照射到地球表面,导致皮肤癌的发病率大大增加。如不采取措施,后果不堪设想。(1)写出臭氧的物理性质:______。(2)臭氧发生器发生的反应属于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3)应采取______(答一点)的方法保护臭氧层。(4)把红热的细铁丝伸入装满臭氧的集气瓶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5)二氧化硫遇到臭氧微热即被迅速氧化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硫酸,这是除去废气中二氧化硫的理想方法。这两个反应的基本类型都属于______。六、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7.0分)37.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仪器X的名称是______;用D收集H2时,气体应从导管______端(填“m”或“n”)进入。(2)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MnO2制备O2,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最好选用发生装置______(填序号);将D装满水,用排水法收集O2并测定气体体积,应在______端(填“m”或“n”)连接上一个量筒。(3)某同学称取一定质量的KMnO4固体放入装置A的大试管里,将温度控制在250℃加热制取O2,请回答:①KMnO4制备O2的化学方程式:aKMnO4bX+cMnO2+dO2↑,方程式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a=______、d=______。②实验结束时,乙同学发现用排水法收集到的O2量大于理论产量,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提出猜想]猜想I:反应生成的MnO2分解放出O2;猜想Ⅱ:反应生成的X分解放出O2;猜想Ⅲ:______。③[实验验证]同学们分成两组,分别进行下列实验:第一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MnO2,在250℃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MnO2的质量不变,则猜想______错误;第二组同学取物质X加入试管中,控制温度在______条件下加热,没有用测定质量的方法得出了猜想Ⅱ正确的结论,该组同学选择的实验方法是______。④[拓展延伸]实验发现,KClO3固体加热到400℃时,生成O2的速率还是很慢。如果将KMnO4固体与KClO3固体混合加热,则KClO3的分解速率大大加快。请问KMnO4在KClO3的分解反应中是否作催化剂?______(填“是”或“否”),其理由是______。 38.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条重要途径。(1)实验A是实验室制备和检验二氧化碳的微型装置图,该装置中检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2)实验B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图,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______(填序号)。①装置气密性好;②实验前夹紧止水夹;③红磷过量或足量;④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⑤要选用教室内的空气。(3)实验C目的是确认CO2是否与NaOH发生化学反应,操作顺序应该是______(填序号)。①先滴加盐酸后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②先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后滴加盐酸(4)实验C中气球的变化是______。七、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39.2020年春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过氧乙酸(C2H4O3)对细菌和病毒具有高效、快速杀灭作用,广泛应用于环境的消毒。如图为某过氧乙酸标签的部分文字说明,请回答:(1)过氧乙酸中碳、氢、氧的质量比是______;(2)用2瓶这种溶液配制10%的过氧乙酸溶液______g。 参考答案及解析1.答案:B解析:解:A.侯德榜发明联合制碱法;拉瓦锡研究了空气的成分,正确;B.煤气中毒是由一氧化碳引起的,错误;C.缺铁元素会引起贫血;缺钙元素会导致骨质疏松,正确;D.生石灰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所以可用作食品干燥剂;区别硬水与软水,可用肥皂水检验,加入肥皂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较少的是硬水,正确。故选:B。A.根据化学史来分析;B.根据有毒有害物质来分析;C.根据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来分析;D.根据物质的性质与鉴别方法来分析。本题难度不大,选用排除法(即只要发现有一项归纳错误,即可排除该选项)是正确、快速解答此类题的捷径。2.答案:A解析:解:A.分子、原子和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三种基本粒子,模型正确;B.物质分成混合物与纯净物,纯净物分为单质与化合物,氧化物是化合物中的一种,模型错误;C.三大化石燃料是指煤、石油和天然气,酒精不属于化石燃料,模型错误;D.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氧、硅、铝、铁、钙等,模型错误。故选:A。A.根据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来分析;B.根据物质的分类来分析;C.根据化石燃料的种类来分析;D.根据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来分析。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分类、三大化石燃料、地壳中元素的含量以及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等,难度不大。3.答案:A解析: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有毒的二氧化硫气体,水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故A符合题意; B、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磷燃烧消耗了氧气,瓶内的压强减小,通过量简中的水体积的变化得出氧气体积,故B不符合题意;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火星四射,水能冷却溅落融熔物,防止集气瓶炸裂,故C不符合题意;D、排水法收集氧气:水先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后便于观察氧气何时收集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A、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注意事项分析;B、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分析;C、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注意事项分析;D、根据排水法收集氧气时水的作用分析。本题的难度不大,了解水在实验中的作用即可分析解答。4.答案:C解析:解:A、服装面料中,常含有多种化学合成纤维,例如涤纶,故A正确;B、粮食生产中,应合理施用化学肥料和农药,目的是防止污染环境,故B正确;C、建筑工业中,常采用钢筋水泥等,属于复合材料,而不是天然材料,故C错误;D、汽车飞机中,多使用从石油中分离出的燃料,例如汽油,柴油等,故D正确。故选:C。A、根据服装面料中常含有多种化学合成纤维进行解答;B、根据粮食生产中应合理施用化学肥料和农药,目的是防止污染环境进行解答;C、根据建筑工业中常采用钢筋水泥等,属于复合材料进行解答;D、根据汽车飞机中多使用从石油中分离出的燃料进行解答。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在做与生活有关的化学题时要注意。5.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元素周期表,熟知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A.碘的偏旁是“石”字,所以碘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A正确;B.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碘元素的原子序数为53,则核内质子数为53,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所以中子数不为53,故B错误; C.由元素周期表的一格信息可知,锌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38,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省略不写,不是“g”,故C错误;D.由锌和碘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锌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容易失去电子生成Zn2+,化合价为+2价,碘原子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容易得到电子生成I-,化合价为-1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锌和碘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ZnI2,故D错误。故选A。  6.答案:A解析:解:A.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属于同一种元素,由题中甲和乙原子的质子数都是6,所以甲和乙是同一种元素,故A正确;B.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由甲和乙质子数相等可知甲和乙的核电荷数相同,故B不正确;C.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由题中乙和丙质子数不同,所以二者的核外电子数不同,故C不正确;D.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互为同位素原子,由题中乙和丙的质子数不同,所以乙和丙不是互为同位素,故D不正确。故选:A。A.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内质子数;B.核电荷数等于质子数;C.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D.同位素是指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其中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掌握这一相等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7.答案:A解析:解:A、氧气和二氧化碳都不与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反应,所以不能区分,故A错误;B、稀盐酸能与NaOH溶液反应,如果NaOH溶液变质则不能反应,故B说法正确;C、肥皂水可以区分软水和硬水,软水有较多的泡沫,硬水泡沫较少,故C说法正确;D、铁粉不能可以燃烧,碳粉能够燃烧,所以燃烧可以区分二者,故D说法正确。故选:A。A、氧气和二氧化碳都不与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反应;B、稀盐酸能与NaOH溶液反应;C、肥皂水可以区分软水和硬水; D、铁粉不能可以燃烧,碳粉能够燃烧.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8.答案:A解析: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俯视刻度,操作错误。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A。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B、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9.答案:A解析:解:A、废旧钢铁、塑料、废纸等回收再利用,能够节约能源和资源,少使用化石能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故正确;B、直接燃烧煤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等空气污染物;故错误;C、农田秸秆、废塑料等燃烧时,大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3项污染指数达到高峰值,其中二氧化硫的浓度比平时高出1倍,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比平时高出3倍;故错误;D、开汽车上下班能增大汽车尾气的排放,汽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等;故错误;故选:A。A、从废旧钢铁、塑料、废纸等回收再利用,能够节约能源和资源去分析解答;B、从直接燃烧煤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等空气污染物去分析解答;;故错误; C、农田秸秆、废塑料等燃烧时,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3项污染物去分析解答;D、从开汽车上下班能增大汽车尾气的排放去分析解答;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养成良好习惯,争做环境小卫士.10.答案:D解析: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A.MBBA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B.一个MBBA分子是由18个碳原子、21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则一个MBBA分子中含有41个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C.MBBA中碳、氢、氧、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2×18):(1×21):16:14,可见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故选项说法错误;D.MBBA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8):(16×1)=27:2,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  1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辨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A、可燃性需要通过物质的燃烧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A错;B、挥发性是由液态变为气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性质,故B正确;C、稳定性是指该物质是否容易和其他物质反应,属于化学性质,故C错;D、氧化性是通过氧化反应体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D错。故选:B。  12.答案:B解析:解:A、镓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31,但核内中子数不是31,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镓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31-2-8-18=3,与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化学性质相似,该选项说法正确;C、镓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72,单位不是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镓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3,反应中容易失去3个电子形成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镓离子,在化合物中显+3价,氧化物的化学式是Ga2O3,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B。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3.答案:A解析:解:A.由题干信息可知,山梨酸钾能有效保持食品的新鲜,可以按安全标准量添加,选项说法正确;B.山梨酸钾(C6H7COOK)是由山梨酸根离子与钾离子构成的,碳酸钾是由钾离子与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其中山梨酸钾(C6H7COOK)具有防腐作用,而碳酸钾不具备防腐作用,可见山梨酸钾中起防腐作用的不是钾离子而是山梨酸根离子,选项说法错误;C.山梨酸钾(C6H7COOK)是由山梨酸根离子与钾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选项说法错误;D.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无论是天然的食品添加剂还是人工合成食品添加剂都不能超标添加,超标后就会危害人体健康,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A.根据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来分析;B.根据题干信息来分析;C.根据物质的结构与分类来分析;D.根据物质的性质与应用来分析。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与用途,食品的防腐,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等,知识点较多,但难度不大.14.答案:D解析:解:A、钇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9,该选项说法正确;B、钇元素是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在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该选项说法正确;C、钇元素原子的中子数是:89-39=50,该选项说法正确;D、钇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91,单位不是k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D。元素周期表中,方格中左上角是原子序数,右上角是元素符号,中间是元素名称,下面是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单位不是g; 一般情况下,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大于4的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等于4的,既不容易得到电子,也不容易失去电子,因此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最外层电子数是8的是一种稳定结构,第一层也是最外层时,达到2个电子也是一种稳定结构。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注意理解和应用。15.答案:D解析:解:A、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属于合成材料,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说法错误。B、甲烷、乙醇、醋酸均为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均为有机物,碳酸钙的性质与无机物相似,属于无机物,故选项说法错误。C、NaCl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D、氯化铵、尿素、氨水、硝酸钠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A、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据此常见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B、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C、构成物质的粒子有三种。D、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合成材料的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与分类、有机物的特征、构成物质的粒子、化肥的分类方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6.答案:C解析:解: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xH8+5O2- 点燃  3CO2+4H2O,反应后3CO2、4H2O中含C、H、O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分别为3、8、10,而反应前CxH8、5O2中含C、H、O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分别为x、8、10,利用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可推断反应中反应物CxH8的x的数值是3;故选C.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xH8+5O2- 点燃  3CO2+4H2O,利用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可推断反应中反应物CxH8的分子构成、确定该物质的化学式中x的值.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利用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可推断反应中某物质的分子构成、确定该物质的化学式.17.答案:D 解析:解:A、填充氮气可以防止变质、变形;放入生石灰可以防止受潮;放入细铁粉可以作抗氧化剂防止受潮、变质,故A正确;B、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原理是隔绝空气;住宅失火时用水灭火,原理是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釜底抽薪是清除可燃物,故B正确;C、硬水和软水可以通过加肥皂水并搅拌进行区分;羊毛和合成纤维可以通过点燃后闻气味进行区分;氯化铵是白色晶体,磷矿粉是灰白色粉末,可以通过观察状态进行区分,故C正确;D、氧气不具有可燃性,不是可燃性气体;三种常见的还原剂是C、CO、H2;构成物质的三种粒子是分子、原子、离子,故D错误。故选:D。A、根据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进行分析;B、根据灭火的原理进行分析;C、根据物质的性质区分物质;D、根据物质的性质和使用注意事项进行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基础知识,难度不大,知识覆盖面比较广,解答本题要加强对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18.答案:D解析:解:由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酒精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2H5OH+3O2- 点燃  2CO2+3H2O.A、甲是酒精,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A正确;B、由方程式可知,该反应有单质氧气参加反应,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故B正确;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的本质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故C正确;D、由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是1:3,故D错误.故选D.观察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据其意义分析判断有关的问题.根据变化微观示意图及粒子构成模拟图,确定物质的分子构成,能够正确写出物质的化学式,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能够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运用能力.19.答案:D解析: 本题从微观的角度考查物质类别的判断,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由多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据此进行分析解答。A、A中是由同一种分子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错误;B、B中是由同一种分子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错误;C、C中是由同一种分子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错误;D、D中含有两种不同的分子,属于混合物,故正确。故选D。  20.答案:A解析:解:A、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灼热的氧化铁,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由于原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再通过澄清石灰水,无法根据石灰水的变化确定是否含一氧化碳,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Ba(OH)2溶液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C、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若产生泡沫较多,则是软水,若产生泡沫较少,则是硬水,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D、用导管分别对准浸没在热水和冷水中的白磷通氧气,热水中的白磷能燃烧,说明了燃烧的条件之一:温度达到着火点,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A.A、根据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判断.B、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C、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结合检验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用导管分别对准浸没在热水和冷水中的白磷通氧气,热水和冷水的温度不同,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21.答案:质量守恒定律 大 能溶于水解析:解:(1)实验A: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该实验可以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其理论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 (2)实验B:若没有夹弹簧夹,集气瓶中的部分空气逸出,可使得实验结果比15大;(3)实验C:塑料瓶变瘪了,分析实验现象可知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故答为:(1)质量守恒定律;(2)大;(3)能溶于水。(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回答;(2)根据测定空尾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注意事项分析;(3)根据实验的现象分析二氧化碳的性质。本题主要考查了初中常见的几个实验,难度不大,了解实验的原理、现象和结论等即可分析解答。22.答案:分子不断运动;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分子间间隔较大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分子的相关知识。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分子之间有间隔;气体分子间间隔较大。花香四溢是由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香气的分子通过运动,分散到空气中;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当把酒精和水混合以后,两种分子不发生化学反应,两种物质的分子相互穿插渗透,进入彼此的分子间隔,所以总体积会小于二者的体积之和.所以20毫升酒精和20毫升水混合,总体积小于40mL;氧气可以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间隔较大的缘故。故答案为:分子不断运动;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分子间间隔较大。23.答案:① ⑥ ②③ ④解析:解:由题目的信息可知,属于描述物质物理性质的是:硫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属于描述化学性质的是:说明硫磺有可燃性;属于物理变化的是:②把块状硫磺研碎,③取少量硫磺放入燃烧匙内,用酒精灯加热,硫熔化成黄色液体;属于化学变化的是:④继续加热,硫在空气中燃烧;故答案为:①;⑥;②③;④;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变化是指正在发生的过程,性质是物质表现出来的特性,一般加上能或不能、易或不易等.由题目的信息可知,属于描述物质物理性质的是:硫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属于描述化学性质的是:说明硫磺有可燃性;属于物理变化的是:②把块状硫磺研碎,③取少量硫磺放入燃烧匙内,用酒精灯加热,硫熔化成黄色液体;属于化学变化的是:④继续加热,硫在空气中燃烧. 本考点考查了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变化是指正在发生的过程,性质是物质表现出来的特性,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24.答案:银白色 紫红色 黑色 无色透明 黑色 白色解析:解:镁条是银白色的固体,铜是紫红色固体,氧化铜是黑色固体,稀盐酸是无色透明的液体,石墨是黑色固体,碳酸氢铵是白色固体;故答案为:银白色;紫红色;黑色;无色透明;黑色;白色;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等。镁条是银白色的固体,铜是紫红色固体,氧化铜是黑色固体,稀盐酸是无色透明的液体,石墨是黑色固体,碳酸氢铵是白色固体。本考点考查了物理性质中物质的颜色,要记忆有关物质的性质,并能够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25.答案:20g解析:解:若每一步反应均完全,混合物中的碳元素完全转化到碳酸钙中,则最终得到的白色沉淀的质量为:4.8g×50%÷12100=20g。故填:20g。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26.答案: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氨气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铵;试管内的液体会迅速上升;因为氨气极易溶于水,使试管内的气压减小;氨气+硫酸→硫酸铵解析:解:(1)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等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因此,都属于物理性质,所以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都属于氨气的物理性质;氨气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铵,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所以氨气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铵属于化学性质;(2)氨气溶于水,试管内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液体被压入试管内; (3)反应物是氨气和硫酸,写在箭头的左边,生成物硫酸铵写在箭头的右边,所以表达式是:氨气+硫酸→硫酸铵.故答案为:(1)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氨气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铵;(2)试管内的液体会迅速上升;因为氨气极易溶于水,使试管内的气压减小;(3)氨气+硫酸→硫酸铵.(1)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2)根据氨气溶于水,试管内压强减小考虑;(3)根据文字表达式的写法考虑.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熟悉文字表达式的写法.27.答案:不可再生;化合;BD解析:解:(1)煤属于化石燃料,不能短时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2)反应①是2C+O2=2CO,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反应②C+H2O=CO+H2、③CO+H2O=H2+CO2.A、反应②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反应③的反应物均为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B、两个反应中,水都失去了氧,发生了还原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C、生成物一氧化碳和氢气均具有可燃性,都是可燃性气体;但二氧化碳不具有可燃性,不是可燃性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D、C、CO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0、+2价,生成物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中化合价分别是+2、+4价,反应后碳元素的化合价都升高,故选项说法正确.故答案为:(1)不可再生;(2)化合;BD.(1)从能源是否可再利用的角度可把能源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现阶段不可能再生的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的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2)反应①是2C+O2=2CO,②C+H2O=CO+H2、③CO+H2O=H2+CO2,由置换反应的特征、还原反应等,进行分析解答.本题难度不大,理解煤的气化的原理与流程,掌握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特征、常见化学反应类型的特征、一氧化碳与氢气的化学性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8.答案:反应物是固体且需加热;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镁比锌活泼,与稀硫酸反应剧烈得多,不利于收集氢气;b;除去氢气中的水分;18a-16bb 解析:解:(1)初中所学发生装置主要分两种,即固体加热型、固体和液体不加热型.A装置属于固体和固体加热装置,反应物是固体和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故答案为:反应物是固体且需加热.(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发生装置属于固体和液体不加热制气体;②和③相比,③装置中导管多了一个开关,一旦开关关闭,随着气体的增多,迫使液体和多孔隔板上的固体分离,导致反应停止,故答案为: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3)实验室不宜用镁来代替锌与稀H2SO4反应制取H2,主要原因是:镁比锌活泼,与稀硫酸反应剧烈得多,不利于收集氢气;(4)因为氨气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故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从短管(b)通入,把空气从长管排出;(5))通入硬试管中的氢气要干燥,第一个装有碱石灰的U形管的作用是除去氢气中的水分;依据H2+CuO  △   Cu+H2O;氧化铜的质量为ag,反应后生成水的质量为bg,令铜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则(x+16):18=ag:bg,解得x=18a-16bb.(6)请利用单孔橡胶塞、玻璃导管、胶皮管、试管、集气瓶和玻璃片,设计一套制取CO2的实验装置,并将该实验装置的简图画出来(如答案图所示).故本题答案为:(1)反应物是固体且需加热;(2)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3)镁比锌活泼,与稀硫酸反应剧烈得多,不利于收集氢气;(4)b;(5)18a-16bb;(6)(1))根据发生装置的选择条件即可. (2)根据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条件即可.(3)镁比锌活泼,与稀硫酸反应剧烈得多,不利于收集氢气;(4)根据氨气的密度及溶解性选择收集方法;(5)通入硬试管中的氢气要干燥,第一个装有碱石灰的U形管的作用是除去氢气中的水分;由装置图与实验原理可知,第二个装有碱石灰的U形管的作用是用于吸收反应产生的水,根据水的质量测定铜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Ar(Cu),;(6)根据题意分析制图.此题重在考查同学们对常用化学仪器的了解和识记情况,只有很好的认识它们,做实验才能得心应手.属于扩展性问题,重在考查根据物质的反应物和反应条件选取装置.29.答案:①②③④;吸附;低碳出行、节约用电、用纸等等解析:解:(1)在煤燃烧、燃放鞭炮,用汽油作燃料、工业排放的废气中,常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对大气有污染的气体和粉尘,会造成空气的污染;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是氧气,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由以上分析可知:①②③④会引起空气污染;(2)由于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在污水处理厂为了除去污水中的色素和异味,通常加入活性炭,其中活性炭起吸附作用。(3)为打赢蓝天保卫战,守护长沙的碧水蓝天,作为中学生的你可以做的是:低碳出行、节约用电、用纸等等。故答为:(1)①②③④;(2)吸附;(3)低碳出行、节约用电、用纸等等(1)根据造成空气污染的途径考虑:空气的污染途径是工厂废气的任意排放,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汽油燃烧形成的烟雾;(2)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分析;(3)根据保护环境防止空气污染的方面分析回答。本题的难度不大,了解造成空气污染的途径、活性炭的吸附性等知识即可分析解答。30.答案:(1)①混合物;②减小;③合成;④酸(2)①元素;②有机;③A;④干燥食品解析:本题考查了化学与生活的相关知识,掌握物质的分类、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物质的组成、无机物与有机物的概念、食物中富含的营养素以及生石灰的性质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①汽水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②打开汽水瓶盖,汽水会自动喷出的原因是压强变小,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变小; ③汽水瓶是由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合成材料;④汽水的pH范围是2.2~4.9,小于7,显酸性;(2)①营养成分表中的“钠”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钠”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②蛋白质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③A.面粉中富含糖类;  B.植物油中富含油脂;  C.鸡蛋中富含蛋白质。故选A;④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可以做干燥剂,用来干燥食品。  31.答案:C 214 1:1:3 39:127:48 59.3%解析:解:(1)加碘食盐中的碘,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离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碘”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2)碘酸钾的相对分子质量=39+127+16×3=214.(3)1个碘酸钾分子是由1个钾原子、1个碘原子、3个氧原子构成的,则碘酸钾(KIO3)中K、I、O的原子个数比为1:1:3.(4)碘酸钾中钾元素、碘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是39:127:(16×3)=39:127:48.(5)碘酸钾(KIO3)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7214×100%≈59.3%.(6)由原来每千克食盐含碘40mg下调至25mg,目前加碘食盐每千克比调整前少加碘酸钾的质量为(40mg-25mg)÷59.3%≈25.3mg.每袋为500g,故每袋比调整前少加碘酸钾为25.3mg/2=12.15mg故答案为:(1)C;(2)214;(3)1:1:3;(4)39:127:48;(5)59.3%;(6)12.15mg.(1)食品、药品、营养品等物质中的“碘”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离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2)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1个碘酸钾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解答.(4)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5)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100%,进行分析解答. (6)根据由原来每千克食盐含碘40mg下调至25mg,结合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标签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2.答案:(1)二氧化碳;过滤(2)冰水混合物;CaO+H2O2+7H2O=CaO2·8H2O;CaO或Ca(OH)2过量,且Ca(OH)2微溶(3) 72;1∶10(4)解:设样品中CaO2·8H2O的质量为x     432                          32         x                           3.2g432:32=x:32x=43.2g答:样品中CaO2·8H2O的质量分数为86.4%。解析:(1)CO2名称是二氧化碳;将固体与液体分离的方法是过滤;(2)反应Y需控制温度在0∼5℃,可将反应容器放在冰水混合物中;反应物为CaO、水和过氧化氢,反应产物是CaO2·8H2O,反应方程式为:CaO+H2O2+7H2O=CaO2·8H2O;过氧化钙晶体中常含有Ca(OH)2杂质,原因是CaO或Ca(OH)2过量,且Ca(OH)2微溶;(3)Ca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16×2=72; 过氧化钙晶体﹝CaO2·8H2O﹞中H、O元素的质量比为(8×1×2):(16×10)=1:10;(4)已知氧气的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求出过氧化钙晶体的质量,从而计算出样品中CaO2·8H2O的质量分数。解:设样品中CaO2·8H2O的质量为x    216×2                       32    x                             3.2g432:32=x:32x=43.2g答:样品中CaO2·8H2O的质量分数为86.4%。33.答案:(1)④②③⑤⑥①。(2)D;②④;大于。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实验基本操作的相关知识。(1)用天平称量的一般步骤:调零点;放称量纸;称量物放左盘;砝码放右盘,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再加质量小的砝码;调游码。因此本题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④②③⑤⑥①。(2)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时,指针往哪边偏,说明哪边质量大,正确的称量是“物左砝码右”。称量2.5g食盐,指针偏向分度盘左边,说明食盐多,所以接下来应采取的措施是减少食盐。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应该选用量程最接近所量液体体积的量筒,在量取时还需要用到取用少量液体所需的胶头滴管,所以想量取18mL液体,应选用20mL量筒和胶头滴管。 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俯视时读数大于液体的实际体积,仰视时读数小于实际体积。该同学在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然后倾倒一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2mL,说明量筒内液体的体积小于12mL,因此该同学倾倒液体体积大于6mL。故答案为:(1)④②③⑤⑥①。(2)D;②④;大于。34.答案:A C E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用双手握住锥形瓶 如果有气泡冒出,说明气密性良好 把锥形瓶平放,用药勺把药品放进瓶子的底部 从长颈漏斗出去了 有,二氧化锰越多,反应越快. 制取相同体积的氧气,一个加热,另一个不加热,然后看所需时间的长短. 过氧化氢的浓度解析:解:(1)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属于固体和固体的加热制气体,氧气不溶于水,不可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答案为:A,C,E,氯酸钾和二氧化锰.(2)I、向锥形瓶中加水封住漏斗的底部,用双手握住锥形瓶,内部温度升高,气体膨胀,迫使气体进入导管,所以可以看到气泡.故答案为:用双手握住锥形瓶,如果有气泡冒出,说明气密性良好.Ⅱ、放固体的方法是把试管放平,用药勺(镊子)把药品送入试管底部.故答案为:把锥形瓶平放,用药勺把药品放进瓶子的底部.Ⅲ、固体和液体反应制气体,长颈漏斗的底部插入液面以下,防止气体从漏斗出去,故答案为:从长颈漏斗出去了.(3)①根据表格中二氧化锰的用量和所用的时间的关系,可以发现催化剂越多,生成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越短,反应越快.故答案为:有,二氧化锰越多,反应越快.②一样的双氧水制取相同体积的氧气,一个加热,另一个不加热,然后看生成相同氧气的时间的长短,时间短,说明反应快.故答案为:制取相同体积的氧气,一个加热,另一个不加热,然后看所需时间的长短.③制取相同体积的氧气,一个用较高浓度的双氧水,另一个用较低浓度的双氧水,然后看时间的长短就可判断浓度比反应的影响情况.故答案为:过氧化氢的浓度. (1)根据收集装置和发生装置的选择条件即可.(2)考查怎样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和固体药品的装入方法.(3)①根据表格中二氧化锰的用量和所用的时间的关系,可以发现催化剂越多,反应越快.②一个采取加热,另一个采取不加热,然后看生成相同体积的氧气所用时间的长短.③这是一个发挥性题目,合理即可.掌握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条件,掌握一些实验的常规操作方法.35.答案:NaHCO3+HCl=NaCl+H2O+CO2↑ 少量单质铁会随着饭菜进入胃中,与胃酸反应,生成易被人体吸收的铁元素 Fe+2HCl=FeCl2+H2↑解析:解:小苏打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它与胃酸中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HCO3+HCl=NaCl+H2O+CO2↑.由于铁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胃酸中含有盐酸,随饭菜进入到胃中的铁就和胃酸中的盐酸反应生成人体易吸收的亚铁离子;反应物是铁与盐酸,生成物是氯化亚铁和氢气,用观察法配平,氢气后面标上上升符号,所以方程式是:Fe+2HCl=FeCl2+H2↑;故答案为:NaHCO3+HCl=NaCl+H2O+CO2↑;少量单质铁会随着饭菜进入胃中,与胃酸反应,生成易被人体吸收的铁元素;Fe+2HCl=FeCl2+H2↑;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即可.小苏打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金属和酸反应生成氢气,必须具备以下条件:金属必须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酸除浓硫酸和硝酸外.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化学方程式书写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不符合客观事实、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写条件、不标符号等.36.答案:淡蓝色,有鱼腥臭味;化学;限制使用氟利昂(或减少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的排放);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发出耀眼的光,生成黑色四氧化三铁;化合反应解析:解:(1)臭氧是淡蓝色有鱼腥味的气体,密度比氧气大;故填:淡蓝色,有鱼腥臭味;(2)空气中的氧气通过臭氧发生器在高压电极的作用下能转化为臭氧,此过程中有新物质臭氧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填:化学;(3)由信息知飞机排出的废气和氟里昂等能破坏臭氧层,故应采取:飞机排放的废气经处理后再排放,少用或不用“氟里昂”制冷剂等; 故填:限制使用氟利昂(或减少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的排放);(4)将红热的细铁丝伸入到盛有臭氧的集气瓶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发出耀眼的光,生成黑色四氧化三铁;故填: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发出耀眼的光,生成黑色四氧化三铁;(5)因为二氧化硫遇到臭氧微热即被迅速氧化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硫酸的过程中都是反应物多种,生成物只有一种,故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化合反应。故填:化合反应。(1)根据物理性质的概念和题中所给信息作出正确判断;(2)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3)根据造成臭氧破坏的原因寻找保护途径;(4)根据臭氧的性质进行分析;(5)根据生成物只有一种可以判断此变化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化合反应。本题考查了臭氧的有关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37.答案:(1)长颈漏斗;n (2)2H2O22H2O+O2↑;B;m (3)①K2MnO4;2;1 ②反应生成的X和MnO2都分解放出O2 ③Ⅰ、Ⅲ;250℃;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木条复燃 ④否;在反应过程中KMnO4生成了其他物质,其质量和化学性质都发生了改变解析:本题考查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及收集到的O2量大于理论产量的原因的探究,探究实验时应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解答,从而得出正确结论。(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可知,X是长颈漏斗;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所以用D收集H2时,气体应从导管n端进入。(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该反应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反应速率较快,所以最好选用发生装置B;氧气密度比水小,不易溶于水,所以将D装满水,用排水法收集O2并测定气体体积,气体应从n端通入,所以应在m端连接上一个量筒。 (3)①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所以方程式中X的化学式为K2MnO4,a=2、d=1。②通过分析猜想I、Ⅱ可知,猜想Ⅲ应是反应生成的X和MnO2都分解放出O2。③在250℃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MnO2的质量不变,说明250℃时,二氧化锰不能分解,所以猜想Ⅰ和Ⅲ错误;氧气能够支持燃烧,没有用测定质量的方法得出了猜想Ⅱ正确的结论。该组同学选择的实验方法是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木条复燃。④KMnO4在KClO3的分解反应中不是作催化剂(反应前后高锰酸钾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加了高锰酸钾之后,产生氧气速率加快是因为高锰酸钾分解也会产生氧气,同时产生的二氧化锰对氯酸钾的分解起催化作用。  38.答案:Ca(OH)2+CO2=CaCO3↓+H2O;①②③④;②;先膨胀后缩小解析:解:(1)该装置中检验二氧化碳时,气体进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和水,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OH)2+CO2=CaCO3↓+H2O。故填:Ca(OH)2+CO2=CaCO3↓+H2O。(2)实验B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图,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装置气密性好,实验前夹紧止水夹,红磷过量或足量,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不能选用教室内的空气,因为教室内的空气和大自然中的空气充分有所差别,这是因为教室中由于人的呼吸作用而导致二氧化碳含量偏高。故填:①②③④。(3)实验C目的是确认CO2是否与NaOH发生化学反应,操作顺序应该是先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后滴加盐酸,这是因为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再滴加盐酸时,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说明氢氧化钠确实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故填:②。(4)实验C中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后导致瓶内气压减小,气球膨胀,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时,瓶内气压增大,气球收缩,因此气球的变化是先膨胀后缩小。故填:先膨胀后缩小。实验室通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不需要加热,大理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红磷燃烧能够消耗空气中的氧气,氧气消耗后,容器中的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水进入容器,进入容器中的水的体积即为容器中空气中的氧气体积,进一步可以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39.答案:6:1:12 4000解析:解:(1)过氧乙酸中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4):(16×3)=6:1:12;故填:6:1:12;(2)可配制10%的过氧乙酸溶液的质量为x,则:500g×2×40%=x×10%x=4000g故填:4000。(1)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2)根据溶液配制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来分析。本题考查了有关化学式的计算以及溶液的稀释,难度不大。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化学
发布时间:2021-11-02 14:44:39 页数:38
价格:¥3 大小:426.39 KB
文章作者:likeziyuan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