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0-2021学年固原市西吉实验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含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0

2/20

剩余18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0-2021学年固原市西吉实验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28.0分)1.下列能说明硫与氧气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硫是淡黄色固体B.硫受热会熔化C.液态硫受热会气化D.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2.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A.活性炭除去冰箱内的异味B.氮气可用于制取氮肥C.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D.氧气可用于炼钢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于植物的光合作用B.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C.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的过程属于分解反应D.氮气充入食品包装中可以加快食品的腐蚀4.下列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用灯帽盖2次,熄灭酒精灯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的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C.使用酒精灯前,先向灯里添加酒精至满D.试管洗涤干净后,将试管口向下放置在试管架上5.下列是某位同学对现阶段学习的有关内容的归纳:①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而自身的质量和性质都不改变;②物质与氧气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③制取任何气体之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氧气的用途很多,比如可以做燃料;⑤取药品没有说明用量时,液体取用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⑥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可制成多用途的电光源。该同学归纳正确的个数是(    )A.2个B.3个C.4个D.5个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不能用铁桶盛放农药波尔多液B.可用熟石灰处理含酸量超标的污水C.工业上利用液氮和液氧的密度不同制取氧气D.胃酸过多可服用碱性药物,以减轻胃部不适7.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的条件下制氧气B.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C.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D.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逐渐加入锌粉和铁粉8.下列关于化学实验的“目的--操作--现象--结论”的描述正确的是(    ) 实验目的所加试剂(或操作、图示)实验现象实验结论A判别硬水、软水加肥皂水并振荡没有泡沫说明是软水B检查装置气密性关闭止水夹,长颈漏斗内形成稳定水柱气密性良好C探究分子运动试管中酚酞试液变红色氨气能与水反应生成碱性物质D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反应前在瓶中放有少量水)完全燃烧后,立即打开弹簧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体积的五分之一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A.AB.BC.CD.D9.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实验或事实的是(    )A.硫在密闭容器内燃烧,容器内原子个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B.向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C.20℃时,向一杯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逐渐加入硝酸钾晶体 D.两份完全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MnO2情况下的反应10.下列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A.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而对生成物的质量没有影响B.通常所说的“煤气中毒”是指CO2中毒C.正常人呼吸的氧气越多、越纯,身体就越健康D.食品生产过程中,不能使用食品添加剂11.某气体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在实验室用一种固体和一种液体混合来制取该气体,与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相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收集该气体的方法与氧气相同B.该气体的性质与氧气相同C.可以用排水法收集该气体D.可以用制氧气装置来制取该气体12.下列做法容易发生危险的是(    )A.用石灰浆抹墙B.用干冰制造舞台上的云雾效果C.到溶洞探险,用火把照明D.将燃着的煤炉放在密闭的卧室内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是一种空气污染物B.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立即熄灭,说明瓶内原有气体是二氧化碳C.空气质量指数的数值越小,说明空气的质量越好D.空气的成分按质量计算,氧气大约占21%14.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模型正确的是(    )A.原子结构模型B.物质分类模型 C.地壳中元素含量模型D.空气组成模型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0分)15.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 20mL 时,将量筒平放,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 20mL,则该学生实际取的液体体积______20mL.(填等于、大于或小于)16.(本题满分4分)化学中的概念之间有的是包含关系,有的是交叉关系,有的是平行关系,它们的关系可以用如下图表示:请你从①氧化物②含氧化合物③化合物④单质⑤化合反应⑥氧化反应⑦燃烧⑧爆炸选择两个的适当概念的序号填写在下列空格中:属于交叉关系的有:    和    ;    和    。属于包含关系的有:    和    ;    和    。17.硒的元素符号是Se,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硒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硒。工业可以利用反应Na2SeSO3=Na2SO3+Se来制备硒单质。硒有抗癌作用,人体缺硒易患肝癌、肺癌等疾病。硒能增强人体免疫力,还是最好的抗衰老物质。(1)根据硒原子结构示意图,你能获得的信息有______(填一种即可)。(2)硒离子的离子符号是______。(3)410g Na2SeSO3理论上能产生______g二氧化硒。18.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__(填“大”或“小”).(2)将一只干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这说明蜡烛燃烧后生成了______;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这说明蜡烛燃烧后还生成了_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9.0分)19.在下列选项中选择适当的字母填空,每空只有一个正确选项。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分子  D、原子  E、离子  F、氮气  G、四氧化三铁 H、五氧化二磷(1)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______;(2)保持氢气化学性质最小的粒子是氢______;(3)铜是由铜______构成的;(4)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是______;(5)属于黑色固体的是______。20.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1)包饺子的食材有面粉、韭菜、瘦肉、植物油、食盐等。其中富含糖类的是______,不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_。(2)老年人缺______会发生骨质疏松,容易骨折。(3)塑料盆、铁锅,陶瓷茶杯等是生活常见用品,其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4)活性炭能除去家庭装修中产生的有害气体,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性。(5)加了洗涤剂的水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是利用了洗涤剂的______作用。(6)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煮沸可以将硬水转化为软水B.工业废水直接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C.寻找合适的催化剂,利 用光照使水分解是理想的制氢方法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能提高农作物产量,不会造成水污染(7)扫描二维码可以租用“共享单车”,二维码的制作材料一般是用 PVC 不干胶贴纸。PVC[化学式(C2H3Cl)n]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四、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8.0分)21.请完成下列实验:实验一: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仪器与装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编号仪器名称:a______b______。(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如果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填装置序号),当出现______现象时说明已集满氧气。(3)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则①~⑤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填装置序号);小明同学将装置②改进成装置Ⅰ和Ⅱ.改进后的装置与装置②相比,装置Ⅰ的优点是______,装置Ⅱ的优点是______。(4)实验室用装置Ⅱ制取氧气,小针筒可以换成______(填仪器名称),也达到同样的效果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实验二:实验室用固体氯化钠配制50g5%的氯化钠溶液的主要实验步骤有:①称量、量取②溶解③计算④装瓶。 (1)配制过程的先后顺序是(用序号表示)______;(2)溶解步骤用到的仪器有玻璃棒和______,此步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3)其他操作都正确,装瓶时不慎将少量氯化钠溶液倒在瓶子外边,则最后得到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5%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2.同学们都知道镁带在空气中燃烧会生成白色固体。而小科同学在做“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实验时,却发现生成物中还含有少量黑色固体。黑色固体是镁和什么物质反应产生的呢?他提出下列猜想:猜想一:黑色固体可能是镁和氮气反应的产物;猜想二:黑色固体可能是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产物。为分别获取实验所需的气体,验证上述猜想,小科提出了两个方案:方案一(图1):(1)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并除去二氧化碳,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请写出氢氧化钙溶液和二氧化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2)用如图2装置进行除去氧气的燃烧实验,其中选用红磷要过量,目的是______。你认为若选用木炭除去氧气______(填“是”或“不是”)可行的,原因是______。在老师帮助下,小科最终获得氮气,观察到镁带在氮气中可以燃烧并有淡黄色的固体产生。方案二: 把点燃的镁带放入盛有______气体的集气瓶中,观察到镁带在该气体中也能燃烧,同时有白色和少量黑色固体生成。小科得出结论:猜想______正确。通过以上实验,你对二氧化碳的性质有了怎样的新认识:______。 参考答案及解析1.答案:D解析:解:判断硫和氧气发生了化学变化需抓住其本质特征产生新物质。硫是淡黄色固体、硫受热会熔化、发光放热都不能说明产生了新物质,只有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说明变化后产生了新物质。故选:D。利用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的知识,分析过程要注意不要被变化过程中的现象所迷惑,要找到本质(有新物质生成).本题难度不大,是对化学变化特征的考查,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2.答案:A解析:解:A、活性炭除去冰箱内的异味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B、氮气可用于制取氮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C、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是利用醋酸的酸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D、氧气可用于炼钢是利用氧气的助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A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等.活性炭除去冰箱内的异味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本考点考查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要记忆有关活性炭、氮气、食醋、氧气的性质,并能够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3.答案:A解析:解:A、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于植物的光合作用,说法完全正确,故A正确;B、氧气的化学性质较活泼,在常温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但不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反应,故B错误;C、任何液态物质都有一定的沸点,这样利用物质的这一物理性质,在低温条件下加压,使空气转变为液态,然后蒸发分离液态空气。由于液态氮的沸点是-196℃,比液态氧的沸点(-183℃)低,因此,氮气首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剩下的主要是液态氧了,因此,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或氮气)的过程是物理变化过程,故C说法错误; D、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充入食品包装中可以防止食品的腐蚀,故D说法错误;故选:A。A、根据光合作用的有关知识进行分析;B、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C、根据化学变化的实质进行分析;D、根据氮气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分析;催化剂有一变两不变,要证明一种物质是某反应的催化剂需证明三个方面:能改变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度,反应前后质量、化学性质不变。4.答案:C解析:解:A、用灯帽盖2次,熄灭酒精灯。防止造成灯帽内外有气压差,下次不易打开,操作正确。B、给液体加热时,①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其体积的13,防止沸腾溅出,操作正确。C、给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时,酒精的量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操作错误。D、试管洗涤干净后,将试管口向下放置在试管架上。操作正确。故选:C。A、用灯帽盖2次,熄灭酒精灯。防止造成灯帽内外有气压差,下次不易打开;B、给液体加热时,注意试管内液体的量,试管的倾斜度等;C、给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时,酒精的量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D、试管洗涤干净后,为了晾干,也为了使用方便,将试管口向下放置在试管架上。本题主要考查酒精灯的使用和注意事项,了解给液体加热的方法。5.答案:A解析:解:①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而自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②物质与氧气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③制取任何气体之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该选项说法正确;④氧气不能燃烧,不可以做燃料,该选项说法不正确;⑤取药品没有说明用量时,液体取用不超过2mL,该选项说法不正确;⑥可制成多用途的电光源,不是因为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是因为通电时能够发出五颜六色的光,该选项说法不正确。归纳正确的个数是2. 故选:A。①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而自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②物质与氧气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③制取任何气体之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以防止装置漏气影响实验;④氧气不能燃烧;⑤取药品没有说明用量时,液体取用1-2mL;⑥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够发出五颜六色的光。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6.答案:C解析:解:A、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不能用铁桶盛放农药波尔多液,故选项说法正确。B、熟石灰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可用熟石灰处理含酸量超标的污水,故选项说法正确。C、工业上利用液氮和液氧的沸点不同制取氧气,故选项说法错误。D、胃酸过多可服用碱性药物,将过多的胃酸反应掉,以减轻胃部不适,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A、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中和反应应用,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工业上制取氧气的原理,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胃酸过多,可服用碱性药物,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中和反应应用、金属的化学性质、工业上制取氧气的原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7.答案:D解析:解:A、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有无催化剂只是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不影响生成氧气的量,所以最终生成氧气的质量应该相等,故正确;B、由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可知,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发生改变,故正确;C、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产生氯化钠和水,再和碳酸钠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故该坐标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正确;D、横坐标表示的不是反应时间,而是金属的质量,产生相同质量的氢气,消耗锌的质量比铁多,故应该是硫酸与铁的反应先结束,从另一方面看,消耗等量的金属,Fe产生的氢气比Zn产生的氢气多,故错误. 故选D.A、根据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有无催化剂只是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不影响生成氧气的量进行解答;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解答;C、根据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再和碳酸钠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分析;D、根据金属与酸的反应进行分析.本题通过坐标的形式考查了常见物质的性质,正确辨别坐标所表示的意义及坐标所表示的量的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8.答案:B解析:解:A、鉴别硬水和软水可用肥皂水,向等量的两种水样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肥皂水,振荡,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所以错误。B、关闭止水夹,长颈漏斗内形成稳定水柱,说明装置不漏气,所以正确。C、浓氨水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分子通过运动到了B处,与溶液中的水作用生成氨水,氨水呈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实验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所以错误。D、磷燃烧只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且不生成新的气体,完全燃烧后,使装置内压强减小,立即打开弹簧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容积(一开始放入水的体积外的容积)的五分之一,说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所以错误。故选:B。A、根据硬水和软水的鉴别方法判断。B、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判断。C、根据浓氨水的挥发性和氨水的碱性,以及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性质判断。D、根据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方法判断。将零散的化学知识整理归纳,得出一般的规律,是学好化学的可取方法之一。我们要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养成归纳整理,得出规律的习惯,从而帮助自己学好化学。9.答案:D解析:解:A、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则硫在密闭容器内燃烧,容器内原子个数不变,故选项图象错误。B、向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时,先与硫酸反应,开始时不会生成沉淀,硫酸消耗完后再与硫酸铜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故选项图象错误。 C、20℃时,向一杯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逐渐加入硝酸钾晶体,硝酸钾能继续溶解,当达到饱和状态后不再继续溶解,溶质质量分数逐渐增大,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故选项图象错误。D、两份完全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催化剂只能影响反应速率,不影响产生氧气的质量,有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所需时间短,故选项图象正确。故选:D。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判断。B、向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时,先与硫酸反应,开始时不会生成沉淀,硫酸消耗完后再与硫酸铜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铜沉淀。C、20℃时,向一杯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逐渐加入硝酸钾晶体,硝酸钾能继续溶解,当达到饱和状态后不再继续溶解,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催化剂的特征(一变二不变),进行分析判断。本题是一道图象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象。10.答案:A解析:解:A、依据催化剂特点,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而本身质量和化学性质反应前后不改变;B、引起煤气中毒的气体为一氧化碳,故B错误;C、氧气并不是越多越好,如:呼吸气体中必须要有少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以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性,故C错;D、对人体无害的食品添加剂可以适当添加,因为食品添加剂包括为增加食品营养价值而加入的维生素、氨基酸、矿物质等营养强化剂,故D错。故选:A。A、依据催化剂的特点进行分析;B、考查引起“煤气中毒”的气体种类;C、要依据氧气与人体健康关系分析;D、考查了食品添加剂作用与危害;催化剂的特点需同学们准确掌握,常见化学物质与人体健康关系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同学们需要了解.11.答案:D解析:解:A、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而该气体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密度比空气小,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A错误; B、该气体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与氧气的性质相反,故B错误;C、该气体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故C错误;D、实验室中通常用两种固体混合加热制取该气体,高锰酸钾也是固体,反应条件也是加热,因此发生装置相同,故D正确;故选:D。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而该气体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密度比空气小,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反应物是固体,条件是加热就可选择同样的发生装置制取气体。根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根据气体的溶解性和密度选择收集装置。12.答案:D解析:可以根据氢氧化钙、干冰、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石灰沙浆抹墙是利用了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干冰制造舞台上的云雾现象是利用了干冰升华,吸收大量的热;用火把照明,是检验二氧化碳含量,避免发生危险;煤炭不充分燃烧会产生有毒的一氧化碳。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了解物质的性质,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解:A、用石灰沙浆抹墙不会造成危险。B、干冰升华,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无数的小水珠,形成云雾缭绕的景象,不容易发生危险。C、用火把照明,深洞里可能含有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不供呼吸,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通过火把的燃烧情况判断二氧化碳的含量,避免发生危险。D、将燃着的煤炉放在密闭的卧室内,由于氧气不足会产生有毒的一氧化碳气体,从而易发生危险。故选:D。  13.答案:C解析:解:A、二氧化碳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A错;B、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立即熄灭,该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还可能是氮气等物质,故B错;C、空气质量指数的数值越小,说明空气的质量越好,故C正确;D、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氧气大约占21%,故D错。 故选:C。A、二氧化碳不属于空气污染物;B、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立即熄灭,该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还可能是氮气等物质;C、空气质量指数的数值越小,说明空气的质量越好;D、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氧气大约占21%。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空气的组成和性质。14.答案:D解析:解:A、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模型中质子不在原子核内,故错误;B、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包括化合物和单质,模型中化合物没包括在纯净物中,故错误;C、地壳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前五种元素是:氧、硅、铝、铁、钙,故错。D、按体积计算空气由78%N2和21%O2还有1%其他成分组成,模型描述与事实相符,故正确。故选:D。A、根据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分析解答;B、根据纯净物包括化合物和单质分析解答;C、根据地壳中元素含量考虑;D、根据按体积计算空气由78%N2和21%O2还有1%其他成分组成分析解答。本题在解答时,根据物质的构成示意图、组成部分的从属关系,并结合所学知识做出判断。15.答案:小于解析:解: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低,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大.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20mL时,将量筒平放,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20mL,其读数会比实际偏大,那么实际体积应小于20mL.故答案为:小于.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小,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大.根据量筒的读数与实际值的关系来判断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大小.量筒的使用是中考热点之一,量筒操作错误时会出现“俯大仰小”,即俯视读数,数值比实际体积大,反之,则小.16.答案:交叉:⑤和⑥、⑦和⑧ 包含:①和②、②和③、①和③。解析: 化合反应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氧化反应是指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如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故二者是交叉关系;爆炸分为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化学爆炸可能由燃烧引起,故二者是交叉关系;含氧化合物中包括氧化物、碱、含氧酸盐等,化合物有含氧化合物和不含氧化合物等,故氧化物与含氧化合物、含氧化合物与化合物及氧化物和化合物均属于包含关系。故答案为:交叉:⑤和⑥、⑦和⑧ 包含:①和②、②和③、①和③。牢记各个化学概念的意义17.答案:硒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合理即可) Se2- 222解析:解:(1)由硒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4;电子层数为4;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填:硒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合理即可);(2)由硒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硒原子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而形成带有两个单位负电荷的硒离子--Se2-;故填:Se2-;(3)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410gNa2SeSO3理论上能产生二氧化硒的质量为:410g×79205×100%÷79111×100%=222g;故填:222。(1)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信息来分析;(2)根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以及离子符号的写法来分析;(3)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与质量不变来分析。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8.答案:小 水(H2O) 二氧化碳(CO2)解析:解:(1)蜡烛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小;(2)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生成水;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故答案为:(1)小;(2)水(H2O);二氧化碳(CO2).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蜡烛的密度比水小,蜡烛燃烧后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可以据此完成解答.本题考查了石蜡的有关性质的实验探究,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19.答案:F C D B G 解析:解:(1)空气中体积分数: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所以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氮气;(2)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氢分子;(3)铜属于金属,金属铜由铜原子直接构成;(4)近年来二氧化碳含量猛增,导致温室效应;(5)四氧化三铁为黑色固体。故填:(1)F(2)C(3)D(4)B(5)G(1)根据空气的成分分析;(2)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3)金属由原子直接构成;(4)根据温室气体分析;(5)四氧化三铁为黑色固体。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常见概念的理解,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20.答案:面粉 食盐 钙 塑料 吸附 乳化 D 8:1解析:解:(1)富含糖类的是面粉,不属于有机物的是食盐,故填:面粉;食盐。(2)老年人缺钙会发生骨质疏松,容易骨折,故填:钙。(3)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填:塑料。(4)活性炭能除去家庭装修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故填:吸附。(5)加了洗涤剂的水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是利用了洗涤剂的乳化作用,故填:乳化。(6)A.煮沸可以将硬水转化为软水,正确;B.工业废水直接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正确;C.寻找合适的催化剂,利 用光照使水分解是理想的制氢方法,正确;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能提高农作物产量,但是会造成水污染,错误;故填:D;(7)PVC[化学式(C2H3Cl)n]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3)=8:1,故填:8:1。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结合化学与生活的知识、根据化学式的计算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加强对物质的性质的掌握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1.答案:酒精灯 水槽 2KMnO4-  △   K2MnO4+MnO2+O2↑ ⑤ 瓶口有大的气泡冒出 ② 可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可控制化学反应速率 分液漏斗 2H2O2- MnO2  2H2O+O2↑; ③①②④ 烧杯 搅拌,加快溶解 等于解析:解:实验一:(1)a是酒精灯,常用作热源;b是水槽;(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   K2MnO4+MnO2+O2↑;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用④装置收集,但不纯净;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能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即用⑤装置收集,当出现瓶口有大的气泡冒出现象时说明已集满氧气;(3)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不需要加热,应该选用的发生装置为②装置;改进后的装置与装置②相比,装置Ⅰ的优点是能使反应随时进行或停止,装置Ⅱ的优点是能够控制反应速率;(4)小针筒可以换成分液漏斗,也能够控制液体药品的流量,从而可以控制反应速率;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成水和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 - MnO2   2H2O+O2↑;实验二:(1)溶液配制的操作步骤:计算、称量、溶解、装瓶,故答案为:③①②④;(2)溶解固体时需在烧杯中进行,要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3)氯化钠溶液有损失对得到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影响,所以装瓶时不慎将少量氯化钠溶液倒在了瓶子外边,则最后得到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等于5%.故答案为:等于。答案为:实验一:(1)a;:酒精灯; b:水槽;(2)2KMnO4-  △   K2MnO4+MnO2+O2↑; ⑤;瓶口有大的气泡冒出;(3)②;可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可控制化学反应速率;(4)分液漏斗; 2H2O2 - MnO2   2H2O+O2↑;实验二:(1)③①②④;(2)烧杯; 搅拌,加快溶解;(3)等于。实验一:(1)要熟悉各种仪器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2)高锰酸钾受热时能够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 (3)常温下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据此分析;装置Ⅰ的优点是能使反应随时进行或停止,原理是:关闭开关时,试管中的气体增多,压强增大,把液体压入长颈漏斗,固体和液体分离,反应停止;打开开关时,气体导出,试管中的气体减少,压强减小,液体和固体混合,反应进行;装置Ⅱ中的小针筒能够控制液体药品的流量,从而可以控制反应速率;(4)小针筒可以换成分液漏斗,也能够控制液体药品的流量,从而可以控制反应速率;实验二:(1)根据溶液配制的操作步骤分析即可;(2)根据溶解操作所用到的仪器分析即可;(3)根据氯化钠溶液有损失对得到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影响进行解答。本题综合考查了学生的基本实验能力,涉及仪器的用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装置选择、实验基本操作、误差分析等知识,只有综合理解化学知识才能够正确的解答。22.答案:氢氧化钙+二氧化碳→碳酸钙+水 将氧气全部消耗掉 不是 木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导致氮气不纯 二氧化碳 二 二氧化碳不能灭镁燃烧引起的火灾等解析:解:(1)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和水,文字表达式为:氢氧化钙+二氧化碳→碳酸钙+水;故答案为:氢氧化钙+二氧化碳→碳酸钙+水;(2)红磷与氧气反应,将氧气消耗掉,过量红磷将氧气全部消耗掉;由于木炭和氧气反应会生成气体二氧化碳,因此在除去氧气的同时又引入了新的气体杂质二氧化碳,所以乙同学方案不科学;故答案为:将氧气全部消耗掉;不是;木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导致氮气不纯;方案二:镁带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白色的氧化镁和黑色碳,可得猜想二正确,可见二氧化碳不能灭镁燃烧引起的火灾;故答案为:二氧化碳;二;二氧化碳不能灭镁燃烧引起的火灾等。(1)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和水;(2)根据除去杂质的基本原则:不引入新的杂质,分析两种除去氧气方案的可行性,说明不可行方案不可行的理由;方案二:根据镁与二氧化碳反应的现象分析;根据方案二实验现象分析。本题通过对比实验对物质的燃烧及其相关知识进行了考查,能较好的考查学生分析信息、结合已知解决问题的能力。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化学
发布时间:2021-11-02 15:00:09 页数:20
价格:¥3 大小:156.22 KB
文章作者:likeziyuan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