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0-2021学年宁波市江北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含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31

2/31

剩余29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0-2021学年宁波市江北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55.0分)1.某同学在化学晚会上为大家现场作了一幅《镜湖灯影》的景色画:他在白纸上用干净的毛笔蘸取甲溶液“画上”一串灯影,再用另一支毛笔蘸取乙溶液在灯影周围“画上”一片湖水,将白纸挂在墙上,待晾干后,用装有丙溶液的喷雾器向白纸上喷洒.结果出现了“蓝色的湖面上倒映着红色的灯影”的画面.该同学所用的甲、乙、丙三种溶液可能是下列四项中的(    )A.稀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        石蕊溶液B.氢氧化钾溶液       稀盐酸              石蕊溶液C.氯化钠溶液         硫酸钾溶液          硫酸钠溶液D.石灰水             稀硫酸              氯化钠溶液2.河水净化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步骤Ⅰ是沉淀、过滤B.步骤Ⅱ可以吸附水中的异味C.步骤Ⅲ应加入过量的液氯D.净化后的水是混合物3.关于“舌尖上的化学”,下列说法科学的是(    )A.为防止海产品腐烂,可将其浸泡在甲醛溶液中B.为预防甲状腺肿大,应在食盐中添加大量的碘元素C.为使发面食品松软可口,制作时可添加适量的小苏打D.为节约粮食,发霉的大米经过浸泡、淘洗后可以食用4.下列变化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A.钢铁生锈   煤的燃烧B.蜡烛熔化 白磷自燃C.火药爆炸   矿石粉碎D.酒精挥发 湿衣服晒干5.金属镍被广泛用于混合动力汽车电池,关于镍及其化合物存在下列反应:①Ni+2HCl=NiCl2+H2↑;②Ni(OH)2+2HCl=NiCl2+2H2O;③NiO2+4HCl=NiCl2+Cl2↑+2H2O。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反应①②③中的 Ni 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变化B.镍能与硝酸银溶液发生反应C.Ni(OH)2 和 NiO2 均属于氧化物D.反应①是置换反应,反应③是复分解反应6.某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资源B.化学与材料①用食盐水浸泡菜刀除去表面的铁锈②爱护水资源只能通过节约用水实现①用钛合金制作航天飞机的外壳,利用其密度大、耐腐蚀等性质②装食品用的聚乙烯塑料袋具有热塑性C.安全常识D.性质与用途①煤气泄漏-关阀门并打开窗户通风②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用水冲洗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D氩气性质稳定--延长食品保质期②氢氧化钠显碱性治疗胃酸过多A.AB.BC.CD.D7.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食物腐烂B.冰雪融化C.汽油挥发D.麦磨成面8.大蒜素的化学式为C4H10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蒜素属于氧化物B.大蒜素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低C.大蒜素由6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3个硫原子构成D.大蒜素中碳元素、氢元素和硫元素的质量比为36:5:489.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物质的化学式为CH4B.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没有改变C.反应前后分子的化学性质一定改变D.丙物质是由三种原子构成的10.下列是某同学在填写实验报告册时描述的实验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B.块状石灰石放入足量稀硫酸中,持续产生气泡C.加碘盐中加入淀粉变蓝D.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表面变得潮湿并逐渐溶解11.物质的检验、鉴别、分离、除杂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设计A鉴别生理盐水和水分别闻气味B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少量的氯化镁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过滤C鉴别CuO粉末和木炭粉观察颜色D分离铜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加足量稀硫酸溶解,过滤,洗涤干燥A.AB.BC.CD.D12.下列实验中利用提供的方案不能达到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银粉用足量稀盐酸溶解后过滤B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一氧化碳通过灼热的氧化铜C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将一滴红墨水滴入一杯纯净水中D收集二氧化碳时,检验集气瓶是否集满用一根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A.AB.BC.CD.D13.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除去铜粉中混有少量碳粉在空气中灼烧混合物B除去生石灰中少量碳酸钙先加水充分溶解,再过滤C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少量HCl气体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D验证肥皂水呈碱性用pH试纸测定肥皂水的酸碱性A.AB.BC.CD.D14.有关物质的分类错误的是(    )A.空气属于化合物B.纯碱属于盐 C.氧气属于单质D.甲烷属于有机物15.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遇紫色石蕊溶液变成蓝色B.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表面皿上一会儿,出现潮解现象C.木炭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D.向高锰酸钾中加入汽油,观察到高锰酸钾溶解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0.0分)16.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1)自然界的水常常遭到人为污染,污染物中氮和磷含量过高会造成水中藻类过度繁殖,使水质恶化,这里的“氮和磷”是指______ (填字母).A.元素    B.原子    C.离子    D.分子(2)电解水的实验中,正极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负极与正极的体积之比______;该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元素组成的.(3)有些村民用地下水作为生活用水,人们常用______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生活中可用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4)爱护水资源,人人有责.请你指出一条保护水资源的合理化建议:______.17.写出下列反应中的符号表达式,并判断其反应类型(1)实验室中用高锰酸钾制备氧气______,______。(2)酒精(C2H5OH)在空气中点燃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______,______。18.科学家利用溶液“捕捉”空气中的CO2,反应过程如图所示。(1)捕捉时,将NaOH溶液喷成雾状是为了______;(2)a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3)关于该生产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A.该方法的缺点是能耗大B、整个过程中,NaOH和CaO可循环利用C.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分离a中生成的物质D.该生产过程涉及三种基本反应类型 19.在学完金属的有关知识后,小玲准备在兴趣小组的讨论会上用三种不同类别的反应来论证“铁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请你帮助她选择合适的物质,完成这篇小论文。可供选择的物质:氧气、锌、镁、铜、稀盐酸、硫酸锌溶液、硫酸铜溶液。(1)铁和稀硫酸反应的速度较______慢,说明铁的活泼性不如______,但铁能与稀硫酸反应,______不能反应,说明铁的化学性质比______活泼。(2)铁与______的燃烧反应不能在空气中进行,而______能在空气中发生燃烧反应,说明铁不如______活泼。20.工业制取氧气的方法______,其原理是:氧气的沸点比氮气高,氮气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剩下的主要就是液态氧了,此过程为______变化.21.下列事实的解释中合理的是______选项事实解释A氧气和液氧都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B金刚石质硬,石墨质软碳原子的结构不同C洗涤剂和汽油都能除油污都利用了其乳化作用D稀盐酸与稀硫酸的化学性质相似______三、推断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22.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化学学习过程要关注物质的性质以及能发生哪些变化和发生变化过程中的现象。现有A、B、C三种物质,它们可能是O2、Fe、H2O、H2O2、CaO、Fe2O3、HCl、NaOH、Ca(OH)2、Na2CO3中的一种。(1)若A、B中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并均可与C的溶液反应,生成金属元素化合价不同的两种盐溶液。则C的化学式是______;请写出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2)若A、B、C是三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分别属于酸、碱和盐,将它们依次加入同一个烧杯中: ①若均无明显现象,则A、B、C分别是______ (填化学式);②若能产生白色沉淀,写出酸、碱中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6.0分)23.如图所示,将一定量氧化铜与碳的混合物加热.在加热过程中,记录A中固体质量变化如下表,在100秒后停止加热.加热时间(s)0608090100A中固体质量(g)9.69.68.67.47.4①0-60秒内固体质量不变,原因是______,但导管口已有气泡冒出,该气泡是______(填“空气”、“氧气”或“二氧化碳”);实验中说明化学反应发生的现象是______;选择100秒后停止加热的理由是______.②反应共生成______克二氧化碳.③计算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物质的量(请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24.某科学探究小组的同学取来一小块生铁(表面有铝粉涂层)片,用砂纸打磨除净涂层。为测定此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他们将样品放入烧杯中,再加入“足量”的稀盐酸,称量数据见下表:除净涂层后的生铁样品质量/g12烧杯的质量/g32.5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200反应后烧杯及所盛物质的总质量/g244.1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实验中如何确保所加入的稀盐酸为“足量”?______。(2)计算该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步骤,计算结果精确到0.1%)。(3)按以上测定方法,则以下操作中会使该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测定值偏小的是______。A.加入的稀盐酸不足量B.换用溶质质量分数更高的盐酸进行实验 C.未将样品表面涂层(已完全氧化)打磨干净D.将表面涂层打磨干净的生铁样品磨成粉末25.我国空气质量标准对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级别规定如下表所示(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用单位体积的空气中所含二氧化硫的质量表示). 浓度级别 标准(mg/m3) 一级 浓度≤0.15 二级 0.15<浓度≤0.50 三级 0.50<浓度≤0.70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当地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将2m3空气通入含碘(I2)量为2.54mg的碘水中,经测定I2与二氧化硫恰好完全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SO2+I2+2X=H2SO4+2HI,请回答:(1)X的化学式为______;(2)通过计算说明此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级别.五、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26.我国劳动人民早在五千年前就会使用木炭炼铜。在化学实验室里模拟炼铜,既可用传统的实验装置(见图甲),又能用改进的微型实验装置(见图乙)。化学兴趣小组采用图乙装置,开展以下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木炭与CuO反应所得红色固体中含有什么物质?【查阅资料】(1)木炭与CuO的反应是:C+2CuO2Cu+CO2↑,若该反应进行的不彻底,产物中还有氧化亚铜(Cu2O)。(2)Cu2O是红色固体,能与稀硫酸反应得到铜和硫酸铜溶液:Cu2O+H2SO4=Cu+CuSO4+H2O【作出猜想】红色固体的成分:①全部是Cu;②全部是Cu2O;③______。【实验探究】 (1)取木炭、CuO两种黑色粉末适量,再加少许CaC12(能降低反应温度,加快反应速率)均匀混合,然后将黑色粉末装入长柄V形玻璃管的直管内。(2)按图乙连好实验装置,然后加热反应物;2分钟后,黑色粉末出现红热现象,同时澄清的石灰水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3)待玻璃管冷却后,提取里面的红色固体,进行如下的验证:步骤现象结论Ⅰ.取1.44g红色固体装入试管,滴入足量的______,充分反应 红色固体部分减少,溶液变为______色猜想______错误Ⅱ.滤出试管中残留的红色固体,洗涤干燥称其质量为1.04g猜想______正确【评价反思】(1)使用图乙装置与使用图甲装置相比,其优点是______(写出1条即可)。(2)若要证明CaCl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需要验证CaCl2的______。六、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8.0分)27.Ⅰ.把一定质量的锌粉投入到硫酸亚铁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A中,充分搅拌,过滤。(1)若向滤渣C中加入适量稀硫酸,有气体生成。滤渣C中一定有______。(2)若向溶液A中加入过量的锌粉,写出向滤渣C中加入足量硫酸发生的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Ⅱ.为了验证金属活动性强弱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同学们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利用实验一和实验二,既能验证铜、锌金属活动性强弱,同时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则溶液A可以是______(填序号)。 a.稀硫酸b.硝酸银溶液c.氯化亚铁溶液d.硫酸锌溶液e.硫酸铜溶液28.为了探究酸和碱之间的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实验l:甲同学向盛有少量NaOH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继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溶液由______ 色变成无色。得出结论:酸和碱能发生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______。实验2:如图所示的是乙同学利用数字传感器,测定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过程中溶液的pH的变化曲线。(1)实验2进行的操作是______(填序号)。①将稀盐酸逐滴加人氢氧化钠溶液中②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稀盐酸中(2)点c表示的含义是______。(3)d点对应的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填化学式)。实验3:甲同学在做完实验后所得的无色液体中的溶质除了酚酞外。还有什么?请你作出猜想并设计用两种不同的方案进行验证。【作出猜想】猜想1:NaCl;猜想2:NaCl和______。【设计实验】方案1:______。                   方案2:______。29.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请你参与以下探究活动。探究一:探究物质的性质以上每个操作步骤均充分搅拌后静置,回答以下问题:(1)C中溶液为______色,说明氢氧化钙溶液呈______性。 (2)通过步骤①②中的现象说明氢氧化钙的溶解性是______。(填“易溶”或“微溶”或“难溶”)(3)步骤③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探究二:探究物质的成分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氢氧化钠、硫酸钠、碳酸钠、硫酸铜中的一种或几种。取少量白色粉末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溶解,得到无色溶液A,滴加几滴酚酞,得红色溶液B。为进一步确定白色粉末成分,两个小组的同学分别进行了如图操作:(1)若白色粉末中含有碳酸钠,则第一组同学观察到实验现象是______,第二组同学步骤一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任写一个),步骤二中的现象是______。(2)若固液混合物D中的溶液为红色,则原白色粉末的成分有______种可能。(3)实验结束后,第一、二组的同学将废液倒入同一烧杯中,然后过滤,滤液中除酚酞外一定还含有的溶质是______。30.同学们对氯化氢与盐酸的化学性质是否相同进行如下探究(盐酸与氯化氢的甲苯溶液的微观示意图1、图2所示)【提出问题】氯化氢气体与盐酸的化学性质是否相同?【资料链接】①氯化氢与甲苯不发生化学反应②氯化氢气体也可溶于甲苯(一种有机溶剂),氯化氢的甲苯溶液中氯化氢以分子的形式存在。③向浓盐酸中滴加浓硫酸,会有氯化氢逸出。【分析不猜想】 (1)盐酸是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形成的溶液,在盐酸中存在氢离子、氯离子和______(填微粒符号)。(2)氯化氢与盐酸的化学性质可能不同,猜想的理由是______。【实验准备】制取氯化氢的甲苯溶液(如图3所示)。(1)B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什么?______。(2)D中装有用实验室常见的某种物质浓溶液浸湿的棉花,其目的是除去尾气中的氯化氢,且该物质与氯化氢反应只生成盐和水。该物质可以是______(写化学式)【进行实验】用盐酸和氯化氢的甲苯溶液进行对比实验。实验内容现象解释与氧化铜作用盐酸:______化学方程式:______氯化氢的甲苯溶液:没有明显现象氯化氢在甲苯中没有解离出氢离子紫色石蕊试剂作用盐酸:紫色石蕊试剂变为红色______氯化氢的甲苯溶液:无明显现象氯化氢在甲苯中没有解离出氢离子【实验结论】氯化氢与盐酸气体的化学性质不同。七、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31.实验室测定某不纯的FeSO4(只含少量CuSO4杂质)纯度。称取16克固体配成水溶液,再将足量的铁粉加入溶液中充分反应后(铁粉只与CuSO4反应)过滤,干燥,测得金属质量增重了0.04g。请回答下列问题:(1)FeSO4由______元素组成,其中硫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2)CuSO4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其中铜元素的质量百分数是______。(3)计算原固体中FeSO4的质量百分含量?(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及解析1.答案:A解析:解:A、稀盐酸显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故选项正确;B、氢氧化钾溶液显碱性,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稀盐酸显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结果应该是红红的湖水倒映蓝蓝的灯笼.故选项错误;C、氯化钠溶液、硫酸钾溶液、硫酸钠溶液等物质相互混合时不能出现颜色方面的变化.故选项错误;D、石灰水、稀硫酸、氯化钠溶液等物质相互混合时不能出现红色和蓝色.故选项错误;故选A.根据石蕊遇酸性和碱性溶液的变色情况及溶液的酸碱性分析判断.显酸性的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显碱性的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如果甲、乙、丙三种溶液分别是显酸性的物质、显碱性的物质、石蕊试液,则符合上述实验现象.本题主要考查酸碱性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相互作用时颜色变化方面的知识,掌握酸碱性溶液与石蕊试液、酚酞试液相互作用时显色方面的相关知识方可正确解答.2.答案:C解析:根据已有的水的净化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液氯能杀菌,据此解答。掌握水的净化以及各物质的作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A、步骤Ⅰ是沉降、过滤,可以除去难溶性杂质,正确;B、步骤Ⅱ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可以吸附水中的异味,正确;C、步骤Ⅲ加入液氯,可以杀菌、消毒,应加适量的液氯,错误;D、净化后得到的水中含有可溶性杂质,是混合物,正确。故选C。  3.答案:C解析:解:A.甲醛有毒,不能用于食品防腐,故A错误;B.过量摄入碘元素也会导致甲状腺肿大,故B错误;C.为使发面食品松软可口,制作时可添加适量的小苏打,故C正确;D.发霉的大米中含有黄曲霉素,黄曲霉素有毒,难溶于水,且十分耐热,蒸煮不能将其破坏,故D错误。 故选:C。A.根据甲醛有毒进行分析;B.根据合理摄取营养素进行分析;C.根据小苏打可用于焙制糕点进行分析;D.根据黄曲霉素有毒进行分析。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要熟记生活中常见的有毒物质。4.答案:B解析:解:A、钢铁生锈、煤的燃烧过程中都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化学变化。B、蜡烛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白磷自燃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火药爆炸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矿石粉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酒精挥发、湿衣服晒干过程中都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5.答案:B解析:解:A、②属于复分解反应,反应前后镍元素的化合价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B、由Ni+2HCl=NiCl2+H2↑,说明镍的位置排在氢的前面,则镍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则镍能与硝酸银溶液发生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C、Ni(OH)2是由镍、氧、氢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D、反应①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反应③中生成物是氯气等单质,不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A、根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Ni+2HCl=NiCl2+H2↑,进行分析判断。C、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D、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置换反应与复分解反应的特征、氧化物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6.答案:C解析:解:A.①用食盐水浸泡菜刀不能除去表面的铁锈,②爱护水资源可以通过节约用水和防止水体污染两方面去实现,故错误;B.①钛合金制作航天飞机的外壳是利用了其耐高温、耐腐蚀和强度高的性质,②装食品用的聚乙烯塑料袋具有热塑性,故错误;C.①煤气泄漏,关阀门并打开窗户通风,以防止爆炸,②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用水冲洗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燃烧含硫高的煤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气体造成酸雨,不利于环境保护,故正确;D.①氩气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延长食品保质期,②氢氧化钠显碱性且碱性太强,不能治疗胃酸过多,故错误。故选:C。A.根据金属防锈方法、保护水资源的措施来分析;B.根据材料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C.根据煤气泄漏、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的处理方法来分析;D.根据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分析解答;本题难度不大,选用排除法(即只要发现有一项归纳错误,即可排除该选项)是正确、快速解答此类题的捷径。7.答案:A解析:解:A、食物腐烂有菌类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B、冰雪熔化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C、汽油挥发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D、麦磨成面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故选:A。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8.答案:D解析:解:A、由大蒜素的化学式可知,它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B、大蒜素中碳元素、氢元素和硫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10):(32×3)=36:5:48,大蒜素中质量比中数值最小的元素即为质量分数最低的元素,故氢元素在大蒜素中的质量分数最小,故选项说法错误。C、由大蒜素的化学式可知,一个大蒜素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3个硫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D、大蒜素中碳元素、氢元素和硫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10):(32×3)=36:5:48,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A、根据氧化物的概念:氧化物中只有两种元素且含有氧元素,结合大蒜素的化学式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大蒜素中碳元素、氢元素和硫元素的质量比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大蒜素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大蒜素中碳元素、氢元素和硫元素的质量比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化学式的意义、氧化物及相关计算,掌握化学式的意义、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9.答案:D解析:解: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H4+CO2- 点燃  2CH2O.A、观察微观示意图可知乙物质的化学式为CH4,故说法正确;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都不变,故说法正确;C、由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的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因此分子的化学性质也一定发生改变,故说法正确;D、观察丙的微观示意图可知,丙是由分子构成的,一个分子是由三个原子构成的,故说法错误.故选项为:D.观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据其意义分析判断有关的问题.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图中提供的信息方面的知识,并书写相关的方程式,然后对相关选项进行分析判断即可.10.答案:D解析: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B、稀硫酸与块状石灰石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会覆盖在石灰石表面,阻止反应的进行,不能持续产生气泡,故选项说法错误。C、碘遇淀粉变蓝色,加碘盐中不含碘,不能使淀粉变蓝色,故选项说法错误。D、氢氧化钠易潮解,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表面变得潮湿并逐渐溶解,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A、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碘遇淀粉变蓝色的特性,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氢氧化钠易潮解,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盐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等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实验现象时,需要注意烟和雾的区别.11.答案:B解析:解:A、生理盐水和水均没有气味,用闻气味的方法不能鉴别,故选项实验设计不合理。B、氯化镁能与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设计合理。C、CuO粉末和木炭粉均为黑色固体,用观察颜色的方法不能鉴别,故选项实验设计不合理。D、铁粉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铜不与稀硫酸反应,过滤,洗涤干燥,能分离出铜,但无法分离出铁,故选项实验设计不合理。故选:B。A、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B、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C、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D、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12.答案:A解析:解:A、铁粉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银粉不与稀盐酸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方案不能达到目的;B、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所以可用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一氧化碳,故选项方案能达到目的;C、将一滴红墨水滴入一杯纯净水中,一会儿水变成红色,说明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故选项方案能达到目的;D、收集二氧化碳时,检验集气瓶是否集满,用一根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故选项方案能达到目的。故选:A。A、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B、根据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进行解答.C、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但综合性较强,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设计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13.答案:D解析:解:A、碳粉、铜粉在空气中灼烧,分别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氧化铜,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B、CaO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难溶于水,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C、CO2和HCl气体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D、验证肥皂水呈碱性,可用pH试纸测定肥皂水的酸碱性,pH大于7,说明显碱性,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故选:D。 A、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B、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C、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D、根据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14.答案:A解析: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物质类别的判断,掌握盐、有机物、单质、混合物等的特征与常见物质的组成是解答本题的关键。A、根据空气的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判断。B、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据此进行分析判断。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D、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A、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B、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属于盐,故选项说法正确.C、氧气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选项说法正确.D、甲烷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  15.答案:B解析:解:A、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蓝色,而不是氢氧化钠溶液变蓝色,故选项说法错误。B、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表面皿上一会儿,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表面潮湿而逐渐溶解,出现潮解现象,故选项说法正确。C、木炭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D、向高锰酸钾中加入汽油,观察到高锰酸钾不溶解,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 A、根据碱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氢氧化钠具有吸水性,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高锰酸钾难溶于汽油,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碱的化学性质、氢氧化钠具有吸水性、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等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实验现象时,需要注意物质颜色的变化、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16.答案:(1)A;(2)氧气;2:1;氢、氧;(3)肥皂水;煮沸;(4)合理使用农药化肥解析:解:(1)受了污染的水能够使藻类物质过渡繁殖是因为水中溶有一些含氮、磷元素的物质,故答案为:A;(2)电解水产生的氢气体积大,氧气体积小,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所以A试管电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B试管电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负极气体与正极气体的体积比是2:1,此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3)硬水与肥皂水混合有浮渣产生,软水与肥皂水混合有泡沫产生,故检验硬水和软水可以使用肥皂水,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受热易转化成不溶性钙镁化合物,故可以使用加热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高温能使病原微生物失去活性,可以使用加热的方法除去病原微生物;(4)保护水资源的合理化建议有合理使用农药化肥。故答案为:(1)A;(2)氧气;2:1;氢、氧;(3)肥皂水;煮沸;(4)合理使用农药化肥。(1)水污染引起的藻类物质过渡的繁殖主要是因为水中溶有一些含有氮、磷元素的物质;(2)根据电解水产生的氢气体积大,氧气体积小,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电解水获得的实验结论,要记住.(3)根据已有的净水知识进行分析,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能与肥皂水结合产生浮渣;(4)根据保护水资源措施进行解答. 本题考查了净水和电解水实验的知识,要熟记“正氧负氢,氢二氧一”,电解水实验得到的结论有: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17.答案:2KMnO4-  △   K2MnO4+MnO2+O2↑ 分解反应 C2H5OH+3O2- 点燃  2CO2+3H2O 氧化反应解析:解:(1)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MnO4-  △   K2MnO4+MnO2+O2↑;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填:2KMnO4-  △   K2MnO4+MnO2+O2↑;分解反应;(2)酒精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是由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填:C2H5OH+3O2- 点燃  2CO2+3H2O,氧化反应。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写、配、注、等)进行书写;再根据反应特征确定反应类型。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判定反应类型的能力,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写、配、注、等)、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特征即可正确解答本题。18.答案:增大接触面积,使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 Ca(OH)2+Na2CO3=CaCO3↓+2NaOH ABD解析:解:(1)捕捉时,将NaOH溶液喷成雾状,目的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2)a中的生成物经过反应炉生成了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即a中的生成物是碳酸钙,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3)A.生产过程中反应炉的温度为900℃,该方法的缺点是能耗大,故选项说法正确。B、既是反应物,也是生成物的物质,可以循环使用,整个过程中,NaOH和CaO可循环利用,故选项说法正确。C.a中生成的物质是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溶液,可采用过滤的方法分离a中生成的物质,故选项说法错误。D.该生产过程,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涉及化合反应、复分解反应、分解反应三种基本反应类型,故选项说法正确。故答案为:(1)增大接触面积,使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 (2)Ca(OH)2+Na2CO3=CaCO3↓+2NaOH;(3)ABD。(1)根据喷成雾状,能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进行分析解答。(2)a中的生成物经过反应炉生成了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即a中的生成物是碳酸钙,进行分析解答。(3)A、根据生产过程中反应炉的温度为900℃,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既是反应物,也是生成物的物质,可以循环使用,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a中生成的物质是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分析判断。D、该生产过程,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判断。本题由有一定难度,理解利用溶液“捕捉”空气中的CO2反应过程图,掌握碱与盐的化学性质、氧化钙的化学性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9.答案:镁(锌) 镁(锌) 铜 铜 氧气 镁 镁解析:解:(1)排在氢前面的金属会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位置越靠前,反应越剧烈,所以铁和稀硫酸反应的速度较镁(锌  )慢,说明铁的活泼性不如镁(锌  ),但铁能与稀硫酸反应,铜不能反应,说明铁的化学性质比铜活泼;(2)金属的活动性越强,与氧气反应的现象越剧烈,所以铁与氧气的燃烧反应不能在空气中进行,而镁能在空气中发生燃烧反应,说明铁不如镁活泼。故答案为:(1)镁(锌  ),镁(锌  ),铜,铜;(2)氧气,镁,镁。(1)根据排在氢前面的金属会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位置越靠前,反应越剧烈进行分析;(2)根据金属的活动性越强,与氧气反应的现象越剧烈进行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难度不大,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记忆即可完成。20.答案:分离液态空气法 物理解析:解:由于空气中大约含有21%的氧气,所以是工业制取氧气的既廉价又易得的最好原料;制取氧气采用的是分离液态空气法,是利用液态氧与液态氮的沸点的不同,氧气的沸点比氮气高,氮气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剩下的主要就是液态氧了.由于分离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答案为:分离液态空气法;物理.根据工业上制取氧气的原理、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进行分析解答.本题难度不大,考查了氧气的工业制法,掌握氧气的工业制法的原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1.答案:A 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解析:解:A、氧气和液氧都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因为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该选项说法正确;B、金刚石质硬,石墨质软,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洗涤剂和汽油都能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能够乳化油污,汽油能够溶解油污,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稀盐酸与稀硫酸的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故填:A;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相同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金刚石中的碳原子是正四面体结构,石墨中的碳原子是正六边形结构;洗涤剂能够乳化油污,汽油能够溶解油污;酸溶液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22.答案:HCl或H2SO4;6HCl+Fe2O3=2FeCl3+3H2O;Fe+2HCl=FeCl2+H2↑;HCl、NaOH、Na2CO3;2HCl+Ca(OH)2=CaCl2+2H2O解析:解:(1)A、B中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并均可与C的溶液反应,生成金属元素化合价不同的两种盐溶液,通过分析题中所给的物质可知,铁、氧化铁与盐酸反应会生成不同价态的化合物,所以C是盐酸,C的化学式为:HCl,A、B是铁或氧化铁中的一种,黄色溶液中含有铁离子,所以能产生黄色溶液的反应是氧化铁和盐酸的反应,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黄色的氯化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6HCl+Fe2O3=2FeCl3+3H2O;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故填:HCl;6HCl+Fe2O3=2FeCl3+3H2O;Fe+2HCl=FeCl2+H2↑;(2)A、B、C中含有一酸、一碱、一盐,结合题中所给的物质分析可知,酸是盐酸,盐是碳酸钠,碱是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①将它们依次加入同一个烧杯中,均无明显现象,先将盐酸加入烧杯中,然后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再加入碳酸钠没有明显现象,满足题中的要求,所以A、B、C可能是:HCl、NaOH、Na2CO3;故填:HCl、NaOH、Na2CO3;②将它们依次加入同一个烧杯中,能产生白色沉淀,通过分析只有氢氧化钙和碳酸钠会生成白色沉淀,所以酸、碱中和的反应是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HCl+Ca(OH)2=CaCl2+2H2O;故填:2HCl+Ca(OH)2=CaCl2+2H2O。故答案为: (1)HCl或H2SO4;6HCl+Fe2O3=2FeCl3+3H2O;Fe+2HCl=FeCl2+H2↑;(2)①HCl、NaOH、Na2CO3;②2HCl+Ca(OH)2=CaCl2+2H2O。(1)根据A、B中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并均可与C的溶液反应,生成金属元素化合价不同的两种盐溶液,通过分析题中所给的物质可知,铁、氧化铁与盐酸反应会生成不同价态的化合物,所以C是盐酸,A、B是铁或氧化铁中的一种,黄色溶液中含有铁离子,所以能产生黄色溶液的反应是氧化铁和盐酸的反应;(2)根据A、B、C中含有一酸、一碱、一盐,结合题中所给的物质分析可知,酸是盐酸,盐是碳酸钠,碱是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然后结合所给的现象进行分析。此类题的知识跨度比较大,需要的知识量多,知识面广,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知识的积累和基本技能的培养。23.答案:还没有开始反应;空气;A处黑色变成红色或B处变浑浊;固体质量不再改变,碳与氧化铜已经完全反应;2.2解析:解:(1)根据表中信息0-60秒内固体质量不变分析,原因是还没有开始反应;刚开始冒出的是空气;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实验中说明化学反应发生的现象是A处黑色变成红色或B处变浑浊,选择100秒后停止加热的理由是固体质量不再改变,碳与氧化铜已经完全反应;(2)表中信息90秒、100秒后固体质量不变,固体质量减少的质量为二氧化碳的质量,二氧化碳的质量为:9.6g-7.4g=2.2g;(3)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2.2g44g/mol=0.05mol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物质的量为xC+2CuO  高温    2Cu+CO2↑ 2                1 x                0.05mol2x=10.05molx=0.1mol答案:(1)还没有开始反应;空气;A处黑色变成红色或B处变浑浊;固体质量不再改变,碳与氧化铜已经完全反应;(2)2.2; (3)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物质的量0.1mol.(1)根据表中信息0-60秒内固体质量不变分析解答;根据刚开始冒出的是空气解答;根据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分析解答;(2)根据表中信息90秒、100秒后固体质量不变,固体质量减少的质量为二氧化碳的质量;(3)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利用化学方程式求出氧化铜的质量.此题是对物质分析及图表识别考查题,解题的关键是能对表格及图象有明确的认识,解决此题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分析问题的能力有一定帮助.24.答案:继续滴加稀盐酸,观察到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AC解析:解:(1)由于铁需要完全反应,所以加入盐酸至气体不再生成就是盐酸过量。所以足量的标准是继续滴加稀盐酸,观察到不再产生气泡为止(2)设铁的质量为x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氢气的质量为(12+32.5+200)-244.1=0.4gFe+2HCl=FeCl2+H2↑56                     2x                     0.4g562=x0.4gx=11.2g该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11.2g12g×100%≈93.3%(3)A.加入的稀盐酸不足量,导致生成的气体少于实际值,导致结果偏小;B.换用溶质质量分数更高的盐酸进行实验,由于盐酸具有挥发性,导致整体质量变化大,理论氢气质量偏大,结果偏大;C.未将样品表面涂层(已完全氧化)打磨干净,导致铁不能完全反应,气体偏少,结果偏小; D.将表面涂层打磨干净的生铁样品磨成粉末,使反应充分,结果准确。故选:A,C。故答案为:(1)继续滴加稀盐酸,观察到不再产生气泡为止。(2)93.3%。(3)AC。 根据实验设计的目的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判断,结合生成氢气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铁的质量,进而求算对应的质量分数。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25.答案:H2O解析:解:(1)由SO2+I2+2X=H2SO4+2HI可知,反应前后硫原子都是1个,碘原子都是2个,反应后氢原子是4个,反应前应该是4个,包含在2X中,反应后氧原子是4个,反应前应该是4个,其中2个包含在2X中,因此X的化学式为H2O.故填:H2O.(2)设二氧化硫质量为x,SO2+I2+2H2O=H2SO4+2HI,64  254x  2.54mg64x=2542.54mg,x=0.64mg,此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为:0.64mg÷2m3=0.32mg/m3,因为0.15mg/m3<0.32mg/m3<0.50mg/m3,所以此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级别是二级,答:此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级别是二级.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种类和总个数都不变;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提供的数据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和判断.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假设法和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推断的能力,计算时要注意规范性和准确性.26.答案:【作出猜想】既有Cu也有Cu2O;【实验探究】(2)变浑浊; Ca(OH)2+CO2=CaCO3↓+H2O(3)稀硫酸,蓝色,①;③;【评价反思】(1)节约药品; (2)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解析:解:【作出猜想】红色固体的成分:③既有Cu也有Cu2O。【实验探究】(2)据反应C+2CuO2Cu+CO2↑可知,反应过程中有二氧化碳产生,故石灰水会变浑浊;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3)红色固体部分减少,推测含有Cu2O,故滴入的应是稀硫酸,氧化亚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铜和水,故溶液变为蓝色,所以猜想①错误;由化学方程式Cu2O+H2SO4=Cu+CuSO4+H2O知,每144份质量的氧化亚铜反应会生成64份质量的铜,若有1.44g的氧化亚铜反应会生成0.64g的铜,而实际收集到的铜的质量为1.04g,故1.44g是氧化亚铜和铜的混合物。【评价反思】(1)微型实验装置药品用量较少,节约药品;(2)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故若要证明CaCl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需要验证CaCl2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故答案为:【作出猜想】既有Cu也有Cu2O;【实验探究】(2)变浑浊; Ca(OH)2+CO2=CaCO3↓+H2O(3)稀硫酸,蓝色,①;③;【评价反思】(1)节约药品;(2)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作出猜想】根据两种物质都有考虑;【实验探究】(2)据反应C+2CuO2Cu+CO2↑可知,反应过程中有二氧化碳产生,故石灰水会变浑浊;(3)据红色固体部分减少,推测含有Cu2O;据铜的质量推测原固体中含有铜单质;【评价反思】(1)微型实验装置药品用量较少,节约药品;(2)据催化剂的特点“一变两不变”分析; 有关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对实验方案的评价是中考的热点之一,设计实验方案时,要注意用最少的药品和最简单的方法;关于对实验设计方案的评价,要在两个方面考虑,一是方案是否可行,能否达到实验目的;二是设计的方法进行比较,那种方法更简便。本考点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27.答案:铁和铜 Fe+H2SO4=FeSO4+H2↑(或Zn+H2SO4=ZnSO4+H2↑) ce解析:解:Ⅰ.(1)由于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是:锌>铁>铜,把一定质量的锌粉投入到硫酸亚铁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A中,锌先与硫酸铜反应,硫酸铜完全反应后再与硫酸亚铁反应。若向滤渣C中加入适量稀硫酸,有气体生成,说明含有氢前的金属,故滤渣C中一定有铁和铜;(2)若向溶液A中加入过量的锌粉,则滤渣一定含有锌、铁和铜,向滤渣C中加入足量硫酸发生反应是锌和稀硫酸以及铁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Zn+H2SO4=ZnSO4+H2↑;Ⅱ.利用实验一和实验二,既能验证铜、锌金属活动性强弱,同时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不能有气体生成,则溶液A可以是:氯化亚铁溶液、硫酸铜溶液,故选:ce。故答案为:Ⅰ.(1)铁和铜;(2)Fe+H2SO4=FeSO4+H2↑(或Zn+H2SO4=ZnSO4+H2↑);Ⅱ.ce。根据金属的性质以及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本题通过实验资料和实验分析,得到了正确的结论,属于结论性探究。同学们要具体分析,综合掌握。28.答案:红;2NaOH+H2SO4=Na2SO4+2H2O;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②;c点处的溶液pH=7,反应签好完全;NaCl、NaOH;HCl;取样于试管中,测定溶液的pH,若pH=7,则猜想1成立,若pH<7,则猜想2成立;取样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紫色的石蕊试液,若溶液变红色,则猜想2成立;若溶液的颜色没有变化,则猜想1成立解析:解:实验1: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色,随着硫酸的滴加,溶液的pH变小,当滴加的硫酸恰好将氢氧化钠完全中和时,溶液呈中性,溶液变成无色;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故填:红;2NaOH+H2SO4=Na2SO4+2H2O;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实验2:(1)由图象可知,溶液的pH变化情况是由小于7,到等于7,到大于7,所以是向酸中滴加碱,故填:②;(2)c点的p=7,说明反应恰好完全;故填:c点处的溶液pH=7,反应签好完全;(3)d点所示溶液的pH>7,显碱性,说明溶液中既有氯化钠,还有氢氧化钠;故填:NaCl、NaOH; 实验3:甲同学在做完实验后所得的无色液体中的溶质除了酚酞外,还有氯化钠,可能有HCl;可以通过测定溶液的pH来进行检验,取样于试管中,测定溶液的pH,若pH=7,则猜想1成立,若pH<7,则猜想2成立;还可以用紫色的石蕊试液来检验,取样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紫色的石蕊试液,若溶液变红色,则猜想2成立;若溶液的颜色没有变化,则猜想1成立;故填:【作出猜想】HCl;【设计实验】取样于试管中,测定溶液的pH,若pH=7,则猜想1成立,若pH<7,则猜想2成立;取样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紫色的石蕊试液,若溶液变红色,则猜想2成立;若溶液的颜色没有变化,则猜想1成立。实验1:根据酚酞试液的变色情况、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中和反应的实质来分析解答;实验2:(1)根据溶液的pH变化情况来分析;(2)根据c点的pH来分析;(3)根据d点的pH来分析;实验3:根据物质的检验方法来分析。实验现象是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外在表现,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为揭示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实质奠定基础。29.答案:红 碱 微溶 Ca(OH)2+2HCl=CaCl2+2H2O 有气体生成,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BaCl2+Na2CO3=2NaCl+BaCO3↓或BaCl2+Na2SO4=2NaCl+BaSO4↓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D中固体部分消失 3 氯化钠、氯化钡和盐酸解析:解:探究一(1)酚酞溶液遇碱性的氢氧化钙溶液变红,故填:红,碱;(2)由插图知:20℃时,1g氢氧化钙在200mL水不能全部溶解,说明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故填:微溶;(3)氢氧化钙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2HCl=CaCl2+2H2O,故填:Ca(OH)2+2HCl=CaCl2+2H2O;探究二(1)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碳酸钠和硫酸钠分别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和硫酸钡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2+Na2CO3=2NaCl+BaCO3↓、BaCl2+Na2SO4=2NaCl+BaSO4↓,硫酸钡还不溶于酸,则固液混合物E中含有硫酸钡沉淀,还含有生成的氯化钠和过量的盐酸,溶液也由红色变为无色,故填:有气体生成,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BaCl2+Na2CO3=2NaCl+BaCO3↓或BaCl2+Na2SO4=2NaCl+BaSO4↓;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D中固体部分消失;(2)加入过量氯化钡后固液混合物D仍为红色,说明含有碱性物质氢氧化钠,固体可能是碳酸钡或硫酸钡或二者都有,原白色粉末的成分中可能含有①氢氧化钠、碳酸钠,②氢氧化钠、硫酸钠,③氢氧化钠、碳酸钠、硫酸钠,故填:3; (3)两组同学实验废液混合后由于有过量的氯化钡和盐酸,那么氢氧化钠、碳酸钠和硫酸钠都被完全反应掉,生成氯化钠,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钠、氯化钡和盐酸,故填:氯化钠、氯化钡和盐酸。探究一(1)根据酸碱指示剂颜色变化进行分析;(2)根据溶解性与溶解度的关系进行分析;(3)根据氢氧化钙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进行分析;探究二(1)根据碳酸盐与酸、氯化钡的化学性质及溶液的酸碱性进行分析;(2)根据溶液的酸碱性及氯化钡与碳酸钠和硫酸钠反应都生成沉淀进行分析;(3)根据过量的反应物及离子共存进行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30.答案:H2O 它们的微观构成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同 除去氯化氢气体中的水蒸气 NaOH 黑色粉末溶解,溶液由无色变蓝色 2HCl+CuO=CuCl2+H2O 盐酸能电离出氢离子,使紫色石蕊变红解析:解:【分析不猜想】(1)盐酸是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形成的溶液,在盐酸中存在氢离子、氯离子和H2O。故填:H2O。(2)氯化氢和盐酸的化学性质可能不同,猜想的理由是:它们的微观构成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同。故填:它们的微观构成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同。【实验准备】(1)B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除去氯化氢气体中的水蒸气。故填:除去氯化氢气体中的水蒸气。(2)D中装有用实验室常见的某种物质浓溶液浸湿的棉花,其目的是除去尾气中的氯化氢,且该物质和氯化氢反应只生成盐和水,该物质可以是氢氧化钠,这是因为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故填:NaOH。【进行实验】盐酸和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Cl+CuO=CuCl2+H2O,过程中观察到黑色粉末溶解,溶液由无色变蓝色;盐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是因为盐酸能电离出氢离子,从而使紫色石蕊变红,实验过程如下所示: 实验内容现象解释与氧化铜作用盐酸:黑色粉末溶解,溶液由无色变蓝色化学方程式:2HCl+CuO=CuCl2+H2O氯化氢的甲苯溶液:没有明显现象氯化氢在甲苯中没有解离出氢离子紫色石蕊试剂作用盐酸:紫色石蕊试剂变为红色盐酸能电离出氢离子,使紫色石蕊变红氯化氢的甲苯溶液:无明显现象氯化氢在甲苯中没有解离出氢离子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31.答案:Fe、S、O三种 1:4 160 40%解析:解:(1)由化学式可知,FeSO4由Fe、S、O三种元素组成的,其中硫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1:4;(2)硫酸铜的化学式量为64+32+16×4=160;硫酸铜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64160×100%=40%;(3)设原固体中有硫酸铜的质量为x。Fe+CuSO4=FeSO4+Cu  金属质量增重56  160                 64     64-56=8       x                              0.04g160x=80.04gx=0.8g原固体中FeSO4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6g-0.8g16g×100%=95%;答:原固体中FeSO4的百分含量为95%。故答案为:(1)Fe、S、O三种;1:4;(2)160;40%;(4)95%。(1)根据化学式的意义来分析解答;(2)利用相对分子质量为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和即可求得;纯净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公式进行分析(3)根据质量差法解决本题。本题主要考查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和化学式的计算,难度不大。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化学
发布时间:2021-11-02 14:45:33 页数:31
价格:¥3 大小:218.87 KB
文章作者:likeziyuan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