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0-2021学年湖州四中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含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32

2/32

剩余30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0-2021学年湖州四中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3小题,共39.0分)1.一种新型催化剂,可用于去除有害物质甲醛(化学式为CH2O),该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有机物转化为了无机物B.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C.该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D.该反应消耗物质甲和生成物质丁的质量比为1:32.下列微粒中,能表示2个氢分子的是(    )A.2HB.H+C.2H2D.H2O3.如图所示用手势OK表示初中常见化学反应中生成水的不同方法,要求手指上的物质分别通过某种反应的基本类型直接生成水,则物质X一定不可能是(    )A.CuOB.H2C.NaOHD.C2H5OH4.对于化学反应A+B=C+D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C、D分别是盐和水,则A、B一定是酸和碱B.若A、B、C、D都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C.若A和C是单质,B和D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D.若A是可溶性碱,B是可溶性盐,则C和D不可能是两种沉淀5.下列4个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向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插入铜丝B.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C.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D.两份等体积的5%过氧化氢溶液,向其中一份加入少量MnO2 A.AB.BC.CD.D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催化剂的作用是增大反应速率B.金刚石、石墨、活性炭性质相同C.排放CO2是引起酸雨的主要原因D.铁器在干燥的空气中不易生锈7.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推理,其中正确的是(    )①因为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②因为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在化合物中显正价的一定是金属元素③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所以原子结构中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一定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④因为化学变化时分子种类改变,所以分子种类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⑤有机化合物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都是有机化合物⑥金属导电是因为有电子,所以酸碱盐水溶液能导电也是因为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电子⑦碱中含有氢氧两种元素,所以含有氢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碱⑧酸溶液的pH<7,碱溶液的pH>7,所以一定有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的盐溶液的pH=7A.1个B.2个C.3个D.4个8.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要求的是(    )A.检查装置气密性 B.滴加盐酸C.pH测定D.稀释浓硫酸9.“两型”社会,提倡“低碳”生活,下列有关碳及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B.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C.金刚石、石墨是碳的单质,而C60则是碳的化合物D.大气中二氧化碳消耗的途径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10.下是我日常中接触到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新鲜空气B.冰水混合物C.糖水D.海水11.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有关变化的关系的是(    )A.电解水B.向一定量的锌粒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 C.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石灰水D.分别相等质量的镁和铁中滴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至过量12.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C.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固体由黑色变红色D.把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有铜析出13.欲除去不纯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    )选项待提纯物质选用试剂操作方法ANa2CO3(Na2SO4)氯化钡溶解、过滤、洗涤BCaO(CaCO3)盐酸蒸发、结晶CMnO2(KCl)水溶解、过滤、蒸发DCu(Fe)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A.AB.BC.CD.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6.0分)14.六月杨梅成熟的季节,九年级的几个同学结伴到马山小天家去摘杨梅和进行野炊活动。(1)小军上网查阅了有关杨梅中的营养成分的信息(如图1)①其中是人体主要供能物质的是______(填基本营养素名称)。②其中属于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______(填元素符号)。③他们发现杨梅园旁边的菜园里的部分青菜叶色发黄,都认为应该向菜里施用的是______(填字母)。 A.K2SO4   B.CO(NH2)2   C.HNO3   D.Ca(H2PO4)2④小美利用______检验出小天家的井水是硬水。(2)他们发现通往小天家的路旁树立着如图2所示的太阳能路灯,采用新型太阳能电池的路灯将极大提高能量转换效率。①图2所标物质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②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灯柱材料使用的铝合金属于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③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材料是硅,硅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15.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①生活中可用______来降低水的硬度.②硬水在加热或久置时,会产生水垢[主要成分是Mg(OH)2和CaCO3],生活中可用适量稀盐酸除去热水瓶壁上的水垢,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16.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______序号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除去铜粉中的铁粉加入硝酸银溶液B鉴别白酒和白醋闻气味C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一氧化碳将气体点燃D鉴别硬水和软水______17.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并用序号填空:A.肥皂水            B.氧气          C.氢气       D.武德合金(1)被称为最理想的“绿色能源”是______; (2)用于急救病人的是______; (3)常用于区分硬水软水的是______; (4)制造保险丝是______.18.“对比实验”是化学学习中行之有效的思维方法.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学完相关的化学知识后,走进实验室做了如图实验,请你参与并回答下列问题.(1)通过实验A,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2)对于实验B,一段时间观察试管①中的铁钉明显锈蚀,试管②、③中的铁钉无明显变化.由此可以得出结论: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铁与水和______直接接触.欲除去铁锈可用______清洗.(3)实验C是利用容积相同的两个软塑料瓶(均充满CO2)、等体积的水(瓶①)和NaOH溶液(瓶②)进行实验,根据塑料瓶变瘪程度的不同,证明CO2和NaOH溶液中的溶质确实发生了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4)实验D的烧杯②中呈现的现象能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当烧杯①中液体是浓氨水时,烧杯②中的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______色;当烧杯①中液体换成浓盐酸,且烧杯②中液体换成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时,一段时间后,烧杯②中的溶液颜色的变化是______.其中盐酸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属于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0分)19.生石灰是常用的食品干燥剂。(1)干燥剂的包装袋上标有“请勿食用”字样,是因为干燥剂吸水后______。(2)该干燥剂变质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3)铁粉也可以作为食品干燥剂,其作用原理是______。20.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NaOH,称取13.3g的NaOH样品(杂质为Na2CO3)于烧杯中,然后向烧杯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19.6%的稀硫酸,反应情况如图所示.(1)该样品中Na2CO3的质量为多少? (2)①根据图说明:在NaOH与Na2C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硫酸,首先反应的物质是______,请计算该物质消耗稀硫酸溶液的质量是______g.②根据反应方程式分析,NaOH部分变质或全部变质,与没有变质的NaOH相比,反应消耗强酸的量______(填“相等”“不相等”或“无法确定”).四、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0分)21.为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某化学兴趣小组做了如图的实验:充分反应后,将两只试管中的废液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烧杯中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出现。将烧杯中的混合物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同学们对无色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假设与猜想】猜想一:NaCl;猜想二:______;猜想三:NaCl、Ca(OH)2和HCl;猜想四:NaCl和Na2CO3。【讨论与交流】经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______是错误的,原因是______。【实验与结论】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碳酸钠溶液无现象猜想四成立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____________【实验与反思】探究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除考虑生成的可溶物外,还需要考虑______。 22.请根据下列实验图1回答问题。(1)上述三个实验中,水对实验仪器起到安全保护作用的是______(填字母)(2)A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3)对于B实验,小李同学进行了改进与创新,实验过程如图2所示:如图2改进实验与B实验相比,明显的优点是______(写一条即可) (4)通过查阅资料获知,除了催化剂,温度对H2O2的分解反应速率也有影响,同学们继续探究温度对H2O2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借助如图3所示实验装置(夹持装置略去),进行了两次实验,两次实验的部分设计如表所示:实验1实验2锥形瓶内MnO2质量/克0.50.55%的H2O2的体积/毫升40X水浴温度/℃2080①实验2中X应为加入5%H2O2______毫升②在按如图完成的两次实验操作中往往还需要借助的仪器是______(填字母)A.量筒        B.电子天平          C.秒表可通过比较______来确认H2O2分解反应速率的大小③实验2中水浴温度控制在80℃时,测定出的反应速率会比真实值偏大,其原因处锥形瓶内气体受热膨胀外,还有温度较高时形成了______④实验结束后若要将MnO2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23.某化学兴趣小组绘制碱的化学性质,设计实验如图:同学们选取四种碱来验证碱的化学性质,设计实验如图:(1)实验一能够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溶液由无色变为______色;(2)实验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验证了上述知识网络图中碱能够与______反应;(3)实验三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4)实验四产生白色沉淀,对反应后的物质进行过滤,并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产生了兴趣,经分析,滤液中一定有氢氧化钠,滤液一定显______(选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除了氢氧化钠还有什么呢?同学们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了猜想和实验探究。【猜想与假设】猜想一:溶质只有NaOH;猜想二:溶质为NaOH和______;猜想三:溶质为NaOH和Ba(OH)2。【实验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a.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由a、b两个实验的现象,得出猜想一正确b.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______【反思与评价】Ⅰ.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如果只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一种试剂,也能得出猜想一正确的结论,该试剂为______;Ⅱ.实验后的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会造成环境污染,需将废液处理后再排放。24.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固体草酸(H2C2O4)受热分解生成碳的氧化物和水。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对生成物中碳的氧化物种类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提出问题】生成物中有哪几种碳的氧化物?【猜想】猜想1猜想2猜想3只有CO只有______含有CO和CO2【设计实验】基于猜想3,依据CO和CO2的性质,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探究】(1)观察到______(填序号)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草酸分解有CO2气体生成。 (2)有两种实验现象都能分别证明草酸分解的气体中含有CO:①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F装置中______。②E装置中出现______的现象。【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探究证明:猜想3成立。草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问题讨论】(1)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2)装置末端酒精灯的作用是______。(3)对装置E中玻璃管内的产物成分探究【查阅资料】Ⅰ.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除生成铜外还可能生成氧化亚铜(Cu2O);Ⅱ.Cu2O为不溶于水的红色固体;Ⅲ.Cu2O+H2SO4=CuSO4+Cu+H2O。【提出问题】红色固体含有什么物质?【猜想假设】假设一:红色固体只含Cu。假设二:红色固体只含Cu2O。假设三:______。【实验验证】该小组为验证上述假设,取少量红色固体,加到足量稀硫酸中,观察到溶液变为蓝色,红色固体部分溶解。【实验结论】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知红色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_。【数据处理】为进一步确定红色固体的成分,甲、乙两同学分别称取各自实验后的一定质量的红色固体,加到足量稀硫酸中使其充分反应,经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剩余红色固体质量如表,请完善表中内容。实验人员红色固体/g剩余红色固体/g实验结论甲7.23.2①______乙4.082.48②______25.某未知气体X可能含有CO、CH4中的一种或两种,某同学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ⅰ)加热时,CH4能与CuO反应生成Cu、CO2和H2O;(ⅱ)20℃时,100g水中分别能溶解Ca(OH)2和Ba(OH)2分别为:0.165g,2.1g;(iii)结构决定性质,Ba(OH)2结构与Ca(OH)2相似,也能与CO2反应。(iv)浓硫酸具有吸水性。(1)CH4与Cu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2)气体X成分的猜想与探究猜想1:只有CO    猜想2:只有CH4         猜想3:______。小明依据猜想进行如下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实验时,先往装置中通一段时间的N2②再通入气体X后加热①A中玻璃管内黑色粉末逐渐变红②B瓶增重,C中出现浑浊可知猜想______不成立(3)讨论与反思:①先通N2的目的是______。②根据上述变化仍无法确定气体X的成分,还需要测定______(填序号),并进行定量分析才能得出结论a.实验前A中CuO的质量 b.B瓶增重的质量c.C瓶增重的质量③C中用Ba(OH)2溶液而不用Ca(OH)2溶液的原因是______。④从环保的角度,该装置还应进行的改进是______。五、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0分)26.人体缺乏维生素C(简写“Vc”)就会患坏血病.如图为某种“维生素C”的说明书的一部分,试分析问答:(相对原子质量:)(1)“V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Vc”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2)若正常成年人每天最低需要补充“Vc”60mg. ①当“Vc”完全由图中“维生素C”来补充时,则每次至少服用______片;②当“Vc”完全由某种蔬菜(每100g这种蔬菜含“Vc”15mg)来补充时,则每天至少应该食用这种蔬菜______g.27.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为了测定某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称取10.0 g黄铜样品置于烧杯中,慢慢加入稀硫酸使其充分反应,直至固体质量不再减少为止,此时共用去98.0 g稀硫酸,将反应后的剩余物过滤、干燥,称得剩余固体3.5 g.试计算:(Zn+H2SO4=ZnSO4+H2↑)求:(1)铜样品中锌的质量______(直接填结果);(2)产生氢气的质量;(3)所用稀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28.利用反应:2Cu+2H2SO4+O2-  △   2CuSO4+2H2O可将铜直接转化为硫酸铜.现将80g含铜80%的废料(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也不溶于水)转化为硫酸铜,计算需要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的质量. 参考答案及解析1.答案:D解析:解:A、由该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甲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丙是二氧化碳,虽含碳元素,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因此把它看作无机物,该反应中有机物转化为了无机物,故选项说法正确。B、由催化剂的特征可知,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C、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反应物中乙是单质,则该反应中一定有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故选项说法正确。D、该反应是甲醛与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O+O2- 催化剂  CO2+H2O,则该反应消耗物质甲和生成物质丁的质量比为30:18=5:3,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A、根据有机化合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简称有机物;无机化合物是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虽含碳元素,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因此把它们看作无机物;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催化剂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判断。D、该反应是甲醛与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通过微观粒子的反应模型图,考查了微观上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2.答案:C解析:解: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个氢分子可表示为:2H2.故选C根据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进行解答.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常见化学用语(分子符号、化学式、化合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和理解能力.3.答案:D 解析:解:A、氢气与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水,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能通过基本类型直接生成水,故选项错误。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能通过基本类型直接生成水,故选项错误。C、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属于复分解反应,能通过基本类型直接生成水,故选项错误。D、C2H5OH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不属于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反应,不能通过基本类型直接生成水,故选项正确。故选:D。根据题意,手势OK表示初中常见化学反应中生成水的不同方法,要求手指上的物质分别通过某种反应的基本类型直接生成水,据此结合氢气、乙醇、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四种基本反应类型,进行分析解答。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氢气、乙醇、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4.答案:C解析:解:A、酸和碱反应能够生成盐和水,但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酸和碱的反应,如非金属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故A错误。B、非金属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该反应中各物质都是化合物,但是该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故B错误;C、置换反应是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A和C是单质,B和D是化合物符合置换反应的概念,故C正确;D、氢氧化钡为可溶性碱,硫酸铜为可溶性盐,这两者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钡沉淀,故D错误;选C。A+B=C+D为两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的反应,酸与碱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是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在使用规律或概念进行判断时,要全面考虑规律或概念的条件,片面进行判断会造成本题其它三个选项所出现的错误.5.答案:C解析:解:A、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为: Cu+2AgNO3=Cu(NO3)2+2Ag,64                                   216由以上质量关系可知,64份质量的铜反应时生成216份质量的银,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质量不断减小,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B、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时,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由于水的减少导致部分氢氧化钙析出,同时放热,导致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减小,从而导致部分氢氧化钙析出,因此溶液质量减小,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C、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D、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加入二氧化锰的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快,未加入二氧化锰的过氧化氢分解速率慢,但是最终完全反应后得到的氧气质量相等,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故选:C。A、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B、氧化钙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同时放热,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C、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D、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6.答案:D解析:解:A、催化剂的作用是改变反应的速率,可能是加快,也可能是减慢化学反应的速率,故选项说法错误。B、金刚石、石墨、活性炭性质不完全相同,金刚石、石墨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物理性质差异较大,物理性质差异较大,故选项说法错误。C、排放CO2不是引起酸雨的主要原因,排放二氧化硫是引起酸雨的主要原因,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引起温室效应,故选项说法错误。D、铁器在干燥的空气中,不易与水分接触,不易生锈,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A、根据催化剂的特征(一变二不变),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金刚石、石墨、活性炭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判断。D、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防止铁制品生锈的原理(隔绝氧气和水)与措施、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催化剂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7.答案:B解析:解:①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但是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NaOH,选项说法错误;②在化合物中显正价的不一定是金属元素,如在水中,氢元素显+1价,选项说法错误;③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但是原子结构中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不一定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如氦原子的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化学性质很稳定,而镁原子的最外层也是有2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的电子,化学性质活泼,选项说法错误;④化学变化前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所以分子种类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选项说法正确;⑤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但不包括碳的氧化物、碳酸和碳酸盐。有机化合物都含有碳元素,但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有机化合物,如二氧化碳,选项说法错误;⑥金属能导电是因为金属中有自由移动的电子,溶液能导电也是因为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选项说法错误;⑦碱中含有氢氧两种元素,但含有氢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碱,如硫酸,选项说法错误;⑧酸的溶液pH值小于7,碱的溶液pH大于7,一定有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的盐溶液的pH=7,如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氯化钠溶液呈中性,pH=7,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①根据氧化物的概念来分析;②根据元素的化合价来分析;③根据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来分析;④根据化学变化的实质来分析;⑤根据有机物的概念来分析;⑥根据溶液导电的原理来分析;⑦根据物质的组成与分类来分析;⑧根据盐溶液的酸碱性来分析。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类推,不能盲目类推,并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 8.答案:A解析:解: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A。A、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9.答案:D解析:解:A、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产生温室效应,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B、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室内放一盆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故选项说法错误。C、金刚石、石墨是碳的单质,C60是由碳元素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也属于碳的单质,故选项说法错误。D、大气中二氧化碳消耗的主要途径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本题难度不大,了解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大气中二氧化碳消耗的主要途径、一氧化碳的性质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10.答案:B解析:解:新鲜空中含有氧气氧化碳物质,属于混合物,A错;水混是由一种物质成,属于纯净物,故B正确; 海水含有化钠、氯镁、水等质,属于合物,故D错.故选.本题考查利用纯净概念来断是否为纯物宏上看只有一物质,微观上只有一种分子.在熟悉概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来断纯净物和混合物,要从社会实践中了生中常见物质的.11.答案:B解析:解:A、通电分解水时产生氢气、氧气的质量比是1:8,故A错误;B、向一定量的锌粒中加入稀硫酸时,生成的硫酸锌的质量分数随着加入的硫酸的质量的增加而增加,当锌恰好反应时达到最大,当过量的而减少。故B正确;C、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石灰水时,就有沉淀生成,故C错误;D、等质量的镁、铁与过量的稀盐酸反应时,镁生成的氢气多,故D错误。故选:B。A、根据通电分解水时生成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进行分析;B、根据锌与稀硫酸的反应,分析硫酸锌的质量分数与加入的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分析;C、根据碳酸钠与氢氧化钙的反应分析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石灰水的质量关系分析;D、根据镁、铁与稀盐酸的反应分析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加入镁、铁的质量关系分析。本题为图象题,这样的题型往往每个选项考查不同的知识点,或化学反应或溶液组成等,多数考查物质(沉淀、气体)质量、质量分数的变化,在解题时对每个选项认真分析,找准考查的知识点,结合对应的知识迁移解答。12.答案:C解析:解: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故错误;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会出现白雾,故错误;C.一氧化碳能将氧化铜还原为铜,观察到固体由黑色变红色,故正确;D.把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会观察到铁钉表面析出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慢慢变成浅绿色,“有铜析出”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错误。故选:C。A.根据硫燃烧的现象来分析;B.根据浓盐酸的挥发性来分析;C.根据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现象来分析;D.根据实验现象的描述来分析。本题考查了实验现象的描述,注意实验现象与实验结论的区别。 13.答案:D解析:解:A、Na2SO4和Na2CO3均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B、CaO和CaCO3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C、KCl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D、Fe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再过滤、洗涤、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故选:D。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4.答案:(1)①糖类 ②Fe;③B;④肥皂水;(2)①塑料灯罩;②4Al+3O2=2Al2O3;混合物;③解析:解:(1)①在人体的六大营养素中,糖类、油脂、蛋白质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糖类是人体主要供能物质;②常量元素包括氧、碳、氢、氮、钙、磷、钾、硫、钠、氯、镁,微量元素包括铁、钴、铜、锌、铬、锰、钼、氟、碘、硒等,所以其中铁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③叶子发黄,说明缺少氮肥,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④通过加肥皂水,根据现象的不同来区分硬水和软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甚至出现浮渣的是硬水;(2)①塑料灯罩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②铝能与空气中氧气反应在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防止内部的铝进一步被氧化,因此铝制品抗腐蚀性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Al+3O2=2Al2O3;合金最少有一种金属单质,还有其它成分,所以一定是混合物;③硅是14号元素,核内质子数为14,核外电子排布情况为2、8、4,所以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故答案为:(1)①糖类 ②Fe;③B;④肥皂水;(2)①塑料灯罩;②4Al+3O2=2Al2O3;混合物;③。本题考查化学与生活,涉及知识点较多,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15.答案:煮沸 2HCl+Mg(OH)2=MgCl2+2H2O CaCO3+2HCl=CaCl2+H2O+CO2↑解析:解:①生活中可用煮沸来降低水的硬度.②硬水在加热或久置时,会产生水垢[主要成分是Mg(OH)2和CaCO3],生活中可用适量稀盐酸除去热水瓶壁上的水垢,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Cl+Mg(OH)2=MgCl2+2H2O,CaCO3+2HCl=CaCl2+H2O+CO2↑.故答为:①煮沸:②2HCl+Mg(OH)2=MgCl2+2 H2O,CaCO3+2HCl=CaCl2+H2O+CO2↑.①根据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分析回答.②根据氢氧化镁、碳酸与与稀盐酸的反应分析回答.本题较为简单,了解硬水含有的物质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知识.16.答案:B 加入肥皂水解析:解:A、硝酸银和铜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银,该选项设计不合理;B、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是白醋,产生特殊芳香醇气味的是白酒,该选项设计合理;C、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被点燃,该选项设计不合理;D、加入肥皂水,产生浮渣的是硬水,产生泡沫的是软水。故填:B;加入肥皂水。 A、硝酸银和铜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银;B、醋酸有刺激性气味,酒精有特殊芳香醇气味;C、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D、加入肥皂水,产生浮渣的是硬水,产生泡沫的是软水。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7.答案:C B A D解析:解:(1)氢气燃烧只生成水,不污染空气,是理想的“绿色能源”,故填:C;(2)氧气能供给呼吸,能用于急救病人,故填:B;(3)肥皂水能用于区分硬水和软水,故填:A;(4)武德合金的熔点低,可用于制造保险丝,故填:D.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肥皂水能与硬水结合产生浮渣,与软水结合产生泡沫,氧气能帮助呼吸,氢气燃烧只生成水,武德合金的熔点低,可用于制造保险丝.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用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18.答案: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空气(或氧气);稀盐酸(或稀硫酸);2NaOH+CO2=Na2CO3+H2O;红色;红色逐渐褪去变为无色;HCl+NaOH=NaCl+H2O;复分解解析:解:(1)燃烧的条件:物质具有可燃性、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通过试验A,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答案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2)对于实验B,一段时间观察试管①中的铁钉明显锈蚀,①试管中即提供了空气,也提供了水,由此得出: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铁与水和空气直接接触;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所以欲除去铁锈可用稀盐酸(或稀硫酸)洗方法,铁制品除锈时不能长时间浸在酸溶液中,因为酸也和金属反应;故答案是:空气(或氧气);稀盐酸(或稀硫酸)(3)二氧化碳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故答案是:2NaOH+CO2=Na2CO3+H2O;(4)实验D的烧杯②中呈现的现象能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当烧杯①中液体时浓氨水时,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溶于水显碱性,所以烧杯②中的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当烧杯①中液体换成浓盐酸,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溶于水显酸性,烧杯②中液体换成滴有酚酞NaOH溶液时,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的变化是红色逐渐褪去变为无色.其中盐酸与NaOH 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的两种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故答案为:红;红色逐渐褪去变为无色;HCl+NaOH=NaCl+H2O;复分解.(1)根据燃烧的条件进行解答;(2)根据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铁与水和空气直接接触以及除去铁锈可用盐酸清洗方法进行解答;(3)根据二氧化碳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进行解答;(4)根据浓盐酸、浓氨水具有挥发性以及酸碱指示剂遇到酸碱变色情况进行解答.此题是一道实验设计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燃烧的条件、铁生锈的条件、二氧化碳的性质、微粒的性质并进行知识的大胆迁移,只有这样才能顺利解题.19.答案:生成具有腐蚀性的氢氧化钙,并放出大量的热 CaO+H2O=Ca(OH)2 铁能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氧气反应而发生锈蚀解析:解:(1)因为干燥剂的主要成份是生石灰,吸收水分后生成氢氧化钙并放出大量的热,氢氧化钙有强碱性,有腐蚀作用;故答案为:生成具有腐蚀性的氢氧化钙,并放出大量的热;(2)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故填:CaO+H2O=Ca(OH)2;(3)铁能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氧气反应而发生锈蚀,所以铁粉也可以作为食品干燥剂;故填:铁能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氧气反应而发生锈蚀。根据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化学反应的原理以及铁锈蚀的原理来分析。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性质,解题时根据物质的性质来分析解答即可。20.答案:NaOH 50 相等解析:解:由图可以看出碳酸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2g.设碳酸钠的质量为xNa2CO3+H2SO4=Na2SO4+H2O+CO2↑106                                     44x                                         2.2g10644=x2.2gx=5.3g在NaOH与Na2C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硫酸,首先反应的物质是NaOH,其质量为13.3g-5.3g=8g 设与之反应的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y2NaOH+H2SO4=Na2SO4+2H2O80988g              y8098=8gyy=9.8g该物质消耗稀硫酸溶液的质量为9.8g÷19.6%=50g由Na2CO3+H2SO4=Na2SO4+H2O+CO2↑和2NaOH+H2SO4=Na2SO4+2H2O可以看出,在过程中钠元素守恒,所以无论是否变质消耗的硫酸的质量相等.答:(1)该样品中Na2CO3的质量为5.3g;(2)①根据图说明:在NaOH与Na2C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硫酸,首先反应的物质是NaOH,请计算该物质消耗稀硫酸溶液的质量是50g.②根据反应方程式分析,NaOH部分变质或全部变质,与没有变质的NaOH相比,反应消耗强酸的量相等.由于碳酸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已知,所以可以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参加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进而求算出混合物中氢氧化钠的质量,然后根据化学方程式求算所消耗的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21.答案:NaCl和CaCl2 三 盐酸和氢氧化钙不能共存 稀盐酸 产生气泡 可溶性的反应物解析:解:将反应后两只试管中的废液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烧杯中先有气泡产生,是因为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后有白色沉淀出现,是因为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了白色沉淀碳酸钙;【假设与猜想】碳酸钠和氯化钙恰好完全反应时是NaCl;氯化钙过量时是NaCl和CaCl2;碳酸钠过量时是氯化钠和碳酸钠。【讨论与交流】 经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三是错误的,原因是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即盐酸和氢氧化钙不能共存,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2HCl=CaCl2+2H2O。【实验与结论】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碳酸钠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不含有盐酸;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稀盐酸,产生气泡,是因为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即猜想四成立。故填:稀盐酸;产生气泡。[拓展与迁移】因为反应可能是完全反应,也可能是其中的一种反应物过量,因此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反应物的用量。故答案为:【假设与猜想】NaCl 和 CaCl2【讨论与交流】三;盐酸和氢氧化钙不能共存。【实验步骤】稀盐酸;产生气泡;【实验与反思】可溶性的反应物。稀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氯化钠。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22.答案:C 2H2O2- MnO2  2H2O+O2↑ 装置简单或操作简便或实验结果更准确(误差小),或封闭体系更环保或试验成功率高等 40 C 相同的时间内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 更多的水蒸气 过滤、洗涤、干燥解析:解:(1)水对实验仪器起到安全保护作用的是C,目的是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使瓶底炸裂,故填:C。(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为水和氧气;故填:2H2O2- MnO2  2H2O+O2↑;(3)如图2改进实验与B实验相比,明显的优点是,装置简单或操作简便或实验结果更准确(误差小),或封闭体系更环保或试验成功率高等;故填:装置简单或操作简便或实验结果更准确(误差小),或封闭体系更环保或试验成功率高等;(4)①利用对比试验探究温度对H2O2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时,变量应是温度,其余的量应相同,所以,实验3中应加入5%H2O240毫升;故填:40; ②要根据收集50mL氧气所需要的时间来判断温度对催化剂催化效果的影响,需要用到秒表;故填:C;在两次实验中,可通过相同的时间内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来比较H2O2分解反应速率的大小;故填:相同的时间内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③实验3中水浴温度控制在80℃时,测定的反应速率会比真实值偏大,其原因除锥形瓶内气体受热膨胀外,还有温度较高时水蒸发成水蒸气;故填:更多的水蒸气;④实验结束后若要将MnO2从混合物汇总分离出来,由于MnO2不溶于水,可采取的方法是过滤、洗涤、干燥;故填:过滤、洗涤、干燥。(1)根据三个实验中水的作用,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以及化学方程式的写法来分析。(3)根据装置的特点进行分析;(4)①根据对比实验探究温度对H2O2分解反应速率影响的方法分析;②根据相同的时间内产生气体的多少分析;③根据温度高时水蒸发成水蒸气分析;④根据混合物的组成特点分析分离提纯MnO2的方法。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度的因素,同时也考查了混合物的分离提纯,综合性比较强。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23.答案:红 某些非金属氧化物 Al(OH)3+3HCl=AlCl3+3H2O 碱性 Na2CO3 无明显现象 足量稀硫酸解析:解:(1)实验一能够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故填:红。(2)实验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水,验证了上述知识网络图中碱能够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故填:某些非金属氧化物。(3)实验三中氢氧化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OH)3+3HCl=AlCl3+3H2O。故填:Al(OH)3+3HCl=AlCl3+3H2O。(4)经分析,滤液中一定有氢氧化钠,滤液一定显碱性。故填:碱性。【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恰好完全反应时溶质只有NaOH;猜想二:碳酸钠过量时溶质为NaOH和Na2CO3;猜想三:氢氧化钡过量时溶质为NaOH和Ba(OH)2。故填:Na2CO3。【实验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a.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不含有碳酸钠由a、b两个实验的现象,得出猜想一正确b.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不含有氢氧化钡故填:无明显现象。【反思与评价】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如果只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一种试剂,也能得出猜想一正确的结论,该试剂为足量稀硫酸,是因为加入足量稀硫酸,如果无明显现象,说明溶质是氢氧化钠,如果产生气泡,溶质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如果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质是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钡。故填:足量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水。氢氧化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碳酸钠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24.答案:【猜想】CO2;【实验探究】(1)A;(2)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黑色固体变红色;【实验结论】H2C2O4CO↑+CO2↑+H2O;【问题讨论】(1)吸收二氧化碳;吸收水蒸气; (2)把一氧化碳转化成二氧化碳,防止污染环境;【猜想假设】红色固体是Cu、Cu2O;【实验结论】Cu2O;【数据处理】红色固体是Cu2O;红色固体是Cu、Cu2O解析:解:【猜想】猜想如下所示:猜想1猜想2猜想3只有CO只有CO2含有CO和CO2【实验探究】(1)观察到A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草酸分解有CO2气体生成。故填:A。(2)有两种实验现象都能分别证明草酸分解的气体中含有CO:①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F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E装置中出现黑色固体变红色的现象,是因为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发生了反应。【实验结论】草酸分解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H2C2O4CO↑+CO2↑+H2O。故填:H2C2O4CO↑+CO2↑+H2O。【问题讨论】(1)B装置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D装置的作用是吸收水蒸气。(2)装置末端酒精灯的作用是把一氧化碳转化成二氧化碳,防止污染环境。【猜想假设】假设一:红色固体只含Cu。假设二:红色固体只含Cu2O。假设三:红色固体是Cu、Cu2O。故填:红色固体是Cu、Cu2O。【实验验证】该小组为验证上述假设,取少量红色固体,加到足量稀硫酸中,观察到溶液变为蓝色,红色固体部分溶解。【实验结论】 取少量红色固体,加到足量稀硫酸中,观察到溶液变为蓝色,是因为氧化亚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了硫酸铜,可知红色固体中一定含有Cu2O。故填:Cu2O。【数据处理】甲:氧化亚铜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为:Cu2O+H2SO4=CuSO4+Cu+H2O,144                64144:64=7.2g:3.2g,由以上质量关系可知,当红色固体是7.2g,剩余红色固体是3.2g时,红色固体是氧化亚铜;乙:144:64≠4.08g:2.48g,由以上质量关系可知,当红色固体是4.08g,剩余红色固体是2.48g时,红色固体是氧化亚铜和铜的混合物,实验过程如下所示:实验人员红色固体/g剩余红色固体/g实验结论甲7.23.2①红色固体是Cu2O乙4.082.48②红色固体是Cu、Cu2O加热条件下,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草酸分解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浓硫酸能够吸收水蒸气;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提供的数据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和判断。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25.答案:CH4+4CuO-  △   4Cu+CO2+2H2O 既有CO又有CH4 1 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空气和氧气的混合气加热发生爆炸 bc 氢氧化钡溶解度比氢氧化钙溶解度大,有利于全部吸收二氧化碳 点燃或收集尾气解析:解:(1)甲烷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H4+4CuO-  △   4Cu+CO2+2H2O;(2)依据气体X成分的猜想可知,猜想3:既有CO又有CH4; 根据变化2可知,B瓶增重,说明反应生成了水,而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不能生成水,所以猜想1不成立;(3)①可燃性气体和助燃性气体,在点燃时,可能发生爆炸,所以先通N2的目的是: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空气和氧气的混合气加热发生爆炸;②上述变化仍无法确定气体X的成分,还需要测定b、c,并进行定量分析才能得出结论,这是因为B瓶增重的质量是反应生成水的质量(说明气体中一定含有甲烷),C瓶增重的质量是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及其CH4+4CuO-  △   4Cu+CO2+2H2O中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可以判断气体中是否含有一氧化碳;③C中用Ba(OH)2溶液而不用Ca(OH)2溶液的原因是氢氧化钡溶解度比氢氧化钙溶解度大,有利于全部吸收二氧化碳;④一氧化碳有毒,需要尾气处理,所以该装置还应进行的改进是:点燃或收集尾气。故答案为:(1)CH4+4CuO-  △   4Cu+CO2+2H2O;(2)既有CO又有CH4;1;(3)①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空气和氧气的混合气加热发生爆炸;②bc;③氢氧化钡溶解度比氢氧化钙溶解度大,有利于全部吸收二氧化碳;④点燃或收集尾气。(1)根据甲烷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分析;(2)根据气体X成分的猜想进行分析;根据A中玻璃管内黑色粉末逐渐变红,B瓶增重,C中出现浑浊进行分析;(3)①根据可燃性气体和助燃性气体,在点燃时,可能发生爆炸进行分析;②根据上述变化仍无法确定气体X的成分,还需要测定b、c,并进行定量分析才能得出结论,这是因为B瓶增重的质量是反应生成水的质量(说明气体中一定含有甲烷),C瓶增重的质量是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及其CH4+4CuO-  △   4Cu+CO2+2H2O中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可以判断气体中是否含有一氧化碳进行分析;③根据C中用Ba(OH)2溶液而不用Ca(OH)2溶液的原因是氢氧化钡溶解度比氢氧化钙溶解度大,有利于全部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分析;④根据一氧化碳有毒,需要尾气处理进行分析。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26.答案:176 9:1:12 2 400解析:解:(1)V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1×8+16×6=176,故答案为:176;“Vc”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2×6):8:(16×6)=9:1:12,故答案为:9:1:12;(2)由标签可知,每片维生素C100mg中至少含有Vc10%,即每片维生素C中至少含10mgVc,若成年人每天最少补充60mgVc,而且①Vc完全由维生素C片补充,则每天至少服用60mg10mg/片=6片,而每天是三次,所以每次是2片.故答案为:2.②若Vc完全由蔬菜来补充,则每天需要的蔬菜为60mg15mg×100g=400g,故答案为:400.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指一个分子中各个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和,而物质元素的质量比是各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之比.再就是要注意分析和利用图示中提供的数据,首先求出每片钙片中含有的Vc,然后再去计算有关的量.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标签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7.答案:6.5g解析:解:(1)锌和硫酸反应,而铜不和硫酸反应,所以固体减少就是金属锌的质量,所以铜样品中锌的质量10.0g-3.5g=6.5g;故填:6.5g;(2)设需要硫酸的质量为x,生成氢气的质量为y;Zn+H2SO4=ZnSO4+H2↑65     98               26.5g     x                y656.5g=98x=2yx=9.8gy=0.2g(3)所用稀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9.8g98g×100%=10%答:(2)产生氢气的质量为0.2g;(3)所用稀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1)根据锌和硫酸反应,而铜不和硫酸反应,所以固体减少就是金属锌的质量进行解答; (2)根据锌的质量利用化学方程式求出生成氢气的质量进行解答;(3)根据锌的质量求出需要硫酸的质量,进而求出所用稀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进行解答。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假设法和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推断的能力,计算时要注意规范性和准确性。28.答案:解:设消耗H2SO4的质量为x.2Cu+2H2SO4+O2-  △   2CuSO4+2H2O128  19680g×80% x12880g×80%=196x  x=98g需要稀硫酸溶液的质量为98g10%=980g答:需要稀硫酸的质量为980g.解析:依据废料中铜的质量结合方程式计算参加反应的硫酸溶质的质量进行解答.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并会应用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并能依据方程式进行计算相关物质的量,明确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并灵活应用解答问题.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化学
发布时间:2021-11-02 14:45:30 页数:32
价格:¥3 大小:304.49 KB
文章作者:likeziyuan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