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初中
>
化学
>
2020-2021学年河池市南丹县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含解析)
2020-2021学年河池市南丹县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含解析)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25
2
/25
剩余23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2020-2021学年河池市南丹县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1.自然界的下列现象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风起云涌B.冰川消融C.钢铁生锈D.湖水蒸发2.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同时也是化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下列科学家与之相关的是( )A.道尔顿和德谟克利特B.拉瓦锡和汤姆生C.波义耳和多普勒D.道尔顿和阿伏伽德罗3.学习化学,提高学科核心素养,学会从化学的角度分析问题。下列有关说法合理的是( )A.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单质,则它们性质完全相同B.有机物中都含有碳元素,则CaCO3属于有机物C.铁锈蚀与水、氧气等有关,则保持干燥、清洁可以防锈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体,则铁丝可替代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4.下图所示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铁丝在O2中燃烧B.取用固体粉末C.取少量液体D.称量NaCl固体 5.空气是生命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上利用氧气和氮气沸点不同,将氧气从液态空气中分离的过程是物理变化B.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稳定,所以常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C.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数值越大说明空气的质量越好D.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的质量约占空气质量的21%6.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不正确的是( )A.两种参加反应的物质都属于单质B.该反应为化合反应C.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为原子D.生成的物质不可能属于氧化物7.根据如图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镁离子核内有10个质子B.镁离子与硫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C.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属于第六周期D.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克8.如图为某化工企业生产流程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②中为使原料全部转化为甲醇,理论上CO和H2投料的质量比为7:1B.钛酸亚铁(FeTiO3)中钛元素为+3价C.③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D.①中反应为:2FeTiO3 +6C+6Cl2 - 一定条件 2X+2TiCl4 +6CO,则X为FeCl39.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可燃性B.熔点C.密度D.挥发性10.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B.点燃酒精灯C.测水温D.连接仪器11.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B.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中,观察到玻璃管内红色粉末变成黑色C.把干燥的紫色石蕊小花放入盛满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的集气瓶中,紫色小花变红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溶液由无色变蓝色12.白银做容器有杀菌作用,净化水质。如图是关于银的元素周期表和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银是金属元素B.银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7.9 gC.银在AgNO3中,显+1价D.银容易失去电子而形成Ag+13.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所以原子不能再分B.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C.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所以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水D.单质是含有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14.根据如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生成物是纯净物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D.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2:315.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氦气、氨气、空气B.稀有气体、干冰、液氧C.水银、冰水混合物、石灰水D.水蒸气、氯酸钾、钢16.下列变化能证明分子可以再分的是( )A.水蒸发变成水蒸气B.石蜡受热熔化C.干冰升华D.氧化汞受热分解17.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B.用活性炭净水发生了化学变化C.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杂质D.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18.下列常见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蒸馏水B.白酒C.酱油D.食醋19.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除去CO2中的CO在空气中点燃B鉴别NaOH固体和NH4NO3固体加水CO2的检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D分离铁粉和铜粉用磁铁吸引A.AB.BC.CD.D2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为78%,氧气的质量分数为21%B.因为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燃料C.工业上常采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氧气,该变化属于化学变化D.实验室制氧气的催化剂除二氧化锰之外,还有其他物质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6.0分)21.化学用语: (1)2个氨分子______;(2)3个硝酸根离子______;(3)汽水中的酸______;(4)发酵粉中的盐______;(5)氢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______;(6)保持二氧化硫化学性质的是______。22.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物理性质的是(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氧气用于炼钢C.氮气用作保护气 D.铜用作 23.已知某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则该元素原子核外有______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是______.24.二氧化碳”气体是一种奇妙的物质。请根据你的知识和经验回答下列问题:(1)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_。(2)空气中二氧化碳气体的含量有所增加,主要原因是______(填字母)。A.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增强 B.森林面积锐减 C.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作为能源(3)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会导致______。科学家提出我们应该提倡低碳生活,你认为下列措施属于低碳生活的是______(填字母)A.上班座公交车或骑车减少私家车的使用 B.大量砍伐树木建造房屋25.元素周期表是我们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1号-18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我对它进行研究:(1)第11号元素名称是____________,它属于________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它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____(填“得”或“失”)电子,它的离子符号为____________. (2)从上表中我还可以探究出以下规律:原子核外电子数等于原子序数等于____________.(3)研究表明:第二周期从3号--9号元素的原子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逐渐增大,核对核外电子的引力逐渐增大,故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我分析第三周期从11号--17号元素原子半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写符号,下同)____________,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_____.三、推断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26.A、B、C、D、E分别是氯化铜、氢氧化钠、镁、氧化镁和硫酸中的一种物质.C物质水溶液呈蓝色,它们之间的反应和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两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1)五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填化学式);(2)写出E的一种用途:______;(3)该“反应和转化关系”图中共有______个是置换反应;(4)能比较两种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反应是______(填序号);(5)写出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27.某研究小组同学以水为主题,进行以下两个主题的研究: (Ⅰ)水的净化:同学们在黄海边旅游时,用瓶装了些海水带回实验室,仿照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按照图1流程进行实验制取蒸馏水。请回答下列问题:(1)海水属于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其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2)检验海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向海水中加入______搅拌,如易起浮渣,说明是______(填“硬水”或“软水”),如图操作中能降低水的硬度的是______(填字母)。A.加明矾B.过滤C.加活性炭D.蒸馏(3)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具有______性,除去水样中的色素和异味。蒸馏时,需在水中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目的是______。(4)ClO2是常用的消毒剂。工业上制取ClO2的原理之一是:2NaClO3+4X=2NaCl+2ClO2+Cl2↑+2H2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该反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有______种,构成氯化钠的粒子是______(填粒子符号)。(Ⅱ)水的变化:宏观、微观之间存在必然联系,请根据水的两种变化和微观示意图回答问题。(1)请从微观角度分析图2和图3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是______。(2)图3电解水实验中,小明推测“a试管内产生的是氢气,b管内产生的是氧气。”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_(填序号)环节,还需要______来进行验证。A.提出问题B.猜想与假设 C.设计并进行实验D.表达与交流(3)图3对应于图4中______(填“甲”或“乙”)变化,该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4)关于图3实验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①A是电源正极,B为电源负极②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③该实验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以再分④生成的氧气中氧分子化学性质与空气中氧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7.0分)28.实验室中可以选择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1)写出利用B发生装置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在装药品前首先要______;收集氧气可选择装置______(填序号)。(2)某同学用了上图中的A发生装置,请你推测该同学利用该装置制取该气体所发生的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3)实验室用无水醋酸钠固体和固体碱石灰加热制取甲烷气体可选用______ 发生装置。(4)如图F,当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时,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______(填“a”或“b”,下同)处导管通入。若要用水将瓶中氧气排出使用,水应从______处导管进入。(5)收集氧气也可用E图的方法,该如何检验是否收集满了呢?______29.黄曲霉素(C17H12O6)是污染粮食(大米、花生等)的真菌霉素,人类的特殊基因在黄曲霉素作用下会发生突变,危害身体健康。请回答:(1)每个黄曲霉素分子中含有______个原子;(2)黄曲霉素分子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3)黄曲霉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六、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30.维生素是人体必备的营养物质,某种维生素D2的化学式为CxH44O,相对分子质量为396。 (1)求x的值。(2)求碳元素和氢元素质量比。(3)求7.92g维生素D2中含碳元素质量。 参考答案及解析1.答案:C解析:解:A、风起云涌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B、冰川消融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C、钢铁生锈过程中生成氧化铁等物质,是化学变化;D、湖水蒸发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故选:C。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判断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是否属于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是化学变化,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不是化学变化。2.答案:D解析:解: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道尔顿提出了原子学说,阿伏伽德罗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分子的概念,并创立了分子学说,与之相关的是道尔顿和阿伏伽德罗。故选:D。根据科学家们各自在科学上做出的贡献,进行分析解答本题。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化学的发展历史即可正确解答,关注化学学科成就,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社会责任感。3.答案:C解析:解:A、金刚石和石墨结构不同,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构成粒子相同,化学性质相同,故A错误;B、CaCO3的性质与无机物相似,属于无机物,故B错误;C、铁锈蚀与水、氧气等有关,因此保持干燥、清洁可以防锈,故C正确;D、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不可替代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故D错误。故选:C。A、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B、根据碳酸钙的性质与无机物相似分析;C、根据钢铁锈蚀的条件分析; D、根据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分析。本题考查一氧化碳的毒性、可燃性、铁的性质、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综合性强,此类型题是常考题型之一.4.答案:D解析:解:A、做铁丝在O2中燃烧实验时,在集气瓶底部要预先放少量水,以防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故A正确;B、取用固体粉末先把试管倾斜,然后把盛有药品的药匙小心的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故B正确;C、使用胶头滴管吸取少量液体的时,正确的使用方法,胶头滴管竖直伸入吸取液体,试剂瓶塞倒放。D、称量具有粉末状的化学药品时,要把药品放在纸片上,且左物右码。故D错误。故选:D。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还要熟知常见的实验操作,即可解答此题.此题重点考查在实验中的一些基本操作.对于药品的取用、过滤等基本操作中的注意事项要了然于胸.另外深入探究课堂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问题的实质,密切注意与生产、生活相联系真正做到融汇贯通.5.答案:A解析:解:A、工业上利用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从液态空气中分离成氧气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故正确;B、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稳定,可以用作保护气,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充电后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常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故错误。C、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数值越大,说明空气质量越差,故错误;D、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21%,故错误;故选:A。根据空气的成分以及各成分的性质、用途和空气质量级别数值与空气质量关系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课本中的基础知识,难度不大,了解空气的成分以及各成分的性质、用途和空气质量级别数值与空气质量等知识即可分析解答。6.答案:D解析:解:A、由图示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不同原子形成的两种不同的单质,故正确; B、由图示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所以符合化合反应的“多变一”的特点,故正确;C、从该反应的反应过程可知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开成为原子,然后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过程,故正确;D、从图示可知生成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只要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则该生成物可以是氧化物,故错误;故选D.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得到该反应为两种单质的分子通过分成的原子的再重新组合而形成一种化合物的分子,据此分析解答即可.能根据提供的图形信息作出准确的判断,能分清分子的原子构成和反应特点,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7.答案:B解析:解:A、镁原子失去2个电子形成镁离子,镁离子核内有12个质子,故选项说法错误。B、镁原子失去2个电子形成镁离子,硫原子得到2个电子形成硫离子,镁离子与硫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故选项说法正确。C、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硫元素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则在元素周期表中,硫元素位于第3周期,故选项说法错误。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A、根据镁原子失去2个电子形成镁离子,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镁原子失去2个电子形成镁离子,硫原子得到2个电子形成硫离子,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8.答案:A解析:解:A、反应②是一氧化碳和氢气生成甲醇。根据化学方程式:CO+2H2=CH3OH28 4 一氧化碳和氢气质量比为7:1,故选项说法正确。B、铁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设钛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2)+x+(-2)×3=0,则x=+4价,故选项说法错误。C、③是镁和四氯化钛反应生成氯化镁和钛,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D、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则2X分子中含有2个铁原子和4个氯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钛原子和2个氯原子构成,X为FeCl2,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A、反应②是一氧化碳和氢气生成甲醇,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判断。C、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D、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理解某化工企业生产流程示意图,掌握质量守恒定律、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9.答案:A解析: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A.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B.熔点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C.密度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D.挥发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A。 10.答案:C解析:解: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中瓶口没有紧挨试管口、瓶塞没有倒放、标签没有向着手心,所示操作错误。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用温度计测水温,可温度计的水银球插入水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C。A、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C、根据用温度计测水温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把橡皮塞塞进试管口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11.答案:B解析:解:A、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产生火星,故选项说法错误.B、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中,观察到玻璃管内红色粉末变成黑色,故选项说法正确.C、把干燥的紫色石蕊小花放入盛满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的集气瓶中,紫色小花不变色,故选项说法错误.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溶液由无色变红色,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A、根据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D、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常见酸碱指示剂的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2.答案:B解析:解:A.由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单元格,该元素为银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正确;B.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而是“1”,通常省略不写,故错误;C.由银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银原子的最外层有1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的1个电子而显+1价,故正确;D.由银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银原子的最外层有1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的1个电子而形成带有1个单位正电荷的银离子--Ag+,故正确。 故选B。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3.答案:C解析:解: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但原子能再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物质不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例如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水,例如过氧化氢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该选项说法正确;D、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例如由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中只含有氧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C.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分子、原子和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水;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核外电子带负电荷,由于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所带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因此整个原子不显电性.14.答案:D解析:解:A、根据图可知:两种单质生成一种化合物,属于化合反应,故正确;B、根据图可知:生成物只有一种分子,为纯净物,故正确;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没有发生改变,故正确;D、由反应的图示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1:3,故错误;故选:D。 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利用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不同颜色的小球代表不同的原子,则反应物中有两种分子,生成物中有一种新的分子,则属于化合反应。据此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子、原子知识。能利用微粒的观点,从微观上认识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了解分子、原子在化学中变化情况。15.答案:C解析:解:A、氦气是单质、氨气不是氧化物、空气是混合物,故A错误;B、稀有气体是混合物、干冰是氧化物、液氧是单质,故B错误;C、水银是单质、冰水混合物是氧化物、石灰水是混合物,故C正确;D、水蒸气是氧化物、氯酸钾由三种元素组成,不是氧化物、钢是混合物,故D错误。故选:C。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时,就是判断物质的物质组成;判断是否是单质、化合物、氧化物时,既要判断元素组成,又要判断物质组成。16.答案:D解析:解:A、水蒸发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水分子没有改变,故A错.B、石蜡熔化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分子没有改变,故B错.C、干冰升华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分子没有改变,故C错.D、氧化汞受热分解时,氧化汞分子分解成汞原子和氧原子,汞原子结合成金属汞,氧原子结合成氧分子,能证明分子可以再分,故D正确.故选: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在物理变化中,分子和原子都不发生变化;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必须是化学变化.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分子生成,如果有新分子生成就说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是可以再分的.17.答案:D解析:解: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而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故错误;B、活性炭可以吸附颜色、气味,没有产生新的物质,故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C、过滤可以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不是所有杂质;故错误; D、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故正确;故选:D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B、根据活性炭的吸附性分析;C、根据过滤的作用进行分析;D、根据软硬水的区分方法分析.本题考查了水及有关实验操作的有关问题,难度不大.18.答案:A解析:解:A、蒸馏水只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B、白酒中含有水和酒精,属于混合物。C、酱油中含有水和显酸性的物质,属于混合物。D、食醋中含有水和醋酸,属于混合物。故选:A。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分类方法方面的知识.可以依据物质的组成进行.19.答案:A解析:解: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NaOH固体和NH4NO3固体溶于水分别放热、吸热,加水,温度升高的是氢氧化钠,温度降低的是硝酸铵,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C、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若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D、用磁铁吸引,铁能被磁铁吸引,铜不能,可以进行分离,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A。A、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B、根据两种物质溶于水的温度变化,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氧气的检验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铁能被磁铁吸引,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20.答案:D解析:解:A、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为78%,氧气的质量分数为21%,不是质量分数,是体积分数,故选项错误;B、因为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因此不可用作燃料,故选项错误;C、工业上常采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氧气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D、实验室制氧气的催化剂除二氧化锰之外,还有其他物质,故选项正确;故选:D。A、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78%、氧气大约占21%;B、氧气不具有可燃性;C、根据化学变化的概念进行分析;D、根据实验室制氧气的催化剂的种类进行分析.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化学变化的概念、氧气的性质和用途等,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21.答案:2NH3 3NO3- H2CO3 NaHCO3 Al+3(OH)3 SO2解析:解:(1)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氨分子表示为2NH3;(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3个硝酸根离子表示为3NO3-;(3)汽水中的酸是碳酸,化学式为:H2CO3;(4)发酵粉中含有的盐是碳酸氢钠,化学式为:NaHCO3;(5)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氢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Al+3(OH)3;(6)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所以保持二氧化硫化学性质的是SO2。故答案为:(1)2NH3; (2)3NO3-;(3)H2CO3;(4)NaHCO3;(5)Al+3(OH)3;(6)SO2。(1)根据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进行分析;(2)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进行分析;(3)根据汽水中的酸是碳酸进行分析;(4)根据发酵粉中含有的盐是碳酸氢钠进行分析;(5)根据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进行分析;(6)根据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进行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22.答案:A 导线(答案合理即可)解析:物理性质不经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化学性质要经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分析。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的性质,不经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故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故A正确;B.氧气用于炼钢是利用了氧气的氧化性,要经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故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故B错误; C.氮气用作保护气是利用了氮气的稳定性,要经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故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故C错误;D.铜有导电性,可以做导线,导电性不经过化学变化就可以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故答案为:A;导线(答案合理即可)。 23.答案:4 2解析:解:粒子结构示意图中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电子数,该离子的质子数为20,核外电子数为18,所以该离子是该元素的原子失去两个电子形成的,因此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2故答案为:4;2粒子结构示意图中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电子数,阳离子是原子失去电子形成的,阴离子是原子得到电子形成的.明确粒子结构示意图中各部分的含义及原子与离子的区别与联系是解答本题关健.24.答案:0.03% BC 温室效应 A解析:解:(1)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约为0.03%,因为它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之一。(2)A.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增强,造成排放二氧化碳较多,但不是主要原因;B.森林绿化面积锐减,使自然界吸收CO2的能力降低,造成排放二氧化碳较多;C.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作为能源,造成排放二氧化碳较多;(3)空气二氧化碳气体的含量增加所导致的后果称为温室效应,A.上班座公交车或骑车减少私家车的使用,可以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正确;B.大量砍伐树木建造房屋,减弱光合作用,减少二氧化碳的吸收;错误。答案为:(1)0.03%;(2)BC;(3)温室效应;A。(1)根据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约为0.03%解答;(2)关于全球变暖,科学家认为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其中人类活动排放过多的温室气体是一个重要原因。 (3)根据空气二氧化碳气体的含量增加所导致的后果称为温室效应解答。关于全球变暖要坚持科学的认识,目前多数专家认为全球变暖与人类活动排放的大量温室气体有关。25.答案:钠元素;金属;失;Na+;质子数或核电荷数;随核电荷数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减小;Al;N解析:解:(1)由11号元素的元素名称是钠元素,属于金属元素,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它的最外层有1个电子,故在化学反应中失去1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离子符号为Na+;(2)原子核外电子数等于原子序数等于核电荷数等于质子数;(3)根据元素周期表的变化规律可知:第二周期从3号--9号元素的原子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逐渐增大,核对核外电子的引力逐渐增大,故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我分析第三周期从11号--17号元素原子半径变化规律是随核电荷数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减小;(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元素符号为Al;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氮气是由氮元素组成的,元素符号为N.故答案为:(1)钠元素;金属;失;Na+;(2)质子数或核电荷数;(3)随核电荷数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减小;(4)Al;N.26.答案:MgO 金属除锈 2 ② CuCl2+2NaOH=Cu(OH)2↓+2NaCl解析:解:(1)A、B、C、D、E分别是氯化铜、氢氧化钠、镁、氧化镁和硫酸中的一种物质.C物质水溶液呈蓝色,所以C是氯化铜,氯化铜会与镁、氢氧化钠反应,所以B、D是氢氧化钠、镁中的一种,B会转化成A,所以B是镁,A是氧化镁,D是氢氧化钠,E就是硫酸,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五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MgO;(2)E的一种用途是:金属除锈;(3)该“反应和转化关系”图中共有镁和氯化铜的反应、镁和硫酸的反应2个是置换反应;(4)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所以能比较两种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反应是②;(5)C与D的反应是氢氧化钠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CuCl2+2NaOH=Cu(OH)2↓+2NaCl.故答案为:(1)MgO;(2)金属除锈;(3)2; (4)②;(5)CuCl2+2NaOH=Cu(OH)2↓+2NaCl。根据A、B、C、D、E分别是氯化铜、氢氧化钠、镁、氧化镁和硫酸中的一种物质.C物质水溶液呈蓝色,所以C是氯化铜,氯化铜会与镁、氢氧化钠反应,所以B、D是氢氧化钠、镁中的一种,B会转化成A,所以B是镁,A是氧化镁,D是氢氧化钠,E就是硫酸,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27.答案:混合物 钠元素 肥皂水 硬水 D 吸附 防止液体暴沸 HCl 4 Na+、Cl- 图2中分子不变,图3中分子改变 B C 甲 2H2O- 通电 2H2↑+O2↑ ③④解析:解:(Ⅰ)(1)海水中含有水和溶于水的物质,属于混合物,其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钠元素,是因为海水中氯化钠含量较高。故答案为:混合物;钠元素。(2)检验海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向海水中加入肥皂水搅拌,如易起浮渣,说明是硬水,如图操作中能降低水的硬度的是蒸馏,是因为蒸馏能够得到蒸馏水。故答案为:肥皂水;硬水;D。(3)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具有吸附性,除去水样中的色素和异味;蒸馏时,需在水中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目的是防止液体暴沸。故答案为:吸附;防止液体暴沸。(4)反应前后钠原子都是2个,反应后氯原子是6个,反应前应该是6个,其中4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反应前后氧原子都是6个,反应后氢原子是4个,反应前应该是4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则X的化学式为HCl,该反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有4种,即氯酸钠中是+5,氯化氢、氯化钠中是-1,二氧化氯中是+4,氯气中是0,构成氯化钠的粒子是Na+、Cl-。故答案为:HCl;4;Na+、Cl-。(Ⅱ)(1)图2和图3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图2中分子不变,图3中分子改变。故答案为:图2中分子不变,图3中分子改变。(2)图3电解水实验中,小明推测“a试管内产生的是氢气,b管内产生的是氧气。”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猜想与假设环节,还需要设计并进行实验来进行验证。故答案为:B;C。(3)图3对应于图4中甲变化,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 通电 2H2↑+O2↑。 故答案为:甲;2H2O- 通电 2H2↑+O2↑。(4)①A是电源负极,B为电源正极,该选项说法不正确;②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③该实验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以再分,该选项说法正确;④生成的氧气中氧分子化学性质与空气中氧分子化学性质相同,该选项说法正确。故答案为:③④。(Ⅰ)海水中含有水和溶于水的物质,属于混合物,海水中氯化钠含量较高。向水中加入肥皂水时,如果产生的泡沫较多,是软水,如果产生大量浮渣,是硬水。蒸馏能够得到蒸馏水。活性炭能够吸附色素和异味。蒸馏时,需在水中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目的是防止液体暴沸。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变。(Ⅱ)图2和图3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图2中分子不变,图3中分子改变。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同时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28.答案:2H2O2- MnO2 2H2O+O2↑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或E) 2KClO3-MnO2△2KCl+3O2↑ A b a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满解析:解:(1)装置B适用于固液常温下制取氧气,即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在装药品前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来收集,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可用排水法来收集;故填:2H2O2- MnO2 2H2O+O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或E);(2)装置A适用于固体加热制取氧气,试管口处没有棉花,所以是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来制取氧气,同时生成氯化钾;故填:2KClO3-MnO2△2KCl+3O2↑;(3)实验室用无水醋酸钠固体和固体碱石灰加热制取甲烷气体属于固体加热型,所以选择装置A来制取;故填:A;(4)氧气的密度比水小,所以当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时,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短管进入,水从长管排出;若要用水将瓶中氧气排出使用,水应从长管进入,氧气从短管排出;故填:b;a; (5)氧气具有助燃性,所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满;故填: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满。(1)根据反应物的状态与反应条件确定制取装置,根据气体的性质确定收集方法;(2)根据气体制备装置确定实验室制法及其原理;(3)根据反应物的状态与反应条件确定制取装置;(4)根据气体的性质来分析;(5)根据氧气的验满方法来分析。解答本题要理解硫燃烧生成物的性质和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实验室制取气体是初中阶段的重要实验,是经常考查的内容,对于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装置的选择等等问题,同学们一定要熟记于心。29.答案:35 1:8 312解析:解:(1)一个分子中所含的原子个数等于各元素右下角的数字之和,所以一个黄曲霉素分子中含有的原子个数是:17+12+6=35;故填:35;(2)根据元素质量等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原子个数,可推出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26×16=1296=18;故填:1:8; (3)黄曲霉毒素(C17H12O6)的相对分子质量=12×17+1×12+16×6=312;故填:312。(1)根据黄曲霉素的化学式来计算该物质中含有的原子个数:原子个数等于右下角数字之和;(2)元素质量等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原子个数;(3)根据黄曲霉毒素的化学式C17H12O6,利用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进行计算。根据物质的化学式可以表示物质的组成及分子构成,利用物质的化学式可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可判断分子构成等。30.答案:解:(1)CxH44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x+1×44+16=396,x=28;故填:28;(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可得维生素D2中的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8):44=84:11;(3)7.92g维生素D2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7.92g×12×28396×100%=6.72g;答案: (1)28;(2)84:11;(3)6.72g;解析:(1)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解答;(3)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2020-2021学年 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含解析)
2020-2021学年北京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含解析)
2020-2021学年 育才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含解析)
2020-2021学年丹东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含解析)
2020-2021学年河池市环江县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含解析)
2020-2021学年河池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含解析)
2020-2021学年 分校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含解析)
2020-2021学年普洱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含解析)
2020-2021学年乌鲁木齐130中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含解析)
2020-2021学年邢台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含解析)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初中 - 化学
发布时间:2021-11-02 14:44:42
页数:25
价格:¥3
大小:226.22 KB
文章作者:likeziyuan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