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2年春走向高考】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第40讲 日本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巩固(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6

2/6

剩余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年春走向高考】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第40讲日本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巩固新人教版选修11.(2022·南昌一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日本明治维新时……依据英国模式建设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等;参照法国模式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1889年颁布《日本帝国宪法》以《德意志帝国宪法》为蓝本,确立了同欧美各国民主政体大相径庭的天皇制度,走上近代化之路。——摘编自(美)帕尔默等《近现代世界史》材料二 昔彼得为欧洲所摈,易装游法,变政而遂霸大地。日本为俄、美所迫,步武泰西,改弦而雄视东方。此二国者,其始遭削弱与我同,其后的强盛与我异。闻日本地势近我,政俗同我,成效最速,条理尤详取而用之,尤易措。——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特点和局限性。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康有为的主要观点。材料三 “拿过去若干个五十年和这个五十年来比,这五十年诚然是进化了;拿我们这五十年和别人家的五十年来比,我们可是惭愧无比,试看这五十年的日本如何?这五十年的德国如何?俄国如何?美国如何?他们政治上虽然成败不同……真都算得上一日千里!就是英法等老国,又哪一个不是往前飞跑?”——1923年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括》(2)材料三中梁启超发出“惭愧无比”的感叹,与同一时期的日本相比较,请分析造成中日差距的主要原因。针对上述改革的成败,你认为改革的成功需要哪些因素?[解析] 本题考查明治维新、戊戌变法等。第(1)问,材料一“依据英国模式建设……参照法国模式变革……1889年颁布的《日本帝国宪法》以《德意志帝国宪法》为蓝本……”;材料二“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可以得出特点。日本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的军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残余,改革并不彻底,这是其局限性。康有为认为中国应该效法俄国和日本改革,使中国也强盛起来。第(2)问,注意从中日双方的不同上回答日本先进,中国落后的原因。中国改革并没有成功,但是日本却建立了资本主义社会,中日两国的国内和国际环境不同,是中国和日本之间差距拉大的原因。改革成功的因素可以依据自己的认识进行回答。[答案] (1)特点:学习的规模大,领域广;结合国情,有选择地学习。局限性:保留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俄、日改革,由弱变强;中国应仿效日本,更易见效。(2)原因: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摆脱了民族危机,同时,对外侵略扩张,增强了实力。中国没有改变封建制度,同时,不断遭受外国侵略,民族危机深重。因素:顺应时代潮流,改革需有坚强的领导核心;领导者的远见卓识;先进的思想指导。-6-\n2.(2022·商丘二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下表为19世纪中期俄国和日本有关农村社会改革的材料国家改革措施俄国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卖买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日本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废除了禁止土地买卖的法令。农、工、商和僧侣、神官改称“平民”,实行“四民平等”。根据表中材料,指出两国农村社会改革的相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的影响。[解析] 相同点:俄国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日本农、工、商和僧侣、神官改称“平民”,实行“四民平等”,两者都使农民获得人身自由。俄国农奴获得一块份地,日本承认土地私有,都使土地所有权有所变革。影响: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地主改变经营方式,使用新的生产工具,适应时代潮流,农村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确立。[答案] (1)相同点:都使农民获得人身自由;都使土地所有权有所变革。(2)影响:促使部分地主改变经营方式,采用新式农具,使用机器;促使农村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步确立;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促进政治制度的变革。3.(2022·白山市三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居今日之中国,而与人言妇学,闻者必曰,天下之事其更急于是者,不知凡几,百举未兴。而汲汲论此,此非知本之言也。然吾推及天下积弱之本,则必自妇人不学始……故妇学实天下存亡强弱之大原也。——梁启超《变法通议·论女学》材料二 上可相夫,下可教子,近可宜家,远可善种。妇道既昌,千室良善,岂不然哉?岂不然哉?——梁启超《倡设女学堂启》材料三 女权运动,无论为求学运动,为竞业运动,为参政运动,……归根结底一句:无论何种运动,都要多培实力,少作空谭。女权运动的真意义,是要女子有痛切的自觉,从知识能力上力争上游,务求与男子立于同等地位。这一着办得到,那么,竞业参政,都不成问题;办不到,任你搅得海沸尘飞,都是废话。——梁启超《人权与女权》材料四 故治天下之大本二:曰正人心,广人才。而二者之本,必自蒙养始。蒙养之本,必自母教始。母教之本,必自妇学始。……是故女学最盛者,其国最强,不战而屈人之兵,美是也。女学次盛者,其国次强,英、法、德、日本是也。女学衰,母教失,无业众,智民少,国之所存者幸矣,印度、波斯、土耳其是也。——梁启超《变法通议·论女学》-6-\n请回答:(1)材料一中梁启超提出了什么观点?据材料二、三、四回答他提出此观点的理由。(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梁启超这一主张提出的时代背景及其历史影响。[解析] 本题考查戊戌变法。(1)根据材料一“居今日之中国,而与人言妇学,闻者必曰……然吾推及天下积弱之本,则必自妇人不学始……故妇学实天下存亡强弱之大原也”即可概括出梁启超认为应该加强对妇女教育的重视。据材料“上可相夫,下可教子,近可宜家,远可善种。妇道既昌,千室良善……这一着办得到,那么,竞业参政,都不成问题……是故女学最盛者,其国最强,不战而屈人之兵,美是也”可以从家庭、民主政治、国家富强的角度论述该观点的理由。(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梁启超这一主张提出的时代背景主要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现状的角度说明。其历史影响主要是从妇女本身、思想解放、社会进步、民族发展的角度分析。[答案] (1)观点:妇女教育意义重大。理由:妇女教育关系家庭和种族的和睦;妇女教育关系民主政治;妇女教育还关系国家的强弱。(2)背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民族危机加剧;西学的传播。影响:体现了拯救民族危机的愿望;有利于思想解放;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4.(2022·吉林九校联合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若夫美、法民政,英、德宪法,地远俗殊,变久迹色,臣故请皇上以俄大彼得之心为心,以日本明治之敢为政法也。然求其实地不远,教俗略同,成效已彰,推移即时,若名书佳画墨迹尚存,而易于临摹,如宫室衣裳,裁量恰符,而立可铺设,则莫如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矣。……考其维新之始,百度甚多,惟要义有三:一曰大誓群臣以定国是,二曰立对策所以征贤才,三曰开制度局而定宪法。政治制度日本之强,效原于此。——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材料二 在制定宪法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并上书说,英国的政治制度只符合英国的需要,普鲁士的政治制度却比较接近日本的国情……日本在制宪法工作中定下的基调是:“按普鲁士方式组成一个向国会负责的内阁。”——摘编自钱乘旦《论明治维新的失误》请回答:(1)根据材料说明康有为建议光绪皇帝“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的理由(不可照抄原文),指出这份奏折在戊戌变法中的地位。(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主张效法日本“开制度局而定宪法”的实质及局限性。[解析]-6-\n 本题考查戊戌变法的背景及评价。(1)依据材料中的“美、法民政,英、德宪法,地远俗殊,变久迹色,”、“求其时地不远,教俗略同,成效已彰,推移即时”,由此可总结出康有为的理由是:欧美各国距中国较远,习俗与中国不同,变革的时间相隔太久,不易效仿;日本距中国较近,文化习俗相似,维新时间较近,成效显著,便于直接效法。依据所学知识,《应诏统筹全局折》成为维新派的施政纲领。(2)依据所学知识,康有为的维新变法“开制度局而定宪法”的实质是要变革政治体制,建立君主立宪制。依据材料中的“普鲁士的政治制度却比较接近日本的国情……日本在制宪法工作中定下的基调是:‘按普鲁士方式组成一个向国会负责的内阁。’”可以看出日本明治维新局限性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结合所学知识,康有为的主张不适合当时的中国国情。[答案] (1)理由:欧美各国距中国较远,习俗与中国不同,变革的时间相隔太久,不易效仿;日本距中国较近,文化习俗相似,维新时间较近,成效显著,便于直接效法。地位:成为维新派的施政纲领。(2)实质:变革政治体制,建立君主立宪制。局限性:该主张不适合当时中国的国情;所效法的政治体制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5.(2022·江苏百校联考)戊戌变法是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在特定的背景下兴起的一场救亡图存的运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百日之间,维新之诏,联翩而下,变法神速,几有一日千里之势。——黄鸿寿《清史记事本末》材料二 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陈夔龙《梦蕉亭杂记》材料三 祖宗崇拜和“华夏中心”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点。祖宗崇拜将祖先、祖制圣化,使任何改革都非常困难……在近代变革与守旧的理论斗争和文化冲突中,主变者一直没有建立起系统的变革理论体系,没有真正突破传统话语,所以只能一直居于守势,往往只有招架之功。……与洋务派相比,维新派相当重视意识形态重构,他们从古今中外变法图强的历史中为变革寻找合理性,特别是引入达尔文的进化论,成为有力的思想武器。但在戊戌时期,这种意识形态的重构工作才刚刚开始。——雷颐《维新的挫顿》材料四 “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也正因为如此,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的起点。——《回顾戊戌·重温历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指出维新派变法的失误之处。-6-\n(2)依据材料三,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重构工作才刚刚开始”的含义。(3)材料四是如何评价戊戌变法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解析] (1)材料一“百日之间,维新之诏,联翩而下,变法神速,几有一日千里之势”说明戊戌变法急于求成;材料二“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说明戊戌变法触动了既得利益者,树敌太多。(2)依据材料三的关键信息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中国传统文化将祖先、祖制圣化,使任何改革都非常困难”;“主变者没有建立起系统的变革理论体系”。作者认为“戊戌时期这种意识形态的重构工作才刚刚开始”意思是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3)该问考查概括、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四认为戊戌变法“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的起点。[答案] (1)失误:变法过程中急于求成;触动了既得利益者,树敌太多。(2)原因:中国传统文化的制约影响;没有建立系统的变革理论体系。含义:思想启蒙。(3)影响:触动传统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近代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的起点。6.(2022·南昌交流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明代匠籍制度下的工匠必须定期到官府作坊服役,在政治上社会地位低下。明代民户为三等,“曰民、曰军、曰匠”,匠户最为卑贱。其中“匠”世代不能转业脱籍,不得做官。明成化二十一年(公元一四八五年),发布了班匠以银代役的法令,根据法令,凡愿出银者可以出银代役,不愿者仍旧当班,这是双轨并行的办法。清王朝建立后,于顺治二年就下令废除匠籍。班匠制度废除后,官营手工业缺乏必要的技术工匠和一般工匠,致使官营手工业逐渐趋于衰落。——转引自《中国古代经济简史》材料二 1591年,丰臣秀吉颁布《身份统制令》,严禁士、农、工、商横向流动,农民不得弃农从商,武士不可获取町人与农民身份。明治政府成立不久就着手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取而代之的是皇族、华族、士族和平民四种身份,并宣布四民平等,取消武士特权。——转引自《日本的政治进程:从明治维新到“55年体制”》请回答:(1)依据材料指出中国和日本古代身份制度的共同特点。(2)分析中国废除班匠制度和日本明治维新时期身份制度改革的影响。[解析]-6-\n 本题考查中日身份等级制度。(1)从材料“匠户最为卑贱”、“世代不能转业脱籍,不得做官”可以看出古代中国等级制度的特点,从材料“严禁士、农、工、商横向流动”、“农民不得弃农从商,武士不可获取町人与农民身份”分析日本等级制度的特点。(2)清朝建立后,废除了匠籍制度,这提高了工匠的地位,同时也推动了民间手工业者的发展,推动了商品经济的繁荣。日本明治维新后四民平等也是废除了等级制度,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答案] (1)区分尊卑贵贱,工商业者地位低下,手工业者世代不能转业脱籍。(2)中国:提高了工匠的社会地位;减轻了工匠的负担;促进了商品经济和民间手工业的发展,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致使官营手工业逐渐趋于衰落。日本:使低等级的居民在法律上获得了平等地位,社会地位有所提高;有利于不同身份的人自由流动,并可以通过奋斗改变自己的命运;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6-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14:56:34 页数:6
价格:¥3 大小:46.48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